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著名经济家眼中的金融危机:重新发现凯恩斯-第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并不需要很多。” 他们只要知道如何获取和把持权利,至于如何经世济民,其幕僚自会提供参谋。
  根本的失败
  要理解这场危机,我们必须摆脱这样的归罪游戏。因为这场危机的根源并不是相关者品行低下或能力不济,而是思维的失败。正如凯恩斯曾说过的那样:“经济学家和政治哲学家的思想,无论对错与否,都会给人类带来异乎寻常的巨大影响,事实上,这个世界就是由他们主宰的。”36不管银行家、监管者和政府的行为多么不可思议,却都可以追根溯源到经济学家和哲学家的思想。我们接下来就要看看这些经济学家的思想,从那些最流行的观点开始。可以说,这场危机很大程度上根植于经济学家观念的失败。
   。。

第2章 概述
在这场危机中,经济学这门学科的舆论形象不佳,甚至经济学家自己对它都颇有微词。曾经担任英格兰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的威伦·布依特是位德高望重的经济学家,他在述及这场危机时曾写过一句话:“最前沿的货币经济学很可惜都毫无用处。”1宏观经济学分成两大学派:新凯恩斯主义和新古典主义。新凯恩斯主义指责新古典主义者生活在中世纪的黑暗时期,新古典主义者把新凯恩斯主义视为异端邪说。对“经济刺激”的功绩,两大学派各执一词,水火不容。
  咸水学派和淡水学派概述
  罗马大学经济学教授罗伯特·沃德曼对这两大学术立场有一段比较有趣的概括,他用“淡水学派”和“咸水学派”以区分芝加哥大学和明尼苏达大学的经济学家以及美国东西海岸的经济学家。全世界顶级的经济学家基本上都是在美国接受的学术训练,因而这两大立场多少也代表了世界宏观经济学理论的主要阵营。
  粗略地讲,淡水学派的经济学家,也就是那些在芝加哥大学从事教学或接受学术训练的学者,认为具有完全市场和对称信息的一般均衡模型是最接近现实的。除非有人是专门研究有限理性(包括计算能力在内的一些实际局限会抑制人们的完全理性行为),否则他们假设人都是有理性预期的,每个人都知道而且总是知道所有可以想象得到的情况。我只碰到过一位经济学家声称他是相信人的确是有理性预期的(我怀疑他是在开玩笑) 。不管怎么说,淡水学派经济学家的观点是,我们必须假设人是有理性预期的。
  市场的最终结果是具有帕累托效率的,也就是不可能再有更多改进的余地,五大湖畔的学者们运用模型做了大量研究,断言经济衰退具有优化性,就算我们可以阻止经济衰退,阻止它们也是错的。
  咸水学派的宏观经济学家们则持完全相反的观点,但他们内部也有不同的侧重,有些人致力于做实证研究而不研究形式上的经济学理论,有些注意到不完全市场、不对称信息和不完全竞争等基础理论的重要性……由于其本质受到约束,市场的结果不可能是帕累托最优的,也就是说在监管的作用下,每一方的境况都可以得到改善……
  在美国,淡水学派和咸水学派、左翼和右翼之间存在着很强的关联性,这种关联性还不够完善。
  与新古典主义相比,新凯恩斯主义对政策研究更感兴趣,它们比较偏向开发一些模型,使政策干预能有发挥作用的空间。对政策的浓厚兴趣冲淡了它们全盘接受新古典主义理论的热情。政策必须要有机会展现其有效性,我们以后会看到,淡水学派对此是完全予以否认的,所以新凯恩斯主义用到了一个如同经济学科般古老的术语:长期和短期的区分。这就使得新凯恩斯主义和新古典主义处在同一个理论屋檐之下,之间的差别在于,新凯恩斯主义认为经济经历“休克”后需要很漫长的时间复苏,我们可以借助我们的常规认识在这段时间中做出干预。
  隐含的前提
  尽管两大学派对政策的建议很有分歧,但两者的基本理论前提是共通的。它们之间的纷争更像是家庭内部的矛盾,要知道家庭成员唇枪舌剑起来通常都是怒目相视、恶语相加的。
  布依特指出,新古典主义和新凯恩斯主义的领军人物都信奉“完全市场范式”:简单地讲,不管发生什么不测事件,他们认定市场始终是存在的。在这样的情况下,“违约、破产和倒闭是不可能的。”2布依特认为这些经济学家面对正在发生的事情无从做出解释,这也就不足为怪了。更为严重的是,政策制定者对现状的理解和认识深受这些经济学家的影响,所以经济学家为这个体制的建立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而这个体制却是低效、有失公允的,而且容易陷入瘫痪状态。
  新古典主义宏观经济学的三大前提是理性预期假说、真实经济周期理论和有效市场理论,它们相互关联,构成了现代宏观经济学的核心。这些理论的创建者先后获得了诺贝尔经济学奖。非经济学家会把这些理论看为无稽之谈,但它们却是如今大多数宏观经济学家研究这门学科的唯一路径。
  

理性预期假说(1)
理性预期假说形成的时间较短,但有着很长的历史渊源,阿罗和德布鲁承袭了里昂·瓦尔拉斯的思想,理性预期假说最著名的布道者是他们的继承者罗伯特·卢卡斯。
  保罗·萨缪尔森一直把19世纪法国工程师和数学家里昂·瓦尔拉斯视为历史上最伟大的经济学家之一,与之相提并论的还有亚当·斯密和凯恩斯。本章主要探讨的是瓦尔拉斯的经济思想成果。他是第一位用方程式表达“一般均衡”的经济学家,每个等式代表一个特定的供需平衡的均衡市场。所有的市场等式同时成立,等式全部符合一般均衡,各个不同市场的过量供给和过量需求必须加总为零。瓦尔拉斯定律认为,在一个由10个市场构成的经济体中,其中9个达到均衡,第10个也会达到均衡。这里假设的是一个完全的市场,一个包括所有交易的市场,一个处于完全竞争状态的经济。
  瓦尔拉斯模型后期的版本隐约地提出了一个观点,市场在每个时点和每过一段时间都在寻求供需平衡,这就迫使经济学家要考虑预期。
  根据阿尔弗雷德·马歇尔的市场日均衡概念,约翰·希克斯在20世纪四五十年代形成了暂时均衡观点,试图揭开瓦尔拉斯遗留下来的未解之谜。但他的多重交易阶段的概念、阶段内保持均衡、阶段之间可能会出现不平衡的思想很快就被肯尼思·阿罗和吉拉德·德布鲁的著作引发的热议所淹没,阿罗和德布鲁用优美的数学公式描述的价格形成和一般均衡条件(1952)使他们成为了瓦尔拉斯的嫡系正传,并主导着20世纪后半叶的经济学思想。阿罗和德布鲁并没有继续发展瓦尔拉斯曾经提出的一般均衡中市场出清和跨期这两个方面的思想,而是假定所有的交易都在某一个时点发生,将模型改变得更为“单纯化”。两个阶段的区分从此消失了,时间只在“期货市场”中才有所提及:你所买卖的物品将在未来出货或提货,但时间和价格是现在锁定的。也就是说,在交易发生的某一个特定时点,就建立了市场出清的均衡,在最后达到供需平衡。从本质上讲,阿罗和德布鲁将时间简化为一个时点,使跨期的思路变得毫无意义。在瓦尔拉斯的完全竞争经济模型之上,他们还加上了完全的预期。
  阿罗和德布鲁的分析模型在数学应用上有着超凡的贡献,但和现实却毫无关系。经济主体并没有完全的预期:我们不可能在某一个时点聚集到一起,完成人类未来的所有交易,而且经济也不会总是达到均衡。弗里德曼撰文重述了希克斯的多重阶段概念并引进了适应性预期概念,大胆地将我们再次拉回现实。重要的是,弗里德曼把两种均衡区分开来,一种是极短期(市场日)就能达到的均衡,另一种是最终均衡或长期的“正常均衡”。适应性预期允许我们在通往“正常”均衡的道路上犯下各种短期错误。
  弗里德曼在他的宏观经济学中引入了适应性学习的概念,但他的微观经济学的根基严格遵循瓦尔拉斯的思想。他自己曾说:“我们向马歇尔行鞠躬礼,我们和瓦尔拉斯肩并肩走。”他的意思是我们假设理性代理人在完全和充分竞争的市场中是追求效用最大化的,正是这一思路对他后来声名鹊起的学生罗伯特·卢卡斯产生了巨大的影响。马歇尔和希克斯的经济学研究一开始以探索现实世界为方向,但阿罗和德布鲁中途改变了路径,无独有偶,卢卡斯也改变了弗里德曼开拓的研究方向。卢卡斯及其他的追随者用花哨的数学模型将宏观经济学的世界扰得眼花缭乱,在微观经济学领域中做了许多奇异的发明和改造。通过理性预期和真实经济周期理论,经济学家开始相信未来是确定的,失业是自愿的,数字可以替代常识。 。 想看书来

理性预期假说(2)
为什么经济学家会寻求这种途径研究经济学?可能有两种动机,第一种是希望利用经济现象的可测量性建立起经济学科的优越性,以区别于其他社会科学。更为根本的动机,在我看来,是对政府的痛恨。
  新古典主义经济学家形成了理性预期假说,以揭示政府对市场过程的干预是徒劳无益的甚至会产生弊端。旧古典主义经济学家认为,如果工资和价格是完全弹性的,那就不会出现持续的失业。但是他们承认人们对未来事件普遍不知,所以对变化会出现较慢的调整过程,因而失业会持续一段时间,政府出手干预提供就业有其正当性。接下来我们看看如果抛弃了未知假设,会发生什么情况。假设每个人都对未来发生的事件掌握充分信息,那么迟滞就会消失,由于大家对新的状态有所估计,所以工资和价格都会立即调整到新的状态,人们有准备为服务设定和支付新的价格,即使在短期也可能不偏离实际的长期价值,格林斯潘所谓的“低估了全球风险的价格”是不可能的。此外,由于人们总是选择了他偏好的处境,所以政府再要努力改善他的境况也会收效甚微。非自愿失业和非意愿失业这种怪现象就被排除了。如果我们看到有失业发生,那是因为人们自己选择放松。政府不该涉足去揣摩个人的喜好,这就是理性预期革命的含义。
  相信理性预期假说的经济学家搭起了复杂高深的学术构造,起始点是凭借过去的经验和现在的状况,我们对未来事件拥有广泛而精确的认识,有了这些认识就意味着经济行为人在预测未来时不会出现一连串的失误。它排除了大危机产生的可能性,因为大危机的发生是始料未及的,由于它们以前从未发生过,所以也就不在我们掌握的已有信息范围中。但这种情况会越来越不可能,因为我们所拥有的信息量和我们掌握信息的能力都在不断扩展。
  理性预期假说包含两大正式命题:理性个体在形成预期时,有效地利用了所有的可获取资源,这也就是说,他们的行为方式一般而言和生成预测的模型是相吻合的,随机休克意味着他们的预测只在一般条件下和模型相符。人们会不断犯错,但如果这些信息是所有人都可以获取,且是独立的,那就没有理由认定这些信息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偏差,造成偏差的唯一可能性就是模型有问题。这就引到我们接下来介绍的第二个命题:个体在预测时用到的经济模型是正确的,也就是说,经济是按照模型所预测的那样在运行。模型预测宇宙长期呈稳定态势,凭借着过去和现在,未来可以被昭示。如果没有这些假设,我们准确预测未来的可能性就会大大受到约束。我们怎么知道我们的模型是正确的?答案是经济理论和模型的世界和达尔文的学习过程是一样的,差的模型,也就是那些模型预测和发生的事件不相符合的模型都被淘汰了,如同自然科学中的规律。不奇怪,正确的模型就是那些芝加哥学派经济学家钟爱的模型,理性行为归结起来就是对未来事件的预期和芝加哥经济学家的预测一模一样。
  信息的有效利用和事态的稳定这两种假设要求我们只有具备足够的信息量并且信息具备可预测性,我们才能基本做出正确的预期。但是我们的预期所基于的一套信息总是在不断更新,我们永远找不到一个时间点作为基准去改变预期。如果你认为你会改变预期,你已经改变了,那么未来你就不会再改变。今天的股价是根据今天收盘时的信息对未来的股价做出的预测。代理人能在t时点对t+i+j时点的变量值做最好的估测是取它的中间时点值t+i,也就是说,我们找不到可以决定预期改变过程的基础。 。。

理性预期假说(3)
完全理性假设的应用反映在“代表性主体”模型的广泛使用。既然所有的主体都是理性的,掌握着同样的信息,那么整个经济就应该被看成一个个体决策的结果,这样就大大方便了数学的使用。最近的一些研究对这一假设的严谨要求有所放松。但是,经济学的研究生和博士生很少会冒险投入现实世界,研究异质化的经济主体。
  理性预期假说的信奉者并无意于用它来描述人们的真实行为,罗伯特·卢卡斯一直强调他的模型中虚构的成分。理性预期模型的预测性是出了名的差,发展这一理论是为了解决一个抽象问题:要达到市场完全有效需要什么样的信息条件?效率永远是经济的规定目标。如果达到市场有效的信息条件可以被明确,而且通过一段时间可以被实现,那么贫穷就会被消灭,政府在经济中的作用也就自然消减。所以经济学家要创建的是一个具有完全效率的柏拉图王国,要求有人类的计算能力和事态的稳定特性做足够的保障,为建立经济理论铺设一个可靠的基础。可惜,大多数的政策制定者甚至大多数经济学家都不会区分逻辑陈述和现实描述之间的差异,理想预期假说恰恰顺水推舟地接纳了这一模糊性。
  尽管主流经济学家都坚守理性预期假说,但他们的信仰程度有所不同。在“严格”的理性预期假说中,所有的资源总是被充分利用的,没有非自愿失业这一说,只有对工作或休息的选择。我们可以看到,这个观点对政策产生的重要意义是,政府“刺激”政策不仅不会产生刺激,它们甚至会造成更坏的结果。新凯恩斯主义者也接受理性预期假说,但他们同时还承认“摩擦”的存在,摩擦会阻碍市场及时调整到新的状态,这也就使得他们会提倡政府干预以改善结果。
  在思想发展史上,理性预期假说混合了启蒙运动的理想科学展望和美国民主的从众特征。理性预期假说是在18世纪“科学的”经济学刚刚开始萌芽时从经济学科中酝酿出来的,当时这一学科一心指望着用数学来赋予经济学以科学的生命。理性预期的演变还和美国梦的民主特点相关,代表着谋求自利的美国万众之意见的市场对民心的把握远远胜于政府,在美国,消费者即上帝。理性预期假说的追随者愿意强调理性诉求的民主性。大数规律告诉我们,群体人数越多,它的平均数就越能代表最优选择,政府是不可能去改善大众智慧的。
  持理性预期假说的经济学家一直很在意为维护市场的自由找到依据,然而,理性预期假说还是中央政府计划经济梦想的解决方案,回想一下20世纪60年代苏联数学家们设计出了庞大的线性规划,为的就是让他们的计划经济具有理性。理性预期假说的关键假设不是完全竞争,而是完全信息。如果当时苏联有能力集中现在在开放的市场随处可见的所有信息和计算力量,那么在技术上就没有理由指责苏联用理性预期假说推断的决策不具备理性。
  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真实经济周期理论
真实经济周期理论家接受纯粹的理性预期假说,认为市场总是平衡的,需求总是等于供给。但如果市场总是平衡的,我们为什么还需要经济周期呢?理论界前辈的解释是工资和价格对“经济休克”的回应比较缓慢。消费的改变使经济背离了原有的均衡,但工资和价格的粘性使得经济又一时难以达到新的均衡。虽然工资和价格不能做出及时调整,但总产量能。理性预期假说声称这种调整是极为迅速的,所以真实经济周期理论家认为周期的发生不是因为暂时偏离了最优的产量水平,而是因为潜在产量水平发生了波动。经济周期中的波动是因为贯穿整个经济体系的生产力出现波动而造成的。经济衰退和经济繁荣是市场对真实经济环境中出现的变化在做有效的反应,这也是为什么这个理论被称做“真实”理论的原因。这些变化可能包括石油价格变化、政策变化、气候变化等。
  比如,我们假设技术变革的速度开始放缓,工人的边际生产力就会下降,当这些发生时,工人的实际工资也会下降。人们会对这种变化做出理性的反应,要么继续拿着低工资做同一份工作或换一份工作,要么就花更多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