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旺夫命-第5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三法司顺藤摸瓜竟然查到陆文远的夫人身上,拿下他夫人审过才知道,祸起陆家内院。陆老太爷早没了,老太太当家,命大太太执掌中馈,府上的油水就这么进了大房。陆老太太生养了四个儿子,四个儿子里面他偏疼老四,平常总会拿私房钱来补贴四房。这样一来,二房三房手里紧,三老爷陆文远人在翰林院当差,翰林院清水衙门,银子只出不进,他和三太太又有几个子女,三太太说自己把嫁妆都贴上了,没办法,有这个机会就动了心思,想捞点钱。
  大理寺卿不愧是查案老手,奏折写得特别明白,皇帝粗粗扫过就了解了情况,了解之后他宁愿自己不了解。
  最先知道是陆夫人干的,他疑惑,看完之后就是尴尬以及丢人。
  皇帝是尴尬,三法司十分心疼陆文远,觉得他岳父是跟陆家有仇才把女儿教成这样许给他。陆夫人他爹还是堂堂三品官,吏部侍郎。
  这时候,陆家上下其实已经知道是怎么回事了,陆老太太几度气晕,还是坚强的下了地,换上诰命服杵着拐杖就想进宫去卖老脸求情,结果帝后都不肯见人。
  科举舞弊是大案,查下来还是主考官夫人卖题,夫妻一体陆学士跑不了,再加上陆夫人交代那些内容……整个陆府都得完蛋。
  另外几房吵着要分家,说立刻分,他们这就同三房断绝关系。
  来不及了。
  来不及了啊。
  陆文远是乾元帝的心腹,为皇帝效力好多年了,他让夫人拖累至斯乾元帝震怒之余也有些心疼,本来是说摘乌纱,抄家,流放三千里地。
  就有大臣长跪不起,说夫妻一体,陆夫人犯下重罪不也是陆文远教妻无方?会试泄题,论罪当斩,大臣们在皇帝跟前跪成一片,让皇上听听千里迢迢上京来应考这些举人的声音,罚得轻了不怕天下读书人口诛笔伐?
  落第举人还闹着,朝臣也在施压,哪怕是皇帝也必须给个能服众的交代,否则这次事件不会平息。
  陆文远保不住了。
  陆家被抄,陆文远和夫人石氏斩首示众,府上其他人被判流放。石氏娘家父亲吏部侍郎石清教女无方,职务暂停,回家反省。陆文远被选为主考官后同他往来密切的官员也陆续遭殃,没有亲朋好友应试的还好,但凡家中有亲友应试,全被牵连丢了乌纱。至于说那些花钱买题的,除功名,发配边疆充军。
  这是乾元年间爆发出来的第一起科举舞弊案,罚得很重,一来平读书人怨气,二来杀鸡儆猴。
  谁不知道陆文远是皇帝的人?
  皇帝的人犯了事该砍也得砍,该罚也要罚。
  听说这个后续,姜蜜楞了一下,她梦里只看到罢官,没看到后面的部分,来赶考的举人和朝上那些大臣竟然逼得皇上下圣旨斩首。她对陆家是没多少好印象,可这回事,陆学士真的惨。姜蜜靠坐在床头闭上眼回想了一下陆夫人穿着绫罗绸缎贵气逼人的样子,想象不到她会这么大胆,犯下如此滔天大罪。
  科举舞弊让普通人听来像个笑话,对皇帝来说这是顶顶大案,比杀人放火要严重很多。
  姜蜜生完孩子还有点傻气,她暂且没想到同自家的牵连。吴氏想到了,送鸡汤来的时候还说呢,幸好做了那个梦,装病拖着没让三郎去那个劳什子的文会,正因为没去,同学士大人之间疏远了,之后都没有往来。当时他要是去了,多往来两趟,头顶的官帽说不准就没了。
  吴氏一边说一边拍着胸口:“我原先真不知道科举考试作弊罚得这么重?原先听说有夹带被发现的逐出考场就完事。”
  “主考官带头造假,定性不同。听说这一榜直接作废,跟着准备重考,但愿郭举人重考也能取上,否则他恐怕要不好了。”
  姜蜜没说错,郭举人不好了,彻彻底底不好了。
  听说主考官被定罪他心里就一凉,果不其然,朝廷跟着就宣布之前那一榜不作数,要重考,郭举人气疯了。别人作弊他又没作弊,他凭本事考上的就不作数了?那要是重考取不上咋办?那咋办啊?
  郭举人一整天都没吃饭,他赌气,吃不下。
  跟他同住在一个院子的荣江心里倒是挺高兴的,本来没取上,有机会重考求之不得。
  前次放榜的时候郭举人安慰了他,现在倒过来了,他端着稠粥去安慰想不通的郭举人,说过段时间还要考试,让他多保重身体别因为怄气就拖垮了自己。让他还是好生看书,既然前次都能凭本事取上,这回没了走后门的,说不准还能考的更好呢!
  郭举人:……
  好?好什么啊!
  他哪怕是第二回 应会试,心里还是没底,想的是放手一搏,要是运气好呢?
  所以之前被取中他才会欣喜若狂。
  结果舞弊案爆发了,主考官要被砍了,原先的排名不作数了,说要再考一次……
  先是大喜,而后大悲,郭举人病了。
  卫成去看了他一回,就一回,也没更多的时间耗在那头,因为舞弊案拉下许多官员,最近需要提拔一些上去顶缺。卫成头年刚刚转正当上翰林院编修,现在稀里糊涂被提拔成正六品翰林院侍读。
  被提拔上去的第二天,从五品侍读学士教了他一堆东西,第三天,他就被推到皇上面前。
  本来要是正常升职轮不到他,甭管拼后台拼资历都轮不到。想当上侍读,他咋说也得再熬两年。现在情况不同,皇上跟前总要翰林官伺候,偏偏最近皇上的心情奇差无比,平常大家抢着到御前露脸,最近轮到都推,想方设法推。
  正好侍读被拉下去一个,要提拔人上来,这个时候就有人推荐卫成,正好又没有别人争抢,卫成很顺利就升了一阶,从七品官做到六品。升上去之后只进行了一天的“入职培训”,就被带到皇上跟前去了。
  虽然说科举舞弊案已经落幕,该罚的都罚了,皇上最近想的还是那个事,看卫成过来,想到他是个耿直人,啥都敢说,就问他对这次的事情怎么看?
  卫成倒是没有过多评价陆文远夫妻,他想起上次和姜蜜聊的内容,跟皇上说了。说有人登闻鼓告御状的时候,他还在纠结这次的事情本身,当时真的不相信主考官会做这种事。他妻子姜氏看儿子吃饭呢,听到就说了几句,说事情真或者假三法司查完就知道,不论真假朝廷都应该斟酌一下,任命了主考官还给他充分的自由让他随意同亲友会面这摆明是在诱惑他,考验他的人品道德。与其赌他会不会犯错,不如直接不给机会犯错。
  最近议论科举舞弊案的很多,要不是反馈举人们的态度,就是批判陆家说陆文远的夫人简直胆大包天,还有些想趁机多拉些人下去。
  朝堂上群魔乱舞,做什么的都有,唯独没人想到要给皇帝提提建议。
  卫成这么一提,皇帝来兴趣了。
  问他夫人还说了什么?
  “回皇上话,微臣爱妻姜氏说,朝廷可以设一处院落,定下主考官之后就请主考官搬进去住,吃喝出题阅卷复审都在里面,等排名定了再放他回家,这样可以很大程度避免泄题,同时应试学子联系不上主考官,这样就连通关节的机会都没有……姜氏她只跟微臣读过三百千,不懂朝廷大事,她信口一说,说得不好请皇上莫要怪罪。”
  卫成说完就躬身立在旁边等,等了一会儿才听乾元帝说:“很好,尊夫人说得很好,这想法乍一听非常天真,仔细想想真能成行,细节处稍作斟酌就是很完善的应对措施了。”
  皇帝听着非常感慨,说这个办法简单,但谁也没提出来,只你夫人提出来了。你夫人出身乡野,没学过大道理,却有急智,比很多男儿都强。
  皇帝想起来卫成已经是正六品侍读,就吩咐赠封卫成的母妻二人为六品安人。又赏了金银布匹绸缎等等,这些东西是借赠封安人顺便送出,其实是给姜蜜的赏赐。
  她顺口说了两句,还真的给皇帝出了个点子。


第88章 
  宫人捧着两套六品诰命服饰连带皇上发下的赏赐去了卫侍读家中。领头的是太监总管的干儿子,他也不容易,哪怕从干爹口中听说了卫侍读家住哪儿,也愣是没找到是哪户人,这胡同里都是些一进的小破院子,除了以穷出名的卫侍读,其他官老爷还能住这儿?
  他正准备拦个人问问,就发现前面那户门开了,从院里走出个穿着灰扑扑的老者。
  “老人家,您可知道卫大人家住哪儿啊?”
  “卫大人?”
  那太监一仰身一拱手,说是正六品翰林院侍读卫成卫大人,“听说他家住这里,您给我指指,是哪户人家?”
  灰衣老者瞅了瞅这个吊着嗓子说话的,又问他找卫大人干啥?
  “干啥你就不要问了,知道是那户赶紧的指一指,耽误了正事上头怪罪下来咱俩谁也担不起。”
  灰衣老者侧了侧身,然后伸出左手食指,朝后边门方一指:“就这儿,你找的卫大人是我儿,我是他爹。”
  领头的太监腿一软差点没站住,得亏在宫里行走那么多年,大场面见过不少,才没丢人。他又看了跟前这老头子一眼,还是瞧不出他哪儿像六品官家的老太爷。
  像不像不要紧,这种事又没人敢冒认,那太监刚才还有两分倨傲,站都是仰身站的,听说就是这户,腰就弯了。赶紧的赔不是说他眼拙,问两位夫人在府上吗?
  卫父听他说话贼难受,还琢磨了一下才领会到他说的两位夫人是指老婆子和三媳妇。
  “哦,你不是来找老三的?”
  “皇上颁下口谕,赠封翰林院侍读卫成之母之妻为六品安人,配发六品诰命服饰,另有赏赐若干,快请两位安人来领赏谢恩吧。”
  这下轮到卫父腿软了,他往后退了一步扶着门框才站稳,缓过来正好看见老婆子好奇的走出来查看动静:“别看了,你快带上三媳妇出来,这是找你们的。”
  吴婆子一皱眉,往门口这边走了几步:“谁啊?找我就算了,找媳妇儿干啥?她坐月子能出来见人?”
  卫父正想同她说明情况,那太监已经上前来给安人见礼了。
  吴婆子:……
  “啥玩意儿?”
  卫父拼命扯她袖子:“诰命啊,他说皇上给你和三媳妇封诰命了,六品诰命尊称安人。你看后面端那些东西,都是给你们的赏赐,让你把三媳妇喊出来,跪下领赏谢恩。”
  这会儿吴婆子啥都听不进去了,只知道她封诰命了。
  她今年四十九,封诰命了。托三儿子的福,封诰命了。
  六品诰命!安人呐!
  吴婆子还在傻笑,砚台从屋里头跟出来:“奶?奶你人呢?”
  卫父看他婆娘这样,哪里还有平常的精明模样,都傻了。他招手让砚台过来,使他进屋去找他娘,让他娘收拾收拾出来领赏谢恩。
  砚台不去。
  “娘生了弟弟,不能出来。”
  姜蜜在坐月子,卫父做公公的又不方便进去,就跟砚台说让他不要闹,“皇上发赏赐下来,得让你娘出来领赏谢恩。”
  砚台仰头看向旁边太监:“我替行吗?我替我娘谢恩。”
  说完他就跪下来了,砰砰砰要磕头。
  来发赏赐的太监还没遇到过这种事,想了想也行吧,刚生完身上不干净,是不好出来。太监略一点头,说儿子替娘,可以,让他们赶紧跪好。两套六品诰命服饰分别交到吴婆子和砚台手里,砚台人小,接得不轻松。至于说那些金锭银锭绸缎布匹被一样样送进厅内摆好。
  “好嘞,恭喜安人,杂家这就回宫复命去了。”
  吴婆子真的太高兴了,她这会儿啥都不知道,只知道自己封了诰命。还是砚台,刚把他娘的诰命服饰放下,让过来发赏赐的太监等等,自己一溜烟跑进正房,从她奶藏钱的地方掏掏掏,掏出一块碎银子,又跑出来抬手递给领头的太监。
  那太监看了一眼高兴傻了的六品安人,看了一眼完全没想到打赏的卫老爷子,最后才心情复杂的接了这块碎银。
  砚台努力回忆了一下原先别人帮他家跑腿,家里人贴了辛苦钱之后是怎么说的,想起来之后他说:“麻烦你了,这个拿去买酒吃。”
  跑腿太监:……
  这家人绝了。
  跑腿太监回去灌了半碗茶,润过嗓子就把前前后后这些给他干爹学了一遍,太监总管听着也乐,进御书房去给皇上换茶的时候脸上都带出两分。
  乾元帝才让卫成退下不久,想到有了法子应对科举舞弊,眼下心情不错,就问了一句。
  “在乐什么?”
  “皇上看出来了?”
  乾元帝端起茶碗,揭盖,从鼻腔里嗯了一声,眼神示意他有话就说。
  太监总管就把干儿子学那一出照原样给皇上学了一遍。
  皇上正在喝茶,险些给呛着。
  放下茶碗拿帕子擦了擦嘴缓过来才问:“之前在温泉行宫听卫成提到过他儿子,好像还不大?”
  “仿佛是四岁。”
  “四岁就知道心疼母亲,还知道给跑腿的发辛苦钱?卫家教得好。”
  “可不是吗?抬赏赐过去那些看着都觉得稀罕。”
  “挺好,当爹的不错能为朕分忧,做儿子的也不错日后没准是个人才。”皇帝又想起卫成说他进翰林院之后深感自己不足,有时间都在读书,家里大小事是夫人料理,双亲是夫人伺候,儿子是夫人教导。这个卫夫人出身低,却是个了不起的女人。最近接连发生这些事让皇帝深深明白了一个道理,妻子娶得好能兴起一个家,妻子娶坏了,哪怕是名门望族要败去也容易。
  就说陆文远,看他落得抄家斩首的下场,很多人不忍心。舞弊案真相查出来之后有不少人唾骂石氏并惋惜受夫人拖累的陆文远。可又一想,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自家那点事都管不好,枕边人没看明白,当了主考官也没把会试考题护好,接了差事却把差事办成这样,逼得落第举人告御状,迫使朝廷不得不废去先前那一榜安排重考,他落得这个下场也不冤。
  平常要是个别考生舞弊被抓,逐出考场再打顿板子就完事,不影响别人。
  这回是主考犯下大错,这一榜的公正性直接受到质疑,让谁来都说不清,只能重考。重考也麻烦,乱章程,又耽误工夫。
  皇帝在斟酌姜蜜说那个办法,准备借这次机会提出来,提出来再任命接替陆文远的新一任主考,试行一下看看。皇帝冥思苦想呢,卫成已经回到翰林院了,刚回去就被好些个同僚围住,问他头一回到御前当差,可还顺利?
  只听卫成客气了一声,应道还好。
  “还好?……今日皇上心情不错?”
  “不敢说。”
  “皇上吩咐你做了什么?”
  卫成摇头:“御前的事,晚生不敢私下议论。”
  这么说是没错,其他人难免觉得扫兴,他们相继散去,又有侍读学士来告诉他说到御前的差事规矩上是排着班轮流去,没排到就老老实实在翰林院待着。
  卫成欣然接受,在他看来熬三年升个侍读还差不多,这么快就当上六品官真是想也不敢想。
  后来回家路上卫成心里还火热,他想过的,想过以后要给娘和媳妇请诰命,却没料到这天来得如此之早。对高门大户来说六品安人兴许拿不出手,娘肯定很高兴,娘是六品诰命,回老家去松阳县令还得反过来给她行礼,县令是七品官。
  他瞎想着,稀里糊涂就走到家门口了,这时候吴氏刚送走最后一批来道贺的邻居,都还没来得及关上院门。
  卫成跨过门槛进去,问他娘门关吗?还是有人要来?
  吴氏听到这声儿抬头一看:“三郎回来了!”
  吴氏脸都要笑烂了,快步迎到儿子面前,拉着他说:“儿子诶!好儿子!娘就知道你会有大出息,这不,就连诰命都给娘挣回来了!我啊……也有品级了,我六品,皇上还给我发了衣裳,以后有机会穿回老家乡下去溜溜别人得多羡慕我!我这命咋就那么好呢?都是乡下人,别人还在喂猪喂鸡,我都当上诰命了……”
  老太太真是太高兴了,说起来没完没了,就这话卫父一下午听了好多遍,耳朵都快起干茧了。
  他插了句嘴,说:“你不也喂鸡?”
  吴婆子回头瞪他一眼:“你闭嘴,别扫我兴。”
  “三郎诶,儿子诶,娘真是享了你的福了。”
  卫父端起茶盅咕咚喝了一口,瞅着乐了半天的傻婆娘说:“安人您做饭去吧,让儿子进屋去同他媳妇儿说说话。”
  “对对对!我饭还没弄好,我灶上忙去,待会儿吃饭的时候再说,三郎你进屋陪陪蜜娘。”
  二老你一句我一句,卫成都没寻着插嘴的机会就被推进姜蜜坐月子那屋去了。他进去就看见媳妇儿靠坐在床头,腿上放着一套六品诰命服饰,她低头看着。余光扫到门口阴影晃了一下,姜蜜抬头,顿时笑开:“相公。”
  姜蜜想把诰命衣裳挪开,下地去招呼他,被卫成拦住。
  卫成坐到床沿边,问高兴不?
  “高兴,赏赐发到咱家的时候我在屋里听见那太监吊着嗓子同爹娘说话,说皇上给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