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容辞[重生]-第2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容辞却并没有责怪的意思,她能看出他大概天生就话不多,或许还有些对救命之恩耿耿于怀却不知如何开口表达感激的意思。
  站久了腿脚有些僵,她便一边走动一边指着身旁的梅树道
  “上一次我用一小支红梅换了您小半棵树,现在也算是报答了。”
  谢睦就陪着她一同散步,闻言抬眼看了看绽放的正绚烂的梅花,开口道“这红梅就很好,比白梅喧闹些,我那边虽有一片梅林,到底太寡淡了。”
  “是吗我倒是两种都喜欢,风情万种,各有千秋对了,你方才见李嬷嬷时有没有看到我摆在大厅案桌上的白梅它太大也太重了,就没用平常的窄瓶,而是换了青釉石榴瓶,竟意外的相配,格外别致。”
  “见到了,确实相得益彰。”谢睦说着想到前天睁开眼在床前看到过她,想她进过正房,莫名的担心她误会自己不珍惜旁人赠送之物,便补充道“你送的那支我也放在书桌上养起来了。”
  容辞却没想那么多“红梅本就开的过了,想来也养不了几天,若是败了,你就换上白梅,也别有野趣。”
  谢睦却道“我明天便要返回家中了。”
  容辞惊讶道“这么急身体经得住么”
  “无碍,原定只是出来散心,最多留两天,若不是病了这几日,早该回去了,如今家中的事务怕是已经堆积如山了,”
  容辞点头表示理解。
  两人之后本没什么话了,谢睦想了想“这边还留了不少人看门,你若想赏梅,自可随意出入。”
  这倒是意外之喜,容辞将被风吹乱的一缕发丝别到耳后,有些欣喜道“这可是又是我占便宜了你在家中种了这么多梅林,可是十分喜爱梅花”
  其实那院子只是多年前买的,梅花也是之前不知哪任主人种的,谢睦对所有的花草都是一视同仁,并没有特别偏爱的,但他想起容辞提起自己送的白梅就赞不绝口的样子,竟鬼使神差的承认了“梅花高洁,自然格外惹人喜爱,与众不同。”
  他身后跟着的谢宏不自觉的停了停,瞧瞧抬头瞄了谢睦一眼,又有些纳闷的低下了头。
  谢睦面不改色道“你也是么”
  容辞道“那倒没有,漂亮的花我都欣赏的来,什么时节就赏什么花,倒没有更偏爱哪一种。”
  谢睦愣了一愣,抿了抿唇,便不再开口了。
  容辞已经知道他颇为寡言,刚刚说了那么多已经是难得了,见他恢复了沉默也没当回事,一路和他一起走回了正房门口。
  谢宏便上前提醒道“二爷,家里还有事等着处理呢。”
  谢睦淡淡的点了点头,表示知道了,再向容辞提出告辞。
  容辞也不多留他,只是最后劝了他一句“若是再有哪里不适,需早些吃药,万不可像前日那般一声不吭,徒添凶险我看当时公子身边的人都急坏了,你看在他们这样担忧的份上,也要多保重身体。”
  谢睦沉默了片刻,终是应了,之后便带着谢宏回去了。
  临走时谢宏还偷偷冲容辞做了一个“感激不尽”的口型,逗得她险些笑出来。
  那边谢睦走的很快,谢宏一边紧跟还一边疑


第35章 晋江独发
  第二日谢睦几人果然早早就离开了,走之前也没忘让赵继达过来支会了一声,还特意提了一下让容辞得空了可以去谢园赏梅的事。
  容辞自然是笑着答应了。
  李嬷嬷每日又是忙着烧香念佛,又是张罗着给容辞改制衣物,入口的饭菜也是她精心拟制了菜谱让宋三娘照着做的,饮食起居事事都要过问,忙得脚不沾地,也没空陪容辞说话了,只能再督促她常出去活动。
  容辞见她虽忙碌但又乐此不疲,忙的那些事自己实在插不上手,只能乖乖听话,减轻她的负担,别的也帮不上什么忙了。
  她的日子倒是和李嬷嬷完全不同,每日过的十分悠闲自在。每天散步赏梅,要不就是和几个丫头一起打叶子牌解闷儿。
  李慎又从外面捎了几本杂书回来,有正经书也有游记话本,她午觉后看几页书,竟觉得比前世和顾宗霖一起读书的时候自在多了,也更能读的进去,实在闲了就在书房练几个字。
  她认字是跟父亲许谦学的,也是他手把手的教着写的,可惜六岁那年许谦去世就没人教她了,母亲和李嬷嬷都是识字的,可是字写得都不好,容辞这笔字还是自己照着字帖上自学出来的,当初就被顾宗霖点评过“端庄而已,并无风骨”。
  现在重新练,也没指望能写出什么好的来,只是打发时间而已。
  时间就在容辞无所事事,李嬷嬷却事事操心中流逝了,转眼就过了腊月二十五,马上就要过年了。
  整个山庄除了容辞被按住不许动之外,其他人整日贴窗花的贴窗花,贴对联的贴对联,又是大扫除又是割年肉,一派热火朝天,满园中都是叽叽喳喳的喧闹声,正是容辞最爱看的热闹景象。
  她看到人们都在喜笑颜开的准备过年,也会觉得恍惚,有时还会幻想如果前世没有在那时死去,没有回到这一切都还能挽回的年月,那她此时是在做什么呢?
  可能是喝下苦涩不堪的药汁,然后躺在床上感受着自己连呼吸都困难的虚弱,耳朵边是丫鬟们小声议论自己什么时候咽气的声音,夹杂着外边院子跟自己没有丝毫关系的热闹,想必也别有滋味。
  对了,她临死前还被顾宗霖强塞了个庶子做儿子。
  之前可以说嫡母病重,全当没她这个人,可名义上真的成了亲生母亲,再不来请安侍疾就太说不过去了,也就是说她还要梗着脖子,看顾崇一个八岁的孩子一边对她不屑一顾,一边假惺惺的嘘寒问暖……
  这可真能算得上是生不如死了。
  容辞想想那情景都觉得不能忍,可若此时真的是一场梦,梦醒了又重新回到静本院中那张病床上,那她又该如何呢?
  她想,她可能一刻都活不下去……
  “姑娘,姑娘!”
  容辞一下子从那可怕的设想中回过了神,看见宋三娘正在自己面前,面上眼里都是浓浓的关切:“您在想什么呢?怎么眼圈都红了?”
  容辞忙摇了摇头:“没什么,可能下午多睡了一觉还没缓过来,现在仍有点困。”
  宋三娘还是有些担心,却没再追问,只是说:“今儿是除夕,他们都在厨房包饺子,您要是觉得有趣,不如亲自动手包两个,也精神精神。”
  容辞现在正缺众人的关怀、笑闹来驱散刚刚遍体的寒意:“也不用去厨房了。叫他们一起来正房罢,大家聚在一起也热闹热闹,都是亲近的人,不需避讳那样多。”
  宋三娘其实最怕容辞会说“我要一个人静一静”“不要来扰我”之类的,现在看她愿意与众人同乐,自然无有不应。
  不一会儿,正房大厅中就摆好了两张大桌子,人分成两组分坐两边。
  这山庄里加上正房中贴身伺候的五人,一共才有十二、三个下人,除去留了一人看大门,其余人不分男女都在这里了。
  一开始大家都有些拘束,后来见容辞平易近人,李嬷嬷也没板着脸,渐渐地都放开了嗓门说话,一边包饺子一边嬉闹,彼此间脸上都喜气洋洋。
  容辞年纪虽小,却是主人,自然是他们生活的中心,说什么也不忘带上她一起,都想跟她多说几句话,于是话题就自言而然的渐渐集中在她身上。
  “姑娘这几日爱吃带辣子的菜,我瞧着可能得生个女孩儿。”这是宋三娘。
  同在厨房做事的另一人是个比宋三娘年轻一些的的中年男人,他叫温平,是容辞外公外婆捡回来的孤儿,跟容辞也更亲近一些,闻言毫不避讳的反驳:“胡说,我淹的酸梅子姑娘也爱吃,这怎么说?要我看,肯定生儿子。”
  李嬷嬷本来不想跟着胡侃,此时也忍不住道:
  “我觉得还是生女儿好些,像是姑娘小时候虽然有时也调皮,但大多数时候都很贴心,奶声奶气的学着大人请安,别提多招人疼了,老爷太太爱的什么似的。男孩子就不一定了,你们瞧沛大爷家的岩哥儿,那是上墙掀瓦无所不为,没有一刻消停的,二太太并大奶奶都生生的愁老了好几岁。”
  “我听老人说看肚子就能辨别男女。”举荷这一个月做的不错,现在正是努力融入的时候:“我看姑娘的肚子尖尖的,说不定还真是个小少爷呢。”
  “酸儿辣女,都爱吃的话是什么呢?”
  容辞在一旁笑着听他们说的越来越玄,她自己自然知道肚子里是男是女,但也不好明说,只能委婉的透露:“虽酸辣都能吃,但还是更愿意吃点带酸头儿的。”
  虽然她本人这么说,但接下来大家继续讨论的时候还是不为所动,都各持己见,坚持自己的看法,听的容辞哭笑不得。
  饺子包好了,厨房的几人就去下熟了再端回来大家一起吃,说说笑笑好不热闹。
  到了子时,外边的鞭炮齐响,震耳欲聋的声音彻底驱散了容辞心中的隐忧。
  有这么多人关心自己,爱护自己,那还有什么好怕的呢,即使这一切只是一场梦,能在那样的情境下做这样暖人肺腑的美梦,也是够本不算亏了,单是这些回忆就已经足够自己在临死前高兴一番了。
  这样就很好了,要是能一直这样过下去,没有顾氏没有许氏,更没有顾宗霖,就这样美满的沉浸在每个人的关爱之中……
  她在心里默默祈祷,希望这一刻的快乐能永远持续下去,就算这是一场梦,她也希望这梦能做的长一点……
  容辞有着身孕,即使一开始想陪着大家一起守岁,但到了后来还是忍不住困得闭上了眼,靠在李嬷嬷怀里慢慢睡着了。
  *
  第二天上午,容辞迷迷糊糊的睁开眼,正见举荷守在床边打络子:“他们人呢?”
  “昨儿晚上大家都守了一夜,天亮才回去休息,我偷偷睡了一觉,现在倒是不困了,就来给您守守床。”
  容辞费力的撑着肚子坐起来:“李嬷嬷呢?去睡了没?”
  举荷伸手给她借力:“没呢,她在佛堂供饭。”
  容辞穿好专门为过年准备的大红色衣服,头上随意挽了个发髻,来到佛堂,看到台子上供着药师三尊,李嬷嬷正一脸虔诚的往上摆各种贡品,见到容辞近来,又让容辞也来拜首叩头。
  容辞颇为无奈,也不能拂了她的一片好心,只能依言照做。
  两人出来,容辞问起了正事:“母亲那边有信吗?”
  容辞这次出来,顾府都是对外说她自己主动去外边给老太太大爷祈福,想来也是不愿意担苛责媳妇的罪名。
  而容辞也是用的这理由来糊弄母亲的,为了让她放心,还隔三差五的送信回去,告诉她自己现在过的不错,请她不要忧心。
  “前天不是才送了来吗?昨儿除夕,府里肯定忙成一团,怎么抽得出空来。”
  容辞有些失望:“若是能把母亲接过来一起团圆,那该有多好啊。”
  “这事不可操之过急,起码得等这孩子落了地,再也不会露出破绽再说……还有,姑娘你得做好准备,即使生下孩子,咱们也只能说是你抱养来的,可能一辈子也不能让人知道他的身世。”
  容辞默默的点了点头:“我不是三岁小孩子,自然知道分寸……”
  两人都因为提起这个有些沉默,容辞便想说点高兴地:“正月十五放花灯,我可以上街去看看吗?”
  “这里哪来的街?你不会想回京城吧?”
  当然不是,京城里遍地都是熟人,元宵节当天好多公子小姐都会出门看灯,万一哪个认出了她,那不就前功尽弃了吗?
  “这里离平城县更近,我想去那边看看。”
  李嬷嬷想了想:“这也不行,你这都七个月了,灯会那么挤,伤到了可怎么办?”
  看容辞被驳的满脸失望,又犹豫的说:“十五人多,到十六灯会可能还没全散,逛的人也少些了……”
  “那我十六去也行!”她立刻接道。
  李嬷嬷见她这么期待,也不好再说什么打击她了。
  *
  过了年容辞就算是满十五岁了,她过去一年过的实在是一言难尽,各种倒霉事都碰上了,今年也不知是不是李嬷嬷病急乱投医烧的香烧对了,容辞莫名的感觉这一年应该格外顺遂。
  这十五天什么坏事也没发生,顾府的人没来打扰,胃口越来越好,腿脚抽筋也不算严重,肚子一天比一天大,李嬷嬷摸着却说胎位正的很,孩子长得不大不小刚刚好,应该能足月平安生产。
  苦难的日子格外难熬,开心的日子却像流水一样过得飞快,容辞还什么都没觉出来呢,就已经吃了元宵过完了正月十五。
  一到十六下午,容辞便开始准备路上要用的东西,带上茶水、点心、披风,想了想又加上一幅帷帽。
  虽然时下女子上街并不需要特意遮面,但她就怕万一运气不好,在平城都能撞上熟人,那带上这个也能防备不时之需。
  李嬷嬷见她还没忘了这回事,也只能无奈答应了,想着自己老胳膊老腿,就算出了事也帮不上忙,反而还要别人伺候,就决定自己不跟着拖后腿了,只让她带了相较稳重一些的敛青,又吩咐温平和李慎寸步不离的跟着她。
  容辞知道这两人一个年纪大一些心眼也多,样子虽粗犷但心思细腻;另一个年少力壮忠厚老实,两人一起跟着去她也很放心。
  举荷虽没能一起去,但现在也来帮着一起往马车上放东西,她搬了一趟回来,随口道:“隔壁怎么吵吵嚷嚷的?自从他们主人走了之后,不都跟哑巴似的一点动静都没有么?连过年都没放鞭炮,怎么现在倒


第36章 晋江独发
  东西都收拾好了,容辞与敛青便坐上马车,准备出发。
  李慎和温平坐在车厢外,正准备赶车,就见谢园大门敞开,几人正骑着马往这边来。
  谢宏眼尖,先看到了隔壁门口的马车:“哎?那不是温夫人家么,她也要出门么?”
  又对着谢睦道:“先不管了,咱们快些出发吧?晚了可能就赶不上了。”
  谢睦却没动,只是看了一眼容辞她们的方向。
  赵继达眼珠动了动:“要不咱们去问问他们要去哪里吧?一个月没见了,好歹要打个招呼。”
  这次谢睦倒是同意了,几人驾着马跟上了马车,赵继达看了谢睦一眼,满脸堆笑的问道:“夫人,您这是要往何处去啊?”
  容辞听到声音,撩开帘子,奇道:“竟真的是你们,我们这是要去逛灯会呢,你们呢?”
  赵继达立马喜笑颜开:“这不是巧了吗?我们也是啊!”
  容辞有些意动,然后又觉得不妥:“咱们肯定不同路,我是要去逛平城的灯会,你们不是要回京城么?”
  谢宏也觉得实在巧合,扭头插言道:“夫人,我们刚刚从京城出来,就是想去平城的,只是在园子里歇歇脚罢了。”
  容辞暗想自己不回京里是因为有难言之隐,这几人正月里刚过完元宵节,大老远跑去那边作甚?
  虽觉得有些蹊跷,但她因为自己本身有诸多不可对人言之事,遇上旁人的**也就不想多问,闻言只是点头:“那各位就快先行吧。”
  谢宏早就坐不住了,听这话刚想纵马而去,却见谢睦罕见的开了尊口:“既然是顺路,何不同行?”
  温平并不知这几人的渊源,本在一旁看着没吱声,此时却突然有了警觉,抢先道:“这位公子,您骑着马,我们驾马车,你们肯定比我们快,还是不拖累你们了。”
  “这可不一定”谢宏刚才在琢磨谢睦心里想的是什么,这时倒不服气的出来反驳了:“过一段就要走山路了,是骑马还是驾车不都一个速度吗?”
  谢睦当做没听见两人的对话:“如何?”
  容辞略有犹豫,赵继达察言观色,立即也跟着劝:“夫人,你们人少,现在还看不出什么来,这几天暂停夜禁,等回来的时候都是深夜了,与我们结伴怕是更安全些。”
  容辞终于被这句话说服了,随即点头同意。
  路上,谢睦三人走在前边,马车跟在后边,温平暗地里观察了他们好久,悄悄在李慎耳边问:“慎哥儿,那几人是什么来历?竟像是和咱们姑娘相熟的样子。”
  李慎是李嬷嬷的养子,自然知道的多些,便把之前和谢睦的交集都跟他说了:“他们一开始帮了咱们,后来姑娘和我娘又有恩与他,相处了几次,也确实勉强算得上熟了。”
  温平还是不放心:“听你这么说,他们倒像是没有坏心的样子,只是那个领头的干嘛那么殷勤?好端端的说什么同行……莫不是有什么别的心思吧?”
  李慎一开始还没反应过来这“别的心思”是什么心思,等看到温平的那一脸别有意味的神情,方猛地反应过来,登时哭笑不得,一个劲儿的摇头:
  “温叔,你这是想到哪儿去了,人家年长起码十岁,咱们姑娘才多大啊,而且那谢公子颇为寡言,刚刚统共才说了一句话,怎么着也称不上殷勤二字啊!”
  温平见跟他说不清,偏过头“呸”了一声,心想果然是毛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