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继女荣华_繁朵-第28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崔太后姑侄的死因!

    简虚白夫妇之前并不知道梁王妃被下药的真相,但此刻观端化帝的态度转变,也不禁起了疑心:“嫡亲儿媳妇怀着身孕却被人暗中谋害,崔太后查不出真凶来也还罢了,居然还要司空家息事宁人?这可是奇怪了!”

    “所以我怀疑,崔太后可能知道谁才是真凶,而且这个真凶,是她要维护的。故此找借口压下了司空家的追究。”简虚白皱眉道,“故陛下这会听了真阳大长公主的话,方改了主意。”

    夫妇两个对望一眼,心中均怀疑谋害梁王妃的没准就是端化帝——毕竟当初能让崔太后庇护、现在能让端化帝妥协,来来回回也就那么几个人罢了。

    “接下来我会盯紧了这件事情的。”简虚白委婉的安慰妻子,“顾相这两天也在私下跟卫溪等人商议,要如何助皇后脱困。”

    

第四百七十五章 凤州卫 

    崔太后“病逝”的那个夜晚,端化帝是跪在显嘉帝跟前,从头到尾听着宫人禀告经过的。

    所以他虽然同真阳大长公主妥协,对外却只说要彻查崔见怜之死。

    这件事情虽然已经过去了几年,当初涉及的宫人也大抵被杖毙。

    但端化帝发下话去,前前后后两日光景,显嘉帝生前倚重的一班宫人也就来禀告真相了:这说的真相是真正的真相,崔见怜自己作死,宋宜笑与卫皇后一个有心算计,一个落井下石。

    又由于当时争储的局势,最终宋宜笑跟皇后没付什么代价,就炮灰掉了崔见怜。

    “燕国夫人那时候出阁才几天?她娘家又没什么人庇护她,做下这样的事情却能逃出生天,还叫母后事后再三对她示好。”端化帝看到这个结果之后,不禁冷笑,“不必问也晓得,必然是晋国皇姑念在阿虚的份上,给她帮了忙了!”

    甚至连太皇太后也有份。

    而这两位晓得真相,会不告诉简虚白吗?

    可这些年来,简虚白什么时候同自己透露过丝毫口风?

    想来前几日他讲什么挑果子的故事,劝自己要信任顾韶,不要相信梁王,可不是真心替自己这皇帝考虑,而是为了保全他的妻子吧?

    除了庆王那件事外,端化帝从来没怀疑过简虚白,此刻却发现这个看着长大的表弟,其实也不是没有事情瞒着自己,心情可想而知!

    “奴婢斗胆说句实话:庶人崔氏能够侍奉陛下,乃是前世修来的福分,却不知道珍惜,落到后来的下场,其实也是咎由自取。”皇帝的心腹内侍朱芹壮着胆子委婉劝说,“何况陛下素来宽厚,若知庶人崔氏幼时对燕国夫人主仆所做的事情,多半是不会纳她的。”

    朱芹这么讲,却是听出端化帝对简虚白生出了不满,担忧表兄弟生出罅隙——毕竟端化帝上台以来,心腹大患肃襄二王到现在都没解决呢,从龙功臣倒是先倒霉了,卢以诚一家去年就悲剧掉了,顾韶在宋卢氏面圣时受到当众呵斥,袁雪沛刚刚下狱,如果连简虚白也被猜忌上,这叫其他人怎么想?

    好在端化帝这两年皇帝也不是白做的,此刻虽然心中不满,定了定神之后,道:“朕晓得轻重。庶人崔氏若自己行得正坐得直,皇后跟燕国夫人即使想害她,又如何得手?归根到底是庶人崔氏自寻死路,不能太怨其他人!”

    朱芹低着头不敢作声,他知道皇帝说“不能太怨”,而不是“不怨”,显然是记下这一笔了。

    “……再让他们去查一下,皇后与母后生前的近侍之间,可有什么瓜葛吧!”端化帝思索了会,有些疲惫的吩咐,“燕国夫人也是!”

    当初崔见怜死后,崔太后亲口告诉端化帝,一切都是崔见怜自己作的孽,怨不得别人。

    端化帝当然是相信自己生母的——现在确认卫皇后与宋宜笑在这件事情里脱不开关系,皇帝不免想到宋卢氏当日之语:崔太后当初未必是没察觉到端倪,只是争储的局势下,端化帝不能跟发妻离心,更得罪不起晋国大长公主以及太皇太后!

    所以崔太后为了端化帝的储位着想,隐瞒了事实,免得那时候不算有城府的端化帝,在卫皇后与简虚白面前露出破绽,导致二者与他离心。

    那么卫皇后跟宋宜笑,就有谋害崔太后以灭口的理由了。

    虽然说崔太后死于弑君,可谁知道,撺掇她弑君的,到底是不是申屠贵妃那个时代的余孽?还是显嘉帝的暗示,又或者,是出自皇后与宋宜笑的手笔?

    当然端化帝最不愿意相信的,就是主谋乃显嘉帝;而皇帝的理智告诉他,即使有简虚白帮忙,宋宜笑的手也伸不到那么长;如此算下来,最可疑的,还是卫皇后。

    “惜素……”想到结发之妻,端化帝的目光又阴沉了几分,“如果真的是你,朕……朕该如何是好?!”

    毕竟,卫皇后是太子的生母。

    太子年纪虽幼,却聪慧孝顺,哪怕二皇子还活着的时候,端化帝也更喜欢嫡长子的。

    二皇子去后,端化帝膝下可就这么一个男嗣了。

    皇帝忽然之间体会到了显嘉帝当年的心情:赐死崔太后对显嘉帝来说不过是一句吩咐的事情,根本没必要隐瞒,之所以要秘密行事,无非是考虑到自己的长子。

    而现在,端化帝,他自己也要这么做吗?

    端化帝沉吟良久,最终再次吩咐朱芹:“朕已出父孝,膝下却仍空虚……皇后这两日乏着,想来也管不上,你把这话私下跟……跟太后那边透一透口风吧!”

    本来后宫要添人,肯定是由卫皇后主持的。

    但端化帝现在同皇后有了罅隙,跟嫡亲祖母太皇太后也撕破了脸,这事却只能找嫡母苏太后了。

    朱芹忍不住提醒他:“长兴长公主殿下的下降之期已经不远,太后娘娘这两年又一直凤体欠佳,皇嗣这样的大事,若托于太后娘娘,奴婢恐怕……恐怕太后娘娘力有不及?”

    这可关系到端化帝日后的枕边人啊!

    万一苏太后从中使坏怎么办?

    但端化帝有他的想法:“一来朕眼下没有其他可以托付此事的人;二来肃襄二王这两年一直很惶恐,朕想着到底也是朕的手足,若知朕将逼死了代国姑母跟姑父的梁王下狱,又托付重任与嫡母,想来也能安心些。”

    最后一句要反着听:正因为苏太后不可信任,让她去做事,一旦出了岔子,也好有理由追究到肃襄二王头上不是?!

    这两个心头大患,端化帝也实在受够了!

    要不是因为他们,这回的事情,堂堂皇帝需要这么束手束脚吗?!

    朱芹这才领命:“奴婢遵旨!”

    梁王跟袁雪沛先后下狱,帝都上下本来是人心惶惶的。

    但端化帝担忧子嗣单薄,有意充实后宫的消息传出来之后,大部分人家顿时把其他事都扔到一边,盘算着自己家、亲戚家、知交家,是否有适合送入宫廷的女孩儿?

    “看来陛下是真的恼上皇后了。”卫府,国丈卫溪抚着颔下长须,淡淡说道,“不然梁王跟博陵侯的事情,到现在都还没个说法出来,皇后也尚且禁足之中,陛下手头这许多事情,怎么会想起来纳新人呢?”

    “皇后素来大度,若只是后宫添人,倒没有什么。”卫家长子卫丕皱眉说道,“问题是眼下这情况陛下要纳人,摆明了存心落皇后体面!这一批人进宫之后,少不得有人会因此藐视皇后!”

    顿了顿,“甚至连太子殿下……”

    说到这里偷看了眼父亲的脸色,踌躇道,“爹,咱们这回也什么都不管吗?”

    “这回是肯定要管的!”卫溪冷静道,“不过现在也不急,毕竟还有顾韶顶在前头不是吗?”

    卫丕忍不住委婉表示意见:“顾韶位高权重,又是先帝亲自托付过的辅政大臣,虽然他是太子的老师,但也未必肯把前途全部押在太子身上吧?毕竟眼下皇后跟太子若有个什么不好,是动摇不了他的地位的。万一他袖手旁观,那可怎么办?”

    再者,“本来皇后就很尊敬顾韶了,如果这回也让顾韶顶在前面,往后皇后与太子焉能不对顾韶感激万分?到时候,咱们家即使也出力,被顾韶一比,却怎么同皇后还有太子交代?”

    卫家虽然是卫皇后的娘家,可人心都是肉长的,卫皇后又不傻,卫家之前已经袖手旁观过一回了;如果这回还不表现下,皇后没熬过去也就算了,熬过去之后当了家,岂能不怨恨娘家?

    卫丕可是知道自己那姐姐的——卫皇后打从嫁进皇家起,图谋的就是铭仁宫,儿女情长的心思都要往后排,想凭亲情吃定她那是做梦!

    “你不懂!”然而卫溪摇头道,“当今这位陛下,因着自幼受到先帝庇护,根本没吃过什么苦头,心志所以不算坚定。偏偏他又不是刚愎的人,故而明君该有的‘兼听则明偏听则暗’,到他这儿,就变成了摇摆不定:你看这回的事情吧,最初是皇后跟燕国公夫妇联手,向陛下检。举崔家跟梁王还有宋卢氏。”

    “陛下闻讯大怒,立刻把这三方拘到宣明宫责问!”

    “之后宋卢氏当殿揭发皇后与燕国夫人,陛下跟脚就把皇后禁足。”

    “继而顾韶进宫陈说自己的一番忠心,于是梁王马上下狱了!”

    “梁王下狱之前在宣明宫单独面圣了一会后,若非燕国公劝说,陛下肯定又要听他的。”

    “但梁王妃的嫡祖母真阳大长公主也进了宫——梁王的目的顿时又得逞了!”

    总结了下端化帝这两天的举动,卫溪嗤笑出声,“所以你不要看皇后被禁足了就着慌!你们长姐可不是坐以待毙的人,我瑞羽堂精心栽培出来的嫡长女也没那么好欺负!”

    卫丕皱眉道:“爹,我自然晓得皇后的厉害,可是咱们到底是后族,什么都不做的话……”

    “皇后被禁足的原因是什么?”卫溪瞥了眼儿子,决定给他好好上一课,“明面上,是崔太后姑侄之死!实际上,是这两件事情,影响了她在陛下心目中的印象!”

    “皇后真正参与的只有崔见怜之死,不过,崔见怜活着的时候虽然宠夺专房,到现在死了也有三四年了。陛下不是贪图美色之人,你以为陛下现在还记得她多少?”

    “何况崔见怜有个最大的把柄,就是她的心上人并非陛下,而是昭德侯陆冠伦!”

    “单凭这一点,崔家都不敢站出来替她喊冤——之前宋卢氏上殿那回,宋卢氏都破釜沉舟揭发皇后了,崔子玉反倒要站出来撇清,你以为是为什么?”

    “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一旦崔见怜爱慕陆冠伦的事情传出去,崔子玉这个力主把女儿送到陛下身边的人,哪能有好下场?所以尽管崔见怜是崔子玉的亲生女儿,崔子玉却宁可这女儿的死永远不要被人提起来才好!”

    “所以崔见怜之死,是比较好对付的。”

    “难弄的是崔太后,那到底是陛下的生母。”

    “宋卢氏,不,应该说梁王,为什么要把崔见怜的死翻出来一块提呢?”

    “因为陛下以前很信任皇后,只有动摇了这种信任,才有对付皇后的指望。”

    “崔见怜之死,皇后确实有出手,这事陛下若认了真要查,肯定是瞒不过去的。”

    “借这个事实才好把皇后根本没参与的崔太后之死,栽赃到皇后头上!”

    卫丕听到这儿,不解道:“爹既然说兹事体大,却为何不立刻着手襄助皇后?”

    “皇后现在只是被禁足,可见事情不是没有转圜余地。”卫溪看着他,“但,陛下目前膝下只有太子一子,而陛下最倚重的顾韶,乃太子之师,有道是一日为师终身为父,若无意外,太子绝对不会亏待顾韶——如果这眼节骨上,咱们这些做娘家人的也到处奔走,你说,陛下会怎么想?”

    他悠悠一叹,“即使咱们家自从出了太子妃之后,一直奉行韬光养晦之策,之前陛下尚未登基时落在下风,咱们家都没怎么出手——可谁叫咱们是凤州卫,是瑞羽堂呢?!”

    海内六阀,多少年来并驾齐驱,端化帝曾亲身感受过青州苏的压力,凤州卫把自己打扮得再无害再温驯,端化帝会傻到相信,自己这个岳家没有能力与卫皇后里应外合,废了或者弄死他,扶持太子登基吗?!

    “陛下为什么不待梁王等事处置完,就急着下令充实后宫,甚至实在找不到人时,宁肯让苏太后出面也要立刻办成此事?”卫溪看着发愣的儿子,叹道,“这很明显,陛下防的不仅仅是皇后,更是,流着我卫氏血脉的皇子啊!”

    “经过这件事情之后,即使皇后能够重掌六宫,恐怕,日后宫闱里,也要风波不断了!”

    毕竟想掐灭卫家扶持幼主提前上位的野望,最好的方法,就是生一堆庶出皇子,加以扶持,当既嫡又长的太子失去继位的优势,卫家也好,皇后也罢,自然不敢贸然对端化帝下手。

    反而要想方设法讨好端化帝,以确保太子可以承位。

    卫丕默默咀嚼着父亲的教诲,半晌后,他低声道:“如此,太子也太委屈了!”

    “有失必有得。”卫溪明白儿子话中之意,却是隐晦的询问,能不能顺势把端化帝担心的事情变成事实,但他还是摇头,“无忧无虑之下长出来的储君,比起自己一路拼上的储君差太远了——陛下与先帝就是最好的例子!我凤州卫氏的外孙,难道还怕了自己的庶弟不成?!”

    端化帝能力不足,继位的日子也短,如果真能联合顾韶,以卫家的底蕴,倒也未必没有助太子提前登基的可能。

    不过,卫丕的这个想法,还是太目光短浅了。

    

第四百七十六章 七出之条 

    自古以来,功劳莫过于拥立帝皇。

    某些情况下的拥立之功,甚至比开疆拓土之功所得的利益还要大。

    但对于凤州卫氏这个级别的巨族来说,这种事情,除非到了举族生死存亡关头,否则他们是不会做的。

    尤其不会明着做。

    原因很简单:名声!

    注重源远流长的家族,没有一个可以轻忽名声的。

    而一个落下“弑君”、“操纵帝位更替”这种声名的家族,肯定走不远。

    因为只要皇室出一位英主,第一件事肯定是把这样的家族干掉——连根拔除的那种干掉!

    免得有一天,这个家族看自己不顺眼,把自己弄死了换其他人上台。

    即使运气好,赶上皇室不争气的阶段,也并不意味着可以高枕无忧:皇室衰弱,天下多半也不会太好。

    这种家族妥妥的给人家举“清君侧”大旗的机会……

    在卫溪这个卫氏家主看来,卫皇后母子,还不值得他断送卫家的长远未来。

    所以他毫不迟疑的否决了卫丕的试探,不过,他也不是说当真对卫皇后母子袖手旁观。

    “虽然说顾韶多半不会不管皇后跟太子的,但为了防止意外,你还是走一趟,跟他说件事情吧!”卫溪呷了口茶水,淡声道,“就说,之前梁王单独面圣时,已经向陛下揭发了当初的天花之事……幸亏燕国公当时还在宫里,随后紧急劝阻了陛下,陛下才没追究!不过,眼下陛下既然已经开始重翻崔太后姑侄之死,那么,这件事情被陛下再次注意到,也是迟到的事!”

    卫丕起身应下,又迟疑道:“这么做会不会让顾韶觉得,咱们是在要挟他?”

    “这件事情咱们又不是没参与!”卫溪恨铁不成钢的瞪了他一眼,“简平愉父子乃是真凶的结论,还是我禀告给陛下的哪!我拿这个威胁顾韶?!”

    “是我糊涂了!”卫丕这才醒悟过来,面上一红,赶紧行了个礼,“我这就去办!”

    半晌后,顾韶颇有些无奈的揉着额角,对底下的贺楼独寒说道:“卫溪那老狐狸,自己的亲生女儿禁足当中,他不想出头,倒来逼我!”

    “卫尚书委实凉薄了些。”贺楼独寒皱着眉,“皇后娘娘纵有不是,到底是他的亲生之女,如今身处困境,卫尚书怎么能不管不问呢?”

    “他要是不管不问,也不会打发他儿子来找我了!”顾韶摇了摇头,跟卫溪教导卫丕一样,他现在也在教导贺楼独寒,“当今陛下可不是先帝,一登基就将朝堂上下镇住,可谓是一切尽在掌握——皇后才被禁足,卫家就蹦出来这样那样的,只会让陛下对卫家,对皇后越发猜忌与厌恶,百害而无一利!卫溪那老狐狸怎么会做这样的事情?”

    贺楼独寒关切的看着自己外祖父:“但陛下既然已经对皇后娘娘产生了罅隙,您这会去给皇后娘娘说话,万一惹恼了陛下可怎么办?”

    “不会的。”顾韶很受用外孙对自己的关心,微笑着抚了把长须,才继续道,“你想陛下现在已经跟太皇太后撕破脸,禁足了皇后,将梁王、博陵侯皆下狱,陛下素常亲信之人,眼下除了我与燕国公外,还有其他人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