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太后洗白手札-第2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良久,那管家搬完了采礼,如释重负,心里却实在憋屈。
  这家人委实是太过分了,退礼不说,竟还要求王爷不准纳妾。没想到王爷居然还真应下了这强人所难的要求!
  他偷偷去瞧这未来的晋王府女主子到底是何方神圣。不料苏虞竟发现了他的目光,不带情绪地瞥他一眼。
  他赶紧收回目光,转头去请媒人进来。
  纳采之后便是问名。
  苏遒百般不情愿地报上了苏虞的生辰八字。
  把晋王府管家和媒人送出府之后,苏遒叹了口气。他心知肚明,太后金口玉言赐下的婚难有转圜的余地。他也不过是想磋磨磋磨晋王罢了,倒不曾想晋王能应下了。
  可他不过是随口一应,能否做到还有待考证。他捧在掌心宠了这么多年的宝贝女儿,半点舍不得让她受委屈,如今却要离开家嫁人了。
  苏遒惆怅。
  苏虞看着他叹气的模样轻笑出声。
  她明知故问:“阿爷,夭夭出嫁,你不高兴吗?”
  苏遒板着张脸,狡辩:“高兴。”
  苏虞“扑哧”一声笑了。
  苏遒看着女儿明媚的笑颜,心中微叹。他道:“往后夭夭嫁过去了,若是晋王欺负你,日子过得不如意了,只管回家来,宁国公府永远都是你的家。至于晋王,让父亲和你兄长去教训他。”
  苏虞笑得眼睛弯弯,心里却是止不住地酸涩。她应了声:“好。”


第56章 纳征请期
  婚期定在了九月初。
  眼下是七月,只剩了不到两月; 宁国公府刚办完世子的婚礼; 便又开始如火如荼地筹办府上三娘的出嫁事宜。
  纳采问名之后,第二日晋王府便将卜婚的吉兆告知了宁国公府。
  然苏虞对于这吉兆很是不以为然。难道卜出来的还能是凶兆不成?就算真的是八字不合,到了眼下这个境况; 不合也得合。
  过了文定之后; 正式下了聘书; 这婚约也就定下了。
  晋王府的人刚走; 苏虞就被叫去了祖母的院子里。
  苏家长房无主母,二房的吴氏又是个不顶事儿的; 于是最后还是苏老夫人来训戒苏虞; 告她婚前婚后的诸多事宜。
  苏虞垂着脑袋,作乖巧状听着。
  苏老夫人背靠着团花迎枕; 一面喝着一碗银耳莲子羹; 一面循循善诱道:“你嫁过去了; 便是当家主母,后宅的一应事务都要由你打点; 王府的账目也都要过你的眼。你可不能再这般散漫下去了; 那些事务之前也都教过你了; 咱府上的账目你也看过几次; 进了王府长点心眼; 先立立威; 训戒下人要奖罚分明; 奖惩有度……”
  苏虞连连颔首。
  苏老夫人又道:“我瞧着你那阿爷给你备下的嫁妆足足比瑶娘多了两倍有余……”
  苏虞闻言微抬眸去看祖母。这是在给苏瑶抱不平?
  苏老夫人瞧她那小眼神; 哼笑一声,道:“嫁妆是你阿爷给你备下的,我可管不着,这宁国公府哪一件不是他的,他想给你多少给多少便是。只是嫁过去之后,这嫁妆你得牢牢攥在手里,好好拾掇拾掇那几家铺子。真金白银攥在手里,才有底气,吃穿用度、打赏下人都能阔绰些。”
  苏虞讪讪笑了笑,应道:“三娘省得。”
  苏老夫人又叮嘱了几句。苏虞尽量耐心地听。
  说着,苏老夫人瞧出她心已不在这屋中,叹了口气,道:“你呀,还跟个小丫头似的,嫁过去该怎么过日子。”
  苏虞暗忖:该怎么过怎么过呗。朝堂大事她都见得多了,后宅的鸡毛蒜皮还能难得住她?
  老夫人顿了顿,又道:“你这夫家是皇家,娘家再有权势,也无甚底气,多半还是要指望你自己。往后行事要前瞻后嘱,多长几个心眼,知道吗?”
  苏虞颔首:“三娘明白。”
  苏老夫人摆了摆手,道:“行了,该说的也都说了,你自己好好想想吧。回去吧。”
  “谢祖母教诲,三娘定铭记于心。”说完,她福身退下了。
  刚至院门口,又被唤住了――
  “这几日你给我老老实实的在府里呆着,把你那身嫁衣绣起来,听到没?莫要再穿着身男装出去厮混!”
  苏虞:“……”
  百般不情愿地应了声“是”后,离开了老夫人的院子。
  ***
  接下来一个月,苏虞只得闷在灼华院里绣嫁衣。
  她勉勉强强绣了几针,还是交给了蝉衣、连翘她们,又在府外找了几个技艺精湛的绣娘,终于在中秋前夕绣得差不多了。
  苏虞百无聊赖地又开始在院子里养鱼种花。
  那株虞美人草已经快要开花了,细细的茎杆上托着一只血红色的花苞。即便是含苞待放,将开未开,也美得妖娆极了,妖娆中透着一丝摄人心魂的危险气息。
  中秋那日,苏虞早早起来去看那花,仍是未开。
  蝉衣在一旁问:“娘子为何日日来看这花?”
  苏虞“唔”了声,道:“按理说该是要开了,迟迟不开,弄得我急不过。”
  蝉衣无语,她怎么觉得她家娘子在意这花比她的婚事还多?
  苏虞微叹口气,道:“要是待到我出嫁了,它还未开,怕是要跟着我搬到晋王府去了。”
  蝉衣:“……您乐意便好。”
  午时将近,苏老夫人命人来灼华院传话,唤苏虞去荣华堂用午膳。
  苏虞应了声:“就来。”中秋佳节,定是要一家人在一处吃饭的。
  不料进了荣恩堂,发现堂内除了苏家众人,还有三个一脸福相的妇人坐于苏老夫人的下首。
  苏虞打量一番,心下了然。
  这是来纳征了。三个妇人,其中一个是上回来问八字请庚帖的媒人,另两人想来便是全福人了。
  再抬眼一看,上首的苏老夫人手里拿着正在看的是上次纳吉时下的聘书,一旁的苏遒手里拿的想来便是眼下纳征刚下的礼书。
  三书六礼,三书已送了两书,只剩了迎书,六礼已行了四礼,还剩下请期和亲迎。
  倒是按部就班,一步都不曾落下。她倒也体会了一把儿三书六礼,明媒正娶。
  苏虞给众人请了安,乖巧地在祖母身边坐下。
  一旁的全福人见了,笑道:“王妃生得真真是貌美,晋王爷有福气呀。”
  苏虞和气地笑笑。
  那全福人转头对另一个道:“性子也好,真是个妙人儿。”
  另一个全福人瞧着苏老夫人脸上的笑意,也笑着附和着赞了苏虞几句。
  苏虞无言。
  对面一直不曾发话的父亲苏遒此刻仍在看那礼单。
  苏虞挑眉。这么长吗?
  正想着,苏遒倏地合上了礼书。
  那媒人见了,立马眉开眼笑地问:“国公爷看,这礼书可否有何差错?”
  苏遒淡淡道:“否。”
  “无差错便好,”媒人说着,偏头看了眼身旁的两个全福人,继续道,“王爷的意思呢,是今日便请期,把日子定下来,老夫人和国公爷意下如何?”
  苏老夫人含着笑道:“便今日吧,挑个黄道吉日,早些定下来也好。”
  虽说早就定在了九月初,确切的日子却还不曾定下。
  媒人得了老夫人的应,又转头看向苏遒。
  苏遒:“那便今日吧。”
  媒人和全福人立马拿出早就备好的黄历翻看起来。
  其中一个报出了几个日子:“八月廿七,九月初八,九月十六。”
  另一个接了句:“皆是顶顶好的吉日,宜嫁娶。”
  苏遒还未开口,苏老夫人先发了话:“那就折中定在九月初八吧。”
  苏遒原想说九月十六,这下还是把话吞进了肚子里。
  那媒人正准备合上黄历,又添了句:“九月初一也不错。”
  苏遒赶紧道:“就九月初八。”
  他身旁喝着茶的苏庭在一边一声不响良久,眼下瞧他父亲这模样,和苏虞对视一眼,差点笑出声。
  苏虞心里微叹。阿爷舍不得她,她也舍不得苏家啊。
  媒人得了话,忙应下了:“那便定在九月初八。妇身待会儿便去回禀了王爷 ”
  苏老夫人转头吩咐侍女拿了一碟碟月饼呈上来,笑道:“辛苦你们了,过节还要为我这孙女的婚事奔波。尝些苏府的月饼吧。”
  媒人和全福人忙谢了老夫人,尝了几口月饼后,便告了辞,带着苏府给的回礼,去了晋王府。
  至此,婚期已定,三书六礼只剩了迎书和亲迎了。
  ……
  晚膳的时候,大房二房坐了一桌,席间气氛略怪异。
  吴氏瞧着是一日比一日憔悴了,二叔苏进则是脸色阴沉。
  老夫人和苏遒自顾自用着膳,苏虞瞥了眼正给陆锦姝夹菜的苏庭。
  苏庭落了筷,察觉到妹妹的目光,抬眸与之对视。
  苏虞朝他挤了挤眼睛,意思是问他:什么情况?
  这过中秋呢,气氛这么僵,样子都不做一下?
  苏庭睨了眼板着脸的苏进和似是丢了魂的吴氏,对着苏虞做了个口型:凉州。
  苏虞立时明白了。
  苏进过了中秋便要回凉州了?
  她心里轻笑。那可真是喜讯一则。
  她费心思找江行写了那封检举信还算是起了作用。
  众人皆闷头各自用膳。
  四娘苏珞偷偷移了移凳子,靠苏虞更近了,她偏头悄声问苏虞:“三姊姊,你要嫁人了呀?”
  苏虞:“嗯。”
  苏珞又问:“我听阿娘说三姊姊是要嫁给晋王爷做王妃了,真的吗?”
  苏虞点头:“真的。”
  “是之前那个在马球场上救了阿姊的那个吗?”苏珞察觉到吴氏阴冷的目光,声音压得更低。
  苏虞:“……你还记得?”
  “记得呀,他长得好看,而且他救了姊姊呀。”苏珞道。
  苏虞看着苏珞,心道:还真看不出来,这丫头片子还是个看脸的。
  苏珞悄声问:“姊姊你喜欢他吗?”
  “……”苏虞怔了下,实话实说,“我不知道。”
  她话音还未落,吴氏猛地往苏珞碗里放了只桂花糕。
  “吃你的饭!”
  苏珞战战兢兢坐直身子,用膳去了。
  这团圆饭吃得跟散伙饭似的。不过席上诸人倒也都不在意。
  苏进和吴氏用过膳后立马就回了自己的院子,怕是还得收拾东西要回凉州了。
  老夫人用过膳后,陪着苏珞和苏琮放了灯玩儿,夜色深了,便先行回屋歇息了。
  苏遒和苏庭坐在庭院里的石凳上对酌,喝酒赏月倒也是一桩妙事。
  离他们不远处的一座亭子里,苏虞和陆锦姝坐在里头闲话些家常。
  苏虞抬头看着天边的满月,想着这月亮瘦上一圈、再圆些回来的时候,她便要嫁人了。
  嫁给……秦汜。


第57章 十里红妆
  中秋过后; 苏进带着那杨姨娘回了凉州,苏府里又回复了往日的模样; 吴氏眼见着一天天地老了,愈发显得刻薄了。
  苏遒则是暗地里关注着边关的战况; 传回的消息都是屡屡打了胜仗。可依苏虞的话,他今年冬日还是上了战场; 只可能说明卫戍打了败仗,朝中无人能顶替,皇帝才会同意他再度奔赴边关。
  眼下是秋日; 天气渐凉; 冬日也不远了。
  眼下边关战况瞧着倒是明朗; 朝中太子一党似乎也偃旗息鼓了; 太子自中秋后解了禁,这一遭后老实多了; 也瞧不出有何不臣之心。
  苏遒自是相信苏虞说的话的,可眼下局势未有半分不良的态势; 他也只能静观其变。他索性把精力全放在苏虞的婚事上,把划给她做嫁妆的几个庄子和铺子好生拾掇了一番。
  苏庭则是和陆锦姝过起了蜜里调油的小日子,偶尔得了空便去灼华院里指点指点苏虞练剑。他这妹妹的身子骨着实是太差了些,补药日日喝,身子却不见好。
  苏虞乐得练练剑,纵然她练不了一会儿便气喘吁吁、汗流浃背。祖母和父亲送来的补药她也都照单全收。但她自己的身子自己最清楚; 她也知道; 这一时半会儿是补不起来了。
  待嫁前的这小两月她表现的尤其乖巧; 整日里除了养鱼种花就是练字写书,修身养性,就是为了让家人们放心。
  外头的局势她也都时刻注意着,眼下正是最风平浪静的时候,暴风雨前的宁静,在暴雨来临之前也只能按兵不动。
  倒真是修身养性了一阵子。
  ……
  一晃便是九月初八。
  这日清晨,寅时未过,整个京城都还在秋日清晨蒙蒙的雾气中安然沉睡着,宁国公府上下已开始了忙碌。
  苏虞一大早就被一众人叫起了身,迷迷瞪瞪地坐在梳妆台前任人摆布。
  发髻高盘,簪子钗子一件一件地往上插,脑袋越来越重,苏虞费力地挺着脖子。心想:结个婚真是遭罪。
  一拨人在身后盘发髻,一拨人则在她身前画妆面。喜娘拿着五色棉纱线来绞她脸上的汗毛,苏虞疼得一个激灵彻底没了睡意。
  苏虞皱眉,忍不住往后一躲。
  那喜娘笑吟吟道:“这叫开面,明媒正娶的夫人都要经历这么一遭,把这漂亮的小脸开干净些,女人一辈子也就这一次呢。”
  苏虞只得把脸伸了回来。
  “小娘子长得真好看,粉黛未施便已是极美。妇身做这一行这么多年了,给多少高门贵女们做喜娘,真没瞧见能赛过小娘子的。”那喜娘替她开完面,收了棉线,笑着道。
  苏虞浅浅笑了笑。
  开面之后,便开始施妆了,画眉点唇抹胭脂,样样不落。
  待妆发收拾完毕了,院子外头已经响起了唢呐声,人声也嘈杂起来,热闹极了。
  妆发妥了,便可以穿上嫁衣了。蝉衣和连翘小心翼翼地把一整套凤冠霞帔都抬了出来。
  苏虞伸直双手,两旁的侍女替她穿上流光溢彩的嫁衣。苏虞低头看着袖口上唯一一处她绣的那半朵团花,有点哭笑不得。
  衣带都系好后,连翘一脸郑重地帮她戴上云霞五彩帔肩儿,蝉衣则是小心翼翼地把那镶嵌红蓝宝石、缀着珠花的凤冠妥帖地戴在苏虞的头上。
  苏虞顿觉脑袋一沉,忍不住伸手揉了揉后脖,好半晌才适应脑袋的重量。穿上红绣鞋后走了几步,脑袋愈发沉了,她索性坐回梳妆台前,伸手拔了几只簪子。
  她心里暗道:宫里的皇后贵妃头上都没这么重。
  “哎!”此举一下,身后一众人大叫,忙上前要给她钗回去。
  苏虞拒绝了,她道:“这几只簪子瞧着甚是多余,反碍了凤冠的风采。”
  一众人左看右看倒也觉得有理,便由着她去了。
  一切收拾妥当,外头已是热闹非凡了,苏虞凝神听了一耳朵,听得外头正是晋王府上的喜娘正在催妆。
  苏虞转头小声问蝉衣:“我肚子饿了,现下能吃些东西吗?”
  蝉衣为难地看着她:“娘子起身时已经用过几块糕点了呀,眼下再进食,还得再涂口脂。”她说着往苏虞腰上瞥了眼,“这裙子也得松一松……”
  苏虞蹙起眉。
  蝉衣安慰她道:“您再忍一忍吧,到了晋王府就能吃东西了。”
  苏虞只得作罢,此般盛装出了闺阁。
  帘子一打开,便瞧见祖母坐在正堂内等着她。她忙走上前去。
  苏老夫人瞧着孙女很是感慨,道:“夭夭长大了啊……祖母也老了。”
  苏虞忙道:“您是有福气之人,福寿绵长。夭夭出阁了,祖母也要好好保重身体啊。”
  苏老夫人牵过她的手,放在掌心里揉搓,心里酸涩,幽幽道:“也不知我这老婆子有生之年,还能不能瞧见外孙出世,长大成人……”
  闻言,苏虞窒了下,欲言又止。
  老夫人摸着她的手,又道:“你年纪还小,不宜生养,你身子又弱,生养孩子太过耗费。”她说着,神色郑重了些,“最好满十七之前都不要生养,知道吗?”
  苏虞怔怔应下了。心里却想:这要如何控制?难道要给秦汜多纳几房小妾,好让他抽不出身来顾不上她?
  苏老夫人攥着她的手,不舍得放。
  说话间,时辰差不多了,苏遒和苏庭也进来了,几人絮叨了一会儿,蝉衣便拿了红盖头来,苏老夫人接过,亲手替她盖上。
  在她耳边道:“要好好的啊。”
  苏虞满目漆黑,在盖头底下轻轻“嗯”了一声。
  “你且去吧。”苏老夫人的声音不自觉有些哽咽。
  话落,苏庭蹲下身,苏虞被牵着走至他身后。她俯下身去,伸手轻轻勾住了他的脖子。
  苏庭稳稳地背着苏虞站起身,和父亲对视一眼后便出了灼华院。
  苏虞伏在阿兄宽阔的肩背上,听着耳边一阵阵沸腾的乐声和人声,心里一片宁静。
  一路出了宁国公府,苏虞从苏庭身上下来,上了花轿。上轿时,她察觉到苏庭轻轻捏了捏她的手腕子。
  像是安抚,又像是给予她力量。
  苏虞鼻子一酸,差点落下泪来花了妆面。
  伴着阵阵唢呐声,一声嘹亮的“起轿”划破天际,接着,爆竹声噼里啪啦地响起来。
  起轿了,花轿打头,后头随着而起的是浩浩荡荡的十里红妆,引得无数人驻足观看。
  苏虞端坐在轿中,满腹心事被那爆竹炸得七零八乱。
  一路上爆竹声渐小,不知走了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