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医归-第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她们到达算是晚的,灵堂内已经跪了不少的人。锦书紧紧的牵着锦心的手,迈着步子朝灵堂而去。
  锦心似乎很害怕,用力的握着锦书的手,步子也渐渐的慢了下来。
  这里昨晚来过一次,锦书看见了跪在灵幡后面黑棺旁一排排白花花的人。黑棺的脚下点着一盏海灯。轻风吹过,火苗跳了跳。一班身穿缁衣的女尼,手持木鱼正绕棺。
  她们的到来并没怎么引起注意,锦心带着锦书往阳氏后面那两个空着的蒲团而去。锦书跪下之前偏着头看了一回,并不见锦绣,她的右手边是四房的锦兰。锦兰比她大半岁,在程家女孩子中排行第三。
  锦兰一双眼睛也不安分,一会儿这里瞅瞅,一会儿那里看看。当她看见了锦书时,面露诧异,好一会儿才回过神来,等到锦书跪下后低声道:“你是三房里的锦书,我那四妹妹?”
  锦书轻声答应了一句。锦兰似乎来了兴趣,低声与锦书道:“什么时候到的家,我怎么不知道?”又问:“在路上走了多少天?”
  ……
  锦兰是个聒噪又好动的人。果然,跪在前面的张夫人听见了动静往后看了一眼,一记警戒的目光扫来,锦书也跟着受了牵连。她的头埋得更低了。佟氏也向后看了一眼,锦兰面如土色,再也不敢言语。
  锦绣没有出现,锦书想到了昨晚阳氏和她说的锦绣肚子疼,看样子告了病假。一别好些年不见,她可有些迫不及待的想要见见这个异母好妹妹了。
  锦书这一辈姐妹不少,现在四房加起来有八位姐妹。长房唯一的嫡长女程锦华以及二房的嫡次女程锦棠已经出嫁了。排行第三的是四房的庶女程锦兰,锦书便是三房的四女,锦绣排第五,排行第六的二房庶女锦衣、第七的是为锦衣的胞妹锦春。身旁的锦心最幼,排行第八。
  随着锦华和锦棠的出嫁,如今锦书是程家在室最大的嫡女。锦兰和她俱已定亲。锦兰未来要嫁给于郎中的长子做继室。
  作为庶出的锦兰来说这样的亲事也算不错,虽是继室,但嫁的却是嫡长子,以后便是宗妇。可这些都抵不住锦兰自己作,这门亲事后面竟然没成,遭到了于家的退亲,让程家丢尽了脸面。等到锦兰都十八了,才被程家人草草的嫁给了一户耕读人家的庶子。日子过得乱糟糟的,在那家一点地位也没有。
  锦书默默的跪在那里,前世所经历过的事悉数都浮现了出来。
  过了约莫一个时辰后,才结束了这次的跪灵。锦书起了身,锦兰早就憋不住了,正要拉了锦书说话,却突然见一旁的锦心往后一倒,两眼上翻,口角流涎,抽搐不止。情状十分骇人。
  锦心突然就发病了,令在场的人始料未及。却见锦书忙蹲下身来,迅速的拔下了头上的木簪,抽出了怀中的帕子,用帕子裹住木簪,塞进了锦心的嘴里,以防锦心咬伤自己的舌头。前世锦心就是发病的时候无意中咬伤了舌头,后来变成了哑巴。
  “四丫头,你别动你妹妹!”阳氏一脸的惊惶。锦心发病的时候没有谁敢上前来,纷纷退避三舍,待锦心犹如瘟疫一般。
  锦书似乎没听见一般,她依旧显得十分的镇定,先松开了锦心的衣领,又托起了锦心的下巴。
  涎沫越来越多,又过了一阵子,锦心才慢慢的转醒了。锦书这才将锦心口中的簪子取了,就着帕子擦拭掉了她口角的那些水渍。
  她的一举一动落入众人的眼里,大家都觉得奇怪极了。
  吴姨娘这时候才走上前来,将锦心抱在怀里,默默的抹眼泪。
  二夫人张氏在阳氏耳边低声说了什么,阳氏沉着一张脸,有些不悦。
  屋里人都相继散去了,吴姨娘这才背着锦心往外走。锦心知道刚才又发病了,心里很过意不去,伏在生母的背上道:“姨娘,我是不是又闯祸呢?”
  吴姨娘含泪道:“没事的,姨娘守着你。”


第六章 继妹
  等回到雨花阁,吴姨娘将锦心放回炕上吩咐奶娘好生照料。
  锦书出来时正好遇见了吴姨娘,吴姨娘想到了刚才锦书的举动,她对锦书行礼道谢:“四小姐,刚才吓着你了吧。你妹妹什么都好,就是有这病,和你住在一起,还请你多担待些。”
  锦书没有当回事,点头道:“无碍。”
  吴姨娘刚到屋檐下,就见阳氏的陪房刘嬷嬷走了来,沉着脸说:“太太让我来传一句话,说是二夫人的意思,说八小姐病了就好好养病。从此不用去跪灵了。”
  吴姨娘听说感激道:“多谢二夫人的体恤。”
  锦书在一旁却看得明明白白的,这些天前来吊祭的人多,不能让外人发现程家还有这样一位病小姐,丢程家的脸面,所以后面才让锦心去家庙养病。养来养去最后的结果还是夭亡了。
  传话的刘嬷嬷又看向了锦书,对锦书还算客气,含笑道:“太太让四小姐去一趟青桐院。”
  锦书淡然道:“我知道了。”
  锦书便跟着刘嬷嬷出了雨花阁,途中刘嬷嬷热情的向锦书介绍起了家中的情况:“四小姐才到家,家里的情况有些不大清楚。我们家现在虽然是二夫人管着内院,但各房的事还是归各房管。二夫人主持中馈,小事的不过问的。四小姐将来有什么事只管去和太太商量。”
  锦书有些纳闷,心道莫非是怕她僭越,跑到张氏那里去说嘴?她还没那么不懂事。
  “你是……”锦书有些疑惑的看了刘嬷嬷一眼。
  刘嬷嬷连忙笑道:“看我这记性,还没向四小姐介绍自己呢。我是太太的陪房,帮太太管着三房的事务。太太要传个什么话,跑个腿的,就是我的活。”
  其实大家都明白,阳氏是作为姨娘抬进程家的,进来的时候只跟了一个丫鬟。那个丫鬟便是后来的吴姨娘。她还是阳姨娘的时候哪里有什么陪房,这个刘嬷嬷还是她后面扶正了,娘家觉得有了面子,才给添了一副并不厚的嫁妆,又给了她两房人,便算是陪房了。
  刘嬷嬷仗着是太太跟前的心腹,在下人面前喜欢拿大。在小姐们面前也爱摆架子。刘嬷嬷一心一意的奉承阳氏,也一心一意的对锦绣,对这个突然出现的三房丧母长女便有些拿大了。
  不管刘嬷嬷说什么,锦书只是静静的听着,待到青桐院内,刘嬷嬷便去忙自己的事去了,让锦书自己进去。
  锦书立于窗下,屋里年轻女子如银铃般清脆的笑声传进了她的耳朵。曾经两人在一起时,锦绣和她说过的话,锦书都一一的记了起来。
  初春时,姐妹俩一并躺在床上,锦绣和她说:“姐姐,母亲说给我们打两枝一模一样的簪子,听说要做成累丝点翠的金凤呢,还要用十八颗珠子,不知道会多么的漂亮。母亲说两枝簪子镌刻着我们的名字,一枝刻着‘书’一枝刻着‘绣’,到时候我们戴一样的簪子,穿一样的衣裳,不知道的还以为我们是孪生姐妹。”
  临嫁前一晚,锦绣哭红了眼,拉着锦书的衣袖泣不成声道:“姐姐,你要嫁给世子了,我真舍不得你出嫁,要是你不嫁就好了,我们可以永远的在一起,做一辈子的姐妹。”
  三十岁生日那天,她病得奄奄一息,锦绣跪在她的身前,苦苦哀求:“姐姐,你听我解释,事情不是你想的那样……”
  后来又换了副神情,像看笑话似的看着她,说出话却如刀子般伤人:“姐姐,你强占着这个位置,到底他的心还是属于我的。”
  屋里笑着的那个女子是她的继妹,那个她曾经掏心掏肺交好了一辈子的妹妹。纯洁得像只小白兔似的妹妹爱哭,胆子小,以前她总是护着的妹妹。可就是这样的妹妹却连同赵世恒一起背叛了她!
  再次重来,她已经冷硬如刀。
  “四小姐来了,怎么不进去?”宝珠走了出来,但见锦书独立窗下发怔。
  锦书漠然的撩起了帘子,却见桌边坐了个和她年纪相仿的女孩子,留着丱发,蓄着发帘,正低头拿着银匙舀碗中的羹汤。阳氏就坐在跟前,爱怜的看着女儿。
  阳氏听见了动静,抬头看了一眼,却见锦书站在跟前,忙笑道:“书姐儿过来了。”
  锦书肃了肃,只称呼“太太”。
  阳氏对这个称呼有些不悦,拧了眉,但很快又笑着吩咐:“慧珠,去给四小姐盛一碗莲子羹来。”
  锦书却婉拒了继母的好意:“不用麻烦了,我不爱吃甜食。”
  “不喜欢吃甜的啊?”阳氏还有些奇怪。
  锦绣已经放下了银匙,拿着锦帕擦了擦嘴,含笑着上前与锦书行礼,又带着一丝歉意道:“姐姐您总算是回来了。昨晚到的家吧?可惜我昨晚身子不适,没能来给姐姐接风,请姐姐见谅。”
  那般的热络,仿佛两人早就十分的亲密一般。
  锦书怔怔的看着她,这个曾经与她最交好的妹妹,这张青春稚嫩的脸,前尘往事却悉数涌入了她的脑海里。锦书强按住心中涌起的波澜,有些生硬的称呼了一声“五妹!”
  锦绣满脸欢喜,立马又亲昵的挽上了锦书的胳膊。
  阳氏笑道:“好了,书姐儿在我们家要长住了。你们俩年纪相仿,进出又好有个伴。绣丫头,你姐姐才到家,你要和她多亲近亲近。”
  锦绣笑靥如花,乖顺的点头说:“这是自然。”
  锦书低了头,看着胳膊上的那紧紧缠着她的手,她心里打起了鼓,漠然的将锦绣的一双手推开,自顾的走到一张椅子上坐下。
  锦书的态度让锦绣感到愕然,同时也有些尴尬。
  这时候却听得锦书不缓不慢的问道:“刚才在祠堂怎么不见五妹?”
  锦绣见锦书愿意和她说话,刚才的不快很快就撇到脑后了,上来与锦书轻笑道:“身子不适,就没去。”
  “哦?五妹哪里不舒坦?”
  锦绣道:“肚子疼。”
  锦书平静道:“把手伸出来,我给五妹妹把把脉。”
  此言一出,阳氏母女俩都变了脸色,锦绣万没想到刚到家的姐姐竟然就向她发难。


第七章 没底
  “把脉?书姐儿你会把脉?”阳氏大惊。
  锦书觉得也没什么好隐瞒的,点头道:“是啊,我会给人看病。”
  阳氏和锦绣都惊了一跳。阳氏满腹狐疑的看着锦书,不由得想起了刚才在祠堂里锦心发病时,锦书那些奇怪的举动。锦书会看病?
  “此话当真?你会看病?夏家老夫人还让书姐儿你学歧黄之术啊?”阳氏皆是不信,心道哪有让世家女子学这个的。医婆、药婆不都是些最低贱东西么?程家女儿看来被夏家给养坏了。
  锦书却说得极为稀疏平常:“是啊,反正也没事,就学了。外祖母她并没有反对。”锦书说着又看向了锦绣,似笑非笑道:“五妹身上不好,正好我给五妹瞧瞧。我又不收你诊金药钱,有病立马就治了,很是方便。”
  锦绣却迟迟没有伸手出去,她有些发窘的望了母亲一眼,希望母亲能替她解围。
  阳氏接收到女儿的求救的眼神,心中了然,忙扯了别的话题分散:“难怪,刚才你小妹发病,你倒一丝不乱,很是镇静。你怎么看你小妹的病?”
  锦书平静的说道:“羊角风犯了。”
  “倒是这个病,你说得不错。那你能治?”
  锦书摇头道:“我治不了。”她不做没把握的事,从来不敢乱许诺。
  “哦。”阳氏的脸色才略好些,点头说:“她这病是从娘胎里带出来的,都是吴姨娘怀胎的时候管不住嘴胡乱吃东西,才让心丫头有了这个病。也不知请了多少的大夫,吃了多少的药,总没有见好。”
  可惜前世锦心的病一辈子也没好,年纪小小的就夭亡了。
  锦书沉默了片刻,却不依不饶的对锦绣说:“小病不治的话会成为大症候的,五妹当真不让我给瞧瞧么?”
  锦书说着已经捉过了锦绣的手,郑重其事的替锦绣把脉。锦绣却心里打着鼓,一片慌乱,她弄不懂这个姐姐到底要做什么。她害怕了!
  很快的,锦书已经松开了手。阳氏赶紧追问道:“绣儿她要紧吗?”
  锦书淡淡的说道:“脉相缓和,应指有力,但是情绪好像有些紧张。多喝水吧。”
  阳氏见锦书没说出个所以然来,大大的松了一口气。
  锦绣心里更加打起鼓来,这个女子应该瞧出来她是装病了吧,会在大家面前揭穿她吗?她只是觉得每日早晚过去跪灵身子有些受不了,不过找了个托词而已,锦书若是闹出来的话大家都会对她冷眼吧。向来讲究孝道的父亲也会嫌弃她。
  为什么锦书要为难她,明明才到家。她又并没惹到锦书。
  锦绣心中不安,她向锦书望去。锦书安静的坐在那里,一半的脸庞映在阳光下,莹白如玉,熠熠生辉。那张脸仿佛是上等的白玉雕刻的面容。
  锦绣看得心里一跳,这个才回来的姐姐长得真好看,几乎是她见过最漂亮的女子。姐姐是父亲的原配所出,虽然自幼丧母,但却极受外祖夏家的溺爱。开封的夏家又是诗书世家,更重要的是夏老夫人可是郡主,身份贵重。她呢?虽然母亲被扶了正,但阳家却不是什么有名望的家族。锦书又即将嫁给成国公的世子。真真是好命!
  锦绣想到这里,心中不免生出一丝羡慕来,同时又想起了前几日母亲对她的叮嘱,告诉她这个姐姐这次回来后就不走了,要她好好的与这个姐姐亲近亲近。
  锦绣看得久了,锦书也注意到锦绣的目光,扭头问道:“五妹看我做什么?”
  “姐姐长得真好看,让人移不开眼睛。”这是锦绣发自内心的赞美。她坦然的说出了心里的话,同时又暗道没有那个女子不喜欢被人夸赞漂亮吧,她这样的奉承应该不会出错。
  被女儿这么一说,阳氏这才留意起锦书的容貌来。但见她鹅蛋脸、柳叶眉、水杏眼,肤光胜雪。眉眼间有五六分似当年的夏氏,不过比起夏氏却更添两分艳丽。长得实在是太好了!再看旁边的亲女儿锦绣,锦绣生得清丽不俗,也是个标准的美人胚子,没想到在锦书面前也成为了陪衬。
  阳氏心里一跳,锦书容貌出众,又即将嫁给成国公世子,为什么好事都让她占了去?自己女儿也有十二了,再怎么挑也挑不到比成国公世子还好的姻缘了吧。阳氏心里微微的有些不舒坦。
  这种感觉一闪而过,很快的阳氏脸上又有了笑意:“书姐儿,我派两个丫鬟给你使唤。”
  说着给一旁立着的丫鬟递了个眼色,很快就进来两个小姑娘。两个小姑娘一样的身量,又穿一样的青色比甲,腰间缠着白巾,都梳着丫髻。眉眼间也有几分相似。
  “她们是一对姐妹,叫桐花和榴花。你若嫌名字不好,就自己重新给取一个。”
  锦书想到了前世这对姐妹花跟在她身边,就充作了阳氏的眼线,她房里针尖大一点的事,不到一个时辰阳氏就立马知道了。
  重新来过她不想再受人制伏,略一思量,起身含笑禀道:“太太,雨花阁逼仄狭小,又是我和锦心妹妹同住。再添了人手的话怕安置不下。”
  这话阳氏心里不大痛快,暗道,你还埋怨我没给你大房子住吗?难道派人伺候你做得还不够?又来说这些挑拣的话。
  念头闪过,阳氏温和的说:“可是你跟前只有一个丫鬟,怕照顾不过来。你父亲知道了又会说我不会安排。”说完,已是一脸的无奈。
  锦书却坚持说:“人不再多,够用就行。以后我需要人了再问太太讨要吧。”
  阳氏也就作罢了。
  锦书并未正阳氏这里久留,见阳氏没别的安排便起身告辞。
  锦书走后,锦绣却拉着阳氏撒娇似的说道:“母亲,我害怕这个才来的姐姐。”
  “你怕她做什么,她难道还会吃了你不成?”阳氏见女儿这般娇弱的样子蹙了蹙眉。
  “可不是要把我给吃掉。母亲,她说给我把脉,我看她就没安好心,一定是瞧出我装病。回头就会告诉父亲,说不定还会去二伯娘跟前告状。你说我不的没脸么?”
  阳氏心里咯噔了一下,暗忖,锦书当真是个不安分的人吗,才到家就想掀起风浪,把她这个继母的脸往哪里搁。
  阳氏柔声宽慰道:“绣儿别怕,有我给你撑着,不会出什么事的。她应该不会害你。毕竟才到家,与你无怨无仇,何必要寻不痛快。”
  然而锦绣心里却没了底,她看不透这个新来姐姐的。要她却奉承锦书,她却不知该怎么做。


第八章 道别
  程锦书出了青桐院,正要赶回雨花阁的时候,走到拐角处的时候却见一个十岁样子小男孩迎面走来。那个小男孩长得虎头虎脑的,这就是她的异母弟弟程书平。
  程书平没有认出她来,锦书自然也没有叫住他说话。这位三房里唯一的男丁却是个极平庸之辈。不是块读书料子,到了二十岁才刚中了秀才,前世一直到锦书去世,他也始终没有中过举。后来跟着四房的程书康做买卖,却因为人单纯好骗被人设了局,赔光了本钱,一直过得很落魄。还曾经到赵家向她伸手要钱,锦书心软,偷偷的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