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医归-第15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到了那繁华的街市上吆喝声不绝于耳。
  这是属于市井的热闹,如今被拘在小小的一处,他们离这热闹隔着天堑。
  车子走得又快又平顺还得得力于京城这平整的青石路,热闹渐渐的离他远去了,他便知道应该已经入了朱雀门。又过了一阵子,车子缓缓的停了下来,等到完全停住时,车夫隔着帘子和他说了一声:“王爷,已经到光顺门了。”
  秦勉兀自开了车门,下了车。
  却见此地距离光顺门还远着,前面已经挤得水泄不通。这一段路只好走过去。秦勉埋着头只顾着走,旁边也无人敢和他搭话,一直进了光顺门。径直往北,出了仙居殿,过了北街,不远的地方便是崇庆宫。
  才走过了仙居殿,右上角有一带巍峨的宫殿耸立着,阳光照在房梁上的鸱吻闪闪发光,除了鸱吻,就只看得见一带红色的高墙。那便是东宫,储君住的地方。秦勉也不知怎的,看着那鸱吻发了一会儿呆。
  心中暗道,二十几年前,他的生父、生母也是住在那里的,他也是在那里出生的。可惜今生再也不能踏进一步凭吊从未谋面的父母。二十二年前的那场腥风血雨改变了他的一生。他一闭上眼睛,仿佛就能看见福王提着带血的剑冲进了混乱的东宫,哭喊一片,母亲安顿好他之后,最终还是没逃过福王的杀戮,母亲临死之前不知怀着多大的惊惶和绝望。父亲躲到闷橱里还是被找出来了。可怜那些他至亲的人,除了他,竟没一个逃出来。
  虽然没有见过,但到底是给了他生命的亲人,对他有生恩,齐王府与他却有养恩。他不能为报当年的血仇,却将于他有养恩的齐王府推向火坑里。
  他想起了那天米方的话,甘心吗?窝囊吗?要这样过一辈子吗?答案却是否定的。他只是被暂时困住了,却不甘心就这样困一辈子。
  发了一会儿呆,直到有人在后面拍了一下他的肩膀,秦勉回头一看,哪知却是赵世恒。他有些冷淡的侧身过去,冷冷的说:“赵世子这是何故?”
  赵世恒看笑话似的讥笑道:“看着背影眼熟,还以为认错了人,没想到真是我们新进的顺王。王爷金安,给您纳福了。”赵世恒说着竟朝秦勉作揖行礼,然而秦勉却并不领他的情转身就走。
  “王爷也是去贺寿的吧,正好同路。”
  秦勉才没心思与他行一路,赵世恒着他走到半道,秦勉突然回头和他说:“旁人都避我如瘟疫,难道赵世子却不怕被牵扯?前不久有一位和世子差不多自以为是的家伙可是半夜横死了。”
  那赵世恒听说脸色微变,果然呆住了,再没有紧随秦勉的步子,秦勉这才甩掉了他。
  赵世恒心道那新王妃也会进宫吧,运气好说不定还能见上一面,顺便还能恭喜她高升了。不过想到那个女人就是一肚子的火,遇上了也应该是运气差才对。
  来到崇庆宫,能进到殿内道贺的只有命妇们,外臣只得在殿前行礼,司仪太监唱喝一声而已。
  “顺王爷向太后娘娘道贺!”那公鸭嗓扯得让人头皮发麻。
  高太后听见这个顺字就是不喜,蹙眉问左右:“顺王妃怎不见?”
  宁惠公主趁机和高太后禀道:“娘娘,顺王妃告了病,据说在家休养。”
  高太后听说便作罢了,心道眼不见心不烦倒正好。
  没多久赵贵太妃和其它太妃、太嫔来了,向高太后贺了喜。今天她身穿喜庆的衣裳,身上佩戴了不少的珠宝首饰,宫女还重新给她梳了头发,也算是喜气洋洋,但却什么用也没有。她只是被人搬到了这殿中的榻上,坐了一屋子的命妇,她却连坐起来的力气也没有。要这热闹有何用?
  左边安惠公主和高太后说:“听说陛下要给母后上徽号了,正让礼部选字,看来很快就要颁布下来了。”
  高太后也没什么心思,也没多少的喜色。
  这时候又听得宫女传话:“太后娘娘,齐王妃前来与娘娘行礼。”
  高太后虽不喜齐王府的人,但还是答应让齐王妃进来。


第一百一十七章 羞辱
  齐王妃被宣进殿,齐王妃躬着身子入内,坐了一屋子的人,她也不敢随意乱看。见那榻前不远的地方有一绣团,轻步上前与高太后跪拜,诚惶诚恐道:“齐王府曾氏恭祝太后千秋,愿太后凤体安泰,福寿绵长。”
  高太后偏着身子,轻声道了一句:“给我茶。”
  一旁的安惠公主忙捧了茶去,她不安的看了一眼地下跪着的齐王妃,心道母后这是要用茶泼齐王妃么?
  果然高太后开了口:“拿茶泼她!”
  此言一出,殿中寂静无声,齐王妃动也不敢动。
  安惠公主是高太后所养的唯一的一个女儿,深受帝后的宠爱。被娇惯了二十来年,如今突然给她出了这样一个难题,安惠公主端着茶碗的手微微的有些发抖,那碗中的茶水已经晃了出来。
  高太后尖利的声音再次响起:“没听到我说的吗,让你泼她!”
  安惠公主身子哆嗦了一下,母后这是要让齐王妃没脸,当众羞辱她啊。她虽然被娇惯,但并不刁蛮,也不骄纵,这样的事她从来没做过。她犹犹豫豫半晌,终于起了身,缓缓走到齐王妃跟前,没有将茶水直接照着齐王妃头上泼去,只泼到了她的脚边。
  齐王妃战战兢兢,连头也不敢抬一下。
  接下来,高太后又问另一旁的宁惠公主:“宁惠才和我要说什么,我没听清。”
  宁惠公主脸色惨白,哆哆嗦嗦的说:“府里老太太问候母后安康。”
  “安康,多谢她想着。请她硬朗些还来宫里走动走动。”
  宁惠公主点点头,不敢再言。殿中再没谁说话,那高太后便觉得没意思,道:“你们不是来和我贺寿了么,怎么这样安静。寿恩侯夫人,你不是最会说笑么,又有什么新闻笑话说一个来我听着解解闷。”
  被点名的寿恩侯夫人脸色都吓白了,期期艾艾道:“我……太……娘……娘”好不容易将舌头理直了才道:“臣妾没听见什么新闻笑话。”
  “侯夫人今天舌头打架,连话也不会说了。怎么平时就那么利嘴?”高太后取笑了一回,那寿恩侯夫人吓得连话都不敢说了。
  这里高太后又点了赵贵太妃的名,赵贵太妃心中明白,太后是想要孤立齐王妃,因此倒也配合。
  “太后娘娘,想听什么故事,妾身前不久才从书上看来一个笑话,要不说来逗您一笑。”
  高太后笑道:“说吧,说吧。老妇听着呢。”
  赵贵太妃看也没看地上跪着的齐王妃,言语温和的与高太后道:“说有一个土秀才进城……”
  赵贵太妃妙语如珠,又说得极投入认真,还没等她说完,高太后倒噗嗤一声笑了出来:“你这个猴儿编着话来骂读书人。”
  赵贵太妃笑道:“倒不是妾身骂,是那写书的人再骂。”
  她说的这个笑话确实很好笑,当下就有几个命妇原本还憋着的,后来实在憋不住了才笑了出来,就连刚才还惴惴不安的安惠公主也跟着笑了,倒是宁惠公主心里别扭,到底是让齐王妃难堪了。
  因为赵贵太妃的笑话,屋里的气氛稍微缓和了一些,大家言笑渐渐如常,只齐王妃一直跪在地上,一声也不敢吭。
  没过多久,又有宫女通传:“太后娘娘,信王妃来给娘娘拜寿了。”
  高太后应了一声:“宣她进来吧。”她看见了地上的齐王妃,这才满意的说:“多谢齐王府的道贺,王妃请回吧。”
  齐王妃向又拜了三拜才敢起身,缓缓的退了下去。
  她曾明华活了四十二岁,从未受过今天这样的屈辱。
  齐王妃想到地砖里有个洞就好了,她还能钻进去躲一躲。
  受了这样的屈辱,齐王妃自然是没脸面在宫里呆下去,她便琢磨着要回落脚的地方,然后想法子和二郎两口子见一面。
  齐王妃这样想着,在侍女的搀扶下已经过了北街,正要往光顺门走的时候,却见不远处站着一人,那身形她一下子就认出来了,神情有些激动,忙和侍女说:“是二郎!”
  秦勉此刻似乎心有灵犀一般,忙回头来看,哪知这一看竟然看见了心心念念的母妃。秦勉喜出望外,大步走了过去,正要与齐王妃行礼,却被齐王妃一手拉住,上下打量了一番,忍不住哭了出来:“我的儿呀!”
  “母妃!您还可好?”
  “好,好,就是想你们想得紧。”齐王妃又心疼道:“黑了,瘦了。好不容易养出来的一点肉,又瘦回去了,像个杆子似的,不好看了。”
  秦勉自嘲的笑道:“哎,不好看就不好看呗,只要丹娘不嫌弃。”
  齐王妃这才又问:“丹娘呢?怎么不见她?”
  秦勉道:“她身上不爽利,在家休养,没和我一道出来。”
  齐王妃想起了刚才在崇庆宫中所受的羞辱,便道:“不舒服养着也好,虽然已经过了立春,但这风还是刺骨的冷啊。”
  母子俩站在这北街上说话终是不妥,秦勉亲自搀扶着齐王妃,好不容易到了光顺门,先送了齐王妃上轿,接着他才上了车。车子跟着轿子从这长巷里半天才挪了出去,一直出了昭阳门,往南而行,过了朱雀门,继续往南走。经过一条街道时,那轿子在一家布庄前停了下来,很快车子也跟在后面停下了。
  齐王妃先进了布庄佯装要挑选布料,秦勉后脚跟着进了店铺,母子俩先是看了一会儿布料,有伙计过来招呼。
  齐王妃眉头也没皱一下,随手一指道:“将这些匹全部要了。”
  那伙计见是桩大买卖,忙请了两人到隔壁屋子喝茶休息,又陪笑着说:“小的还要替夫人打包,请稍等。”
  齐王妃却说:“我一点也不急,你慢慢来吧。”
  母子二人被请到了隔壁的屋子,秦勉的侍从却并未上前去,只站在店子里充当门神。
  齐王妃刚坐下,秦勉便匆忙跪下,与齐王妃磕头:“儿子不孝,儿子不孝!”
  “这是什么话,你起来!”齐王妃满是心疼的去拉他。


第一百一十八章 牵连
  内室静悄悄的,随行的都在外面替他们守着。
  齐王妃坐在椅子上,秦勉垂首侍立在下方。在崇庆宫受过的屈辱此刻齐王妃已经不记得了,此刻满心满眼里只有这个命运坎坷的养子。
  “二郎,那次你媳妇跑到我面前说你不见了,我只当你是跑得远远的,这些人再也找不到你。然后隐姓埋名的过一辈子,哪知你还是冲到了这刀口下面。我听人说你现在的日子很艰难,儿呀,你这是何苦啊,明明当初有机会跑的。”
  “母妃,你真的认为我跑得掉?就算躲得了一时也躲不了一世。再说我有软肋,我怕他们拿我的软肋来要挟我,还不如不跑,乖乖的送上前。”
  齐王妃眼泪掉了下来:“可到底让你受尽了委屈,听说你和媳妇都软禁在家,哪里也去不了。这样下去怎么好。我知道你最喜欢洒脱自在了,这样的日子岂不是委屈了你?”
  秦勉苦笑道:“没什么,只要母妃你们平平安安的,我受点委屈不算事。男人能屈能伸才像个样。倒是儿子没在身边,母妃也要多保重。不知小五最近长进了没有,有没有跟着黄师父好好读书,还惹不惹母妃生气。”
  齐王妃道:“你现在还操心我们做什么,先过好自己的日子才是正经。对了……”齐王妃一面说,一面伸手往怀里掏,掏了一阵才掏出个绣花荷包。她将荷包递给了秦勉,又道:“之前你媳妇让我帮忙做的事,都已经妥当了,你好生收着。”
  秦勉接了过来,荷包被捂得很温热。
  齐王妃怔怔的看着他,这个养在身边二十来年的儿子,终于还是到了离开她的时候,一直以来她都觉得这个儿子很能体贴人,她捧在手心里疼了二十来年,终于还是到放手的时候了。此刻她的心中只有一个愿望,她希望二郎能好好的活下去。
  “二郎,那个堂姐我却是最能知晓她的心思,她把你交出去,让你奶娘带着你逃的时候,心中肯定只有一个愿望,就是你希望你能好好的活着,延续着他们的骨血。希望你能一生无忧。”
  秦勉知道母妃说的是他的生母,赐予了他生命,他却从来没有喊过一声娘的女人。
  “母妃,您放心。”
  齐王妃欣慰的看着他,又道:“你媳妇呢,她好不好?”
  “她挺好的,只是出门不便,在家久了难免有些憋闷。不过她最近在做一件大事,我和她在一起编一本药书。母妃您说是不是一件造福百姓的大事?”
  齐王妃微笑着点头道:“是啊。你好好的待她。当初你没看走眼,她确实是个不错的女人,有她在身边我也放心了。”
  伙计已经包好了齐王妃想要的布匹,齐王妃心里嗔怪,怎么京城里的这些伙计手脚如此麻利?她还想和儿子多聊聊。不过立马又想到儿子如今的处境,怕呆得太久了给儿子带来什么麻烦,便起身与儿子道别:“你们好生保重,等以后宽松一些再书信联系,有时机了再见面。”
  秦勉深深的作了一揖。齐王妃先走了出去,看着那一堆收拾好的布料,她叫过来秦勉的那位车夫,吩咐道:“这些布料你帮二郎抱上车。”
  秦勉跟着走了出来,他送母妃上了轿子,在轿帘放下的那一刻,齐王妃低声和他道:“我已经去过开封了,见到了郡主。她让丹娘好生保重。你且放心吧。”
  秦勉没有吱声,轿子已经起了,他才上了自己的车,最终一车一轿往两个不同的方向而去。
  齐王府前来道贺的不仅有齐王妃,世子秦励也来了。他是被册封世子以来第一次进宫,刚开始还显得有些拘束,后来倒也放得开了。只是这些宗室子弟总没人搭理他,秦励又显得很失落,蔫蔫的坐在角落里吃着并不好吃的点心。
  这时候一个比他小好几岁的小男孩走了过来眼巴巴的望着他,秦励忙弯腰问着那小男孩:“你要和我玩吗?”
  小男孩的目光却又看向了秦励跟前的一个白瓷盘子,那盘子里放着云片糕。
  “来,你拿去吃吧。能不能告诉我你叫什么名字,是哪一支的?”秦励抓起了云片糕就往小男孩手上塞。小男孩终于给秦励露了一个大大的笑容,秦励又弯了腰,眉眼含笑的与他说:“告诉我你叫什么名字,好不好?”
  小男孩正要说,却见一个内侍匆匆走来拉了那小男孩就走,小男孩欲吃云片糕,却见那内侍夺过了又悉数的给秦励还了回来。那内侍也不敢看秦励,拉了那小男孩就走了。小男孩的哭声渐渐传了过来。
  秦励心里憋得慌,一下子就盘子里的云片糕给倒在了地上还不解气,又忙踩了两脚。
  这时,有人在外面说:“陛下过来了。”
  秦励一旁的小太监才和他说:“世子爷,我们也该过去了。”
  小太监替秦励理了一下衣袍,秦励也跟着去了那边的正殿了。却见殿中已经来了不少的王子王孙。大家齐整整的与刚刚升了座的秦劼行了跪拜大礼。
  秦劼面色无波,抬头手:“诸卿请起。”
  秦励虽从未入过宫,但早在之前他已经被母妃念叨了千万次,又请了教习嬷嬷来教导他该如何行礼。到了跟前虽然脑子发热忘得差不多了,但他跟着有样学样,也不至于露怯。
  下面寂静无声,秦劼说了几句场面话,便让大家去后殿入席。秦励也跟着大家一起走,哪知却被秦劼叫住了。
  “你就是齐王世子?”
  秦励惊了一跳,忙回头一看,却见秦劼身边的太监正向他招手,示意他过去。
  秦励只觉不好,心里虽然有些害怕,但好再此刻头脑够清醒,待那些人都走了,秦励这才直直的跪了下来,苦苦哀求道:“陛下您明鉴,我们王府早就和秦勉那个余孽断绝所有关系了。他为非作歹的和我们王府半点关系也没有,请您您明察秋毫。”
  秦劼冷冷一笑,他可什么都还没说啊。


第一百一十九章 端倪
  秦勉回到家,下人帮他把车上的那些布匹全部抱了下来送到了西面的屋里。
  锦书听见秦勉回来了,忙迎了出来,又见他带回来这么多的布,疑惑道:“这些布哪里来的?难道你打算贩布啊?”
  秦勉道:“买的。你选两匹做身衣裳穿吧,挑剩下的让他们拿去。”
  锦书瞧了一眼,花花绿绿的,好些颜色,布料也是不等,有昂贵的织锦缎,也有不大值钱的紫花布。她看着这些布料一头雾水,随手拨了拨便让青莲她们忙着收拾了。
  两人来到了暖阁里,秦勉刚坐下,锦书就给他端了一杯茶,不让人在跟前伺候着,两人肩并肩的挨坐在一处。
  “我见到母妃了。”
  锦书并不意外,忙问:“她老人家还好吗?”
  “好着呢,还问你来着,这些布是她买来送你的。”
  锦书不明白婆婆干嘛给她送布,秦勉又道:“如今见一面也不容易,再次见到她还不知什么时候了。心里有好些话却说不出来,希望他们能过得好就行了。”
  锦书却想,因为是秦勉养母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