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锦堂归燕-第31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有人带头,满腔感激却不知道如何表达的百姓们都陆陆续续的跪下来,作揖的,磕头的,人人都在感激赵万金。

    赵万金心里一阵激荡,绕过大锅,搀扶起距离较近的几位老者,又嘱咐大家:“快起来,快起来吧。你们中间还有长辈在呢,可莫要折煞我了。

    “我这个人性子直,脾气也直,家里不算特别富有,只算的上小有余庆,我也是做买卖路过这里。

    “我最看不得的就是旁人受苦。眼瞧着大灾之后,大家伙还有吃不饱的,更有甚者还有饿死街头的孩子和老人,你们说我能看得过去么。

    “朝廷里现在正在抵抗北方鞑靼的侵略,正是紧张的时候,一时间顾不上也是有的,我既然还能支付的起,自然是要担负起来。”

    赵万金说着团团行了一礼。

    老百姓们都感动的热泪盈眶,沸沸扬扬的说着“多谢钱大善人!”

    赵万金仿佛在众人的夸赞之下抹不开脸,挠了挠头,又道:“我请不起大家吃好的,也只有这些最简单的饭食了,味儿不好,好歹管饱。大家别客气,快趁热吃吧。”

    “多谢大善人!”

    “大善人真是太好心了!”

    ……

    大家感激涕零,情绪动容的吸溜着浓稠的杂粮粥,手里的饼子还温热着,一口咬下去,那松软的口感,和属于粮食特有的香气立即充盈在口腔中,越嚼越香,在粮食的香味中还有一丝丝甜味,这时咬一点咸菜,再吃一口粥,寒冬里真真是从胃里暖到了全身。

    一时间,整个广场上足有千人,却只能听到一种声音。那就是大家进食时的咀嚼声和吃粥时的吸溜声。

    秦宜宁见赵万金已说的这些百姓们动容非常,心里也跟着开心。

    就算她施粥的起因是为了救出外婆,可是能帮助这么多老百姓度过寒冷、饥饿的冬天,秦宜宁的心里也是前所未有的满足。

    就在这时一阵嘈杂声忽然从老百姓队伍后头临近正街的方向传来,隐约听得见咒骂声和老百姓被推开时发出的惊呼。

    躲在马车上的秦宜宁闻声眼睛一眯,撩起车帘往外头看,待看清来人是谁,她就知道计策已经达成了。

    赵万金也同样看到了来人。

    只见为首的是个黑脸的清瘦的男人,他脸上的皮肉已经松弛,眉头的川字纹和下眼袋深深的纹路,都显得他原本就称不上亲和的脸色更为阴沉。看他的穿着打扮以及他身后跟着的十来个当地捕快,就知道他是高典史了。

    高典史率领众人一路向前,遇上没反应过来的百姓,自然也没有耐心去提醒,高典史的手下们当即甩开了巴掌,将人毫不犹豫的推开,甚至有腿脚不好走的较慢的老人,还会被无情的踹上一脚。

    赵万金平静的微笑着,垂手站在原地等着高典史。

    高典史带着十来个手下,一路分开人群浩浩荡荡的直奔着赵万金而来。

    端着粥碗拿着干粮的老百姓们都停下了进食的动作,疑惑不解的看着高典史这一行官差,不知这些人为何会忽然跑到粥厂来。

    当地人都知道高典史以及手下爪牙的厉害,他们可不会觉得这些人就会是好心,平日里就算他们饿死,也没见高典史眨眨眼,今天一定不是好事!

    就在场面寂静之时,赵万金笑吟吟的冲着高典史拱手,“这位官爷,我……”

    话还没说完,迎面而来的便是一个响亮的耳刮子,直将赵万金打的脸偏了开来。

    赵万金目露惊愕,捂着脸看向高典史:“你,你怎么打人你!”

    高典史双眼通红,咬牙切齿的一句话都不说,扬手又是一个嘴巴。

    赵万金与秦宜宁私下里研究过高典史会有的反应,是以他早有准备豁出去受点皮外伤,他在心里暗自笃定往后一定要好好收拾这孙子,此时只做惧怕状,惊恐万分的尖叫道:“你干什么!你凭什么打人啊!”

    高典史二话不说,左右开弓,连续又往赵万金脸上扇了好几下,最后不解恨,一脚踹在赵万金的小肚子上,将人踹飞开,直掉进了人堆里。

    “给我绑了,带走!”

    “是!”

    高典史一吩咐,手下之人立即照做。

    百姓们这时已从震惊之中回过神来,眼瞧着给他们吃饱饭的大善人,被无缘无故的扇了耳光,还给一脚踹的跌倒在地半天爬不起来,大家都已经出离愤怒。

    就算他们知道高典史是个什么样个性的人,这一刻满腔怒气的老百姓们也都丝毫不惧怕的高声呵斥起来。

    “你凭什么打人!”

    “钱大善人做错什么了,你为什么打他,又为什么抓他!”

    “我们挨饿受冻,这个冬天都要过不去了,不见当官的来赈济,好容易有个大善人给我们吃饱饭了,当官的却出来打人,这是什么道理!”

    ……

    上千人的不满化作一句句谩骂和不平之声和在一起,其喧哗可见一斑。

    乌云压城的旧都这片空旷的广场上,甚至能听得到民众大骂之后的回音。

    高典史现在满心里都是被踹废了的儿子,此时只想让这个钱贵尝到同样的痛苦,又哪里会在乎老百姓的想法?

    震耳欲聋的不平和唾骂根本就不当成一回事,高典史快步走着,身后的捕快和随从也不敢耽误,有人压着“昏迷”的赵万金,也有人绕到高典史的前面开路,将群情激奋的百姓推搡开。

    百姓们一瞧这个场面,终于控制不住,也顾不上手中的粮食,人挤人、人挨着人都向高典史的方向涌去。

    经过这些日子的施粥,闻风而来的人增多,聚集在这一小片广场上的老百姓已逾千人,高典史带着十来个捕快,哪里敌得过众人的拥挤?

    还没等带着昏迷的凶手离开,他们就已经先险些被推倒。

    情急之下,高典史“铮”的一声抽出了佩刀,银光闪闪的锋刃在冬日惨白的阳光下晃的人眯起眼。

    “谁敢再动!我看谁还敢动!”

    有高典史带头,他手下之人也都抽出了刀剑,直指向马上要扑上来的百姓们。

    冰冷的兵刃直对着自己,前头的百姓们都已不敢上前,后头的人也都不敢轻易推搡,怕害了别人的性命。有老百姓高声喊着:“后面的别挤,别挤了!他们拔刀了!”

    一句拔刀,引的众人越发愤怒,声声怒吼被掺杂在乍然吹起的轻雪之中。

    “你凭什么抓人!钱大善人犯了什么事,你说清楚!”

    “若没有证据,我们绝对不会放钱大善人离开这里!”

    ……

    老百姓们义愤填膺,早已吵的乱成一团。

    高典史冷笑着,用刀剑比划了一下四周:“你们要问,我就告诉你们,这个人是个朝廷通缉的犯人,他杀了人!我们是奉命来办公差,拿了犯人要去审问案情的,你们在这里横阻竖拦的,莫不是与他是同伙?”

    “不可能,钱大善人怎么可能会杀人?他给素昧平生的我们吃饱穿暖,比亲爹娘对我们都好,他怎么可能会杀人?”

    “这其中一定是有问题!钱大善人不会杀人的!”

    高典史冷笑,“不会杀人?难道杀人犯会在脑门上刻字吗?本官奉命办事,你们休要再胡搅蛮缠,否则一律按同伙论罪,抓去砍头!”

    老百姓们被高典史出口的话震住了。自古民不与官斗,这些百姓们平日里被欺压惯了,能因义气为钱大善人出头已是极限,如今当官的说要将他们当做同党抓去砍头,这话着实是将他们吓到了。

    众人不敢在多言,因为怕被抓去杀了。

    但是众人眼里的愤怒却是实打实的。

    高典史再度冷哼,一把拨开眼前拦路的人,挥舞着刀子像是驱赶蚊虫一样驱赶着拦路的百姓。他的属下也都有样学样,百姓们被刀刃威慑,谁也不敢再上前来用自己的血肉之躯去阻拦刀子。

    说不过,斗不过,就只能眼看着高典史将被打的“昏迷不醒”的钱大善人抓走。

    高典史一行十余人的背影消失在视线中,过了许久,都没有人说话。

    甚至还有那些眼窝浅的妇女抽噎着哭了起来。

 第六百八十一章 继续

    秦宜宁眉头紧锁,担忧的看着高典史一行人离开的方向。

    她与赵万金定下计策时,就知道高典史见了赵万金必定不会善了,打几巴掌踢几脚都是轻的,恐怕日后还有酷刑在等待着赵万金。

    她心里是有些不忍和愧疚的,可是赵万金却是拍着胸脯说:“我最恨的就是这种鱼肉百姓的酷吏,能把这种人拿下,又能旧老盟主出来,我不过是受点皮外伤,这买卖划算。我的内家功夫盟主不知道,运起功来,他们是伤不着我的内腹,盟主只管放心。”

    秦宜宁还是担心,可是犹豫之时,赵万金和赵一诺都反复保证,秦宜宁见赵一诺比赵万金还要笃定,便也信了。

    只是如今赵万金被带走了,她还是担心。

    “冰糖,你回头预备好丹药,咱们随时准备送进去。”

    冰糖点头,将秦宜宁滑落到臂弯上的披风为她紧了紧,“王妃放心吧,一切我都已经依着您的吩咐做好了。”

    “那就好。”秦宜宁终于稍微放心了一些。

    这时,广场上的百姓们回过味儿来,都已是一片哗然。

    这些旧都的酷吏从来不管他们的死活,朝廷每每有赈济发下来,也是先填满了这些败类的荷包。

    如今好容易来了个善心人,肯为了素不相识的他们买粮食,买衣裳穿,有许多人都是在即将被饿死、冻死的边缘被拉了回来的,赵万金就是他们的再生父母,眼瞧着这么好的一个人竟然被如此对待,还不知道进了衙门里要吃多少苦,哪里还有百姓坐得住?

    大家喧喧嚷嚷,怒骂酷吏贪官时,赵一诺苦着脸站到了方才赵万金的位置:“各位乡亲,各位父老,请大家伙儿听我一言。”

    众人禁了声,疑惑的看着前方。

    赵一诺揉了揉发红的眼睛,高声道:“我是钱老板家的大掌柜,如今是个怎样的情况,大家伙儿也都瞧见了。我们东家被人抓了去,如今生死未卜,若是不能将人完好无损的带回家去,我也没脸见我们家老太爷。所以这粥厂,怕是没有经历再办下去了。大家伙儿赶紧趁热吃了饭,早早的散了吧。”

    众人闻言,眼中的失望几乎掩饰不住。

    任凭是什么人,眼瞧着有了活下去的希望时乍然被告知往后不会再继续帮助他们,负面的情绪都会高涨。

    然而亲眼看着钱大善人是如何被抓走的众人,大家在这时却很难怨恨说话的人。

    钱大善人被抓了,家里也没有了主事的人,下人要忙着疏通关系去救东家,没有时间和精力照顾粥厂的事也是情有可原的。

    要怪,也要怪抓走钱大善人的酷吏!

    百姓们碗中的稠粥和手中的干粮已经冰凉,一个个呆愣在原地,不知该如何是好,吃了今天的这一顿,明儿个他们就又没有指望了?

    本来已经拥有了一线希望,在这个严酷的寒冬里他们能够熬过去,但是钱大善人一被抓,他们再去哪里寻一个如此心善又同事兼具财力的人?他们生存的希望,就被高典史轻而易举的剥夺了!

    人群之中传来的低低的啜泣声,有些老弱妇孺粥和干粮都不敢再吃了,打算留着到了明日实在饿极了时候在吃一口,往后还不知日子怎么过下去呢。而年轻一些的则出离愤怒了。

    “好人没有好报!这她娘的是什么道理!”

    “老天爷,你不开眼啊!”

    “贪官高典史,都是高典史的错!”

    广场上犹如开了锅的热油,怒骂声一浪高过一浪,他们对未来的惊恐和被剥夺了食物的怨恨无处发泄,借由怒吼才能稍微宣泄一些。

    “这个高典史,在城里从来都不做好事,他儿子更不是个东西!”

    “看也知道,这群酷吏吃着公家的饭,却不肯帮老百姓伸冤,反而还给我们委屈受!”

    “说白了,咱们的小命在这群酷吏的眼里算什么?杀几个几十个还不是人家动动嘴皮子的事?”

    “天啊,这是老天爷要绝了咱们的生路!”

    ……

    怒骂和哀哭混杂在一起,整个广场上都是一片愤然。粥和干粮发放完毕,可百姓们也没有立即离开,依旧是留在原地,相熟的聚在一起,商议着怎么才能救钱大善人出来。

    ——

    秦宜宁放下马车的暖帘,轻轻叹息了一声,“启程回府吧。”

    “是。”

    冰糖和寄云吩咐下去,驭夫得令,马车便缓缓的移动起来。

    木质车轮滚过青砖铺就的街道,在经过砖缝时车厢有规律的颠簸。秦宜宁头上斜插的东珠花头簪子上的栩栩如生的金丝蝴蝶也跟着轻轻地晃动。

    一路无话,回到王府时,钟大掌柜便赶着来问秦宜宁:“东家,事情接下来如何处置?”

    秦宜宁想起广场上那些难民,眉头就揪了起来。

    “他们现在的情况如何了?”

    “现在广场上人潮还都没散呢,所有人都在愤怒之中,可能商议着要去高典史家里求情,还有人说要去衙门里请冤,求知府老爷放人的。”

    杨知府坐镇旧都,掌管周围下辖的各个城镇。

    秦宜宁眉头微微凝了起来,“能够豁出去平民之身,大着胆子也要去给赵万金求情,可见百姓们心中赵万金的地位。”

    “是啊。”钟大掌柜也感叹:“这段日子天寒地冻的,旧都又经历连年的灾难,老百姓们早已经过的痛苦不堪,若是没有这一场施粥,许多老百姓恐怕都活不过这个冬天。所以赵万金的才会被他们当活神仙一样崇敬。”

    “所以说,百姓们的要求其实真的不高。”秦宜宁叹息的摇着头,“我虽想要现在这个局面,可是让我眼睁睁的看着大家去饿死冻死我也是看不下去的。”

    钟大掌柜面色一变问道:“王妃,您的意思是要继续施粥?”

    “嗯。”秦宜宁点点头,眼睛微眯着,仔细想着现在的局面应该如何处理。

    钟大掌柜焦急的道:“可是现在这样的场面不也是当初王妃安排的吗?现在又开始施粥了,老百姓的怒气岂不是都被消减下去了?那样对咱们的行动百害而无一利,王妃还是三思而行吧。”

    秦宜宁笑了笑:“你说的有道理。不过你可知道,人的愤怒在几时会最高涨吗?”

 第六百八十二章 默契

    钟大掌柜被秦宜宁问的一时怔愣,若有所思的微微蹙起了眉头。

    秦宜宁续道:“现在的时机没到,小打小闹的,对姓高的不会造成太大的影响,这种人,一旦让他缓过气来,回头怕是会报复那些迎面而上的老百姓。若是如此,还不如暂且先将百姓们稳住,等待适合的时机再进行下一步计划。”

    钟大掌柜沉思片刻,有些恍然的缓缓点头:“王妃的意思我明白了,方才是我想的太简单了。没有顾虑到老百姓们在此时闹起来的后果。”

    秦宜宁笑着安慰了钟大掌柜几句,又叹息道:“天灾人祸,受害最深的便是这些寻常的百姓。咱们继续施粥,至少能让大家多几分生存下去的几率。”

    “是啊。王妃是仁善之人。不论是当年干旱时倾家荡产的救济那么多的灾民,还是地龙翻身时用自己的体己银子来帮助王爷赈济灾民,您所做的一切一直都无愧于心,这一点一直是令我敬佩的。”

    “你言重了。我一介女流,又是处在这样的境地,能做的毕竟有限。如今是这样的情况,将来或许还会有许多身不由己的时候。”

    “能够在能力范围之内为老百姓做点事,便已是很好了。”

    二人又商议了一番后续之事,钟大掌柜就急着去与赵一诺安排粥厂之事,打算寻个生面孔来继续施粥。

    秦宜宁回房去陪着两个孩子玩了一会,纤云就撩帘子进屋里来,见昭哥儿和晗哥儿都醒着呢,这才轻声道:“王妃,惊蛰回来了。”

    秦宜宁当即站起身,将怀中的晗哥儿交给了乳母。

    她安排惊蛰暗中去打探一番军营中的情况,逄枭写给他的信报喜不报忧,她怕逄枭有什么危险却不让自己知道。

    快步走到雪梨院的正屋,惊蛰已经垂首等候多时,见了秦宜宁见过礼,就道:“王妃,平南军大军看起来像是一盘散沙,可核心部分的营帐守卫极为森严,王爷在其中一定是做好了安排。我们的人怕打草惊蛇,并不敢太靠近了,是以王爷的消息打探到的很少,多是看到王爷在练兵。但是邓敏昌的情况倒是很明显。”

    这也在秦宜宁的意料之中。

    逄枭的主帅大营附近若是能让人随意打探消息,这么多年的战争下来,他岂不是早就被人给拆骨扒皮了?

    “那便说一说邓敏昌吧。”

    “是。”惊蛰拱手行礼,随即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