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奸妃重生上位史-第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若依着他,还是上江南那处好,江陵能有什么好的?又非省府治所,要不是出了个张居正,谁会记着那么个破地方。

    郑国宪闭上眼,吩咐道:“回去同你媳妇好生说道,别叫她一个产妇娘替你担心。咱们收拾收拾,估摸着过些时日就得上路了。”

    “这么快?!”郑国泰见父亲不再搭理自己,把自己缩到一边儿,想着武清伯和永年伯两个府高高的大红门,在马车的一摇一晃中睡了过去。

    郑承宪睁开眼,看着做梦都笑着的儿子,无声地叹气。

    郑国泰的这副模样,是郑承宪会答应女儿请求的原因。居于一隅,倒不如四处走走看看,兴许郑国泰会因此而长些见识,成熟起来。将他独自一个放出去,却是又怕他染上恶习回来。此行有自己盯着,当是无碍的。

    只盼着儿子真能经此一遭长大便是了。

    想起宫中的女儿,郑承宪又是心酸,深觉对不起亡妻。而今唯有替女儿办好了差事,才是正经的。

    郑梦境送走了父兄,见天色已晚,独自用过晚膳后,就令人上乾清宫,将《帝鉴图说》拿来。

    这书便是张居正在百忙之中,抽空亲自替幼年的朱翊钧撰写的课本。

    郑梦境翻着《帝鉴图说》,望着上面的画,莞尔一笑。张先生的画可真够差的,难怪三郎都能同自己吹嘘他的画艺如何了得。有这位在前头顶着,朱翊钧哪里能不好。

    还没翻几页,刘带金便进来禀报,“娘娘,陛下正在过来的路上。还请娘娘梳洗。”

    郑梦境将书摊平了放在几桌上,拿镇纸压住,叮嘱宫人不许动,方去洗漱。

 第8章

    朱翊钧是临时起意要过来的,原是打算在宫里替张居正守夜。师恩如父恩,从成为太子到现在掌权的十几年时间,张居正与他的相处时间甚至比他的生父隆庆帝还要久。

    但不知为何,朱翊钧就是特别想见郑梦境。也许是乾清宫的空旷让人有些孤独。又也许,只是因为想见郑梦境。

    宫中不乏知书识墨的女子,比起她们,郑梦境并非翘楚。论起唱《西厢》,郑梦境亦不如伶人的歌喉婉转。就连姿容,也不称不上是最好的。但朱翊钧就是喜欢她,打心眼里的依恋。

    在朱翊钧都未曾意识到自己当前脆弱的时候,他只想让郑梦境在自己身边陪伴。让对方所散发出来的,能令自己舒服的气息环绕在自己的周围。哪怕只是坐着不说话,都是好的。

    朱翊钧到翊坤宫的时候,郑梦境还在焚香沐浴,并不见人。他心里觉得有些空空的,只有鼻端隐隐的香气让他意识到在不久之前,佳人还在此处逗留过。

    殿内的清远香还未散去,朱翊钧识得这香,是郑梦境看书时爱点的。香方简单易得,极寻常的香。桌上一盏烛灯,烛火静幽幽地随风微微摆动,正中间一本书摊着。大约是怕忘己看到哪儿,所以特地用镇纸压了。

    朱翊钧有些好奇是什么书,信步走去,只见桌上摆着两本书。一本巴掌大小的书是合着的,乃是《婉约词集》,泛黄的封皮上写着郑门张氏。朱翊钧知道这是郑梦境母亲留给她的遗物,平日里她最是爱惜。又将视线转到正中打开的那本,上头一副谏鼓谤木的画儿让他怔住了。

    郑梦境洗浴出来,披了件白色纱衣,身上还带着些水汽。她从刘带金的手里抽过手巾,自己擦着半干的头发,见朱翊钧正在桌前看着《帝鉴图说》发呆。她放轻了脚步,慢慢走到朱翊钧的身旁。

    衣料悉悉索索的声音叫朱翊钧回过神,他吸了吸鼻子,状若无事地转过来。还不待说些什么,便觉得自己撞进了郑梦境的一双盈盈水眸之中,好似不用自己说话,对方便能全懂。

    两人对视了许久,郑梦境先收回了目光,她放下手巾,默不作声地将书合上。朱翊钧有些舍不得,却又觉得不想再看见这叫他心酸之物,便把头扭到一边去,抿着嘴不说话。

    “那日恭妃娘娘晋封,奴家与王夫人在景阳宫见了面。听她提起张先生曾为陛下修撰此书。今日好奇,便差人去取来看。”郑梦境的眼眶有些红,但脸上仍旧带着极淡的笑,“陛下不会恼我吧?”

    朱翊钧的心像被人打了一拳,不知是因为郑梦境的强自欢颜,还是因为她提到了王氏。他想起郑梦境的生母,是在万历五年时过世的。

    卿失慈母,吾失良师。在这偌大的紫禁城里,还有谁能比郑梦境更明白自己呢。

    朱翊钧心头的涩意渐渐消寂下去,他用力眨了几下眼睛,将眼角沁出的泪花眨去,轻轻地笑了,“怎么会,小梦想看只管叫人去拿。”想起恩师的音容,他的声音渐渐低了下去,“想看,便看就是了。”

    大概此时,也只有这个女子会同自己一起缅怀先生了。

    “陛下没生气就好。”郑梦境绝口不提欲让父兄辞官去做皇商之事,“夜深露重,陛下早些歇息吧。明儿还有朝会。”

    “嗯,嗯,小梦说得对,朕是觉得困了。”朱翊钧掩饰般地打了一个哈欠,“咱们歇下吧。”

    二人和衣躺下。殿内的滴漏声和外头的蝉鸣,令本没有什么睡意的朱翊钧,渐渐睡沉了。

    郑梦境躺在床上,听见朱翊钧的呼吸声变重之后,睁开了眼。她把身子从偎在自己怀里,同个八爪鱼一样搂着自己的朱翊钧慢慢抽出来,下了床,随手取了件粉色百蝶穿花披风披在身上,踩着软鞋轻手轻脚地出了殿。

    边上的茶房里,值夜的宫人都在假寐歇息。听见开门声后,他们立刻惊醒。在见到本该在内殿就寝的郑梦境出现在门口,不由面面相觑。

    郑梦境挥挥手,让跪了一地的宫人们都起来。“本宫有话要同冯大伴讲,你们都去耳房坐一会儿吧。”还不忘叮嘱,“动作小些,别惊扰了圣上。”

    宫人们如数退出。冯保在炉边微微弓着身子站着,两只手拢在袖子里,面上看不出喜怒。

    “大伴。”郑梦境并没有行半礼,而是在冯保对面的圈椅上坐下,“张先生走了。”

    冯保垂眼,仿佛在打瞌睡。郑梦境以为对方已经睡过去的时候,才听到他沙哑着嗓子道:“咱家在外朝中唯一的好友撒手归西了,而咱家连去他府上上香的机会都没有。”

    郑梦境静静地看着冯保,没有张居正,冯保亦能成为司礼监掌印太监,但未必能做得了那么久。如今张居正驾鹤西归,对冯保的影响不仅仅是心理上的。

    “大伴怕不怕?”郑梦境轻声道,“大伴扪心自问,自己比之李芳如何?比之陈洪、孟冲又如何?比之刘瑾呢?”

    郑梦境的一连串问题,终于让冯保平静无波的脸上有了变化。他略抬了抬眼皮子,仔细端详着对面这位在这宫中看似平淡无奇的宫妃。

    “淑嫔娘娘,容咱家多一句嘴。”冯保淡淡道,“娘娘多虑了,也说得太多了。在这宫里,话多的人从来不会有好下场。”

    郑梦境低头慢慢地理着披风上的衣褶,似并不将冯保的警告放在心上。“陛下是什么性子,大伴比本宫更了解,本宫自不必多言。大伴身居内廷高位多年,经的见的,比刚入宫的本宫多得多。只有些事,本宫怕大伴因悲伤过度,一时忘了。”

    冯保耷拉着眼皮子,只回了一句,“陛下是厚德念情之人。”

    “的确,否则本宫怎会圣眷加身。”郑梦境站起来,走到茶房门口,在离开之前侧头扔下一句,“还请大伴日后留心江西、云南、山东、山西四道监察御史。”

    冯保身子一凛,据他所知郑梦境不过是大兴的农户女,入宫不过几月,怎会对外朝如此熟识。他的声音一改先前的慵懒,变得尖利了起来,“娘娘。后宫不得干政!”

    郑梦境并未再说话,脚步不停地离开了茶房,只留下一个背影,让冯保去揣测。

    回到内殿,郑梦境躺回床上,将自己复又塞进了朱翊钧的怀里。大约是动作大了些,将朱翊钧给吵醒了,他半梦半醒地嘟囔:“小梦没睡着?”

    郑梦境提起十二分的警惕,柔声道:“陛下压着奴家的手了,都麻了。”

    朱翊钧换了个姿势,将人往怀里搂的更紧。“睡吧。”

    郑梦境把头靠在朱翊钧的肩头,安心地闭上眼。

    第二日醒来时,身侧是冷的,朱翊钧早就被冯保催着起来去上朝了。郑梦境在刘带金的服侍下洗漱完了就上两宫太后那处去请安。回来时,经过乾清宫门口,见几个小太监抱着一摞摞的折子正来回奔波。她微微一笑,并不停留,径直回了翊坤宫。

    乾清宫内,冯保一脸阴沉地问道:“四道监察御史上的折子都在这儿了?”

    小太监头低得不能再低,“回爷爷的话,都在这儿了。”

    “下去吧。”冯保抿了口茶,将茶杯推到一边,开始一封封地将这些陈年奏折拆开翻阅。

    江西道监察御史李植,云南道监察御史羊可立,山东道监察御史江东之,陕西道监察御史杨四知。这几人皆是万历五年的进士,乃是同窗。而那一年的主考官,则是张四维。依科举之制,这几人便是拜了张四维为座师,也成了他的学生。

    看完所有的奏折,冯保右脸不断抽搐着,而后将桌上所有的东西全都扫到了地上。伺候的小太监们一个个缩着脖子,安静如鸡,呼吸声都不敢放大一分。

    冯保一脸狰狞地望着地上散乱的奏折,师生之谊可真真是感天动地。他张四维莫非以为自己可以凭着这几个小喽罗就把自己从掌印大太监的位置上给拉下去吗?!

    还没成首辅呢!

    心情烦躁的冯保在殿内转了一圈又一圈,步子越来越急,脸上的表情也从急躁换成了凝重。

    没了张居正在外朝的扶持,冯保在外朝的影响力就会小很多。身为内廷第一太监,冯保拥有批红这一无上权力。但批红过的奏折,却是要发到内阁再让首辅进行审核批准,才能颁发实施的。

    冯保的脚步停下了,他眯起眼。张四维这是要替高拱报仇?当年可是他颁了两宫太后的旨意,把高拱给赶出京城的。

    山雨欲来,之后的内外朝将风波四起。冯保甚至已经嗅到了那无形的硝烟味。

    不过更令冯保感到奇怪的是,郑淑嫔……是怎么知道的这一切的呢?

    不过一个小小的农户女,莫非想要牝鸡司晨?

    冯保很快推翻了这个想法。他年岁已大,最近时常能从朱翊钧的脸上察觉到对自己的不耐烦。郑梦境讨好一个渐失圣心的老太监,并没有任何好处。

    冯保背着手慢慢踱步,不断地拈着手指,在宫内多年的经历和在朝政中磨砺出的敏锐告诉他,这个女人绝不简单。

    不过眼下更要紧的,是自己下一步如何做。昨夜郑梦境口中所说的每一个人,都曾做到了司礼监掌印太监的位置,可下场无一不凄惨。

    冯保在宫外,也是有家人的。无后的他比起能留下后代的家人更为看重几个侄子,甚至为了他们多次向张居正求官。退,不甘心,司礼监的几个太监对自己的位置虎视眈眈,轻易放手怎能咽得下这口气;不退,怕是全副身家都要赔进去了。

    冯保又想起自己前几日向张四维提及想要进伯爵却被对方以无先例而驳回,心里便有了计较。

 第9章

    做完头七之后,一身素缟的王氏看着家丁们收拾行装。

    明日就要扶棺回乡,让张居正落叶归根,在江陵祖坟中下葬。

    形容憔悴的王氏丝毫提不起任何劲儿来。纵然宫里赐下了无数赏,也无法补平她心里的那个窟窿。

    张居正的谥号已经下来了,定的是文忠。日后再要提起这位劳瘁而亡的前首辅,便该称其为张文忠公了。

    文忠,是仅次于文正的褒谥。能得此谥号,算是极高的待遇了。

    王氏捏紧了拳头,心里的不甘心叫她忘却了多年来的礼节与当家主母的隐忍,在人来人往的正房就红了眼眶,无声地哭了出来。偏生这股子难受,还不能同任何人去说。

    是,谥号乃礼部所定,可难道那位走马上任的新首辅没动任何手脚?

    在王氏的心里,张居正得个文正,才是真正的实至名归。如今不得不被压一头。

    张四维啊张四维,你、你……!

    高氏见婆母伤心不已,知是为了谥号之故。她将手上的琐事交予婆子丫鬟。上前安慰道:“阿娘莫要再哭了。要是哭坏了眼睛,倒要叫阿爹在菩萨那处都心不安。”

    王氏赌气道:“他只管着他的天下事、国家事,哪会挂念我呢。”面上却缓和下来,忆起夫妻二人相处时的欢颜笑语。

    高氏微蹙了眉,心中也叹气。这位新首辅的吃相可真真是难看到家了。

    张家这处正忙乱着,那边儿守门的家人子来报,道是有一对郑姓父子上门。

    有客来访,王氏赶忙擦干了泪,将人请进来。这节骨眼还能来倒冷灶的,可不多。却不知是哪家受过老爷恩惠的人,还能惦念着,实是不容易了。

    等人进了门,王氏与高氏对视一眼,似乎并不曾见过。

    郑承宪今日穿了一身烟栗色直身,腋下夹着大帽。跟在父亲身后的郑国泰则是深烟色直身,大帽也是取了下来,并不戴在头上。

    “冒味叨扰了。”郑承宪朝王氏行礼道,“下官乃锦衣卫千户郑承宪,与文忠公倒是不曾有缘相见。”

    王氏越发疑惑,既不曾见,怎得此时上得门来寻人。

    郑承宪又道:“小女有幸蒙获圣眷,如今在宫里封了淑嫔。前些时日与王夫人曾有过一面之缘,只不知夫人还记得不曾。”

    这么一提,王氏因悲伤而混沌的脑子倒是有些清醒起来。她对那位宫里的贵人还有些印象和好感的,脸上的表情便柔和了几分,“不知郑千户今日到府所为何事?”

    郑承宪道:“我如今身负皇令,需前往江陵替圣上做些营生。想着府上也是往江陵那处去,不知方不方便结伴而行。”

    王氏思量了一番,并未立刻应下,“我乃妇道人家,这事儿还需同犬子商量才行。不知千户大人现居何处?”

    郑承宪本来也不觉得张家会立刻答应自己,早就做了准备。“下官现居外城的福来客栈,府上若有事,只管往那处寻我便是。”他拱手道,“府上现忙着,我便不多叨扰了,告辞。”

    王氏起身送了几步,便让家人子将人送出府去。

    长子张敬修在外料理了事务后,回来便听母亲和妻子说了郑家人来访的事。待明了其意图后,张敬修皱着眉,一口拒绝,“这事我看不大妥当。外戚素来叫士人看不上眼,我们家若是与他们结伴而行,不知在旁人嘴里会生出多少是非来。”

    张敬修说的,也是王氏心里所担心的。这也是为什么她当时没有立刻答应的缘故。

    高氏却劝道:“那郑千户虽是粗鄙出身,言谈举止倒不落下乘。其子也不曾对府内的丫鬟有什么轻薄之举,倒像是个正派人家出来的。依奴家看,倒不妨应下。如今我们家都这般情形了,还能再坏到哪儿去呢?”

    王氏思忖后,也道:“我在宫里与那郑淑嫔见过一面,言谈之间倒有些落魄士人家中女儿的味道。不过结伴而行,并非有何裙带关系。便是没有这桩事,旁人难道还不会说嘴了?”

    张敬修皱眉想了许久,终是松了口,令人去客栈通知郑承宪父子何日出发。

    京城离江陵并不近,路上多个人也好照应。

    郑承宪得了张家的口信,便写了封家书令人送进宫里去给郑梦境。

    郑梦境看完家书,就递给了一旁正在逗猫的朱翊钧。

    朱翊钧将怀里雪团似的狸奴放下,接过信就折好随手放在桌上,并不看。他调笑道:“对小梦,朕哪里还有不放心的。叫郑家父子只管放手去做便是了。”

    张居正生前攒下了偌大的钱财,如今国库充盈,丝毫不必担心银钱的问题。倒是朱翊钧自己的小金库,钱并不多。他心里自有小九九,想着郑家父子没做过商户,给的那些私帑便是赔了,比起内库里的也不过是九牛一毛。权当是哄郑梦境高兴了。若真能赚了银钱,那自己以后再想修建宫室别苑,倒是方便许多。一举两得的事儿。

    郑梦境笑盈盈地一福,“承蒙陛下看得起家父家兄。”起身的时候假装自己没站稳,跌进朱翊钧的怀里。

    夕阳的余晖映在郑梦境扬起的脸上,仿佛镀了一层金光,真个儿的谪仙般模样看得朱翊钧的心直跳个不停。

    郑梦境噘着嘴,“便是父兄赔了银钱,奴家自有私房赔给陛下。”

    朱翊钧笑出了声,一脸不以为意,“你能有多少私房?”

    郑梦境“哼”了一声,嗒嗒嗒地趿拉着软鞋到内殿,不多时捧了个小箱子来。

    狸奴在一旁滴溜了半天眼睛,一跃跳上了朱翊钧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