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奸妃重生上位史-第2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刘带金奉上的托盘□□有七个拳头大的小瓷盒,打开后,里面各为七枚香丸。
陈太后拿了一个瓷盒,凑近后细闻干香,点点头,“不错,费了不少心思吧?神宫监虽也进过此香,却比不得你手作的香味精妙。”
“得娘娘谬赞,奴家等会儿就叫陛下晓得。”郑梦境一脸得意,“陛下昨日闻了,还说娘娘必不爱此香。”
陈太后笑道:“陛下偏爱的不是这种,自然不爱。”她望着郑梦境的笑眼,思及日前宫中所传之言,只觉看不透她。
“小梦。”
郑梦境笑意微敛。陈太后很少这么叫她。
陈太后顿了顿,“你们都下去,殿前守着。”
“诺。”
郑梦境正襟危坐,双目清澄地望着陈太后。
陈太后双手拢在袖中默默数着佛珠,“小梦,你能告诉哀家,为什么要帮着中宫请来名医吗?”
郑梦境垂目,轻咬着唇,犹豫该不该说实话。
“当年诏封喜姐为后,是两宫一同下的懿旨。”陈太后面上淡淡的,“但喜姐是我看中的,也是我一力要求封后的。”
郑梦境摸不透陈太后是不是在威胁自己,提防她向皇后下手,一时不知如何应对。
陈太后望着她的目光照旧是慈善温和的,“我知你是为了中宫好,但中宫无子背后牵扯到你不能碰的人。你可知自己已深陷泥沼之中?若有不测,便是陛下也保不住你。”
自己处境危险?
郑梦境被她的话说得有些糊涂了。她张口欲细问,被陈太后一个手势制止了。
“有些话我说得不能太明白,你是个聪明人,回去好好想想,自然能明白我说的是什么。”
郑梦境摸着朱常溆的胎发,陷入沉思之中。不消片刻,眼神一暗。“多谢娘娘提点。”
陈太后点点头,“时候不早了,你早些回宫去吧。”
郑梦境朝陈太后福身告辞。
前世许多不明之事,开始隐隐浮现。
郑梦境不由觉得下手之人实在厉害,一箭双雕。既害了王喜姐,也让自己给绕了进去。
几日之后,李时珍随陈矩入宫。
朱翊钧并未召见他,直接让李时珍去后宫见王喜姐。
坤宁宫一早得了消息后,王喜姐就坐立不宁,不知派了多少人去守着乾清宫,好不容易总算将人给盼来了。
李时珍是个办事利索的人,到了坤宁宫,见过中宫,就提出立即为朱轩媖诊治。
王喜姐连忙迭声称好,特特派了心腹将李时珍带去朱轩媖所住的偏殿。自己则在正殿等着消息。她一会儿想着待李时珍治好朱轩媖后给予何种赏赐,一时又想兴许就连李时珍也治不好女儿,心里七上八下,脸上的表情也忽笑忽悲。
不过让她觉得奇怪的是,李时珍没过多久就回到了正殿。
莫非媖儿的病并不难治?王喜姐激动地两眼放光,等着李时珍开方子。
李时珍道:“殿下的病不难治。”
王喜姐忙道:“只要医好皇长女,李公有什么要求,本宫全都应下。”
李时珍不急不忙地道:“在草民医治前,还请娘娘将自殿下发病以来所有近身服侍的人都宣召此处。”
“李公这是何意?”王喜姐的神经开始紧绷,她敏锐地想到女儿的病是有人刻意为之。
但眼下显然不是一个细问的好时机。既然李时珍都说将人全找来,自己依言而为便是。
王喜姐御下严苛,不多时所有曾经服侍过朱轩媖的都人都被宣召到了内殿。几十人的阵仗,在殿中站得满满当当的。
李时珍令这些都人伸出双手,一个个细看过去。待看完后,指着其中一人,道:“你留下。”
若说先前王喜姐还有几分犹疑,如今却是十成把握有人谋害亲女。她识得被李时珍指出的人,是李太后在朱轩媖出生后特地从慈宁宫派来的服侍的,道是一个经年的老夫人,于育儿之事颇有能耐。自己见她确有几分本事,也就一直留在朱轩媖的身边。
王喜姐磨着牙,“全都给本宫出去!”按捺下胸口的怒气,“李公留下。”
都人们鱼贯而出,立于院中。因李时珍是外男,所以殿门大开,殿外还是有人守着的。
殿中只余王喜姐和她的心腹,以及立着的田夫人、李时珍。
兹事体大,王喜姐不能随意发落李太后所赠之人。她强忍住想将田夫人拖至院中乱棍打死的想法,问李时珍,“皇长女究竟是什么病?与此人有何关系?李公速速说来!”
李时珍道:“皇长女之疾无他,乃是日日服食重盐所至。诊治完殿下后,我向宫人问过,娘娘饮食清淡,但按人算,宫中的调料却是用得极快。”
王喜姐不爱吃腌菜,也不重口。李时珍问明后,在心中大致估算过,消耗不该那么快。谨慎起见,李时珍提出要见见服侍之人,结果在田夫人的手上找到了自己的证据。
干盐具有摩擦力,经常拿盐的指尖会被磨掉一些纹路。而重盐水又有一定的腐蚀,接触的地方也会有皮肤磨损的迹象。
“殿下服食重盐日久,又是年幼,正虚弱的时候,日后需好好调理。”李时珍斟酌着用词,“长成后,也会有些影响,易患病。”
“来、来人!”王喜姐气得哭出来,话都说不利索,“拖下去,给我打,重重地打!”
王喜姐觉得自己甚至不用猜田夫人是受何人指使的,明摆着的事实。
多年孝敬侍奉,竟换来这么个结局!
王喜姐猛地站起身,眼前一片黑,登时眩晕过去。
“李公!”都人忙道,“娘娘厥过去了!”
李时珍绕过屏风,探手搭脉,心里“咦”了一下。
奇怪。
李时珍已经明确地知道自己此次恐怕是要被卷入宫闱斗争中了,如何保住一条命,却要小心行事。他并未立即说出自己的诊断,让都人将王喜姐抬入内殿歇息。自己去了趟乾清宫,向朱翊钧回禀朱轩媖的病况。
郑梦境今日在乾清宫伴驾,躲在内殿听完后,扬声问道:“娘娘晕厥?可有大碍?”
“一时气血上不来,调补即可。”
郑梦境疾步走到朱翊钧的身边,附耳说了一番话。
朱翊钧皱眉,“这样……不大妥当吧?”
郑梦境推了推他,“哪里不妥当了,陛下不想?”
当然想了。但……真的有希望?
“总归试一试。”
朱翊钧犹豫着点点头,让郑梦境出面。
郑梦境清了清嗓子,“李公,娘娘……若想再次怀上身子,你有几分把握?”
李时珍垂目不敢往上看,心里有几分警醒。莫非陛下和德妃知道几分?
他捉摸不透旁人到底知道多少,有心想要有所保留。但还不等说话,却听郑梦境说道:“李公,事关国本,还请李公如实相告。”
朱翊钧侧头看着郑梦境,这话令他有些诧异。
谁心里都有数,但三缄其口,并不说破。
这是真的对太子之位没有任何的非分之想?还是太过想要,而希望确定中宫无法再生育?
朱翊钧习惯性地敲了敲桌子,不动声色地一旁看着。
李时珍再三思量,“皇后娘娘常年服用寒凉之物,便是怀上也易因气血之故而滑胎。”
郑梦境与朱翊钧对视一眼。
王喜姐的确多次滑胎,也确有气血不足之症。这些太医早有诊断,只吃了药也无用。
郑梦境试探着问道:“所谓寒凉之物,是什么?”
“草民不知。”李时珍拱手回道,“但改善饮食后,再经调理,应当无碍。”
朱翊钧道:“朕现封李公为御医,便由李公为皇后调理好身子。”
李时珍当下便跪叩,“臣领旨。”
王喜姐在坤宁宫醒过来后,直直地盯着帐子,“人呢?打死了不曾?”
都人低声应道:“已叫送丧太监领出去了。”
王喜姐犹不解恨,“叫扔去城外的乱葬岗!我要她死无全尸!”
“诺。”
两行泪从王喜姐的眼角滑入发髻。
为什么?为什么!
既然不喜欢她,何苦当年选她为后?!又何苦要装着疼如亲女的模样?
为了自己的名声,就不顾她的幸福了吗?
王喜姐几乎咬碎一口银牙。她自认封后以来,侍奉两宫太后孝顺,待宫妃和善,从未做错过什么。
苍天不公!
“娘娘,德妃来了。”都人从殿外进来,“说是听李御医说娘娘病了,前来探望。”
“李御医?”王喜姐皱眉,“这是何人?”
“方才李公叫陛下封为太医。”都人在王喜姐的耳边轻道,“乾清宫那头说,德妃问他,可有法子叫娘娘再怀上皇嗣。”
“果真?”
“果真。”
王喜姐自床榻上起来,“扶我起来洗漱。”
都人上前服侍,待收拾妥当后,搀着她去外殿。
王喜姐在上首坐定,脸色还是有些苍白,“有劳德妃费心,本宫无碍。”
郑梦境一福,“闻娘娘有恙,陛下甚为担心,特让奴家过来看看。”
王喜姐心中一暖,“你回禀陛下,说本宫无事便可。陛下身系万民,岂能因本宫费神。”
“娘娘,”郑梦境深呼一口气,“李御医说,能助娘娘产下嫡子。”
王喜姐点头,“此事本宫已知。”
郑梦境静默,起身告退。
有些事,不能由她来说。
王喜姐脸色转冷,“去将李御医请来,本宫有话要问。”
“诺。”
李时珍还未出宫,就又被坤宁宫的都人给请了回去。
他到的时候,王喜姐刚清理了一遍坤宁宫,完全不给李太后面子地将所有慈宁宫送来的人都还了回去。她亲自盯着都人煎药,自己哄着朱轩媖服下。
朱轩媖服了药后,难得脸色红润了一些。王喜姐见状,舒了一口气,心中不觉钦佩其李时珍的医术来。
的确是有几分本事的。
她双手抚上自己的肚子,有些期待。
真的……能生下嫡子?
不仅朱翊钧想,郑梦境想,王喜姐自己也想得紧。她一直以贤后的标准来要求自己,看着朱翊钧专宠翊坤宫,心里再酸涩,也忍着。明知李太后的心里更偏向景阳宫,也照样体贴服侍。
但这些都不是最重要的。身为皇后,一国之母,最为要紧的,是能够生育嫡子。
自好不容易生下朱轩媖后,多次滑胎,导致无法再次怀孕,便是王喜姐的心病。
“娘娘,李御医在殿外求见。”
“宣进来。”王喜姐抱着朱轩媖不撒手,她差点就要失去这个唯一的孩子了,如今能救过来,便当眼珠子一般看着。
李时珍一日两入坤宁宫的消息不胫而走。宫中传言纷纷。
李太后打那日坤宁宫将人送回来后,便知早年自己安排下的钉子全都给拔了个干净。
王喜姐不是蠢人,看来已是知道了。
只盼她莫要将此事禀于朱翊钧。
李太后知道自己与儿子的母子之情,日渐淡薄,再经不得什么打击了。
不过她能从裕王府的都人爬到今日之位,靠的便是察言观色。
王喜姐是个识大体的,以她的性子,并不会说与朱翊钧。
不过怕的便是事有万一。
第35章
李时珍所制定的调理,并不仅仅从膳食药物入手,他还要求王喜姐脱离原本的生活习惯,多走动。
“农户女因常劳作,是以身体康健。臣行走民间,多见农妇方生产完,便下地劳作。娘娘毋须同她们那般辛劳,却也得多走动,每日务必要走上五千步才好。”
王喜姐听了直咋舌,“方生产便下地?那坐月子呢?就不做了?”
李时珍摇摇头,“若赶上农忙,幼童尚需一同劳作。”
条鞭法被废止,课税陡然加重,田地又是看老天爷吃饭的,真个儿的手停口停。秋收时,若天气不好,家家户户都赶着收割稻谷,哪里来的时间坐月子。
李时珍见多了民间疾苦,便越发觉得达官贵人奢靡成性,太过娇贵。
王喜姐在心里暗暗算着,五千步,不知要走上多少才行。于她而言,真的是一个莫大的挑战。转念一想,为着能生下嫡子,什么样的苦不能吃?一咬牙,便应下,“本宫会谨遵李御医之言。”
自那日起,宫里就出现一道奇观。中宫摒弃凤驾肩舆,每日步行往返仁寿慈宁两宫请安。有的时候撞上宫妃的肩舆,坐在上头的宫妃不得不下来行礼,同皇后一起步行至分开。
受苦的不仅仅是王喜姐,连带着全宫都一起受累。
郑梦境倒不觉得累,她冷眼看着,皇后每每行走不过千余步,出的汗就能湿透一身衣服。
王喜姐是小脚,只巴掌大的三寸金莲。素日里走路的模样,瞧着弱柳扶风,可真要走那么多路,是真的受罪。坤宁宫开始时时都备着热水,王喜姐请安回来一趟,就开始解了裹脚布泡脚。一日起码泡三回才算。都人瞧着又红又肿的畸形双脚,边哭边替她擦干净。
谁都开不了口劝王喜姐就此罢休。人人眼前都有一个瞧得见的胡萝卜。
嫡子。
只要中宫能生下嫡子,现在受的所有苦楚都有了意义。
永年伯夫人期间也进了一次宫,正好撞见女儿在泡脚。看着她自脚踝往上,腿全都浮肿酸涩,当下哭成个泪人。疲累不堪的王喜姐还得劝她,劝至一半时,竟累得就这么睡了过去。
郑梦境在翊坤宫的佛龛前亲手上了三炷清香,跪在蒲团上,闭上双眼双手合十,向菩萨祈祷。
菩萨保佑,皇后娘娘能一举得男,诞下嫡子。
吴赞女捧着香炉立在一旁,垂下眼,怎么都想不明白为什么德妃要这样帮坤宁宫。
由翊坤宫的小殿下为国本难道不好吗?
郑梦境睁开眼,望着佛龛中手捻莲花,慈眉善目的如来佛镀金塑像。透过菩萨的金身,她回忆起前世来。
万历十八年,定陵方修建完毕。还不等朱翊钧高兴,百官就开始杜门请辞,朝中几日不见大臣,连朝会都没什么人。他们的目的只有一个,要求册立皇长子朱常洛为太子。
对朱翊钧而言,这就是赤|裸|裸的逼宫。
但他心中再恼怒,也毫无办法。他不是武宗正德帝,可以肆无忌惮地自京城奔赴边疆对抗瓦剌,也做不到恣意妄为地册封自己为镇国公。他除了一个皇帝头衔之外,什么都没有。
那几日,宫里的东西不知被砸了多少。堆积如山的奏疏,清一色全是请封太子的。
朱翊钧将奏疏全部扫到地上,喝得酩酊大醉。醉了,便倒进郑梦境的怀里,哭喊着叫“小梦”。
郑梦境又能有什么办法。外戚能捞好处,却干不得政,她和郑家都帮不了皇帝。比起朱翊钧,她心里更不甘心。她的洵儿哪点比不上朱常洛了?!
可她知道,朱翊钧拿朝臣半点法子也没有。
杜门请辞之后,朱翊钧借口等朱常洛十五岁再册封,就这么拖了下去。可人却日渐消沉了,对朝政再没有以往的热情,一门心思在宫中设宴享乐,奏疏都留中不发,朝臣请辞归家,便应下,也不再补官。
到了后来,请封的人越来越多,事情越来越不可收拾。就效仿嘉靖帝,多年不上朝。经筵日讲也停了。
郑梦境不懂朝政上的事,但有一个道理还是明白的。一个帝皇如果多年不处理政务,所有的事情都无法决断,那整个国家就会渐渐地衰弱下去,走至灭国的终点。她死得早,没能看到那一天。但朱常洵在洛阳被李贼擒获烹食,已然向她提前揭示了结局。
从蒲团上起身,郑梦境定定地望着照旧面容和善的菩萨。
前途艰辛,她只望能保住自己的儿女,莫叫洵儿再次重蹈覆辙。
南直隶
张懋修已经结束了为父丁忧,重新起复。朱翊钧授了他南直隶都察院经历一职,正六品。
看起来起点不错,比他丁忧前的品级要高,实则是明升暗降。
南直隶是个什么情形?那些被直隶排挤之人才会到这儿,养老之用。整日清闲并无大事。
不过这已经是原来老印象了。
万历十三年,朱翊钧重新召回海瑞,授了他南直隶都察院佥都御使之职后,这位年已七十二岁,刚正不阿的老臣请辞无果,便慨然赴任。赴任途中不想又有旨意,由正四品的佥都御使升为正三品的吏部右侍郎。
海瑞蒙获皇恩,感激于心,已经做好了死于任上的准备。一到南直隶,就开始大刀阔斧地进行整治,搅得南直隶大小官员苦不堪言。
张懋修到任上的时候,正好提学御史房寰担忧自己的小辫子被海瑞抓了,捅上京城去,先下手为强朝京里递上弹劾奏疏,先告海瑞一状。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