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卿本贤妻-第33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白玉禾起身后,见吕姨奶奶没招呼她坐下,委屈的看了眼夫婿,郝志学扶着她入座。
  “二太太,不知最近身子又何反应?姨娘昨天梦见石榴花开,结了很多果子,今天一早就盼着你们来哪”郝志学为老二,白玉禾一成亲就是二太太,县主是大奶奶,只不过都叫她称号。
  虽然是笑着,虽然是满怀期盼,可白玉禾就是听着不舒服,她也着急,但成亲三个月就被个姨娘追问有没有怀上,她还是觉得难堪。
  郝志学见媳妇脸色变了下,忙接话道:“姨娘,怎么不见县主?想着过年,府里又没几个人,侄子既然不在京里,自家人总不好面都不见的。”
  吕姨奶奶一点没动神色的,还是微笑的说道:“最近县主身子不爽利,就是初二也没回娘家,说留在府里招待回娘家的妹妹,姑奶奶带着姑丈初二回来后,见县主身子不妥,也嘱咐下人多照应,回府后派人送来的补品。”
  “既然嫂子不在,姨娘就多帮帮,县主病了,这下人管事的,姨娘多上心。”
  “不用我儿交代,姨娘在京里,姨娘不操心怎么能行?”
  母子俩说些话,郝志学对白玉禾说道:“玉禾,你去看看县主,要是有什么需要我们就准备些,大嫂不在京里,你当婶子的多关心点,拜托玉禾了。”
  白玉禾微笑起身,是呀,她是女眷,自然可以去看望县主,吕姨奶奶是个妾,夫婿又是男子,只能是她去了。
  郝志学等媳妇走后,对姨娘说道:“姨娘,这怀孕之事以后休当玉禾面提。”
  吕姨奶奶吃惊问道:“怎么?是你?”
  郝志学摇头道:“那到没有,我也盼玉禾早日怀上,不管是男是女都是白家外孙,对我只有好的,就像晋阳的巧娘,虽然她娘没了,张家不一样关照我?”
  郝志学原配张氏生的叫巧娘,一直留在晋阳没带来。
  “那就好,我还以为你又下药……”
  看到儿子不悦神色,吕姨奶奶忙住口,两人随即说些别的,谁也没再提县主。
  白玉禾去了县主院子,见是郝宅里最大的一个院落,进去后,县主靠在床上,轻微的咳嗽。她看到白家女进来,眼神复杂。
  衣香端了绣凳,白玉禾坐下,关心的问候几句。
  县主边回答,边看她的神情,见她满脸春情,说话间,露出的衣领下还有红印。
  忍不住嫉妒,她使劲的咳嗽,衣香晃着拿来痰盂,白玉禾见状,说了几句急忙告辞。
  回去后担心的说了县主的情况,郝志学说不行就告诉她娘家请个太医,吕姨奶奶慌忙说道:“马上去请上次来的大夫,那个大夫开的药还对症,吃了就好了,就是县主嫌苦,这几日没吃,姨娘这就派人去请。”
  郝志学见机也带媳妇告辞了。
  过了几天,消瘦的县主比过年时有精神的见了郝志学,郝志学心疼的拥着她,说喜欢往日那丰满柔媚的娇娘,县主摸着良人的脸,说是最近受凉,都是夜里思念良人的缘故,所以不要只记得新妇,而忘记她。
  如今的良人越来越温柔,每次都舍不得离开她,有次抱着她哭泣,说有缘无份,恨自己没早点来京,把县主心疼的泪水涟涟。
  最后良人说在郝宅好好把身子养好,她姨娘做补汤还是有一手,让她乖乖听话,县主都含情的应了。
  他俩却不知,郝志华进来时,被宋鹏飞无意给看见了,宋鹏飞见过这个郝志学,上次就那样他还中了探花,这方面对他也是佩服,所以印象深刻了。
  看他做贼似得进了这个宅子,宋鹏飞好奇,找借口离开了同行的人,就守在宅子外,等了半天,郝志学出去了,都是过来人,见他那情景还能不知咋回事,宋鹏飞就乐了,才娶了白家女就出来找野食,等我查到这是谁的宅子,叫上白家你的大舅兄来,打你个满城跑。
  等查出来,宋鹏飞惊呆,这个可不能叫白家的,这个他得好好想想,他想起当初查到端和郡王的儿媳混淆皇家血统的事,大伯交代他千万别声张,别坏了事。
  宋鹏飞就赶紧的跑回府里,找到大伯和世子堂哥,把这事说了,听的人都是瞪大眼,太不可思议,又几遍的追问,最后让宋鹏飞千万别告诉他爹,找几人盯上这两人,宋鹏飞激动的答应了。
  太喜欢这种刺激的暗地里跟踪人查人的勾当了,心里那个爽呀。可惜只能暗爽,又是憋的慌,好想找人说说。
  ……
  过了十五,谢二姑太太回京,问她去了哪里,她说去了范阳,公主的一个别院,谁也没多问,常宁公主母家是范阳的,那里有产业也说得过去。
  太夫人留她在府里住着,她也应了,廖安志带着闵氏当天就来看了母亲。
  他跪着含泪给母亲磕头,要母亲回廖宅和他同住,绝对会奉养母亲终身。
  谢二姑太太拒绝,说在娘家住段时间再说,除了苏氏,没人留意二姑太太的话,苏氏听到这句,就是想二姑姐又打算去哪?
  过后,廖安志每日都要来舅家一趟,被二姑太太训斥,让他回家陪媳妇去,好好对待媳妇,夫妻俩和美,当娘的就放心了,廖安志无法,只好在休沐时带闵氏来看望母亲。
  太夫人有二女儿陪着说话,也就不注意外甥女的动静。朱董氏偷着去见儿子孙子,见儿子在菜馆招呼客人,心疼的掉泪。
  气冲冲去质问儿媳阿金嫂,为何让男人做伙计,阿金嫂没说话,朱金明却说他愿意,总比呆在府里当废物强。
  朱董氏大吵要带回孙子,朱金明扯着脖子喊:“你毁了我不够还要再毁我儿子吗?”
  大怒的朱董氏扑上去打儿子,弄得菜馆乱糟糟,朱金明把她娘拽出去,说别在像无头苍蝇似得跟着他。
  朱董氏回去后,躲屋里大哭,边哭边骂寡妇媳妇带坏了她儿子,以往她说什么都听的儿子娶了寡妇就不听当娘的了。
  太夫人得了信,也就和二女儿叨叨了这事,但没去管。
  谢二姑太太听了后,就说了一句:送庙里不见儿孙就好了,太夫人接了句说那就是朱家的事了。


第907章 娘给你挑的人
  如今的谢二姑太太没了往日的动不动就直话撂出来,含笑听着母亲的絮叨,是和侯夫人苏氏见面,也都是微笑点头。
  苏氏觉得虽然以前也是微笑点头,但不一样,她以为是离开了渣人,心里舒心的缘故。
  正月不做媒,要有喜事一般也会过了正月才会说媒。
  常宁公主来给谢二姑太太保媒,让太夫人吃惊坏了。
  二女儿这个年纪,哪有可能再嫁?
  所以太夫人都没听清楚嫁给谁,就张大嘴问道:“公主,我听岔了?是不是给我府里哪个小娘子保媒?”
  常宁微笑道:“太夫人,没听错,是给府上你老的二女儿谢娇保媒,这个面子可得给我。”
  “嫁谁?”
  “说起来太夫人肯定愿意,还是你府上姻亲哪,我是看好了,只有他配的上谢娇,两个可是真正好,我也是过年才想起来,这不,刚过完年,我就上门了,免得好女婿让被人给定了。”常宁说完还掩嘴笑。
  太夫人急了,问道:“那是谁?哪个姻亲府上的?”
  常宁拍下手说道:“瞧我,没说明白,就是贤淑夫人的娘家苏府上的,不是有个江南来的苏自林?带着个小儿,丧妻,太夫人,这两人是不是相配的很?”
  太夫人想起来了,当初姜太妃还想把娘家侄女介绍给他的那个,人是不错,可就怎么感觉不对哪,二妮子这么大了,还嫁什么嫁?不过不嫁人,将来埋哪?受谁的香火?
  问了年纪后,太夫人就更觉得奇怪了,比二妮子小好几岁,还没德儿大哪,这要是成一家,好是好,还是觉得有点不对哪。
  常宁见太夫人犹犹豫豫的模样,劝说道:“虽说出嫁由父母,再嫁由自己,可是当娘的,怎么能放心?将来儿女个个都有人祭拜,谢娇怎么办?”
  太夫人一拍手赞成道:“是这个理,我当初不愿意她和离,就是因为这个,女婿不好,不搭理他,但总的要考虑将来埋哪里,谁给拜祭?我可以让老大同意谢娇入谢家祖坟,可名下没个儿女,谁能记得年年祭拜的?”
  常宁面上微笑,心里直抽抽,给活人说媒,竟然哪死后的事来说,怎么都不吉利。
  “但是又想,二妮子这个年龄能改嫁?我这发愁哟,年都没过好,还想不行给她在谢府过继一个,都在琢磨,看哪房的孙子合适的。”
  “过继的哪有现成的儿子好?苏自林你老也见过,苏家人没的说,只有一个小儿,还小,养大了自然亲,将来不就是受苏家香火?将来还有个作伴的不寂寞。”
  得,连同埋的理由都拿出来说了,真不吉利!
  越说就越说道到太夫人心坎上,马上要拍手决定了,常宁就说问问谢娇本人和兄弟,刚好二姑太太去了大房,就一起叫过来了。
  来的人,除了谢娇全部傻眼加蒙擦擦,给二姑太太做媒?
  苏氏更傻眼,做媒对象是她族弟?
  好像他族弟说过先不考虑成亲的问题,还和大嫂说将来致远成亲了再说,这俩人凑一起咋回事?
  等等,想起来了,他俩认识,二姑姐是致远干娘,苏氏就怀疑的看了看二姑太太,发现她有点不自然,强装镇定,因为怀疑的问题,越看越想都觉得俩人有点不对。
  太夫人是欢天喜地的说了这事,态度已经表明了,侯爷想张嘴,被侯夫人一把拉住,三老爷是看看母亲,看看二姐,就说了句:二姐愿意就行。
  说完想起是太太族弟,又急忙看了看太太。
  侯爷还是问了句:“公主,是苏府托你来说的?”
  常宁公主笑道:“华儿走前曾对我说过,心疼他母亲,但愿母亲后半辈子有个着落,所以我就一直在想这个问题,想起来苏家的苏自林就合适,问了问苏自林,他同意后,我才来的,你们要是没意见,我明儿再去趟苏府,反正这媒人酒我是喝定了。”
  这话说的这么肯定,除了太夫人,其他人都想到二姑太太和公主多年的好友,她不可能不经过二姑太太的同意就冒然上门,还说的这么肯定。
  谢二姑太太低垂眼睑,脸色微红,常宁公主都没问她,直接问了太夫人:“那我可就明天去苏府了,你这有什么要求没?”
  太夫人也不问过女儿,直接说道:“就这么定了,我这没要求,只要能对二妮子好,比啥都强,一定要气死廖家的。”
  最后一句谁也当没听到,等送走了公主,太夫人乐呵呵的看着女儿,说道:“二妮子,你放心,这回娘给你挑的人,准没错,别在意别人想什么,谁说啥告诉娘,娘大耳刮子打上去,你要成了亲,娘算是能闭眼见你爹去了,不能别的儿女都有依靠,有人上坟,留下你一个人孤零零的。”
  二姑太太这时掉了眼泪,虽然母亲有时的做法歪了点,可总是记挂她,她还以为母亲会吵闹的不肯她再改嫁。
  太夫人都愿意,其他人谁也不会说啥。
  而苏府,苏御史听到族弟说要娶亲,挺高兴,可是听是谢府的,还是妹夫的姐姐,就觉得不好,摇头道:“不是我嫌弃谢家人,那也是我妹夫家,可是那谢二姑太太年纪大了点,又是姻亲,你要娶妻娶个年轻点的,也好照顾你们父子俩。”
  陶氏心里也是不满意自林成亲人选,虽然赞同丈夫的想法,但没这么直接说出来,“廖状元母亲才和离,就这么冒然提亲,让别人怎么想?”
  苏自林微笑道:“公主今儿就去了谢府,明天会来堂哥这,实话对堂哥堂嫂说,人是我看上的,我去求的公主,我敬佩谢娇,愿意娶她,如果不是她,我宁愿自己带大致远,这婚事哪能只为了照顾我们父子就娶了人家?”
  虽然他是笑模样说的,但话里的意思就是我愿意,不娶她我就继续孤单着。
  苏御史夫妻自然听的出来,苏御史叹口气道:“你想好了就成,将来好好过日子。”
  陶氏只是说她会帮着张罗,苏自林躬身给堂嫂道谢。
  等常宁公主来后,一切说定,婚期都定了,三月二十成亲,也不在京里买房,就住那柳树沟庄子里。


第908章 称呼
  出了缘草堂,苏氏走在后面,侯夫人也在后面,俩人一碰头,苏氏悄声问道:“大嫂,这咋回事?”
  侯夫人也纳闷道:“我还想问弟妹哪?不是你娘家人的吗?”
  苏氏继续问道:“我是说太夫人,这次怎么就这么痛快的答应了?上回三姑太太的事,那个闹腾不愿意呀。”
  侯夫人道:“这可不一样,三姑太太不改嫁是埋进曹家祖坟,收养个嗣子,就算没嗣子,也是曹家子孙的拜祭的,二姑太太和离了,谢家祖坟族长肯定不会同意她进,那么就得孤零零的,太夫人是想到这,才会愿意,不是有的女子未婚就没了的,疼爱女儿爹娘的还得给她结个阴亲的,就是图了这个。是呀,我也老了,也能明白这层,所以,怎么的都要忍下这口气,谁知道当初二姑太太怎么想的,这么个年纪了,又闹和离。”
  两人边走边说,苏氏就听着,和大嫂相反,苏氏是穿来的,她更注重的是能不能过日子,而不是埋在谁家祖坟。
  苏氏想到二姑姐是致远干娘,那么苏自林难道是暗恋她,才一直不成亲,一听二姑姐和离了,就托了公主来提亲?
  有可能,很有可能!
  苏氏是没往致远是二姑姐亲儿那方面去想,一是二姑姐的性子就不可能做那事,二是这里想来个婚外情私生子,不是件容易的事,而族弟看着也不像个男小三,两人的人品都放在那哪。
  回屋后,三老爷沉默了会,说道:“锦娘,你约了你族弟,我要问问他。”
  “问他什么?”
  “问他为何要娶二姐?二姐这一辈子够苦的了,好不容易儿女都大了,虽说嫁个好人是好,可致远还那么小,二姐嫁过去就是后娘,又得要开始辛苦,我问自林是看中二姐培养了状元的本事,还是看中了二姐这个人,这里面可区别大了。”
  苏氏睁眼望着他,老爷何时那么细想想问题了?不过苏氏是想到另外一个问题了,问道:“那这两人要是成了,二姐是姐还是弟妹?自林是姐夫还是族弟?
  三老爷说道:“自然依着夫家来称呼,呵呵,以后见了自林就得是二姐夫了。”
  “那我要是回娘家哪?我是苏家女,自林是我堂弟,回去后,苏家聚会上,自然二姐该是我弟妹才对,不然谢府的二姐和姐夫跑我苏家来聚会干嘛?”苏氏是这样理解的。
  三老爷饶头,有点混乱,得问问大哥才行。
  有常宁公主中间保媒,两府都同意了,苏自林开始收拾那庄子,重新布置,带着徒弟也去和徒弟母亲说了他要成亲,但还是会带阿满在身边,等张氏听到儿子师娘将会是廖状元和离的母亲,更是又吃惊又激动。
  状元母亲和离,张氏自然听闻过,她是同情谢氏的,女子不是被逼到份上,不会选择和离,就像她当年也是如此。
  能培养出一门双进士,一个还是状元,谢氏就不简单,能给儿子当师娘,真是前世做了多少善事才积来的福分。
  激动完又发愁,送什么礼物好?贵的买不起,平常的怕送不手。谁知道儿子师傅说送十斤卤肉就是贺礼了,让张氏忍住泪水给苏自林深福下身。
  苏氏是抽空赶紧回了娘家,她也想知道些啥,陶氏是叹口气,说道:“我和你大哥是一个意思,可是自林说他要娶妻就娶谢府女,不然继续独身了,我们自然不好再劝。”
  听了这话,苏氏就更觉得是这两人是个狗血暗恋故事,族弟还是那被虐心的,苦苦守候。
  苏氏就说了老爷要见族弟,让大嫂给自林说下,大嫂点头,说道:“这也乱套,就怎么称呼?从和叫二姑太太是姑姑哪还是表舅母?”
  对哦,除了她这一辈,还有小辈的哪,本来从和如今的年纪就是分不清称呼的,再遇见这个,一会叫姑母,一会叫堂婶,更加混乱了。
  哎呦,头疼,不管了,反正小辈愿咋叫就咋叫,又不经常的见面。
  三老爷是见了苏自林后,回来给太太说这个姐夫好,比那个廖景章好太多,但愿二姐后半半辈子有个着落,侄子再孝顺,不如有个老伴,再说苏自林还比二姐小,老了肯定不会让二姐伺候他的。
  瞧,这有一个不知想到哪里的人。
  苏自林郑重的来拜见了谢府,太夫人是越看越满意,心里想:姜太妃看中的人都娶了我和离的女儿,看来面子没啥丢人的。
  侯爷是神色复杂,三老爷是满意,苏氏是八卦心好奇仔细打量族弟。
  等送来了聘礼,太夫人更满意了,之前以为苏自林是个穷鬼,得靠苏府帮衬,太夫人私下里琢磨,穷就穷点,家里就父子俩,花不了多少银子,她到时多给点也行。
  看到聘礼,太夫人当即说把自己手里的分两半,一半给二妮子当陪嫁,一半给三妮子留着,侯爷和三老爷知道这是母亲留着准备给宋舅舅的,因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