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卿本贤妻-第33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几年越活越年轻了。
说到太夫人心里去了,她就挨着堂哥坐下,絮絮叨叨了积极向上的这两年被熏陶的老话,让老公爷听了也高兴,时不时被堂妹的话逗得哈哈大笑。
但回去后,侯爷和三老爷夫妻还没退下,太夫人就泪水涟涟,说今年见堂哥的精神不济,担心堂哥身体,嘱咐儿子们要多去看望堂舅。
这个堂舅是要多去探望,侯爷几人都应下,又安慰母亲说堂舅就是要活百岁的人,让太夫人多拜拜菩萨,保佑堂舅身子健康。
这个年开头挺好,和去也一样,红红火火,美中不足是谢二奶奶的和离人又没回来,好在捎信说过了年会回来,太夫人也就没在过年哭闹。
可在大年初六,一直在侯府里没啥动静的董表妹,朱董氏一家闹腾了。
朱金明去年媳妇没了,之后也没人多留意,董表妹一家不咋给侯府添麻烦,所以没谁问起她一家,偶尔在太夫人那见到,朱董氏也是热情客气,侯夫人和苏氏对她也客气。
可初六,朱董氏哭哭啼啼的跑来找太夫人,说朱金明突然说要娶个寡妇,朱董氏不愿意,可他死活要娶,朱董氏一是来说这事,二是想让太夫人阻止。
太夫人八卦心顿起,这个外甥孙是个酒鬼,外甥女朱董氏平日看的紧,不准他出府胡闹,整日的呆在府里,哪里去认识什么寡妇的?
朱董氏哭诉中说了原委。
原来自儿媳没了后,朱董氏一心带着孙儿孙女,还有外孙,顾不过来,朱金明就有时偷着溜出府,找了个菜馆吃喝,有时给银子,有时没银子付账,就说是宣平候府的外甥,一来二去的,菜馆老板娘是个寡妇,比朱金明大三岁,只有和前夫生的一女,十岁了,朱金明去的多了,俩人慢慢相熟了,寡妇提出嫁他,以后酒菜的管够,朱金明立马答应。
太夫人心里也我擦我擦的,几顿酒钱就把自己给卖了,真够新鲜的。
可这事是朱家事,太夫人就好言相劝外甥女,让她回去和儿子好好说,要是续玄,也挑个正经人家,朱董氏擦泪点头,她也是这个意思,好歹朱家曾是官家,怎么能娶个市井抛头露面的寡妇?将来孙子读书科举,头顶着这么一个继母,如何好看?怎么娶亲?
苏氏知道这事是几天后,朱秀莲来找她,进门就哭了。
对朱秀莲,苏氏是有好感,旻饼开业两年,除了她嫂子过世,她请了假,这两年都是勤奋做事,旻饼的各项外物事也是她张罗,秋桃几次来都说朱家就她一个明白能干人。
她的儿子不到四岁,一直都是朱董氏照看,如今也和朱董氏的孙子一同在侯府大房跟着大房的孙辈读书。
苏氏年底也给她包了分红,有时去库房挑东西,看到有什么也让人给她送去,朱秀莲每次都是说会好好在旻饼做事。
第904章 强势
朱秀莲先是在苏氏面前掉了眼泪,然后说她哥要娶寡妇的事。
苏氏也吃惊,奇怪她哥朱金明怎么有动静了?这个朱家,一向都是董表妹朱董氏在张罗,之前的媳妇也是不爱出声的,朱秀莲是反抗了母亲找了苏氏谋得一个差事,她哥一直在府里呆着,可以和二老爷作伴了,每天醉生梦死的,清醒的时候,见人只是和蔼的笑下,不清醒的时候,朱董氏守着,别人也看不着。
听了朱秀莲的话,苏氏以为她也是不同意她哥娶个寡妇,谁知道朱秀莲说道:“三舅母,我是赞同我哥娶阿金嫂,就是那个寡妇,我听我哥说了就去见了她,她人格外爽利,直接对我说,她就是看上我朱家是侯府远亲,她夫死了三年,守了三年孝,这个菜馆是丈夫和她一手张罗的,可她婆婆,还是个填房婆婆,想霸占产业给自己亲儿子,赶她们母女出去,她气不过,就想嫁了我哥,好借势,再就是嫁了后,也好给她女说个婆家,但她也说了,我家情况她也听我哥都说了,如果能嫁进朱家,以后朱家她来负担。”
苏氏听着点头,能明白那寡妇的心思,被婆家身无分文赶出来,还不如嫁朱金明,好歹保住家业,也能给女儿选个好夫婿,对于老百姓来说,侯府这个嘘头还能唬唬人的。
“要不是阿金嫂人厉害,她都会被她婆婆给卖了,她也是夫孝过了,婆婆找了族里,逼得紧,刚好认识了我哥,才想了改嫁给我哥,好借势摆脱她婆家,我同意我哥娶她,也是为了我朱家,不瞒三舅母,我原本打算带着儿子离开京城,去哪个小地方都行,不能让我娘毁了我儿子,她已经毁了我哥,还继续毁我侄子,我不能再把儿子交给我娘带。”
说到这朱秀莲不停的流泪,苏氏是没听明白,都是董表妹亲儿亲孙子,董表妹又是个辛苦为儿孙的人,怎么是毁了?不过想想朱金明那样,难道是有原因?
“当年我是没办法才找来侯府,有点办法我都自己带着儿子过,说出来谁都不信,我娘多好呀,为儿孙尽心尽力,就是她的这个尽心尽力,才毁了一代又一代。”
朱秀莲擦了眼泪,说到这有点情绪激动,“我都不知我娘是咋想的,对外人格外热情和气,心气高,总要儿孙读书成才,好给祖辈争光,就从小拘着我和我哥,除了读书啥也不教,又不让我们和府里姐妹们来往,怕耽误了学业,稍不如她意,不按照她的意思来,就是谩骂,什么话伤人就骂什么,我是年少,对着和她吵,我哥性子温吞,心里气闷就慢慢喝上了酒,我哥这这么大了,还分不清好赖人,可他也养成了啥都听我娘的,当初我前头还有个嫂子,是我一个伯娘做的媒,是个小武官家的,性子厉害,我伯娘偷着给我说,就是想让我哥哥娶个厉害的,好把我们这一房给撑起来,不然等我娘没了,我哥靠谁去?可是我哥哥不争气,成亲没几个月,找我娘哭诉,说嫂子总管着他,不让他喝酒,又让他好好找个事做,我娘听了我哥的就不干了,认为儿媳欺负儿子了,吵闹着休了我前嫂子,后来娶的这个嫂子,脾气是好,任由我哥也听我娘的。我没出嫁前,总和我娘吵,让她不要这么把儿女都霸着,所以我也草草选了人嫁了,却遇人不淑。”
苏氏从朱秀莲没头没脑的话里听明白了,董表妹就是个强势母亲,我的想法是为你们好,必须听我的,不听就是不对,儿子听了,女儿没听,但挑中的夫家不好,娘家遭难后被休。
“要是说出来谁也不信,怎么看我娘都是个热情客气的,以前,在朱家,我娘把她的陪嫁和我爹的分家产业,都和气出去了,哪个有事她都给,总说做人都要讲个面子情,不然见面了哪好意思说话,不用我说,三舅母也能看出这点,就现在朱家这样了,投奔侯府寄人篱下的,我娘也总是如此作为,我不是说不能如此,而是也得看看自家情况,我在旻饼有了收入,我娘就开始安排我给谁礼物,给谁凑份子,我每月的月钱给了我娘,三舅母给我的年底分红我都私藏着,总想存点将来好买个宅子,要是我娘知道,一准安排我都花没了。”
越听就越明白朱家了,这个董表妹有点像素娘说的她的那个舅母,希望寄托在儿女成才上,可儿女不成材,她失望太大,就平日里把怨言发泄出来,但又好面子,所以在外尽做面子事,得到好评如潮,让她心里满足,人又强势,非得让儿孙都得听她指挥,才霸着儿孙不放手。
难怪那次朱金明在张家村喝多了大喊什么成天跟着他,压着他,骂他是废物,说什么死给她看,他也就是性子懦弱,借着酒疯才敢闹一下,清醒后还是在母亲手下的乖儿子,从小就依赖母亲,但是让他独立,他也不敢,只能依赖着,心里又憋屈,才喝上了酒变成酒鬼,在酒后把压抑散发一回,清醒回归原样,被母亲骂了后积压的怨气再喝酒发泄。
而董表妹越来越失望,又把目标盯着孙子身上,同样的模式继续来一遍,将来孙子就是朱金明第二,所以朱秀莲才说毁了一代又一代。
“可是我儿子大了,我就像看到我哥小时那样,被我娘拘着,见人都不敢说话,是,我娘对儿孙付出了心血,她能干的,什么都不让儿孙做,就是媳妇她都不会让多干活,可是,越是这样,我儿子将来不得和我哥哥一样?我害怕,原本我就想带儿子走,好歹现在孩子小,还能改过来,到了十几岁,那就完了,我侄子八岁了,就活脱脱的我哥,裤子都不会穿,还得我娘每天亲自给穿,我娘说只要好好念书,她下跪伺候着都行,三舅母,这不是培养废物吗?我和我娘说,她就骂我自己是个不合格的娘,没资格来说她,她做的说出去比哪个母亲都做的好,我哥这么大了,饭都恨不得让人喂,我娘恨起来就把我哥骂的拿刀要砍脖子,可是平时我娘又把我哥伺候的跟大爷似得,三舅母,你说,我再不带我儿子离开,将来我儿子也是这样,我就是哭死也来不及。”
朱秀莲这一顿说,苏氏明白了,难怪有几次见到董表妹,都是她拿着大包,儿子空手跟着,她抱着孙子,儿媳一旁跟着,反正董表妹就是个能干人,我啥都能干,没你们事。
这就是亲娘亲祖母捧杀儿孙,还不像后娘继祖母,她们是知道会是什么结果,如愿了而高兴,而董表妹看到这样结果不会高兴,她是想:我这么付出为儿孙,付出整个心血,你们该按照我的想法成才,但是你们变成废物,我失望,对不起我的付出,所以我恨铁不成钢,总会发泄在儿女身上,但继续付出,希望你们能争气,可越来越远离我的期望不说,和个普通人都比不上,更加恼火,不满和失望让她越来越发泄,因为爱面子,在外极力遮掩,和人交往也尽所能的应酬。
第905章 太夫人拍板
苏氏是想明白了董表妹,可是不明白朱秀莲来找她说这为什么?
“三舅母,我见了阿金嫂,她说会把我侄子送学堂读书,会慢慢教导,我侄女她也会管,既然为了她女儿嫁给我哥,我哥她就养着了,会照管我侄子侄女,只是希望我娘到时别插手。三舅母,我也想了,如果我哥娶了阿金嫂,搬出府,我带着儿子跟着过去,阿金嫂也愿意,有个在旻饼做掌柜的小姑子,也没人敢上门闹事,我是为了我侄子侄女,还有我儿子能脱离我娘,我不指望儿子能多成才,最起码将来是妻儿的依靠,而不是等着老人来喂食,反正我哥只不过是换个人养着他,没人再骂他,所以他这次这么大胆的反抗我娘。”
“那你娘要是死活不同意,你哥也娶不了呀?”苏氏忍不住插言问道。
朱秀莲看着苏氏,有点心虚,咬咬牙跪下道:“三舅母,我今天来给我说这事,是刚才我去了姨祖母那,我说我私下问了三舅母,三舅母说娶阿金嫂可行,就是要搬离侯府,远离我娘,朱家将来就会翻身,姨祖母听了说要问下三舅母。”
苏氏听了有些气恼,难怪来和我说了一大通,打了这个主意,你家的事把我掺和进来,董表妹要是闹腾,我就是个出坏主意的人了。
“三舅母,我也没法,不然谁能劝了我娘,她不会听别人意见,三舅母要是气我私自乱说话,怎么罚我都成,就希望三舅母这次能帮帮我,看在我侄子侄女没了娘亲,将来还得让我娘霸着,我求三舅母,我不能看着我侄子侄女都毁了,我可以带着儿子离开,可是他们哪?还得继续在我娘手里。”
朱秀莲磕了几个头,仰脸都是泪水,估计她知道要是提前来给说,苏氏不会答应,所以才先斩后奏,也是用了心机,可这事,这事……
苏氏是越想越想不通董表妹的想法,要是朱秀莲说的不对,可是看看她儿女孙子孙女,好像她说的都是事实。苏氏想到阿满的母亲张氏,总是轻言轻语的不厌其烦的和儿子说话,就是个那么个儿子,张氏都不死心的想让他能学点基本的,细心的教导,从没有不耐烦的对待过儿子。
“我不会不养我娘,老早我都知道,我哥指望不上的,我娘的养老我会管,不仅是我娘,就是我哥我侄子侄女也得落到我头上,但没法,都是至亲,可这次能有机会改变,我愿意和阿金嫂一起来帮着我哥把家撑起来,最起码侄子大了不会像我哥哥这样,三舅母,是我自私,我侄子好了,我也能少负担一些,但也是为了他们好,错过阿金嫂,我娘肯定还得给我哥娶个我嫂子这样听话的,再生几个,岂不是更加完了?”
苏氏都能想明白,她就是反感借她神婆名声在里面出主意呀,虽然不是她的主意,但说出去就是她给的建议。
原本她就不喜自己有这个名声,以后都拿这个来找她办事,早晚会出错。
看着跪着的朱秀莲眼里的渴望,苏氏也不好当场拒绝,说让她先下去,要好好想下。
没等苏氏想好哪,太夫人拍板同意朱金明娶那寡妇了。
是侯夫人在一旁劝说,这个苏氏理解,朱家要是能搬离侯府,有寡妇养着,也给大房省了事,可太夫人能这么容易的同意,就奇怪了。
但不让苏氏去装神弄鬼,她松口气。
太夫人是拍板前给刘婆子说道:“我是看外甥女不对,这养儿孙哪有死霸着不放手的?宠也宠坏了,她说是儿女不争气,我看就是她管的太多,儿孙自有儿孙福,管那么多,什么都帮儿子干了,可不儿子就是废物了?”
刘婆子听了心里直撇嘴的,怎么看别人你老就看的明白,轮到宋家舅爷身上,你老就是兄弟可怜,我得管我得帮?
“我不是怕外甥女在府里吃喝啥的,这能费多少银子?就是我不在了,老大也不会把朱家轰出去,可这么长久下去不是个事,外甥女总是说孙子科举后就好了,可是科举哪有那么容易?三房那个庶子老六,苦读十几年还不是个秀才?秀才就能养家糊口了?外甥女看不明白,我可是看的明白,没个营生,靠科举就不是那回事,所以我就同意娶那寡妇,谁说寡妇的和离的就不是好人了?”
哦,是想到谢二姑太太了,难怪。
“可要是外甥女跟过去,绝对是给媳妇添堵去了,算了,看在我表妹份上,我再帮她一回,虽然外甥女会埋怨我,但我也不能看着表妹后人让外甥女全给毁完了,你看那秀莲,给德儿的铺子做事,那才是正经,要是按照外甥女的意思,守在府里盼着儿子苦读考科举,一窝子都靠科举,考到八十了,那么妻儿吃什么喝什么?”
瞧,人都是看别人看的清楚,轮到自身,就糊涂,不是糊涂,而是都是愿意按照自己的想法自己的心思来。
所以,太夫人找来两个媳妇,说给朱家凑吧凑吧,买个宅子,不能娶亲住寡妇的宅子里去吧。这个侯夫人马上同意,还体贴说她给准备些所需物品。
太夫人对怨恨儿子的朱董氏说道:“你也撒撒手,享享福,我看这样,你就留在府里住,陪陪我,儿子成亲了,总该放了心,我也享享外甥女的孝顺。”
这话一说,朱董氏哪好意思说不孝敬表姨,就跟着儿子过去?
于是,没几天,侯夫人挑了个宅子,太夫人和两个儿媳凑的银子,朱董氏还是除了一点零用钱,身无分文。朱秀莲建议,买的宅子离侯府老远,在城东,苏氏给添了家具,侯夫人准备了其他,阿金嫂的菜馆算是陪嫁。
婚期定在二月,朱董氏在自己院里又是哭诉又是骂,可朱金明是每日的去菜馆,不仅帮忙,偶尔馋了喝顿酒,阿金嫂派人伺候的好,更不愿回去了。
定下亲事,阿金嫂的婆家不敢再闹,那个族长还笑脸巴着,说阿金嫂改嫁的好,将来一定要多关照,阿金嫂自然客气招待,将来的事将来说,眼跟前没必要得罪人。
太夫人这几日就开始找来外甥女,每日一洗脑,指望她能想明白,但是顽固几十年的人,怎么可能听了别人的话就改变,好在不敢反驳,只能留在府里孝顺表姨。
第906章 日渐消瘦
白玉禾年初二和夫婿回了娘家,姐妹堂姐妹的也都回去了,白三太太客气的招待了女儿女婿,郝志学也表现的夫妻和美,让别的姐妹们羡慕。
初五,郝志学提出回郝宅看望姨娘,白玉禾同意。
成亲后,两人也曾回去看望过吕姨奶奶,白玉禾觉得夫婿的姨娘很温和,将来就算住一处也好相处,对夫婿成亲后没让姨娘搬来,白玉禾是感激的,夫婿说要和她过过二人自由自在的日子。
这次回来,没见到趾高气昂的县主,她算是白玉禾的侄媳了,可对比自己大的侄媳,还有皇家身份的跋扈名声的县主,白玉禾虽说不喜,但成了一家子也无法,好在她算是县主的长辈,也不必怕她。
吕姨奶奶热情的招呼了儿子儿媳,媳妇只是福了福身,吕姨奶奶有些不满,成亲就没见儿子带她来给姨娘磕头,当初的原配媳妇对自己可是恭恭敬敬,进门磕头茶都喝了的。
白玉禾起身后,见吕姨奶奶没招呼她坐下,委屈的看了眼夫婿,郝志学扶着她入座。
“二太太,不知最近身子又何反应?姨娘昨天梦见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