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清宫庶女传-第7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玲珑慌忙伏地叩头道:“公主这话让奴才惶恐。”子蓠将她扶起道:“我知道你为难甚么。我出生的那个时辰,婉娘娘生了个阿哥,我再不聪明,也知道其中的曲直。你怕我知道婉娘娘为了那阿哥不要我时,我会更恨她,因此不敢告诉我。可我明白告诉姑姑,我要恨的也恨过了,只想知道那里面的事情。除了姑姑,再没有人能告诉我了。”
玲珑想她那晚见婉妃病急时着急的样子,便知道她对生母有眷恋之情,现在她把自己顾虑的事也说了出来,自己倘若再不把话讲清楚,只怕她到婉妃死了也不来看她。玲珑便将曾毅如何将她换出宫的事如实说了,子蓠仿佛听故事一般。玲珑跪哭道:“公主出宫后,主子日夜想念,常常梦见公主在街上哭。后来暗里央人去访曾先生的下落,但总也找不到。”
子蓠恍惚道:“你骗我吧?她既想念我,为何将我抛弃。我好在给爹娘收养了,若是教人卖了,焉能有今日?”玲珑道:“主子自公主走后,没有过一天安心的日子,只那时还有小阿哥作伴。后来小阿哥夭折,主子便犯了疯病,十二年就这么过来了。求公主可怜可怜娘娘,她受的罪也够多了,现如今又是这个样子……您要恨她,只怕,只怕也不没有多少日子了……”玲珑言罢,痛哭扑地。
子蓠心中感荡,头脑疼痛,昏昏沉沉问:“这事瞒了十几年,皇上是如何知道的?他无所谓吗?”
玲珑道:“这个主子也想不到是谁说的。皇上收到一封密信说了这件事。后来皇上便亲自到蕙香馆来问,主子只是不认。主子不是不愿意认您,她是看到您在宫外生活过得好,不想您回来这里,主子说,她的一生毁在了这里,不能让女儿也困在这里。可纵是主子不认,皇上还是确知了这件事。皇上大怒,将主子打入冷宫,后来主子犯病,越来越重,皇上又恩准主子回蕙香馆养病。主子早知道您的身份,也想您想得辛苦,可从来不望着您回宫来,她盼着您在宫外好好活着。知道您要回宫,主子又高兴又忧愁,她想见您,又不想您回来。您进桃夭阁那天,主子其实满心望着您来蕙香馆,但一连几日,您有时从蕙香馆前过也不进来。主子便知您是恨她,还强笑着说您的性子像她,敢爱含恨。奴才这里要大胆说句您不爱听的话,您回宫前,主子早病了两个月,只是想着要见您,每日也按时服药,病情有渐好的势头。但回宫后,主子用药日减,有时一天也不进一点东西,竟是一天比一天不如了,也不许奴才们去告诉您,那晚还是奴才自作主张去的桃夭阁。主子怕是撑不了几天了……”
玲珑哭得糊涂,子蓠眼泪也不住落了下来,到底是生身母亲,母子天性,总没有不爱的。
作者有话要说:
早八点、晚八点更新。
第140章 因情生病
她抹了抹泪,欲将话题转到别处,问玲珑道:“这事既只有你们跟那个曾先生知道,那便是他告的密了,还能有谁呢?”玲珑摇摇头:“主子说决不是曾先生做的,曾先生淡泊名利,且一直对您这么好,他若是想说早就说了。他是主子信得过的人,不会这么对主子。”子蓠道:“他何曾一直对我好了?我并不知道他是哪个。”
玲珑惊道:“上回跟您一起到蕙香馆来给主子看病的先生,您不认得他吗?”子蓠只知松鸣鹤姓松,一听玲珑说的是姓曾的,便一点也想不到指的是松鸣鹤,因说道:“哪个先生?”“就是到乾清宫给皇上看病的那位先生,德主子带他来的蕙香馆。”虞子蓠这才知道她说的是自己的老师,分辩道:“那位先生姓松不姓曾,我在江南拜的老师,怎么是抱我出去的人。”她一点不信。
玲珑肯定道:“是他没有错,他原姓曾,后来不知怎么成了松先生,主子也认出他来了。”虞子蓠好似头上给人打了一锤,嘴上不住道:“他是我老师,不是抱我出去的人。”玲珑不知松鸣鹤在她心中分量,也不知此时她心中的失落。虞子蓠素来敬重她老师,每当绝望无助时总会想到老师,在她看来,松先生人品无缺又无所不知,乃是完美的人。谁知如此崇敬的老师,也参与当年狸猫换太子的事,子蓠喉咙干涩,头脑发昏。玲珑见她脸色倏忽变化,正待要问原因时,听得隔壁一阵咳嗽声。
玲珑因道:“公主,奴才且去看看婉娘娘,您稍坐。”子蓠恍惚起身道:“我也要回去睡了,你瞧去吧。”玲珑道:“奴才让人送送您。”子蓠摇手道:“不必了,就在对面,我自己回去就是。”隔壁又传来阵咳嗽声,玲珑着急去看婉妃,便让子蓠自己回桃夭阁去了。
虞子蓠提着灯笼,沿着石板道走回去,望着那亮堂堂的灯笼,她叹道:“灯笼能照路,却不能辨人,世间正如此黑夜,纵有月光灯笼,终究不能看得清楚。”
虞子蓠躺在床上,思绪纷纷,也不盖被子。她想,自己本还指望先生知道后能想办法帮自己脱离这里,却没想到先生是自己出宫又入宫的始作俑者。照玲珑的说法,告密的不是她和婉妃,那除了松鸣鹤还有谁人?子蓠又想到去年的那起天文案,越想越清晰,当时大家想不到是谁如此无聊去告密,现在她清楚了,那个人是她先生。虞子蓠顿时心里一座山给人挖走了,连最尊敬的先生都是信不过的,活着还能信得过谁?她觉得里外空虚,一夜没盖被,只求病死。
第二日金家姐妹来服侍她起床时,看见她和衣躺着,也没盖被子,脸上被冻得铁青,都慌忙起来。竹歌道:“奴才们该死,不知道主子起床了。”子蓠懒待理她们,也不起来,昨夜玲珑给的那件斗篷已经被她仍在地上。竹谣拾起斗篷,过来给她盖在身上,子蓠一把掀开去。两姐妹还以为是自己起晚惹她不高兴,急忙跪地请罚。
竹歌道:“主子要怎么责罚奴才,奴才绝无怨言,只求主子爱惜自己的身体。”两人说了好些话,虞子蓠只是不理。蓝姑听说后急忙赶进来,见虞子蓠穿得单薄晾在那里,又连忙去盖被子,她又给掀掉去。蓝姑急得眼泪打转,说道:“小祖宗,您要是冻病了,可让奴才们怎么谢罪呢。快些捂上吧!”子蓠仍旧不理。众侍女见她明是生气的意思,但又不知道哪里惹她生气,只怕把她冻出病来,因此个个劝说。
虞子蓠耐不过这些人跪在地上又哭又叫,一挥手道:“我不是小孩子,不要你们照顾,都出去罢!”蓝姑听她口音,已是鼻子堵塞的声音,心下着急。她见这里人数太多,觉得无益,便让其余人都出去,自己独个留下来劝说。侍女们皆悻悻而去。
蓝姑小心到子蓠床前说道:“奴才们有罪公主只管罚她们就是,何苦和自己的身子过不去。”子蓠不答话。蓝姑又道:“天儿这么冷,奴才给您盖些被子吧。”说着又将被子盖上去,这回她却不再掀了,蓝姑心中暗喜。子蓠有气无力道:“我有些疲乏,想再睡会,你们不要来打扰了。”蓝姑听她语气,情绪有好转之象,也不掀被子,恐再待着又惹她不高兴,便答应着出去了。
至下午,虞子蓠忽然高烧,整个人烧得人事不省,唬坏了桃夭阁一干人。众仆敷头的敷头,擦生姜的擦生姜,里里外外急成一团。太医急开出退烧药,但她牙关紧咬,汤水不进,眼看整个人要着起火来。把个太医也弄急了,只得让人撬开牙齿,强灌汤药,也喝不进去。不多时,魏光安闻讯先来。
他见了虞子蓠满脸火红,人事不省的样子,比众人更急。魏光安对太医道:“烦您使尽浑身本事,定要救十公主过来,可千万千万别出事。”太医也听人说过皇上待这位公主的恩典,又见魏光安急得连话都说不利索,心中更急起来。嘱咐过太医,魏光安又将蓝姑等侍婢叫到殿外,训斥道:“让你们来伺候公主,竟把公主伺候成这样?现在打你们怨你们都太晚了,我只跟你们说清楚,倘或公主没事,你们的处罚便是轻的,倘或公主有一点不好,你们个个都走不掉!”众仆听了这话,都满腹委屈,暗怪自己的命运不好,碰上这样一位心性不定的主子,明明是她自己不要人管,出了事自己却要受罚。侍女们暗自嗟叹,均想,万一这位小祖宗一病归西,那自己真要死得冤枉了。
桃夭阁那边玲珑一闻讯便赶了过来,情知是昨晚的话闹的,现在却也无可奈何。长春宫十一公主听说后,又把她送的那些燕窝银耳搬了回来给她,在她榻前坐了好久才回去。
众人忙到华灯初上时,虞子蓠仍是高烧不退,别说太医着急,桃夭阁里那些个侍女们更是急切万分。蓝姑在宫里待的时间长,曾见过好几个皇女夭折,只怕眼下这个也难以保住。众侍女都知她正得皇上疼爱,若是她就这么死了,说不好这一阁的人都得要殉葬,因此人人自危。正在桃夭阁中忙乱无主时,忽报皇上驾到,诸人连忙接驾。
康熙帝径至虞子蓠床前,见她满脸通红,眉头紧锁,用手探了探额头温度,不禁大吃一惊。康熙帝向太医道:“十公主是甚么病?”太医答:“是感冒。”皇帝道:“朕申时三刻接到消息,到现在已经戌初一刻,小小感冒要弄到现在还不退烧?”太医道:“感冒是身病。”皇帝心中一惊,紧接着问道:“公主有心病?”
太医答:“公主之病因受寒而起,本不是大事,但臣诊公主之脉,见郁气凝结,郁结于心加上感受风寒,才成了现在这样。”康熙帝随即召侍女来问,侍女们都说昨天并没见甚么不同,是早上起来后才觉得公主的情绪不对。可怜蓝姑领着一班侍女跪着不敢出气,皇帝知子蓠不是随便对侍女使小性的人,既昨日还好好的,那该是她夜里想了甚么事才心中积郁,于是让那一班侍女都各自归位。
皇帝对太医道:“现在公主不省人事,心病解不了,卿只得先用治身之药。”太医谨答应:“臣遵旨。”皇帝微叹口气,又道:“需要甚么药,药房没有的直接告诉朕,朕让人给你找。”“是。”皇帝又让魏光安每半个时辰来探望一次方才离开。
直闹到晚上亥时,虞子蓠方才开始退烧,喜得个蓝姑急忙让人去通知魏光安,魏光安又急急告诉了皇帝。皇帝正在灯下看一封蒙古部落来的信,魏光安上前打了千儿,“主子爷,桃夭阁好信儿,十公主烧退了。”康熙帝松了口气,“那就好啊。”魏光安见皇帝脸上只闪过一丝喜色随即又陷入忧愁,眼睛直看着那封信。
魏光安道:“主子爷,现在时辰晚了,您该歇歇了。”康熙帝抬头望一眼墙上的洋钟,已是亥时二刻。皇帝按下那信缓缓起身,对魏光安道:“你小心十公主那边的动静,有甚么事即时告诉朕。”“嗻。”皇帝正欲走下案,忽又停了下来,似正在沉思。魏光安叫了声“主子爷”,康熙帝复又坐下,招手让魏光安近前来。
皇帝道:“朕问你,有蒙古贝勒要向十公主提亲,你说朕该应不该应?”魏光安惶恐不堪,这种事他如何敢说话,只得颤颤巍巍回道:“魏光安是个奴才,决不敢多嘴。”皇帝知他也是不敢多说,只是想跟个人说说罢了。
皇帝道:“你不敢说,那就听朕讲。朕有二十个女儿,九个未及成年夭折,九个已经出嫁,现在只剩下十格格十一格格还在宫中。九个出嫁的女儿里,除了一个嫁给汉人,其余八个公主里,有三个下嫁蒙古,现在十一格格也许了科尔沁,便是十个里嫁去蒙古四个。公主下嫁蒙古,从□□时即有,为的是和好蒙古诸部,巩固我大清外藩。公主们身蒙皇恩,理应思量为国家安定效力,且此次求亲之贝勒朕甚喜欢,本不该有所犹豫才是。可朕看此信,没有丝毫高兴,十公主虽是皇女,可并非皇家养大。唉,朕实为难。”
作者有话要说:
早八点、晚八点更新。
第141章 贝勒求亲
魏光安已把事情听得明白,有位蒙古贝勒请求皇上把十公主嫁给他,可皇上不愿意,又不好拒绝。魏光安虽心里清楚,但也不能说甚么。康熙帝又道:“子蓠在民间时本已定下亲事,只不知为何又退了婚,倘若这亲事还作数,朕就好做人了。”
魏光安心思这事自己可以开口,于是对他主子道:“这事主子爷可问问虞铨。”康熙帝恍然大悟,这事只要一问虞铨不就都清楚了?他在木兰围场时亲眼见司马沉璧待虞子蓠的用心,心想退婚之事应该不是司马沉璧的原因,他看来也不是这样的人,如果其中没有了不得的缘故,自己何不定了这女婿?
康熙帝虽嘴上说是因子蓠不是皇家养大不好将她下嫁蒙古,其实他心里清楚,之所以不愿意让此女下嫁蒙古,一是不想她远嫁,二是见了她今天的情况怕她不愿远嫁性子一烈自尽去了。康熙帝没想到自己在暮年时会得这么一个天赋像极自己的女儿,看她时好似见了自己的神影,他如何舍得让她远嫁,只盼着她出嫁后能够不时入宫省亲。自己膝下的儿子,多是没有人情的,而这个女儿,很重情义。她入宫至今,从未呼过自己一声皇父,那是为着还感念自己的养父养母,这样的孩儿才最得人疼。也正因如此,康熙帝待她更珍惜。
虞子蓠渐渐烧退醒转过来,她还以为自己仍在虞府,睁眼看见婉妃玲珑时不禁大吃一惊。玲珑喜道:“您可醒来啦!”虞子蓠看着婉妃,婉妃眼泡红肿,脸上挂着泪痕。她见子蓠醒来,忙起身要走,玲珑拦住她。子蓠见婉妃一头青丝几乎白了一半,肤色黯黑无光,瘦似枯柴,真个像二十年没见一样。虞子蓠见她如此病容,到底是母子连心,心中一阵酸楚,眼呆呆看着她。
玲珑忙扶着婉妃坐下,说道:“公主刚醒,您怎么就走了。”婉妃瘦瘦身子撑着那衣服,好似一块大布披上去一般。她不安坐着,不敢拿眼去看女儿,就如那犯错的小孩。子蓠见她病老成这样,缩在椅子上像只老倦鸟儿,把先前的怨恨不满一时都忘了,只记得她十月怀胎把自己生下。想她已经病入膏肓,自己做女儿的却一直与她赌气,待下人都比待她有情,不由得羞愧万分,也滚下泪来。婉妃见她落泪,更加无地自容,起身又欲离开,玲珑拉她不住。
婉妃摇摇晃晃走出殿来,只听得后面一声叫唤,“妈!”婉妃泪如泉涌,站也站不稳。子蓠跑过去抱着她,泣不成声,玲珑等亦哭起来。子蓠想了一个月,慢慢接受婉妃是自己生母的事,只是想到她为一个不相干的孩子宁把自己抛弃便不愿认她。后来听了十一公主那番话,隐隐心动,便到桃夭阁去探望。
不巧从玲珑那里知道老师松鸣鹤也参与其中,一时心凉,便欲寻死。在高烧昏迷中不断做恶梦,梦见亲人们都不理她,只有她孤凄一人。等到醒来,却见婉妃在床头垂泪,又看她病成这样,血浓于水,一时感动,便再也不顾矜持怨恨,跑过去便喊生母。
再说婉妃自与子蓠相认后,病势稍缓,但总没有好转的迹象。她想起松鸣鹤的话,知道自己难逃此劫,也不再为自己打算,只一心想着怎么帮女儿。而子蓠认了母亲后,忧郁却丝毫不减。她常到蕙香馆去侍奉母亲,婉妃见她日渐不乐,情知原因,却一时不得解决的办法。
这日,婉妃用过药,子蓠坐在床头。她在紫禁城里住了一个多月,正如十一公主所言,目之所见,足之所至,不过东西六宫。对十一公主这样从小生活在这里的人来说都觉得遗憾,更何况虞子蓠这样在外面野惯的人。她本望着松鸣鹤来带她出去,现在老师也没了指望,她只能每日望着高墙,心向外面。又加上思念养父母虞家亲人,想到再难相见,便更加郁闷。
婉妃拉着她的手道:“蓠儿,你想外面不想?”这话正戳中子蓠心事,她看着母亲,点了点头。婉妃道:“我刚进宫时也是这样,很想家。我作姑娘时,爱骑着马四处玩,到这里来很久不能适应,额莫理解你。”
子蓠看着她母亲,心里憋了很久的话就欲问出口,但还是止住了,只说道:“我想出去,可是没法子。”婉妃道:“你要出去,只有出嫁一条路子。”“出嫁?”
婉妃点头道:“额莫这一生,正好可分为两段。前半生十七年过得无忧无虑,后半生十九年则过得人鬼难辨。人都说皇宫□□是囚笼,我原认为这话极是,但现在却有了别的看法。对于所有进了后宫的女人来说,生活并非是一样的。有的女人自做女孩起就是贞静矜持的,她们向来不多出户,所以待在哪里对她们来说区别不大。况且皇宫中吃穿不愁,对她们来说是个好归宿,因此这些人并不以为过着囚笼生活。而另有两种人,她们在□□里过得就辛苦。一种是与上面那种贞静矜持的相反的,她们生性活泼,不能在一处久待。尽管十年二十年的时间会让她们慢慢习惯这种生活,但是禀性难移,她们终究会觉得束缚。最后一种女人,便是有野心的。她们不仅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