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逐凤江山令-第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元公子,茵茵不嫌弃你面貌丑陋,愿嫁你为妻。”
  “我……我……好男风……”
  “箬儿,我对天发誓,定举东山容氏全族之力,护你一世周全。”
  “容兄,你这样,别人会误会的。”
  “误会什么?元姑娘——”
  “阿箬,我这一世,倾尽天下,也不过只是为了扶你复位,以及……父辈定下的那一纸婚约。”
  “离忧,煌煌山河,怕是要负了你这缱绻柔情。”
  “青箬,谁能知晓,昔日那一句玩笑之语,而今竟成作茧自缚。我步步为营,机关算尽,却只没想到,红尘错错,不该算漏一个你——”
  “司马笠,你没有错,错只在我竟将真心交付!”
  一曲空吟凭谁问?逐凤令出天下兴。
  本文微甜,甜中小虐。
  文慢情长,多谢收藏。


第一卷 姚关岁月 


第001章 神赐
  大兴皇朝西北边陲的姚关县,最近这几日有些不太平。
  城东首的齐老爷从外宅后的荒地里挖出了一块古碑,齐老爷是出了名的大老粗,因而他特意请了县里去年的乡试秀才张生来进行辨认。张秀才饱读诗书,原是不慌不忙而来,孰料,一见到那古碑上的文字,便大惊失色,当即昏倒过去。
  齐老爷宅心仁厚,命下人将张生搬了回去。三日后,待张生醒来,那本来恃才傲物的秀才,竟变得有些痴傻形状。他双目无神,时而手脚挥舞,只嘴里不停地念叨着:“以兰为旌,逐凤以兴﹍﹍”
  齐老爷自然听不懂张生所念之语,无奈之下,便只得请了县里其他几位秀才来一同参详。大家议来议去,始终也没得出个结论,齐老爷便只得作罢。
  然而,没过多久,这事却莫名其妙地传到了县太爷苏大人的耳中。说来凑巧,近几日也恰好到了苏大人上表述职之时,姚关县地广人稀,民风淳朴,一年到头连盗窃案都难得发生两起,便更别提什么轰动一时可以写进述职报告的大事了。
  苏大人为此劳神费心,不久,便有那好事之徒,向他提起了齐宅古碑的事。是夜,风雨凄凄,苏大人入睡不得,披衣而起,他坐在回廊之中秉烛夜思,不自觉地便想到了古碑上那两句不明所以的话。
  ——以兰为旌,逐凤以兴。
  “这话究竟是何意思?”苏大人长叹一声,不禁咬文嚼字起来。
  “以兰为旌,”他揉了揉太阳穴,自言自语道:“这话好理解,语出屈子的《九歌》,用兰草作为旌旗,可这后半句——逐凤以兴,是什么意思呢?”
  若真有这么好理解,那读碑的张秀才也就不至于一病不起了!
  第二日,处理完公事的苏大人一回到后院书房,便又开始为述职表的事犯愁,他将这一年来的大小卷宗公文细细理了理,发现果然又如往年一样,是极其平淡乏味的一年,他叹了口气,为自己毫无亮点的政绩忧愁,亦同样为个人渺无希望的前途而忧虑。
  这时候,书房外走进来一个小吏,他年纪轻轻,身着粗布素袍,态度亦是极为礼貌谦恭。
  这个年轻人苏大人是认得的——半年前文房师爷告老还乡,走时,曾向他举荐了这个年轻人,苏大人念旧,没多想便将他招到了身边。毕竟人年轻、思维灵活,平日里,他也没少给苏大人出些意料不到的好主意,久而久之,这姚关县城里的大小事务,苏大人都会习惯性地听听他的意见再做决断。
  这个年轻人哪里都好,只是相貌,却真真丑了些。脸上星星点点的雀斑不说,那下颌骨上一道细密的刀疤,便如张牙舞爪的蜈蚣一般,让人不自觉地露出胆怯,不敢直视于他。
  苏大人摇摇头,下意识地越过年轻人的脸庞,淡淡问:“元青,你来说说,这古碑之语,应做何解?”
  元青作了一揖,恭敬地答道:“元青不敢妄言!”
  苏大人眉头一挑,顿时面露喜色,这元青既敢做此番解答,必是对碑文很有些见地,于是他身体微微前倾,极力压制住自己的喜色,道:“诶!但说无妨。”
  元青没有抬头,只是喃喃道:“前句‘以兰为旌’自不必多解,只是这后句‘逐凤以兴’却有些趣味!”
  “是何趣味?”苏大人已控制不住欣喜的神色,压低嗓音再次追问。
  “大人可知,这句中的‘逐凤’二字是何意思?”
  元青边说边抬头,那张丑陋的脸庞让苏大人不禁打了个寒颤,他吞吞吐吐道:“这﹍﹍”
  元青轻轻一笑,原本就十分可怖的那道伤疤,经面庞的拉扯后,显得更为扭曲狰狞,“逐凤二字,指的是一个叫做‘逐凤楼’的江湖门派,相传,但得此门相助,必能达成所愿!”他顿了顿,声音轻浅道:“‘逐凤以兴’指的自然便是逐凤楼可助力大兴皇室,匡扶天下,造福黎民。”
  闻言,苏大人震惊不已,他跪坐在书案之后,一时之间,竟有些不知所措。
  “大人没有听懂小人所讲之事吗?”元青疑惑道,但很快,他就迫不及待地给出了答案:“此乃神赐,天佑大兴呀!”
  “神赐!”苏大人小声重复道,然而,此刻的他却似乎并没有意识到这是一件足以震动整个大兴皇朝的喜事,因为他提笔疾书,心里还不住窃喜——“今年的述职奏表,终于有着落了!”


第002章 师爷
  看着苏大人此刻那急急忙忙无暇他顾的模样,元青的嘴角却扯开了一丝不易察觉的笑,他知道,大人停笔之前是不会再搭理他的,于是便作了个揖,悄悄退下了。
  元青走到院中,觉得四下无事,便趁着院中众人不注意,从西侧门偷偷溜了出去,打算给自己下个早工。
  这会儿正值晌午,城里主街上的一众小商小贩尽皆出动,街上行人不多,但这丝毫没有影响他们做生意的热情,于是,那此起彼伏的吆喝声不绝于耳,叫行走于商贩之中的元青甚是有些别扭。
  “元师爷,新鲜出炉的饼,带一个回去给你阿娘尝一尝吧!”卖饼的曹大叔热情地唤道。
  元青闻声而停,想起阿娘出门前的叮嘱,又摸了摸自己饿得咕咕叫的肚子,便低着头往曹大叔的饼摊挪去。
  “曹大叔,帮我包两块吧!”说罢,他从袖口掏出了两枚铜板,打算递给对面那个头发花白的老板。
  谁知,曹大叔连忙推开了元青的手,拒绝道:“元师爷,您这是做甚?您对我家的大恩大德,又岂是这区区几块饼可以相抵的。”
  他说的是元青才到府衙办的第一桩案:半年前,曹大叔因为不肯答应两块饼的赖账,得罪了县里的恶霸刘二麻子,这刘二麻子仗着自己的娘舅乃是县衙里的衙役统领,平日里也是横行霸道惯了,如今竟遇着曹大叔这样个有眼无珠的,当即便起了报复的心思,于是,当夜便带着一众人马,要去将那曹大叔的宝贝女儿茵茵抢了,送给九郢山的土匪做个压寨夫人。
  恰巧,此事被深夜过路的元青遇见,他当下救起了茵茵,还连夜去府衙向苏大人告发了此事。苏大人虽然是个淡泊惫懒的性子,但一听见“九郢山土匪”这五个字,便一反常态,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按“里通外敌”的罪名将那刘二麻子就地正法,连带着还削了衙役统领的职,叫他回去闭门思过。
  曹大叔为人淳朴,自那事过后,总是念着元青的好,想方设法地报答他,而每每遇到这种情况,元青总是只有一阵苦笑,表示无可奈何,“曹大叔,一码归一码,我是府衙的师爷,办案出主意是我的本职工作,您的好意我心领了,但这钱,却是无论如何,也要收的!”
  说罢,元青没有再理会曹大叔的言语,而是迅速将铜板搁在饼摊木板上,然后拿起裹好的油纸包,头也不回地跑开了。
  曹大叔想去追,那清瘦的身影却早已消失在街巷的尽头,他叹了口气,将铜板收了起来。
  元青顺着逐渐热闹起来的小城街巷一路狂奔,终于见到了自家门前那被绳索勒得发亮的拴马柱。方才跑时不觉得,唯有此刻停下来,他才感受到自己额上那渗出的细密汗珠,以及胸口的憋闷气短。
  他单手支着膝盖,猛喘了两口气,方才走上前去,推开那朱漆斑驳的狭窄木门。
  “阿娘,我回来了!”元青高声唤道,“我买了炊饼,还热乎着呢,快出来尝尝。”
  说话间,院中便走出个四十上下,一身靛青粗布棉服的中年女子,她一见到元青,那原本平静的脸上,便瞬间笑开了花,“今日回来得早,我那锅里的地瓜粥还没冒水泡子呢!”
  元青走上前去,挽住阿娘的手,露出了一副与方才截然不同的娇嗔模样,“阿娘辛苦,我看那炊饼又香又脆,就着白水腌菜好得很,不如咱们就将地瓜粥留着,晚上再喝,也省了阿娘再去洗锅淘米的功夫。”
  中年女子无奈一笑,伸出手指弹了弹元青的脑门道:“就你鬼主意多!”
  元青扯开嘴角,笑得恣意烂漫,还不住伸手按了按自己的额头,抱怨道:“阿娘手真重,也不怕将我这聪明的脑袋瓜子给敲坏了。”


第003章 男风
  午觉起来,元青整个人有些晕晕乎乎的,他勉强起身,对着铜镜整了整腰带,复才想起昨日与离忧的申时之约。幸好时间不算晚,于是他知会过阿娘,便顺着院墙根往湖边去了。
  秋意未浓,湖面的风却早已不似夏日般温和,微风过处,带着湖畔柳枝轻摇,在暖阳中显得格外悠然。
  元青伸了个懒腰,顿时觉得神清气爽、酣畅淋漓。只是,往日习惯了早到的离忧,今日怎地还不见踪影?
  元青环顾四周,还不见友人身影,便拍拍衣衫,决定席地而坐,边赏湖景边等,谁知,他这一系列动作还没开始,便有一个轻柔得发颤的声音从身后响起,“小元师爷﹍﹍”
  元青猛地转头一看,只见一个十五六、面庞清秀的小姑娘正垂头站在身后,瞧她那拉扯着衣衫的手,仿佛很是局促不安。
  “茵茵姑娘﹍﹍”元青想起了午时小街上那个热情的曹大叔,心下忽有一丝不祥的预感,但还是保持温和地问道:“你找我有什么事吗?”
  “我,我﹍﹍我想﹍﹍”茵茵吞吞吐吐,紧张得话都说不清楚了,待她平稳一阵后,方才福了福身道:“这么久以来,茵茵还没有谢过小元师爷的救命之恩﹍﹍大恩大德,无以为报﹍﹍”
  见她又不吭声,元青轻咳一下,答道:“茵茵姑娘客气了,区区小事何足挂齿,人心难测,往后,你出门行走当多留个心眼才对。”
  茵茵很是感动,眼角竟盈盈有泪,她哽咽道:“还请小元师爷给茵茵一个报答您的机会。”
  元青有些尴尬,连忙婉拒:“姑娘好意,元青心领了﹍﹍”
  谁知话还没说完,对面那小姑娘竟猛地抬头,一脸真挚而热切地望着元青道:“小元师爷,茵茵爱慕你,想与你结为夫妻,一生一世伺候你!”
  闻言,元青吓得不轻,几乎脱口而出:“不行﹍﹍”
  “为何不行?”茵茵也是急了,上前两步追问道:“难道小元师爷早已定下婚约?”
  元青慌忙摇摇手,说:“不不不,不是这个缘故﹍﹍”他作了一揖,抱歉道:“总之就是不行,还请茵茵姑娘莫要再有这等想法。”
  可是,那茵茵既认准了元青,又岂肯轻易放弃,她以退为进,道:“那定是小元师爷嫌弃茵茵是一介乡野村妇,配不上你的才学智慧。”
  元青苦笑道:“姑娘言重了,若说起容貌,被嫌弃的又岂会是你?”
  茵茵意识到自己言语有纰漏,连忙解释道:“小元师爷误会了,我不是这个意思﹍﹍自打我初识于你,便无一日在意过你的容貌,我是打心底里钟情于你的。”
  茵茵这一番表白,让元青霎时间不知如何是好,正手足无措之间,忽听到一个沉静而有些清冷的声音,“元兄,今日来得甚早呀!”
  元青仿佛抓住了救命稻草一般,一抬头果然看见一个一身黑袍劲装、手执长剑的高大身影,他慌忙上前,冲那人使了个眼色,以表请求之意。
  谁知,来人似乎有些看笑话的心理,戏谑道:“怎么,我扰了你的好事?”说罢,便一副要走的样子。
  元青情急,一把抓住了男子的胳臂,然后叹了口气,故作遗憾地对茵茵道:“茵茵姑娘,事到如今,我也不好再欺瞒于你﹍﹍我不能娶你,并非身有婚约,而是心有所属!”
  茵茵有些失神地问:“是﹍﹍是哪家姑娘!”
  “非也﹍﹍”元青顿了顿,双目炯炯地看着她,“不是姑娘,而是我身边这位体格健硕风流倜傥的俊俏公子!我﹍﹍好男风!”
  茵茵闻言,先是一脸震惊,接着表情颇有异常,再之后支支吾吾了两句,就迅速跑开了!


第004章 青箬
  元青撒开挽着离忧的手,望着曹茵茵远去的身影,终于憋不住笑出了声。
  离忧瞪了他一眼,淡淡道:“很好笑吗?”
  元青收敛神色,答道:“我只是觉得,就我平日里这副人厌鬼弃的丑陋模样,竟还赢得少女芳心,也真是够可笑的!”
  身旁那人垂眸俯视着那个笑得一脸灿烂的丑陋青年,他目光浅淡,却带着极强的审视之意,让元青不自觉地有些胆怯起来,“你﹍﹍你为何这样看着我?”
  离忧移开眼眸,淡淡扔了句:“说得没错,是够丑的。”
  不知为何,元青一听这话,倒有些浑身不自在起来,他一把拉着离忧的袖子,气愤道:“离忧,你这人怎么这样,当初可是你叫我女扮男装,还亲自配药给我弄了这一脸的雀斑,还有这阴森的刀疤,不也是你的杰作吗?”元青指了指下颌骨上那道疤,继续道:“怎么,如今你竟还嘲笑我丑?”
  这一回,对面那冷漠男子的脸上终于露出了一丝不易察觉的笑意,他伸手抚了抚元青的下巴,指尖在那道疤上轻轻摩挲,意味深长地研究着。
  过了许久,离忧终于开口道:“阿箬,我又新做了两道,回去便换上吧!”说罢,他从袖口中取出一个小巧的木盒,将它递给元青箬——没错,元青非男,是个地地道道的妙龄女子,她的本名叫元青箬。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中的那个青箬。
  至于,她为何要女扮男装,为何又要将自己弄成这副丑陋的模样,或许,连她自己也不甚清楚。她只知道,从记事起,阿娘便将她当做男儿教养,不许她着女子装束,不许她学针线女红,到了前些年,甚至还支持她去做官考科举。青箬咋舌之余,倒越来越感激阿娘对她的这番培养,因为,她比那闺阁中的寻常女子,多了不一样的经历,见识到了外间世界的广阔无边。
  她很早的时候便在这湖边认识了离忧,那时的离忧虽然年纪小,可是着装打扮、神态举止,却和今日没有半分差别。最让阿箬惊讶的,还是离忧几乎从认识她起,就看出了她实为女儿身——那一刻,阿箬的感觉很是奇妙,因为平日里嘻哈打笑惯了的她,就连自己都觉得自己是个不折不扣的男孩。她在离忧面前第一次尝试了挫败的滋味,故而打心底里佩服他,有时甚至带着一丝惧怕。
  后来,阿箬带着离忧去见阿娘,阿娘将小伙儿上下打量了一眼,便拉着阿箬的手说:“嗯,这个小伙好样的,从今往后,你要多听听他的意见。”
  就这样,阿箬和离忧成了亲密的伙伴,离忧很尊重她,不会过多干涉她的事,也从未提过任何无理的要求,只是,扮丑破相一事,他却极为坚持,并主动承担了调药做疤的活计。阿箬本就是个不在意外表的,觉得此事有些新鲜,便欣然应允,然后一口气灌了一肚子的雀斑引药。
  她信任离忧,甚至从来没问过,这药有没有副作用,以及,这满脸的雀斑是不是真的会伴随自己一辈子。


第005章 大业
  “离忧,你叫我办的事已经办好了!”阿箬一改方才的嬉笑模样,沉声回答道。
  “很好!”离忧淡淡答复一句。
  “我不明白,”阿箬盯着离忧的眼神有一丝疑惑,“为何你执意要将朝廷的视线引向逐凤楼?这于你究竟有何好处?”
  闻言,离忧不再看她,而是将眼神移开,望向湖对岸的那一排柳树之间,“你只管照着我说的去做,有些事,你迟早会明白。”
  “果然又是这副德行!”阿箬在心里抱怨道,但脸面上却还保持着平和,“那咱们接下来该怎么做?”
  “等!”离忧简短道。
  阿箬心下明白,苏大人写好奏表,命人快马加鞭送至帝都,再由尚书台将奏表呈递陛下,最快也得十日的功夫,若这期间陛下偷懒打个盹或忽然起意宠幸宠幸哪位妃嫔,又得在延上几日。所以,要想真正让陛下对那块古碑做出反应,甚至派出使队前来探查,应该还需要很长一段时间。
  故而,等——的确是眼下最好的办法。
  “可是,也不能这样干等着,总得找些事来做!”阿箬小声嘀咕道。
  “上次的七星剑法可练会了?”离忧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