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农家甜点香满园-第13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精心服侍,在这样的氛围里,李曼仿佛自己已经不是自己,而是正派的县丞家的正牌大小姐,
县城里再怎么大门大户,也很难称得上有底蕴的名门望族,不过有钱的人家还是不少的。
一件百蝶穿花大红缎子的褃袄,李曼拿在手里左右端详,栾夫人只当她舍不得穿,“快点换上,等等别迟了。”
今儿个栾夫人统请了五六位夫人,李曼她自己不知道,其实这会子不仅她娘着急,就是她爹也着起急来,背地里再三烦请栾夫人正月里多费点心,将这小祖宗的亲事今早定下来为好,不然还整日价惦记着裴家小子,落在村里人眼里就快成了个笑柄了。
“姨妈,这衣服也太艳了,我不喜欢。”
不是心疼衣服贵,却原来是嫌弃衣服的颜色。
“正月里头暂且别穿那些个月白、蜜藕的素净衣裳,这大红的就挺好。”栾夫人耐着性子劝她,“这衣服显身段,十五六的姑娘家穿才能穿出好来。”
裉者,上衣靠腋下的接缝部分。窄裉袄,顾名思义,就是一种比较紧身的袄,外头再罩上件刻丝的银鼠褂,衬得体型修长婀娜。栾夫人很了解自己的外甥女儿,若是只从衣服材质做工精细上来劝,未必有多大的效果。
果然,一说显身段,李曼将褃袄往身上比了比,算是同意了。
应邀而来的诸位夫人太太都穿得非富即贵,坐于一处品着茶谈论着如今京中流行什么样的首饰云云,屋内四角的铜炭篓散发着阵阵暖意,内中烧着从西山窑运来的银骨炭,其炭白霜,无烟,铜炭篓缝隙处以灰糁密封,其上用铜丝罩爇之,能燃烧一整昼夜,屋内温暖如春,
若用心细闻,银骨炭燃烧散发的热气之中还带着缕缕幽香。
梅花乃冬日之花王,香碳和梅花的结合,产生了一种有趣的风物,世人称之为“梅花香饼”。“石碳发香煤,盖捣石碳为末,而以轻纨筛之,欲其细也,以梨枣汁合之为饼,盖炉中以为香籍,即此物也。”这是古法制作梅花香饼的办法。
银骨炭、蜀葵叶加上今冬的梅花一起捣成粉末之后再用细沙仔细筛,混合枣肉汁捏成梅花饼状,晒干即得。仅仅从外观上看,梅花香饼除了形状之外,与普通的漆黑炭块并无多少差别,不过一经点燃,便如火绽放,清幽的香味时时外溢,风雅异常。
此次席间有几位夫人李曼是见过的,没见过的有一位李氏不仅外形较为出众,性格也是爽利异常。两弯柳叶眉,眼梢微微上吊,一下子整个人便多了几分凌厉之气,可笑不离嘴角眉梢,正好中和了那股棱角,说话快且脆,年纪也比其他几位要小上约莫四五岁,与每个人都相谈甚欢。
见了李曼,拉了李曼的手,上下一通打量,“栾夫人,这就是您的外甥女儿吧?好标致模样!依我说,不像您的外甥女儿,竟像是个嫡亲的闺女!”
夸得无可无不可的,听得栾夫人和李曼都十分开心。
这位李氏若论门楣,是要比在座的其他人次上不少,就连夫家也是靠着她娘家的银两资助才一步步发家致富,两口从小本生意一步步到今日,没有些长袖善舞的手腕是万万不能够的,如今家里做着好几样买卖,在县里也勉勉强强算数得上的商贾之家。
此番来,不为旁的,专为三儿子的亲事。三儿子如今倒腾木炭生意,今儿屋里的梅花香饼就是他送来的。栾夫人原也不将这种人家看在眼里,不过听说这家的几个儿子长相都随了娘,算是拔尖儿的。
李曼爹娘又催得紧,这家条件也过得去,看一看也无妨。这个李氏是个上得了台面的人,县丞府邸她还是第一次来,在这些家世比自己好的夫人之中也不见瑟缩之色,反而融入地很好,又会说话,将其他夫人都周旋地妥妥帖帖。
第395章 说话的艺术
同样是请客吃锅子,栾夫人的这一桌较之钱掌柜的酸菜暖锅形式上就诗情画意了许多。
这本是京中妇人们时兴起来的吃法,她们是各地贵妇们的风向标,一层一级学下来,各地都开始了效仿,还有了个极风雅的名儿――白菊宴。
白菊宴本来是立秋时节的特色产物。
那时候恰逢东篱菊放、一片的鹅黄衬紫的景象,贵妇们穿着薄衫襦裙赏菊吃宴。暖锅里的东西有限,不外是鸡鸭鱼肉、五花肉、虾仁儿、胗肝之类,心思巧就巧在最后在这些东西上浇一层菊花瓣儿,有了这层菊花,整个暖锅菊香饶舌、清逸异常,立刻从接地气的暖锅升格,不再是大家伙儿你一筷子我一筷子在锅里捞着吃的俗物。
后来,吃的菊花又进一步有了讲究。
并不是所有菊花都适合入馔,所有菊花中,白菊花最佳,而白菊花里,又以秋餐菊最优,此种菊不但香气上乘,清馨芬郁,且口味上既不苦又不涩,经过暖锅蒸烫之后不会影响其他配菜尤其是肉类的口感。
再后来,很多人效仿,秋季里菊花遍地都是,白菊宴成了人人都能吃得到口的美食,岂不是无趣?有钱阶级便又时兴起在冬季里吃,寒冬腊月里,只有供得起花房的人家才能享用。这才能同那些下层泥腿子显示出差别来。
栾夫人尽地主之谊,著着筷子招呼大家多吃。
“听说你们家三小子刚从外地回来?”
既然大家都心知肚明这次是李氏是为了自家三小子求亲而来,其他人自然会有意无意多提一提,就有一个夫人问着李氏。
“是。去年一冬竟也没怎么有空在家呆着,光顾着四处跑了,到了腊月二十九、三十的承望才得了闲好好一家人坐下来吃顿团圆饭。”李氏嘴里尽是抱怨,但语气里骄傲和满意是掩盖不住的,自家本来只是小门小户,如今的这些家底都是老两口一步步经营来的,耳濡目染的关系,家里几个孩子都很上进。
纨绔子弟在她家还真一个没有。
“你真是好福气,几个孩子一个比一个争气!”这种宴席,用后世的俏皮话来讲,不就是个商业互吹的场子吗?“三小子走南闯北也算历练出来了,小小年纪不容易。”
李氏客气了一回,很懂得自夸的分寸和尺度,没有一味在儿子能干的事儿上做文章,在座的有这么一两位夫人家里不乏好吃懒做或者醉卧烟柳的儿子,说多了怕引起反感,将这些儿子上进能干的话丢到一边,另起了个头,挑些儿子在外的听闻见闻讲与众人听。
“……幽州这地方离我们虽不太远,但种的庄稼和咱们可不一样。既不种稻谷、也不种苞米,地里一色都种油麦。那油麦干净得很,在地里就和水洗过似的,溜光水滑。”
这些夫人平日里聚在一处之时还真没讨论过这些地里庄稼之类的事儿,乍乍一听,新鲜又有趣,都带着兴致津津有味地听着,不过李曼是个土生土长的村里孩子,村里大片大片的农田,从小到大,看都看烦了,这些个夫人竟然对这些个感兴趣,李曼觉得很不可思议,但是这种气氛,就连姨妈也听得起劲,她不敢造次,只得忍着,做出也感兴趣的样子来。
李氏见对了隼,更是搜肠刮肚将那些有的没的野趣一一讲来。
“不怕诸位太太笑话,我那三儿子别看做生意机灵,地里的活儿也是一窍不通。”李氏尝了口白菊,赞不绝口,“做木炭买卖,就得懂木柴,这里头学问大,他跟了看林子的去山上认各种树,起先树还没认几种,倒先学会了采蘑菇了。”
说得众人笑起来,李曼的不耐又加重了几分,采蘑菇也能听笑起来,既如此,就该邀了这些夫人去自己村里,保管每日里乐得合不拢嘴,不仅能采蘑菇,能想到的农活儿一样也少不了,心里腹诽着,面儿上仍旧保持微笑。
“蘑菇不就是看了就采吗?还得学去?”有人奇道。
“林子里杂草多,得会认。下了雨,太阳出来一晒,空气里潮乎乎的,那时候蘑菇就出来了。蘑菇这东西可怪,都长在蘑菇圈里头。”李氏说得很是生动,拿两只手比划了个圆,“低下头侧着眼睛打量,草地上远远儿的有一圈草窝,颜色发着黑绿,上头还隐约有些几个白点,那就是蘑菇圈了,咱们吃的蘑菇就长在这一圈黑绿颜色的草窝子里,这些蘑菇圈都是固定位置,不挪窝的,今年长,明年必定还长。”
众位夫人听了都恍然大悟地点点头,口里赞着有趣,李曼几乎都想笑了,这些个都是村里黄髫孩子都知道的事儿。
“我家三小子可傻不傻?第一次采蘑菇可高兴坏了,拿了线穿起来,老长的一串,巴巴儿地带回家来挂廊檐上。”
这下子众位夫人笑得更欢了,要么说李氏能说会道,她不过玩笑着几小段话,她家三儿子在众人心里已经有了一个高分了,不仅上进、能吃苦,会赚银子,在李氏的形容里,还是个颇有趣的性子,据说长得又不错,这种孩子再不讨喜,那就没有讨喜的孩子了。
果然,栾夫人本来只是瞧瞧罢了,眼下真正上了心,开口问:“这孩子今儿个还特特送了两箩筐的梅花香饼过来,不如把他叫了来,让我们大家伙儿索性瞧瞧这个采蘑菇的小伙子。”
“既如此,那就让他进来同夫人们拜个年,只是他第一次来府里,不太懂得内里的规矩,若是错了一点儿半点儿,大家伙儿多包涵。”李氏就等着这句话呢,嘴里尽是自谦,其实心里对自家孩子的相貌极有信心,见了绝对是加分项,巴不得一声让丫鬟去请。
李曼“吁”了一口气,终于不用听这些地里农活儿了,这种相亲场合她已经经历过几次了,一回生二回熟,倒也没什么紧张不紧张的话说。
第396章 应对有度
李氏的三儿子李康跟着丫鬟刚一进屋,李曼的眼睛登时就亮了亮。
果然生得出挑。穿着一件茄色的皮袄,束了腰,足蹬一双青缎的小朝靴,全身并无半分红、粉艳色,但因很好地遗传了李氏的白皮肤和眼型,眼角微微上挑着,标准的凤眼,薄唇剑眉,天生一段风流,不过眼神却不邪不魅,中和了那股嗔视而有情的神态。
屋里这些夫人们很是见过世面的,不过这样的长相,她们见了也无不夸赞,“你家这个哥儿生得是好!”
“康儿,快给诸位夫人请安。”儿子很给自己长脸,李氏自然高兴,从栾夫人起,一一给她介绍在座的这些夫人。
李康一一拜年请安,进退也很有度,栾夫人瞧了也心内暗自点头,李曼挨着她坐,这会子自己这个外甥女儿有些扭捏却又忍不住偷着抬眼瞧的举动,已经说明了一切,看来这次十有八九应该有戏了。
“这位是栾夫人的外甥女儿,小曼姑娘。”李氏最后介绍到李曼,“成日家说嘴你嫁出门的姐姐生得好,我就说你眼皮子浅,真正生得好的在这儿呢!”
李康微微一笑,“是我见识少了。”明明话里是在夸人家妹子漂亮,可态度却丝毫不见轻浮谄媚,右手成拳头,左手包住,用最为标准的姿势规规矩矩给李曼拜了一个年。
所以说事情得分人,一样的规矩拜年,若是换了吴文博来做,李曼必定会觉得他呆头呆脑愈发无趣了,但是李康这么微一鞠躬,她两颊迅速飞起一层粉色,忙也站起身来,不抱拳,左手压着右手福了福身,也以同样标准的拜年姿势回了个礼。
众位夫人都是过来人,瞧着还有什么不明白的?这是看对眼了,栾夫人终于可以歇歇了,这两三个月,栾夫人为李曼的亲事操多少心,即便是栾县丞也未必有这几位夫人知道的清楚。
自然的,因着李曼的关系,众人心里都暗自将李康和裴华这两个长相俊俏的后生进行一番比较。这两人,虽则都生得不错,但风格全然迥异。
裴华自从受伤后,这屋里除了李曼,其余人等都再没见过他,印象中,仍然是古铜色的皮肤,和眼前皮肤比姑娘家还细润洁白的李康截然不同,体型也不一样,裴华因为有功夫所以更加孔武有力,若是仲春或者夏日时节穿的衣裳单薄了,能隐约看出藏于衣衫之下的肌肉线条,这是李康没有的,但他身材纤长却也并不弱柳迎风的羸弱。
最大的不同在于气质。裴华的俊秀带了分正气,而李康则更偏向于艳若桃花的俏,倒也分不出谁更好看,都是难得的俊后生,比不出谁优谁劣来。
“你今年多大啦?”
“过完年十七了。”
“听你娘说你做木谈生意?小小年纪真有出息!”
“不懂的东西还多着,慢慢学罢了。”
这些夫人你一言我一语地问李康问题,笑盈盈的,生的好看就是种天然的优势,李康的木炭生意虽经营的还可以,但在这些夫人眼里并不是很够瞧的,眼下这么热络的交谈,除了卖栾夫人的面子,有很大的原因是因为李康相貌好,漂亮孩子谁都稀罕。
栾夫人听他这样应对自如,谈吐有度,更满意了,“这话是了,谦受益满招损,你能这么想,很好。”
“多谢夫人教诲,晚辈都记着了。”
俊秀的脸蛋一板一眼的说这些平日里李曼最腻烦的客套话,却也不讨人厌,李曼听着倒还顺耳起来,嘴角自己都不自觉地噙着笑。
栾夫人有意考考他,看看他是不是真的如李氏所说,那样的勤于正事,“咱们刚还在听你娘说你外出的那些趣事儿,不过我倒是更想听听这木炭有什么讲究,你上头两个哥哥也没涉足木炭这一行当,你怎么却想到要做这个营生?”
“木炭,小至炊事、取暖,大到铜铁冶炼,乃至雕塑制墨,缺它不可。”其实这时候的墓葬形制也同木炭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但是李康不是个傻瓜,大过年的在这种场合提及这种忌讳的字眼,因此直接略过不提,“虽是为赚钱,但也关乎民生。”
哎呦,这小伙儿有前途,不说别的,甭管心里到底怎么想的,不过问了句怎么做起木炭生意,却一下子将谈话拔高到了这么个高度,栾夫人,包括其他几位都如是想。
这种话非常容易听起来让人觉得有假大空之嫌,李康很聪明,他立刻往下说道:“炭,烧木留性,寒月供燃火取暖者,不烟不焰,可贵也。炭从木材里来,却也不是完全燃烧,燃烧之后还保留着自身原本的木之特性,实乃一项技术活。”
宕开一步,李康含着笑娓娓道来,同在座的夫人们耐心科普:“烧炭这活儿能往回追溯到商周时期。”
一句话,让在座的人都微微倒吸了一口气,原来冬日里日日见的木炭竟也有那么久的历史了?这些十指不沾阳春水的夫人们自然对这些不了解了,这次连带着李曼也听进去了,农活儿她懂,可是这些她却一点也不内行了,只知道木炭想用就有了,烧就是了,没成想也有这许多的学问,再加上说的人是李康,对着那张脸,就是他也和他娘一样,说什么采蘑菇之类,李曼也会觉得很有趣。
看到大家如此捧场,李康继续道:“木炭易燃又耐烧,又特别方便贮存和运输,青铜、铁器、陶瓷和酿酒都是炭火冶炼而来。”
这句话很好地佐证了刚刚自己所说的“关乎民生”,这种说话技巧大约也是从李氏那里言传身教而来。
栾夫人点点头,“这么一说还果真如此,不过听你娘说你上一趟去了孤城,那里只知道竹子多,怎么?那里也盛产木炭?”
“凡山林无煤处,当地的锻工择巨竹烧成火墨,孤城盛产竹林,那里的炭火质量也十分不错。”李康解释道。
第397章 送礼清单
在这次正月宴席上,李康以出色的外貌、得体的谈吐以及上进的态度成功赢得了满桌人的好评,更甭说原本就外貌协会的李曼了,她之所以一直对裴华还放不下,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之前相看的那几个加起来也没一个裴华带的出去,真同那几个成了,岂不活打了脸了?
这次终于遂了她的意思找了个不输裴华的,李曼很庆幸之前没有听家里人的话,迫于他们的压力从了吴文博,否则非得肠子悔青了。
消息传到李曼父母那里,也是高兴地了不得,闺女的亲事是老两口心头的重担,这两三个月一直沉甸甸地压在心头,裴家那里后来是死命看着才没又去惹出更大的笑话,若不是看在自家权势的份儿上,村里那些看热闹不嫌事儿大的不定怎么排揎呢,反正等小曼嫁到县里,也听不着那些闲话,个人过个人的罢了。
村长夫妇俩定了心事,想起闺女的婚事倒也兀自发笑,李曼和李康,裴华和杜芊芊这两对敢自有趣,官场和生意场,这两对都各有分工,只不过男女掉了个个儿而已,真真儿是前辈子的孽缘,要不是出现了个外貌和裴华不相上下的李康,不知道小曼还得误到什么时候。
李氏那里自然巴不得早些看日子、下帖子将婚事定了为好,李康更是隔三差五就送东送西过来府上,交际手腕了得,栾县丞府邸从上到下不过半个月的光景已经被他打点地妥妥帖帖,无不夸赞。
送的东西很考究,并不是说东西很名贵,而是难得。
太过名贵栾县丞夫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