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西京春慢-第16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桓修玉松手了。
孟鹤琏笑的愈发温和,“既然如此,那我就先回去了,隔日再来探望圣上。”
桓修玉望着孟鹤琏的背影,牙齿咬得咯咯响,“本以为他不过是个老东西罢了,怎么还能得女皇如此信任?”
王德眼观鼻鼻观心,似是没什么存在感。
桓修玉也没在意,他心里盘算的是另一件事。
韩宿襄已经死了,现在就差韩宿迁了,解决韩宿迁,还有一个李衡义……
第三十九章 再立太子
而与此同时,桓府。
桓修延已经收拾好自己的所有家当。
有个梳着单螺子髻的小婢女犹豫着上前来,“而郎君,我们真的不用和大郎君告别吗?”
桓修延手中的动作慢慢的听了下来,他看着空中虚处,自嘲一笑:“告别,有什么好告别的?”说完又继续整理。
婢女心里酸酸的,不听的望向窗外,透过窗棂,她似乎能看到春日烂漫的花树下,站了一个正在吹箫的俊美男人,那片片落英落在身上,俊逸的不似凡间俗物……
“知墨……”桓修延叫了知墨一声,扭头来看她,淡淡道:“你若是不想走,便留下吧。”
知墨唬了一跳,忙说:“郎君,是不是奴婢做错什么了?奴婢会改的!求郎君不要赶奴婢走!”
她那会儿在少府监被人排挤的快活不下去了,就连来给他送衣服都是神情萎靡,如若不是桓修延多看了她一眼,见她掉到自己身边,或许她也不会脱离苦海。
本以为来到桓修延身边,便可以日日能看着心上之人了,却没想到桓修延和桓修玉兄弟间的关系愈来愈差,以至于到了如今同住一个屋檐下都互相不言语的地步。
知墨脸上露出几分恩失落和难过来。
她固然喜欢桓修玉,可也知道他到底是她心里得不到的白月光,而二郎君却是她的救命恩人,如今救命恩人要离开了,她怎么能弃之不顾呢?
走出桓府的时候,知墨不敢再留恋多看,径直上了马车。
“郎君还会再回来吗?”她忍不住问。
长安如此繁华,桓郎君如今是少监,女皇陛下身边的大红人,日后的路还长呢,二郎君应该会回来的吧?
“不会了……”
桓修延无声的看着乌头大门前的二十排大戟,不会回来了,可能是。因为他可能猜的到,或许哥哥走不远,他劝不了他,却也没有办法看着他愈陷愈深。
阿兄,你再也不是当初那个为了替我治病,抛下尊严,却拿得起放得下的兄长了,你已经变的扭曲了。
你口口声声说是为了袁姐姐,可当初逼死韩宿襄是为了袁姐姐,那你设局崔侍郎和宁国夫人,设计女皇陛下和永平公主,逼走端王和豫章郡王,又是,为了什么?
桓修延心中无限黯然。
“他不配,”他说道:“他不配再提他的名字。”
马车声辚辚,渐渐驶远,春朝花争发的帝都长安。
“回来!”
韩鸿照声音忽然拔高。“回来!”
新来的婢女还未反应过来怎么了,就突兀听身后“咣当”一声。
她忙吓得回身跪下,身子瑟瑟发抖,“陛下饶命!陛下饶命!”
天啊,为什么陛下会突然把她端上来的茶水给砸了,她到底做错什么了!
韩鸿照觉得心里堵得慌,她一手捏着眉心,一边摆手:“拖下去拖下去!”
婢女瞳孔一缩,惊得睁大的眼睛,卖力的扣头:“陛下饶命!陛下饶命!”她哭的愈发大声,“奴婢做错什么了!求陛下明示,奴婢再也不敢了!”
……
声音传到殿外,新鲜出炉的太子殿下李陵听到这细心裂肺的哭声心中登时一凛。
那婢女被拖出来了,哭的衣衫不整发鬓散乱,叫嚷着:“我做错什么!我做错了什么!”
不知为什么,他想起来冯直,冯直死的时候,心里也是这样想的罢,可是冯直,他又做错了什么?
李陵心里无限的悲哀,也没有了初做太子的喜悦之感。
看起来,母皇封他来做这个太子殿下,是众望所归,早在很久之前,宁国夫人、孟侍中,甚至是桓修玉都在劝她立自己未太子;
可事实上,母皇看起来根本就没放在心上,她对自己的儿子们,或者说是李家的子孙们,亲情是很淡薄的,除了他早逝的二哥。
然而,她又在任何风声都没有的情况下封了自己做太子,母皇,她到底是什么啊?
李陵苦笑着,跟着曹吉祥进了蓬莱殿。
韩鸿照神色漠然,坐在榻上。
李陵身子抖了一下,撩衣跪下,“跪请母皇万安。”
韩鸿照初初面无表情,在看见自己的儿子之后,显然神色柔和了许多,“四郎来了,赶紧坐下吧,我瞧着你都瘦了许多。”
能不瘦吗,您都不管我的死活,谁还管我的死活?
李陵不厚道的想。
韩鸿照端起案几上的一杯安神茶,呷入口中,淡淡的白烟氤氲了她的双眸,令这双看上去清明的眸子有些雾蒙蒙的浊然。
“母……母皇。”
李陵有些坐立不安,他今日入宫的事,还没有对妻子和长子说过呢。
“这是怎么了?”韩鸿照问道。
李陵有些踟蹰,他不知道这声求情该不该说出口,可是此时他不说,其他人也没机会说,日后又有谁能站出来说?
宁国夫人当年那么仗义的挺身而出,如今看着她毫无预兆又突然的蒙受受难,他心里过得去吗?
豁出去了!李陵一咬牙,说道:“母皇,儿知道说这番话您听了会十分生气,可是儿若不说便会寝食难安!崔将军多次在前线立下战功,如今朝中却又人说他私通东突厥,阴谋助阿史那赞毒杀延濯可汗,这岂非是无稽之谈?崔将军缘何要毒杀延濯可汗,他本是大虞的将军,再不济也不会协助东突厥那般蛮夷之地呀!”
韩鸿照闭着眼,从案几上摸来一本章奏,递给李陵。
李陵忙接过来看,却是大吃一惊!
人赃并获……折子上说,崔将军在和东突厥的大将军伯恩秘密会谈时被随行的监军苏副将抓了个人赃并获,伯恩亦是被抓,手里拿着的是崔将军此前给他的密信,信上谋划要毒杀延濯可汗,就是为了要获得阿史那赞的暗中支持,好培养自己在军中的势力……
一个将军,为何要培养自己在军中的势力,这才是为君者的大忌!
李陵失魂落魄的走出了蓬莱殿,窦珂忙迎上来,小声小声问道:“殿下,圣上怎么说?”
李陵苦笑一声,“没说。”
没说,什么都没说,可正是因为如此,他准备的所有说辞才不管用。
这么说这次母皇是铁了心要收拾崔侍郎了?
可崔侍郎,他也是母皇的孙儿啊……虽然隔了一辈,不过从她给大姨母的封号上便可以看的出来,母皇当年是有多敬重姑母。
又在说笑,三哥、四哥、六弟都是她的亲儿子,尚且如此,更何况是其他人呢?
李陵有些泄气的离开了大明宫。
第四十章 宫门之变(一)
“他是来为崔城之说项的?”桓修玉负手立在窗边,疑道。
曹吉祥笑着应了声是,“怎么,你还不相信?”
桓修玉淡笑,眼神中却有些怜悯:“他会后悔的,我以为,那个叫做冯直的内侍死后,他会明白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
曹吉祥嗤笑一声:“桓少监,您还是收起您那副悲天悯人的样子罢,总之你是不会留下李衡义,何苦要找这么冠冕堂皇的理由?”
桓修玉剑眉一蹙,“曹吉祥,你总是这样。”
曹吉祥不以为意的耸耸肩,说道:“我们是一样的人,你要权势,我要为我的家人报仇,各取所需,其它的都是虚的。”
“这一点你倒是好的,”桓修玉笑起来,“和你合作,很省事。”
李陵回到东宫多日之后,境况忽然变得差起来。
沈如柔本就惶惶不可终日,数次逼问之下才知,原来李陵竟是为了崔侍郎和宁国夫人去求情了!
她忍不住埋怨,“你又是这样,殿下,你觉得管用吗?!你觉得母皇会理会你的求情吗!”
李陵说:“难道知道说了不管用,我就不能去说了?”
沈如柔叫道:“当然是!不仅不管用,还惹得一身骚,母皇是什么性子你还不晓得,谁知道她会不会又废掉你!”
这话一说完,李陵却是面色一变。
废掉,这话说的简单,他不是没有被母皇废掉过,可再废一次,还不知道他到底有没有命了。
李陵心底低低一叹,也没有责备沈如柔的口不择言。
沈如柔也是意识到自己说错了话,又忙找补道:“我也不是责怪你,殿下你心里很清楚,你现在凭什么能坐上东宫太子之位,还不是因为母皇,平时还是多讨好她为妙,要不你看下现在,还不知道有过什么样的日子呢。”
以前身份低贱,无依无靠又远走他乡也就罢了,可现如今是太子了,难道也要过这种生活吗?李陵这太子之位,还不是长幼有序传过来,没了这层身份,才什么都不是。
李陵忍不住斥道:“你又说这个,是不是有事如恩跟你说的,你净听他的了,难道我不是你的夫君?!”
沈如柔不满的回敬:“你有什么资格说我!”
她眼里忽然含了泪,呜呜着喊道:“我的女儿嫁给了那个窝囊废!现在他老子死了,什么事都不顶!我的唯一的儿子也病死了,为什么,还不是因为你被贬!我跟着你吃了这么多苦,为什么还不能还不能多说两句?如果你这个太子之位做的稳当,我还用得着如此担心吗?”
“你再看看你的儿子,你捧在手心的儿子,他又管什么用?三郎能为他父亲出谋划策,可他呢,不过是个瘸子罢了!”
这声音很大,顺着本就轻薄的门帘传到了东侧的厢房中,顺着糊着薄薄窗户纸的窗棂飘到了窗外。
李衡义心酸的直想掉眼泪。
韩二娘见他神情呆滞,涩涩说道:“夫君,你……你别放在欣赏,阿家就是随口一说。”
是啊,母亲她,本就是这样口无遮拦的人,可是她说的,似乎也没错。
李衡义黯然低下头,如果这一次,女皇又要废后,那他该怎么办。
他一瘸一拐的回了书房,在里面枯坐了很久。
一连几日,韩二娘见他心情十分郁郁,不免担忧起来。
“去曲江坐坐吧,夫君。”她提建议。
李衡义拒绝了,“不去。”
这几日东宫的人往来愈发的少,就连日常分例也愈发的少,他心里只是担心,哪里还有心情出去逛着玩?
烦躁的走出了房门,他推开了要上前来扶着自己的小厮,“去去去,现在不准跟着我!”他自己可不是个废物,何必要处处有人牵着引着让着!
小厮面面相觑,却也只好让开。
李衡义一瘸一拐的走向马房去。
东宫的马房只有两三个管事,日常李衡义过来看的时候,还会装模作样的洗洗马,或者是晒些上好的草料来喂,而如今……
李衡义看着马房里仅有的几匹突厥马,瘦的露出肚皮上的肋骨,就是一阵的心疼。
他一下有以下的抚摸着自己心爱的马,想起年少时因为一匹马闹出的人命官司,还不是因为他的愚昧无知,狂妄自大,才令韩鸿照生厌。
她看不上自己,就因为他是妾所生的,难道妾生的,就不是人了吗?就因为她自己身份恩高贵,所以别人在她眼中就不值一提了吗?
李衡义一圈砸在围栏上,觉得胸腔中有怒火子啊熊熊的燃烧,只差一根点燃整座东宫的稻草。
“快……快点,弄完了好走!”不知从哪里传来的声音,带着几分不耐烦。
李衡义黑着脸,一瘸一拐的朝着声音的方向走去。
昔日好言好语的刘二郎,此时又变成了一副无赖地痞的模样。
“怎么今天就这么少的分例啊?”管事苦着脸抱怨。
刘二郎哼哼了一声,“怎么,这还嫌少?偷着乐吧,说知道这个太子还能做几天?”
管事一脸不解又不满:“你这什么意思,我家殿下刚刚被立为太子你就说这样的风凉话,小心我拿棍子打你出去!”
刘二郎哈哈大笑起来:“您还是省省心罢,你以为这分例是我要减少的?还不是因为圣上!自个儿去皇城边儿打听打听,现如今自那里出来的官员,哪个不是对着东宫的方向摇头晃脑,你知道今日有多少奏折弹劾太子殿下。”
刘二郎伸手比了个数字,用鼻子看着管事,仿佛是在嘲讽他的愚昧无知。
“胡言!胡言!”
身边一个小厮听了,立时脸红起来,争辩道:“我们太子殿下不做太子,谁还能来做,难道是端王殿下!”
“住口!”管事听的大骇,这小厮怎的这么不懂事,“啪”的一声巴掌就扇了过去,那小厮捂着脸闷声不说。
……
李衡义站了许久,沉默不语的就出了东宫的大门。
东宫在皇城之中,东北方向通着大明宫,西侧就是太极宫,一出东宫的三大门就能见到林立的各级官衙。
此时李衡义便一脸阴郁的从最不起眼的重福门中走出,沿着安上门街在皇城中来回穿梭,最后蹲在了一处小园中。
有两个身着绯色袍子的官员正背着他走过去,小声嘀咕道:“……大约是那几日太子殿下又惹到女皇了,听说女皇有找回端王殿下之意呢!”
第四十一章 宫门之变(二)
怪不得……怪不得!
这些日子愈发少的分例,总是在吵架的阿爷阿娘,原来他们都有预感,难道他们一家人,这么快又要被抛弃了吗?
这一次,又要被贬到哪里去呢?
李衡义有些心寒,一家人的生死,只是女皇一念之间的事,只要有这样的风声,那么他们一家就永远也不会安宁。
可是,可是女皇陛下,你以为人人都稀罕你的那个龙椅吗?!
如果可以不做,如果没有你的冷酷无情和强人所难,谁又愿意冒着生命危险做这劳什子的太子!
李衡义在安上门大街的小角落里伸腿坐了很久,直到脚都麻木了,他才扶着身旁的石墙慢慢站起来。他跳了一下,脚底如同放在滚烫的沙子上在灼烧一般,人又刺骨,他深吸一口气,又沿着来路一上一下的走了回去。
“儿啊!”
回了东宫,李陵立时迎上来,问道:“你到底是去了哪儿?怎么不声不响就出去了,万一出了什么事可怎么办!”
语气含着责备和担忧后的焦灼。
李衡义向身后看去,嫡母沈如柔正端坐在小榻上,面上无甚表情,他记得之前母亲还会对他笑笑,但是自从最小的弟弟死后,她再也不愿意笑了,甚至时不时还会与阿爷冷嘲热讽;
妻子站在身后不敢往前,同样是殷切又担忧的注视着自己。
李衡义低声说道:“儿只是出去走走罢了,倒令阿……父王担心了。”
李陵叹了一口气:“这个时候最是危险,朝中那些御史大夫最爱搬弄是非,你可别要他们寻了错处才是。”
“父王,”李衡义直直的看向李陵,忽然没头没脑的说:“你没错。”
“什么我没错?”李陵一时还没反应过来。
李衡义又说:“父王,我们都没有错。”
李陵神色复杂起来,“你是不是在外面听到什么……不该听的了?”
李衡义正要说话,李陵就拉着自己的儿子快步去了书房,他把门用力又牢实的一关,回身严肃的说道:“衡义,你不准再说这种话。”
“为什么?”
“不为什么,不要再有下一次。”
“阿爷你这么谨慎,太谨慎了!可是管什么用?”李衡义冷笑:“她想做什么,我们都拦不住,谨慎又管什么用?”
“衡义,人为刀俎我为鱼肉,你以为父亲不想做些什么吗?!”李陵急声说道:“可是不可以,一定不可以!”
“为什么?”李衡义又问,带着几分愤愤不平。就因为她是他的祖母,父亲的母亲吗?
“就因为她的你的祖母,”李陵肃声说道:“我的母亲。”
此时,礼部尚书门前,却是一片的肃静。
不过多时,只听有沉沉的铠甲声由远及近,紧接着,一身绯色官袍的男人大步上前来,面前的卫兵恭敬的为他开出一条道。
韩宿迁沉着脸快步走出大门,一抬眼就见右武卫将军薛礼负手立于自家的乌头大门前,面目含笑的看着他。
“如此兴师动众,”韩宿迁说道:“不知薛将军是想做什么?”
薛礼哈哈一笑:“韩尚书,擅造潭府,你先莫要生气,我今日来自然找你是要事,还请你通个便利,让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