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青琐闼-第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苏萧知这是官场中惯使的伎俩,一贯地攀高捧上,踩低欺新。她并不在意这许多,更何况心思也并不放在这些小事上面,她一面是家事如同一座巨山般压在心口,另一面又兼着唯恐女子的身份被外人所拆穿,所以凡事尽量低调,从来不与人争个高下,只是不卑不亢地埋头做事罢了。
  因着王旬的缘故,现如今苏萧日日天不亮就到主客清吏司去,一连着七八天,她跟宅子里烧饭的婆子嘱咐了不用开她的伙食,总是在公事上一直忙到天全黑,才在路上找个面摊小馆,随便对付了事。数日下来,她统共才得了的三次旬休,三次里倒有两次都在司里办差,唯有一天得空,才好不容易休了半日的假。
  司里的事儿确实是忙,可是也没甚么道理忙到连着旬假也休不成。况且,这礼部主客清吏司自打高祖坐了江山就挂了牌匾开了衙门,没得说少了苏萧这一个区区不入流的蚁子官儿,便得是走了瞎驴歇了磨盘了。故而公事上忙归忙,但像这样从早到晚,日日熬在司里,却有一多半儿也是她自己也情愿的。司里人人道她勤勉,可其中有另一层缘由,却让她没法儿在人前人后说出口。
  苏萧如今和王旬杠在一处,这些时日来,王旬神色上虽有了几分松动,虽不像先头几日那样恼怒,但言语间总是愤愤然。
  她本心虽然是为着王旬好,可这事儿做得连她自己也觉得不甚光彩,□□本也不是上得了台面的事,且不说依王旬的性子,难保心里存了件一辈子都不痛快的事儿,单说那路子走得,连她自己也觉得落了下乘,失了士子的身份。况且以后在官场上,若是被有心的人拿了把柄,细细查访起这事情前后的缘由,对于王旬来说,终究是个麻烦的事。因此上,苏萧心底总归是对着王旬存了三分愧疚,故而在宅子里,和王旬每每碰面的时候,心里总有些不自在,反而不如在呆在司里面轻松坦荡,于是索性借着公事的由头,每每等到掌灯时分,才收拾笔墨纸砚离开。
  这样日日不停歇地忙下来,日子便过得如流水一般飞快,从前苏萧心口上总是压着种种思虑沉沉,常常夜不能寐,所以养成了熬夜看书的老习惯,头半夜在灯下读书,待到下半夜熄了灯,虽然是困倦至极,可身体却不听半分使唤,一闭上眼,从前的那些过往旧事跟转马灯似的来回地在她眼面前晃悠,于是后半夜往往是枕着夜风竹声辗转反侧,还没等到恍惚入梦,就又见到窗外一线红光,鸡啼五更了。
  如今接了公差,白日里主客清吏司里往来的人又多,事情又繁琐,加上她才上手,应对不暇,于是把精力实打实的全用在了公事上。每日嘈嘈杂杂闹嗡嗡下来,到了晚间,精神劲儿早耗得只剩下爬上床的力气,哪里还得什么空闲每日间再将那些前程往事慢慢咀嚼一番?譬如,那日间乍然听闻邱远钦,心知总有一日会两下遇到,竟然也无暇分神多想,只做个浑浑噩噩的,也不过是且顾当下,等事儿到了眼面前再说罢了。这大半个月,她倒是头一沾床上的荞麦枕,就睡了个香甜,竟然是这几年来从未有过的平和安宁。
  

  ☆、赔罪宴

  话说苏萧每日间赶早晚归,再加上每月五日的夜值,和王旬竟然是连着好几日未打过照面,这一月之中,两人同桌吃饭的时候,更是屈指可数。眼看着快到中秋月圆之日,苏萧有心借了秋影金波的酬月之机,彻底解一解两人的心病。
  八月十五中秋节那日,万里无云,天色甚好。司里的郎中体恤下头的人,特免了下午半日的视事,苏萧紧赶慢赶地忙完公事,特地提早回到了家里。
  半道上,她专程拐到南街口,上京城里最有名的糕点铺子良居斋去,称了三斤桂花如意糕并两斤酥饴馅的月饼,又顺手买了西瓜石榴等好些时下的瓜果之物,匆匆赶回家中。到了家里,她将东西交给烧饭的王家婆子,又给了他们三吊钱,嘱咐他们备下桂鸭糖芋,再烧两桌好菜,让阖家上下都来好好赏一赏秋夕之月。
  那两个婆子平日洗衣烧饭很是辛苦,秋报之时自然盼着好生的喝酒走月,乐上一乐。听闻苏萧这样一吩咐,自然是眉开眼笑,忙不迭地去采买收拾不提。还未等到红日西下,众人就在里院和外院热热闹闹地摆上了两桌酒,过来请苏萧王旬两个开席。
  可没承想王旬并不领情,早早地就闭了房门,并不出来赏月。苏萧厚着脸皮敲了半日的门,里面也无应答之声。她转头过去,只见一干下人都眼巴巴的看着那房门,都望着早些开席呢。
  众人都是远离家乡,本是和家人团聚的日子却和妻儿老小远隔千里,加上平日里又俱都是尽心服侍,本来一年到头就难得有什么耍事,好不容易等到月夕,苏萧不忍心让他们都受了她的拖累,陪着他们两个吃些冷饭。于是也不等王旬到席,苏萧就打发了他们几个去外院好好喝上一盅,又嘱咐他们今夜不用收拾,席散之后,自去走月上市放花灯。
  众人知他二人近日间颇有些不和,又见此时自家的大公子又犯了倔脾气,让好脾气的苏公子下不了台,正巴不得借故离开呢。闻听苏萧放他们先去吃饭,一时间,下人们个个均告谢出去,平福走在最后,又素来机灵,出去时便顺手为二人将院门掩了。
  这间宅子后院靠水,一墙之隔的后巷边有条十来丈宽的小河,名唤春波河,河水甚是清亮。平日间后巷僻静,鲜少有人走动,今夜由于是月圆节,不时有放河灯的小孩子踩着青石板,踏着月色,木屐踢在青石板上啪啦啪啦地跑过去,远处不时有嬉戏之声传过来。
  没有了下人的走动,里院一下子安静了下来,反倒比平日间显得更为冷清了几分。苏萧一个人孤零零地坐在槐树下,望着天边渐渐升起的那轮冰月出神。她如今事儿多,今日好不容易闲下来,心里反倒空空落落的。枯坐了许久,直到月上中天,王旬依旧房门紧闭。
  苏萧知他今日必不会再出房门,只得斟满了两杯酒,举了杯子在手边,对着西房房门,漫声道:“王兄,你不愿见小弟也无妨,小弟知道你在房中,所以今日里的这些话,就当是面对面的对着王兄你说的。”
  她倾身坐在石墩子上,习习秋风拂面,彩云初散,当空一轮玉盘,越发清素明洁。
  她手边的碟子中盛着白日里从良居斋买来的桂花如意糕。那糕因为是中秋的缘故,糕点铺子特别将桂花糕做成了圆饼的样式,为了应景,那桂花糕一面绘月宫蜡兔,一面则绘了诗句,十来个桂花糕上,月兔姿态各异,或卧或跳,或立或跑,诗句也各式不一,或是五言或是七言,也有四字连缀而出的,绝的是笔画之间金钩银划,绝不晕染牵连,一月小儿拳头般大的一个糕饼儿,做得甚是小巧精妙。
  面对面前的一桌子佳肴,苏萧却胃口全无,饮了一盏酒,只缓缓说道,“小弟自从家中变故,方深知人世冷暖。四年前,小弟孤身一人,到了这京城中来,京城中一番繁华盛景,可在小弟看来,这里何异于荒冢一片。”
  她笑笑,慢慢低下头去,自顾自地再斟上一杯儿佳酿,声音渐渐低哑下去,神色渐渐有些惘然:“遇上王兄后,乃是小弟平生之幸事。小弟从心底视您为兄长,尊重敬仰,敬您为人方正,更敬您心胸磊落。小弟家中遭了横祸,再无半个亲人,在京中的这四年,从来只觉得是客居他乡,自打结识王兄,方才觉得这宅子也算是个家了。在京中这是小弟第一次去买桂花糕,才知为何良居斋今日里门庭若市,原来这世间人人都是盼着阖家团圆的。你看这桌上的桂花糕果然做得精细,确是名不虚传,兄长……可要亲自出来瞧瞧?”
  说罢一席话,她也再无多语,只静静等待。
  良久,只听得西屋内一声长叹,王旬在屋里低低说道:“宣之,我心里何尝不将你视作幼弟,你年纪尚幼,自然看重前程。为兄恼怒的是,你为了前途丢了本心,为兄越是看重你,越是恨之深责之切。”
  闻听他如此说,苏萧对着房门遥遥一礼,举杯就口,“前些日子,小弟自作主张做出的事情,兄长看不上眼,小弟心里明白。小弟人品如何,兄长也自有评判。小弟不是鲜耻寡廉之人,这种事情,小弟未必就做得坦荡无垠。只是有一句,小弟从未有过什么飞黄腾达的远大志向,如今所做的种种事情,不过是情势所逼。小弟自有一件最最要紧之事,事关小弟身家性命,关系重大,小弟不敢对着兄长和盘托出,怕是兄长知道此事,反而害了兄长性命。可此事不办,小弟一生寝食难安。小弟如今只对兄长说,若是小弟福气大,圆满办了此事,还可全身而退,到那个时候,兄长自然知道小弟今夜之话觉非虚言。”
  她一口气把心中积压了许久的话说了出来,觉得许久都没有现在这样舒畅了,心中突然敞亮起来,她不由又倒了一杯酒一饮而尽,朗声道:“小弟从来未曾将前程放在眼里,不过是以兄长之事为我之事,以兄长之急为我之急,以兄长之前程为我之前程!事到如今,事情已无法转圜,兄长必得再访上一访马先生,以免有祸加身,若是兄长实在不愿屈就,小弟自请代兄长走这一趟,为兄长担上这一个名儿。”
  兄长,兄长。
  想当初,她买通了狱卒,拼死要去见自家兄长的最后一面,虽然知道狱中免不了动大刑,可若非她亲眼见到,她又怎么肯相信,不过是月余,平日里总是翩翩公子郎模样的兄长,早已被折磨到如此形销骨立不成人形,奄奄一息?
  那时,兄长已经被拔了舌头,齿间尽是斑斑血迹,说的话也含混不清,见到她后,暗淡充血的眼睛终于焕发出了一点点光彩,强撑着向她交代后事。她几乎是扑到铁栏上了,才勉强听清那句兄长重复了七八遍的话:“小九儿,我绝没有做出污了苏家名声的事,他们一心要我认下这桩事,就算是送了命,为兄也绝不能认。”
  她再也忍不住,当即伏在锈迹斑斑的铁栏边,放声大哭,一双手撑在地上,几乎要抠出血来。
  桌上美酒醉人,云间皓魄当空,好个千里共婵娟的团圆夜。
  可是,可是,兄长却再也看不见了。
  月光下,她的笑容越发惨淡苍白,透着哀伤欲绝的钝痛,“兄长为着清誉,小弟却为着兄长的韶华。士子清誉固然要紧,可流年易逝,空有一腔志向,到头来不过是白白蹉叹。聪明如诸葛孔明,平生最最遗憾之事,也是出师未捷身先死,若无韶华,一切皆是空谈罢了!”
  说罢这一通话,苏萧这才觉得头脑沉沉,心突突直跳,脸上烧得厉害。她心知许是喝多了几口,有了几分醉意,但到底还是存了些清醒,心中留着一点残念,记挂着怕酒后失态,被人撞破女儿身份,于是也不等王旬回应,撑着站起身来。
  刹那间,只觉脚步虚浮,就像是踩在棉花上一般,她不由伸手往老槐树上靠了一靠,迈开轻飘飘的脚,摇摇晃晃往前走去。
  这边儿王旬站在屋中,心中思绪千头,极不是滋味。那日的事,他更多的是自责,自责之外还夹杂着对官场污秽的失望之情,其实自己心下也知那日苏萧或多或少,也是不得已而为之。
  今夜听闻苏萧吐露心声,他也暗暗后悔自己对苏萧太过严苛。又听她说到最后,口齿渐渐不若往日清晰伶俐,言语中又大有悲怆之意,透着些说不出的心灰意冷,和平日竟是大为不同。
  王旬知苏萧身子向来就弱,最近见到她时,许是公事繁忙,显得越发憔悴。刚刚一番话之后,外面半晌就再无半点动静。他怕她触发心事,独饮伤身,忙开了房门,想着劝解劝解。
  房门一开,却只见小院寂寂,空空无一个人影,只余一桌佳肴,早已凉透,却动也未动。
  星稀云淡,皓月如镜,越发照得这空无一人的小院树影沙沙,空寂冷清。
  他原以为苏萧已经回屋,恐她酒后无人照应,便走上前去,房门却只是虚虚掩着,并未关好。他轻轻一推,此时月光甚好,房门吱呀一开,霎时间流光满地,只见屋内一尘不染,床帐中被褥叠得齐齐整整,苏萧却并不在其中。
  王旬心想,必是由于苏萧贪杯,现在一准儿醉倒在了院子里的石桌下,不觉又好气又好笑,立马转身出来寻她。可不知为何,四下张望也未见到苏萧,他的余光却突然瞥见,院内平日紧闭的小门却是大开,门口正对的后巷上,束着总角的孩童们提着柑橘皮做的河灯,三三两两,嘻嘻哈哈地从门前跑过去。
  王旬大吃一惊,心知不好,三步并作两步踏出院门。
  只见院外流水潺潺,清浅的河面上一朵朵莲花形状的一点红顺水而下,星星点点,烁烁光华,一直延绵至天边。河对岸,远处冲起的火光映红了天际,明如白昼,隐隐约约还能听到噼里啪啦的声响,不用细看,便知那是在烧花塔。
  中秋之夜,放花灯的人在堤岸上挤作一团,王旬担忧苏萧的去向,心中焦躁异常,春波河上最高处是那单拱的一心桥,待他好不容易挤过紧紧挨挨的人群,登上一心桥,放眼望去,到处都是人头攒动,哪里寻得到苏萧半个人影?
  王旬心里越发焦急起来,正在这时,只听五十步开外传来一声惊呼:“有人落水了!有人落水了!”
  

  ☆、醉芙蓉

  听到这声惊呼,王旬的心一下子直直沉到了底,心里大呼不妙。
  醉酒之人落了水,既不会挣扎,更不会浮水,一个救护不及,就只怕是性命堪忧。
  王旬往那处直奔了过去,河岸边上看热闹放河灯的人甚多,听到呼声,纷纷围拢去,霎时间,那处被围得水泄不通,等王旬满头大汗挤到近前时,落水之人已被救起,他一看,落水的人却并不是苏萧,而是一个约莫四五岁光景大的懵懂孩童。
  这时候,耳边只听得有人吵吵嚷嚷说赶快取姜汤,又有人说赶快找身干爽衣裳,一时间已经有壮年汉子抱起那孩童往医馆飞奔而去。
  他慢慢从人群中往后退去,这才发觉冷汗已湿透了衣衫。
  这时候,只听着耳边有人低唤一声:“阿兄……”
  他猛然转身,看见那个单薄瘦弱的熟悉身形立在面前三尺之外,她脸颊微红,红霞微染,眼波清亮,唇边洋溢着他从来没见过的笑容,一派天真烂漫,明艳得几近耀眼。
  王旬的脑中,不知怎的,突然就跳出了戏文里常唱的那句词:杏眼桃腮醉春风,恰如一支醉芙蓉。
  他呆了一呆,还没有回过神来,却只见她伸过手来拉他,欢欣道:“阿兄……你快来吧!你来陪小九儿放河灯吧!”
  一面说着,一面便如同一只未足月的小狗儿一般,软趴趴地朝着他依偎过来。
  王旬不禁伸手去扶她,哪里晓得她喝多了酒,脚步本就虚浮无力,河堤石板旁边磊着一提溜圆滚滚的鹅卵石,鹅卵石向水,长着厚厚一层青苔藓,又潮湿又滑溜,还没等到王旬碰到她的衣襟,却见她脚下一个踉跄,这下可好,直接踩到鹅卵石上,哧溜一下,猛地就摔到河里去了。
  王旬大惊,忙伸手去捞她,所幸救护及时,她凭借着王旬之力站住了脚,才没有摔得四仰八叉,她落水的地方也还算近岸,河水只堪堪没过腰间。见她无事,王旬悬着的心稍微放下了些,不由开口责怪道:“河水凉得很,你衣服俱湿了,小心着凉。我来拉你上来。”一面说一面想拉她上岸,哪里承想,面前这人虽站稳了脚跟,却没有上岸的意思,这头王旬要卯足了劲拉人,那头她却不依,双手乱舞,三下两下就给挣脱了。
  王旬气急,探身过去抓她的衣袖,一路喊她的名字:“苏萧!苏萧!你!你给我上来!”苏萧站在来水中,恍若未闻,丝毫不理会岸上的王旬,反倒是又朝着水中间淌了两步,她回转头朝着王旬狡黠一笑,直接背转过身,看也不肯再看他一眼,这下可好,任凭王旬如何伸手也够不着她,直接将王旬气得是一个目瞪口呆,说不出半个字来。
  八月的夜,清凉的流水温柔地抚摸着她的手臂,她呆呆望着天上的明月,又低头呆呆地望着一盏一盏从身边漂浮而过的小小花灯,那些花灯随着水流起起伏伏,从远处缓缓地来,再向远处缓缓地去。一盏一点红随波微微荡漾而来,她望着那盏三层八瓣儿的花灯出神,情不自禁地伸长了手去够,却并没有够着,那盏花灯在她身边打了一个圈儿,随水而去,若是放在平常,去了也就去了,可此时某个人却醉得厉害,偏偏不依,非要探着身子去勾那盏随波而去花灯,岸上头的王旬看得分明得很,这人怕是要一个倒栽葱,直接栽倒到水中央里去了。
  王旬本不会水,这时候也顾不得那么多了,忙撸了袖子跳下水去拉她。
  哪知喝了酒的人不仅脾气见长,力气也越发见长,别说把她弄上岸,就算是拉着她往回走两步也甚是艰难。一个在死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