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就是这般好命-第9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东西?这么多种?”
  杰哥儿不怕麻烦给燕王上了堂农业知识课,让他知道不同的粮食作物要长得快长得好需要的东西不同,水稻有水稻肥,苞谷有苞谷肥,蔬菜有蔬菜肥……这种专门配制的肥料比粪肥针对性强效果好,很能增产增收。
  光说不练嘴把式,左右肥料配出来了,拿去试试就知道。
  水稻玉米这些生长周期长,几天看不出个名堂,燕王让孙子拿了样蔬菜肥,他从京郊外的试验田里选了两块地,种一样的,一块用上杰哥儿配制的肥料,一块用农家肥,本以为差距不会太大,过十来天去看,不一样了。
  因着都有农事专员精心照料,哪怕用农家肥那块地,单独看涨势也很喜人,放一起就不好比。
  就好比两个娃儿,一个是勋贵府上金尊玉贵的,一个是普通人家散养的,普通人家这个哪怕从小也没饿饭比起来依然磕掺。
  “这块用了粪肥?还是没用?”
  “用了,您仔细品品还有味儿呢……”
  回话这个一看就是耿直人,他一张嘴就挨了边上人一胳膊肘。
  “咋跟王爷说话的?”
  “这又不是山珍海味品啥品?会不会说话?”
  ……
  燕王本来没往那头想,听了这句反倒窒息了。好在他也知道这些个做事的手脚勤快嘴都比较笨,不至于同他们计较。知道底下人严格照他说的办了,没为讨好他搞小动作,燕王这下高兴起来。
  蔬菜肥已经被证实非常有效,其他那些肯定也不会差,他恨不得立刻进宫去找皇兄商议,然后以朝廷的名义向外推广。
  这之前,还有件事,他得回府去跟杰哥儿谈谈,的要知道这些肥料大概用什么配成,才能算出成本。
  东西好,还要大家都用得起,才能造福百姓。
  肥料这东西,自家用的话,就几亩地消耗不会特别大,这玩意儿从来就不是作为奢侈品存在的,自然也就不存在百姓用不用得起的问题。
  哪怕配方由奸商掌控,也不敢把价钱抬得太高,成本高了哪怕种出来收成好对农户来说还是亏本买卖,谁都不是傻子,既然看不到利益凭啥掏钱来买?
  更别说现在配方在王府少爷手中。
  杰哥儿想得挺明白的,他上辈子生活在好时代里,不敢说全国上下没有饿饭的,但比起这辈子真不知好到哪里去了。他有幸有那么段经历,虽然只活了二十几年也学到不少知识,有这些知识藏着掖着不拿来用是傻,既有心想搞出点名堂,实打实说又没脸吹嘘是自己搞出来的,这才整出个天书。
  配方朝廷拿去,建厂,皇上他们总能编出套说法来,说是上天怜惜百姓疾苦降下福祉也有人信。
  如这般皇上记得他的功劳,不会忘了给他好处,又不用冒名顶替领这些功劳受世人赞颂,这么一来心里踏实多了。
  这么想着,在被王爷问到的时候他痛快说了。
  王爷随后进宫去找了皇上。
  皇上知道以后龙颜大悦,跟燕王两兄弟当时就商量出一套方案,还是由皇上下旨,燕王出面执行。同时皇上给燕王府补了份厚赏,又问杰哥儿喜欢什么,大有他喜欢什么就要赏他什么的架势。
  燕王屹立朝堂几十年,到今天依然是御前第一人,当然不仅仅因为他是皇上的亲弟弟,他最知道何时该进何时该退。
  像这会儿,皇上已经给了赏,燕王自然不会再讨,说他府上真不缺啥,杰哥儿挺好养的。
  燕王啥都不要,皇上总觉得兄弟得到的配不上他的贡献,见着好东西就更想给他。
  肥料这个事,很快朝廷上下都知道了,得知效果如此霸道当然会有人问它是怎么来的?上头还是那说法,说是天降恩典。
  文武百官信它才怪。
  他们嘴上说皇上圣明上苍仁慈,出去一打听,心里一琢磨,就知道东西是从燕王府出的。反正根据农事官员的说法,最先是王爷拿出来给他们试用……就有那么巧,这几天皇上还给燕王府发了赏赐。
  谁都不是傻子,官员们猜到这事跟燕王府脱不开干系,应该是王府里的哪个弄出来的。
  不会是王爷,要是王爷,不必等到最近这两年,早十年二十年他就该有行动。
  也不像是世子,都知道世子天天在御前守着,根本没管过这事。
  “总不会是哪个女人搞出来的?”
  “不,不可能,太太们闲来无事去剪两枝花我信,哪可能搞这些脏的臭的?”
  “我找人打听了一下,说是人杰少爷,王府主子里头只他喜欢捣鼓这个。”
  “没搞错吧,人才多大?六岁有没有?”
  当时就有人笑出声来。
  “这跟岁数有什么关系?给你活满百岁你能搞出来这些?你在世俗看来已经是聪明能耐的,你不能吧?这些东西还能不是从娘胎里就带出来的?既然他府上小姑娘是天仙下凡,这小子不能是农神转世?都听说过他三岁的时候就能认好几千字,除了他还有谁?”
  “为什么这几年燕王一门心思扑到农事上?为什么他扑上去就能出成果?年年都有新东西出来?皇上总说这些是苍天恩赐,却没让礼部安排祭祀,反而是不断赏赐燕王府,都想想吧。”
  这些东西早有人在琢磨,蛛丝马迹越来越多,自然有人能瞧出端倪。
  当然,并不是王爷粗枝大叶没把事情安排好。
  他有私心,孙子不揽名利,作为他多少希望大家伙儿知道自家孙子有功劳的。朝上这些老狐狸也看出端倪来了。
  看出来就是嫉妒,真的嫉妒。
  咋的好事就全让燕王摊上?早年还同情他,现在燕王府红火成啥样了?儿子儿子有,孙子孙子不止一个,还有这么大出息!
  又要说,如果杰哥儿是有其他本事,可能还会有人来暗算他。
  他点亮的偏偏是农业方面的技能。
  这不碍着任何一方,并且要是能把农业搞起来对大家都有好处。
  农业可说是一切的基础,粮食多才能养活更多人,朝廷粮饷充足就能养得起兵,兵强马壮周边自然不敢来犯,于是天下太平,天下太平百姓富足生意也好做,各行各业都会繁荣。
  一圈琢磨下来,燕王府这个小家伙真是个宝。
  这时候杰哥儿还在看皇上给他的赏赐,压根不知道事情有了这样的进展。他是够低调了,也就顶个天才名头,没去揽农业这块儿的功劳。谁知道呢?虽然朝廷一直都说这是老天爷赐的,民间却有另一套说法,他私下被好多人寄予厚望,都等着后面还有没有更厉害的东西出来。
  还有些人家意识超前,瞅着杰哥儿的岁数,已经在针对性培养自家姑娘。
  钱玉嫃生了三个,最小的康哥儿还没人惦记,上面两个全是香饽饽,各家都想抢去。
  朝廷在选址建厂制肥料了,同时他们还要商量出一套售卖方法,因着这玩意儿对农业意义重大,朝廷要保证百姓以最优惠的价钱买到,以便让更多人用得起,他们准备考察商人资质,让获得经营许可的商人负责销售,原则上是薄利多销。
  突然推出一个东西,说是代替粪肥的,用了能让粮食长得特别好,但是得要农户花钱买去。
  一开始大家的态度还是保守,就算这个真不贵,毕竟还是要花钱。
  朝廷不能强逼,只得用老办法,找人带头给百姓做示范,等他们看到别人地里实实在在增收了,回去算笔账知道划得来自会竞相效仿。
  官老爷自家不用说,得用起来,地方上一些不差钱的也积极响应了,蔬菜肥一下去,才过十天半个月就见成效了,但凡用了肥料的土地边上都有人来围观,果然朝廷不会骗人,有经验的老农一眼就能看出,这东西是比大粪好用。
  谨慎的打算等收成之后再说,也有急性子等不住了心一横拿了钱就跑进城里,学着买了些用在菜地里的肥料回来。
  买了肥料,又听人家讲了用法,都记住了才满心火热回家去。
  回去跟着一用,好家伙!
  地里一棵棵菜真壮实不少,收成的时候用了肥料的跟没用的个头明显就不一样。


第125章 
  连着一段时间,各地不断有好消息传上京城,皇上在位四十来年按说顺境逆境都经历过,这么快活还是少有。
  没想到在生涯末期能给国家带来如此多好的变化,真要论功,他排不上,还是侄媳妇有本事,满京城找不出第二个如她这么会生的。
  要说起来弟弟当年分明办了荒唐事,假使不是他巧合之下伤了根本没生出其他儿子,洲哥儿肯定得不到这么好的照顾。当初认回洲哥儿其实谁也没对他抱太大指望,至少皇上没想过这侄子要有多大出息,只要他能让兄弟高兴就得了……
  走到今天只能说人生难料。
  想他在自己儿子身上下了大力气,太子他们各有各的优点,都还马马虎虎,可要跟燕王府的比起来,就逊色多了。
  杰哥儿啊,不光有传承,又很聪明,那真是块上好的材料,只可惜是兄弟一脉往后该要继承燕王府的。
  皇上一圈想下来,觉得天底下最公平的有两件事。
  再富贵你买不了寿命。
  再富贵你选不了孩子是天才还是笨蛋。
  包括皇家在内,大家都很看重子嗣传承,在这方面,燕王曾饱受同情,现在翻了身,变成令人羡慕的存在。上回去寿康宫,说起杰哥儿,太后还说呢……她老人家现在特别仔细保养,就想多活些年,她想亲眼看到明姝包括杰哥儿说亲的场面,那一定非常热闹。
  “场面肯定热闹,可阿弟那一家主意都正得很,让他们做选择不会太难。”
  “那倒是!”
  太后虽然久居深宫,听说的事不少。
  就说燕王府,现在燕王跟世子把心思主要放在外面,一个管着农业革新,一个盯着在御前走动那些,府里头基本是钱氏的一言堂。
  说起来很像王妃当初,实则不然。
  她对府上那些人宽厚得多,哪怕底下起了争执闹到她跟前去多半也能妥善解决,看下来,手段跟皇后有几分相似。
  想她最早也不是这样,估摸因为嫁人之后没多久就上京城来了,本来新媳妇儿的很多手段应该向婆婆学,她没跟谢夫人学到什么,秦氏更不说了,反倒跟太后和皇后相处得多,皇后是个爱教人的,她说那些你多听听,学成这样不奇怪。
  就那一套,太子学去遭了皇上的嫌,现在拼命在改。
  同样的东西女人家学去就不一样。
  皇后这些年在后宫一直很镇得住,任谁得宠都不敢过分张狂,钱氏跟她学一手,也把燕王府管得挺好,府里大小事给她做主爷们几个不用操心。
  太后估摸以后明姝嫁谁杰哥儿娶谁多半也看钱氏,洲哥儿能做啥?不过是粗略的过一遍,留下几个备选给钱氏拍板定案。
  钱氏看人也有一套,头两年给钱宗宝说那个,太后没事琢磨过,挺合适的。
  想当初有意把闺女嫁给钱宗宝的也多,条件更好的不是没有,也没见她犹豫过。
  钱玉嫃不知道太后对她评价这么高,她是经常进宫,跟太后皇后相处都不错,可谁也不会坐下来互吹,夸也是夸下面的小辈,聊也是聊些有趣的事情。
  这段时间她都没太往宫里去,一是热起来没心思出门,二是府上事多。
  到底是三个孩子的母亲了,哪怕这三个都不是像逸哥儿那么会闹人的,人数在这儿摆着,每日要她操心的事情还是不少。
  明姝就不说,女儿家心思更细腻,这使得她们成熟早,十来岁很多已经情窦初开了……自家这个是还没有十岁,但这并不妨碍当娘的为她操心。钱玉嫃以前曾因为家世不够好以及相貌过娇过艳遭过一些人的嫌,她自己有这样的经历,就盼着女儿样样都好,哪怕再挑剔的人面对她也说不出一句指责的话。
  要做到这一点,对其他姑娘来说很难,对明姝来说其实还好。
  她天生占尽优势,家世好,模样正,还顶了个仙女儿名头。
  正因为开局这么好,谁会希望后面崩盘?对这个女儿,钱玉嫃没少上心,她跟前最可靠的都派到明姝那边去了,就是担心奴才不好从而带歪了主子。
  明姝那头还只是过问,康哥儿这头很多事要他亲自上手,相比较而言,杰哥儿竟是最少让她操心的。
  那孩子的事很多是王爷在管,他跟前的人大多也是王爷派的,他那情况会被特殊对待实属正常。
  府里府外都把杰哥儿捧得高,吹他的一直没少过,这一度引起钱玉嫃担忧,很怕小时候受的赞誉过多似那孩子膨胀起来,骄傲自大结果糟蹋了上好的天分。
  盯了他一段时间,之后钱玉嫃就放心了。
  那孩子和别人真不一样。
  多数人受到那么大的赞誉都会洋洋自得,觉得天老大我老二看不起其他那些笨蛋,那孩子被人当面吹总是一副“打住吧差不多可以了”的神情,你视若无睹再继续吹,他就该找借口遁了。
  前头还怕他飘,充分了解到儿子的个性以后,钱玉嫃又觉得,太害羞也不行啊。
  好在只要别当面狂吹他,那孩子平常都挺稳得住的。
  要说还有什么问题,也就是好奇心严重缺乏,汉阳郡主那几个儿子,哪怕再听话的性子多少都有点野,在那个岁数的男孩子多半都是猫嫌狗厌的,见着什么都想搞一下,爹娘说去哪家赴约也会想跟,有机会还想往街面上溜……
  杰哥儿不那样,他也不跟路,起初对外面有点好奇心,出去过一回以后就再不惦记,虽然表达过想要弟弟的意愿但要是没别人在他自己也能玩得很好,他蹲在那些大方盆前就能玩半天,不需要什么人陪。
  这孩子,怎么看都好像提前结束的童年。
  上回问他想不想要玩伴,说给他找两个年纪相仿的来,他也没什么兴趣的样子。
  钱玉嫃说过他的,说现在不抓紧时间快乐,等长大了,想求个松快也不容易,大人们天天都有事忙。虽然这么说,杰哥儿还是不想要六七岁的小伙伴,他心理年龄二十好几,实在不想当孩子头。
  虽然各方面都不像是个普通的孩子,他实实在在挺可靠的,一般不用当娘的操很多心,还会匀出时间给弟弟,教弟弟活动手脚翻身坐起什么的。
  康哥儿看样子跟杰哥儿当时有点像,各方面表现差很多,杰哥儿还是奶娃娃时就很“成熟”,醒着的时候很爱听大人说话。
  康哥儿没有诸如此类成熟的表现,真就是个普通的孩子。
  有点小脾气会哭闹的那种孩子。
  总之,这几个月事情虽然不少,总的说来钱玉嫃过得还算安逸。府上都是些琐事,至于外面,燕王府的影响力依旧,甚至更大了,如今找她套近乎的比从前更多。
  可能老天爷见不得她日子太顺,没事就要给你找点事来。
  就在肥料初步推广开,在各地获得一致好评的时候,老家那头送了封信来,信是经钱炳和之手送出来的,说的主要是赵家的事,钱炳和讲赵家两兄弟闹了矛盾,前些天赵二闹着要从家里搬出去,爹娘都在哪能容许儿子往外面搬?真要给他搬了兄弟不就闹掰了吗?赵家人去劝他,不好使,这时候他们娘也就是钱玉嫃她大姑想了个法,暂时让他俩分开,各自都冷静一下。
  钱大姑给小儿子拿了些钱,让他随商队走上京城去,到舅舅家里待一段时间,正好也跟表弟学点东西。
  这封信就是说明前因,并且提前给京城钱家通信,好让他们有个准备的。信是钱老爷拆的,太太第一时间知道,转身就跟女儿钱玉嫃讲了。
  “他们兄弟感情一直很好,怎么会闹起来?并且是差点分家的地步。”乔氏心里也想过是不是跟之前赵大重病耽误赵二科举有关,可没太好意思说。
  钱玉嫃使了个眼色,房里伺候的陆续退出去,她才道:“是不是跟之前的事有关?听您说赵大表哥重病似的赵二表哥放弃这届会试,就那事我跟相公都觉得太巧了一些,就怕这里头有猫腻。问题要是出在这里,兄弟决裂也不奇怪。”
  跟前没别人在了,在亲女儿面前有啥不能说的?
  乔氏说她也想过,可想不通,赵大他图什么?
  “嫃嫃你想,比起两兄弟都没出息,有个出息的不是更好?弟弟有本事也能拉拔哥哥。”
  “我明白娘的意思,咱们这么想,他未必像这么想。兴许他宁可还像以前那样不好不坏的过着,也不高兴让兄弟骑到头上,有些人好面子。”
  “为了面子人都不当了?”
  不管是钱炳和跟钱炳坤,或者钱玉嫃跟钱宗宝,乔氏见过的兄弟或者姐妹都是互相扶持心里总是为对方好的,他见不得钱玉嫃说的那种,不自觉连声调都抬高了。
  钱玉嫃又倒回去劝她:“信上不是没说清楚吗?也不一定是因为这个。”
  “不为这个,还能是为啥?啥事能闹到差点分家?”
  “就算赵大真那么做了,要操心的是大姑,您只要给拾掇个客舍把人招呼好就完事儿,哪怕赵二表哥想不开,让宗宝去跟他说,您别着急。”
  钱玉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