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望族权后-第5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珍贵非常,你才得好生留着,仔细损毁,被追究大不敬!”
  小九蹙眉:“这哪是赠人以礼,简直就是给人找麻烦,难不成我还得将这扳指供奉起来。”
  “所以,九哥是要将麻烦推托与我?”十一娘瞪着眼。
  小九越发讪讪,这才将扳指收好:“十一妹莫气,是我考虑欠妥,算了,还是我留着这麻烦吧。”
  真不知那九五之尊晓得堂堂御赐竟然被人如此嫌弃该作何感想,十一娘却不忘提警:“咱们私下议论无事,这话可不能说与旁人知道,这几日你躲着晋王些,莫与他冲撞争执。”
  虽然她已经九成确定贺烨并不是真正暴戾,然而万一萧小九这熊孩子因为不服冒犯那位,即便只为了维持一贯“形象”,贺烨也只好让小九吃些苦头,远离着些自然才万无一失。
  “十一妹,听说晋王来此是为击鞠技艺,三哥领他前往毬场去了,你就不想去看看?”
  “有甚好看,我也看不明白。”十一娘眼见萧小九似乎跃跃欲试,终于收敛几分不耐:“九哥若想学击鞠,待晋王回宫,自不少机会,不差这几日,大母可是再三叮嘱这几日要谨慎言行,切记莫要惹事。”
  “晋王分明不学无术,却还自傲欺人,我实在不服,与之比较经史诗赋又胜之不武,骑射上我也未必输他。”小九鼓着腮帮。
  这孩子怎么这样好胜,十一娘哭笑不得,想了一想,佯作生气道:“你既一心要与晋王争强,何苦拉我来这藏书阁,若觉无趣,我也不拦你,你自去便是。”
  萧小九这才醒悟过来,连忙陪礼:“怎会无趣,与十一妹一处最有趣不过,再说十一妹若不在场旁观,我即便取胜也没意思,罢,我不与粗鄙人计较,十一妹莫恼我。”
  “九哥可是又忘了谨慎言行?再者君子可不该背后议人。”十一娘实在担心这熊孩子祸从口出。
  哪知小九更是将胸脯一挺:“便是当晋王面前,我也敢评他不学无术、粗鄙无才,只不过我说这话时他正好不在罢了,怎是背后议人?”
  十一娘烦恼地捧着额头,不无沮丧盯着自觉光明磊落的萧小九长叹一声。
  不过萧小九到底还是上进少年,这么闲话几句,很快就把晋王抛诸脑后,专心致志地品读起诗书来,十一娘也很快被柳府收藏这册罕见文集吸引,与萧小九隔案跽坐,一个是垂髫少女,一个是总角少年,半开轩窗外,几株青竹尚矮,偶尔清风卷过,沙沙作响,更远一些,湖泊澄水在早夏尚且不算炙烈的日照下微泛涟漪,窗外景致窗内人,竟一样青涩与静好。
  可静谧未长,便被打扰。
  又是曹媪。
  她没有惊动小九,却悄悄拉了一把十一娘,及到阁外,才轻声慢语:“太夫人让奴来请小娘子,府里又有来客。”
  这日子,还真是过得十分闹腾呢。
  金华苑中,几盆月季正当艳丽,已经打算“疾愈”的乔氏这时梳妆妥当,挽着一条绣色别外华丽的披帛,站在游廊下,好整以睱盯着婢女剪下花朵替她装饰发鬓,一边伸出手指远远一点:“那两朵也不错,都剪下来,过会子随我送去亲仁坊,也好谢过阿沈阿秦前些日子问侯探望之情。”
  看来这是打算去亲仁坊柳宅串门。
  然而乔氏不及成行,就听闻娘家人从蒲州远道而来,正是她前不久还提起的乔四郎,以及嫂嫂和氏。
  乔氏却十分意外,年前收到家书,虽兄长在信中提过让乔四郎来京求学好谋“出身”,然则乔氏却并未得到太夫人许可收留,娘家那样情况,又万万不可能在京都置居供四郎长住,因此乔氏虽然意动但并未给予回讯,哪曾想嫂嫂竟然就带着四郎来了。
  “也好,我且看阿家还能厚此薄彼到什么地步,总不成将姻亲却之门外。”乔氏冷冷一笑,扶着云英手臂迎出中门。
  萧媪已经候在那处,随她前来还有不少管事仆妇,这也是为了成全礼仪,然而乔氏一眼扫去不见萧氏,脸色就很不好看:“娣妇怎不来迎?”颇有责问意味。
  来者不是长辈,更加是突如其来,萧氏作为嫡宗嫡媳,本没有迎候庶媳亲朋必要,让得脸仆妪迎上一迎已经算是尽到礼数了,然而萧媪面对乔氏的责问,却仍心平气和解释:“娘子操忙事务,一时难以脱身。”
  乔氏还要刁难两句,却听车轮轧轧之声,这才作罢。
  却有一前一后两辆车,打头一辆才刚停稳,便有一少年打帘而出,十四、五岁的年纪,正是乔氏侄子四郎乔令,他身上一件蟹壳青的半旧缺胯袍,遍染尘土,一看就是未经休整直奔柳府而来,他不及站稳,两眼就滴溜溜转了好多圈,飞速打量了一番门楣匾额以及仆妪们穿着发饰,眼珠子就烁亮起来,与脸上倦色对比显明,抱揖时,才试探一问:“可是姑母?”
  乔氏自从远嫁长安,一次没有回过蒲州,乔大舅倒来打过几次秋风,没好意思带儿子,因此乔令并不识姑母容貌。
  乔氏还不待反应,就听闻突然炸起一声:“小姑,不妄我颠簸受罪,总算见到亲人了。”
  帘子再次打起,这回出来的才是和氏,可扶着她一同下车的少女是谁?乔氏心下狐疑,正要往婢女这方向猜测,就听嫂嫂引见:“这是你亲侄女,娇儿,快喊姑母。”
  乔氏那叫一个七窍生烟,居然把女儿也一同带来,这是准备在长安定居么!
  她原来以为,嫂嫂只是不放心四郎独行,才送上一程,待安置好四郎就要回去蒲州呢!
  乔氏就十分担心起后头那一辆车,莫不是举家搬迁过来了吧?!
  大约是见小姑面色不善,和氏倒也有些紧张,连忙解释道:“路上遇见者,一问之下,竟然也是你夫家族人,十二、三岁女孩,带着个七、八岁大少年,说是姐弟二人,原居霍邑,竟无长辈同行,一路上除驭者外,也就只跟着个仆妪,我再一打听,原来父母双亡,姐姐才打算带着幼弟来投奔族人。”
  和氏说话间,后头那辆车已经步下一少女,牵着个年岁更小的男孩,身上衣裳虽也半旧,看上去却比和氏母子三人要干净整洁,两个孩子冲乔氏一礼,少女便道:“霍邑柳氏,族中行六,携胞弟八郎,拜问安好。”
  乔氏却将柳眉一竖,二话不说冷笑出来:“这是打哪冒出族人,就没听说我柳氏在霍邑还有分支,若真为名门闺秀,又怎会沦落到投亲靠友?分明招摇撞骗之辈,竟也允许进门,还不赶出去,若不依不饶,送去官府问罪!”后面半句,显然就是冲着萧媪发作。
  那少女闻言,眉心微蹙,却半点不露惊慌,只慢声解释:“霍邑柳氏本为晋州柳氏分支,京兆柳与晋州柳一本同源,儿虽遭遇困境,却决非招摇撞骗。”
  乔氏见这小丫头竟敢顶撞,就要发火,萧媪却也上前劝阻:“娘子已经验看过小娘子过所凭证,确实为族人,令仆请入叙话。”
  和氏也忙劝说:“小姑何必动怒,若真是招摇撞骗,问清再处治不迟……”小腹忽然发出“咕”地一声。
  乔氏脸色越发难看了。
  和氏不由分说扶着乔氏就往里走:“赶了大半月路,只恨不能快些见着小姑,今早就没顾着用膳……”
  几个管事仆妪忍了好几忍,实在辛苦才没笑场,萧媪见乔令兄妹竟被这么晾在门外,连忙恭请:“小郎君与小娘子快请。”
  乔令还好,乔娇却得意洋洋横了那少女一眼——让你神气,不过就是落魄远支,摆什么名门闺秀架子,显得高人一等。
  “看着吧,得罪了我姑母,你们可在柳府站不住脚,迟早被人扫地出门!”乔娇到底没忍住,擦肩而过时低声说道。
  “你!”少年气得面颊发红,重重一跺脚:“阿姐,一路之上,这家人可占了咱们不少好处,连阿姐几件衣裳,都被她们讹了去,竟一点不念咱们关照之情。”
  “些微小事,何必计较。”少女却轻轻一笑,拉了弟弟的手,颇带歉意对萧媪说道:“有劳阿媪,领我姐弟二人拜问族中亲长。”
第96章 柳婷而
  曹媪奉太夫人嘱令去请十一娘见客,压根就不是为了和氏母子,是以十一娘并没有往旭晓堂,而是直接被曹媪领去萧氏居院无衣苑,一路之上,曹媪当然将霍邑柳姐弟二人突然投靠之事说了一回,又简单解释了一下晋州柳一支与京兆柳之间关联,最后才叮嘱:“太夫人有意让小娘子旁观娘子如何处理这类事务,倘若娘子迟疑不定,小娘子也不妨直诉建议。”
  十一娘本是大族出身,当然十分轻易就理解了晋州柳及霍邑柳与京兆柳之间看似复杂说来也很简单的关联。
  与裴姓一样,柳姓同样是拥有百年以上根基世家望族,经年累代繁衍下来,可谓枝繁叶盛分支众多,其实京兆柳追根溯源,也与晋州柳一般,郡望皆为太原柳氏,不过就大周而言,京兆柳一支最为势重。
  而霍邑柳,则为晋州柳氏分支,与京兆柳虽是同宗,关系却已经很是疏远了。
  再是名门望姓枝繁叶茂,当然也不是意味着所有族人皆尽富贵,总免不得一些家业凋凌者,甚至于衣食无着,不得不投靠宗族庇护。
  如是情况,萧氏作为执掌中馈者,当然明白应当如何处理,甚至不需烦劳韦太夫人,顶多事后知禀一声罢了。
  然而霍邑这对姐弟情况却不多见。
  就算霍邑柳一支眼下整体不振,以致于没有余力庇顾孤小,还有嫡宗晋州柳氏,甚至于太原柳氏也决对不会置之不顾,这对姐弟要投庇宗族,何至于舍近求远跋山涉水到长安?更何况听说那霍邑六娘年才十二,八郎更才七岁,姐弟两人没有长者护侍,该下多大决心才至于受这千里迢迢颠簸莫测之苦,前来寄人篱下?
  孤幼投靠,不比得成年者,当然要别外用心。
  更何况事情这样蹊跷,一个处理不妥,甚至有可能与晋州、霍邑两支族人产生矛盾。
  应是基于这番考虑,萧氏才将此事上禀太夫人,也是因为这事甚为罕见,太夫人才又起意考较自己。
  因此十一娘自然就别外留意霍邑姐弟。
  萧氏没有去迎和氏母子,却专程抽出空闲见了这对不期而至的族亲晚辈,并没有让姐弟两久候,待到十一娘来了无衣苑,笑着引见:“伊伊,这是你婷姐姐与谦哥哥,快些见礼。”
  这对姐弟,女孩名婷而,男孩单名为谦,为了与本支同辈区别,萧氏才特意说明。
  十一娘打量这位族姐,身量略显瘦弱,削尖面容,一双眼睛却别外明亮,梳着一对花苞,垂鬟结辫,只简简单单用丝绦挽就,不带珠花发饰,穿半旧襦裙,清素颜色,十一娘想到曹媪刚才提起两人父母双亡,便猜测恐怕除服未久,然而穿着虽然简素,衣料也是普通,观其行止,温婉端方不卑不亢,更是半点不带风尘仆仆,闻其语音,也如眼神一样清亮,可当女孩伸手牵扶时,十一娘留意见她一双手掌明显不似养尊处优闺阁该有,甚至比自家贴身婢女之手还要粗糙几分,应当经历过劳作。
  相比柳婷而,柳谦就显得有些拘谨了,可礼数周道,看得出姐弟二人境遇虽然不佳,教养却十分不错。
  柳婷而同样也在注意十一娘。
  尚仍垂髫,应是肤若春雪,衬托得眉色尤其有若墨画,但更引人注意则是那双乌眸,竟神采飞扬,笑时一边嘴角梨涡浅露,又观之可亲。言行举止全然没有稚拙之态,安静时仿若一个精致瓷偶,但一说话,却让人不由自主关注。
  真正名门闺秀,大约该当如此。
  柳婷而这时只以为十一娘是萧氏嫡出,更甚于奉若掌珠,否则也不会在此稚幼之龄就特意让她出面待客。
  她心里不免产生些微羡慕与钦服,甚至一丝自卑,虽为同宗同姓,但差距显然,千里投靠寄人篱下的负担,还是让这个豆蔻少女难免伤怀。
  可是当萧氏问及家中情况,柳婷而自然将这点自哀自怜抛诸一旁,尽量摁捺酸楚情绪,维持着不卑不亢的姿态。
  “先祖父曾任肃宗朝长汀令,先父为次子,世父如今任义阳主薄,先母商贾出身,先父在德宗朝明经及第,只因患疾,无奈放弃授职,归家不久,先父病逝,先母原本体弱多病,经此伤恸不久亦逝,世父因在江南,无力顾及儿与幼弟,近亲多困苦,力有不逮……”
  霍邑柳氏本是庶支,相较而言,柳婷而祖父至少还曾出仕,家境应当也不至于到捉襟见肘地步,也不知当中出了什么变故,才至于与商贾联姻。
  婷而虽只是一句带过她那世父因于外地为官无力顾及手足遗孤,也只是粉饰而已,为亲者讳,作为晚辈,当然不能直言指责世父凉薄。
  “世父修书嫡宗,晋州族长也曾遣人照应儿与幼弟,但儿思及先父在世曾教导幼弟精进学业,是以恳请族长庇顾,让幼弟入晋州族学受教。族中便接儿姐弟往晋州,然,族学子弟良莠不齐,幼弟颇受鄙薄,不愤而争,闹生事故,族长固然公允,无奈事务烦重,实难做到事事俱全,儿不忍见幼弟受辱,又惜幼弟刻苦上进,更不愿见幼弟前途受阻,因而不顾族长劝阻,执意欲投靠京兆一族,只为……儿虽无才,幼弟却甚上进,只望同宗长辈怜惜儿与幼弟失怙,予幼弟受教机会。”
  这一番话,无疑就更是隐晦了。
  十一娘这时看了一眼柳谦,见他涨红着脸紧握拳头,几欲辩驳,显然曾经受了莫大委屈,不过柳婷而却颇带警告盯了一眼柳谦,忽然一个匍匐:“族婶,是儿浅见,以为京兆一支权势更重太原宗,族祖母甚至为天子姨母,倘若,倘若幼弟能得些微提携,前程无疑更加顺遂,先父先母早逝,本家期望,唯有幼弟,还望族婶怜恤。”
  “阿姐!”柳谦这时却再忍不住,也一揖拜倒:“族婶容禀,实为……”
  “住口!”柳婷而这时难免心急,重重喝止幼弟,抢先说道:“幼弟虽年小,然则幼承庭训,实不愿求庇亲族,然,儿却以为,这只是幼弟少年义气,寄人篱下并不可耻,只要知恩图报。”
  十一娘听到这里,未免被触及往事,当年,也有这么一个人,在祖父面前说道类似言辞。
  只不过那位更加气定神闲,心怀屈辱的却是他幼妹。
  也不知那两兄妹,眼下如何?
  可是十一娘并未多嘴,她断定萧氏会做出妥善决断。
  果然,萧氏起身扶起婷而,性格使然,并未做出过于亲近举止,然则态度也不无和善:“难得你小小年龄,思虑这样周全,不过族中事务自有规例,谦儿是入族学还是另请名师,会先经考较,晋州那边,你叔父也会先去信沟通,这需要些时日,这一段,你们便先住下,今日暂且休整,待太夫人得闲,再往问侯。”
  萧氏唤入萧媪,让她安置这姐弟二人,待无闲杂,才招招手让十一娘近前,问道:“你觉得这姐弟二人如何?”
  “应当受了不少委屈。”十一娘这时完全不再讳言。
  “怎么见得?”萧氏问道。
  “先说婷姐姐世父,若真有慈爱之情,即便身于外任,又怎会置胞弟遗孤不顾?请托晋州嫡宗照顾,看似无奈,实则推托。庶支孤幼靠庇嫡宗,本有艰难之处,婷姐姐虽则稳重,也是受境况所逼,谦哥哥却甚为冲动,可即便如此,今日观谦哥哥言行,也不至失于礼教,然而,竟被晋州族人不容。”
  萧氏心里虽然也是这样判断,这时却不免惊诧于十一娘的明晓世情。
  十一娘也很无奈,她已经被太夫人架在梁上,再作稚拙岂不显得奸诈?
  “以儿看来,谦哥哥是太过上进,难免受晋州族学中纨绔排挤,晋州族长只怕不能分心顾及,婷姐姐不忍谦哥哥受辱,然而又无其余庇靠……太原宗虽近,可投往郡望,必然会生闲言碎语,只好投京兆一支……一则,咱们一支强盛,婷姐姐执意来投,看人眼中,有贪图攀附之嫌,议论来,都是婷姐姐功利;二则,京兆离晋州甚远,婷姐姐以为是一桩小事,不至于引起风波。”
  萧氏听了这话,干脆收敛震惊:“你怎么确定婷儿就不是认真贪图攀附?”
  “就算有这想法,也有情可谅,婷姐姐一心为弟弟着想,儿,实在钦佩。”
  柳婷而虽然是姐姐,年龄也才十二,今日一番表现,竭力避免提及诸多冷遇,毫无挑事生非之举,打小教养是一方面,对柳谦诸多庇护,更是让十一娘心生好感。
  她血液里急公好义的因子,又再蠢蠢欲动了。
第97章 踩坑
  与此同时,金华苑的气氛可不算太好,尽管和氏已经“焕然一新”。
  乔氏没好气的看着嫂嫂喜滋滋盯着衣袖上绣纹一眼一眼舍不得移开,侄女乔娇两个黑珠子也只忙于滑溜在室内陈设上,她顿生一股“英雄气短”的郁闷情怀,这还不算完,当她再进一步看见乔令伸长脖子用一种垂涎三尺形态直盯着云英咽口水时,悲愤填膺怒其不争的心情更加可想而知——怎么就摊着这么一门娘家,阿娘当时怎么就不带着眼睛嫁人?与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