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妻威-第18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秋月扶着她就要出去找长宁评理。
“不可。”李氏果断拒绝。
“现在我的脉案已经记录上去,若是我执意搬迁,一旦孩子出什么事,可就有脉案为证,是咱们搬家的责任。”
秋月抿唇:“可……可咱们留在宫里不是更危险吗?”
李氏忧心忡忡地摸着尚未隆起的肚子。
“郑贵妃不会放过我和孩儿的。”
秋月连连点头:“就是,咱们留在这儿可真是防不胜防啊。”
李氏何尝不知。
“你去,求殿下拿个主意。”李氏令道。
她现在不敢随便走动,但她相信长宁既然敢将她有孕的事捅出去,就一定有帮她保胎的办法。
秋月连忙赶往未央宫。
大公主回宫见过陛下之后就回了未央宫,身边带出去的一众人等也回到宫中各司其职,似乎一切都没有变化。
唯一有变动的就是大公主身边的木鸢姑娘病了,说是在送行路上摔下马车摔断了腿,一直拘在房里调理,不在跟前伺候。
秋月来的路上也没有见到木鸢,到时几个新提拔的生面孔接见了她。
“大殿下说了,静心斋的人要是来了就告诉她们,说殿下已经有了主意,请瑞王妃安心养胎,将陛下的皇长孙安安全全地诞下来要紧。”
秋月嘎巴嘎巴嘴,回去了。
长宁对于李氏的本事倒是一点儿也不担心。
前世在那种不利的情况下,李氏都能瞒住身孕,还在最后关头平安产下皇长孙,将一切安排的妥妥当当,绝不是个简单的女人。
现在的情况比起当年来说已经宽松许多,李氏要想保胎应该是绰绰有余,唯一的问题就是来自三皇子和郑贵妃那边的变数。
他们毕竟是这皇宫里权势滔天的人物,郑贵妃想动手脚,也是令人防不胜防。
所以,长宁已经替李氏向秦妃打过招呼。
秦妃现在虽然让权给郑贵妃,但毕竟还挂着执掌六宫的名,手里也有不少人脉线索,有她暗中留意,这郑贵妃想闹出什么幺蛾子来也不容易。
剩下的,就是长宁这边了。
“郑贵妃还有闲心折腾李氏,看来他们是真以为我大张旗鼓地回来,是吃素的了。”长宁笑说,从案前的机关匣里取出一只香囊。
身边的宫女都是从前在外间伺候的,所以不知道这香囊来历,但是长宁却记得清清楚楚。
这正是盲道当时顺手偷来的那只香囊,里面严严实实地封着失魂草。
“去尚寝局把父皇近日的召寝记录调来。”长宁挥手下令。
很快,记录就已经到手。
这大半个月来除了郑贵妃和秦妃外,还有一个蒋氏。
宋宜锦。
父皇果然离不开她,宋宜锦也离不开父皇,急着跟父皇拉近感情,好蛊惑皇帝。
长宁噙笑,既然宋宜锦如此不知检点,那就从她开始好了。
“去乾祥宫看看,礼部的人走了没?”长宁催问。
宫女回来禀报,说礼部的人已经走了,不过又召见了几位大臣。
“福安大总管的意思好像是说,陛下有心同时封王,再封一位齐王给三皇子,所以才迟迟没有消息。”
“齐王,礼部的人怎么说?”
“没有消息,不过奴婢听说因为之前筹备您的大婚,整个长安城的红绸被购置一空,如今再封王,礼部已经是捉襟见肘,好像并不能同时封两位。”
长宁点头,这些消息倒是不赖。
“楚承贤想做齐王,也得等个三五月,可是他等得到吗?”
长宁冷笑。
第二日晨曦升起,朝堂之上群臣静候。
蓦地,一抬步辇晃晃悠悠从后宫抬了过来走到了群臣中间。
长宁身着公主常服走下步辇。
“诸位同僚,许久不见了。”她噙笑打了声招呼,立刻换来一众难看的脸色。
郑安侯更是黑了脸。
他怎么忘了,楚长宁是可以上朝的!
当初他们为了让长宁乖乖嫁到突厥,默认她登堂入室,成为这朝堂上的一员,如今时隔半月她竟然又回来了。
此刻她继续上朝,他们又怎么有脸反对。
郑安侯下意识瞪向秦太傅。
当初就是秦太傅带头答应楚长宁参与朝政的,难道这老东西早就想到今天,想到楚长宁能摆脱和亲的命运回到朝堂?
老太傅沉默不语,至少郑安侯这辈子是永远不会知道答案。
“有本启奏,无事退朝!”朝堂大拜后,礼官高唱。
群臣面面相觑。
“儿臣,有本奏。”长宁跨步而出。
第四六五章:九罪
这似乎是意料之内的事。
长宁公主回到朝中,不掀起惊涛骇浪,众臣工才觉得意外。
只是现在,他们还无法想象公主要启奏的事竟如此惊天动地。
内侍上前,将长宁的折子呈递上去。
皇帝却是知道长宁的个性,今日是她回朝后登堂入室的第一天,长宁的个性,必定会挑一件最大,最震撼的事还启奏。
他已经做好了心理准备,却没想到折子呈递上来,还是让他啪地一声,拍案而起。
“长宁!”皇帝喝道,“此言儿戏不得,你可有确凿证据?”
长宁施施然上前,拱手:“儿臣既上此疏,自是手握证据,不敢妄言。”
皇帝脸色阴沉,只盯着长宁哪儿也没多看。
“呈上来。”他说。
众臣工有些迷茫,陛下这是在打什么哑谜。
当他们疑惑的目光投来时,长宁已经面无表情地呈上一封信。
还是那个小太监负责呈递,但小太监路过郑安侯时脚步慢了一瞬让郑安侯扫到一眼信封的模样。
他下意识觉得这信和自己有关。
皇帝接过去,手有些犹豫,没有展开信封。
长宁上前一步:“父皇且看,就知道儿臣有没有说谎。”
她这句话已经有了些逼迫的意味。
父皇心中一定不想承认这件事,但她陈述的就是事实,父皇不信也不行。
果然,皇帝拆开信展平,一目十行地迅速了解内容。
最底下那陈蒙两个字上海盖着一个血手印。
皇帝脸色发青,阴沉沉底闭上眼思考。
郑安侯更加忐忑。
他有理由相信,楚长宁这封奏章就是在参奏他,只是他不知道这封奏章里到底写了什么内容,让陛下如此震怒,却还能隐忍不发。
但郑安侯显然是想错了。
皇帝不是隐忍不发,而是太过震怒,忘记发作。
砰地一声,皇帝狠狠一砸桌子,将桌上的茶盏都震得哗哗响。
群臣惊惧,纷纷跪倒叩喊:“陛下息怒。”
只有几位皇子还站立,拱手道:“父皇息怒。”
皇帝冷着脸,睨了发声的三皇子一眼,又瞥向跪倒的郑安侯,冷冷发声:“真要朕息怒,你们还能干出这种事来?!”
皇帝把折子向地上一扬。
“郑勤辉,你自己看!”
郑安侯被这一声吼吓得肝胆惧颤,匆忙跪爬过去:“陛下息怒!”
说着,他捡起了最初的那份折子。
上面竟然洋洋洒洒写着他九大罪状。
第一条就是惊天骇浪的四个字,勾结突厥。
郑安侯胆都要吓破了。
不可能!
楚长宁是怎么知道这件事的?
“陛下,冤枉啊!”郑安侯想都没想就脱口而出。
长宁冷哼:“你冤枉?”
郑安侯红着眼扭头瞪向长宁,恨不得吃人:“大公主,您虽然是天潢贵胄,嫉恨臣当初负责审理柳家案子,但也不能如此血口喷人!”
皇帝脸色一凝。
的确,长宁记恨郑安侯的事众所周知,柳家一门就是郑安侯监斩,这件事在长宁心中永远是个解不开的结。
长宁冷笑,丝毫没有把皇帝怀疑的目光当回事。
“你不承认没关系,本宫可以一点一点的问。”长宁踱步到郑安侯身前,冷冷令道:“抬头。”
郑安侯咬牙,抬头时还像长宁身侧微微偏头,想看到皇帝的脸色。
长宁:“我且问你,陈蒙,是不是郑安侯府的大管事?”
郑安侯猛地大了个寒颤,再看到长宁胜券在握的笑容时,脸上的顽固在瞬间崩塌。
陈蒙,原来陈蒙真的落在楚长宁手里。
“不,不是这样的!”郑安侯越过长宁爬向皇帝:“陛下明鉴!当日臣已经解释过了,陈蒙虽然是我府中的大总管,但臣每日在宫中行走,对他竟敢里通外敌的事真的不知情!”
三皇子也听明白情况。
原来楚长宁是那陈蒙的事在作怪。
都是陈谷子烂芝麻的事了,她也不嫌烦!
三皇子立刻跨步而出:“父皇明鉴,当初的事不是已经有定论?长宁带人血洗郑安侯府,诛杀了二十多名内侍,您也罚过郑安侯的俸禄,这御下不严的失察之罪,郑安侯已经受过。”
大楚有不成文的规矩,叫做一罪不二罚。
就是当时已经接受过惩罚的罪过,就不会再次惩罚,当然这也不能拦住那些故意找借口整治奴才的主子,只是能叫官场处罚罪人时更加便捷。
长宁冷笑一声:“看来三皇子也知道陈蒙,看来这些事,你也逃不脱干系了?”
三皇子脸色一急:“荒唐!”
郑安侯也急忙叩头:“不,陛下,三殿下与臣府上并无任何瓜葛,请陛下明鉴。”
皇帝脸色铁青,一言不发。
郑安侯心里越发慌张,陛下这是……怎么了,难道是九条罪状里有什么猫腻?
正巧,长宁也提醒他:“你还是好好看看,我到底都参了你哪些罪名了吧。”
皇帝坐下,闻声脸色更加难看,忽然指着郑安侯。
“念。”
这冷冰冰一字可是意义非凡,郑安侯心胆俱颤,立时捡起那份奏折念了起来。
“臣长宁奏曰……”郑安侯瞟了皇帝一眼,呼吸急促起来。
皇帝一言不发,就那么盯着郑安侯。
郑安侯看向下面的条条罪状,只觉得舌头打结。
可皇威凛凛,他不敢迟疑。
“兹有一品文侯郑勤辉贪赃枉法,不顾圣恩,下书……下书九大罪状。”郑安侯喘息颇急。
九大罪状。
楚长宁还真是恨他不死啊。
长宁却在一旁幽幽开口:“郑安侯若读不出来,就让本宫帮你读,可好?”
郑安侯当即干笑:“不劳殿下费心,这些事臣没做过,自然不怕。”
他神色泰然开口诵读。
“其一,勾结突厥,操纵议和;
其二,结党营私,蛊惑君主;
其三,内外勾结,刺杀公主;
其四,贪赃枉法,徇私舞弊;
其五,勾结宦奴,陷杀忠臣,其六……”郑安侯咬牙切齿,磨出一声:“其六,私通后宫,大公主,您如此言论,实乃对本官的侮辱!”
“是不是侮辱还要看证据,”长宁勾出一道深长的笑容:“郑安侯不是标榜自己身正不怕影子斜,又怕什么?”
“哼,本官当然不怕!这些都是无稽之谈,大公主近**我至此,您不拿出证据,我绝不会善罢甘休,请陛下为臣做主!”郑安侯演技一流,连皇帝都有一瞬怀疑。
长宁却是厚积薄发,资本十足。
“哦?那我们一桩桩来,请郑安侯先解释一下,陈蒙这个人。”
第四六六章:斩草
“陈蒙……陈蒙就是我府上的一个总管,从家奴中提拔出来的,能有什么可说的?”郑安侯理直气壮。
长宁冷笑。
“没什么可说的?一个通敌叛国,勾结突厥人的贼子,汉奸,你竟没有任何话要对父皇禀报,要对天下人解释?”
郑安侯脸色发白:“陛下息怒,当初这件事臣已经上书澄清,都是陈蒙一人所为,臣真的不知情啊。”
蒋尚书收到眼色立刻站出来:“陛下明鉴,当日大公主在郑安侯府直接砍杀二十多人血流成河时,不是已经将案子肃清干净,怎么如今又拿来生事?”
“正是,何况陈蒙已死,现在长宁想泼什么脏水在郑安侯身上都是可以。”三皇子也不吝支持。
郑安侯是他的亲舅舅,公然护持也是理所当然。
长宁轻笑:“三皇兄如此确定我是在泼脏水,看来是笃定我拿不出证据了。”
三皇子眯着眼:“证据何在?”
郑安侯微不可查地勾起唇角,“请殿下拿出证据,臣愿意与您当庭对峙。”
他这话说得轻松。
当初就陈蒙尸体造假,事后他也派了大量人手暗中追杀,也得到确切消息。
事实上陈蒙已经逃窜出长安,却在长安临近的一所小县城时遇害。他投诉的客栈伙计无意中看到他身上的财宝,伙计就与掌柜的合谋下药毒杀了陈蒙,尸体丢到山里喂狼。
他们是找到了和陈蒙相同穿着的腐烂尸体,上面还有侯府的令牌才确认尸体,不会有误。
也就是说陈蒙已死,而且过程中没有被任何人抓住。
郑安侯就着这个思路想下去,只觉得长宁一定拿不出证据,就算拿出的证据,证据也是假的。
郑安侯递给三皇子意味深长的一眼。
“那封信就是证据。”长宁道,指的显然是程给皇帝的那封信。
信纸已经拆开,平铺在桌案上。
内容皇帝已经阅过,底下的一字一句触目惊心,包括那个血手印。
福安察言观色,亲自上前将信纸用茶盘端着拿下去,交给郑安侯和三皇子等人过目,也让秦太傅等重臣看过。
群臣沸腾!
“上面有陈蒙的手印,到底是真是假?”有大臣质疑,徐节应声而出:“敢问郑安侯,这又怎么解释?”
“陈蒙在这份状词上交代了两件事,第一件就是你令他联系突厥王子侍卫达尔敦达大人,还有鸿胪寺的那名犯官,盗取泄漏议和条款,可有此事?”徐节执笏叱问,这是他做御使的职权范围。
何况当初那件事还与他有关。
那份议和条款正是他埋头苦读,钻研了历代制度写出的心血之作,所著内容中绝大部分都是他独立思索考量的,没有任何提前预料到的机会。
唯一的可能就是内容被泄漏,而且长宁当时用血腥手段查出的结果也是如此,矛头还直指陈蒙。
“血口喷人!”郑安侯义正言辞地驳斥。
“陈蒙这小人,打着我郑安侯府的旗号作威作福惯了,如今事到临头,竟然还要将屎盆子扣在我的头上,简直是欺人太甚!”
郑安侯义愤填膺。
三皇子则唱起了红脸:“长宁,你这份状词是从何而来?如今陈蒙已死,一切都是死无对证,就算陈蒙还活着,都不能确定这状词的真假,你怎么就这么确定郑安侯有罪,还告到父皇跟前!”
长宁轻笑:“听三皇兄的意思,皇兄是确定陈蒙已死,也确信这封状词是假咯?”
三皇子回头看向长宁,背对皇帝让他阴了两分脸色十分明显。
“陈蒙的尸首早已发现,至于这状词的真假,自然可以验看比对。”他一副胸有成竹的模样。
“好,那就验看比对。”长宁答应的也痛快。
郑安侯微微眯眼,露出一瞬冷冷的笑。
楚长宁,你也有上当的时候。
待到侍卫将侯府中的一些需要陈蒙按手印画押的契约拿来比对时,郑安侯依旧面不改色。
坦荡犹如问心无愧。
长宁不急不躁,等候比对结果。
“启禀陛下,这两份文书上的指印,确实属于同一个人。”负责验查的仵作道。
“这不可能!”郑安侯变色。
三皇子也黑了脸色:“仵作!你可验查清楚了?”
“启禀陛下,殿下,下官验查清楚了,这的确是同一个人的指印,不会有差。”仵作不卑不亢道:“先贤早就说过,人指纹路各异,即便是孪生兄弟也绝不会有完全相同的两个指纹,所以殿下不需怀疑下官的判断。”
三皇子的脸黑了。
他不是怀疑,他是肯定啊!
楚长宁那里的状词是伪造的,他是肯定的!
难道那个贱婢敢骗他?
三皇子脸色铁青,看了郑安侯一眼,果然,郑安侯此刻也有同样的怀疑。
难道他们都中计了?
长宁噙笑。
从前布下的局,今日终于开始收获网中的鱼。
“怎么,郑安侯和三皇兄在怀疑我这份状词是假的?是由长安城外的一家刘姓铺子的小作坊里产出的假货?”
听到刘姓小作坊,三皇子和郑安侯彻底变色。
果然,他们中计了!
楚长宁一定是故意派人去刘姓小作坊上作假,再特意泄漏消息给他们,等他们派了人去未央宫偷取状词的时候,偷到的就是一份假货。
如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