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种地南山下-第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黄奶奶连忙起身给他倒了一碗水,黄老汉喝完水,索性爬起来走了出去。
  暗夜,四周只听见雨声。
  黄老汉站在屋檐下怔怔出神,心里说不出的慌乱,他心里总有隐约的不详感觉。
  眼看今年就要收获了,庄稼长的也不错,颗粒也算饱满。大家伙都觉得高兴,今年算是不愁口粮了!
  一道闪电划破天际,照亮不远处的南山,黄老汉瞪大眼睛,张大嘴巴“啊啊啊”半天说不出话来。
  跟在身后的黄奶奶发现不对,连忙拍打着黄老汉后背喊起来:“老头子,老头子,你怎么了?”
  黄老汉被老伴拍打的一个机灵,大喊一声:“走山了。”
  黄奶奶被黄老汉一声吓得瑟瑟发抖:“啥,你说啥?”
  “快,叫上孩子们,跑。”黄老汉反应过来,一头钻进灶房,拿起一个铁勺,一个铜盆,“咣咣”地敲了起来。
  雨声中,敲盆的声音传到并不远,但是黄家几个儿子还有全家老少都被老爷子踢门敲盆声惊动起来。
  黄宝贵一边穿衣一边往外跑,几步冲到黄老汉身边,夺过铜盆和铁勺:“爹,我来,你先走。”说着健步冲入雨中向村中跑去。
  大雨不停,村子里男女老少跟着黄老汉一家往西跑。家里衣物银钱方便携带的,手脚麻利的都带上了。
  破家值万贯,还有人在屋里忙着收拾东西,里正组织的村里青壮,进去就拖人。
  村中祠堂一块破钟已经响起,三响过后,必须走,不走拖走,拖不走就不管你死活了。
  一时大人叫声,孩子哭闹声,风雨声……
  家里养的鸡鸭猪,屋里屯的粮是带不走的。有准备回去再拿点什么的,都被族长和黄老汉挑出来的青壮拦了回去。
  三十多年前黄家湾人经历过一次走山,那时候的黄老汉还是个几岁的娃娃,跟在爹娘后面跌跌撞撞逃了出来,一个村子大部分人都被泥石淹没了,连坟都不用起一个。
  而族长和几个不多的老人都是那场浩劫中幸存下来的,所以,他们才知道在这个时候生命比财富更重要。
  一村人,刚走出一里多地,就听见身后“轰隆”一声,地跟着颤动了几下。
  雨静静地下着,夜,越发地黑了,所有人都不敢停。
  雨地里,特别泥泞,一脚踩下去,再拔上来,连鞋掉了。
  黄豆和姐姐黄桃手拉着黄梨的手,跌跌撞撞在泥水里走着。姐妹三不知道摔了多少跟头,身上头发上都是泥水。
  天色渐渐放明,可以隐约见远处的河流,大堤陡且深,每年水流最深不会过半。
  现在水已经涨到了一半以上,离岸边也就二米多的距离。水流很急,夹裹着树枝,野草,一些看不清楚的黑色东西也在混黄的水流里忽隐忽现。
  到了一处空旷处,族长派了七八个青壮汉子往回走,看看村里的情况。余下的众人什么也不管了,找个相对顺眼的地方就一屁股坐了下来。
  黄桃看看小黄梨被泥水糊满的脸,忍不住举起袖子想给她擦擦,结果发现,自己的袖子比小黄梨的脸还脏。
  再看看路边引水进地的小河沟,虽然水又混又黄,可洗洗总比现在干净。
  黄桃看几个村里的大爷大娘都找了地方洗脸洗手,也连忙找了一小块比较安稳的地方站着,先洗了手,洗了脸,又顺手把头发抹了抹。
  黄梨看见二姐在洗手也嚷嚷着洗洗小手,黄桃连忙走过去,准备牵着妹妹过来洗洗。
  一拉上黄梨手,黄桃突然抬头,黄豆呢?
  晚上雨大路滑,黄桃一手拉着妹妹黄豆一手拉着小黄梨,走的艰难,后来黄豆就转过去,拉了小黄梨的另一只手,姐俩拖着黄梨走。
  不知道什么时候,黄豆不见了,也许是落在了队伍后面,也许,可能就会滑到路边的沟渠里。
  路边沟渠,宽且深,是周围灌溉庄稼的主要水道,直通前面的大河。而此刻的大河,河水混浊,夹杂着不知道从哪里冲下来的杂草树木,向下游冲去。
  黄桃带着哭腔的一声大喊:“娘,豆豆不见了。”惊动了疲惫的众人。
  黄德磊和黄宝贵几个健步就冲了过来,一个黄家沟二十几户人家,不过二百口人不到,一眼看去,没有黄豆的身影。
  宋三嫂和黄奶奶当时就站不住一屁股瘫在地上。
  远处的河水,风大浪急白茫茫一片,只有九岁的小黄豆,谁也不知道去了哪里!


第十章 小黄豆落水
  三十分钟前,黄豆一脚踩在泥坑里,拔出来的时候鞋掉了。她松开了拉着黄梨的那只手,回头去摸鞋。
  在黄豆弯着腰穿鞋的时候,不知道谁走路撞到了黄豆,黄豆一头栽到在路边草地。
  草地湿滑,黄豆根本稳不住身体,连滑带滚就掉进了渠道沟里。……
  等黄豆扑腾着从水里冒出头来的时候,黄家沟人已经走到了前面,风雨声中谁也没注意掉进河道里的黄豆。
  黄家湾人因为走的及时,而且族长和几个老人态度比较强硬,没有一个人员伤亡。
  而离黄家沟最近的村子,后山赵庄,小半个村子等于没了,只逃出来八九户人家。
  八九户人家都姓赵,如果按家庭分配应该是八户,但是有一家有点特殊,爷娘还在就分了家,这家就是赵大山家。
  赵大山爹赵勤是方圆十里有名的猎人,身强体壮,少年时曾跟人学过功夫。
  赵庄离黄家湾不远,山势略平缓,土地多,良田少,大部分村民都是一边种地一边打猎为生。
  不像黄家湾,虽然背后山势陡峭,但是靠河,良田多,山地少,村里生活就比赵庄好一点。
  赵勤爹娘老实木讷,人称赵老实,生了三儿一女,家里只有两亩薄地,六亩山地,穷的叮当响。
  赵勤是长子,七岁就跟赵老实去山里打猎,不敢进深山,就在周边猎点野鸡野兔,捡点蘑菇野菜。
  一日赵老实进了山林里,赵勤一个人在林边挖野菜,遇见一个过路老者,赵勤看他年老,就把留着中午吃的半块粗面饼子给了老人,老人没要,打了野兔烤了和赵勤分享。
  后来,赵勤就日日去寻老人,偶尔跟着老人进深山打猎,学了二年多拳脚功夫。
  老人走后,赵勤成了赵庄最小的猎人,虽然人小,拳脚上还是有点功夫的。
  老人给赵勤留了九把飞刀,赵勤在林子外围打个野兔野鸡完全没有问题。
  等到大一点,赵勤就往山里进去一点,慢慢到了十三岁赵勤就进了深山,深山多野兽,赵勤没用两年就给家里建起了一栋四间正屋,石墙乌瓦。
  后来又几年陆续建了东西厢房,围起了围墙。
  赵勤十五岁那年镖局缺人,又接了一趟大镖,临时找了几个身手不错的猎户帮忙,其中就有赵勤。
  赵勤十五岁跟着镖局走了几年镖,挣得银钱回来又买了十二亩良田,二弟和同村刘家大姑娘结了婚。
  大弟结婚第二年,赵勤镖局里的周镖师出事,周镖师只有一个独养闺女周蔷,刚刚满十七岁,周师傅临终把闺女托付给了赵勤。
  周师傅是从外地逃荒过来的,带着妻子儿女,半路,在南山脚下儿子发热死了,妻子一病不起,没熬一个月,也死了。
  周镖师对着妻儿大哭一场,留在了南山镇,为了年节妻儿坟地能有人烧点纸钱。
  这一年周蔷十二岁,恰好镖局招人,周师傅和十五岁的赵勤同时进的镖局。
  周家只有周师傅跟女儿,没有一个亲戚,父女两人在南山镇租赁的房子。
  不放心周蔷一个人住在镇上,师傅出事百日内,两人拜堂结婚,周蔷住到了赵勤家里。
  三年后,周蔷脱孝,夫妻圆房,次年生下赵大山,此时赵勤小弟的长子早了赵大山三天出生。
  大山出生后,赵勤离开了镖局,他不想步岳父后尘,他要为妻儿负责。回到老家,种地打猎,养活全家,日子过得还是不错的。
  赵家不分家,不单单是赵家,基本上父母都是不分家的。
  赵勤很能干,他进山一趟,打的猎物也多,家里种了十几亩田地,平时有赵老实和两个弟弟耕种。
  农忙的时候,赵勤一起忙,农闲的时候赵勤就进山。
  有时候地里没活,两个弟弟也会跟着赵勤进山,家里生活一年比一年好。
  周蔷一直在家带孩子,操持家务,地里再忙,赵勤也不许周蔷下地。赵勤两个弟媳妇意见很大也没用,她们只能在背地里自家男人面前嘀咕,毕竟这个家吃香喝辣靠的都是赵勤。
  初春,赵勤带两个弟弟进山,碰见了熊瞎子。
  如果赵勤一个人,可能会费点力气打了黑熊回来,实在打不了,他也能安然无恙脱身,坏就坏在那天,他带了两个弟弟。
  熊瞎子扑过来的时候,大弟没有听赵勤吩咐,贸然出手。激怒了的熊瞎子无人可挡,赵勤护着两个弟弟逃走,自己却被熊瞎子一掌拍下山腰。
  这年,赵大山12岁,弟弟赵大川9岁,妹妹赵小雨6岁。
  而二叔家长子赵大鹏已经15,次子赵大鹰已经13岁,下面还有10岁的赵小兰,6岁的赵大雕。
  三叔家,比赵大山大三天的赵大海,10岁的赵大江,7岁的赵大河。
  原本母子三人靠着爷爷奶奶两个叔叔支撑,慢慢熬也能把孩子熬大。
  结果,二婶三婶看赵大山爹一死,就以赵大山兄弟年幼,一家吃白饭,会拖累全家为由,强行逼着老人分了家。
  二叔三叔家都是三个儿子,二婶要求按人头分田地,三婶要求按儿子分田地,谁都不想吃亏做傻子。
  周氏坚决不同意分家,她孩子还小,家里一切都是靠赵勤挣得,靠赵老实和两个小叔,最多勉强够个温饱。
  赵大山兄妹也以为,两个叔叔肯定不会同意,爷爷奶奶不会同意。毕竟,这个家是赵勤一手创建出来的。
  然而,他们终究低估了人心,二婶三婶合起来天天为鸡毛蒜皮小事同大嫂周氏吵架,闹得家里鸡飞狗跳。
  赵奶奶属于欺软怕硬的那种婆婆,赵勤在的时候,她觉得大儿子有本事,对大儿媳妇赵大娘非常不错。
  几个孙子,她和老爷子也是最喜欢赵大山。
  赵勤一死,老两口半夜嘀咕,原本是要靠大儿子过的,现在大儿子死了,以后就要靠二儿子和三儿子了。
  二媳妇和三媳妇要分家,他们也不想分,毕竟大儿子死了,孙子还是亲孙子。
  开始,老两口和赵家两兄弟都不同意分。
  春种开始了,赵大娘也跟着下了地,这个时候她不下地是不行了。
  赵大娘一辈子没种过地,第一天手就磨破了皮,晚上吃饭,筷子都拿不起来。
  吃了晚饭,赵二婶和赵三婶直接碗一推就进了房,赵大嫂强忍着来收拾碗筷,可她的手哪里能沾水。
  赵大川和赵小雨默默接过来,一个洗碗一个洗锅。
  赵大山端了热水过来给娘泡脚,赵大娘脱了鞋袜,脚也磨出了泡,泡破了又磨出了血。往热水里一放,赵大娘眼泪就落了。
  第二天天没亮,赵奶奶就起来挨个敲门:“别睡了,赶紧起来,地里那么多活呢。”
  赵大山爬起来小声和奶奶商量:“奶奶,我娘手脚都破了,能不能让她歇一天。”
  赵奶奶还没开口,赵二婶恰好出了门,接过话就搭腔:“我也想歇一天呢,娘,大嫂要歇,我也不下地了。”
  赵大娘默默爬起来,用手推了赵大山一把:“这孩子,胡说什么呢,赶紧洗洗下地了。”
  春种结束,赵大娘黑了几个色,人整个瘦了一圈。
  春种忙完,赵二婶赵三婶又提出分家,赵爷爷赵奶奶犹豫不决,赵老二赵老三没吭声。
  唯一坚持不肯分家的还是赵大娘,她的男人这么多年为这个家做牛做马,结果他一死,他的孩子就要被赶出这个家门。
  夏天,小弟赵大川被二叔家的赵大鹰和三叔家的赵大江打破了头。秋天赵小雨被赵小兰带出去挖野菜,推进了河里。
  赵大山刚好从对面山林里走出来,跳进河里捞起小妹,回来赵大山跪着求周氏同意分家。
  赵大山的娘周氏也是一个泼辣的妇人,答应分家,但是,必须要求家里田地按兄弟三户平均分配。农具,锅碗瓢盆都得分一套。不然,她就吊死在赵家祠堂的大门上。
  最终,应该属于长房的四间大屋没有分给赵大山家,而是二叔三叔,一家分了两间,东西二套厢房,也一家分了一套。
  分了家的赵大娘,带着孩子们搬到了离赵家十几米外的老房子里。
  赵大山赵大川从小和爹爹练拳脚功夫,九岁就跟着爹爹进林子,赵大山十二岁已经是一个相当不错的小猎人,而赵大川也已经跟了爹进了两次林子。
  赵大娘不许赵大山进深山,赵大山就带着弟弟赵大川在林子外围猎点野鸡野兔,找点蘑菇野菜。
  赵大娘周氏从来没有下过地,家里分的四亩良田,母子四人没日没夜地忙,勉强能够温饱。
  一晃四年,赵大山16岁,赵大川13,家里的日子越来越好。家里攒了有十两银子,赵大娘就想着把攒的钱先在旁边盖两间厢房,要准备给赵大山说媳妇了。
  房子还没建,媳妇也没说,半夜,走山了。
  不知道是运气好,还是赵大山爹保佑,赵家村半个村子都被掩埋了,而赵大山家这半边村子却奇迹般被滑落的山石绕开了。
  吓得魂飞魄散的母子四人一路跟着村里幸存者,跌跌撞撞逃了出来,路上有个孩子看见了掉进水里的小黄豆。
  天光大亮,此刻雨终于停了,七八户人家三四十口人艰难地在泥地里行走着。
  “你们看,哪里有个人。”一个小孩子举着手指向水流很急的河里。


第十一章 算恩将仇报
  小黄豆正努力抱着一截木头往上爬,刚爬一点就滑了下来。想骑到这截木头上好像有点难,不过不骑上去,等体力不支的时候,假如掉进水里还是会被淹死啊。
  黄豆其实也想过往岸边游,不过这片河和黄豆村里河是一条的渠道河,人工开凿,堤高坡陡,即使游到河边也爬不上去。
  只能想办法骑到木头上,等遇到堤矮一点的地方在想办法上去吧。
  幸亏会游泳啊,感谢老叔,是他不厌其烦带着黄豆一次又一次学会了泳游。是他,逼着黄豆变成了一个游泳小健将。
  当初老叔怎么说的:“黄豆,你学会游泳,以后会感谢我的,假如你掉河里,我不救你,你也不会被淹死。”
  真是感谢老叔,一语成谶,太准了,等会如果能回去,一定给他封个“黄半仙”的称号。
  水流很急,河里都是枯枝烂叶,黄豆狠狠喝了几口混浊的河水,这滋味,真难忘。
  “那真的有个人,好像还是个孩子。”更多的人看见了水里的黄豆。
  看见是看见了,可是没有人准备下去救黄豆,水急,人也疲惫,谁都不想去送死。
  赵大山听见前面人议论,也转头看向水面,一个小小的身影,正抱着一截木头奋力挣扎着。
  赵大山把身上背的东西递给赵大川,向河边跑去,接近黄豆位置时,纵身一跃,毫不犹豫地跳进水里,向黄豆游去。
  此刻的黄豆已经有点筋疲力尽了,她想,老天,难道我真的是来凑人数的?
  凑人数就凑人数吧,起码你也要让我寿终正寝啊!
  我不是讨债鬼啊,不能这样玩我呀。
  赵大山接近黄豆,从后面一把抓住黄豆,小黄豆吓得拼命挣扎,她没有看见赵大山,她以为有水鬼要拖她下水底。
  “别动。”赵大山叫了一声,黄豆一听,啊,谁在说话。
  赵大山探过身子,把黄豆拖过来,拦腰从后面抱住。
  黄豆激动得都哆嗦了,谢天谢地,有人救我,赶紧放弃抵抗,顺从地让赵大山抱住往岸上拖去。
  拖到岸边,赵大山先把黄豆推了上去,坡陡湿滑,黄豆手脚并用抓住上面递来的绳子就往上爬。
  黄豆手刚搭上一只伸过来的手,紧紧抓住,不由大喜若狂。脚一用力一蹬,脚一滑一下就踏在赵大山的头上,猛地一下,把刚刚爬出水面的赵大山又踹下去了!
  老天爷,我这是干了啥,被拉上去的黄豆立刻傻眼了。
  水面上看不见人影了,救命恩人呢,我给踹哪里去了?
  救命之恩,难道是要恩将仇报的啊!
  赵大山被黄豆一脚蹬到水里,没有反应过来,一下喝了好几口水,人也被水流夹裹着冲到了几米开外。
  好不容易挣扎着冒出水面,迎面一节木头直冲脑门而来。
  我去,这是要命的节奏啊。
  赵大山奋力往旁边一让,木头堪堪从脑袋边擦过。
  赵大山不敢犹豫,定了定心神,连忙往岸边游去,眼尖的赵大川已经往这边跑了过来。
  赵大川和同村的人,用力把赵大山拖了上来,手一松,赵大山往泥地里一倒,仰面朝天。
  差点就挂了,真是好人难做啊!要是早知道这样危险,我……我还是会救吧!
  毕竟,救人一命啊!
  赵大娘和赵小雨跌跌撞撞跑跑过来,一眼看见赵大山半边脸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