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种地南山下-第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十一叔家几个孙子辈,也没啥大出息,和家里几个侄子差不多,天天窝里横,人嫌狗厌的很。
  一个好媳妇旺三代,古人诚不欺我!


第六章 抓麻雀吃肉
  冬天,进入冬月就开始飘雪,到了腊月,雪已经封了道路。
  家家户户几乎不在出门,一家老少都在屋里待着。就连在镇子上的黄老四两口子,也在腊月里关了门,回来等过年了。
  黄豆也分不清版块区域,只能确定这不是东北,因为四季分明,而且没炕。
  没炕,冬天家家点火盆子,屋里放个火盆,火盆里可以烤山芋,土豆,炸玉米粒,稻粒。
  黄梨已经会走路了,摇摇晃晃,很容易就摔个跟头,没人拉半天起不来,穿的太多了!
  从来了后,开始奶奶带了十几天,结果奶奶病了,黄梨就来了三伯家跟着黄桃黄豆姐俩。
  黄豆属于喜欢孩子,又怕小孩子的类型,没事逗一会,闲着无聊抱一会都可以,要是一天让她带到晚娃娃,她就急了。
  黄桃性子却好,黄豆黄梨基本都是黄桃带大的。穿衣梳头,吃饭洗澡……
  “小黄豆,你说今天捉麻雀的呢?”门帘一掀,一股寒气冲了进来,跟着黄宝贵走了进来。
  “太冷了,等雪化了点再说。”黄豆怕冷,天天不离火盆边。
  “不行,你今天推明天,明天推后天,等雪化,那要到春天了,没两三个月化不了。”全家谁都能糊弄,唯有老叔,糊弄不了。
  小黄梨也在一边说:“吃肉……”
  黄豆看看哥哥姐姐和老叔,又看了看口水流多长的黄梨,无奈站起身:“我再穿件袄。”
  等黄豆又加了一件袄,戴上帽子,围上大围巾,整个人就像一只笨拙的小肥熊,估计摔倒了也会跟黄梨一样,没人估计就拉起不来。
  黄豆指挥哥哥黄德磊去找一根木棍,一节绳子,指挥姐姐黄桃把小黄梨的摇窝给找出来。又指挥老叔,在院子外面扫出一块空地,撒上一小把稻谷。
  四个人,把棍子上系上绳,竹筐用棍子支起来,罩在稻谷上,稻谷靠近竹筐里面。绳子另一头握在手中,四个人,躲到院子里,围墙后面。
  不一会,飞来一群麻雀,左顾右盼,边吃边走,一会就有好几只走进了筐里。
  黄宝贵心急,一拉绳子,结果麻雀没进到里面飞了大半,竹筐里只落了三只麻雀。
  黄德磊看着有趣,要求下一把他试试,黄豆点头,按大小排,也该轮到哥哥了。
  黄德磊胆大心细,等一群麻雀基本都进去了,一拉绳子,棍子一倒,竟然筐里扣了九只麻雀。
  大家欢天喜地,一只只抓出来用细麻绳捆到一起。
  轮到黄桃,黄桃有点心慌,用力过猛,把筐带着移了位置,麻雀一只没抓到,都吓跑了。
  随着黄桃懊恼的声音响起,老叔原本不太开心的脸上竟然开心了起来,他不是最末一个,不管后面怎么样,好歹有个黄桃给他垫底了,心里好过多了。
  黄豆抓了六只,她觉得麻雀有点惊觉了,都在筐外转,不往里面去了。
  小黄梨也赋予了一次拉绳子的重任,在大家帮忙下,竟然也抓了两只,睁着懵懂的大眼睛看着老叔和哥哥姐姐们,她也不懂他们开心什么,这还是一个啥都不懂得娃娃呢。
  奇怪的很,在雪地里跑来跑去,竟然不冷了,比坐在火盆前还暖和,大家额头都有了细细的汗水。
  很快,抓麻雀队伍逐渐壮大,大伯二伯家的哥哥们也过来了,大家干脆走远点,去野地里张起了竹筐。
  这样的竹筐几乎每家都有,孩子小的时候做摇篮,孩子大了做抱草筐,乡下麦地里的秸秆比较散乱,用竹筐一次抱满满一大筐送到灶房,也不会撒的满地都是,非常实用。
  最后,全村孩子几乎都出来了,村前屋后,到处是一块一块扫出来的斑秃一样的空地。
  最后连麻雀都学聪明了,看见有吃的,叽叽喳喳远远落在树梢上看着,不下来。
  这时候就要相当大的耐心,冬天下雪,麻雀找不到吃的,饿呀,它们的智商也只能维持短暂的一段时间,最后还是会忍不住走进去。
  冬天,实在是太寂寞了,黄豆觉得她还是喜欢春秋,不冷不热,春天有花,秋天有果,气候宜人。
  捕完麻雀,回来黄桃炸了一盆,一大家当着零食吃,想吃,凉了就放火上略微烤烤。
  细心的黄桃还冻了二十几只,说留着过年来客人吃。
  黄豆觉得,黄桃真是宜室宜家的贤惠小淑女。
  冬天实在太憋闷了,和娘学了几天针线,勉强能歪歪扭扭缝一条直线,也能自己钉扣子了,黄豆就放下了,毕竟还小,学是要学的,但是不急。
  这天雪停了,难得出了太阳,黄德磊和老叔一早起来清扫了院子里的积雪,又在大雪人旁边堆了一座雪山。
  叔侄两又跑去黄老汉院子里帮忙扫雪,到院子一看,黄老汉院子里干干净净,一早就扫好了。
  黄宝贵虽然一直和黄德磊一起睡,天天还是回家吃得饭。
  吃完早饭,黄宝贵就去三哥家找黄德磊黄豆去河里打冰溜。
  村东的溪流下游就是一条渠道河,算是一条支流,通南山那边的大湖,大河叫东湖,起源哪里谁也说不清楚,只知道东湖另一头是大海。
  雪下得厚,溪流已经看不见水下来了,都被雪覆盖了。
  渠道河里已经结了厚厚的冰层,有淘气的孩子拿石头砸也没砸开。
  不过,大人不会允许孩子去渠道河溜冰的,因为渠道河是人工河,河水太深。
  所有孩子都是在溪流尽头往渠道河转弯的一段地方溜冰,天然冲击形成的河道河水比较浅,山上的溪流经过这段四十多米的河道进入渠道河。
  黄豆拉着姐姐黄桃的手,小心翼翼走在冰面上,不怕摔跤却怕冰面裂开掉下去。
  走了一会,研究了一下冰层,黄豆觉得,就是一百个孩子在冰上走,这冰也塌不掉,开始放心大胆地炫技。
  可惜没有溜冰鞋,布鞋还防滑,黄豆想到最好的办法就是找块光滑的板子,用绳子拴起来,小孩子坐板子上,让大孩子拖了跑。
  玩了两天,大家就失去了兴趣,又跑回屋里躲着不肯出来了。
  这天逢集,黄老大和黄老三一起赶集回来,深一脚浅一脚,到家都午饭后了。
  黄老三吃饭的时候说,镇子上没有蔬菜也没有活鱼卖,唯一看见多的就是肉,猪肉,活鸡,山上的野味。
  现在活鱼价格翻了一翻,比肉贵了,虽然东湖没结冰,但是雪大天冷打鱼的船都停了。
  出海的大船大部分都停运了,要等开了春雪化后才能启航。
  要知道,南山镇常年最不缺的就是鱼虾,这里人喜欢吃鱼虾,而且鱼虾也多还便宜。
  冬天就是有胆大的下东湖捕鱼,那也没多少,供不应求。
  真正渔民不是穷的揭不开锅,冬天基本都是很少捕鱼的。
  黄豆晃了晃脑袋:“爹,我们去抓鱼卖。”
  黄老三笑着摸了摸小闺女一头细软的小揪揪:“抓不了鱼,冰太厚了,鱼都沉到水底睡觉了。”
  “爹,我们去渠道河抓鱼,往东湖那边走一点,让大伯二伯和四叔一起砸,砸开了就可以抓鱼啦。”
  “不行,就是爹和伯伯们一起砸,半天也砸不到黄豆床这么大一块,要把河里冰都砸了才能捞鱼。可等我们今天砸了,夜里它又会冻起来的。”
  “爹爹,砸桌子这么大一块就可以抓鱼了。”黄豆说着用双手比划了一下:“砸开鱼自己就来了。”
  黄老三觉得闺女就是想吃鱼了,想想反正也没事,干脆就喊上兄弟几个,一起去砸,弄个几条鱼给孩子们解个馋也行。
  “好,爹吃了饭去喊大伯他们帮忙一起砸,砸鱼给我家黄豆做鱼吃。”
  黄三嫂看着闺女和她爹认真劲不由摇摇头,反正闲着没事,就由着他们去弄吧。
  下午雪又下了起来,不大,但是把所有在外面玩的大人孩子都给赶回家去了。
  黄老三看看天空飘起的雪花,又犹豫了起来。黄豆一看,这是要反悔呀,连拉带拽给爹爹推出了门。
  黄德磊一看,连忙和黄桃拎起黄豆吩咐带的两个家里挑水的水桶,跟着爹后面喊上伯伯们和伯伯家的哥哥姐姐一起下了渠道河。
  黄家兄弟五个,加上黄豆这一辈小兄弟姐妹几个,一群人带上工具浩浩荡荡去砸冰去了。
  黄家住村子东头,他们一群人出来,整个庄子也没惊动。
  锤头,铁锹,撬棍,黄家四兄弟轮番上阵,黄宝贵带着几个侄子侄女在旁边帮忙,砸了好一会,才把冰凿裂了。
  裂开的冰面上就不能站人了,黄老三在河堤边挖了一块地方,站河堤边开始砸。
  很快,冰层裂开的面积越来越大,裂痕越来越多。
  兄弟四个轮流上去开砸,终于,哗啦一声,冰块碎裂了一小块,涌出了河水。
  沿着露出河水的冰块一块一块往四面敲打,碎落的冰块越来越多,河面慢慢露了出来。
  “大伯伯,冰块赶走,不要浮在水面上。”黄豆扯着小嗓子喊。
  此刻,正在砸冰块的是黄老大,听见侄女吩咐,笑眯眯答应了一声,换了铁锹开始捞冰,大块的推到冰层下面,小块的用铁锹捞到河堤边。
  “大哥,你歇歇,换我来。”黄宝贵兴奋的直跺脚,要不是太冷,他真想跳河里去游两圈。
  “你站一边去,大哥我来。”黄老四说着,把最小的弟弟黄宝贵提溜一边去,滑下大堤换黄老大。
  黄老三也滑了下午,用铁锹又挖了一块可以站脚的地方,帮着黄老四一起清理起碎冰块。
  碎裂的冰块很快被清理出来,一块一米左右的河面露了出来。
  黄老四还在尝试往旁边在拓宽一点,就见一条鱼突然跃出水面,落在旁边有裂痕的冰面上。
  “啊,鱼。”大家都惊叫起来。
  一时,整个空旷的原野响起此起彼伏的叫声笑声。


第七章 豆豆要吃鱼
  随着时间推移,不时有鱼跃出水面落在冰块上,露出来的水面下,也能看见挨挨挤挤的鱼头。
  黄老四还想再砸大点,黄豆连忙喊:“四叔,不要砸了。砸多了不好捞鱼了,而且塌了就不好了。”
  黄老四停了砸冰的动作看看黄豆,黄老大连忙说:“豆豆说的对,这一小块,鱼都来了,砸大了,冰整个塌了,鱼就散了,不好捞。”
  黄老二喊自己儿子:“德明,你去给爷爷家里捞鱼的网拿来,那个大的网,顺便再带两个桶来。让你娘帮你奶把杂物间几口大缸给清出来,打上半缸井水,等会鱼养缸里。”
  “哎。”黄德明响亮地答应一声就跑,黄德磊也往家里跑:“我也回去拿两个桶,让娘帮我奶打水养鱼。”
  黄老大连忙嘱咐:“顺便叫你大伯娘和你四婶也帮忙腾缸,鱼不能养太挤,容易死。悄默声点,别嚷嚷的一个村子都听见。”
  小兄弟两连忙答应一声,就往家里跑去,不过雪地雪厚,跑也和平时走差不了多少。
  黄老汉家,前屋杂物间堆了四口大缸,都是以前黄家存粮用的,后来都有芦苇编的围子屯粮,缸太大也不适合腌菜就闲置了。
  黄豆站在岸上,兴奋地直跺脚,连寒风吹到脸上都不觉得冷,好多鱼啊,发财了。
  黄宝贵急得乱转,可是几个哥哥都不让他下河堤,怕他掉水里。
  别说他,就是黄德光几个大小子也只在岸上,没让下去。
  要知道,这渠道河,可是人工顺着东湖支流开凿的,堤高坡陡,不小心滑下去,砸冰面上也能摔个鼻青脸肿,别说掉水里了,那不得冻死啊!
  黄德光大,带着几个小兄弟一桶一桶往家里来回跑着送鱼。
  最后连黄老汉也惊动了,跑来帮忙,黄家四个儿媳妇,和黄奶奶在家忙着腾缸养鱼。
  冬天的夜,来得特别早,好像没什么感觉,天已经黑了。
  几个小的,早被领回家烤火去了,黄家四兄弟和黄老汉,一直忙到天黑才回来。
  此刻大雪纷飞,几个汉子头上却冒着腾腾热气,脸上却是笑开了花。
  各人回各家,把已经汗湿的里衣换了,又都到了黄老汉家。
  今天晚上,因为都忙着捞鱼养鱼,也没各家做各家饭,黄奶奶直接告诉几个儿媳妇,今天晚上都在老屋吃大锅饭。
  杂粮米饭,大锅炖鱼,放了腌制好的酸白菜,也不用大碗,直接用盆。
  堂屋黄老汉带着几个儿子并几个大孙子一桌,上了一盆鱼。厨房小桌子上,黄奶奶带着几个儿媳妇加孙女和小点的孙子一桌,也是满满一盆酸菜炖鱼。
  黄豆用鱼汤拌饭,又夹了几块鱼肉,很快吃完,就往堂屋跑,她要去听听爷爷他们准备怎么卖鱼。
  黄老汉今天心情特别好,一家一下午冒着风雪捞了这么多鱼,打眼一看最少也有百八十斤。按现在市场价来卖,相当于今天全家赚了一两多银子了。
  要知道,全家二十几口人,光靠种地,一年也余不了二两银子。这还是他家地多能结余点,地少的交了赋税,都不够温饱的。
  家里的额外收入,基本上都靠壮劳力去给富户帮工,或者去镇上码头扛活。
  黄老汉当初回村盖房子,就把村东头一整片荒地地都包圆买了下来。
  出了村子,再东边是一片荒野,因为土地贫瘠,没人开垦,长满了杂树野草。
  村里浇灌农田的渠道河就在东边,不过,靠近村子的这一片田地都是黄家的,当年是一个地主大户人家,可惜儿子败家,卖地的时候渠道下面三十多亩地,被黄老汉都买了。
  黄老汉还一口气建起了四栋大房子,全部是前面三间小点的屋,后面三间大屋。
  前面三间,东间做灶房,中间一间前后有门,家里平时吃饭,进进出出都从中间过。西间放杂物农具,孩子多了还可以住人。
  后面三间,中间是堂屋,有供香炉的柜子,一张大方桌四条长条凳,平时用来招待客人吃饭议事用。东西两间住人,中间一个院子。
  院子大,地方也宽阔,院中间一条石板路,从前屋直通后面堂屋。路两边,一边是牲口棚,养着鸡鸭鹅,一边种果树。
  门口有大路,黄老汉农闲就带着几个儿子去山上刨碎石头,给几家院子里和门口的路铺的平平整整的,阴天下雨也不陷脚。
  院墙开有小门,四家互通方便走动,小门一关,各过各的日子。
  黄老汉住的屋子和隔壁王家隔了有五十多米的距离。
  这隔开的五十多米空地就围上篱笆,整理出来种了蔬菜,做了菜园子。
  从两家地界交接处,西侧还开了排水沟,也就一米来宽。
  排水沟成“匚”型,现在的四套房子和大菜园子,就在这条排水沟里。
  当初这样砌,一:是图个清净,即方便村里走动,以后再有儿孙还可以在空出的地方建房。
  二:排水方便,也可以浇灌屋后和西边的大菜地。
  平时最近的邻居要来串门,也得走过菜园子前面那条路,才能到黄老汉老两口的院墙。
  当时黄老汉已经有四个儿子了,这四栋房子就是黄老汉砌给四个儿子的,就是以后再生儿子,还有空余地方。
  黄老大住最东边第一家,兄弟三按序排开,黄老汉就住了第四栋房子。
  农村砌房子兄弟多是有规矩的,长子住上首,东为上,以后儿女都成家,老人是要和长子住的。
  别小看这五十多米的距离,平时邻里往来并不影响,还少了很多矛盾。
  比如:什么你家猪拱了我家的菜,我家鸡跑你家生了蛋,这种鸡毛蒜皮的小事,因为不挨着,少了很多是非。
  今天他们是趁风雪捞了个便宜,没有惊动村里人。明天,风雪一停,再去捞说不定会惊动邻居。就是风雪不停,迟早也会被发现,轮不到他家一直占这个便宜。
  黄老汉想了想,吩咐几个儿子:“明天早上,老大老四,你们兄弟俩带上德光德明去镇上卖鱼。如果有大户订最好,估摸着等以后大家都开始捞鱼,价格会掉。”
  “老二老三,你们兄弟俩就在家,明天把那块冰层再砸开,继续捞鱼。趁大家还不知道,能捞多少捞多少,这个时候就是占个先机。”
  黄宝贵一碗饭刚吃完,连忙说:“爹,明天我和磊子跟大哥四哥去镇上。我们在家做不了什么事情,让德光德明帮二哥三哥送鱼,他们有劲,路上来回跑,不耽误事。”
  黄老汉想想,觉得老儿子说得也对,点点头:“行,你们几个小的就别去河边掺合了,冻了摔了都不是事,大丫头,你们姐三个明天就在家看着弟弟妹妹。”
  既然已经能捉到鱼了,黄豆也不想冰天雪地出去乱跑,她还是宁愿待在家里,烤火盆。
  第二天一早,天没亮黄家就升起来炊烟,黄老大和黄老四早早吃了饭,推出两辆手推车,上面两边各放两个木桶,桶里是满满的水和鱼。
  黄老汉在木桶周围塞了稻草,上面还仔细盖了草帘子,防止结冰,好在南山镇不远,就算下雪,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