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种地南山下-第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黄豆怕蛇,不敢走到草丛里,就赤着脚,和黄小雨手拉手,顺着溪边慢慢走,肩上搭着老叔的裤子。
石头下面螃蟹很多,基本上掀起一块,就慌慌张张跑出一两只小螃蟹,不大,却已经会张牙舞爪的吓唬人了。
乡下娃胆子都大,用手从后面一按蟹壳,两只手指抓住,拎起来扔裤腿里,继续找。
俩个小丫头,把一溜溪边的石头翻了个遍,等到日落黄昏,老叔的二条裤腿已经装满了螃蟹。
男孩子们都上来穿衣服回家了,大家都捉到鱼,不过大小分别而已。乡下,这些巴掌大的小鱼没人稀罕,刺多肉少还废油。一般抓少了回去就是喂猫,没人愿意煮它。
黄家有个小吃货,小黄豆教姐姐熬小鱼贴饼子,做的次数多了,全家没有不喜欢的。一锅小杂鱼,几块活面饼子,一锅玉米面稀饭,虽然不是人间美味,却也算是小日子有滋有味了!
黄家小兄弟三个,加上老叔,捉了七八条比巴掌长点的鱼,用茅草串起来,给老叔拎着。旁边几个抓得少的,也不耐烦拎回家,回家也是扔的多,都给了黄宝贵,凑凑也能熬一锅了。
黄豆喊:“老叔,老叔,快过来,帮我把螃蟹拿回家,晚上我给你做香辣蟹吃。”老叔就踢踏踢踏走过来,接过自己的裤子往脖子上一挂。
黄宝贵最喜欢去黄豆家蹭饭,他有一个弹弓,是在黄豆帮助下做的,练的准头很足。
隔壁村子杀了一头快死的老牛,黄宝贵听了黄豆的话,两个人偷偷摸摸在现场,捡了几小条不要的废牛皮回来搓啊揉啊,做了弹弓,虽然弹性不强,总比以前的好太多了。
黄宝贵射了雀啊鸟啊,都拿黄豆家去,黄豆会让黄桃给他做炸雀子,放上调料,用面粉一裹,炸出来喷香。
黄豆指挥,黄桃动手,黄德磊烧火,黄宝贵就在旁边等着吃,他觉得他这个老叔做的特别有派头。
每次吃的时候,把手指都能舔干净。
黄德磊三兄弟又在老叔指挥下,给黄豆姐妹三上午割好的云母草给扛回家。小伙伴们闲的发慌的,也来帮忙,拎着扛着全部给送黄豆家。
大家都知道,黄豆不白用人,她要你做事,都会许你点好处,哪怕是锅里剩下来的,炕得嘣脆的锅巴,她都要给小伙伴们留一块。
不过,基本上有好吃的也没别人什么事,黄家几个小兄弟就给包圆了!
黄家几兄弟从小到大所受的教育就是,兄弟互助,照顾姐妹。
一路上,炊烟袅袅,鸡鸭回栏的叫声,牛羊边走边在路上拉屎。黄豆觉得,自己都魔障了,看见牛屎就感觉,好大一块黑森林蛋糕,而羊屎落在地上就像巧克力豆!
那个世界再也回不去了,有遗憾吗?有吧。但是,这个世界给予她的,不是她在书上所看到的辛苦和狗血,而是实实在在的温馨,一家人的守望相助,这个真的值得她在转世投胎一次。
黄豆想,要不回去让姐姐试试做蛋糕?
想想就行了,做,还是算了吧,上一辈子,黄豆没少祸祸面粉牛奶鸡蛋,用电饭锅做蛋糕。
同宿舍小姐妹做出来蛋糕,有的勉强能看,有的勉强能吃,只有黄豆自己,做出来的蛋糕勉强能熟!
贼老天,你要提前预警一下能穿越,我一定学一个手艺,比如做玻璃做香皂做口红香水什么的。
你把我一个只会混吃等死,上不了厅堂下不了厨房的人送过来干嘛?
大概,凑人数的吧!
回到家,娘在做饭,夏天灶房太热,二姐黄桃都被娘赶了出来,娘觉得孩子小,受不得热,容易中暑。
真正宠孩子的,也就黄家,别人家,六七岁女童就要做饭,学做针线活,八九岁就有下地的。
黄豆拖出来一个木盆,喊黄桃和她一起摇摇晃晃抬到院子里。从缸里舀了水出来倒进去,舀了有大半盆水。
老叔把搭在脖子上的裤子拿下来,裤腰朝下,对着木盆一倒,小螃蟹争先恐后地从裤子里掉了出来。
黄桃和黄豆一人拿把刷子刷螃蟹,溪水很清,螃蟹也很干净。刷好,放清水先蒸个半熟。再掀开脐盖,去除蟹心蟹肺,将蟹从中间一刀剁开。因为蟹小,不需要再剁蟹爪什么。
黄豆端着盆指挥着娘倒油,倒多点油。炸姜片,等姜片微黄又放入葱段,炸黄捞出,炸剁碎的蒜瓣,微黄,舀二勺自己家做的黄豆酱继续熬,熬到豆瓣炸的酥脆,再放切碎的红辣椒炸,然后螃蟹倒进去用油炸红,放盐,放糖,放水,盖上锅盖闷煮去了。
十来分钟,螃蟹出锅,大半锅螃蟹热气腾腾出锅了,少说得好几斤。黄豆跟着老叔给爷奶端去一碗,又给黄小雨家送去了一碗。
黄豆觉得,自己真好,不吃独食。
黄桃和黄德磊又分别给大伯家二伯家送去一碗,用宋三嫂的话说,给孩子尝尝鲜。四叔去了镇上,他老丈人给他介绍了在码头上的木工活,修修补补,估摸着要干一二年,四婶也带着孩子跟着去了。
一家人围坐在院子里吃饭,玉米面稀饭,小鱼贴饼,葱烧茄子,蒜瓣闷豆角,一大盆香辣蟹。
老叔先尝了一块黄豆大厨指挥着做出来的螃蟹,一口咬下去,又辣又香,连壳嚼碎咽下,连连对黄豆竖起大拇指。
黄豆人小点子却多,这是她第一次做香辣蟹,还缺很多材料,不过味道也算凑合。
宋三嫂也是个宠孩子的,要是别人家娘,早嚷嚷着费油费柴火,不给做。谁家做菜不是放几滴油,放点水,放点盐在锅里煮煮就好。
都像黄豆这样,倒油,还要多倒油,就差油壶底子给掀起来了!这是家里有矿啊,这么糟蹋油,还是做这种没肉都是壳的小螃蟹!
不过孩子们高兴,家里也能承受,偶尔一次,不为过。
黄豆喝着稀饭,吃一块鱼,又吃一个螃蟹,再啃一口鱼锅里贴的玉米锅贴。看看温柔的娘,强壮的爹,帅气的哥哥,美丽的姐姐,还有牛掰的老叔,觉得人生是如此美好,不枉我黄豆没多喝那碗孟婆汤!
第三章 黄豆去赶集
夏天越来越热,黄豆和两个姐姐坚持割了好几天的云母草,后面,老叔和几个哥哥们还帮了把手,割了一片。
云母草成批晒干,被黄老汉带上镇上卖了,回来把卖药草的铜钱给了黄豆。
黄豆姐妹三兴奋地趴在炕上数了半天,五十七文。
黄豆一算,不干了,敢情小姐妹三,晒了十几天,都晒黑了,平均三个人一天一共才挣了四文钱!
这是真正的血汗钱啊!
黄豆不肯去割云母草卖了,两个姐姐也没意见,这确实是件辛苦的事情,三个人手皮都磨破了。
黄豆开始想,我的切入点不对啊。靠出卖劳力挣钱永远都是挣不到钱的,我得想着做点别的什么,争取一下,即使不能发家致富,起码能保证有个零花钱。
在黄豆的不懈努力下,黄老汉受不得孙女的马屁攻势,下次赶集的时候终于把黄豆带着了。当然,最大的功臣老叔必须也得跟着。
小镇很热闹,因为是集市,也算商贩云集。黄豆长这么大还是第一次赶集,兴奋的摇头晃脑,大眼睛骨碌碌一刻不停。
画风不对呀,不是说古代女子都是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吗?这满大街走的,小姐姐,大阿姨,老奶奶并没有人指指点点,说三道四啊。
也没有卖糖葫芦的,以前看电影电视不都有个卖糖葫芦的吗?
哦,现在夏天,糖容易化,山楂也没熟。
铁匠铺,布庄,杂货铺……嗯,小摊小贩都集中在一条街上,腰中挂刀的巡捕来回走动,杂而不乱,果然是太平盛世。
因为走的早,早上大家只一人拿了一块隔夜的玉米饼子,黄豆啃半天只啃了一小块,还嚼的腮帮子疼。
老叔刚好在换牙,只啃了小半个,剩下的俩个人都塞给了黄老汉吃了。
黄老汉带着老儿子三孙女,转过一条小巷,巷口开了一家小吃店,杂粮馒头,白面馒头,肉包子,玉米稀饭。
要了两个白面馒头,两个肉包子,两碗玉米面稀饭,黄老汉也不坐,看着小儿子和三孙女吃。
一是确实不饿,二是舍不得花那几文钱。
黄豆人小,吃了一个肉包子和半碗玉米面稀饭就饱了。老叔把剩下的给包圆,果然是半大小子,吃穷老子!
店小生意却挺好,外面树荫下也放了几张桌子都坐满了人。
老板也不讲究,洗碗水顺着墙脚一倒,后墙脚泥泞一片,散发出一种隐约的臭气。看的黄豆直皱眉头,不过吃饭的也都是乡下赶集的,或者附近居民,大家浑然不觉。
黄豆觉得,这个小吃店卫生状况堪忧,这大夏天,苍蝇乱飞,要是吃拉肚子怎么办。
老叔好像没那么讲究,连吃带喝,混个肚子饱,嘴一抹说:“走,我们逛街去。”
从前的逛街,叫逛吃逛吃,边逛边吃,现在跟着爷爷,刚吃了早饭,不会再给黄豆买吃的了。
黄豆怀里塞着卖云母草的57文,也舍不得花。
这还是昨天知道要和爷爷赶集,特意从大姐二姐那里集中来的,想着得找点发家致富的项目,争取给这几文钱翻个倍数。
买小鸡?不太现实,基本家里小鸡都是老母鸡做窝,拿鸡蛋给它孵化的,等孵化出小鸡,老母鸡天天带着看着,夭折率也低,也不用操心。
你去街上买,有的卖,却难伺候,存活率也不高。
穿越小说里说的卖食谱?
黄豆抬头看看酒店高高的台阶,和门口店小二鼻孔朝天的样子。别说进去,你就是打门前路过,站的时间久一点都要被赶的!
绣花,黄豆不会,她属于典型的手残,没那个本事,她也不想早早就眼睛不好了。
据说,那些好点的绣娘三十多岁眼睛就看不清楚了,那些颈椎病什么的,估计根本不值一提,疼死也是小病。
黄豆跟着黄老汉还有老叔晃了一圈也没有找到可以投资的项目,却碰见了四婶。
四婶抱着四妹黄梨,腿边跟着七弟黄德礼,站在一个摊子前看布料。
看见黄豆一行人,连忙走过来,先清脆地叫了声:“爹,您赶集呢?”
黄老汉只点了点头,又去看旁边摊贩上的货物。
四婶又招呼大家去家里坐坐,他们在镇上租了房子,一家四口住着。
这是黄老汉开明,你要是别人家的媳妇,不在家伺候公婆,跟着男人到镇上租房子住,吐沫星子就能淹死你。
黄老汉不想去,但是架不住老儿子和孙女想去。
黄老汉便答应买完东西去吃午饭,黄豆逛半天也累了,一条小街,也没什么吸引她的地方,就跟着四婶先回去,老叔还没跑够跟着黄老汉继续去逛。
黄老四家租的房子离集市还挺近,转过街角第一家就是,一个简朴的四合院,正屋住着老两口带着个快要出嫁的老闺女。
东厢临街两间租给了黄老四一家四口,西厢租给了一家三口,从乡下上来读书的小童生,来陪读的娘,还有一个农闲就上来打短工的爹。
院子里没人,可能是逢集,大家都去赶集去了。
黄豆转来转去看院子,又站门口看了看不远的集市。
四婶喊黄豆过来喝茶吃点心,黄豆迈着小短腿跑过去,院子树荫下一张小方桌,桌子上一个蓝边大碗,满满一碗已经半温的白开水,抿一口,甜丝丝的,应该是四婶放了糖。
盘子里的点心是几块小圆饼,有点像月饼,也不像,咬一口,甜的发腻。
不过黄豆还是把一块半个手掌大的饼子给吃了,甜是甜过头了,但是毕竟是难得吃到的点心呀!
黄豆确定自己不是饿,就是馋,没办法,控制不住。
小妹妹黄梨就躺在一个竹编的摇窝里,咿咿呀呀地自言自语。
乡下孩子没有摇床,用竹子编一个大圆筐,垫上稻草,再铺上被子就算一个摇床,因为是半圆型,摇来摇去确实很方便,有点不倒翁的感觉。
小黄梨才八个多月,一逗就笑,口水嘀嗒露出二只白白的小乳牙。
黄德礼也刚满三岁,走路还挺稳,拿着一块超甜的小甜饼,边啃边围着桌子和摇窝转来转去。
大概是得了嘱咐,黄德礼吃东西也没有往妹妹嘴里塞的习惯。只是围着妹妹转,说几句谁也不懂的童言童语。
黄豆看了会弟弟妹妹,又跑到灶房跟烧火做饭的四婶说话:“四婶,你天天带弟弟妹妹累吗?”
黄家四娘子皮肤白皙,因为还是哺乳期,胸脯鼓鼓,腰肢却显得很丰盈。和黄豆这个小屁孩说话也挺和气:“不累,带个孩子累啥。”
黄豆也不知道现在是什么时代,皇帝是谁,原谅她历史不好,只知道个唐宋元明清,其余的主要历史人物也是看电视看小说知道的,知道名字还不一定对上年代!
只觉得这个时代物质还挺丰富,该有的基本上都有,不该有的一样也没看见!
对着四婶也没话说,黄豆又跑大门口站着,站一会还不过瘾又跑外边巷子里转来转去。
四婶不放心,一会出来看看,院子里只有摇窝里的黄梨,和围着摇窝转圈的黄德礼,不见了黄豆,立刻吓出一身冷汗。
今天可是逢集,乡下虽然相对纯朴,但是拍花子还是有的。
小黄豆虽然小,但是长得眉清目秀,水汪汪大眼,这么大的孩子拍花子最喜欢,一抱就走了。
四婶跑出大门一看,黄豆正用一根小棍在院墙上比划来比划去,嘴里嘀嘀咕咕念叨着什么。
四婶连忙跑过来,一把抱起黄豆:“小黄豆,你吓死四婶了,差点以为你丢了,你要是丢了,你爷奶能剥了我的皮。”
这话说的一点不夸张,黄老汉和黄奶奶最疼爱的儿子是老儿子黄宝贵,最疼爱的孙子辈,原本是大孙子黄德光,现在必须是三孙女黄豆。
原因?
据说这个孩子是带福的,而且黄豆嘴甜,会说话,哄的老两口天花乱坠,那是捧在手心里宠。
黄老汉是和四儿子黄来贵一起进的门,后面跟着跑的灰头土脸满头大汗的老叔,咚咚咚跑到黄豆身边,端起一碗凉白开大口大口喝起来。
黄四娘子蒸了杂粮米饭,熬了鱼,贴了饼子,炒了个藕片,蒸了鸡蛋羹,一大碗红烧肉,还做了满满一盆青菜豆腐算汤也算菜。四菜一汤,这是简直算宴席菜了。
黄四叔把桌子给搬到大屋和东厢房之间的巷道里,一棵石榴树下,石榴树上打了很多的花骨朵。
黄四叔打开东侧的后门,后门一开,穿堂风吹过来,特别凉爽。大家围着桌子坐下,黄四婶端了碗杂粮米饭夹了点豆腐,坐到跟着挪了窝的摇窝前面,边看着黄梨,边吃饭。
黄豆看了看习以为常的大家,默默在心里吐槽了一句“原来是公爹和儿媳妇不能同桌吃饭啊!”
黄德礼已经满三岁了,不用喂,一个人拿个小勺,面前大半碗拌了鸡蛋羹、豆腐和鱼汤的饭,自己一个人往嘴里挖的不亦乐乎。
四婶不管他,四叔也不管他,反而是黄豆有点舍不得他,时不时帮他擦一下嘴巴,挪挪饭碗,或者给他舀一勺鸡蛋羹,夹一块碎豆腐。
黄德礼应该是一个人吃饭习惯了,也撒饭,但是不是很多,撒到桌子上就自己拿个勺子在给赶到碗里继续吃。
等黄德礼吃饱了下桌子,桌子上还有米粒,黄老汉拿筷子一赶,夹一起给吃了。
黄豆小时候也遇见过爷爷这样做,当时她整个人被雷的外焦里嫩,后来发现,不是爷爷一个人这样做。
爷奶爹娘叔伯,伯娘婶子,都是这样,没有一个嫌弃孩子吃剩的,更主要的是,穷,舍不得浪费粮食。
第四章 想买栋宅子
吃了饭,中午大太阳正热,黄四叔也没赶回码头去做活计。大中午太热了,都要在家休息,等日头不那么毒了,才去码头。
黄四叔搬了两条大长凳在树荫下给黄老汉躺着,另两条凳子上躺着打着赤膊的老叔。
黄梨还睡在摇窝里,黄德礼睡在树荫下的小竹床上,小肚子鼓鼓,睡的四仰八叉。
黄豆不肯睡,她就没有午睡的习惯,夏天除了私塾,她和老叔哥哥们只能趁中午早晚出去跑。
黄豆乖巧地在院子里陪着四婶做活计,四叔刚走,对面西厢念书的少年回来了,眉清目秀一个小少年,跟老叔差不多大年龄,一对比,老叔就像黑炭块,这个就像白面包子。
少年叫张良,听四婶说书读的不错,以前家里出过秀才,后来败了。
张良爹是独子,张嫂子生张良的时候难产,坏了身子,不能再生养了,全家就安心供张良读书,家里的地由张良爷奶和爹种着。
张良吃完饭就去了西后院看书了,那边树荫下凉风习习,黄豆湊过去看了一眼,又回来了。
张大嫂是个眉清目秀,皮肤白皙的妇人,很健谈,和四婶并肩坐着纳鞋底。
“听说房东要搬府城去了,他家儿子店里忙不开,老两口等秋天闺女嫁出去就过去了,这边房子要买了。”
“张大嫂,那我们是不是要搬家?”四婶突闻消息有点不知所措。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