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太子殿下有喜了-第1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慕容辞在那道短横线旁添上一道短横线,接着道:“接着是清元殿下血雨,那日正好天亮之际下雨,几个内侍亲眼目睹清元殿的殿檐流下来的是血雨。所用的血很有可能是从城里杀死五只狗得到的狗血。不过,布局之人如何知道那日会在天亮时分下雨?如何精确计算做出这等恐怖的效果?这件事跟歌谣里的‘雨漫天’暗合。”

    他添上第三道短横线,“再接着是鱼食人。洛河死者孙玉梅,脸部和四肢有被虫兽咬的伤口,致命伤是脏腑破碎。死者与丈夫冯科婚后感情很好,育有一双儿女,已经排除家人杀害的可能。宫内晓月池死者小鹿,致命伤和孙玉梅一样,脏腑破裂而死,被凶手扔到池里,布局成鱼食人。能够震碎一个人的脏腑,可见凶手内力深厚,武艺不凡。不过,至今我还想不到是什么虫兽咬伤两位死者的脸部和四肢。”

    她接着添上一道短横线,清冷道:“今早,内侍发现赵嫔被吊在后宫宫道旁的辛夷树上。赵嫔极有可能吃了下有迷药的杏仁酪,之后昏迷不醒被杀害。凶手似乎……有意布局成赵嫔自缢,可又暴露出明显的破绽,这一点,令人捉摸不透。再者,凶手神不知鬼不觉地把她带到案发地,可见轻功极好。不过赵嫔一案好像跟歌谣没有明显的关联。”

    她的脑子里忽然闪现一丝火花,惊喜道:“鱼食人的两个死者孙玉梅和小鹿,震碎他们脏腑的凶手内力深厚,而杀害赵嫔的凶手轻功极好,也是武艺不凡。这三起凶杀案的凶手会是同一人吗?”

    “赵嫔一案应该区别开来,这一点或许只是巧合。”沈知言眸色沉沉,“天降血玉所指向的凶手年纪偏大,头发花白,或许是春芜院里的人。若凶手是春芜院里的人,又是如何离开春芜院行事?或许幕后之人只是随意抓了春芜院的白庶人和莫庶人杀害取血,如此一来,杀害白庶人和莫庶人的凶手出入春芜院如履平地,该是轻功不凡,跟杀害孙玉梅、小鹿的凶手一样武艺高强,对应得上。”

    “这些事错综复杂,千头万绪,一人难以完成,本宫觉得幕后的布局者有主谋或是首领,有属下若干人。”

    “殿下分析的极是。”

    “我们还没有破解的关键点有如下几点:血玉极其罕有珍贵,是从何处来的;清元殿下血雨如何巧妙地布局;孙玉梅、小鹿脸部和四肢的伤口是什么虫兽咬的,凶手是谁;接下来还会发生什么事。”

    “而归根结底,这整个局是什么人部署的,有何企图,是冲着皇家来的,还是向我们警示那个人的野心。”

    慕容辞和沈知言的目光从那一道道短横线移开,投向对方,面色忧重。

    还有这么多谜团没有破解,对隐藏在暗夜里的幕后之人更是毫无所知,他们处于被动的劣势,焦灼,忧虑。

    然而,他们最担心的是三个字:

    玉窃国!

    只要慕容彧想,就没有不可能。

    是的,那首歌谣指向的那个人,就是慕容彧!

    慕容辞的心口好像压着一块巨石,压得她喘不过气,小脸发白,纤长浓密的睫羽微微发颤。

    沈知言理解她的心情,道:“殿下,或许事情并没有我们想象的这么糟糕。御王那边并无异动,我想他也猜到了这首歌谣的影射,因此不敢轻举妄动。在这风口浪尖,一旦他有所举动,就会招致骂名。”

第1卷:正文 第028章:荒芜枯寂里的从容

    书房里沉重的空气好像凝固了,如意又送来两杯热茶,在外面恭候。

    从窗台斜照进来的日光照亮了半个书房,半阴半阳,半是暗沉半是斑斓。

    他们所在的地方恰是昏暗,看见那一地明耀光鲜,微尘流光飞舞,华光滟滟。

    静谧里,慕容辞忽然道:“赵嫔一案暂且不管,现在唯一能查的线索是这两根花白头发。”

    沈知言沉吟半瞬才道“我去一趟春芜院。”

    “本宫和你一起去。”

    “也好。”

    二人匆匆用过午膳,然后前往春芜院。

    自从太子离开,春芜院的管事宫人李嬷嬷心里忐忑,总觉得太子还会再来,于是咬咬牙,吩咐宫人把整个春芜院彻底打扫一遍。倘若太子再来,看见一切整洁如新,说不定心情大好,把她调离春芜院。

    她在春芜院待了二十年,原本还有点人生的追求,渐渐的,她变得和那些毫无希望的人一样,得过且过如行尸走肉,在这里等死。

    当太子领着人再次来到的时候,她不禁要佩服自己,太有先见之明了。

    春芜院焕然一新,她倍有面子,陪笑道:“太子殿下有什么吩咐,奴婢听候差遣。”

    “你把春芜院清扫了一遍?”慕容辞觉得空气清新了不少,那股会把人熏晕的味道消散了。

    “昨日殿下离去之后,奴婢深觉惶恐不安,和宫人们里里外外清扫了一遍。不如奴婢引殿下到处瞧瞧?”李嬷嬷谄媚地笑,带殿下到处转转,便可证明她不是做表面功夫。

    “也好。”慕容辞看向沈知言,使了个眼色。

    “这位大人是……”李嬷嬷抬眼瞧了沈知言一眼。

    “大理寺少卿沈大人。”慕容辞介绍道。

    “奴婢拜见沈大人。”李嬷嬷心有些慌,大理寺掌刑狱案件审理,大理寺少卿特意来春芜院,必定是为了白庶人和莫庶人之死。

    那两位庶人,死了就死了,还给她招惹麻烦。

    倘若这事牵连到她,这份差事还能保住吗?说不定连命都没了。

    想到这里,李嬷嬷的后背都汗湿了。

    雨后清新,日光耀目,因为凌晨下雨而起的潮湿已经晒干了。

    此时是日头最烈的时候,暑热郁燥,大多数人坐在大厅檐下乘凉。有人抓挠身子,有人倚着墙打瞌睡,有人低声闲谈,有人看着那两个衣着光鲜的陌生人……

    沈知言和慕容辞缓步走过,目光从他们的头上扫过。

    虽然有几个头发花白,不过年事已高,身躯佝偻,相信没有作案的本事。

    看了一圈,他们走向后院。

    李嬷嬷热情地介绍着,“院墙外是宫道,再过去就是宫墙。”

    后院有三间通铺,他们走了一圈,没有发现头发花白的人。

    “李嬷嬷,你先去忙吧,本宫和沈大人随处走走。”慕容辞清冷道。

    “若殿下有事,吩咐奴婢便是。奴婢告退。”李嬷嬷恭敬地退下。

    慕容辞和沈知言对视一眼,穿过通铺房往后院走去。

    后院不大,种植了两株松树、两株桂树和几株参天古木。参天古木枝繁叶茂,绿盖如伞,绿荫凉爽无比。

    风过处,沙沙声响,凉意生襟袖。

    似有一股阴森之气袅袅浮现。

    参天古木下有人。

    轮椅上坐着一个中年妇人,一人在后推着轮椅。

    是安贵人和她的近身侍婢柳眉。

    与昨日慕容辞看见的一样,安贵人身穿灰黑色布袍,同色的长布巾包着头和脸。

    她们察觉到动静,转头望来。

    慕容辞和沈知言走过去,她淡漠地问:“你是安贵人?”

    “老身并非安贵人,是安庶人。”安贵人嗓音很低,粗粝沙哑。

    “安庶人在春芜院二十年了吧。”沈知言清雅的面容弥漫着清风般的微笑。

    “是有二十年了。”近身侍婢柳眉回道,“二位贵人是……”

    他正要表明身份,慕容辞抢先道:“我们是东宫的宫人,来这儿看看。你们有什么需要,尽管跟我们说。”

    安贵人那双溪水般清澈的眼睛半眯着,“看你们的衣袍,不像是东宫的内侍。”

    沈知言状似玩世不恭地笑,“安庶人真是火眼金睛。其实我们不是宫里的人,不过我们恳求太子殿下相助,让我们来春芜院看看。”

    柳眉面容一缓,“这春芜院与世隔绝,是人间地狱,贵人来这儿不是浪费光阴么?”

    慕容辞盯着形容整洁干净的安贵人,她不施粉黛,额头光洁,一双眼睛漆黑幽深似千年古井,眉目枯寂,仿佛看透了红尘俗世,参透了生死阴阳,只剩下这静好从容的光阴。

    大厅那些人的眼睛里写满了绝望、死寂和等死,而在安贵人的眼里,慕容辞看见了从容。

    这不是很奇怪吗?

    “春芜院是一座可怕的坟墓,埋葬了多少人的青春年华与血泪希望,二位贵人还是尽快离开吧。”

    安贵人的语声沙哑幽凉,似一条阴毒小蛇从脚底蜿蜒爬上来,寒气直冲后背,令人毛骨悚然。

    慕容辞把右手放在她的膝盖处,问道:“安贵人的双腿……废了吗?”

    柳眉的眉目染了微怒,“还不是因为太子殿下……”

    “柳眉。”安贵人低缓道,阻止侍婢说下去,她幽深如古井的眼睛溶尽人生的荒凉死寂,“这是我的命,怨不得人。”

    “听闻当年安贵人双腿被打残了进春芜院的。”沈知言清逸道,“这十几年安贵人必定吃了不少苦。”

    “人活在这世上原本便是艰辛的修行,苦或甜,悲或喜,皆是过眼云烟,转瞬消逝。”

    安贵人语声淡漠,平静无澜的眉目写满了这一生的悲苦与枯绝。

    从繁茂枝叶间漏下来的日光在她苍白的眉目映下一缕清滟的华光,宛若在破旧腐烂的白锦描画斑斓人间秀绝美景,然而即将腐烂的白锦无法承受华艳之重、之锦绣,反而衬得那眉目深入骨髓、透彻灵魂的荒芜枯寂。

    然而,依然从容。

    无与伦比的从容。

    令人惊艳的从容。

    这些念头只是瞬息之间,慕容辞静静地看着她,颇多玩味。

    “二位贵人自便。”

    无需安贵人示意,柳眉心领神会,推着主子离去。

    沈知言目送她们进了房间,低声道:“殿下觉得安贵人有古怪?”

    慕容辞颔首,“说不清道不明。她双腿已废,不可能出来做恶。”

    他在后院看了一圈,然后走向院墙。

    院墙是土墙,大约有半丈高,很容易翻跃。翻过院墙便是宫道,高高的宫墙近在咫尺。

    “从此处出入皇宫,再方便不过。即使附近有三班宿卫巡守,轻功不凡的人也能做到神不知鬼不觉。”他分析道。

    “杀害白庶人和莫庶人的凶手从这里出入倒是方便。”慕容辞望着宫墙若有所思。

    这一趟,没有找到可疑的疑凶。

    回到东宫,二人又谈了一阵,沈知言辞别离去。

    安贵人的眉目烙印在她的脑海,久久挥之不去。

    ……

    从春芜院回来不久,慕容辞觉得头昏昏的,便去躺着,没想到又烧起来了。

    原本她的风寒就没断根,这几日奔波劳累,今早又淋了雨、吹到风,没有及时更衣,便又病倒了。

    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

    她躺在床榻,一会儿冻得如三九严寒,一会儿燥热似三伏,冰火交织,痛苦不堪。

    服了汤药,出了一身大汗,睡了一觉醒来,才感觉好一些。

    夏夜如墨汁打翻,寂静如斯。

    她全身汗津津的,实在难受,想睡也睡不着,便吩咐如意备热水沐浴。

    沐浴后,她神清气爽,却打了个结结实实的喷嚏。

    如意连忙伺候她穿上素纱中单,再披上玉色披风,然后回寝殿。

    “殿下,奴才去把汤药端来。”

    如意说着,却见殿下止步不前,好像见到鬼似的。如意疑惑地顺着殿下的目光看去,倒抽一口凉气——

    寝殿里有人!

    站在案前拿着一册书在看的男子赫然就是摄政王!

    如意心慌意乱,思前想后,好像没有说漏嘴吧,没有透露殿下是女子的半点信息吧。

    慕容辞死死地盯着慕容彧,内心交织着各种思绪,小脸发白,转瞬之间转为青,青了又白,白了又青……

    慕容彧搁下那本册子,低沉道:“退下。”

    如意看一眼殿下,躬身退下:殿下,你自求多福吧。

    寝殿只点着两盏灯烛,光线昏黄,他站在那里,滚金玄袍的金色蟒纹绽放出狠厉的金光,似要扑出来将人吞噬。

    他望着她,眉宇无波无澜。

    山川江河,天下美景,都在那双眼里。

    他冷峻瑰美,偏生长了一双好似会吞噬天下的眼眸。相由心生,眼睛是心灵的窗户。从这双幽深寒沉的黑眸,她看见了他的心——野心勃勃。

    他来做什么?

    这里是她的东宫,他自由出入,堂而皇之地进入她的寝殿,没人来通报。

    侍卫和宫人都是吃屎的吗?

    倘若,他有心杀她,有心窃国,那么,她早已无声无息地死了。

第1卷:正文 第029章:争执

    极短的一瞬间,慕容辞的脑子滚过数念,一如油锅上的蚂蚱,烈火煎熬,生死一瞬。

    寒气自脚底升起,眨眼间蔓延到四肢百骸。那是一种源自灵魂的恐慌。

    而愤怒的火焰烈烈燃烧,冲到脑门,烧到头顶。那是一种被人挑衅的狂怒。

    俩俩对望,短短一瞬好似一年那么漫长。

    “夜深了,王爷还没出宫回府吗?”慕容辞不假辞色地说道,声色冷凉。

    “听闻殿下又染风寒,本王特意来看望。”慕容彧冠冕堂皇道。

    “本宫只是偶感风寒,已经好了,多谢王爷挂心。眼下时辰不早了,王爷请便。”她下了逐客令,可不想这副模样跟他单独相处,更不想跟他在这不合时宜的良辰美景里唇枪舌战。

    好在方才沐浴之时没有弄散头发,否则此时必定是说不清了。

    他好像没听明白她的意思,掀袍坐下,优雅闲适,“这几日宫里宫外发生了不少事,殿下对侦破疑案也有兴致?”

    慕容辞暗暗咬牙,道:“本宫做完功课之余尚有闲暇,觉得侦破疑案颇有意思,便琢磨一番。再者,这些事颇为诡异,本宫希望尽快彻查清楚。”

    “大理寺的疑案,殿下私下揽来侦查,那大理寺的人岂不是很闲?”

    “这些事错综复杂,千头万绪,本宫只不过是为沈少卿出一分绵薄之力。倒是王爷日理万机、政务繁多,王爷还是早点回去歇息的好,以免误了明日的早朝。”

    “本王从来不会误了政务,即便是奋战三日三夜,也不知疲倦,容光焕发。”

    慕容彧犀利如猎鹰的目光落在她身上,昏光朦胧迷离,她的身子纤瘦柔削,更像女子的娇弱之躯。她披着玉色披风,颈项肌肤如雪如玉,那张小脸清妩绝丽,似一朵盛开在月夜下的娇花,凝着冰清玉洁的露珠。

    她整个人单薄如纸,却柔软馥郁波光滟滟,像一个不为人知的春日绽放在他的身边,绽放在暗夜迷离的光色里,旖旎的春色孤芳唯有他窥探。

    他的心湖,忽然荡开一圈圈涟漪。

    他纤长的睫羽,不可抑制地轻颤。

    那种情不自禁的感觉如藤蔓般爬满胸膛,刹那间,那个妖娆缠绵的夜晚,那张冷媚的小脸与眼前这张脸重合……

    猛地,他的魂魄归位,那股燥热缓缓退去。

    慕容辞捕捉到,他的目光由淡漠凌厉变得灼热迫切,又变得冰冷。

    心,忽然忐忑起来。

    他会不会发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那一夜……

    “本宫要歇下了,还请王爷……”

    “殿下抱恙,那些疑案让大理寺去查便好,殿下安心养病吧。”慕容彧深眸里一片乌沉沉的,似崇山峻岭压下,令人压力倍增。

    “本宫自有分寸。王爷忙于国事,本宫这点小事就不劳王爷费心了。”她克制着怒气冷冷道。

    大晚上的特意跑来管她的私事?阻止她查案?

    该死的摄政王!

    对了,他一定是担心她查出对他不利的事!而且那首歌谣影射的就是他,他阻止她查案原因就在这里!

    慕容辞在案前坐下,高深莫测地讥笑,“王爷是不是担心本宫查到什么?”

    慕容彧将茶盏的盖子拿起来,缓缓地刮着杯沿,“本王的确有点担心。”

    青瓷相磨的轻响并不尖锐,却也令人不适。

    她盯着他的手,他的右手拇指戴着一只蛇头金戒,昏黄暖光里,蛇头散发出刺目吞人的金光。

    以他的睿智,必定早就猜到那首歌谣的影射是他。

    现在他这般分明地说出来,用意何在?

    是试探,还是警告她?

    “若殿下当真查到什么,会怎么做?”慕容彧语声沉缓,目光转向她,深眸静若深渊。

    “王爷大可揣测一番。”慕容辞纤眉微扬。

    “本王觉着,殿下聪慧绝顶,不会轻举妄动。”

    “王爷天纵英明,应当明白‘狗急跳墙’这四个字的深意。”

    “本王奉劝一句,庸人自扰只会多生事端。”他眸底森凉的笑意似有似无。

    “本宫也奉劝一句,多行不义必自毙。”她弯唇轻笑,讥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