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酒娘子-七星草-第4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杜九妹连连点头道:“当然了,梨花表姐,以后我再研究,到时候再给你。”其实她现在就可以做几样好吃耐保存的,适合在店铺里面卖。不过之前已经拿出来几种了,不想引起别人的怀疑,只能以后继续了。
  杨梨花走后,杜九妹把银子给了二十两给杜七妹,道:“七姐,那些点心都是我动动嘴,你动动手,所以这二十两银子给你,十两银子给我。”
  杜七妹从来没有赚过这么多钱,平日里做的络子只不过几文钱一个,一个荷包几十文。突然看到这么多钱,一时间愣住了。
  “不了,若是没有你,这些糕点也做不出来。”杜七妹不要,她不能占小九儿的便宜。
  杜九妹见七姐如此,连忙说道:“姐,可是没你,我也做不成点心了。这是梨花表姐给我们两人的,你的功劳大,就给你。你自己收着,还是交给娘,随便你。”

  第一百一十五章 “ 衣锦还乡”

  杜七妹虽然接了钱,但转手就交给杨氏。人老实,胆子小,觉得手里有这么多钱,不安全,还是交给大人好。
  至于杜九妹手里的十两银子,呵呵,则是放在自己手里,她以后要做一些东西,买一些酿酒需要的东西,就不需要问娘亲要了。
  杨氏知道了事情的始末,再一次肯定了,小九儿是家里最精明的,有主意,有自己的小盘算,以后不用担心这小丫头了。
  可看着手心的两个十两的银锭子,杨氏苦笑,哎,这大女儿太听话了,太贴心了,和她年轻的时候一样。这样的脾气虽然好,在娘家讨人喜欢,但在婆家却非常吃亏,尤其是在妯娌相处,相处,软弱没成算,往往会过得非常惨。
  杨氏就担心杜七妹很老实,将来走她的老路,这样可不行,一定要找个机会,好好教导杜七妹。
  好在七妹还小,来日方长,好好调教。
  不知不觉,在鹅毛大雪纷飞,腊月二十八这日,一大早,从县城来了三辆马车,浩浩荡荡进入杜家村。
  虽然车不多,但弄出的动静不小,猫在屋里取暖的村民们,听到动静,纷纷出来看个究竟。
  呵呵,原来是杜大海一家送杜长和回来了。
  且说,那日杜长顺,杜清尘找了杜长和摊牌。杜长和虽然羞愧,但心里更加担心儿子会不会惹祸,有没有麻烦,赶紧收拾了几件衣服,带着老婆子去了县城。
  到了杜大海之前所在的地方,但杜大海已经搬家了。还是原来的房东见杜大海发达了,留下了杜大海的新地址。正好碰到杜长和,便亲自带着杜长和去找杜大海。
  杜长和到了儿子新住址,顿时愣住了,哎呦,高高的红漆大门,三进院子,特别气派。在县城里。这都是有钱人才能住得起的宅子。
  见儿子住的这么好。杜婆子很是高兴,杜长和也微微放心,或许是大哥和清尘言过其实了。
  原来杜四妹给王主簙当了小妾之后。现在正是王主簙的心头好,百依百顺,就连以母老虎著称的王夫人也不敢与其争锋。
  县城不大,就那几个当官的。哪家弄出屁大点事情,都能传的满城风雨。所以很多人听说了杜四妹的名声,各种算话,流言蜚语。
  不过也有很多好事之徒,想拍王主簙的马匹。以前找不到门路,就找到了杜大海。嘿,还真别说。有杜大海,杜四妹出面之后。还真就成了几次好事。
  一来二去,找杜大海帮忙牵线的人,逐渐增多。帮忙牵线,也不能白忙活,所以才不过短短时间,杜大海收的钱不少,以前租的房子,也换成现在的三进院子,虽然是别人送的,但房契是写的杜大海,是杜大海的私产。
  若是以往,杜大海混出人样,早就回到村子里嘚瑟了,只是之前是踩着杜清尘和周氏才有今天,心里发虚,不敢回去,所以老家的人,都不知道杜大海在县城里的事情,这些人也包括杜长和,杜婆子。
  不过也有意外,那就是杜老太爷。自从派人偷偷来县城打听调查之后,杜老太爷知道了杜大海一家在县城的所做所为。虽然他也不耻杜大海,杜四妹的行径,但也知道此时杜四妹风头正劲,若是执意把他们逐出宗族,会招惹他们疯狂的报复。
  自古民不与官斗,杜老太爷从全面考虑,准备按下这件事请。杜老太爷之所以这么做,也是为了保护杜家村上百口的人。
  杜大海,杜四妹即使再风光,杜家村的人不去舔吧,不过一旦杜四妹,杜大海出事,族里也不会庇护他们,直接逐出宗族。
  杜长和看到儿子的大院子,又看到儿子儿媳妇,以及两个孙子光鲜的样子,虽然还有担心,但听了儿子一番解释之后,放下心来之后,便欣然接受,和杜婆子留在县城里住了下来。
  杜婆子欣喜过后,随即对杜大海,刘桂花大发脾气,来个下马威,骂骂咧咧,指责他们只顾享福,不顾家里的父母。之所以这样做,也是为了端着婆婆的架子。
  即使刘桂花心里鄙夷杜婆子,杜长和,但面上也只得听着。现在县城的流言风语刚淡下去,若是杜婆子大吵大闹,估计很多人又会想起之前的流言蜚语。
  原本杜大海等人现在县城里过年的,但杜长和念着想和大哥杜长顺和好。杜清尘的差事没了,但他儿子有能力了,可以帮杜清尘在学堂从新安排差事,算是对侄子有所补偿了。
  杜长和以为这样就可以弥补杜清尘,也不想想,只要杜清尘不傻,不痴,都不会接受这样的安排,现在撇清关系都来不及呢。
  现在的杜长和只看到儿子光鲜的一面,而没有看到暗地里龌龊,卑劣的一面,这也可能是每个父亲都觉得自己的儿子好的原因吧,出事了,那都是别人使坏!
  且说杜婆子到了县城,那可是如鱼得水。吃得好,穿得好,居然还去郭府见了半年多不见的闺女杜鹃。
  那杜鹃过得还不错,嫡妻已经老了,郭老爷很喜欢杜鹃,乡下的姑娘,身体健康年轻,只是杜鹃迟迟未孕,让杜婆子得意之余,略带担心。
  那郭家之所以让杜婆子来见杜鹃,这也是借了杜四妹,杜大海的光。见到儿子出息,女儿过得好,杜婆子才不管是用什么手段得来的。
  相比较杜长和心里偷乐,杜婆子喜气外漏,坚持要杜家村过年,来了衣锦还乡,要在村子里显摆。
  刘桂花和杜婆子的脾气差不多,也想回去,一想到村子里的那些无知妇人,羡慕她的衣服和首饰,刘桂花心里就一片火热。
  杜大郎,杜二郎之前在村子里失了颜面,这次骑着马衣着光鲜回去,看以后谁还看不起他?
  就这样,在一家大小的坚持下,杜大海带着众人回到乡下。
  杜大河带着吴翠花,杜三郎,杜六妹也在县城里过,但混得可没有杜大海好。

  第一百一六章 高调,显摆

  原本杜大河还想去沾光的,但被精明的吴翠花拦住了。别看吴翠花来县城时间不长,但知道的事情可不少,知道这种情况根本不会维持太久,他们若是接着杜大海,杜四妹的名头做事,虽然可以赚钱,但以后倒霉也会摔得很惨。
  现在的日子很好,没必要凑上去,吴翠花很满足,不想改变。其中让吴翠花改变的原因则是,杜四妹在县城的臭名声,让吴翠花不敢说和杜四妹等人是一家人,以免连累自家女儿的名声。
  吴翠花虽然爱占便宜,但这次却压抑住心里的贪婪,并且让家里的丈夫和儿子,女儿都能听话,是个不一般的女人。正因为谨慎,让她们一家之后躲过了一场大灾难。
  不过,吴翠花爱占便宜的性子,这辈子不会变了。听说杜大海回家了,便带着儿子,女儿先回杜家村,杜大河则是过两日盘完帐再回去。
  那个大嫂什么性子,没有比吴翠花更了解的了,拍拍马屁,说几句好话,也能得到一些好处。这种好处,不要白不要。再说了,因为杜四妹,弄得杜家姑娘名声不好,就当是对六妹的补偿了。
  就这样,杜大海,杜大河一家都回来,原本老宅里只有杜大湖和阎荷花,今日却变得热热闹闹。
  阎荷花看着杜大海一家人大包小包往下拿,身上的绫罗绸缎,都快闪瞎她的眼。不光穿得好,居然还有车夫和丫鬟伺候,这大哥真的是发达了。
  哎呦,老婆子不愿意回来,原来是在大儿子家过好日子呢。
  “娘。大嫂,二嫂,你们会来了。果真城里的水土养人,看你们现在多体面,多精神,可比我们在乡下好多了。”阎荷花羡慕说道,怀里抱着快三个月的儿子杜十郎。尤其是看到刘桂花脸上涂得白白的。嘴巴红红的,头戴首饰和绢花,可比她好看多了。
  其实也就是阎荷花觉得刘桂花如此打扮好看。若是杜九妹在这里,定会十分无语,这俨然就是妥妥的芙蓉姐姐,不。应该是芙蓉大妈。
  杜婆子一辈子过得就数这段时间体面,得意笑道:“老四媳妇这话可说对了。那县城里真好。老四,明年也别种地了,跟你大哥去县城里谋个差事,也能过上这种体面地日子。”
  阎荷花一愣。不过旋即反应过来,特别高兴,说道:“娘。您对我们真好,明年可得让大哥好好给我们大湖也找个差事。到时候我们家在杜家村可是头一份儿啊!”
  刘桂花刚想推辞,或是假意推辞,好摆摆架子,只是她还没说呢,就被杜婆子抢先了。
  “都是亲兄弟,这是应该的。放心吧,到时候听娘的,不会亏待你们夫妻俩的。快,把十郎送到我屋里,你赶紧去做饭。好好招待你大哥,大嫂。”杜婆子得意说道,并没有接过杜十郎。不是杜婆子不喜欢孙子,而是现在身上穿着亮亮的丝绸,抱孩子会弄皱的,她待会进屋换一件旧衣服。
  “哎!”阎荷花当然乐意,把孩子送到婆婆屋里。
  刘桂花被这对儿媳妇忽视,憋得一肚子气,扭头进屋。以前觉得自己屋里摆设是家里最好的,可现在和县城的家比比,这里又小,又脏,早知道,就不来过年了,在县城呆着多好。
  柳氏早上听到村口嘈杂声,出门看到杜长和一家,“嘭”地一声关上了门,连表面的热络也没了,俩家算是断了情分。
  杜长和很尴尬,不过有杜婆子,还有儿子在身边,便也没有多说。等过年的时候,去大哥家拜年,让杜大海给大哥磕头赔罪,以大哥的性子,想必会原谅他们的。
  村子里里的人,一传十,十传百,看到杜大海如此体面,有羡慕,有酸话,但大家也都是说说,并没有往前凑。
  在家里足足等了一天,都没人来家里串门,这让杜大海一家,甚至杜长和等人非常不解。
  若是以往,早就有很多人过来询问,恭维他们发财了。可家里现在一天静悄悄,没人来。
  杜长和等人以为外面下雪,大家不知道,休息了一夜,翌日一早,不顾外面积雪深厚,便在村子里溜达。
  果真很多人打扫积雪的时候,看到穿着光鲜的杜长和一大家子。更令大家吃惊的是,上午杜鹃派郭家的人来送节礼,送了一马车。下午的时候,杜四妹又让人往家里从了一车。
  村里人虽然很纯朴,但也有很多喜欢看新奇,也有贪小便宜的,也有想巴结杜大海的人。
  相比较昨天的冷清,今天家里有不少人来坐坐,但大多都是村子里的过得不好的,甚至还有几个不务正业,好吃懒做的。
  杜老太爷以及杜长顺等跟杜长和近房的人,一个人也没来。这让杜大海没有面子,非常气愤,哼,等着瞧吧,以后那些人别想从他这得到好处。
  手里有了钱,杜大海以及两个儿子,便去几个好赌的人家,小赌几把,图个乐呵。
  周氏听说了杜大海一家,虽然很气愤,不过顾着肚子里的孩子,也只是嘴上骂了几句。
  在杨氏带着杜五郎去给大伯母,大伯父送节礼的时候,又被柳氏,周氏拉着唠叨,这才知道了杜大海一家回来了。
  杨氏心里咯噔一下,那一家人就跟蝗虫似得,现在得意了,说不定又找她们一家的麻烦。
  “大伯母,大嫂,事情都已经发生了,我们好好过日子。不怕水,但也不跟人家硬碰硬。”杨氏劝解说道,现在杜大海正是得意的时候,硬碰硬,吃亏的只能是他们。
  周氏叹息一声道:“哎,谁说不是呢!关好门来过日子,不管那些人上串下跳。对了,你回去之后,赶紧让五郎去送节礼,省得你给的晚了,杜婆子去你家闹事。”
  “对,你大嫂说得对,你别去,让五郎去。”柳氏提醒道,这几天杜长和家里人多,五郎去送节礼,也不会被人打的。”
  
  第一百一十七章 有娘生,没爹养

  杨氏点头道:“我知道了,东西都准备了,待会让五郎送过去。之后我们就关起门来,哪也不去,也省的碍了那些人的眼。”
  “你也别多想,不管遇到什么苦难,你要想着大山还活着,你们一家还能有团聚的机会。”柳氏鼓励杨氏,希望她坚强。
  以前支撑杨氏活下去的动力是四个孩子,现在又多了一个人,那就是杜大山。无比庆幸,当初她咬牙挺过来了,把几个孩子养的很好。等再次面对丈夫,也可以自豪跟丈夫说,她是个好母亲,好妻子。
  “大伯母,我知道,我记在心里了。”杨氏笑道,说到丈夫,杨氏眼里总是不由自主含着泪水。
  从杜长顺家里出来,回到家里,杨氏让杜五郎拿了节礼,两坛子酒,四样点心,十斤肉,两条各三斤重的大鱼,杜长和和杜婆子一人一件棉衣,都是用今年的新棉花。之前签订的好的,一年三节,要送节礼。杨氏准备东西,在杜家村都能算得上很好的。
  杜五郎拿不了,就放在两个筐子里,挑着送去。
  “娘,我不放心五哥,我跟着去。”杜九妹倒要去看看杜大海一家是怎样的嘴脸,娘亲准备的年礼,在杜家村算得上顶好的,但和杜鹃,杜四妹送来的东西想比,根本不算什么。
  杜九妹担心让五哥一个人过去,那些人一定会奚落五哥,五哥会受不了那家人的奚落。
  杨氏想了想,点头道:“好,你跟去吧,跟在你五哥身后。不要多说话,能忍则忍。五郎,听到了没?”
  杜五郎低着头,沉声道:“知道了,娘亲,那家人说什么,我都听着。不和他们硬顶。”大过年的。他也不想闹得沸沸扬扬,不可开交。
  自从知道父亲还活着之后,杜五郎觉得底气十足。人也变得成熟很多。大过年的,就让那些人嘚瑟吧,他不搀和。
  兄妹两个走在雪地上,“吱呀。吱呀”地响,心情好的两人。居然还哼着歌。
  很快到了大宅那里,还没进门,就听到里面嘈杂的声音。走到门前,发现门没关。从地上的脚印看。应该有很多人来过。
  兄妹两个进了院子之后,刚才还有很多热烈聊天的人,居然不说话了。纷纷看向杜五郎,杜九妹。
  “二伯。二伯母,四叔四婶过年好啊。”杜五郎,杜九妹进来,跟二伯二伯母,四叔四婶打了招呼,走到杜长和面前,“爷,奶,我们来给你送节礼了。”
  杜长和刚才还笑呵呵呢,看到杜五郎来送节礼,更是高兴,现在正是为家里攒名声的时候,笑道:“好孩子,你们母子几个也不容易,这节礼带回去吧,爷爷现在不缺吃不缺喝,你们过好自己的日子,我就放心了。”
  杜五郎刚想拒绝,但却被杜婆子拦住了,走到筐子面前,踢了踢筐子,看到里面的东西,不屑说道:“过年就送这个啊,你姑姑和你四姐姐给家里节礼都是一整车的送,绸缎都十几匹呢!”
  众人一听这话,便明白这杜婆子想为难杜五郎了,觉得留下来不妥当。杜五郎等人在村子里名声很好,帮杜五郎,就得罪杜长和,杜大海等人,毕竟现在他们这家非同以往;可若是让他们昧着良心帮助杜长和一家,良心上过意不去。
  杜五郎没有生气,反而笑道:“爷,奶,我们家是乡下人,是穷人,可我们也尽最大的努力送节礼了。十斤肉,四样八斤点心,两条大鱼,两套棉衣。”
  村子里正准备走的人,耳朵都支起来听着呢,哎呦,这么多东西,没有二两银子置办不出来。一个寡妇,带着四个孩子过日子,能置办这些,在杜家村算是顶好的了。可杜婆子还嫌少,真是太苛刻了。很多人面上没说,但心里早就骂杜婆子等人刻薄。
  这些人对自家人都这样,那对他们这些同村人又能有几分真心,保不齐,有事找他们,花了钱,还帮着办事儿呢!
  杜长和要脸面,好好的气氛就被杜婆子破坏了,十分恼怒,收起脸上的笑意,呵斥道:“五郎是孝顺的,给我们送来这些节礼,已经很好了。去,给五郎拿点县城稀罕的东西,给五郎带回去,尝尝鲜。”
  杜婆子一愣,想起之前杜长和交代她不要为难三房的话,说道:“我这就去拿!”吃吃吃,吃不死他们。
  杜婆子现在看杜五郎犹如眼中钉肉中刺,当然不会给他拿好东西,那筐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