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中宫_阿琐-第18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流离失所,她当年只要对皇帝说一句话,一切都会不一样,可是她对于妨碍她的人,从来都是赶尽杀绝毫不留情。”
  “娘娘说的我都知道,也奉劝娘娘一句,对于之后该怎么做,我心里很明白也很冷静,但愿娘娘也能冷静地想一想,您现在固执地留在这里,对于二殿下三殿下没有任何好处。”秋景宣目光冰冷,不愿被淑贵妃左右,可是淑贵妃的话的确刺激着他的心。
  淑贵妃怒睁双眼:“你是说,要我走?”
  秋景宣道:“眼下的局势,皇后面上波澜不惊,可她心里必然早已做下准备,您看您今天才到三皇子府,皇上那里立刻就有行动,皇上这就是在给您下马威,您若一意孤行非要做出些什么惊天动地的事,最后折损的只会是您自己和二位殿下,话已至此,如何抉择还望娘娘慎重三思。”
  淑贵妃冷笑:“她故意流出那份名单,就是想刺激我?”
  秋景宣道:“事实上起到了效果,娘娘,皇后想要您做什么,您必然会去做。可您永远也左右不了皇后,您或许觉得十几年前做不到,现在可以了?”他摇头,“若是可以做到,不论是过去还是现在,您都不会在这里与我说话,那涵元殿就该是为您所建。”
  “到底是她的侄儿,到底是秋家的人,没有人能说得过你们。”淑贵妃眯起双眼,可藏不住她的恨意,慢慢地走近秋景宣,吃力地抬起被金钗发冠压得沉甸甸的脑袋,“我不行,可你一定行,想想你这破碎的一生是谁造成的,你不想把当初的一切还给她吗?扶持我的儿子成为帝王,把她和她的儿女赶出皇城,让她去走当年你们走过的路。”
  秋景宣被逼得步步后退,脑中闪现出项元的笑脸,有朝一日淑贵妃如愿以偿,项元这一辈子都不会再笑了吧。
  “秋景宣。”淑贵妃忽然喊他的名字,冷幽幽地说,“不要让我失望。”
  门外的二皇子似乎等不及了,忽然闯了进来,见他们俩这架势,更是恼火,可是刚要开口,就被母亲喝止,淑贵妃厉声道:“你今天放弃一切,明天就会被抛弃,你看见林昭仪的样子了吗,曾经她还在宫里和你玩耍呢,你看看她现在,只能坐以待毙看着家破人亡。秋珉儿到底给你灌了什么迷魂汤,你就心甘情愿对你的弟弟俯首称臣?可他们不会领情的,终有一日,你和浩儿会为今天的懦弱窝囊付出代价,若不想有那一天,就好好握起你的拳头,去争该属于你的一切。”
  只听得一声脆响,站在门前端着茶的秋景柔被吓着了,是夏春雨让她送茶来,她见丈夫进来了,就跟着一起进门,没想到就听见婆婆说这样的话,慌得她失手掉了茶盘,碎了一地的瓷片。
  淑贵妃刚要发作,忽然想都秋景宣就在一旁,她遏制了怒意,故作温和地说:“小心别割伤手,让下人们来弄,景柔,你去歇着吧。”
  秋景宣在边上一言不发,看着地上狰狞的碎片,心中不禁冷笑,这样的家,这样的母子,如何能成事。
  而他自己呢,十几年前,幼小的他把鞋子扔在秋珉儿的身上,十几年后,他是来复仇的吗?他到底想要什么样的结果?
  一旁项沣烦躁不已,眼下无论如何也不能冷静,便低沉地对母亲说:“您还是早些回宫的好,出了这么大的事,我们在这里鬼鬼祟祟,要父皇怎么想?”
  他转身吩咐秋景宣:“送母妃回宫,既然你都来了,就更要大大方方些,你是景柔的兄长,与我们走得近也是应当的,至于将来的事,待我想明白了再吩咐你。”
  然而三皇子府上略有动静,消息就传入皇宫,涵元殿里,项晔正与珉儿下棋,一双女儿围坐在边上,项元紧张地盯着棋局,尚不知宫外发生了那么大的事,她只关心父皇能不能赢了这一局,赢了她就不必再禁足。
  “父皇您可不能故意让母后,不想放我出去玩您就直说,可别故意输呀。”见父亲被逼得紧,项元着急了,她不敢说让母后让父皇,只能把话反过来说。
  珉儿悠悠放下一颗子,笑道:“你看你闺女多会说话,输了不怪父皇棋艺差,反是让着我的缘故。都这样了,父皇还要罚她?”
  琴儿在边上拉着姐姐轻声道:“姐姐你傻不傻,母后心里怎么没数呢?”
  可这话还是叫皇帝听见了,虎气脸来吓唬一双女儿:“在你们眼里,父皇的棋艺就这么不可靠?”
  父亲的模样逗得两个姑娘大笑,正是一团和气时,周怀跑来破坏了气氛,尴尬地说:“皇上,奴才得到消息,淑贵妃娘娘回宫了,您说过,娘娘那儿一动身,就要来向您禀告。”
  项晔满不在乎地应了一声:“知道了。”
  待周怀离去,皇帝放下棋子,起身对珉儿道:“朕有些事要去办,你和孩子们玩儿吧,别让着她们。”
  元元和琴儿见双亲变了神情,都知道不是小事,乖巧地退在一旁不说话,父亲显然是要回避她们,之后只与母亲眼神交流,彼此像是都会意了才离去。
  棋局到一半,珉儿笑问女儿:“你们谁接着来。”
  两个孩子都不是母亲的对手,谁来都注定要输,但珉儿笑道:“只要父皇做到了答应母后的事,你就能随便出入皇宫,看样子,你父皇正要去做了。”
  姐妹俩面面相觑,项元好奇:“母后,是什么事?”
  皇帝满心要回避孩子们,珉儿却不以为意,淡淡地说:“送淑贵妃离京。”


第391章 朕送你回去
  听母亲如是说,琴儿便知道不该是她们多嘴的事,轻轻扯了扯姐姐的衣袖,项元也会意地点了点头,轻声道:“父皇日理万机,一年四季都不得歇息,儿臣实在不该给父皇添麻烦,母后,我以后会乖,再也不闯祸了。“
  珉儿含笑招招手,女儿便一左一右地依偎在身边,她爱怜地说:“你不闯祸啊,难,可看到你闯祸,母后就会觉得你还是个孩子,还没有离我远去。”
  项元伏在母亲膝头:“我哪儿也不去。”
  珉儿道:“是大姑娘了,往后做事说话要三思,父皇和母后不必你来惦记,也不怕你闯祸,可你不要让自己受伤害,不要做让自己后悔的事,这才是最重要的。”
  项元咕哝着,指了妹妹说:“母后也说说琴儿,她也顽皮得很。”
  珉儿笑得眼眉弯弯,搂着小女儿道:“你不欺负妹妹就好,还有比你妹妹更好的姑娘?”
  母女说笑着,但见清雅带着四五个宫女进来,人人手里都捧着华丽璀璨的首饰,为二公主及笄之礼打造的凤冠珠钗都已准备齐当,金灿灿银晃晃的一片,看得人眼晕。
  “这么多都要戴在身上?”琴儿平日里打扮便是清秀简单,她喜欢做各种各样琐碎的事,穿得太隆重华贵多有不便,只是衣衫鲜亮一些,很少穿金戴银,珉儿也一贯由着她们,公主的尊贵并不在这些金银上。
  可及笄之礼是女儿家人生大事,将开启新的一段人生,到时候皇亲宗室文武百官,甚至天下子民都会看着她,这金银珠宝彰显帝女公主的尊贵,更象征着大齐的繁荣昌盛。
  “母后您看,这凤冠戴在琴儿脑袋上,瞧着头重脚轻的,平日里我也没觉得这丫头瘦,这么一看根本没长大。”
  项元给妹妹戴上凤冠,琴儿太娇小,虽然那凤冠是照着她的尺寸打造,可戴着总是觉着不协调,不习惯这些沉重发饰的公主,也像是被下了定身咒般,顶着凤冠一动不动地站在那儿,惹得她姐姐笑话:“你身体可别僵了,到那天从一清早开始,就有好多好多的事,去年我怎么来的,你也怎么来不是?”
  清雅温柔地为二公主调整发饰,比大公主乱弄一气要好许多,她让琴儿试着晃动脑袋,琴儿小心翼翼地摇头点头,脑袋虽然沉了好多,可凤冠金簪都稳稳地固定在发髻间,根本晃不下来。
  清雅慈爱地说:“公主不怕,到那天奴婢会给您戴得稳稳的,就是骑马也不会晃下来,您只管踏踏实实地行礼大大方方地出门。”
  琴儿小心翼翼走到镜子前,姐姐果然没有胡说,她娇小的身体仿佛撑不起这一份尊贵,害羞的公主娇滴滴地看向母亲,投去求助的目光,珉儿却欣慰地笑着:“不怕,有母后在呢。”
  元元嚷嚷着:“琴儿的礼服不是已经做好了,不如全套都穿起来看一看,或许礼服一繁重,就不觉得奇怪了。”
  清雅笑道:“您不记得了,去年也是等及笄之礼那天,您才将全套礼服穿戴整齐,娘娘最期待在那一天看到女儿光芒万丈的模样。”
  珉儿见清雅知道自己的心意,自然是欣慰,更欣慰一双女儿长大成人,从她们出生起,珉儿期待及笄之礼就远胜于婚礼,及笄之礼后孩子还是自己的孩子,可婚礼之后,她们就要从身边离开了。
  此时,有宫人悄悄进来,在清雅身边低语,清雅没有声张,只是看了眼皇后,珉儿从她眼中读出意思,便知道此刻,淑贵妃的车架已经回到皇城了。
  且说归来的路上,淑贵妃满心后悔,皇帝突然在这个节骨眼追究搁置了许久的事,明显是有意针对她,而她若得到一双儿子的支持,从他们身上看到希望和信心,倒也值得了,偏偏受了一肚子的气,仿佛是给他的骨肉下了蛊咒,让他们死心塌地地要一辈子做人臣子。她这么折腾一回,真真得不偿失。
  而此刻,回安乐宫的半道上,竟遇见了皇帝,他负手站在路边看着远处的风景,显然是等了好些时候,淑贵妃心中一冷,已是猜想到自己接下来会遭遇什么。
  “皇上。”淑贵妃走上前,一声皇上叫她百感交集,曾经的一切历历在目,她的青春她的付出,都融在这两个字里,可人家不领情也不在乎,她的男人是痴情种,对她的表姐是,对如今的秋珉儿也是,唯有对她不是。
  淑贵妃从树下走来,风吹得花瓣落在她发间,项晔看见了想要伸手替她摘下,可心中一个激灵,这在他看来随手的举动,可能会让淑贵妃多想,时至今日,他不能再给江氏任何幻想,事实上早在十几年前,这一切就注定了。
  “太阳这么晒,皇上怎么在这里……”淑贵妃勉强地说着客套话,可最后自己也没底气了,含笑的眼眸里分明溢满了凄凉,“皇上是有话要对臣妾说?”
  “天气尚未炎热,朕送你回去吧,大暑天路上就不好走了。”项晔说道,“这会儿手上几件大事正好办完了,朕亲自送你回去。”
  淑贵妃心碎了,出门时抹在唇上的胭脂早已在对儿子的一声声失望里褪色黯淡,这灰红的血色才是她本来的面目,她蠕动着双唇,想要说什么,可想说的话太多,竟不知从何说起。
  “沣儿的伤也好了,浩儿也算是成家了,朕要多谢你愿意来料理他们的事。”项晔说着,目光始终不知飘在何处,“京城的夏天闷热难耐,朕还是送你回去,对你的身体也好。”
  “夏春雨秋末分娩,只剩下几个月的时间,难道皇上都不愿让臣妾看一眼亲孙儿?”淑贵妃眼含热泪,“皇上若是觉得臣妾碍眼,可以把臣妾送去儿子家中,臣妾不会……”
  皇帝摇头:“朕送你回去,朕亲自送你走。”
  淑贵妃眼中浮起恨意,死死地盯着并不愿看着她的男人,硬撑着最后一份尊敬:“对皇上来说,是不是臣妾死了才最好,不会碍着您,更不会碍着秋珉儿?”
  项晔叹息,却是不想再解释什么,侧过身就要离开,衣袖却被用力地拽住,他冷冷地说:“朕送你回去,你跟着朕走便是了。”
  淑贵妃恨得咬牙切齿,几乎无法控制她内心的癫狂,一字一字说得如刀子一般:“她为什么不让你直接杀了我,杀了我岂不是更干净,我到底做错了什么你们要这样对我,我到底做错了什么?”
  项晔轻轻地摆脱了淑贵妃的手,目光总算落在了她的脸上,该说的当年已然说尽,亏欠的也注定还不清。只因他是皇帝,倘若只是普通人,绝不至于如此,淑贵妃并没有做错什么,珉儿更没有,错只错在,他们今生不该相遇。
  自然这也只是把错误推脱给老天爷的借口,项晔心里什么都明白。
  “回去收拾一下,我们明日动身,朕会送你回去,有什么话我们路上再说。”项晔很冷静,继续道,“你若想看孙子,朕可以把浩儿和夏春雨送到你身边,有你照顾或许更好些。”
  “不可以。”淑贵妃怒目圆睁,已经抛弃了对帝王的尊敬和敬畏,“我的儿子不能离开京城。皇上,你可以赶我走,可以杀了我,但不能委屈我们的孩子,你答应过我会善待他们。”
  项晔颔首:“朕答应你的事,不曾忘记,也答应过你立贤不立嫡,你还记得吗?”
  淑贵妃愕然,没想到这个时候皇帝还会对她说这句话。
  项晔叹道:“走吧,不然这句话就成了空话,朕是在保护你不是在驱逐你,你若想不明白,非要飞蛾扑火,朕也只能眼睁睁看着你自取灭亡。”
  如此狠辣的几个字,穿透了淑贵妃的心房,她才发现自己竟然那么天真,皇帝早就被秋珉儿霸占了所有的人生,那个女人连自己的儿子都能蛊惑,还对付不了皇帝吗?
  项晔转身离去,心中亦是万千纠葛,其实他很明白,若是自己当真不愿让淑贵妃再返京城,珉儿一封信能起什么作用,是他单纯地以为时过境迁……
  “罢了。”项晔苦笑,继续往前走时,听见身后一声凄凉的呼唤,他犹豫了片刻,还是停下了脚步。
  淑贵妃疾步追上来,却是问:“皇上,臣妾若不想走不愿走,您一丝丝庇护的心都没有了是吗?”
  项晔背对着她,松开了紧握的拳头,大步走开,留下一句:“有什么话,我们路上再说。”
  “我还没有和儿子们道别,我……”
  淑贵妃一个踉跄,跌倒在地,任何人看来都是如此凄凉,有不忍心的宫人前来搀扶,摸到淑贵妃干瘦如柴的胳膊,发鬓间更是隐隐约约有银丝露出,不由得都是面面相觑。
  还那么年轻,走到哪里都是最光彩夺目的那一个,莫说皇帝眼里只有她,就连他们这些人,也常常被皇后迷住。
  淑贵妃十几年前不争,现在还怎么争?


第392章 身在福中不知福
  是日傍晚,宫外之人才刚听闻皇帝与淑贵妃不欢而散,不久就有旨意下达,道是皇帝将于明日启程送贵妃回行宫。
  宫里的说法,是京城的气候不适合淑贵妃的身体,来京不过短短的日子身体就大不如前,为了贵妃的身体着想,皇帝与众人还是要忍受别离之苦,将淑贵妃送去调养。
  什么病养了十几年还没养好,什么病偏偏来了京城就不能好,这冠冕堂皇的借口任何人都不会信,可又不得不信。
  到如今,更是连太后都学会了保持缄默,她看到了淑贵妃来京后发生的是是非非,贵妃不在十几年里虽然寂寞冷清些,可谁不愿过太平安逸的日子呢。
  日落时,二皇子与三皇子匆匆进宫,安乐宫里已在收拾行装,淑贵妃悄无声息地瘫软在美人榻上,昏黄的夕阳斜射进窗口,正好照亮她憔悴的面容。
  “母妃。”两个儿子一起唤,恍然回到十几年前,他们尚年幼,而母亲要远离。那时候,项沣曾求母亲带他一起走,可不论他如何痛哭哀求,母亲还是丢下了他们兄弟。
  淑贵妃缓缓睁开双眼,吃力地一笑:“你们来了,这不早不晚的时辰,晚膳怎么办?母后没有胃口,厨房里怕是什么都没准备,你去问问尔珍,让她替你们张罗。”
  两个年轻人岂能在乎这一顿饭,可是站在母亲面前,却什么话也说不出来。
  然而到这个时候了,淑贵妃仍在坚持:“我答应回去,不是服软更不是怕了谁,是为了你们。沣儿,宰相府当年虽是树倒猢狲散,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秋景宣才能顺利在京城为你聚拢势力。林氏一族死不足惜,他们本就是皇上闲养的人,朝廷上没得成事,只能做些偷偷摸摸的小事。沣儿,你不能只把秋景宣当办事的奴才,要信任他,要倚重他,要……”
  “母妃,我都知道了,我听您的话。”比起白天激烈的反感和厌恶,这一刻项沣却是顺从了,不知他究竟是怎么想的,可是这话淑贵妃很受用。
  母亲眼含热泪,握着两个儿子的手道:“是秋珉儿让我们母子离散,你们一定要把娘接回来。”
  分离时刻,兄弟俩谁也没细究母亲话中的是非对错,陪着她度过了两个时辰,劝着她进食服药,夜幕渐深,已然离宫的皇子不得逗留,便一同离了安乐宫。
  兄弟俩一言不发地走在宫道上,路遇一行人掌着宫灯从远处来,前呼后拥十几个宫女太监,而那边的人看清这里,一个小孩子就快跑了几步赶来。
  “二哥、三哥。”项润礼貌地向兄长行礼,问道,“哥哥们这是要离宫回家去了?”
  兄弟俩互看了一眼,如母亲所说,难道将来他们真的要对弟弟俯首称臣?
  项润却羡慕地说:“几时也能像二哥三哥一样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