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家娘子种田忙-第9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于是,她就当先行了晚辈礼,笑道,“这位夫人可是退热了?突然遭逢大难,需要救治的乡亲太多,一时措手不及。若是有照顾不周的地方,夫人不要客套,尽管开口。”
  方才小米打量这主仆二人,这主仆二人同样也在打量她,特别是老妇人,眼睛扫过小米的衣裙首饰,脸上的刚硬线条都软了下来。
  “姑娘多礼了,我们主仆遭难,多亏姑娘援手。大恩不言谢,容老妇后报。”
  老妇人的声音有些沙哑,小米想也没想就给她倒了一碗温茶捧到跟前,劝道,“夫人先喝口茶润润嗓子,发热的时候一定要多喝水。至于先前的事,夫人不必放在心上,赵家村的乡亲,我们救回了七十几人,也没有单独如何照料夫人,夫人这么说,倒是让我们羞愧了。”
  那老夫人不知道想到了什么,低头沉默了一瞬,才接过了小米手里的茶碗,大大喝了一口。
  小米平日同刘婶子和陈夫人等人相处,时常撒娇说笑,总有些小女儿的娇态,很少有生疏之感。这会儿抬手就又摸了老妇人的额头,自觉有些烫手,就赶紧扭头吩咐韩姨母,“去打温水,准备干净布巾。还有下山去问问老冯爷,是不是派人去城里寻一下毕三叔,找不到人就寻个大夫回来也成啊。可不能再等下去了!”
  “好,姑娘,我这就去。”
  韩姨母应声,出门喊了青花青玉,支使的她们忙的团团转。
  很快,温水和布巾就送来了。那仆妇捏了布巾给老妇人擦抹额头,前胸后背,但她也是死里逃生,刚刚醒来没多久,手上哪有什么力气,没一会儿就自己额头都冒了虚汗。
  小米见此,就挽了衣袖帮忙。
  老妇人见她言笑晏晏的娇俏模样,心头难得甜暖一片,就道,“姑娘真是个好的,您母亲有福气。”
  小米记忆里的白氏早就有些变得模糊,毕竟那就像一场电影一般,总好似有层隔膜。这会儿听得老妇人说,倒也没有多么悲伤,只是应道,“我娘过世有一年多了,倒是我不孝,不曾好好孝顺她。”
  老妇人神色一怔,末了没有再开口。
  许是温水擦抹起了效果,老妇人的脸色很快就退了一些红晕。
  不等小米放下布巾,青花儿就欢喜跑来禀报,“姑娘,毕三叔回来了,已经在山下诊治乡亲,很快就上来了。”
  “这可真是太好了!”
  小米简单拾掇了一下衣衫,又披了厚厚的棉披风,这才同妇人行礼,“夫人,我去灶间做些容易克化的粥汤,一会儿毕三叔给您诊治完,您吃一些再睡,保管几日就好利索了。”
  老夫人听得她要亲手给自己做羹汤,眼底闪过一抹异色,点头道谢,“劳烦姑娘了。”
  待得小米出去,那老夫人就同仆妇使了个眼色。仆妇会意,一边帮着青花拾掇铜盆布巾,一边随口问道,“你们姑娘可真是心善。”
  青花连连点头,笑道,“我们姑娘心地最好了,方才还收留了山下的那些赵家村人,以后要把他们迁到山口外建村子呢。”

  ☆、第182章 殇逝

  妇人叹气,应道,“这可真是太好了,这样的冬日,没了吃住之处,就是救回来也活不了多久呢。”
  “就是啊,我们姑娘也这么说。”
  青花儿端了铜盆布巾,行了一礼就退了出去。
  那妇人关了门,转身站到主子旁边,低声道,“夫人,瞧着这家人很是不错,不如多留些日子。您这么多年在外边奔走,也没好好养身体,如今遭逢大难,不如趁机会多修养几日。待得上路之时,多给这陆家留些银子就是了。”
  老夫人有心想拒绝,但是话到嘴边突然想起小米那娇俏的模样,还有搭在她脑门试温度的小手,就又改了口,“行,你看着安排吧。”
  “是,夫人。”
  那妇人大喜过望,伸手替主子扯了扯被角,又道,“等高胜能下地了,就让他去寻行李,实在不成拿了令牌去丰州府寻家里铺子,总不会少了陆家的谢礼。夫人,您安心养病。”
  “好,你也躺着吧,这次地动太突然,你也受苦了。”
  “不苦,跟着夫人呢,黄泉还是人世都没区别。”
  那老夫人拍拍妇人的手,转而又道,“方才那小丫鬟说,赵家村要在另外重建,到时候咱们也多出些银子,毕竟收留了咱们一晚。这等惨事,谁也不想发生。”
  “是,夫人,我也是这么想的。”
  主仆两个这么慢慢说着话儿,正是都有些昏昏欲睡的时候,青花终于带着毕三叔过来了。
  因为三个伤者,两个是女眷。小米就把灶间交给了江大娘,亲自带了毕三叔进后院。
  外间的高胜,一如小米猜测的那般,失血过多加脑震荡引起的昏迷,毕三叔开了补气补血的药,留了一瓶好伤药也就罢了。
  待得进了内室,不等毕三叔诊治,小米只扫了一眼老妇人又变得火红的脸色就觉得大事不妙。
  果然,毕三叔诊脉之后就皱了眉头,“这位…夫人,这么多年应该是不曾好好调理过身体,如今惊吓加者风寒,倒是把身体里积累多年的病气都勾起来了。另外,好似夫人早年还受过…重伤,落过胎,导致元气不足,一直手脚凉,不能吃寒食。老夫说的可有谬误?”
  不等那老夫人应声,那妇人却激动的抢了话头,“大夫,就是这样。求您救救我们夫人…”
  “风娘,起来吧。”
  那老夫人却是一脸的坦然,挥手示意妇人起身,然后转向毕三叔,“遇到毕大夫这样的杏林圣手,是老妇的运气。正如您诊治的一般,老妇身体残破至此,大夫尽管施为,若能一解多年病痛,老妇感激不尽。若是事有不成,老妇也不会心存怨怪。”
  毕三叔捋着不多的几根胡子,沉吟了半晌,就问道,“这病诊治起来倒不是太难,但需要的药材珍贵,另外花费时日也长,最少也要三个月。你们…”
  那老夫人闻言,眉头微微皱了一下,她原本脸上线条很是刚硬,这般倒难得露出三分脆弱,小米不知为何,心头突然有种英雄末路的心酸。
  “三叔尽管诊治,需要什么药材就去买,银子我这里有。”
  那老夫人主仆听得这话,都是往小米瞧来。眼见她眼神清澈似水,明朗朗一片,没有一丝一毫的算计,纯净之极。两人对视一眼,神色都是有些尴尬愧疚。
  “咳咳,”老夫人干咳两声,这才应道,“多谢陆姑娘援手,也谢过毕大夫费心,以后几个月要多劳烦二位了。”
  “成了,”毕三叔摆摆手,笑道,“你们有闲,小米有钱,这事就好办了。我这就开了药方,让人去城里抓药,估计要两个时辰,你们先用温水擦抹退热,最好吃些东西,最后在吃药。”
  说罢,他又笑嘻嘻转向小米,“以后我一日来一次,你可记得但凡做好吃食,都带我一份啊。”
  “三叔真是,什么时候做好吃的,忘了您那份儿了。赶紧开药方,不止夫人这里,就是山下乡亲也等着呢。”
  小米嗔怪,刚要扭头喊青玉回屋去拿银子,突然想起自家全部家档还挂在树上,于是惊得提起裙子就跑,“高仁,高仁,快把我的银子从树上拿下来啊!”
  众人不解,那妇人开了窗子,正好见得高仁叼着鸡腿从前院晃进来,懒洋洋嚷道,“方才要只鸡腿,你都不给我,这会儿喊我爬树了,哼!”
  小米半点儿没客气,直接拧了他的耳朵,笑骂道,“一只鸡两条腿,你居然想独吞,别人不吃了?你再这样,以后看我是不是给你做好吃的。”
  “哎呀呀,疼,疼!我这就摘褡裢!”
  高仁疼得跳脚,猴子一样手舞足蹈,但眼底却半点儿没有恼怒。
  他一手举了鸡腿,狠狠咬了一口,也不见如何用力,直接就跳了起来,右手搭了一根树枝,又窜了半丈高,轻松摘了褡裢就落了下来。
  小米接了褡裢,拍拍他的脑袋,“这还差不多,我熬了鸡丝粥,初一也爱吃这个,你去喊他回来。”
  “哼,你就是偏心,吃什么都想着小蛮子!”
  高仁翻个白眼,抱怨连连,显见是吃醋了。
  小米也不理会他,边往屋里走边扔了一句,“开春之后,初一就走了。你同他争什么,以后想见面都难了。”
  高仁眼珠儿一转,立时欢喜起来。
  正好毕三叔背了药箱出来,他就笑嘻嘻招呼道,“毕老头儿,什么时候进城,我赶马爬犁送你啊。”
  毕三叔听得好笑,应道,“你这惫懒小子,怎么今日勤快起来了?”
  “多干点儿活儿,省的小米说我白吃饭。”
  “那你可得忙起来,否则还真不够小米给你张罗那些好吃的。”
  “那是,小米待我最好了,等小蛮子走了…”
  一老一少说说笑笑出了后院,很快就没了影子。留下那妇人悄悄关了窗子,小声道,“夫人,这陆家…嗯,好像有些古怪,仆人都没什么规矩的样子。”
  那老夫人许是烧的厉害,闭了眼睛,但神色却还算平和,应道,“主子宽厚,仆人才如此。”
  妇人想了想,也是点了头。窗外不知什么时候,太阳从云层里露了脸儿,原本银装素裹的大地好似被撒了一层金粉,分外的美丽耀眼。
  但老熊岭内外却是没人有心赏景,原因很简单,岭下住了无家可归的幸存者,不远处的赵家村外还摆了那么多尸体。
  白日还罢了,夜里总有山上的野兽试图靠近,想着让这些可怜人发挥最后一点儿余热,以身喂饱它们干瘪的肚皮。
  老熊岭众人轮流看守,点了篝火,拿了弓箭柴刀,若是碰到单个野兽还好,昨晚却被大群的野狼围了起来。若不是村里人听了动静跑来增援,别说死人,就是活人都要被狼群一勺烩了。
  老冯爷几个听了消息,自觉不好这么一直抻着,于是就寻了赵家村几个年岁大的村人一起说话。
  若是春日,直接挖坑下葬,起个坟头,方便祭拜就成了。
  如今天寒地冻,土地硬的同铁石一般,这办法就行不通了。众人商议到最后,只能架火堆把尸首烧了,骨灰装摊子保存,等到开春再下葬。
  将养了两日,已经好装很多的赵家村人,听得这个消息,都是忍耐不住。任凭老熊岭众人怎么劝说,都是拖着伤腿,端着缠着布条的胳膊,死命的往外爬。
  老冯爷没有办法,就让人把他们裹严实了,放到爬犁上又送去了赵家村原地。
  亲人死生相见,阴阳两隔,再没有比这更悲惨的事了。
  山谷里到处都是撕心裂肺的哭声,先前即便知道,但心里总有一分奢望,还能骗一骗自己说一切都是梦,家里人兴许还活着,但如今亲眼所见,这点儿念想就彻底断了。
  震天哭声里,熊熊烈火就架了起来。硬邦邦的尸体抬上去,很快就化了冻,最终被烧焦,只剩了一堆骨灰。
  无论活着时候是最厉害的猎户,还是最泼辣的妇人,这时候都变成了过眼烟云,留不下一丝痕迹。
  凄厉的哭声,还有冲天的黑烟,在这样难得停了风雪的晴日,即便远在北岸城也是看的清清楚楚。
  茶楼里的闲人们,在经历了地动的惊恐之后,眼见安稳下来,又在家憋闷了两人,忍耐不住出来聚聚,说说闲话儿。
  城里各处,除了城北的贫民聚居之地有些狼藉之外,别处都是完好如初,好似当日地动是场梦一般。
  当然,有银子到茶楼喝茶消磨功夫的闲人都有些家底,不可能住在城北,于是也就选择性失忆了。
  “老人常说,咱们北安是风水宝地呢!这话如今看来真是不假,一场地动,什么事都没有!”
  “可不是嘛,地动来的时候,我正在喝酒,听见房子咯吱响,我连动都没动,美滋滋喝了半壶老酒,地动就停了。”
  “你就吹牛吧,我怎么听说你连最宠的小妾都扔了,抱了儿子往外跑呢。”
  “哈哈,我也听说了。”
  众人互相揭短,说笑的热闹,好似当日的灾难当真是一场笑话儿。
  正是这样的时候,跑去二楼开窗放烟气的小伙计却是慌忙跑了下来。

  ☆、第183章 善有善报

  “掌柜的,掌柜的!南边山里好像着大火了,好大的烟!”
  老掌柜呵斥道,“瞎喊什么,这样的时候,怎么可能着火?”
  小伙计却是不服气,嚷道,“真的,掌柜的,黑烟滚滚,瞎子都看得到。”
  不等老掌柜说什么,有闲人就当先上了楼,转而喊道,“呀,好大的烟,不会真着火了吧!”
  其余人也是跑了上去,紧接着喊道,“怎么瞧着是…老熊岭方向!”
  “这老熊岭可真邪性,先前还说地动山塌死了多少人,如今怎么又着火?”
  很快就有人派了小厮去府衙打听,毕竟若是着了山火,府衙要派人过去。
  很快,消息就传了回来。
  “府衙里的人说,不是山火,是…赵家村人在烧遇难乡亲的尸首,骨灰装坛子等着开春下葬呢。”
  众人听得一阵沉默,城里的小乱子,他们倒是可以装作没发生,但赵家村死伤大半,几乎全灭,这样的惨事,谁也做不到视而不见。
  “哎,是有些太惨了!”
  “我听说那地方晚上都是狼嚎,怕是尸首都被…唉!”
  方才打探的小厮适时又添了一句,“小人还听说,府尹老爷请了很多大商户,打算捐钱粮给赵家村呢。”
  众人互相对视一眼,不知哪个还有些良心的闲人迟疑着问了一句,“若不然,咱们也凑一点儿,当给子孙后代积德了?”
  “成,我出二两,给赵家村那些人添件棉袄吧,好不容易逃了命,别再冻坏了。
  “我也出二两,给亡者买些纸钱烧了,黄泉路走起来也容易一些。”
  有人带头,其余人也是纷纷响应,很快就凑了五六十两。两个平日常在茶馆厮混的熟客,拿了银子,代表大伙儿去了府衙。
  别看赵志高在老熊岭那般和气亲民,但回了府衙就是整个北安州的土皇帝。
  待得招了几个大商户,也不必遮遮掩掩,大道理一甩,大商户们即便心里万般不愿,也要笑着应和啊。
  但谁家银子也不是大风刮来的,特别是商贾生性趋利,这种见不到任何回报的“投资”,谁也不会喜欢啊。
  所以,茶水喝了一碗又一碗,奉承话儿说了一堆,就是没人开口说具体捐献数额。
  赵志高正是有些不耐烦的时候,师爷来报说,“大人,城里百姓自发捐献银子五十七两,方才已经送到府衙来了。”
  说罢,他扫了一眼几个神色尴尬的大商户,笑道,“小人瞧着他们衣着都是普通,能有这份善心,实在难得。”
  赵志高也是点头,“可是问过他们在何处听的消息,谁人带头捐献?”
  “小心问过了,据说这些百姓在茶楼喝茶,眼见南边黑烟冲天,得知是赵家村在焚烧亲人尸首,心生怜悯,于是自发捐献。”
  “我们北地民风淳朴,百姓仗义耿直,实在是大元之福。本官能在此为官,更是一大幸事。这样吧,一会儿本官手书一副字,你亲自送去茶楼,鼓励百姓行善。”
  “是,大人。”
  赵志高同师爷两人这般一唱一和,让几个大商户再也坐不住了,纷纷开口道,“大人如此为百姓操劳,也是北安百姓之福。小人感念大人如此恩德,愿意捐银五十两。”
  “小人也捐银五十两!”
  “小人捐银三十两,外加二十匹棉布,百斤棉花为赵家村乡亲做棉衣御寒。”
  “小人捐粮食二十担。”
  赵志高暗自算了算,足有三百两银子,送到老熊岭已经足够让他在小米跟前再添几分脸面,于是脸上笑得就更灿烂了。
  “好,各位的善心,本官替赵家村的乡亲道谢了。”
  很快,大商户们捐银捐物的消息,同那副府尹亲手书写的字符,一个大大的“善”字,都送到了茶楼。
  众人不过是一时怜悯心起,没想到还得这样的好事,于是欢声雷动之后,又自动发起了为城北乡亲捐粮捐物。
  一时间,整个北安城倒是风气大好。
  这倒是意外之喜,当然师爷亲自把银子和粮食物资送到老熊岭的时候,很是安慰了幸存赵家村乡亲的心。
  亲人逝去,家园尽毁,寄居邻人房舍,这份心酸绝望,即便比之死亡也不会轻松多少。
  这样的时候,城里送了东西来。只要熬过了冬日,就有新房子住,有活计做,有新家园要建设,一件件好比一只只强有力的大手,把众人直接拉出了绝望的深渊。
  “呜呜,老天爷开眼了!”
  “谢青天大老爷!”
  这次,赵家村人朝着府城方向跪地磕头,可是诚心很多。
  老冯爷当着众人和师爷的面儿,收了银子,点明了数额,还有粮物送进了库房。待得送走了师爷,几个长辈聚在一起商议,棉花布匹让妇人们缝制棉被和袄裤,粮食就直接用草棚大锅烹制,每日吃大锅饭,若是不够就从老熊岭里贴补。
  至于银两,封存起来,春日买砖石建房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