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家娘子种田忙-第6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留下众人都是好笑,纷纷同冯简主仆道别。
  冯简最后忘了一眼陆家大院,抬步上了马车。
  老杨笑眯眯同平日几个老友拱拱手,也是上了车。
  高仁不情不愿的扬起鞭子,马车终于吱吱呀呀转着轮子,离开了这个外人看做穷山恶水刁民遍布,实际却是热闹淳朴,欣欣向荣的世外桃源…
  山下岭口,早有后生守了门,放了马车出去就合上了两扇沉重的木栅栏。
  高仁鼓着腮帮子,不肯说话,老杨也是坐在车厢角落闭目养神。
  冯简一时猜的小米是不是在后院抹眼泪,一时又怕她当真半点儿不在乎,心里真是油煎一般。偏偏自小受到的教导,又要他喜怒不形于色,于是忍耐不住的时候,双手就抚上了那只包裹。
  入手的一处很是有些硬梆梆之感,他愣了一瞬,转而就拆开了包裹。
  一条羽绒棉裤,一双鹿皮靴子,一件青色缎面儿披风,都是崭新的,想必原本就备好给他过冬的。
  只有那藏在披风里的小荷包是新东的针线,不同于衣物上的细密针线。荷包缝的有些歪扭,针脚很是…随意,甚至角落还沾了一点点黑色的灯油。但偏偏这个丑陋的荷包在冯简眼里比天下最好的绣品都金贵,他手下攥紧,满脑子都是心爱姑娘对着油灯同作怪的针线奋战,不时皱眉懊恼的模样…
  “呵呵,”冯简忍耐不住笑出声来,惹得老杨同高仁都是不解望过来。
  他也不解释,只是问道,“玄冥里留了谁下来?”
  “玄五,玄六!”
  高仁冷哼,半个字都不想多说。倒是老杨笑眯眯添了一句,“他们轻身功夫最好,若是有事传个消息定然不会又差池。”
  冯简点头,轻轻舒了一口气,再望向窗外,良久吩咐,“加速赶路,尽快回京!”
  高仁翻了个白眼,不耐烦的应道,“不是正在走吗,也不能飞回去啊!”
  老杨伸手拍了他一记,出门在外还好,主子宽厚,不会多计较,但若是带回家里去,这一句话就容易送命…
  老熊岭上,小米早早去了生福居,陈家三口吃过早饭就在等小米过来。
  陈信昨晚可是没少琢磨,这会儿也不客套,开门见山就问道,“小米妹子,若是在京都开酒楼,生意定然会红后,但具体如何行事,还要妹子说个清楚。”
  “我是这么想的,”小米拿了几张纸,前世带来的好习惯,凡事她都要写个计划书,看着清楚明白又不容易混忘什么重要的东西。
  “玩偶若是同去年一般进项,将近两千两,足够在京都找个铺面了,厨子之类,请一个负责凉菜,一个负责面食。其余伙计等人,必须买人手签死契。蘸料和汤底都有配料方子,找信得过的人掌握就好。”
  陈信点头,小米能想到这些,在他看来已经不容易了,但还有些细节需要填补。
  “都在京都买人手,万一这些人抱成团,容易瞒骗主家,不如在家里也寻几个人手。另外,最好也是家里人握着配料方子,防备外人觊觎。”
  “好,还是陈大哥想的周到。”
  陈信笑了笑,又问道,“虽说火锅不用厨子,方便又容易,但青菜和蘑菇这类配菜却是不容易得到。小米可有办法?”
  “陈大哥,若是可以,我想在京都外买个小庄,那么十几亩地就可以。咱们岭上之人最近都要开始种菜了,不是什么艰难的活计,几乎几日就能学会。到时候送人过去,直接建两座暖房,用不了半月就有青菜上桌了。至于蘑菇,这个…我在想办法,总能运送过去的。”
  “好,就这么办。”
  陈信拍了手,最后问起最重要之事,“妹子,想如何同我们东家合作?”
  “酒楼暂时挂在大哥名下,对外则要借用你们东家的名号。盈利分红,大哥三分,你们东家两分,我们陆家五分,如何?”
  小米随口就应了一句,倒是惊了陈家几口,“这可不成,实在太多了。”
  无论是京都还是北安州这里,多有人家不善经营,在外雇请管事或者掌柜的,一般红利都是一成。小米开口就给了三成,这可是太多了。
  倒是陈信东家那两成,很是公道,毕竟不用出一分力,每月坐收银子就好。
  “不多,这都是陈大哥应得的,倒是我们陆家只出方子和本金,平日不必费心,很是过意不去。”
  小米直接拍板定了下来,“陈大哥不必再推辞,若是你不收,这酒楼也不必开了。旁人,我可信不过。”
  “好,小米妹子爽快,那我也就不客套了。”
  陈信自觉被信重,自是豪情万丈,起身同小米行礼,郑重承诺道,“妹子放心,我必定全力以赴。”
  “辛苦陈大哥了。”
  “我明日就回京,抵达就开始张罗,随时通信。妹子也要准备好人手等物,眼见天气就凉了,京都落雪之日开业,保管酒楼直接红透半边天。”
  “好,陈大哥放心。”
  两人说的热闹,惹得陈掌柜也是心头火热,但同陆老爹去假意抱怨,“亲家,我们如何会不老啊,孩子们如今都成了家里顶梁柱了。”
  “一把老骨头了,难道你还要折腾几年不成?老实家里歇着吧,身体好就是给孩子们省心了。”
  陈夫人插话,说的众人都是笑起来。
  陈信盘算着一堆事情要准备,就有些坐不住,于是陈家三口早早告辞了。
  粉坊如今因为没了原料,已经停产好几日了,因为先前之事,陆老大专门嘱咐牛胜几个小子看守。
  牛胜几个上午去岭上大院读书,下午做些杂活儿,帮忙跑跑腿儿,晚上就轮班看守,倒是兢兢业业,很是认真。
  小贼变成了守门人,角色对调,很是让村人看了就笑上一回。
  虽然还没有落雪,但天色却是冷下来了。早起地上都能看得见一层白刷刷的霜冻,原本还倔强挺立的枯草都被冻得蔫了下来。
  田里的荞麦早早收回去,如今都变成了面粉,偶尔会掺着细面蒸馒头,村里家家户户都分了那么一袋子。
  许是见到了土豆的大丰收,村人深刻理解了粉料的伟大用途,如今攒上一两月就要把“五谷杂粮轮回处”拾掇一次,运到田里浇上土,堆起来。
  远远望去,左一堆右一堆,倒是星罗棋布,很是有趣。
  可惜小米却是笑不出来,悠悠逛逛大半日,怎么也不愿回到山上去。
  院子还是那个院子,但是院子里的人…
  初一静静跟在小米身后,半句不吭声,却也不肯离开一步。待得小米回神发现,他已经不知道陪了多久了。
  小米心头一暖,给他拍拍落在棉袄上的灰尘,叹气道,“走吧,回家。”
  初一咧嘴一笑,标志性的白牙在阳光下闪耀,看的小米到底也跟着笑起来。
  忘记了前世在哪里看过一句话,忙碌是忘记伤痛,抛去烦恼的最好办法。
  一来小米有心忘却一些事,二来,也确实到了忙碌的时候。

  ☆、第114章 兄弟相见

  城里的铺子已经定了下来,小刀额外从小米这里拿了五十两银票,带了两个平日交好的后生直接住到了铺子里。
  这铺子是陈掌柜帮忙看过的,虽然不时坐落在最繁华的商街上,但也离的不远。前边是两间门面,后边院子倒还宽敞。左右各是两间厢房,存货或者住人都方便。最重要的是院角有一口井,不必去邻居家里担水。
  小刀很有志气,修葺,打扫,运货,记账,这些都是他带了两个后生亲力亲为。但凡有不懂的,他就往陈家跑,边问边学,忙碌的好似雨季前的蚂蚁一般。
  这般几日过后,再回到村里,很是惊了小米一跳。
  原因无它,下山时候是三个壮实后生,回来时候居然变了瘦猴。
  正好刘婶子给小米送些山货,见了儿子这般,心疼的不成。小米问了原因,小刀倒是满不在乎,应道,“旁的还好,就是没人做饭吃,我们三个捅咕一口,不是糊了就是没熟!”
  小米听得愧疚,她这几日虽然极力让自己忙碌起来,但心思还是没有全放在家里,如此,就免不得思虑不周了。
  “这样吧,村里有没有哪个婶子大娘,家里没什么挂念的,去铺子里给小刀哥他们洗衣做饭,工钱可以比照山下草棚做活儿的嫂子们。”
  刘婶子原本想说自己去,但家里儿媳刚刚生了小孙子,大孙子在读书,男人和大儿子也都忙得脚不沾地,她实在走不开。听得小米这话,她就琢磨开了。别说,还真被她想到一个人。
  原来,村头郭家有个闺女叫红姑,十几年前嫁出门,生了孩子却在八岁上夭折了,婆家给男人买了个小妾,她一怒之下和离回了老熊岭。虽然兄嫂待她很好,但这红姑是个硬气的,上山打猎,下河抓鱼,种田都是一把好手。唯一就是不爱说话,不愿见人。即便如今岭上岭下这么热闹,她也不曾参合。
  小米听了原委,倒是同情,就道,“去了铺子里倒是不需要露面,只要照料好小刀哥他们的衣食住行就好。不如,婶子去问问吧?”
  “好,我这就去。”
  事关儿子的吃饭穿衣,刘婶子哪里不着急,立刻就找去了郭家。
  小米一向待人宽厚又大方,很得村人信重,而且铺子里也都是村里后生,没有外人,郭家上下都听着欢喜,红姑也痛快应了下来。
  待得她到了铺子,果然做饭洗衣服,拾掇屋子,打扫院子,甚至还管着整理库房,很是帮小刀几个分担了一些活计。
  村人眼见陆家开作坊仓库,运去了粉条和生粉,也是纷纷拿出了自家压箱底的宝贝。
  你家一张白狐皮,我家两张紫貂,他家的狼皮,干蘑,山木耳,各色核桃,榛子,松子,但凡能想到的,统统拾掇了送去铺子。
  说起来,这铺子可是同自家的买卖没什么分别。以后进城再不必栓个牛车都要受人家白眼,直接送去铺子后院,草料齐备还给水喝。万一天色晚了赶不回,还能在铺子睡一觉,安心又踏实。
  老熊岭上的暖房,因为全村老少的努力,已经彻底建好了。
  一时间,家家户户都多了一个冒烟的烟囱,多了一座温暖如春的小房子。
  女人们心细,又停了粉坊的活计,于是就跟着小米学种菜。
  如何配底土,如何育种发芽,如何浇水,当真如同小米所说,只要有心也够勤奋,很容易就能学会。
  男人们眼见如此,就聚在一起商量,趁着还没下雪,赶紧再进山围猎几次,打了皮毛送去铺子,给小刀几个撑撑门面,也给家里添些进项。
  最主要是找找他们作为家中顶梁柱的存在感,当然这话没人说出口,实在太丢脸,毕竟同娘们争高低,本身这是就是落威了…
  不说老熊岭如何忙碌,如何齐心协力奔向致富的康庄大到,只说陆老二打马跑去荒原书院。本来就是两匹马换成,他又带了家里的吃食,夜里困极了就找个树洞眯会,连借宿都不去,这般居然没用两日就到了。
  这日不是书院休沐的日子,天气也是寒凉,荒原书院外的小镇就有些冷清。
  陆老二打马过去,很是惹了众人好奇探看。
  他到了书院的侧门,开口就要嚷起来,但突然想起小妹的嘱咐就从怀里摸出一把铜钱递了过去。
  “这位小哥儿,我家弟弟姓陆名谦,是你们山长的关门弟子。我家中有事赶来相告,劳烦小哥帮忙传个消息。”
  他平日粗豪惯了,难得这般文绉绉说了一番话,看门小厮没觉得如何,倒是把他别扭的够呛。
  那小厮既然守了门,自然对书院内外很是熟识,怎么会不认得山长的关门弟子,于是赶紧收了铜钱,笑嘻嘻应道,“这位大哥放心,我这就去通报。您尽管牵马去后门外的茶摊坐坐,那附近打尖住店都方便。到时候我让陆公子去那里寻你就是了。”
  “好啊,多谢了,小哥儿。”
  陆老二咧嘴一笑,牵马绕了一圈终于找到了书院后门。
  陆谦不知为何,来的神速,居然已经等在门口了。眼见二哥风尘满面,憔悴的不成样子,他很是吓了一跳,想起上次杜有才那事,于是开口就道,“二哥,可是家里有事?”
  狗子也是担心的上蹿下跳,“二少爷,就你一个来的?”
  陆老二摆摆手,嚷道,“家里好着呢,赶紧给我整口水,渴了一路了。”
  陆老三扯了他坐在茶摊的木桌儿旁,要了一壶温茶,陆老二咕咚咚喝个痛快,末了道,“没有小米折腾那个大枣茶好喝。”
  路老三听得哭笑不得,但也算是放了心,既然二哥还有心品尝茶水,这次来就不是什么坏事。
  狗子鼻子灵,扯了两匹马,拍拍马鞍两侧大大的箩筐,笑嘻嘻问道,“二少爷,小姐又让你带吃的给我们少爷了?”
  “可不是嘛,”陆老二抱怨,“足足装了四筐,路上我吃了半筐,剩下都在这里了。”
  狗子咧嘴,不知道是吃惊陆老二如此能吃,还是心疼那些葬送他口中的好吃食,但想到书院里另外两个吃货,他立刻提议道,“少爷,您同二少爷坐着,我先把东西搬进去啊。”
  “去吧,”陆老三怎么会不清楚这小子的心思,好笑着摆手,倒是陆老二嚷着,“给我留点儿,回去路上还要吃呢。”
  可惜,狗子这会儿耳朵里塞了鸡毛,根本半个字也听不见。
  陆老二笑骂几句,也就算了,他是做哥哥的,对弟弟自然也是疼爱。
  陆老三瞧着茶摊上,除了卖茶的老汉,并没有什么外人,这才问道,“小妹有什么事,大老远让二哥又跑一趟?”
  陆老二解开背后的包裹,取出一直贴身保管的信封给了弟弟,“你自己看,我说不明白。”
  陆老三拆信看了一遍,却是露了笑脸,“咱家小妹真是可惜了,若是男子,怕是陆家定然靠她光耀门楣了。”
  “女子怎么了,如今咱家也全靠小妹呢。”
  陆老二满不在乎,仿佛小妹当家天经地义,很是没有做兄长的自觉。
  陆老三也不同哥哥争讲,想了想就道,“这事,我要安排一下。二哥,你先在附近住下,我晚上再来找你。”
  陆老二记得书院是不准许生员在外留宿的,弟弟这般说,倒是证明他平日在书院过得很是不错。
  于是,他一指对面叫做平安的客栈,说道,“我就住这里了,小妹给我带银子了,你不用管。去忙你的吧!”
  “好。”
  兄弟俩分开,陆老三径直回了他的宿舍。
  狗子正忙得满头大汗,家里这次送来的吃用之物很多,衣物还好,谁也不好分走,但吃食就不行了,容易招狼啊。
  他忙里忙外,恨不得都藏起来才好。
  陆老三扫了一眼地上的四只柳条筐子,见得点心有四五种,干肠也不少,但坛肉却只有两坛子,猜的小妹必定是顾忌着路上不好带。于是沉吟了一下,就道,“点心装一盒,干肠一盒,再加一罐子坛肉,我要送去孝敬先生。”
  狗子闻言就苦了脸,心疼的不成,但他也知道这事躲不过,于是就磨磨蹭蹭开始准备。
  陆谦敲了他一记,笑道,“别做这个怪样子,赶紧准备。另外,小米定然也准备子恒和不器两人的了,你别贪心失了礼数。”
  “是,少爷。”
  狗子脸色更苦了,手下去不敢停。
  如今离得明春大考还有几月功夫,但凡应考的生员,已经没有固定的课业了,多半是先生出了论题,他们做了文章交上去,先生再指点,倒是自由随性很多。
  陆谦昨日才在山长这里受教,今日又上门,惹得看门的老仆很是奇怪。但见他身后小厮手里抱了东西,就笑了起来。
  “陆少爷赶紧进去吧,方才老爷还念叨你呢。”
  陆谦笑着行礼,从袖子里拿出一个油纸包递了过去,“鲁伯,我家小妹送了一些吃食过来,这是单独孝敬你的几块点心,请您不要嫌弃。”
  这老仆是老院长从本家带来的,据说在身边伺候了多少年,很得老院长的倚重,平日也不曾因为陆谦出身寒门而怠慢,于是陆谦就把当了家里的杨伯一般,很是敬重。
  “呀,还有我的份儿啊,那就谢谢陆老爷惦记了。”
  老仆笑眯眯接了油纸包,末了引了陆谦主仆进门。

  ☆、第115章 寒门子弟难出头

  老院长正同两个老友一起闲话儿,老友也是饱读诗书,在书院做教习,平日近水楼台,就常常聚在一起,谈诗论画,打发个清闲时光。
  这会儿见得陆谦进来,免不得就要都打量几眼陆谦这个关门弟子。
  毕竟当初老院长突然收下他这个寒门子弟,让很多人惊掉了大牙。人人都好奇,陆谦到底有哪里出众,让老院长如此破例。
  老院子心里清楚,却是没有多说。
  陆谦进门,见得有其余先生在,赶紧见礼,之后没有任何委婉客套,直接说道,“先生,今日家兄来探望学生,带了幼妹亲手做的一些吃食。记得先生曾夸赞坛肉味道好,学生特意送来一坛孝敬先生。”
  “哦,原来如此,真是太好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