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十载云烟-第2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沈玉柔心中诧异,不知道她一会儿笑一会儿哭又是为哪般,便说道:“二婶今日是怎么了?可是有什么事情?”
杨氏又转悲为喜,眯着桃花眼,说:“可不是正有件天大的喜事呢?正要告诉你母亲,你在便更好了。”说罢,便牵着沈玉柔的手一起进了福禄居。
作者有话要说: 女主的身世揭晓了,想必小主们已经猜到了,这只是个开始哦,精彩继续~~
☆、心乱
二人进了内厅; 可巧大奶奶柳氏也在,众人见过了,便各自坐下了,素云、素心忙捧了茶上来。
见丫鬟们都出去了; 大夫人陆氏便问:“二夫人自从进门便面带喜色; 可是有什么好事?”
二夫人杨氏索性笑了出来; 说:“今日前来,可真是给夫人道喜来了。”
“哦?何来的喜事?”陆氏心中不解,便问道。
杨氏望着一旁的沈玉柔,说道:“向来听闻玉柔命格贵重; 如今可是真正的应验了呢。”
众人不解,陆氏便问道:“哦?二夫人这话怎么说?”
杨氏伸手理了理云鬓,又抿了口茶,见众人都望着自己,才搁下茶碗; 缓缓说道:“今日二老爷见到了我娘家大哥,大哥悄悄告诉二老爷,太子殿下已选了几户人家,要在这几户人家的及笄女子中选太子选侍; 这其中便有我们沈家。”
她说罢; 便转眼望着沈玉柔,继续说:“我们家玉柔还没有婚约在身,这太子选侍,以玉柔的容貌性情; 定是能选得上的。这可不是天大的好事吗?”
大夫人陆氏听到这个消息,也吃了一惊,只望着女儿沈玉柔出神,心中不禁泛起阵阵涟漪,若是玉柔成了太子的选侍,那日后便是宫里的娘娘,身份贵重,她心中不免高兴起来,可忽又想到了岳明屹,又暗暗有些惋惜,一时倒没有说话。
沈玉柔闻言一惊,她没料到杨氏口中的喜事,竟是自己将要去做什么太子的选侍。她既不贪念皇家富贵,更不愿嫁与旁人做妾室,何况她心中早有意中人,杨氏这话忽让她有些喘不过气来。
一旁的大奶奶柳氏见众人都不说话,大夫人陆氏喜忧参半,只望着面前的沈玉柔出神,而沈玉柔神情愕然,只呆呆坐着,脸上没有一点喜气。二夫人杨氏倒是满面含春,正惬意地品着茶。
柳氏便说道:“二婶,这消息可是作准的?这几日倒不曾听父亲提及。”
杨氏放下茶杯,说:“听说皇上的旨意还没下来呢,算算也该是这几天的事了,大老爷这一向深居简出,鲜少见客,这消息自然知道的晚些。”
柳氏轻轻点了点头,便转头望向陆氏。
陆氏方回过神来,望了一眼仍有些呆呆的沈玉柔,缓缓说:“这倒也算的上是一门好亲事。”
杨氏忙说道:“这不仅仅是好亲事,可是上好的亲事呢。眼下是太子身边的选侍,日后可便是宫里的娘娘,若是生得一儿半女,那便是享不尽的荣华富贵。”
陆氏点点头,说;“看来那术士说得还真是对,玉柔果真是命格贵重,若是日后成了宫中的娘娘,那便真是我们沈家的荣耀了。”
一旁的沈玉柔听母亲这么说,忽有些烦躁起来了,对着大夫人陆氏说:“母亲,玉柔不求什么荣华富贵、身份贵重。”
大夫人见她着急起来,神情瞧着倒并不像是女儿家的羞涩,而有些愤懑,她心中一惊,不由得想到了她与岳明屹二人的婚事,心中暗暗倒吸了口气,忙伸手将玉柔拉在身边,说:“你的心思母亲何尝不知,只是人算不如天算,若是圣上的旨意下来,我们再没有旁的法子了。”
玉柔心中一急,眼泪便涌了上来,她有些哽咽地说:“那玉柔便不嫁,愿意终身陪伴在母亲身边。”
陆氏闻言,又好气又好笑,说:“哪有不出嫁的女子?母亲岂能耽误了你?如今虽说是给皇太子做选侍,可日后便是娘娘,身份尊贵,多少人求还求不得的。”
沈玉柔听她仍这么说,愈发有些急了起来,只啜泣着说不出话来。
二夫人杨氏笑着说道:“到底年纪还小,说到自己的亲事,倒臊得眼泪也出来了。”
陆氏也说道:“是啊,玉柔,你一向最识大体,这可是喜事,怎么还哭哭啼啼的?”
一旁的大奶奶柳氏见状,忙上前拉了沈玉柔的手,说:“玉柔年纪浅,怎么经得起二婶如此开门见山地说自己的亲事,怕是早就臊了,来,玉柔,我们进里间去罢。”
玉柔方止了泪,仍抽泣着随着柳氏进了里间。
大夫人陆氏与二夫人杨氏妯娌二人又说了半个时辰的话,二夫人方才告辞了。沈玉柔也止了哭,只呆呆在坐在绣墩上,垂头摆弄着手中的帕子,也不开口讲话,直到二夫人走了方才从里间出来,同陆氏和柳氏心不在焉地说了几句话,便也带着丫鬟们回落樱坞去了。
见她走了,陆氏便忙遣了嬷嬷去梨香园请大老爷沈青正来。大奶奶柳氏见状也便起身告辞离了福禄居。
不多时,便见沈青正抄着手进了福禄居。
陆氏见他来了,忙迎了上前,命人捧了茶,又遣了丫鬟们,方才小心翼翼地在他身旁坐了下来。
沈青正呷了口茶,缓缓问道:“夫人面色不安,欲言又止,可是有什么事情?”
陆氏抬眼望着他,说道:“妾身今日听二夫人说,太子殿下要在几户人家挑选选侍,我们沈家便在其中,若是这样,那玉柔的容貌性情,日后定是要成了太子殿下的妾室,那日后……”说到这里,她忙止住了,只小心地望着他。
沈青正皱了眉头,说:“二夫人还是这般不稳重,圣上的旨意还没有下来,她便按捺不住,急急地同你讲了这事。”
陆氏便问道:“那老爷也是知道此事的?”
沈青正微微点了点头,说:“几日前便听说了。”
“这也算的上是一件好事,老爷应该早些告诉妾身的。”陆氏有些埋怨的说道。
“好事?”沈青正眉头皱得更深了,瞧了她一眼,说道,“真是妇人之见!若真是好事,我定然早早便让夫人得知了,何必瞒着夫人。”
陆氏不妨沈青正这么说,不由得吃了一惊,问:“妾身便不明白了,若是日后成了宫中的娘娘,那可不是好事吗?”
沈青正摆了摆手,说:“夫人,你如今还不明白?宫中的娘娘过的是什么日子?即便贵为六宫之首,皇后娘娘的身子又是什么光景?再者,你可还记得二十年前后宫中的那件事?”
陆氏想了想,说:“老爷说的可是御医穆家的那场祸事?”
沈青正点了点头,说:“正是。朝中争斗不断,后宫恩宠也是瞬息万变,玉柔虽然贤淑乖巧,可我们如何忍心让她深陷后宫,虽荣华富贵,却得步步为营,时时小心。”
大夫人陆氏似乎仍不死心,只说道:“可玉柔贤淑,又有老爷照料,想必也不会落得穆家那般的下场。”
沈青正摇了摇头,说道:“当年的惠贵人可是圣上一眼便瞧中的,后纳入宫中,一时宠冠后宫、无人能及,可终还是落得个老死冷宫的下场,夫人难道愿意看着玉柔日日战战兢兢、不得安定?”
陆氏听他这么说,又想到从前那桩旧事,心中倒有些怕了起来,忙说:“妾身何尝不心疼玉柔,可我们与岳家还没有结亲,这事可还有转机?”
沈青正略沉吟了一番,说:“太子殿下将折子递上去已有七八天了,可圣上却迟迟没有下旨,我看事情还是有转机的。”
陆氏仍不明白,说:“圣上向来最看重太子殿下,太子殿下的请求也不算是过分,不知圣上为何迟迟不肯下旨?”
沈青正神色凝重,说:“夫人,这朝堂之事,夫人不要去问也罢,只是记住了,日后若是有人说起玉柔的婚事,夫人便谨言慎行便是。”
陆氏点了点头,应了下来。
沈青正站起身来,正欲出去,忽又想到了什么,问:“玉柔可还好?”
“玉柔心中不愿,已经在我这里落了泪,我看她是有意与岳家的婚事。”陆氏轻声说道。
沈青正思量了一番,说:“玉柔一向性子沉稳,今日怕是真着急了。夫人竟还不如玉柔,连玉柔也知这太子选侍并不是什么好亲事。夫人日后去多宽慰宽慰玉柔,还没有圣旨下来,她且宽心。”说罢,他轻叹了口气,说:“若是岳将军能早些回来,也算能了了我们一桩心事。若是明屹不能回来,恐怕我们得再想法子了。”
陆氏不明白他话中的意思,有些困惑地望着他,他摆了摆手,说道:“也罢,此事夫人便不要多问了,我自有安排。”
陆氏不便多问,便只点了点头,二人又说了几句,正值晌午,沈青正便在福禄居用过午膳后方回到梨香园。
到了下午,大夫人陆氏歇过晌后便去了落樱坞。进了里间,就看到沈玉柔正闭着眼睛歪在榻上,听到丫鬟们喊“夫人”,才睁开眼睛坐起身来。
她正要下来给陆氏请安,陆氏已经走到塌前握了她的手。沈玉柔眼圈一红,叫道:“母亲。”
陆氏见她眼睛又红又肿,便知她定是又哭过了,又见她眼圈一红,又要落泪,心中便不忍,眼圈也红了,说道:“玉柔,你这是何苦?你且宽心,皇上的旨意还没有下来。”
沈玉柔的眼泪一滴滴滚落了下来,说:“即便今日没有下来,日后也定会下来的。玉柔是免不得要成为选侍了。”
陆氏忙抽出丝帕帮她拭了腮边的泪,说:“玉柔,方才我见了老爷,老爷说圣上的旨意还没有下来,便说明圣上有可能会不允此事。”
玉柔闻言止了哭,说道:“母亲说的可是当真?”
陆氏点了点头,说:“我如何会诳你?你父亲已经说过我了,我当真是年纪大了,见识浅薄,竟还不如玉柔看的长远。”
玉柔一怔,说:“玉柔并未想那么多,只是不愿嫁做妾室,不管他是王公贵族还是寻常人家。”
陆氏点点头,说:“我们玉柔如此难得的模样性情,怎能嫁给被人做妾室,老爷说他定为你寻门好亲事。”说到这里,陆氏忽然想到了岳明屹,便轻叹了口气,说:“明屹这孩子,怎么好端端的偏生就跟着将军去西北了呢,若是他在,便不会生出这么多事端来了,我与岳老夫人也便安心了。”
☆、忽变
沈玉柔听母亲提及岳明屹; 知道母亲和岳老夫人仍惦念着二人的婚事,心中涌上几分欢喜,便也不再言语,只握着陆氏的手坐着。
半晌; 陆氏才回过神来; 抬眼瞧见玉柔脸上泛着丝丝柔情; 只垂着头不言语,心下一怔,这才知道玉柔的心思。心中喜忧参半,喜的是女儿玉柔对岳明屹心中有情; 二人若是成婚定然夫妻和顺;忧的是岳明屹不知何时才能回来,若是期间有什么变故,这份情反倒是会误了她。
一时母女二人各自想着心事,谁都没有开口。
不多时,丫鬟落棋捧了茶进来; 陆氏方回过神来,接过茶,缓缓说:“玉柔,母亲明白你的心思; 可明屹他不知何时才能回来; 何况你二人的婚事还未言明,若是突生变故,这桩婚事便不了了之了。母亲虽也喜欢明屹,可又怕你用情太深; 日后反倒会误了你。”
沈玉柔不妨母亲这么说,只觉得双颊发烫,她抬眼瞧到陆氏眼中满是担心,忙说:“母亲的苦心玉柔明白,玉柔也明白婚姻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玉柔是闺阁女子,岂敢逾越?”
陆氏欣慰的点了点头,说:“你父亲一向赞你最识大体,你万万不可让老爷失望。”
玉柔垂下头,柔顺的说道:“请父亲、母亲尽管放心,玉柔是沈家的女儿,自然一切为沈家着想。”
陆氏连连点头,心下宽慰了不少。母女二人又说了些体己话,直到傍晚陆氏才回到福禄居。
又等了几日,圣上的旨意迟迟没有下来,众人心略放了下来,心中暗暗盼着这太子选选侍之事不了了之。
一日,二爷沈仲彦正要去梨香园请安默书,忽想到前几日父亲还问到心儿,便问心儿可愿意陪他同去。
心儿已有半个多月没见到大老爷沈青正了,她这些日子只寻了借口不去见他,可她知道,终究在这府里,迟早仍免不得一见,略思量了一番,便点了点头,随着沈仲彦去了梨香园。
沈青正正伏在条案上写些什么,见到二人来了,便停了笔,抬眼望了望沈仲彦,目光便停留在身后的心儿身上。有一阵子没有见到心儿了,她似乎比从前还瘦削些,面色略有些苍白,见到自己也并不像往常那样浅浅带着一抹笑,而是垂着头,似乎心事重重。
沈青正有些不解,便笑着对她说道:“哦,心儿来了?倒是有些时日不到这梨香园来了,听仲彦说你染了风寒,可好了些?”
心儿抬眼对上沈青正关切的目光,只呆呆望着他,他虽已过了盛年,可气度温和,依稀瞧得出年轻时俊朗的模样。难怪母亲宁愿受尽非议,也要将他的孩子生了下来,可他为何又不肯认自己呢?
沈青正见她只呆呆地望着自己,也有些诧异,瞧了沈仲彦一眼,并未瞧出什么端倪,便又去瞧她,却见她微微一笑,轻声说:“谢老爷关怀,奴婢已经好多了。”说罢又忙垂下头去。
沈青正见她说话时红着眼眶,语气虽然极其平静,可却比平日多了几分疏离来。他不禁有些愕然,她可是受了什么委屈?正欲细问,便听到门外传来一阵急匆匆的脚步声。
沈青正望向门口,只见身边的周泰急匆匆地走了进来,说:“老爷,宫里的太监王老爷来降旨了,您快准备准备去接旨。”
沈青正闻声一惊,宫里来了人,不知是何事?他来不及细细思量,便抬脚跟着周泰去了。
留在屋内的沈仲彦和心儿面面相觑,不知发生了什么事,半晌,二人才出了梨香园回了玉藕轩。
大老爷沈青正刚到中门,便见大太监王公公带了一干小太监乘马而至,大老爷将众人带至正厅,王公公方才说道:“特奉旨:立刻宣沈青正入朝,在宣和殿陛见。”
沈青正忙笑着说道:“王老爷从宫里来,不知圣上宣召,所为何事?”
那王公公也不言明,只笑盈盈地望着他,说道:“咱家先恭喜沈大人了。”
沈青正听闻这话,心下不由得一惊,想细问,却见他已闭了嘴不再言语,便也不敢多问,只忙更了朝服随着他入了宫。
大夫人陆氏得知老爷沈青正竟被宣召入宫,那公公又一味笑盈盈的,只说是好事,心中便惶惶不安。不多时,府中众人得了消息,都到福禄居来。
大爷沈伯彦在陆氏身边宽慰着她,沈仲彦见沈玉柔满面愁容、垂头不语,恐她知晓了太子选选侍的事情,便上前与她闲话。
二老爷沈青直玩弄着手中的官窑脱胎白瓷盖碗,四下望望众丫鬟,一时见了素心,便不由得多看了几眼。
二夫人杨氏伸手摸摸发间的玫瑰金簪子,心中暗自高兴:沈家终于要出一位娘娘了,日后自己便是娘娘的婶母,说起来这脸面上也有光。又暗叹玉容年纪尚浅,否则也有机会成为太子选侍。
一时众人各怀心事,都按捺住内心的焦急,只不住的遣人去打探。
大约过了两个时辰的功夫,才有小厮跑来传报,说大老爷已经从宫中出来了。不多时便见沈青正穿着朝服回来了。
众人都到了正厅候着,沈青正也换了常服来了。众人的目光便都直直地望向他,似乎想要从他的脸上看出些什么来。
大老爷沈青正脸上却看不出喜怒来,他见众人都在,方坐下来吃了口茶。大夫人陆氏按捺不住心中的焦急,问道:“老爷,可是圣上有什么旨意?”
沈青正缓缓搁下茶杯,对众人说道:“圣上给玉柔指了婚,我本有意推辞,可圣意已决,我只能应了下来。”
一时众人都倒吸了口气,沈玉柔只觉得双腿一软,落棋、落墨忙扶了她,小心坐在身后的椅子上,众人见状,也各自坐了下来。
大夫人陆氏仍站着,有些着急地问道:“老爷可是说过,太子这门亲事可不能随便应允,老爷……”
沈青正微皱了眉头,说:“我话还没有讲完,夫人便着急了起来。”又对着一旁的沈伯彦说:“伯彦,快扶你母亲坐下。”
沈伯彦忙上前扶着陆氏坐了下来。
沈青正见众人都坐定了,方才缓缓说道:“圣上是将玉柔指给了皇五子安亲王,并不是太子。”
众人闻言,更是一惊,不禁面面相觑,皆是满脸的困惑。
二老爷沈青直疑惑地望着大老爷沈青正,问道:“安亲王?哪个安亲王?可是安郡王?那盛传的太子选侍之事……”
沈青正微微摇了摇头,说:“圣上已经下了旨封安郡王为亲王,另赐了亲王府。”
众人不由的一惊,沈青直问道:“安郡王不仅封了亲王,还赐了婚?”
沈青正点点头,说:“封亲王这事,圣上只是提及,圣旨怕是明日才能下来。至于赐婚这事,我只知是安亲王生母贤妃娘娘无意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