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十载云烟-第12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玉的四小姐娶了回去呢?
  众人说得有鼻子有眼,似乎亲眼所见一般,这事便成了众人茶余饭后的谈资。有人甚至专程跑到这凤来绣坊的门口,盼着能一睹这四小姐的风姿,只可惜这绣坊虽如常开着,可却再没见到过这位四小姐,众人只能乘兴而来败兴而归。
  这都城的流言蜚语自这大街小巷也飘到了高门大户之内。各府的夫人、奶奶们也听闻这看着沉静的穆掌柜的,竟不声不响有了身孕,无人知晓这孩儿的爹爹是谁。
  那些夫人、奶奶们一时便都躲在府内不再去那绣坊了,生怕此事和自己扯上半点干系,原本趋之若鹜的心儿,如今倒成了瘟疫一般,人人都避之不及。
  一日,沈家大夫人陆氏正在房内同两个媳妇说话,便瞧到二夫人杨氏笑盈盈地走了进来。
  陆氏便也笑着问道:“听说二夫人今日去了杨府,可是母家有什么喜事,你这般眉开眼笑。”
  杨氏坐了下来,笑道:“什么事都逃不过大夫人的眼睛,倒真是有喜事呢。”
  “哦?”陆氏也有些好奇,问道,“可是杨大人高升了?”
  杨氏摇了摇头,说道:“不是家兄,是驸马爷。”
  听到是杨墨,陆氏也并不意外,只点了点头,说道:“驸马爷两年前本就高中了,听说一直在翰林院当值,不知如今圣上给了什么官职?”
  杨氏眯着眼睛笑了起来,说道:“从前不过是个侍书,前几日圣上钦点了侍讲一职,虽只是正六品,可驸马爷毕竟年轻,便也够了。”
  一旁的大奶奶柳氏与二奶奶杜氏瞧到她眉眼间的喜庆,便也忙将那杨墨赞了一番,只说他日后定会前程似锦。
  杨氏听得心花怒放,只一个劲地抿着嘴笑,陆氏心中不由轻蔑地哼了一声,不过是攀附了长公主,才求得一官半职,杨家还果真是一心只想着荣华富贵。她心中虽这么想着,面上却仍是带着笑,只附和着赞了杨墨一番。
  半晌,杨氏才说道:“今日去杨家,还听到了一件都城近来发生的稀奇事。”
  “哦?”陆氏听她终于不再赞她母家人了,便问道,“可有什么稀奇事?”
  杨氏瞧了众人一圈,缓缓说道:“大夫人可还记得御医穆家的四小姐?”
  听她提到了心儿,陆氏不由得微微皱起了眉,只一面捧起茶,一面若无其事地说道:“依稀还记得些。”
  一旁的二奶奶杜氏也来了兴致,说道:“可是二婶从前的侄媳,要了姨娘的命离了杨家的那位?”
  听了她的话,陆氏的眉头似乎更紧了些,大奶奶柳氏也不由得瞥了她一眼,瞧她兴致勃勃的模样,不由暗暗叹气,而杨氏似乎愈发高兴起来,忙点头说道:“二奶奶说得没错,正是她。”
  陆氏将茶杯搁下,问道:“二夫人所说的稀奇事和这四小姐可有干系?”
  杨氏瞧了她一眼,说道:“这四小姐本是我们杨家明媒正娶的二奶奶,后来犯错离了杨家,我们便只盼着她能有所悔改便也好了。只不想这四小姐回穆家没多久竟盘了个绣坊下来,还自己当起了掌柜的。”
  说到这里,她抬眼望着陆氏,说道:“这本就让人咋舌,可前些日子竟听说这四小姐还未再许人,便已有了几个月的身孕,如今她这孩儿的爹爹是何许人也,竟也无人知晓。”
  陆氏闻言,不由得倒吸了口气,大奶奶柳氏也一脸错愕,只二奶奶杜氏仍是一副好奇的模样,啧啧说道:“这四小姐不仅心肠歹毒,竟也是如此不知礼义廉耻之人,只是这孩儿的爹爹究竟是何人,为何不把她娶了去。”
  陆氏想说什么,却不妨杨氏抢着说道:“二奶奶说得没错,如今这都城议论纷纷,都在猜测这孩儿的爹爹是谁呢。”说到这里,她“扑哧”一声笑了出来,瞧了瞧杜氏,说道:“我们沈家的人竟也无端被牵连了进去。”
  陆氏听她这么说,有些沉不住气了,只问道:“这与我们沈家有什么干系?”
  杨氏瞧她有些急了起来,便笑笑,说道:“夫人不要急,这空穴来风的话如何能信,不过是有传言说这四小姐腹中孩儿是仲彦的骨肉。”
  “无稽之谈!”陆氏闻言,不由得说道。
  杨氏连连点头,说:“可不是呢,我们沈家与穆家几世的交情,穆家开了绣坊,仲彦去送了礼瞧瞧,也是情理之中的事,只是不想以讹传讹,到了旁人耳朵里,便成了仲彦与这四小姐私相授受,珠胎暗结。”说罢,她轻轻瞟了一眼杜氏。
  杜氏早已要紧了嘴唇,沈仲彦待他不冷不热,不想他却在外面有了人,而这四小姐她也是瞧到过的,虽并不算得上倾国倾城,却也是上好的模样,若是她有心狐媚他,想必他也是逃不过的。
  她越想越气了起来,愈发觉得这传言定不会是空穴来风,她不由得用力绞着手中的帕子。
  大奶奶柳氏瞧到她的神色,知她将这闲话听了进去,忙笑着说道:“这绣坊开张时,听闻大爷也是去了的,想必也定有人传言这孩子是大爷的骨肉了。”
  陆氏听出她话中的意思,忙说道:“好了,不过是市井之人乱嚼舌根的话,你们倒当真的了。我生的孩子我最清楚不过了,单说仲彦,成亲前连个通房丫鬟都没有,如何会在外拈花惹草?玫儿,你可要信母亲的话。”
  

  ☆、兄长

  杜氏回过神来; 眼角却已带了两滴泪,说道:“母亲的话,媳妇自然信,只是母亲也瞧到了; 二爷他对媳妇不冷不热; 媳妇到了沈家已四年多; 却还未有身孕,即便是母亲不怪,可媳妇心里也着急,可若是二爷他再不进媳妇的房里; 凭着那药汁子吃多少,也不会有动静的。”
  陆氏听她又说起这话来,心中不由得升起几分不耐烦来,只劝道:“母亲同你说过多少遍了,这孩儿的事情急不得; 你只好生养着便是了。”
  杜氏急了起来,说道:“母亲,若是二爷他在外面有了人,还有了孩子; 那媳妇可怎么办呢?”说着; 她便落下泪来。
  陆氏叹了口气,也不愿多讲,只冲大奶奶柳氏点了点头,柳氏明白; 忙上前拉了杜氏的手,笑道:“玫儿,你与二叔自小常在一起,还不知二叔的性子,他不是在你房内,便是在书房,一心只喜欢书画,哪里还会对旁的女子动心。”
  杜氏拭了泪,只想着她说得似乎也有些道理,沈仲彦只在书房摆弄书画,虽对自己略显冷淡,可对身旁的丫鬟也不瞧一眼,并不是贪恋女色之徒。
  柳氏瞧到她若有所思的模样,知自己的话讲到她心里了,便忙说道:“好了,快随我去重新梳洗吧,若是被二叔瞧到了,可要心疼了。”
  杜氏这才笑了起来,忙站起身来,随着柳氏去了。
  杨氏瞧到二人走了,便望了一眼陆氏,缓缓说道:“大奶奶贤淑端庄、二奶奶娇憨可人,言行举止都透着大家闺秀的教养,夫人可真是好福气。”
  陆氏知她定有话要讲,便只笑了笑,等她讲下去。
  她却站起身来,似乎想往外走去,忽想到了什么,便幽幽说道:“想到了那穆家的四小姐,倒也是个可怜人,听说她自幼便没了爹娘,果真还是少了教养,若是她爹娘泉下有知,瞧到她如今做出这般有辱门楣之事,也不知该作何感想。”
  陆氏只觉得胸口有些闷了起来,她想说什么,却见杨氏笑了笑,转身走了出去。她只觉得有些烦躁起来,长吁了几口气略觉好了些,才站起身往大老爷沈青正的书房梨香园去了。
  二爷沈仲彦正在书房端看着一幅古画,忽听到有人轻轻咳了一声,他抬头一瞧,正是二奶奶杜氏不知何时已站在身后,正呆呆瞧着自己。
  他不由得皱了眉望着一旁的黄莺,说道:“怎么二奶奶来了也不说一声?”
  黄莺垂下头,杜氏忙笑道:“二爷息怒,是妾身不让她们说的。”
  沈仲彦仍白了黄莺一眼,问道:“二奶奶今日怎么来这里了?可是有什么事?”
  杜氏摇了摇头,柔声说道:“也没什么要紧事,只是想着天气热了起来,恐怕她们照顾不周,妾身特送些莲子汤来给二爷清清火。”她说着,便从身后的丫鬟捧着的托盘上取了一个五彩盖碗来。
  沈仲彦接过她手中的碗,轻轻尝了一口,莲子的清苦便在他口内蔓延开来,他轻轻点了点头,说道:“这莲子倒是新鲜。”说着,便将那小碗内的汤都吃了个干净。
  杜氏瞧到他喜欢,心中也高兴起来,瞧着他房中的各色字画也觉得分外好看起来。她忽瞧到墙面一侧空了一处,想到这里从前正挂得是他颇为喜欢的《三色莲图》,便问道:“这《三色莲图》如何取了下来?”
  沈仲彦抬眼瞧了一眼,伸手一指案上的几个卷轴,说道:“那日取了下来,还未来得及挂上。”
  杜氏笑道:“二爷一向最喜那图,竟舍得取下来,妾身帮二爷再挂上吧。”说着,她便伸手去取那案上的卷轴。
  沈仲彦皱起了眉头,忙说道:“你小心些,可别碰坏了这些字画。”
  杜氏伸出的手忽僵在了那里,半晌才缓缓收了回来,说道:“在二爷心里,妾身还比不得这些书画。”
  沈仲彦不妨她这么说,轻叹了口气,说道:“好端端的,怎么又讲这样的话?”
  杜氏走到他面前,缓缓说道:“二爷心中究竟有没有妾身?”
  沈仲彦抬眼瞧了她一眼,又垂下头去瞧着案上的画,只说道:“你我结发夫妻,何须问这样的话?”
  杜氏摇了摇头,说道:“二爷待妾身如何,二爷心中清楚,若是二爷心中有妾身,又如何会如此冷淡?”
  沈仲彦瞧她眼中泛起泪光,忙说道:“玫儿,你又在胡思乱想什么?除了你,我身边在无旁的女子,我心中如何会没你?”
  杜氏摇了摇头,忽想到杨氏的话来,便说道:“二爷在府内的确是只妾身一人,可在外面有没有人,妾身便无从知晓了。”
  沈仲彦闻言不由得有些哭笑不得,忙说道:“你这话又是从何说起?”
  杜氏望着她,缓缓说道:“听闻穆家四小姐有了身孕,她腹中的孩儿,可是二爷的?”
  他不由得吃了一惊,忙问道:“你说什么?心、穆家四小姐有了身孕?”
  瞧到他吃惊又焦急的神色,杜氏不由得泛起一阵寒意,只说道:“二爷难道竟不知,她已有了几个月的身孕,而有传言说她的孩子正是二爷的骨肉!”
  沈仲彦仍有些震惊,心儿竟有了身孕?他细细想了想,若是心儿有了身孕,那定不会是旁人的,只会是岳明屹的,可他已领兵在外,难道这孩子竟不是他的?他不由得倒吸了口气,一时有些呆住了。
  杜氏瞧到他只呆呆地不说话,不由得两腿发软,落下泪来,伸手指着沈仲彦,颤声说道:“难道,难道这孩子竟真是二爷的骨肉?”
  沈仲彦回过神来,不由得又好气又好笑,他摆了摆手,说道:“你胡说什么呢?这样的话可不能再讲。”
  杜氏仍想说什么,沈仲彦有些不耐烦起来,他忙对一旁的黄鹂说道:“你们傻站在这里干什么,没瞧到二奶奶累了吗?送二奶奶回去。”
  众人瞧到杜氏面色苍白,恐他二人又吵了起来,忙七手八脚将她扶了出去。
  沈仲彦见她走了出去,才站起身来,在房中缓缓踱起步来,心儿竟有了身孕,如今连玫儿这般足不出户的妇人都知道了这传闻,想必这消息定已传得沸沸扬扬。而她身在这风口浪尖,日子定然难捱。
  想到这里,他忙叫小厮备了马,自己便忙往穆府去了。
  心儿听闻沈仲彦来了,知他定也听闻了此事,忙扶了绿果倚着床头坐了起来,便命人请他进来。
  沈仲彦走了进来,眼角撇到她微微隆起的腹部,心中仍暗暗倒吸了口气,忙想故作镇静地笑笑,可终还只是轻轻点了点头。
  心儿将他的神情尽收眼底,便笑笑,说道:“哥哥,这一向可好?”
  他瞧到她眼中的笑意,终松了口气,只说道:“我仍不过是从前那般,只是许久未见,心儿你倒是变了不少。”
  心儿笑笑,将手轻轻搁在肚子上抚了抚,才说道:“哥哥今日来,想必是听说了。”
  他轻轻点了点头,说道:“今日听玫儿说起,我才知道,特意来瞧瞧你,见你这样,我才放下心来。”
  心儿抬眼望着他,缓缓说道:“这风言风语倒是传得快。”
  他轻轻点了点头,仍望着她,张口想说什么,终还是忍住了,只垂下头呷了口杯中的茶。
  心儿瞧到了,便笑笑,说道:“哥哥可是想问这孩子的爹爹是何人?”
  他搁下茶,只说道:“我是你哥哥,我也知道你与岳三哥情投意合,旁人不知道,可我知道,这孩儿定是岳三哥的骨肉。”
  心儿垂下头,只摩挲着自己的肚子,轻轻点了点头,说道:“正因为他是这孩儿的爹爹,我才无论如何也要保下这孩儿。”
  沈仲彦闻言抬眼望向她,春夏的阳光照在她脸上,泛起一层柔和的光来,她垂头望着她的肚子,满是柔情,想必若是岳明屹瞧到了,心中定也安稳了不少,只是他如今身在福建,不能亲眼瞧到。
  想到岳明屹,他便问道:“岳三哥可知道此事?”
  心儿轻轻摇了摇头,说道:“他如今领兵在外,无法知晓。再者,我也不想因此事扰了他,他能平安回来,比什么都好。”
  沈仲彦轻叹了口气,又问道:“既然岳三哥不知,想必岳家定也不知你这孩儿正是岳家的后人。”
  她点了点头,轻声说道:“此事明屹不知,岳家定然也无从知晓。再者,我心里也不愿岳家知晓。”
  沈仲彦不妨她这么说,问道:“这又是为何?这孩儿是岳家的后人,迟早也要被岳家知道,他定是要认祖归宗的。”
  心儿望着他,轻轻摇了摇头,说道:“这孩儿能不能认祖归宗,还要等明屹回来之后再说,”她顿了顿,半晌,才缓缓说道:“也未必这世上所有的人都能认祖归宗。”
  

  ☆、怀疑

  沈仲彦闻言一怔; 半晌才说道:“不想心儿你竟有此心结。”
  她笑笑,只轻声说道:“从前不去想,倒也罢了,如今有了孩儿; 要为人父母; 才知心里愿给他最好的; 不愿他受半点委屈。我盼他能名正言顺地认祖归宗,身份为世人所知,而不是躲躲藏藏、只字不提。”
  沈仲彦闻言轻轻叹了口气,只说道:“想必有你这般处处为这孩儿着想的娘亲; 这孩儿日后定不会受半点委屈。”
  心儿想到了自己的娘亲,想到了父亲沈青正,终还是长叹了口气,说道:“也罢,不提这些了。”
  沈仲彦见她不再多说; 便站起身来,说道:“来了这么久,也该走了,你既要将这孩子生下来; 便好生照料好自己的身子。”
  心儿轻轻点了点头; 说道:“二哥你尽管放心便是了,我既打定了主意,定然会保护好自己,保护好这孩儿。”
  沈仲彦放下心来; 便也不多留,只离了穆府。
  且说杜氏回到房内,越想越气,瞧着沈仲彦的神色,这孩子定是他的无疑,这穆家四小姐也实在可气,竟将仲彦也迷惑了去。想到这里,她忽想去瞧瞧这四小姐,便命人备了车,只说是去庙里求子,便往凤来绣坊去了。
  到了绣坊,只见门口冷冷清清,杜氏走进去,便瞧到当中墙壁上正挂着一幅《三色莲图》。瞧着那图,她只觉得浑身冰冷,如同被一桶凉水迎头浇了下来。
  小二瞧到有人来了,忙打起精神,笑着问道:“这位奶奶可瞧上了什么绣品?”
  杜氏转过身来,缓缓说道:“请你们掌柜的出来,我有几句话想问她。”
  瞧到她面色苍白的样子,那小二倒是被吓了一跳,忙说道:“我们掌柜的不在绣坊,奶奶若是有什么话,小的会转告掌柜的。”
  楼上的李姑母听到楼下有人说话,也忙从阁楼上走了下来,瞧到杜氏面色不悦,不像是来看绣品的,忙赔了笑脸上前说道:“这位夫人可认识我们掌柜的?”
  杜氏瞧到李姑母的打扮,猜她是这绣坊的绣娘,便冷笑一声说道:“不仅我认识你们掌柜的,这都城恐怕也没人不认识你们掌柜的。”
  李姑母听出她话中的嘲讽,知来者不善,却也不敢得罪了,只说道:“奶奶来得不巧,我们掌柜的许久不在这绣坊了,不知奶奶找我们掌柜的有何事?”
  杜氏仍瞧着那画,只说道:“她做下这不知廉耻之事,自然不敢再出现在人前。今日我来,便是要将我这东西拿走。”说着,她一挥手,便要去扯那墙上的《三色莲图》。
  李姑母眼疾手快忙一把拦下,说道:“这位奶奶请住手,这画自从绣坊开张来便挂在这里,这如何成了奶奶的东西了?”
  杜氏冷笑一声,说道:“这画是沈家的东西,如何到了穆家来,今日我既来了,便要将这画带走,即便你们掌柜的在这里,也不敢阻拦。”说着,她伸手便将那画扯了下来。
  她瞧那画直直落了下来,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