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十载云烟-第10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林老夫人抿了口茶,对众人说道:“恐怕两位老姐姐也听说了,太后娘娘正是为了淳安长公主的婚事才急病的,长公主骄纵倔犟,闹得太后娘娘不得安心。好在圣上仁孝,体恤太后娘娘,前日才终点头应了长公主的亲事,太后娘娘这心痛病也好了些。”
  穆老夫人笑道:“除了圣上,太后娘娘便只有长公主这么一个公主了,自然是疼爱得紧,若是公主对这日后的驸马爷中意,倒也是一段佳缘。”
  林老夫人无奈地摇了摇头,说道:“若论我说,终究是太纵着长公主的性子了。长公主自小便深受宠爱,如今圣上又点了头,她愈发是娇蛮了。”
  岳老夫人也笑了笑,说道:“长公主贵为金枝玉叶,有些小性子倒不足为奇。只是不知是哪家这么有福气,竟能将太后娘娘的掌上明珠娶进家门?”
  林老夫人摇了摇头,说道:“究竟是哪家,倒并未听说,既然圣上点了头,想必不出这几日,我们便都知道了。”众人便都点了点头,附和说了几句。
  穆老夫人忽想到了什么,便问岳老夫人道:“方才瞧到眀屹进来拜寿,忽想到,明屹这孩子的亲事也定下来了吧?”
  岳老夫人叹了口气,说道:“唉,老妹妹不提倒也罢了,说起来便是满肚子的气。明屹这孩子性子愈发执拗了,去年上倒是为他瞧好了人家,他支支吾吾拖了些日子,直到他爹动了气,他才点了头。可也不知怎的,上个月起倒又无论如何都不肯了。”
  

  ☆、见人

  众人倒都有些意外; 只听她说下去:“好在保山虽已经请了,还未去上门纳彩,这事便得先搁置在一旁了。他父亲被他气得不轻,瞧到他便只哼一声; 眉头拧了好大个疙瘩; 好些日子都没同他讲过话了。”
  穆老夫人忍不住笑了笑; 说道:“明屹这孩子瞧着是个沉稳懂事的,不想竟也是这般小孩心性。”
  岳老夫人连连摇头,说道:“不瞒两位老妹妹,如今真是后悔当初请慧觉大师为这孩子瞧了八字。他便常拿了慧觉大师的话来搪塞; 只说他命不该早娶,他娘也被他气得不轻,却也没法子。”
  众人闻言,都笑了起来。这时,便有小丫鬟进来禀报; 说是沈家女眷到了。众人忙起身,便见沈家大夫人陆氏带了众人走了进来。众人瞧到她身后跟着的竟是二夫人杨氏,都不由得有些吃惊。
  穆老夫人不免想到了杨家,微微皱了皱眉头。杨氏倒是若无其事地上前一一见过众人。
  众人坐定后; 岳老夫人便笑着说道:“许久未瞧到二夫人了。”
  杨氏站起身来; 笑着说道:“承蒙众位老夫人惦记着,自从去年便去家庵为沈府祈福,直到前些日子才回来。”
  众人都轻轻点了点头,杨氏本就长袖善舞; 各家应酬一向少不了她,去年忽销声匿迹,各家女眷便私下议论纷纷,她被沈家二老爷罚去家庵之事早已不胫而走。如今她回到沈家不多久,便忙着出来应酬,虽穿戴比从前简朴了些,可仍是明艳照人,那桃花眼中更是说不出的得意。
  岳老夫人笑笑,说道:“原来如此,二夫人倒是能静下心来,难怪今日瞧着是比旁人更沉稳些。”
  杨氏笑了起来,说道:“老夫人说笑了。”她转而对着穆老夫人说道:“刚从家庵回来之人,本不打算这么急着来见众位老夫人、夫人。可想到今日是老夫人寿辰,无论如何,我都是要来给老夫人贺寿的。”
  穆老夫人笑笑,只淡淡说道:“二夫人有心了。”
  众人都知道穆家四小姐与杨家二爷是和离夫妻,而此事已知都城传得沸沸扬扬,杨氏此时来穆家贺寿,不知是何用意?岳老夫人忽想到了什么,便问道:“怎么没瞧到四小姐?有些日子没瞧到这孩子了,我倒是挺想着她的。”
  穆老夫人望向她,轻轻点了点头,对一旁的小丫鬟说:“去将四小姐请了来,今日来了这么多人,她也该见见了。”
  众人闻言,都微微有些诧异,穆家出了此事,穆老夫人不但不遮掩,还大大方方的要将四小姐请了来见过众人,这穆家可真是不同寻常人家。
  众人正想着,便瞧到穆家四小姐合心缓缓走了进来。她抬眼瞧到屋内女眷都望着自己,忙想垂下头去,可瞧到祖母穆老夫人慈爱又笃定的目光,她终还是迎着众人的目光,走到厅内,给众人行了礼。
  众人也都望着她,只见她外面穿了一件素色的薄绸对襟褙子,露出里面桃红的绫子窄袖衫,下面是烟蓝的百褶刺绣长裙。兴许是穆老夫人寿辰的缘故,她今日倒不像平日那般素净了,头上戴着一个赤金的梅花花冠,发鬓的一枚累丝点翠步摇正轻摆着,更多了几分明媚来。
  岳老夫人满脸怜爱地瞧着她,林老夫人也微微冲她点了点头。沈家大夫人陆氏瞧到了她,眼中既有些不忍,又有些不屑,终还是挤出一丝笑来,微微点了点头。
  二夫人杨氏望着心儿,口中说道:“心儿不必拘礼,你虽不再是杨家的二奶奶,可沈、穆二家的情分还是在的,我们也不会因此生分。”
  众人闻言,都不由得微微皱了皱眉,不想杨氏竟不等旁人说话,便先说出这样的话来,也不知是何居心。
  倒是心儿,似乎早料到她会这么说,便淡淡说道:“二夫人多虑了,瞧到二夫人,心儿只想到了沈家,倒并未想起杨家来。”
  杨氏不妨她这么说,便笑了笑,说道:“这么说来,倒是我多虑了。心儿瞧着柔弱,实则倒是利落豁达之人。”说罢她瞧了心儿一眼,便低头摆弄着手中的团扇,不再多言。
  岳老夫人恐她再多说什么,忙冲心儿招了招手,说道:“来,心儿,让祖母瞧瞧。”心儿望着她慈爱的目光,便冲她浅浅笑了笑,走到她身旁来。
  岳老夫人拉着她的手,低头瞧到她腕上戴的正是自己送她的那紫檀小叶念珠,愈发喜欢起来,便柔声说道:“有些日子没见到心儿了,倒是出落得更加沉静了。”
  心儿笑笑,她便接着说道:“若是得空了,也该去外面瞧瞧去,整日待在这府里,也怪闷的。你们终究年纪轻,可不要像我们这些半截身子已经在黄土中的人这般沉闷。”
  说到这里,她转头冲着穆老夫人说道:“我知道你一向疼爱这孩子,可也不能这么小气,日日将她留在身边,若是有空,定要让心儿常去陪我说说话。”
  穆老夫人笑了起来,说道:“老姐姐还是这样的性子,一向喜欢女孩子陪在身边。”说到这里,她转眼慈爱地望着心儿,对岳老夫人说道:“心儿性子一向沉静,倒不是我要留着她在身边,是她孝顺,日日来陪我说话。”
  岳老夫人笑道:“终究是老妹妹好福气。”
  穆老夫人也笑了起来,说道:“既然老姐姐喜欢心儿,若是得空了,我便带着她去陪老姐姐说说话。”
  岳老夫人望着心儿,说道:“那是最好不过了,心儿,你定是要来的。”
  心儿无法,只得点头说道:“承蒙老夫人抬爱,心儿得空了便去看望老夫人。”
  岳老夫人听她应了,也高兴起来,众人便又说笑起来。
  心儿陪众人说了一番话,便退了出来,她刚走了几步,便瞧到一个清瘦的身影走了来,心儿躲避不及,只得上前福了个身,说道:“见过王爷。”
  幸郡王点了点头,说道:“许久不见四表妹,近来可好?”
  心儿笑笑,说道:“有劳王爷记挂,心儿这一向倒算得上安稳清净。”
  幸郡王微微点了点头,上下打量了她一番,说道:“本王看你倒是比从前还更清瘦了。”
  心儿抬眼冲他笑笑,他便接着说道:“既回了穆家,便好生修养着,世事难料,多思无益。”
  她不妨他竟会宽慰自己,忙说道:“谢过王爷的宽解。”
  幸郡王张了张口,终还是笑了笑,说道:“今日事多,便先行一步了。”
  心儿福了身,他便大步去了。绿果扶了心儿的手,说道:“这王爷待小姐倒是和善。”
  心儿笑笑,说道:“祖母说王爷的性子随了惠太嫔,最是和善不过了。”
  二人说着话,便瞧到沈家二爷沈仲彦正在不远处的亭子内,似乎在等什么人。他抬眼瞧到心儿来了,忙走上前来。
  心儿上前福了个身,轻声说道:“二哥。”
  他微微点了点头,说道:“方才问了穆世兄,他说你会经过这里,我便在这里等着你了。”
  心儿望着他,问道:“二哥是在等我?”
  他点了点头,想说什么,想了想仍还是没讲出口,只望了望心儿身边的丫鬟绿果。心儿明白他的意思,便冲绿果微微点了点头,绿果会意,轻轻福了个身便转身走了,只留了二人在亭内。
  沈仲彦瞧到绿果走了,才说道:“有些日子没瞧到你了,大哥与我都有些挂念你,特意来瞧瞧你。”
  心儿心中一暖,便笑了笑,说道:“有劳两位哥哥记挂了,心儿这一向倒是心静了不少。”
  沈仲彦抬眼打量了她一番,轻轻点了点头,说道:“气色瞧着倒比从前好了些。”
  “那二哥可放心了?”心儿故意问道。他点了点头,略有些犹豫地望了望心儿,半晌才轻声说道:“岳三哥他、他也记挂着你。”
  心儿不妨他忽然提到了岳明屹,不由得一怔,眼前隐隐绰绰又出现了那双狭长的眼睛,眼中执着又满是柔情的目光让人难以躲闪。她不由得有些出神,似乎这双眼睛已许久未曾出现在自己眼前,而不想他竟还记挂着自己。
  沈仲彦瞧到她有些出神,便接着说道:“心儿,岳三哥他心中颇为担心你,几次三番寻到我来问你的近况。今日,他也在府上,他、他只想见你一面。”
  心儿回过神来,避开他的眼睛,转身望着不远处的玉兰树,缓缓说道:“有劳岳三爷记挂了,只是我与他男女有别,不便再相见了。”
  沈仲彦闻言忙走到她面前,说道:“心儿,你与岳三哥本是情投意合,只是阴错阳差才未能结缘,如今、如今你二人……”
  

  ☆、高枝

  “二哥; ”心儿打断了他的话,说道,“我如今虽回了穆家,可我终究是杨家的和离之妻。我与岳家三爷; 本就无缘; 如今; 更是云泥之别,还望二哥明白心儿的心意。”
  沈仲彦叹了口气,说道:“心儿,你如今还是不明白岳三哥的苦心。他得知你回到穆家; 便将岳老夫人为他瞧中的亲事推了,岳家众人被他气得不轻,直到今日,岳将军还不肯同他讲一句话。他如此不管不顾,只因、只因在他心中; 早已容不下旁的女子。”
  心儿轻轻摇了摇头,抬眼望着他的眼睛说道:“二哥,沧海桑田,我早已不是从前的心儿; 还望二哥转告岳家三爷; 心儿感念他如此情深义重,可我如今早已断了这念想。”
  他闻言紧紧盯着心儿,半晌,才缓缓问道:“难道心儿心中真有了杨墨?”
  心儿想到杨墨; 眼中涌上一层雾水,忙垂下头,避开他的眼睛,缓缓说道:“一日夫妻、百日恩义,我与二爷成亲一载有余,如今虽已是和离夫妻,再不相见,可若说是要将往日恩情皆抛诸脑后,恐怕也并非易事。”
  沈仲彦望着她,心中有些不忍,张口想宽慰她几句,却还是开口说道:“你待杨墨情真意切,却不知杨墨他、他早已攀上了高枝,日后他便是驸马爷了!”
  心儿闻言不由得浑身一震,她抬眼望向沈仲彦,颤声问道:“二哥,你说什么?”
  沈仲彦横下心来,望着她的眼睛,缓缓说道:“来年二月,杨墨便要迎娶淳安长公主,圣上已经应允了。”
  心儿只觉得浑身如坠入冰窟中冷了起来,她呆呆地望着沈仲彦,半晌没说出一句话来。忽然,她觉得脸上也冰凉起来,忙伸手抚了抚脸颊,却发现不知何时,脸上早已满是泪水。
  沈仲彦心中不忍,忙从怀中掏出帕子来,轻轻替她拭了泪,口中说道:“心儿,我知道这话伤人,可却是千真万确,是幸郡王今日给太后娘娘请安时,太后娘娘亲口所说。”
  心儿只觉得心中针刺般痛了起来,自己离了杨家才两月有余,杨老夫人便急急地替杨墨寻好了亲事,日后杨墨便要成了人人艳羡的驸马爷。
  沈仲彦见她低头不语,眼中落下泪来,暗暗叹了口气,正要开口说话,便听到身后有人说道:“啧、啧、啧,果真是兄妹情深啊。”
  二人闻言,忙转身朝后望去,便瞧到沈家二夫人杨氏手中执着团扇,只身一人款款走了来。
  望着她那微微眯着的桃花眼,心儿不由得想到杨墨来,心中愈发痛了起来。她忙避开她的眼睛,垂下头轻轻将眼角的泪拭净。
  沈仲彦将手中的帕子揣回到怀中,叫了声:“二婶。”
  杨氏走到二人面前,心儿便轻轻福了个身,口中说道:“二夫人。”
  杨氏瞧到她红着的眼圈,心中不由得轻轻哼了一声,面上却仍带着笑,转身对沈仲彦说道:“仲彦,二婶许久未见到心儿,有些话要同她讲。”
  沈仲彦望了望她,又望了望心儿,只得冲她轻轻点了点头,转身走了出去。
  杨氏瞧着他走远了,才转身对心儿说道:“论理,你也当叫我一声‘二婶’,只可惜,你却不能认祖归宗,如今这般境况,想来日后只能在这穆家终老了。”
  心儿抬眼望着她,她的眼睛与杨墨的眼睛真是极像,只是她眼中多了几分嘲弄与讥讽。她冷笑了一声,缓缓说道:“二夫人才从家庵回来,便如此心急着来穆府,可真是记挂着心儿。”
  杨氏轻轻“哼”了一声,说道:“那是自然,想当初我落难时,四小姐终究也是去沈府瞧过我的。我还记得那时四小姐口口声声称我善妒、犯了七出,不想世事难料,最终竟是我安然无事,而四小姐却因毒害姨娘而被逐出杨府。”
  心儿望着她,缓缓说道:“究竟是世事难料还是人心叵测,想必二夫人比心儿还清楚。”
  杨氏缓缓摇着手中的团扇,眯起眼望着心儿,说道:“事实如何,谁又会在意?我好心劝告四小姐一句,即便是你有心四处哭诉,恐怕也只能惹来更多的非议。这些高门大户里的夫人、奶奶们,才不会关心事实如何,不过都喜欢在一旁冷眼瞧着热闹罢了。”
  心儿冷冷地望着她,说道:“二夫人在沈家家庵清修多日,本以为日后再见,二夫人会与从前不同,不想却并未有半点改变。”
  杨氏冷笑一声,说道:“是沈家薄情寡义,为何要我有所改变?若不是叔彦来年便要成亲,玉容又苦苦哀求,恐怕沈家两位老爷至今都不肯让我离了那清冷之地。”
  说到这里,她神色不禁有些凄凉,抬眼望着心儿,说道:“即便如今我回到沈家,可上上下下哪里还像从前那般待我?真可谓是世态炎凉、人情冷暖,如今,只有杨家飞黄腾达了,我在沈家的日子才能舒心些。”
  心儿望着她,摇了摇头,说道:“事到如今,二夫人还不知自己做错了什么,还想着倚仗杨家的势力重新在沈家扬眉吐气,真是可笑至极!”
  杨氏闻言挑起眉来,冷冷说道:“可笑?四小姐还真是不谙世事。若是四小姐娘家显赫,又如何会被逐出杨家?”
  心儿不妨她讲出这样的话来,又想到杨墨竟要尚长公主,不由得攥紧了手中的帕子,她的话似乎没有说错半分,却直刺到她心里。半晌,她才说道:“所以杨家老夫人才不惜要了二爷身边的姨娘和那未出世的孩儿的命,心急着将这杨家二奶奶的位子空出来,为的便是日后迎娶长公主?”
  杨氏不妨她竟知道了此事,怔了怔,冷冷说道:“既然你知道了,便也不瞒着你了,墨儿是要尚长公主了!”
  心儿不由得冷笑了起来,杨氏不妨她竟如此,厉声问道:“你笑什么?”
  半晌,心儿才止了笑,颤声说道:“我是替二爷感到可悲!你们一心只算计着如何对杨家有利,却没人替二爷他想想,你们可曾问过,他心中可愿意?”
  杨氏闻言不由得一怔,旋即便说道:“墨儿是杨家的子孙,他自然愿意为了杨家的前程而迎娶长公主。”
  心儿不由得感到一阵悲哀,缓缓说道:“这只是二夫人和杨家老夫人的一厢情愿!二爷在老夫人身边长大,最是孝顺,拼尽努力只愿博老夫人一笑。若是他知道最‘疼爱’他的祖母竟要了他孩儿的性命、将他的发妻逐出家门,二爷他该做何感想,你们可曾想过?”
  杨氏紧紧攥着手中的团扇,冷冷说道:“墨儿如何,不劳四小姐挂念,只是你要知道了,尚长公主之事,墨儿也是点了头的。”
  心儿闻言,心中如万箭攒心般痛了起来,她忍着泪,转过身去,轻声说道:“若是老夫人苦苦相逼,二爷他如何能不答应?”
  杨氏冷笑一声,便听到身后传来小丫鬟的声音:“夫人,筵席要开始了,众人正等着夫人呢。”
  杨氏应了那丫鬟一声,便绕到心儿面前,压低声音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