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明朝小娘子-第15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是,皇上。”
接下来就是男人的事,秦素兰这个调和的人该退场了。
秦素兰离开乾清宫再次遇到海公公,海公公身后有两个端着盘子的小公公。“恭喜善夫人,这是太皇太后赏赐您两匹来自蜀地的云锦。”
“代臣妇谢过太皇太后。”
“定会将夫人的话带到。”
秦素兰在出宫门的大道上遇到子仁,子仁像是专门在等母亲。
“娘。”
秦素兰苦笑,“今日进宫也不赖,得到了一些赏赐。”
“是父亲操之过急了!母亲出去定会遇到一些人,但无需理会,孩儿与父亲会处理好。”
“一些人?想求职位的人?”
“并不是,都是些勋贵。大部分的勋贵都有子侄在海上,他们需要挣得这个机会建功立业好保住家族的荣耀。
这次之所以有这么大的反弹就是那些文官不愿武官崛起。”
“边疆形势严峻,娘能不能给你的夏姨姨去信说说情况?”秦素兰问。
“自然可以,昀钧已经在来京城的路上。昀夏叔叔在备战,那边的情况也不是很好!”
秦素兰想到了一件事,“你父亲不是嫌弃那些官员回来得慢吗?何不来个赏赐,同样的路程谁最先抵达京城,谁就得五百两赏银怎么样?”
秦素兰年轻的时候喜欢用钱办事,现在也喜欢用钱办事。钱能使鬼推磨,钱也能使人疯狂。
“娘亲的主意不错,孩儿去与杨大人商议一番。”
正文 三九三、婆媳问题
三九三、婆媳问题
刘族的人没人敢对秦素兰摆眼色,他们的子侄需要刘涛提拔,需要子仁提拔,需要与子明赚钱,所以秦素兰就是刘族人要拉拢的第一人物。
这次是一个年过九十的老人家做九十五大寿,这算是人瑞了。
秦素兰就像是一尊佛,被尊放到正厅,凡是进门的人都要上前来问候一两句。
“夫人,这是妇人的孙女,您看如何?”老妇拉着自己的孙女说。
秦素兰看那娇羞的小姑娘,姿色不错。看向老妇,“您这是?”
“老妇想请夫人搭线,我这勤劳的小妮子配上东刘家的大郎很不错。”老妇人露出没多少牙齿的牙床。
像这求搭线的事情不少,大多数是两家看上了,然后找一个地位高的说媒求个好姻缘。
秦素兰一阵笑,“这事成,你去问问东边的刘家人,看看他们愿不愿意。”
“夫人,婆子家的也想请您……”
“夫人,俺家的小子也在今年成亲,想您……”
秦素兰一一答应,这些都是小事答应也无妨。
反倒刘余氏有些反感,她认为婆母这种身份的人不该过多与不讲究的人来往,有损身份。
“子仁来了。”
“子仁大人。”
“大人来了。”
子仁这是代替父亲来的,父亲忙走不开。子仁去拜了寿星公,再到母亲面前。
“娘。”
“夫君。”刘余氏走动一步去迎接。
子仁对自己妻子颔首,看向娘。“是何事让娘如此高兴?”
秦素兰看向那一堆站着的未婚少年少女,“他们就要成家立业了,刘家人不久将会更大,你手下的人也会更多。”
子仁看过去,“有几个不错的小伙,孩儿在私塾见过他们。”
底下的人更高兴了,能入主家人的眼就不怕不能飞黄腾达。
刘余氏知道夫君手里有空缺,想着回去引荐一些娘家的人给夫君认识。
子仁来了应酬自然是子仁的事,这样减轻了秦素兰许多压力。一个男子顶半边天!
参加寿宴回来后,秦素兰在二门处遇见小孙子小鸣。秦素兰那一个粗粮做的面饼给小鸣,“这是从寿星公那儿求来的面饼,吃了就能长命百岁。小鸣要不要?”
“要。”小鸣接过去,“谢谢祖母。”
小鸣刚想咬一口,刘余氏伸手去拦住,“这面饼需要配茶吃,这样才不会割喉。回去坐着吃,这样才能吃得更舒服。”
“好。”
子仁对娘亲说:“娘亲外出这么久也累了,不如早点回去休息。”
秦素兰确实有些累,“也好,你们也早点休息。”
三人便在二门处分别,秦素兰回了自己的院子,子仁与妻子说几句话便去书房,刘余氏带着儿子回自己的院子。
刘余氏对儿子说:“小厨房今日做了小米苏,小鸣要不要?”
“要。”对吃的小孩最喜欢了。
“可是吃了小米苏就不能吃这个了面饼了,小鸣只能选一样。”
小鸣有些不知怎么选,他还不懂要那个好一点。
“不如这样,小鸣先吃了小米苏再吃这个。”
娘亲给出了提议不用自己思考,小鸣便答应,“好。”
“那你先把手里的面饼给娘亲。”刘余氏拿到了儿子手里的面饼便给了身边的丫鬟,示意丫鬟处理掉。
丫鬟拿着面饼便想到厨房去蒸热自己吃。
暗处看到一切的小祺出来拦下丫鬟,“将面饼给我。”小祺不知自己做的对不对,他认为母亲这样做就是不对。
“小祺少爷这是粗粮,贱物不能吃。”丫鬟说。
小祺拿过丫鬟手里的面饼,“怎么与母亲说不用教你了吧。”
丫鬟被小祺少爷的冷面色给吓到,丫鬟不知那里惹怒了少爷。“奴婢明白,奴婢就说是奴婢吃了。”
“嗯。”小祺转身离去,顺手将面饼的一角掰下放嘴里嚼。这种面饼确实不怎么好吃,粗粮做的没有细粮的顺喉咙。
小祺以为这样就能保住母亲的面子,遂不知这一幕让比小祺更晚一步进门的刘涛给看到。
刘涛将这一幕告诉秦素兰,并吩咐道,“让她每日给你立规矩一个月。”这样心大的儿媳需要好好磨磨。
儿媳都看不起自己的婆母还想下人看起主母?
“这不过是一件小事,不用罚这么重吧?”立规矩就是站着伺候婆母吃食,婆母休息了才能回去休息。一日站下来第二天还能走路?
“既然是刘家的人,就得要实心实意为刘家好,她若是不愿意,让她回去。送余家三五个实缺也无所谓。”刘涛转向她,“她在你跟前立过多少规矩?这是给她一个教训,她为人媳就该丢弃小女人家的脾性。这样纵着她就是你的错,你若是不罚她,罚你好了。”
秦素兰伺候他更衣,“好罚我好了,罚……”秦素兰本想说罚她到他书房去站,然后来个红袖添香。转一念又想到他书房里人来人往不绝便熄了这个念头。
近些日子来确实感到刘余氏没有以前谦恭,她想原想着过些日子就会好。可她已经回京城三个月了,该磨合的地方也该磨合了吧。秦素兰想着确实该好好调教调教刘余氏。
秦素兰让刘余氏立了两天的规矩,刘余氏就受不了了。
刘余氏认为她既要管着家里又要到婆母跟前去立规矩,像个累死累活的骡子。她心里委屈,婆母一点也不能体会她的苦。
刘余氏不敢向夫君诉苦,只能在儿子面前说苦表现累的样子。这样通过儿子的口间接让夫君知道,婆母是怎么待她的。
这日子仁回房见到疲倦的妻子在打瞌睡,疼惜一番,妻子这几年在京城养尊处优,没受过多少苦。突然让她立规矩确实难为她了。
“夫君,你回来了。”刘余氏过去伺候夫君更衣。
“嗯,路过明记,见着好东西给你带了件。”
一件精细的金丝缠绕而成的发簪很是漂亮。
“谢夫君。”刘余氏心中内疚了,让夫君夹在婆母与她中间确实让夫君难为。她不打算告状,不想让夫君难为。
正文 三九四、战争前夕
三九四、战争前夕
某日刘涛对子仁说:“你已经而立之年,你官位不低,你要不要搬出去住?不远就在隔壁的院子,到时候在两家的墙壁上开个小门,方便两家来往。”
子仁大惊,父母在不分家除非皇上敕封一户两侯。父母在而分家是个大不孝的事,“父亲为何要提出来?是我的问题还是余娘?”
是了,是余娘。余娘待母亲不好,所以父亲想将待娘不好的人清出去。
子仁站起来说:“这里是我的家,我不会搬出去,娘也不会搬出去。你若是看不惯余娘你搬出去好了。”
这个儿子什么时候学会这么强硬了?
“那就不分出去,将隔壁的院子拿下,然后开个小门,你带刘余氏到那边去住好了。离着远一些会比较好。”
子仁永远搞不懂父亲在想什么。
“余娘是母亲的儿媳,总是要到娘亲的跟前去,您不能阻挡余娘见母亲。这是儿媳与婆母的关系,父亲你不用管。父亲你不觉得你插手了母亲生活太多了吗?”
这段日子刘涛学会了平常心看事,他平静地拿出公文,“这段日子一有空就在想这个问题,既然你不想搬就算了。”
“我会吩咐好余娘,让她安分些。”子仁知道父亲的不可理喻。
“为父分析了一下,刘余氏能这样骄傲是因为她娘家的崛起,如果打压一下余家,她是不是就不会这样了。”刘涛说。
父亲的话再一次刷新子仁对父亲的认知,为了母亲,父亲居然想将余家打压下去!需要这样做吗?
“需要如此大费周章?儿子会处理好,无需父亲担忧。”子仁是对这样的父亲无话可说。
刘余氏的问题不是问题,刘涛随即与子仁谈论朝堂上的事。
子仁回房并没有教妻,而是在次日下朝后与大舅哥提了几句,让岳母找余娘回去调教一番再送回来。
刘余氏是欢天喜地地去,眼红红地回来,想是受了不少来自母亲的教育。自那以后再也不敢对婆母有不敬的行为,事事都请示婆母。即便是心里的非议也少了许多。
秦素兰很挫败,她认为自己是个失败的婆母。对儿媳的调教居然要借夫君、儿子的手。
秦素兰是被压迫过来的人,小时候被长辈压迫,成亲后虽然自由了几年但还是被刘涛压迫了一辈子,所以她不怎么想压迫别人,尤其是身边的人。
对于刘余氏的小性子其实她还是能忍的,互相包容也是能过下去。
一天夜里秦素兰对刘涛说:“看着余娘红眼睛就知道她受了娘家的不少教育,看着可怜。”
刘涛给她一个鄙视眼,“继续擦头。”
“哦。”继续给他擦头发。
“皇太后病重,你想她活久一点还是现在就……”
秦素兰捂住刘涛的嘴,“这种话就您敢说出来,要是被外面的人知道怎么办?”
“知道又如何?杨士奇与杨荣辞官,现在的朝堂谁敢与我做对?”他说得霸气。
“我害怕,我怕死。要是被外人知道我们就有可能再进一次诏狱。”“人说越老越怕死,我是真怕死,我的年纪到这了。我还能活几年?”过了四十五岁的老妇还能活多久!
刘涛抢过面巾,将面巾扔到地上用此表现他的生气。他不喜她说老,更不喜她说死。
秦素兰知道错了,“我错了,错了,真的错了。我不该说那些话,不能说那些话。我定会与你一同走,只要你还在一天我便在一天。我会活着好好的,活到九十岁。”
刘涛还是在生气,他不管这妇人,自己做自己的事去。
将近三更天,秦素兰带着宵夜去书房。她需要冒着夜里的霜雾去哄那个男人,真是越老越小气。
“娘亲!”子仁奇怪这么夜了娘亲怎么到前院来。
秦素兰让一下位置,让子仁看到夜莺手里的食盒。“给你父亲送夜宵。”
子仁明了,母亲这是与父亲吵架了。“父亲怕是不愿与你回去。临近秋季蒙古人南下打草谷,一下子打劫了五条村子杀人无数。父亲大怒,怒守边疆的人没用。父亲要英国公张辅去一趟边疆,边疆守将需要清理一批。”
“如果要出征,你们不用上战场吧?”
这个问题很难答,子明是必定会上战场的。而他就不知道了,子仁想如果需要,他也是会到战场上去。
“会不会?”
子仁唯心地说:“不会,战场上用不上我。”
秦素兰信了。
秦素兰将夜宵送进去,刘涛正与一些大臣商议事。
书房灯火通明,秦素兰一眼就看到了一幅地图,上面标注的是粮食运行图。刘涛要求每一艘北上的商船都需要携带三百到五百不等的粮食,这些粮食将会在天津中转,转运致烟台,从烟台到居庸关、嘉峪关、山海关等地。
走草原比山地快,就是怕有强盗。
“夫人。”
“善夫人。”
秦素兰福身,“送来一些夜宵,各位大人请用。”
夜莺将夜宵一一端出。
秦素兰亲手将夜宵端给刘涛,“吃点夜宵更有精力。”
这里人多秦素兰也不好多留,给刘涛一个暗示,让他早点休息。
秦素兰在回去的路上思考许多,突然对夜莺说:“他们父子三人必定有两个会到战场去,我的准备点什么?铠甲、战矛、战马?”
夜莺想了想,说出自己的经验。“第一你得准备干粮,耐储存的又能补充力气的干粮,还有方便携带的。第二需要准备一些棉衣,厚鞋子。厚鞋子特别重要。”
秦素兰想着这两点回去,躺在床上念念有词,她恨不得马上就天亮好去准备东西。
天没亮秦素兰就让人出去传话给那些点心铺子,问问他们有没有一些耐储存的又能补充力气的干粮。要是没有,马上做,马上想。
婆母突然的异常的举动让刘余氏很疑惑,“婆母您这是为何?”
秦素兰将自己的猜测告诉刘余氏,“人多力量大,你也帮着想想。你夫君刚到而立之年。正是将功立业的时候,定会想到战场上分一份军功。好为将来添加些履历。”
刘余氏觉得婆母说得很对,她也去想,她还要回娘家去问问。夫君的命最重要。
正文 三九五、战争开始
三九五、战争开始
子仁在城门处见着远处二来的马车,“到了。”
小斯识趣快快跑出去拦车,“于大人,于大人。”
于谦被请了下车,子仁走过去,“于兄,好久不见。”
“子仁,多年未见你可还好?”
“风波多!这些事以后再说,目前的情况你了解多少?”子仁带于谦到冬子的医馆去。
“信差带来的信都看了两遍,朝堂与边疆的事基本了解了。”
于谦一天被三道信催赶路。家里的夫人得知要是让他一人先行到京城,善夫人就送她们一匹蜀地制作的云锦,她们就无情地将他送上了路。他于谦就这样被家里的夫人安排轻装上路!
“好,情况是这样的。你马上就要到辽东去,去押送粮草。辽东将会有一队三千人的队伍让你带到居庸关去。”子仁认真地对于谦说:“粮草五百石。”
于谦心中一紧,“就三千人?”辽东到居庸关强盗多,三千人根本护送不了这么多粮食。
子仁将于谦带到一个守卫森严的地方,“就三千,一千人是从一些水寨抽出来的军卒,两千是从海上回来的杀才,一个个杀人如麻,就是散漫了些。”
这时于谦才发现子仁带他去的地方不是去见刘少师,这个满眼都是侍卫的地方是哪?“这是哪?”
“你马不停蹄地回京一定疲惫不堪,现在你得睡一觉,醒来后进宫向皇上磕头,接着领命到辽东去。没得时间浪费,这里有一种药能让你快速入睡,不能让你完全恢复精气神。但能让你恢复大半的气力。”
于谦以为子仁要害他,刚想呵斥子仁便见同窗胡天浩从里面出来。
“延益(于谦的字)”
“天浩。”
胡天浩过去对于谦说:“延益,能见着你真好!如果我能从战场上活下来,定与你不醉不休。”
“天浩,你要出发了?”于谦问。
“是的。”胡天浩拍拍胸脯,衣领子里露出明黄一角。
明黄,皇家专用物。
于谦明白,这是天浩得到的圣旨。
“我这次直接去北地,延益,你一定要活着回来。”
“你也是。”“天下真有奇药让人睡一觉就恢复真元?”
胡天浩摇头,“这只是一种讨巧的药罢了,它主要是让人快点入睡。它是第一次有用,人服用第二次就没了这个效果。”
这时外面匆匆跑来一位士兵,“报,大人,边疆新消息。也先(敌军首领)已经集结三十万大军,敌军先锋队已经突破宣府。少师要求所有大臣到乾清宫去。”
听到这个消息于谦与天浩立即跑向皇宫,子仁进入院子叫其他人。
正统六年七月,也先挥刀出鞘。蒙古奇兵分四路南下,分别是辽东、甘肃、宣府、大同。
战争全面爆发。
即便有准备一二,朝中大臣还是慌了张。因为没有完全准备好。
刘涛也没想到战争会来得如此的快!
“敌军如此快地南下,只有一个可能,我们的人暴露了。”胡濙说。
刘涛相信胡濙说的,过去的一年他们派了不下三百人渗透蒙古各部,蒙古人提前南下只能说他们发现了大明的意图。
蒙古兵南下的消息不仅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