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填房重生攻略-第1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些个愣头小子,可会偷懒了。”周妈妈探身往前一看,圆门后头几个小斯正扛着麻袋经过。
    同样大小的麻袋抗在肩上,一个高大小斯竟比不过另外几个瘦弱的小斯,走得步履蹒跚,就跟几天没吃饱饭似的。
    “嗯?”方霏微怔,往圆门外望了望,瞥见几个小斯肩上扛的袋子上头均印了个方框,便径直往圆门中走去,叫住那名高个子小斯,“你们肩上扛的,可是洛河对岸方家铺子送过来的东西?”
    高个子正好借机停下来歇歇,放下袋子后,忙撩起衣袖抹了把汗,憨厚地道:“是啊,正是方家送过来的大米,可不是一般的重。”
    “尽瞎说,一袋子米总不过就几十斤,能重到哪里去。”周妈妈瞪了那憨厚木讷的小斯一眼,急冲他使眼色,可惜被对方完全无视。
    “打开看看。”方霏垂眸盯着地上那个已经彻底变了形的麻袋,隐隐有些不安。
    刺啦!
    麻袋被小斯徒手撕开,方霏走近一看,不禁倒抽一口凉气,那袋子里装的哪里是大米,根本就是七成石子混着三成米,混装在一起,难怪会重得不像话!
    “夫人……这……”周妈妈知道方霏换了米铺的事,有些尴尬地望着方霏。
    “别声张。”方霏回身睃了她一眼,才朝那木讷小斯道:“去把刚才跟你一起搬东西的人全都喊过来。”
    赵家人办事着实神速,前天刚吩咐换了米商,今天下午第一批米就进了库房,若不是方霏碰巧经过,混在好米中的那一袋石子估计已经进了库房,和好米混到一起去了。
    那些小小的白石子出自洛河泥沙中,大小跟米粒相仿,却坚不可催,得用铁锤才能砸烂,赵家这群少奶奶们养尊处优惯了,嚼到一颗,还不得被磕掉牙?
    周妈妈当即就埋怨上了,说方家村的人太不知好歹,方霏好心好意的关照娘家人,他们倒好,拿这些比米重两倍的硬石子来坑人,这是上顿撑破肚,下顿喝北风的节奏。
    别人也就罢了,但方耿经商数载,在方家镇有口皆碑,且会做这种事?方霏连想也不用想,只吩咐几人先别声张,刚巧赵家送米过来的伙计还没走远,便让人追出去,把小伙计喊了回来。
    那小伙计二十出头,立体的五官俊美无俦,下巴上的美人沟更是平添几分贵气,紧抿着薄唇,寡言少语,怎么看都不像是米铺里的小伙计。
    但这人确实是个小伙计,还是个来路不明的小伙计。
    那还是在方霏出嫁前,约摸半个月的样子。那一日天降暴雨,持续了一天一夜,洛河水位猛涨,他就在那时来到方家镇,躺在洛河渡口下方的芦苇荡中。
    到了第二天早晨,雨收云散,天气晴好,方裴闹着想要吃芦芽,方霏便自己提着篮子去芦苇荡采摘,顺道散散心,捡回了奄奄一息的小伙计。
    当时不知在河水中泡了多久,全身都肿了,方霏将他送到镇上交给方耿后,又去请医为他施针,花了半天时间,才勉强救回他一条小命。
    等方霏再见到他,已经是十天后的事,安静得像是从画卷中走出来的男子,眼睛里却似蒙了一层霾,隐去锋芒,使得整个人看上去稍显木讷。
    方耿说,他这样子多半是失忆了,但依着他的情况,能捡回一条命已经很不错了。就这样,他留在方家的铺子里做了伙计,方耿替他起了个名字叫‘方洛’,寓意他是从洛河边捡回来的。
    方洛平时沉默寡言,来铺子里买东西的小媳妇大婶子总爱拿他打趣,方洛从不理会,别人问话也不愿多回答,惜字如金,多半用点头或者摇头来回答,一天下来,所说的话屈指可数,唯独在救命恩人方霏与方耿面前,才会有问必答。
    一听到方霏让去追那送米的小哥回来,几个粗使丫头高兴坏了,争先恐后地冲出门去,大喊着‘等一等’。
    方洛却似根本没听到一般,依旧不紧不慢的赶着驴车往巷子出口走,车上另一名伙计回身看了一眼,道:“小哥,赵家人好像喊咱们呢。”
    方洛头也不回,专心赶车,直到后方远远地传来方霏并不是很高的声音,才猛然勒住驴车,利索地跳下来,大步往回走去,“大姑娘,何事?”

☆、031 病来

南街,镇上最繁华的地段,一栋三层高的豪华高楼大门紧闭,门口的小圆凳上,青衣小斯正歪着脑袋打瞌睡,口水从咧开的嘴角里溢出,下巴上挂着一条银丝。
    街道上行人熙熙攘攘,过路的行人不时抬头仰望,甚至有人干脆停下匆忙的步子,驻足观望。
    三楼檐下挂了展八角宫灯,绘着美人牡丹图,八个角均悬挂着系了银铃的彩色穗坠,微风一吹,铃声清脆。不过,宫灯再华丽,也远远比不上靠在栏杆边上倚楼远眺的倩影动人。
    素白纱衣的女子面上蒙了白纱,三千青丝柔顺地伏贴在她纤瘦的后背上,纤纤细腰,弱风扶柳,举手投足间仪态万千,似有磁力一般,让人舍不得挪开目光。
    楼下驻足观望的行人越来越多,女子却视而不见,神采奕奕的眸子远远盯着长街尽头,直到街上行来身材略胖的中年妇人身影,女子陡然欢呼起来,起身快步往楼里走去,蹬蹬蹬地下了楼。
    “妈妈~!”到了一楼,女子老远就喊了一声刚从外面进来的中年妇人,快步迎上去,紧张地问道:“怎么样了?他……没事了吧?”
    中年妇人睃她一眼,嗔道:“妈妈我出马,还有什么不放心的。”此人正是挽香楼的老。鸨子,刚从赵家回来的刘氏。
    白衣女子松了口气,一颗悬着的心总算是放下了,刚想开口言谢,刘氏却已抢白道:“子菁呐,为了你,今儿我可是得罪了知县夫人,往后你可别再隔三差五的闹脾气不见客了。”
    笑容僵在唇角,白衣女子神色暗淡下去,苦笑道:“妈妈放心,往后……不会了。”
    “那就好,快回去歇着吧,晚上郑公子约了好友作诗呢,你可得养好精神。”刘氏喜笑颜开,亲昵地拍了拍女子肩膀。
    这桩生意不但讹了赵家大房一万两银子,还让心高气傲的柳子菁对自己言听计从,刘氏乐得眉开眼笑,见了谁都是一副好脸色,连门口打瞌睡的小斯也懒得教训。
    --*--*--*--
    赵家大宅绕湖而建,分做东西两半,大房在东院,二房在西院,大房没回来前,赵家宅邸的规模不足现今四分之一,且整个宅子都是二房住着。
    老太爷回祖籍后,大房才住进来,二老爷夫妻二人嫌人多挤得慌,便搬去了县衙后院住,只留下一群姨娘住在祖宅,直到大房将宅邸扩大了好几倍,二夫人才又搬回来。
    不为别的,老祖宗办事向来滴水不漏,雷厉风行,二房午前才收到大房要归乡的书信,午后大房的马车队伍就已经到了家门口,二房被杀了个措手不及,什么东西都没整理。
    赵家嫡系一向扎根京城,二房从未想过大房会回祖籍,赵家这些动产、不动产早就当做了自己家的,压根儿没想着要收纳进自己腰包里,才算是自己的。
    大房一回来,就接管了赵家的田产房屋地契,二房断了收入,指着二老爷那点微薄俸禄度日,上上下下上百口人迟早得出去讨饭,住回来则不同,吃穿用度全是公中出银子,不用花自己半个子儿。
    二夫人搬回了西院住,二老爷则是两头住,衙门里事多就住在县衙后院,闲时便回西院住,老祖宗倒也没说什么。
    多年来,二夫人与大房交手数次,头一次栽了这么大个跟头,气得两顿饭没胃口,又被勒令去守灵守了一整夜,早上一回到西院就病倒了,指派了大丫鬟绿春去老祖宗那回禀一声,说今日就不出去跪灵了。
    老祖宗刚喝完药,苦得整张脸都皱成一团,一早过来请安的方霏忙接过金灵端上来的漱口水,再递到老祖宗手里。
    二夫人身边的大丫鬟绿春揣着手,恭敬地候在一旁,等着回话。
    “让她好生歇着。”漱了口,老祖宗拿着帕子擦拭干净嘴角的药汁,面色缓和了许多,“这些天她也该累坏了,让她多歇几天,要尽孝道也不在这两天,别强撑着,省得到时家里又得办场丧事。”
    绿春听得头皮发麻,满口应了,回到西院复命时,却不敢原话照搬,只捡好听的回,说老祖宗让二夫人多歇息几天,养好了身子再出去跪灵。
    二夫人瞪了绿春一眼,“老祖宗就没说别的?”话音嘶哑,似利器刮过锅底,刺耳得紧。此番她先是气郁,夜里又受了凉,这病倒还真不是装出来的,说起话来喉咙生疼,咳起来更难受。
    昨天的事,二夫人是怎么想也想不通。
    宋大奶奶娘家远在京城,以前大房在京里还好说,有娘家人帮衬着,别的不说,光大房那几个姨娘就不敢造次。这一回了祖籍,宋大奶奶举目无亲,无依无靠,又哪里来的面子,能去摆平挽香楼的刘氏?
    而一向疼爱重孙的老祖宗这次居然没出面,就连老祖宗身边的吴妈妈,从始至终也没站出来替大房说过半句话,等到好戏落幕才起来训人,还是各打五十大板,着实奇怪。
    “真没说什么,老祖宗说知道夫人您这几天累着了,特意让您好好歇息……”绿春一个劲儿摇头,忙吩咐小丫鬟端了早饭过来。
    二夫人拿起筷子只吃了一口,便全数吐了出来,昨天是没胃口吃饭,今天是想吃也吃不下,喉咙里跟针扎似的疼,不耐地挥挥手,皱眉道:“撤下去,给我熬点清粥来。”
    守灵整夜,二夫人困得要死,刚过子时就熬不住了,可灵堂里还有别人在,走不得,又不敢打瞌睡,硬是强撑到凌晨,回西院倒头便睡下了。一觉醒来,竟难受得快要了命,肚子饿得紧,可又吃不下东西,浑身也没力气。
    这病倒是正合了二夫人的意,昨天闹得不光失了面子,连里子也没了,她今天可没脸再去前院丢人,便故意让人将病情说得很是严重,起不来床。
    二房几个姨娘听闻二夫人病倒,忙赶过来探视,却被拦在外间不让进去,说是怕将病气过给她们。几个姨娘哭哭啼啼的闹,被二夫人扯着嗓子一顿训斥,才乖乖的去前院磕头了。

☆、032 置产

“都说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老祖宗那边还没见起色,得,家里又多了个病号,唉。”周妈妈感慨道。
    刚从宜宁堂回来的方霏正捧着近日采买的账本子瞧,听周妈妈这么一说,当即抬头瞟了她一眼,吩咐道:“你去小库房挑点东西,送到二夫人那里去,就说知道她这几日费心了,让她好生休养。”
    “哟,这会子怕是喝了药该睡下了吧,要不改天再去……”周妈妈不乐意了。
    小库房里的东西,都是老祖宗私下给的,当初婚期定得急,方家根本来不及置办嫁妆,老祖宗想得周到,连嫁妆一起送过去了,方霏几乎是净身进的赵家门。
    老祖宗中意重孙媳妇,嫁妆里可塞了不少好东西进去,而谁都知道二夫人昨天失了面子,今儿就传出病倒了,十有*是在装病。
    “这二夫人倒是挺会挑时候病的……”周妈妈又补了一句,说完不时拿眼风小心地偷瞄方霏。
    “所以我才让你过去瞧瞧,看看是不是真病倒了。”方霏合上账本子,正色道:“昨儿是我吩咐她去守的灵,真病也好,假病也罢,咱们都得走上一趟,省得我这个做婆母的落人口实,说我苛待儿媳妇。”
    “哎,那我就去探个虚实。”周妈妈想了想,也觉有理,立即动身去了小库房挑礼品。
    挑来选去,周妈妈是这也舍不得,那也不舍得,最后,挑了几颗个头小的山参出来,问过方霏后,才用锦盒装了,准备送到西院去。
    “对了。”方霏扫了外间的‘门神’一眼,“把水莲带上,显得咱们有诚意些。”
    水莲是方霏院里的大丫鬟,周妈妈是管事婆子,两人一同过去,跟方霏亲自过去的效果差不了多少,也算给足了二夫人面子。
    周妈妈点头称是,退出去将礼品盒子转交给了小丫鬟,又带上了水莲,一行人往西院去了。
    阳光透过花窗照射进来,在桌案上投下斑驳光影,桌案后静坐的方霏怔怔地望着光晕出神。周妈妈一走,整间屋子都安静下来,万籁俱寂,空旷而凄凉,也许,老祖宗指派周妈妈过来,是正确的。
    方霏无奈地笑笑,而后起身取了件白色的麻布长衫孝服,往身上一披,便出了门。
    老太爷辞世,赵家上上下下都戴了孝,连各房各院养的猫狗,也给套了个白褂子,从高处俯视,只见整个宅邸遍布着三三两两的白影。
    方霏埋着头穿庭过院,穿过后园,往东侧门疾步行去,她身量偏瘦,个头中等,又披着宽大的孝服,游走在赵家大宅中,倒也不甚显眼,这一趟出门,格外顺利。
    东侧的小门是供平日后厨采买货物进出用的,而今正是多事之秋,一整日都开着门,到了夜里才会关闭。这几天进出的人太多太杂,守门的小子也懒得一个个盘问,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角门外,是一条狭长的巷子,专供赵家采买日常所需用,定下的柴油米粮等物品,均是由商户送到角门前,管事查验过后,才搬入库房,再分到各房各院。
    昨日的事,方霏一时也想不到是哪个环节出了问题,本想让方洛将那几袋子石子运回去,又怕打草惊蛇,便让方洛回去通知方耿,让他今天午时亲自过来一趟。
    方霏抬头望了望天,时辰刚好,出了角门后,老远的便见方耿已经等在巷子那头,赵家这几日大半丧事,进进出出的人多,管事忙不过来时,送货的商户等在外头也是常有的事,方耿站在队伍后头,倒也不是特别扎眼。
    “耿叔,这边说话。”方霏低着头,经过方耿身边时,才压低嗓子说了一句。
    方耿会意,等方霏走远了,才悄悄的跟过去。
    “大姑娘,出什么事了?”一赶上去,方耿便迫不及待地问道。
    方霏左右看了一眼,长话短说:“耿叔,昨天送过来的米中被人掺了几袋石子,暂时被我压下来了,你回去好好查一查。”
    从方家镇到渡口,横渡洛河,再抵达赵家,这段路基本都是大路,来来往往的行人络绎不绝,又是在大白天,想堂而皇之的将几袋子米换成石子,绝不是件容易的事,多半儿是出了内贼。
    方耿倒抽一口凉气,蹙眉道:“昨儿赵家虽然催得急,可装车前,我每袋子都亲自查验过的,居然还会出这种事?确实得好好查查了。”
    方霏点点头,又问道:“对了耿叔,铺子的事怎么样了?”
    方家所经营的铺子在镇子上一家独大,但方家镇实在太小了,不足赵家镇的五分之一。上次回去时,方霏便打算在赵家镇开一家铺子做分店,有赵家这个大主顾顶着,即便不做别家的生意,也是能小赚的,二则方便联系,省得方霏两岸来回的跑。
    “已经有眉目了。”提起这事,方耿面上一喜,“南街的徐家公子在外省谋了个差事,正打算出售祖宅举家搬迁呢,上任日期在即,正急着出手换现银,价格能压下来不少,比租铺子要划算得多,约了今儿下午谈,合适的话,就把契约写了。”
    南街是赵家镇最繁华的一带,商铺林立,甚少住人,但这样的地方一般价格都不菲,方霏想了想,道:“这些事,耿叔你看着办吧,对了,银子够么?不够我这就回去取。”
    租来的铺子始终是别人的,虽然一次给的租金不多,但长年累月的累积下来,到还真不如买下来划算,何况南街上的铺子,只会升值不会贬,将来不想经营了,转手再卖出去,价钱绝对不会比现在少。
    “用不着,这些年还是攒了不少家底儿的,大姑娘的银子自己留着吧,将来等离了赵家,咱用处多得是。”方耿笑了笑,话语里憧憬着离开赵家镇后的日子,顿了顿,才想起来最重要的事还没问:“对了,大姑娘,往后有事我怎么才能联系到你?”
    “这个么……”方霏咬着下唇,想了想才道:“这样吧,送货的单子我会仔细盯着,如若有事,就在清单上挂个‘九’的零头,隔天午时我就过来。”
    “嗯,我看行。大姑娘,往后若有事,你让人往铺子里捎个口信就成,我得了信儿就立刻赶过来。”方耿点点头,又把南街铺子的位置仔细交代了,才道:“大姑娘,你赶紧回去吧,别被人发现就不好了。”
    说完,两人各自离开,一个往巷子里走,一个往巷子外去了。
    --*--*--*--*--
    作者君的废话时间…可以不看…能坚持看完的都是真爱粉啊!
    下午十四点就换榜了,不能赖在青云榜上了,呜呜呜~~~
    喜欢看文的亲别忘了收藏啊!收藏后直接从书架里就能找到,不然俺就消失在茫茫书海中,再也不见踪影了,嘤嘤嘤~~~~

☆、033 出殡

自大闹家祭日后,二夫人一病不起,使得赵家逐渐趋于平静,该养病的养病,该磕头的磕头,该守灵的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