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公主,上将军-第13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他狡黠一笑,“赠哪一个灯笼,由不才在下说了算。在下略通道法会看面相,会把最适合你的灯笼赠给你。”
围观的百姓笑哈哈,“说的好听,只怕是看谁才华高就赠好的,看谁差就赠普通些的,是也不是啊?”
本是句玩笑话,不想那书生深以为然地点点头,“没错,就是这样。”
他的诚实又掀起一阵笑声。
宁承治朝池公公使了个眼色,后者拿出一块银锭子放在摊上,态度颇为倨傲,“这是十两银子,足够把你整个摊子的灯谜都猜过去了。”
有人蹙着眉头,心想哪里来的权贵这样傲慢,不知道穷书生最讨厌仗势欺人的权贵么?
不想那摆摊的书生仍是笑呵呵的,“好,那你们猜吧。”
池公公从摊上拿起一个灯谜,打开之后交给宁承治,他看了半晌,“一点忠心诸葛亮,三战吕布刘关张,口说无凭司马懿,十大功劳赵云将,打一字。”
周围人听见他念诵谜面,纷纷小声讨论起来,“这题难了,这么多历史人物!”
宁承治本想在玉扶面前显示威风,没想到一来就遇到这么难的题目,只好把谜题递给玉扶几人,“你们瞧瞧能不能猜出来。”
反正他是猜不出来的。
玉扶接了谜面,递给顾述白二人同看,兄妹三人头凑在一处,边看边商量,分外和谐。
宁承治忽然有种自己是多余人的感觉,想到他在顾侯府门前看到众人欢欢喜喜的模样,终于意识到他打扰了他们的喜悦。
这并不能让他内疚,反而让他觉得愤怒气恼,气恼顾述白霸着玉扶,以兄长的名义和她共处一个屋檐下,自然比旁人亲近。
他要想个办法,把这两人分开才是。
“陛下,已经猜出来了。”
顾述白轻声说道,很快把谜面递给他,抬高了声音:“是一个計策的計字。”
“計?”
宁承治听了答案还没反应过来,却听里头那文姓书生大声拊掌,“这位公子答对了!就是一个計策的計字!”
“文兄,这答案从何而来?”
人群里也有人疑惑,顾述白笑着看了玉扶一眼,玉扶款款道:“其实这个谜面里的诸葛或是刘关张,都是障眼法。真正有用的信息是那几个数字,准确地说是每句的第一个字。一点、三、口,就是一个言字旁,加上十,便是一个計策的計字。”
“原来是这样啊!”
众人恍然大悟,“这位公子和这位小姐,真是有才华的人,这么快就猜出答案了!”
顾述白和玉扶对视一笑,在旁人看来他二人是一对天造地设的璧人,在宁承治看来却碍眼得不行。
偏巧有方才被池公公挤开的人在旁冷嘲热讽,“有些人有权有势就是个草包,没有猜谜的本事挤进来做什么?贻笑大方罢!”
这话立刻引来旁边一阵哄笑,宁承治面红耳赤,池公公高喊一声,“大胆!”
“罢了,不必跟他们细说。”
宁承治恨不得把身份拍出来吓死这些草民,可一来不安全,二来又恐市井传言他没有才华,倒不如不说身份。
他朝玉扶等低声道:“前头就是玉膳楼,朕到那边等你们,你们快些过来。”
玉扶不动声色,“好,陛下先去用些点心,走一路也该累了。”
宁承治带着池公公灰溜溜地离开,被成为文兄的书生提着两盏自己扎的灯笼上来,递给顾述白和玉扶各一盏,“在下三生有幸,能见到二位人中龙凤。二位的面相……贵不可言,贵不可言!”
顾述白笑着接过花灯,“那方才离开的那位公子,你就看不出他的身份么?”
要说贵不可言,谁能比皇帝还贵重?
文姓书生不屑道:“他固然贵重,却俗不可耐,不必提他。二位请看小生赠与二位的灯笼,喜欢不喜欢?”
顾述白低头细看,只见他和玉扶灯上的诗句和画都有所不同,他的灯上是凤凰浴火,文采辉煌,上头的诗句是:
金井栏边见羽仪,梧桐树上宿寒枝。
五陵公子怜文彩,画与佳人刺绣衣。
饮啄蓬山最上头,和烟飞下禁城秋。
曾将弄玉归云去,金翿斜开十二楼。
顾述白细味诗中寓意,这首诗写的是凤凰归去,隐有伤感之意,他心中有些异样的感觉。
一时也想不明白,便看玉扶的那个灯笼,比自己的更加辉煌精致。
上头画的是金龙出云,盘踞九天,题词如下:
衔烛耀幽都,含章拟凤雏。西秦饮渭水,东洛荐河图。
带火移星陆,升云出鼎湖。希逢圣人步,庭阙正晨趋。
“好诗!”
顾述白忍不住赞美,诗句恢弘大气,令人忍不住遐想秦汉风采,只是……
他的灯上是凤,玉扶的灯上反而是龙,是不是拿反了?
文姓书生爽朗大笑,“我一生心血都用在这两首诗上,特意等着二位,今日终于等到二位了。”
说罢竟整了整衣襟,朝两人恭敬地拜了三拜,弄得他二人莫名其妙。
围观众人笑着和他们解释,“二位不必在意,文兄一向这么神神道道的,没有坏心眼,你们别怕!”
“是啊是啊,他总说自己通天得道,谁信他的呢?”
玉扶低头细看两个灯笼,“我倒觉得,他有他的道理,不是装神弄鬼。”
文新书生拜完便不再理会他们,自顾自收摊,旁人大喊,“文兄,我们还没猜呢,你怎么就收了?”
“在下今夜喜遇贵人,心情大好,要去喝两杯,诸位同去?”
“同去就同去,走!”
人群里有几个青年帮着他收摊,顾述白三人便朝玉膳楼方向走,没走两步,忽听有人在后头大喊,“三位且慢,且慢!”
三人转头一看,文姓书生提了一个灯笼上来交到顾寒陌手中,笑嘻嘻道:“在下方才太过激动,忘了公子的,失礼失礼!”
顾寒陌眉梢微挑,“我们只答对了一个灯谜,你却送了三盏灯,这是何意?”
文姓书生抬起下巴,转身就走,“千金难买我乐意!”
------题外话------
下午不定时二更,龙凤颠倒,小可爱们有兴趣可以看看顾述白那首诗,含义深刻哟。
226 江山是谁的功劳(二更)
三人各自提了一个灯笼,朝玉膳楼走去。
路上玉扶看起顾寒陌的灯笼,一看吓了一跳。
灯笼上画的是茫茫大漠,一只苍鹰逆风而去,身后落下斑斑血迹,细看才发现鹰翅上有一处断痕。
玉扶倒吸一口冷气,顾述白二人的目光朝她看来,这才发现灯笼上的玄机。
“这个文书生如此古怪,团圆佳节的灯笼为何要画得这么凄厉?”
顾述白蹙着眉头,他灯上凤凰浴火已让他心中隐隐不安,顾寒陌这个更为直接,看得他心里不适。
他接过顾寒陌手上的灯笼,想要直接丢到河中,顾寒陌却鬼使神差夺回。
“大哥,你不觉得这几只莫名其妙的灯笼很有玄机吗?那个文书生确实古怪,我想带回去慢慢看。”
就是因为有玄机,他才如此反感。
顾寒陌执意要留下,他只得作罢,“罢了,前面就是玉膳楼,我们过去吧。”
今夜玉膳楼热闹非凡,三人才一进门,玉官便迎上来了,“小姐,二位公子,贵客已经迎到三楼雅间了。”
玉官朝他们身后看了看,“今夜四公子没出来吗?”
玉扶道:“出来了,我们分开走的,他和五哥六哥在一处。你有事要找他吗?”
玉官笑得腼腆,“没有,只是见今夜灯火辉煌,觉得四公子若独自在府里就太可惜了。他有出来就好,对了,大厨新研制的点心你们还没尝过,我让他们包一些一会儿送到府里。”
玉扶笑着点头,“好,今夜人多,你辛苦了。”
三人慢慢朝三楼走去,刚走到二楼的拐角,就听楼上咋呼起来,“来了来了,陛下,长公主他们来了!”
玉扶三人面面相觑,心道池公公这么大声,就不怕三楼别的客人听见吗?
上去一看,才发现他们的担心是多余的,三楼根本没有别的客人。
宁承治一个人枯等许久,见玉扶终于来了十分欢喜,“放心,三楼的客人已经都赶走了,每人一锭金子,他们不想走也得走。”
他习惯了这样的做派,到一个地方包一个场,饶是如此还好意思说与民同乐。
宁承治看他三人每人手里都提一个灯笼,还未开口,顾寒陌立刻上前道:“我们特意多要了几个灯笼给陛下,陛下喜欢吗?”
玉扶也顺势道:“是啊,陛下喜欢哪一个?”
宁承治首先看向顾寒陌手里的灯笼,他不想要顾述白手里的,更不能抢玉扶的,只能接顾寒陌手里的。
见是苍鹰振翅的图画,觉得十分恢弘大气,“苍鹰翱翔于大漠之中,朕就要这个吧。”
说着回头朝池公公示意一眼,池公公立刻收下。
他看得马虎,只看到苍鹰振翅,没看到鹰翅染血,更没有细看玉扶和顾述白的灯笼是龙凤图腾。
如果他细看,大约会气得吐血。
顾述白心知他必定没有细看,找了个借口把自己和玉扶的灯笼交给小二带了下去,让玉官收起来。
免得宁承治或是池公公忽然看出来,多生事端。
三楼的雅间外头有一片平台,视野十分广阔,宁承治坐的地方正是位置最好的一处,放眼望去能看到大半条长街。
灯火辉煌之中,长街亮如白昼。
宁承治凭栏远眺,意气风发,“我东灵锦绣江山,是九州大陆三国之中最为富庶的一国。朕身为君主,幸甚至哉。”
他回头看向玉扶,“玉扶,这大好江山,你不愿与朕共享吗?”
三人皆是心中一惊,终于等出宁承治这句话。
除夕宫宴才被玉扶委婉拒绝过,他又不死心地当面询问玉扶,若是寻常脸皮薄的女儿家,或许畏惧君威就答应了。
可惜,玉扶不是寻常女儿家。
她忍不住嘴角一翘。
东灵是九州大陆之中最为富庶的不假,也是国土面积最小的,兵力更是平庸。
若没有顾怀疆这个带兵打仗的不世之材出现,若没有顾家军的崛起,只怕数十年前东灵就已经被西昆攻破了。
何来这锦绣江山?
而在宁承治眼中,这江山唾手可得,他只需享受君王的权威,先代和老臣的功绩一应不放在眼里。
她忽然为顾怀疆感到不值,也为季道公和陈阁老等忠心耿耿的老臣不值,更为先帝一生没能留下一个堪当大任的继承人而不值。
她沉声道:“依我看,陛下眼前所见的锦绣江山,其中一半是先帝治下的功劳。”
宁承治回头看她,“哦?那还有一半呢?”
他以为玉扶会恭维他的功绩,顾述白和顾寒陌深知玉扶不是这样的人,怕她说出什么冒犯君威的话惹来灾祸。
玉扶还是说了。
“还有一半,是先帝的父皇,也就是高宗皇帝的功劳。”
宁承治脸色一僵,犹如一盆冷水当头泼下,方才的志得意满都不翼而飞。
合着在玉扶眼里,东灵的江山稳固和他一点关系都没有,他这个皇帝在她眼里,什么都不是。
顾述白朝玉扶使了个眼色,后者不为所动,继续道:“陛下是不是恼了,觉得我没有把您的功绩看在眼里?”
“不不,朕不是这个意思!”
玉扶不怕他恼,倒是他怕玉扶恼,连忙解释自己不是这个意思,“你继续说,朕愿意听。”
顾述白眉梢微挑。
他在朝堂上听大臣建言时,要是有在玉扶面前这么虚心谦和就好了。
玉扶继续道:“既然陛下不怪,那我就斗胆说了。”
“但说无妨。”
“先帝能治理好江山,一半靠的是他自身兢兢业业,礼敬贤臣,爱护百姓。另一半是高宗传给他的江山本身就足够繁荣昌盛,先帝在此基础之上,才能把江山治理得越发兴盛。打江山易,守江山难。先帝完完整整地守住了东灵江山,便是一代明君。”
宁承治总觉得,她话中意有所指,便道:“你的意思是,朕和先帝一样,都继承了先代留下来的昌盛基业,所以这江山没有朕的功劳?”
顾寒陌忙道:“陛下,玉扶她不是这个意思……”
“我就是这个意思。”
玉扶毫不领情,眼看宁承治面色不堪,仍然坚持道:“陛下登基不过短短数月,不但没有将先帝留下的大好江山治理得更好,反倒从中破坏。亲小人远贤臣,违背先帝旨意,做出桩桩件件不堪之事。”
她终于冷笑道:“陛下问我是否愿意共享东灵的大好江山,只怕我愿意也没有那个福气。因为陛下再这般独断独行下去,东灵江山必将毁于一旦!”
她的话句句掷地有声,宁承治面色铁青。
顾述白下意识上前一步,护在玉扶身前,提防宁承治一时恼羞成怒做出伤害玉扶的事。
她方才说的那些话,是朝中忠义之士最想说的,却没一个人敢像玉扶一样说得这般直接。
他觉得那个把昆吾伤丢出顾侯府的玉扶又回来了,这样的玉扶比明明讨厌宁承治、还要假意迎合的玉扶,要可爱许多。
“大……大胆!”
池公公吓得双手直哆嗦,指着玉扶半晌说不出话,末了只憋出这两个字。
宁承治眉头紧蹙望着玉扶,她背脊挺直,对池公公的斥责不卑不亢,反而定定地看着自己。
他正要开口,忽见顾寒陌拔出腰间佩剑,吓得张大了嘴。
“陛下小心!”
顾寒陌持剑而来,却是朝他身后的位置刺去,池公公连忙护着宁承治,只见三楼宽阔的平台上不知何时站着四五个黑衣人。
“昏君无道,你等若尚有良知,就不要阻止我们替天行道!”
为首的黑衣人剑指顾寒陌,一派江湖人口气,宁承治吓得不断后退,“快保护朕!”
227 正是小姐打的
池公公叫苦不迭。
早说封了道路再出来赏灯,宁承治偏要什么与民同乐。
这下好了,不知他们什么时候暴露了身份,惹来这些江湖杀手。
他们身边没带侍卫,只有顾侯府两位公子能够保护他们,对方却有五个人,也不知打得过是打不过。
宁承治同样心中懊悔,没想到自己才登基数月,在江湖人士心中已成了昏君,竟不惜在天子脚下的帝都刺杀他。
顾述白大步一迈,站在他和玉扶身前,朝那几个黑衣人抱拳拱手。
“诸位英雄,请听我一言。”
几个黑衣人见他通身气派不像普通侍卫,对视一眼,决定听他说些什么。
顾述白朗声道:“在下顾侯府世子顾述白,今夜随御驾出行保护。身为人臣自有为人臣应尽的本分,还请诸位英雄不要为难我们。”
听到顾侯府的名号,几个黑衣人犹豫了起来。
“你是顾侯世子?顾侯爷义薄云天,是当世豪杰,可这个昏君不仅不重用贤臣,还要强娶镇江长公主。镇江长公主是世子的未婚妻,世子就不想这个昏君死吗?”
江湖人士不懂朝堂之争,不知道他们这个问题,已经把顾述白陷于不义之境。
宁承治警惕地盯着他的背影,担心他会为了玉扶故意保护不周,让人害了自己性命。
顾述白犹豫片刻,“陛下纵有做错的地方,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身为臣子理当劝阻陛下,而非因为陛下做错就意图弑君,那和那些不忠不义的谋逆之徒有何区别?”
宁承治稍稍松了口气,只要顾述白兄弟二人没有反意,他还有逃命的机会。
为首的黑衣人道:“我等是江湖草莽,不懂得君臣之道,只知道天下有能者居之。我们身处江湖见不到这个昏君倒罢,今夜既然见到了,必定要替天行道!你二人若不让开,休怪我等无情!”
对方拔剑而来,顾述白二人提剑迎上,宁承治强忍心中惊惧,把玉扶护到自己身后,“玉扶,你别害怕,朕在这里!”
你在这里才可怕,对方就是来杀你的。
她有些诧异,宁承治被自己骂了一顿还能想着护持自己,这份心也算难得了。
她无奈地摇头,朝一旁已经吓软了腿的池公公道:“还愣着做什么?还不快下去喊人?”
“啊?”
池公公看着前方交缠在一起的身影,下楼的路被那些黑衣人堵住了,他怎么下得去?
“啊什么?快点下去,趁现在!”
五个黑衣人分别被顾述白和顾寒陌牵制,这些江湖人士的武功不差,何况他们人多势众,顾述白二人还要保护玉扶和宁承治,束手束脚。
眼看他们的情形越来越不妙,玉扶立刻推池公公下楼寻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