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凤宁天下-第7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所谓击杀寇匪是心怀天下仁爱百姓;所谓为姐妹缓颊则是亲和友爱温厚恭仁,因此封李凤宁一个“仁郡王”倒也算是合适。
虽然封了爵其实也没多大变化,除了皇女府的匾额换成了“仁郡王府”之外,其实食封、禄田,乃至于府邸都早早发到她手上。虽然皇帝又从内库颁了一堆十分丰厚的赏赐下去,可那说到底是皇帝的私房,也轮不到谁来说三道四。
不是吗?





第152章 报信来
皇宫东南边那栋才刚住了大半年的府邸,门口虽已挂上御笔亲题的“仁郡王府”,可到底时日不久,所以外间一时改不了口还称皇女府的也大有人在。
相比之下郡王府内一众人等却显得有点过分兴高采烈。虽然大部分人都会自称高兴的原因是因为主人家封了爵,可到底有几分是因为今上封赏的那些东西就只有她们自己知道了。
不过这与雪片一般蜂拥而到的投名状却没多大关系。
虽然最令人眼馋的郡王府长史之位给名不见经传的曹琏占了去,可外头那些人的热情却只增不减。看看那个之前谁知道是谁的范聿,居然从个正九品上的稗官一跃成为正六品上的军器监右丞。如果不是仁郡王记着她,她哪里来的这种福气一下子整整跳过十三级?所以只要能近得了她的身,便是一只脚踏上青云通天路。比起在衙门里磋磨个几十年还不知道希望在哪里,仁郡王显然是靠谱多了。
不过外头的这些纷纷扰扰,却到底没能漫过仁郡王府高高的围墙。那位新近才得了郡王爵位,实际上还没到二十岁生辰的年轻皇女,她最近的兴趣只在一个人身上。
或者更准确点来说,是一个出生将将满月的男婴身上。
八月初一,午后。
春天补种花树时给府里所有亭台楼阁都起了名字,花园里用来隔绝厨房马厩的小楼挂上了“沁月楼”的牌匾。此时二楼的外间里,殷悦平正满头大汗地抱着一个哭闹不休的婴儿,只是无论她怎么拍怎么哄,这孩子却只是哭闹得更凶了。
才踏上最后一级台阶的李凤宁一个箭步过去,眉头一皱然后一巴掌呼在她表姐的肩上,“我来。”
殷六无奈间只得把哭到小脸通红的孩子转交到李凤宁的手里。说也奇怪,这孩子一转到李凤宁怀里,她只在襁褓外轻拍了几下,居然两三个呼吸的功夫就立刻停止了哭闹。
李凤宁得意洋洋地瞟了惊奇的殷六一眼,一边对着孩子说:“儿子你真聪明,这么小知道就认人了。”
殷悦平简直被她气笑了,“呸,你儿子?你跟谁生的儿子?”
“谁生的有什么要紧?”李凤宁扬起脸来,一脸无赖地对着孩子的亲娘说,“这儿是我家,在这里生出来的就是我儿子。”她说完还对着婴儿说:“对吧,宝宝?”
殷六一脸嫌恶,“什么宝宝,你科考怎么过的?就起不出像样点的名字来了?”
“小名想那么多干什么?”李凤宁朝殷六一挑眉,“他就叫宝宝,之后就二宝、三宝接着排就是了。横竖叫不了几年,费那个心思……”
李凤宁话没说完,小楼的楼梯上又传来一阵“蹬蹬蹬”急促的脚步声,却是一个十四五岁,穿着一身书僮的青布衣衫的少女。她上来之后先一低头,“毫素见过主人,见过殷六小姐。”
“前几天姐夫又赏下来四个人,我留着做书僮了。”李凤宁朝殷六解释了一句后转向名叫毫素的书僮,“什么事?”
“殷府二小姐过来,说是有要事跟主人商量,现下都请在书房那里坐着。”
李凤宁闻言倒是一脸的意外,她转向殷六问道:“二姐回来了?”
殷悦平显然也是意外地摇了摇头。
“什么事能叫二姐这个大忙人特意过来……”李凤宁想来想去也不得其解。她怀抱的孩子似是不满意她停下轻拍的手,使劲蹬了几下,李凤宁低头一看,不由脸色一变,“不会是为了这孩子吧?”
那位赫赫有名的殷大人一共有四个孩子,长女殷雪秦,次女殷雪楚,然后是一对以莲荷为名的孪生子。
雪秦和雪楚两姐妹倒是平顺,入仕之后成亲,如今各育有二女一子。与外间其他人家不同,殷家第三代不仅起名不分男女,连排行也不分男女。六人都是悦字辈,最后一个字分别是德、安、鸿、翰、潇、平。
而毫素来禀报说来访的“殷府二小姐”殷悦安,她是二房殷雪楚的长女,殷六殷悦平的堂姐。她如今是御史台的侍御史,职责是“查各种不法事”。
而殷悦平这个怎么看怎么像是在国丧期间有的庶长子,正好也算得上“不法事”的其中之一。
殷六闻言也是脸色一变,随后说:“我好好跟二姐解释就是了,她不会不信我的。”只是她的声音里,无论如何都透着一股子发憷的样子。
李凤宁也垮下脸,最后一咬牙,“到底什么事,去了就知道了。”
然后殷六从内室叫出拾筱,把孩子交给他后与李凤宁两人一起去了前院的书房。
两人到的时候,书房里已经站了一个约莫三十岁不到的女人。桌上虽摆着茶水细点,她却显然对书房的陈设布置更感兴趣些,正站在百宝架前看一只秘色的双耳瓷壶。她听见开门的声音后回头,“凤宁。”然后又用一种十分平直,听上去完全不意外的语调说:“小六,你也在。”
从相貌上来说,其实这堂表姐妹三人长得挺相似,任谁看一眼都能知道她们三个必然有血缘关系。李凤宁本来是十分清爽自然的气质,或许因为一年以来经历的事情太多,她骨子里那股源自于李氏的天家血脉开始显现出来,举手投足间总萦绕着一点雍容大气。而当她不笑的时候,那股子威仪和压力也越发明显。
殷六则是被一股似有若无的阴沉气息缠绕着,亏得她生了一副好相貌,硬生生地给扭成一种“有本事但非常不好惹”的外在观感。
而殷悦安则彻底不同。
继承自殷大人的那双浅琥珀色的眼珠与像是一直翘起的唇角,让她给周遭一种十分温驯善良的感觉。
但实际上么……
“二姐。”李凤宁自跨进书房门口就启唇,态度简直堪称乖巧,“你什么时候回来的?早知道你今天得闲,我应该下帖子请你和姐夫过来坐坐的。”
“二姐。”殷六也跟着李凤宁,乖乖地叫了一声。
“你们这是干什么?”殷悦安眼睛一转,于是那种老好人的气质陡然一扫而空,她冷笑一声,“小六,姨父都没打断你的腿,也没叫凤宁把那孩子扔了,就证明他认下这个孩子了。他老人家都点头的事,哪轮得到我这个堂姐来说什么?”
殷悦安说的“姨父”,是指殷家长房殷雪秦的夫君孙氏,殷六的父亲。
殷六一阵尴尬。
李凤宁顿时松了口气,“二姐,是大姑父跟你说的?”她语气都轻松了起来,“最近小半年里,我都不敢去见他,就怕他为了这个恼我。”
“姨父哪里会对我说这个?”殷悦安只道,然后看向李凤宁,“御史台里都听见流言了。我却知道凤宁你那阵子天天在宫里侍疾,连吃饭睡觉都没功夫,哪里来的这个闲心。”她一边说着,一边目光又朝殷六扫了眼,“既不是你,整个安阳能叫你心甘情愿收拾烂摊子和背黑锅的,也只有小六了。”然后殷悦安一顿,拉起个幸灾乐祸的表情,“小六你只要不违国法,我才懒得管你那些蠢事。三哥和五弟不在安阳,悦翰不好意思说你,咱们家还有大姐在呢。”她啧啧两声,“你们两个别以为大姐脾气好就能轻易过关,老实人发起脾气来才叫厉害。”
她这一番话说得李凤宁也不安起来。
殷悦安却不理一个表妹一个堂妹如坐针毡,只道:“凤宁,我今天过来是有正事跟你说。”
李凤宁下意识一挺背,“二姐你说。”
“我刚从凉州回来,听说一个消息。”殷二表情凝重起来,“也不知道是不是真的。”
李凤宁看着她,然后因为她接下来说的那句话,表情跟着一凝。
殷悦安沉声道:“驲落王病危。”





第153章 凤后谈
“不许去!”
青梧殿里,凤后连氏脸色发青柳眉倒竖,保养得宜的手紧紧抓住椅子扶手,用力得几乎掰断自己的指甲,一手颤抖着指向李凤宁。
“你要去了,这辈子都不要再来见我。”
李凤宁兴奋的表情冻在脸上,这才慢半拍地反应过来勤诲斋议事后李贤为什么叫她独个“先”过来。
事情起因在殷悦安报信。
即便殷二姐在人后颇为冷厉尖刻,到底办事上头从来没有差错。她既风尘仆仆地赶去仁郡王府说“驲落王病危”,那消息就已经有八分真了。李凤宁自然刻不容缓,立刻去了宫里禀报给皇帝。李凤宁一番争取之后,李贤才终于同意她借着巡查凉州州冶署的名义,去“查探实情并相机而动”。
在决定了轻装简从之后,李凤宁一想此去必然好几个月,许又是要在京外过年,便想同凤后禀报一声。她倒是预备好了凤后会不高兴,却没想到素来轻声细语的凤后居然大发雷霆,甚至还说出“一辈子”这种话。
凤后见李凤宁涎着脸凑过来,袖子一甩,起身朝东暖阁走去,竟是一副不想再看见李凤宁的样子。
李凤宁呆了一阵。她左瞧右看,见整殿的宫侍都敛首屏息,一副巴不得恨不得自己就不在这殿里的模样,只好自己跟了过去。
她踏进东暖阁的时候,凤后连氏已经坐在东面窗下。或许长年的教养令他习惯性地把脾气又压了回去,可到底急促的呼吸到底还是出卖了他真实的情绪。
显见是气得狠了。
李凤宁眨了眨眼。她也不说话,只一撩衣摆,跪在了凤后的脚边。
凤后好长时间不说话,到他终于愿意转过脸来看着李凤宁的时候,依旧不开颜,“仁郡王这是干什么?”他冷着脸也冷着声音,“天地帝亲师,我挨得上哪个?居然跪起我来了。”
这话倒是不错。
赤月重仕人,除非大朝会上,臣子见皇帝也不用跪来跪去。李凤宁也只在从燕州回来之后跪过李贤一次,那还是因为她错过李贤登基大典,她第一次面见新帝才跪了那么一趟。
于公,李凤宁如今是仁郡王,能叫她跪的活人就只有一个。于私,连氏过去是她堂姐夫,如今也只是姐夫,更没有跪的道理了。
“对我来说,爹爹和父亲从来都是两个不同的人。”李凤宁却正色道,“爹爹生了我,而养我的却是‘父亲’。”
李凤宁这声“父亲”当然指的是连氏。可她并非是为了哄人才故意用上这么个字眼。
她可不只是在心里亲近连氏,她根本是叫过连氏作“父亲”的。
凤后连氏,或者在他还未出嫁的时候一般称他连三公子,他的人生简直顺遂到令人眼红。他出生时母亲已经是凤阁学士,幼年就有聪敏好学之名。待他略大些认识了殷莲,又相交莫逆。当年安阳略出名些的裁缝都知道,但殷连两家凡给小公子做衣裳,向来是一式两套的。
连三及笄后在殷家花园偶遇李贤,两下里情愫暗生之后,和郡王往连府提亲。他大婚之后没几日李昱登基。而转年他妻主受封太女时他又诊出身孕。等他生下嫡长女后,又有从小就交好的殷莲帮衬着他养女儿理宫务。
或许就连上天也嫉妒他的好运,长宁四年,他年仅四岁的女儿死了。
连氏完全无法接受,重病了一场。而待他终于能够下地,终于李贤能够庆幸她不会连夫君也一起失去的时候,连氏却问李贤:他的女儿在哪里?然后连氏清醒的时候就越来越少。
而就在他几乎连李贤都认不出来的时候,孤注一掷的李贤把刚刚丧父的李凤宁抱回东宫,然后哄着当时才三岁的她叫连氏作“父亲”。
这一叫就叫了三年多。
连氏一愕,没想到李凤宁会突然提起这个来,他好一会没说出话来,表情到底柔软了些。
连氏一直到李凤宁快七岁的时候才算完全清醒过来。可就算他清醒了,也没法抹去这三年多相处的情分。旁人只道连氏是想帮李贤博善名,却不知对连氏来说,李凤宁早就和他那个早夭的女儿融为一体,根本分不成两个人了。
“是我对不起莲哥哥。”想起过往的事情,连氏不由黯然,“他待我一直都很好,但是他最后那段日子我却没能陪着他。到后来,还连他的女儿也抢了。”连氏一边说,一边看向李凤宁。
“哪有的事。”李凤宁笑了笑,“您把我教得那么好,爹爹知道了也只会高兴。”
连氏看着身量完全就是个大人模样,但是言行之间却依旧与他亲近的李凤宁,心里不由就是一软,“起来吧,别跪着了。”
李凤宁听他语气柔和便起了身,先去捧了热茶过来送到连氏手边,然后才缓缓道:“我是不是您生的,都是大姐姐和您养的我。如今大姐姐是皇帝,我自然是该为大姐姐分忧的,您说是吧?”
连氏哪里能不知道李凤宁是什么意思,他眉尖微蹙后又平复,虽没提高过音量却也显出十分的不悦,“你少拿这些来哄我。你该尽心是真的,可偌大赤月难道就只你一个有能耐?”连氏略顿,声音提高了些,“你现在连二十岁都没到,凡事要你冲在前头,满朝的文武大臣都要她们干什么?”
“我不是还想去立点功嘛。”李凤宁干笑了下,“您也说我二十岁不到了。不乘着开头就显出本事来,接下来更不会有人信我能干好什么事了。”
连氏显然没想到李凤宁会说这个,他一怔道:“你是这样想的?”
李凤宁只道连氏被她说动,立时喜上眉梢,“所以您就答应了吧,让我……”
“让你去送死?”谁想连氏接着就冷笑一声,“你自己想想,母皇叫你去接待使节,你弄得血淋淋只剩一口气送回来。说是去燕州看看,结果又在冬天的海里泡一整天。你说你要是有个万一……”连氏眼圈发红,连话都说不下去。
李凤宁尴尬地摸了摸头,“我知道错了,这回我真会小心的。”
连氏看着李凤宁不说话。
“驲落王如果真死了,好坏在两可之间。所以大姐姐和我都觉得咱们既不能擅动兵马,以免落人口实,也不能对最坏的结果毫无准备。”李凤宁细细地解释,“眼下最需要个妥当人带着密旨去凉州,先在暗地里准备着。可您也知道我们赤月承平日久,实在没几个拿得出手的武将。下头未必没有好的,可挑拣起来动静就太大了。所以……”李凤宁偷偷看了眼凤后,见他表情平静才继续说:“我去才正合适。一来我军器监也收拾了半年,正适合出巡。二来……”
“二来,你不仅会说驲落话,还认识那个驲落王子。”凤后张嘴就替她补完了后半句她没好意思说的话。
李凤宁给他来个默认。
连氏看她半晌,好一会才叹口气,“你想去,答应我两件事。”
李凤宁忙不迭地点头,“您说。”
“第一,多带些人。”连氏表情严肃起来,“你好好地去,就得好好回来,不许行险!”
李凤宁早就料到他会说这个,立时就应了。
“第二,”连氏道,“我不管那个多西珲有多好,你要娶他可以,但不能是正君。”
“姐夫,”李凤宁又一阵尴尬,“我没有……”
“你没有什么?”凤后皱了下眉,“你当我不知道,他走那天你还去送他了?”
李凤宁张了张嘴,却反驳不出任何话来。
“萧二的事过去就过去了。”凤后道,“接下来,你要想我给你挑个合意的郎君,你就给我安安全全地早点回来。”
李凤宁听他终于是允了,顿时喜笑颜开,“您给挑的,就是歪瓜裂枣我也喜欢。”
“又胡说。”虽知道李凤宁就是在哄他,连氏到底忍不住笑了笑,“你今天也别在这里用晚膳了,早点回去,东西收拾得仔细些,走之前好歹再进来跟我说一声。”
“哎,知道了。”





第154章 枫谷红叶
单凤后一个李凤宁还能耍点无赖,连皇帝也一同虎着脸说“不许胡闹”的时候,她只能接受了护卫的跟从。虽然好不容易把护卫人数压到了五十,却也逼得李凤宁非弃马换舟不可。原定的轻装简从彻底没了可能。现下的计划是先从渭江下水,转洛川一路向西进凉州。从瓜州上岸后再走官道,等到了凉州首府江夏再作下一步打算。
仁郡王出巡的理由对外公开是为了巡视军器监。虽也有人说没有必要,可倒也没人敢在李凤宁炙手可热的时候跳出来泼冷水。京中与李凤宁亲近的几家恰也都够格知道真实原因,因此又是好一阵扰攘。
总之,李凤宁的官船好歹是赶在中秋节之前出了京。
一连几日船行无事。李凤宁在把时家送来的官员名册,以及殷二送来的边境地理册翻看了好几遍之后,百无聊赖之下翻弄起了她的行李。
随儿也不知从哪里弄来一条古怪的腰带,从外头看不觉得,内侧却有好多夹缝。李凤宁从夹缝里搜出十来张大小面额不同的银票时不由一阵好笑。
她要真去了驲落,拿着赤月银号的银票能有什么用?
不过,好歹是他的一番心意……
李凤宁的目光定在一只细长的木盒上,然后表情慢慢冷下来。
这是从魏王府送来的礼物。因只是一只小盒子,程颛特意捧来给她看过。李凤宁连打开看的兴趣都没有,直接就叫拿走,却没想到居然混进她的行李了。
看看……
可以吧?
李凤宁犹豫了一瞬,还是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