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凤宁天下-第3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不用开口,她也能“预见”到事情会发展成什么样子。但是这回,她不打算再给她们机会。
李端不会理解她为什么会重视荷包,李鸾仪也不配说起她的父亲和外祖母。
所以李凤宁弯下腰,小心翼翼地捡起落在地上的荷包还有破碎的纸条,然后一言不发地就朝书房外走。
“凤宁!”被人自己的亲生女儿漠视显然是太新鲜的体验,以至于李端在愕然后,声音里立即透出明显的怒气。
但是李端是不是生气,对现在的李凤宁来说已经无所谓了。





第62章 误解
“夫战,下策也。
战时百姓伤亡、生灵涂炭,战后满目疮痍、百废难兴。”
勤诲斋里,李昱正在看一篇文章。文章写在秋闱考场统一发放的题纸上,笔迹隽秀清晰,一眼看上去非常清爽舒服。
“为臣者贪名好功,或耽于私欲,或碍于学识,多有喜战之言。然则与驲落一战可乎?”
李昱忍不住轻声念了出来。
“是以与驲落不可轻战,亦不可轻言不战。”
一旁候着的人见她终于看完,适时地上来禀告:“陛下,魏王府李凤宁候传。”
“宣。”
语声刚落,李凤宁就从外头进来,规规矩矩地行礼,直到李昱叫起了才抬起头笑道:“陛下传凤儿进来,有什么吩咐?”她脸上笑得自然,声音更加是透着一股亲切。
看着如今已经长身玉立,怎么看都是大人模样的李凤宁,李昱却不由得想起李凤宁刚刚学说话那阵。整个人才丁点大,咿咿呀呀都不知道在说些什么,却总是在看见李昱的时候就会笑。十几年过去之后,旁人一个个被世俗所染,再也没有最初的自然纯真,唯独这个孩子的笑容还是一样干净。她过得不算顺当,她甚至还聪敏过人,所以相形之下就愈发难能可贵。
“礼部把你的考卷送来了。”李昱慢吞吞地说着,果然见到李凤宁一阵紧张,“你倒是好意思,什么七零八碎的都往上写。”
送考卷的是国子监祭酒单平海。
单祭酒曾于宫中教授诸皇女读书,也算是李凤宁的开蒙之师。她文名卓著,为人也严正,所以古稀之年依旧被她留在国子监。而刚才她一脸愉快,呈上考卷的时候甚至口称“老臣不负陛下所托”。
那一瞬间,李昱是得意的。
世家之人凭着同姓之利血缘之亲把持朝中职位已有数百年,朝中无论要职闲职向来都是母传女又女传孙。同僚俱是血亲导致政令难行是一条,而越世家越纨绔几乎成了定律。横竖到了年纪就能做官,谁愿意辛苦读书呢?
于是科举的推行势在必行。
但事实上,虽然成为皇帝之后每个都积极推行科考制度,但皇亲国戚里还是不学无术的多。能封世家的口,能安寒门学子的心,李凤宁能作出一篇足以上榜的好文章实在不止给姨母长脸那么一点功效。
李凤宁小心翼翼地看着李昱,然后朝她御案上瞄了眼,才干笑道:“那,凤儿这回能不能上榜?”
“文章作成这样,你还想着上榜?”李昱眉头一压,果然见李凤宁露出明显的失望,她微一勾唇角,“不过看在单祭酒的面子上,也就罢了。”
李凤宁先是一呆,她怔怔地看着李昱好一会,随后才反应过来,“多谢陛下!”
高兴成这样……
果然还是个孩子。
李昱嘴角又勾了一下。
不过下个月才是她十九岁生日。十八岁能过了部试,放在哪里都说得上是俊才了。
“凤儿既然过了部试,”李凤宁眼珠子一转,慢吞吞地转过御案,蹭到李昱身边来,“陛下的赏赐,能不能由凤儿来挑?”
李凤宁一双清亮的眸子紧紧地盯着李昱,神情里的紧张和在意怎么都掩饰不住。至少看着她长大的李昱微笑一凝,自她而来的轻快突然间就消失得一干二净。
李凤宁会说什么,其实她是知道的。
她虽然老迈,却还没有昏聩。太女,还有下面几个皇女在外面做了些什么,或许很多人不知道,但至少她却全部知道得一清二楚。人大了就不会再单纯了,这一点李昱一直都知道得非常清楚。而她更清楚的是,李凤宁自小就对太女很好。想到李凤宁即将说出口的话,李昱突然不想听。
只可惜,作为一个皇帝,作为一个必须要面对任何事的皇帝,她不得不听。
“说。”大概只有李昱自己知道,她的声音已经不像刚才那么轻松,“你想要什么?”
“求陛下,”李凤宁直视着她,微一顿,“不要生气。”
房间里静了一瞬。
“你说什么?”李昱的声音不由得冷了下去。
“我知道了一些事。”李凤宁表情里一阵慌乱迟疑,最后她一咬牙,还是说了出来,“凉州邺城的事情。”
她开始自称“我”了。
李凤宁是为了讨她喜欢才一直扮小装嫩自称“凤儿”,如今这下意识地一换,代表的不止是一个孩子的突然长大。
“你知道了什么?”连李昱自己都分辨不明白,她在说这句话的时候,到底是什么情绪。
“只是模糊的一点点,然后就不想再知道下去了。”李凤宁的声音十分低落。
“那你还来求我原谅她?”李昱的声音不由得冷了下去。
“不是求陛下原谅太女姐姐她们,”李凤宁认真地说,“是求陛下不要生气。”
不是原谅太女,而是不要生气?
一时间李昱有些闹不明白李凤宁在说什么。
“我在吏部看过那些卷宗之后,总觉得无法接受。”李凤宁声音里是满满的茫然,“大姐姐为什么要这么做,都已经是太女了,做这些事有什么意思?”
这些问题,也是李昱想问的。
她对太女还不够好吗?
小时候就立为太女,尽心教着,压着她的妹妹们,为她娶回贤良的夫君,甚至还刻意把甥女送到她面前,只为了她将来的稳固。
她还能为太女再做些什么?
“今天一早老严来告诉我,邺城县令被人从巡城兵马司衙门带走了。我先是慌了,后来想想您应该早就知道了。再想想,觉得您大概会很难过。”
李昱轻轻一震。
她会……
“很难过”。
“您是要罚大姐姐也好,是想要原谅她也好,凤儿都没有资格劝。”她压着眉,看着李昱,“所以凤儿只想求您答应,不要生太久的气好吗?”
长大成人的女儿,她有四个。
常年“母皇”、“母皇”那么地叫着,她们渐渐把母字变成了一个发音,眼里只剩下一个“皇”字。她们希望从她这里得到更多的权力,更多的赏赐,但是她们的眼里她从来只是个皇帝,而不是母亲。
唯独这个孩子不同。
李昱眼里不由得添上一点暖色。
从小,这个孩子就是因为喜欢她而亲近她。四五岁的时候,她为了能与她一同晚膳而等到睡着。长大后,也只有她才明白,她除了是一个会为臣下生气的皇帝之外,还是一个会为女儿难过的母亲。
朕果然没有白疼你。
“陛下……”
“你先下去吧。”李昱突然说道。
李凤宁一怔,显然不明白李昱为什么会突然赶她走。但是一瞬间之后,她立刻干干脆脆地行礼,“凤宁告退。”
而在李凤宁前脚刚刚踏出勤诲斋门口的时候,李昱就略扬了声道:“出来吧。”
李端从内室转了出来,站在御案之前,脸色依旧不豫,“皇姐。”
这才是李昱让李凤宁先走的原因。
“都听见了?”
“但是……”李端张了张嘴,似是想争辩什么。
“凤宁向来就是个好孩子。”李昱轻易截断了她的话,“我刚才就跟你说,是季芳洲不知有人故意放她到京师,必要曝出邺城与太女的关系,让凤宁安排面与太女见面。好在凤宁机警,才把她关进巡城兵马司的衙门。”
“但鸾仪……”李端本想争辩,却在看见李昱的脸色声音一轻,“无论如何,她都不该打鸾仪,那毕竟是她亲妹妹。”
“亲妹妹?”李昱冷哼一声,难得地讥刺一声,“叫人拿刀子捅姐姐的亲妹妹?”
李端一愣,脸上泛起一点愧色,低下头去。
“太女惹出事来,凤宁想着要遮掩,遮不下去了还来劝慰朕。”见李端老大一个人却被自己说得低头,李昱也放缓了语气,“你那个好女儿又做了什么?她给老三通风报信说季芳洲在巡城兵马司,一意就是要把事情闹大。你不想想她是好意还是私心,却反过来指责凤宁。”
李端默不作声。
“你听听凤宁刚刚说的什么?她说是‘今早’,不是昨晚!”李昱叹了口气,“她在朕面前都还替鸾仪兜着,你倒要计较她昨天就打那么一下两下?照朕来看,她昨天根本就是打轻了。”
“皇姐……”
“罢罢罢,你爱疼哪个女儿朕也管不了。”李昱看李端那副样子就头疼,“你也去吧。”
“臣妹……告退。”

作者有话要说:
为免看的时候觉得混乱,还是列一下好。(我木有写岔)
此事的时间顺序如下:
(1)当天白天,季芳洲的消息泄露,被人从巡城兵马司抓了出来。
(2)当天傍晚,李鸾仪弄坏荷包,被李凤宁踢了一脚
(3)当天更晚,皇帝知道季芳洲被抓。
(4)次日一早,李凤宁得知季芳洲被抓后,进宫。
(5)皇帝觉得李凤宁是好孩子,所以就觉得肯定是有前科的李鸾仪又干坏事了。





第63章 惊闻
东苑一应屋舍俱全,占的地面就不小。堂前廊下自然也是花木扶疏,虽然比不上花园凉亭假山的精巧细致,用来饭后散步消食却是足够了。
李凤宁与梓言十指相扣,在廊下慢慢地走着。仲秋时节天虽然黑得早,游廊里却还算明亮。两人肩挨着肩,一边慢慢走着一边看看近处朦胧的秋色,倒也安静宁馨。
“凤宁……”梓言看着李凤宁的侧脸,声音里带着一片小心翼翼。
李凤宁自那日李鸾仪把荷包弄坏之后,一连阴沉了好几日。整个东苑都战战兢兢起来,就连随儿和梓言都不敢大声说话,更不要说一群下人了。今天一早宫里来人传她进去,回来之后就见她神色仿佛轻松很多。梓言只怕她还在为荷包的事情生气,于是说话也异常小心。
李凤宁转头一眼瞥见他迟疑的样子,不由笑道:“想说什么就说。”
一边是因为坦白了邺城县令的事,不用再藏着掖着,另一边是皇帝亲口说了她能上榜,总算是夙愿得偿,所以李凤宁的确是一扫郁气,心情舒畅很多。
梓言迟疑好一会,终于还是一咬牙,“后天就是中秋,团圆宴……”
也难怪梓言觉得张不开嘴。
中秋向来是要办团圆宴的。循例来说就连朝会都要提早结束,魏王府自然也不例外。而中秋不止有家人团聚,也有几分犒劳奖赏之意,所以是席设全府,人人都可列席。不止是内院的小厮仆妇,即便是门房那种缺不得人的地方,也可以轮番换着去。
李凤宁是魏王府嫡长女,这种时候断然缺席不得。只是前头才刚发生过那样的事,叫李凤宁闹腾说李鸾仪去她就不去这种事她干不出来,像没事人一样跟李鸾仪坐一桌吃饭就更加膈应了。
“这有什么难的。”李凤宁是闻弦歌而知雅意,表情顿时一冷,“魏王府向来就没有办中秋宴的前例,我还是照着往年的样子进宫就是了。”
梓言听着却是一呆,随后低着声应了声好。
李凤宁见他一副情绪低落的样子,眉头只微皱就明白过来。她紧紧捏了下梓言的手,“我中秋晚上早点回来?”
梓言眼睛一眨,不由自主地弯起唇角,“好。”
李凤宁看着他的笑颜,眼神也愈发轻暖起来,“你那只妆奁匣子旧了。”
梓言呆愣愣地看着她,显然不明白这句话是哪里飞过来的,“妆奁?”
“我叫人用好木头新做了一只,隔几日会送进来。”李凤宁停下来,转身面对着梓言,“你看看你屋里的东西,要添换的就添换。”
“不用了。”梓言立时摇头,“冬衣已经做了有四五身,尽够了。凤宁你看我现今也不是没衣服穿,何必再添……”
李凤宁看了他好一会,无奈地笑道,“魏王府到底还是人口简单了些。”
“你是说,”梓言咬了咬唇,神情里有些不甘,又有些自卑,“我的过去……”
“不是那个。”李凤宁一副不知怎么说好的样子,她犹豫了好半晌才说,“里头与外头不同,够年头的才叫‘好东西’。金银一类的反倒看得轻些。”
梓言虽然一向混迹市井,到底人情通达,李凤宁虽然说得轻描淡写,他却立刻明白过来。“凤宁,我……”他压低眉头,仰着脸看向她,声音里满是惶然急切,却连自己该说什么都不知道。
所谓高门大户,都喜欢“居养体、移养气”。所见所用慢慢渗透进骨子里,才能形成举手抬足间的风仪气度。这里讲究的是积淀是气度,把金银一类死命堆脑门上的只能叫粗鄙。
梓言人再聪明,到底从来没人跟他提过这些。如今他既然一点就透,顿时脸色就有点不好。他只想着不能让人小看了去,所以既怕人家笑他挥霍无度,又怕自己穿得不好李凤宁面上无光,却没想到他左算右算,人家或许早在背地里不知笑过他几回了。
“我不过随便说一句,你这么紧张干什么?”李凤宁却笑得轻松,“过日子自然是要按自己舒服的来。你屋里的东西,挑好的买就是,也不用跟库房那里啰嗦,直接跟随儿拿钱。”
“……好。”梓言想了想,终于还是点了头。
“然后,最近还有一件大事。”李凤宁看着梓言,“我想去凉州的邺城做县令。”
梓言一呆,微张了嘴看她好半晌,“凉,凉州?”
“既然榜都上了,我为什么还要待在这里。”李凤宁神色里滑过一丝微微的冷意,待她看向梓言时又回复到平常,“顺利的话,我想冬至前就能走。你先替我把东西收拾起来。”
“要去……”梓言神色一黯,“多久?”
“两三年吧。”李凤宁看着梓言,却像是没发现他为什么会情绪低落。
“……那么久。”梓言满脸落寞,却抬起头对着她强笑起来,“逢年过节能回来吗?”
“你希望我回来?”李凤宁不由自主弯起唇,“一来一回要一个多月了,只怕是不行。”
“说的也是。”梓言似乎终于强笑不下去了,伸手搂住她的腰,把脸埋进她的肩膀。
“不舍得我?”李凤宁抬手把他的脸捧起来,似乎根本不愿意错过他任何一丝的表情。
梓言伸手贴在她的手背上,一双黑白分明的眼睛看着她,将自己的心情清清楚楚地铺陈在她面前,郑重点头。
李凤宁的嘴角忍不住越翘越高,她甚至无法掩饰自己的欣喜,然后将梓言一把搂入怀中,然后在他耳边轻诉,“那跟我一起去不就好了?”
“诶?”梓言一呆。他努力挣扎着推开李凤宁,两只眼睛紧紧盯着李凤宁,语调中充满不敢置信,“我可以去?”
“为什么不可以?”李凤宁终于忍不住笑了起来。
“凤宁你——”到这时候哪里还能不明白她是故意的,梓言眼睛一眯,眉毛一挑。
只是他话还没说出口,旁边突然传来一声假咳。
李凤宁和梓言俱是一怔,两人同时转过头去,却见不知道什么时候李端站在他们不远处。李凤宁还算神色平静,梓言却慌不迭地推开李凤宁,立刻敛衽行礼,“梓言见过殿下。”好在他脸上虽然一片绯红,行礼的姿势却还算端正。
李端也不看他,只慢吞吞“嗯”了一声,道:“你先下去吧,我与凤宁有话说。”
梓言不由得抬头看了看李凤宁,见李凤宁点头就再度敛衽后退走了。
然后,游廊里只剩下李端和李凤宁母女两。
不由得李凤宁不诧异,李端居然一个人都不带就这么来了她的东苑。换了今天以前,李凤宁只怕要心绪难平。只是今天一早才从皇宫回来,李昱说的好消息足以抵去任何负面情绪,而李端刚才又语调平缓,李凤宁横看竖看,也不觉得李端目前的表情有兴师问罪的迹象,所以她只是很规矩地低头,“母亲。”
“你刚才说想去邺城?”李端皱着眉头,开口就是单刀直入。
李凤宁心里一紧,刚才从梓言那里来的好心情瞬间消散得一干二净。她都可以想象接下来的会有怎样的斥责了,但是碍着眼前这个人是她亲娘,她既不能当没听到,更不能出口不逊。于是她只能干巴巴地应了声,“是。”
“邺城那里,”李端停顿了下,加重了口气,“很不好收拾。”
只是这样?
在她想象中,劈头盖脸来的那一顿斥责痛骂呢?
“我知道。”李端过于异常的反应令李凤宁回答起来异常地小心,“但我才是最适合的人选。”
就算砍了季芳洲,邺城那堆破事还是得有人过去收拾。李凤宁去,至少太女那边能够放心。而其他几位皇女的人,乃至于凉州太守,总要给李凤宁几分面子。
李端像是很意外似的,看了她好半晌才道:“皇姐说你长大了。”
……长大了?
啊?
什么意思?
或许是嫌李凤宁的错愕呆滞还不够深,李端又来了一句,“萧家儿子我在燕州见过一眼。” 
萧家?
李凤宁想了好一会。
难道是……
“您是说,”李凤宁一阵尴尬,甚至都不知道怎么接话了,“我的,那个……”
太女正君倒是露过口风,陛下有意把萧家的次子许配给她。不过这到底是人生大事,她脸皮再厚也没法直接就问,是不是她要娶的那个人。
“脾气与你爹爹有几分像,”李端见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