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秦宠婢-第5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瞬间,殿中仅剩赵政与梁儿二人。
    死了十万将士,可桓齮却没有死?
    梁儿心中悲愤,双手紧握成拳,抬眼望向赵政时,却见赵政面上已无半点如方才般愤然的神色,甚至……还多了几分笑意……
    梁儿一惊,难道……
    “大王……”
    赵政满面从容,安抚道:
    “放心,桓齮只是暂时活着,寡人早有计划,会让他死得更惨。”
    然而此时梁儿的重点已不在桓齮身上。
    “大王早就算到此番秦军会全军覆没?”
    赵政神色淡然,仿佛一切尽在掌握。
    “桓齮此人,莫名自负、好大喜功又贪生怕死。这样的人对上李牧,自然会一败涂地,临阵脱逃。”
    “军中没了主将,必然无一能活……”
    梁儿眼神渐渐空洞,声音也愈发沉重。
    赵政觉出梁儿之意,凝眉望向了她。
    “你可是在怪寡人,为毁桓齮之名,搭进了十万秦军的命?”
    梁儿缓缓对上赵政的眼。
    “奴婢不敢质疑大王,只想问一句……用十万条生命去换那一人,值吗?”
    她想到,当初吕不韦也是用十万大军的性命去换得成蛟和蒙獒的死。
    为何现在的赵政,会与那狡诈心狠的吕不韦做出如此相像的事……
    赵政眉间紧蹙,他看得出,他的梁儿对他的信任动摇了。
    还未等他回答,又有宫人入内通报,说是廷尉李斯求见。
    李斯快步入内,躬身一礼。
    “大王,臣刚刚听闻,秦赵一战我军大败,损失惨重。”
    “正是。”
    “臣……”
    “报——”
    李斯的话还没说出口,便又有战报传来。
    传报之人一路奔跑入内,单膝跪于殿中。
    “大王!赵魏燕楚四国已结为同盟,欲要合纵攻秦!”
    此言一出,赵政、李斯、梁儿,三人皆是大惊。
    真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秦刚刚损失十万大军,那几国就按耐不住要来讨些好处了。
    赵政面色凝重,沉声令道:
    “召集群臣,商讨退敌之策。”
    一个时辰后,昭阳殿中便坐进了几十个文臣武将,真是难得如此热闹。
    老将王翦首先站出,直抒己见。
    “大王,我秦国刚大败于赵,并且有主将弃兵奔逃,现下士气正值低落,不适于立即再战。”
    昌平君熊启此时是最为尴尬的。
    只因众人皆知那“弃兵奔逃”的桓齮是他楚系的人,害得秦国折损了十万大军,又引来这般突如其来的一场四国合纵,熊启虽贵为权势登天的左丞相,这种时候却也没资格再说什么话了。
    既然左丞相说不出话来,右丞相便总要说两句的。
    王绾起身,躬身一礼。
    “臣以为,王翦老将军所言有理,我军损失惨重,如若即刻再战,对抗合纵,恐难获胜。”
    “臣附议。”
    “臣附议。”
    ……
    言毕,群臣立即纷纷“附议”。
    赵政冷眸望向殿中众人。
    “不出兵,如何退敌?”
    众臣片刻沉默,纷纷思考退敌良策。
    这时李斯忽然开口道:
    “大王,臣想向大王推举一人。此人名为姚贾,归属纵横学派,思敏机智,能言善辩,极其善于游说列国,可使此人去往四国劝谏,定能成事。”
    见李斯自信满满,赵政便点头应道:
    “就依你意,让他去试试吧。”
    事实证明,启用纵横家去解决“纵横”问题,果真是最好的办法。
    姚贾只跟赵政讨要了几车财宝,加上他那一张能将死人说活的嘴皮,便轻松摆平了四国。
    一场莫名其妙的合纵,最终亦是莫名其妙的散了伙。
    昭阳殿中,姚贾与李斯一同前来复命。
    “姚贾,你退敌有功,有什么想要的赏赐尽管于寡人说。”
    赵政心情看来不错,可任由姚贾索要赏赐。
    不过姚贾却也是个不正常的。
    他双手交握,高高举过头顶,躬身一揖。
    “姚贾不要赏赐,只求大王能将韩非治罪。”
    这个请求着实突然。
    赵政凤眼微眯,问道:
    “为何?”
    姚贾起身,满目诚挚。
    “臣与韩非并无过节。如此请求,只因臣专心事秦,而韩非不是。此番秦大败于赵、四国合纵攻秦,皆起源于他的一句'存韩灭赵'。因为他,秦国险些陷入险境,这便是他之罪。”
    赵政垂眸摇头。
    “谁都可能一时判断错误,若只因此就将他治罪,岂不无辜?”
    姚贾面色坚定。
    “如若寻常之臣,自然无辜,可于韩非,却并不冤枉。”
    李斯此时亦上前了一步,补充道:
    “大王,韩非不同与寻常客卿。他生来便是韩国公子、曾经的韩王之子。即便如今事秦,他始终还是心向韩国的。若长久留他伴于君侧,臣唯恐他会对大王产生影响,乱了统一大计。”
    赵政犹豫不定,起身左右踱了两步,终是一叹。
    “你二人所言有些道理……唉,那先将他暂时关入大牢吧。李斯,你既身为廷尉执掌刑狱,此事就交由你去办……”
    “诺。”
    李斯应声,赵政又忍不住补了一句。
    “记得,不要委屈了他。”
    李斯抬眼,迟疑了一下道:
    “臣明白。”
    这些时日一下子发生了太多的事,又事事相连,息息相关。
    梁儿凝神思忖。
    赵政早前这一计出兵攻赵甚为突然,并且是借着韩非的“存韩灭赵”而行的。
    若说赵政早就算好此番会全军覆没,那么他就必定早知此事会累及韩非。
    也就是说,赵政早就有打算弃了韩非。
    至于为何没有一早就直接将他入狱,而是绕了这样大的一个弯子。
    恐怕一来是当时韩非之罪不足以被除,名不正,言不顺;
    二来韩非是赵政耗费心力才招来的人才,如果这么快就莫名将他弃掉,怕是会令天下间有事秦之心的才子们心寒;
    三来赵政也需要这样一个机会,能在战场上除了桓齮。
    如今,在万事俱备之后,他又刚好等来了李斯和姚贾这两个吹东风的人,便可顺理成章将韩非下狱了。
    史书上说,是此二人诬陷了韩非。
    原来实际上,不过是赵政的一招“借刀杀人”罢了。
    待到李斯姚贾都退出殿后,梁儿不禁问向赵政:
    “大王是打算杀了公子韩非吗?”
    赵政轻叹。
    “韩非一心向韩,此时的确不适合将其留在身边。若韩国不复存在,韩非应该就能为我所用了。待到灭韩之后,寡人自会放他出来。”
    闻言,梁儿立在一旁,久久未语。
    看来这世间,还是无人能做到主宰一切。
    纵使赵政机关算尽,却依旧算不到韩非的结局。
    不知此事到最后,他可会后悔今日的抉择?

  ☆、第八十五章 韩非之死

?    午后,赤红的昭阳殿内一片肃静,只有频频翻阅竹简的声音清晰可闻。
    “大王。”
    有内侍入殿通报。
    “云阳大牢送了一卷竹简过来,大王是否要过目?”
    赵政一顿,反问:
    “云阳大牢……?何人所呈?”
    “罪臣韩非亲笔所书。”
    赵政眸光一动,略做迟疑。
    “呈上来吧。”
    梁儿双手接过内侍递来的竹简,在赵政面前一点一点打开。
    只开了还不到五分之一,便就见《存韩》二字赫然入目。
    赵政闭眼。
    “不必开了,拿走吧。”
    梁儿亦是暗骂这韩非不懂得观察时势。
    难道他还不知道赵政是因何而将他关押的吗?
    此后接连几次,韩非还是想要请求面见赵政,简直几近偏执。
    梁儿蹙眉不解,难道天才的行径都是这般不正常吗?
    “大王,奴婢想要去牢里见一见韩非,不知是否可以?”
    赵政一滞,垂眸片刻,叹道:
    “也好。”
    这些日子他也拿那韩非没折,梁儿若去,或许还能帮他劝上一劝。
    这是梁儿第一次步入大秦牢房。
    云阳大牢专门用以关押秦国政治性的要犯。
    其内阴冷潮湿,幽暗无光,却唯有一间牢房之中设有暖炉,并且灯火通明,有如白昼。
    除此之外,其内还配置了桌案和座榻可供书写之用。
    李斯果真如赵政所言,没有委屈了韩非。
    梁儿见到他时,他正身着囚服端坐于案前,手握一卷竹简,望眼欲穿。
    李斯命人将牢门打开。
    “梁儿姑娘,请。”
    梁儿敛头施礼。
    “有劳李大人了。”
    李斯点头回礼,默默退至远处。
    韩非听见梁儿的声音,猛然抬头,可眼中迸发的晶亮却又瞬间暗淡了下来。
    “梁儿……姑娘来了,那……那便是大王不……不会来了……”
    梁儿轻轻一叹,上前跪坐在韩非对面。
    “是大……大王要姑娘带……什么话给……给我吗?”
    见他如此问,梁儿略觉尴尬,敛眸道:
    “奴婢此行并非大王授意,是奴婢自请要来见见公子的。”
    韩非一怔,将手中竹简放下。
    “你……要……要见我?”
    梁儿余光扫过那卷竹简,其上正是之前他呈给赵政的那篇《存韩》。
    “公子为何如此执着于此?”
    韩非唇角一动,似笑非笑。
    “可……否一问,姑……姑娘本是……是哪国人?”
    梁儿淡淡答道:
    “奴婢原为流民,居无定所。”
    韩非颔首。
    “那……那便是了。姑娘无……无家无国,又怎……怎能体会我想要守……家护国的心?”
    梁儿在现代时也是有家有国的,到了这个时代,亦是将秦国视作了自己的母国,韩非所说的那份“心”,她本是懂得的。
    只是……
    “公子在韩国受尽屈辱,虽为王族宗室,却并未得到应有的尊重。韩国待公子,甚至都不及秦国对公子的半分好。这样的家国也值得公子以命相互吗?”
    韩非惨然一笑。
    “值不值得有……有何相干?我……我生来便是韩……韩国王族,自然有……义务为……为韩谋利。”
    说到此处,他垂下眼帘,压低了声音。
    “如……如若不成……至死方休。”
    梁儿双瞳一缩。
    至死……方休……?
    她愈发不安,难道韩非是要求死?……
    他应是已经看出赵政执意灭韩,所以才将他关押至此。
    依他方才所言,若不能改变赵政的心意,他将以死殉国。
    梁儿见韩非面色黯然,双目无神,心知他已萌生了自我了断的念头。
    她自觉劝不了他,便只得与之告辞,起身离去,直奔昭阳殿去看赵政可有法子将他救下。
    可走到一半她却又缓了步子。
    此番若是她与赵政说了,赵政会否救得韩非一命?如此又是否会将历史篡改?
    从另一个角度讲,就算韩非此次真的死不了了,以他的执念,谁又能保证在韩国覆灭之后,他不会效仿屈原那般再次了结了自己?
    像他这种视家国重担为己任之人,无论韩国是存是亡,恐怕都无法抛弃自己韩国公子的身份,安心事秦。
    如若如此……还不如放他早早离去,就如史书上所记那般……
    还能免去让他眼见韩国灭国之痛……
    梁儿脚步沉重,缓缓走入殿中。
    “韩非如何?”
    赵政忙于政务,他并未抬眼,梁儿却也听得出他语气之中的关切。
    她在赵政身边屈膝而坐,敛眸答道:
    “奴婢去時,他还在看那篇《存韩》。”
    闻言,赵政放下手中书简,重重一叹。
    “如此韩非,可让寡人如何是好?”
    梁儿心殇难耐,却也不得不说出这样一番话。
    “大王……奴婢觉得,韩非执拗得很,或许……他真的与秦国……”
    梁儿想说,韩非此人与秦无缘,无论灭韩之前还是灭韩之后,秦国永远都不可能用得了他。
    可话到嘴边,她还是难免哽咽。
    好在,即便她没有说完,赵政还是懂了。
    “当真没有回旋的余地?”
    梁儿默然摇首,关于韩非,她已再难说出任何话了。
    见梁儿如此,赵政又是长长一叹,缓声开口:
    “梁儿,你再走一趟,传令于李斯,除了上奏与面见寡人,韩非若有什么需要……”
    他顿了片刻,复有开口:
    “满足他便是……”
    梁儿怔住,想不到赵政竟然料到了韩非想要如何……
    他……竟也默许了……
    再次去往大牢的路上,梁儿心绪起伏不已。
    韩非终是要死了……
    如若他不是韩国公子,那他与赵政或许可以将历史改写,缔造出一个全新的大秦帝国。
    可惜,那所谓的千秋万代,终究只是一个梦……
    梁儿将赵政的话带给李斯时,李斯瘦削的面上瞬间显出哀色。
    他与韩非同为荀子的弟子,虽政见相左,可同窗之谊犹在。
    让他亲眼看韩非落得如此下场,他始终是于心不忍的。
    李斯慢慢闭了眼。
    如今的韩非终日面若死灰,无心求生,此时他能开口索要的,应是只有那一样了……
    几日后。
    牢门的两边,两个四十出头的男子隔着铁栏席地而坐。
    周遭的空气仿佛凝滞了般。
    韩非半垂着眸,首先打破了沉寂。
    “斯……可否送……送我一程?”
    李斯紧抿了一下唇,不答反问:
    “你当真要做得如此决绝吗?”
    韩非抬眸,眼中尽是哀伤。
    “你……你应是了解……我的,我实……实在不忍见韩国覆……覆灭。只是,让你亲自送……送我,怕会牵……连了你……”
    李斯蹙眉叹气。
    “放心,大王明理,不会因此而责难于我。”
    韩非松了一口气。
    “那便好……真……真遗憾我未能生……做秦人,无……无法侍得这……这般明君……”
    李斯抬眼直视韩非,急道:
    “其实只要你放下……”
    不及他说完,韩非便一挥衣袖,示意自己心意已决。
    “斯……说来惭……惭愧,其实我自……小便十……十分怕疼,可否给我找……找一种不疼的药?”
    ……
    寝殿中,梁儿正为赵政更衣,门外忽然有人通报:
    “大王,云阳大牢传来消息,罪臣韩非刚刚已经服毒自尽。”
    梁儿手中一滞,仰头望向赵政时,见他亦是恍惚了片刻。
    “快些,寡人要去见他。”
    他开口催促,梁儿不敢怠慢,加快速度帮他穿好了衣衫,二人便立即赶去了大牢。
    “韩非呢?”
    还不及李斯施礼,赵政便急急询问。
    “大王……韩非他……已经……”
    赵政顺着李斯的目光,匆匆走向韩非的牢房,却只见那位绝世之才已合眼躺于草席之上,一动不动,恍若睡去……

  ☆、第八十六章 冰释前嫌

?    赵政忍痛命人将韩非的遗体送回他心心念念的韩国,同时也在咸阳城外为他立了一个衣冠冢,以示秦国对他的敬重之意。
    之前的秦赵之战终以韩非的死而告终,没有人再去追究那含冤逝去的十万条生命。
    可是了解整个事情来龙去脉的梁儿却无法将这一切轻言放下。
    这些日子她总是在想,人命对于赵政究竟算什么?
    是不是只要能达到目的,无论牺牲多少人他都不会在意?
    从前的他并不是这样的。
    权力和野心真的会如此轻易的改变一个人吗?
    秦始皇……如今的赵政越来越像史书中的他了……
    当最后一缕阳光消失在天际,半轮明月亦悄然出现在咸阳上空。
    “你最近不太爱说话,似乎有很多心事……是因为韩非?还是因为那十万大军?”
    这句话赵政早就想问梁儿,只是之前事情太多,一直没有空闲。
    梁儿跪坐在桌案边,答话之时语气甚为平淡,就如一个普通宫婢般。
    “大王多心了,奴婢无事。”
    赵政眉心一跳。
    他没想到一向善解人意的梁儿竟连个解释的机会也不肯给他。
    梁儿如此态度,令他不知该如何将话题接下去。
    “罢了,既然你不愿说,那便随你吧。”
    他起身,甩袖离开,走至门口时吩咐内侍道:
    “去韩美人那。”
    梁儿亦起身相送,礼数周全。
    他是秦王政,那是他的后宫。
    无论何时,他想去谁那,就去谁那,没人有资格干涉。
    没人……
    这一夜,梁儿独自躺在榻上。
    这副床榻她已睡了第十四个年头,几乎有一半的时间都是有赵政在身边的。
    这个男人她再熟悉不过,哪怕是闭着眼,都能清楚的画出他的样子。
    可这又能如何?
    她曾那般痴迷于赵政的权谋与能力,可那份多年积攒下的信任却与那十万大军共同葬送在了肥下。
    她曾那般沉迷于赵政的暧昧与缱绻,可他的儿女却一个接一个的降生。他的后宫一扩再扩,如今竟已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