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废后重生:权倾六宫-第5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所有的侍卫都绷紧了劲儿,待看清了是裘太后和余姑姑,一个个都吓掉了下巴!
  天啊!年近六旬的太后,和同龄的老姑姑,竟然还能骑马骑成这样!太了不起了!
  直到此刻,大家才交头接耳地彼此提醒起来:“太后可是裘家当年的长女,弓马骑射都很是了得!就连余姑姑,据说那也是一门虎将,不是大战中父兄战死,也不至于跟着太后进了宫。”
  “对啊对啊!记不记得面选的时候圣人怎么说的?当年余姑姑可是一张弓连射二十三箭,生生把一只斑斓猛虎射成了筛子!”
  “这是出了什么事儿?逼得养尊处优四十多年的太后宫内骑马?”
  “谁知道?没听说前朝有什么啊!”
  “好像今儿宝王带着他们家神童入宫了……”
  “那能有什么事儿?总不至于陛下看人家儿子好,要抢来自己养!”
  “呵呵,真要如此,宝王巴不得呢……”
  “嘘!你们俩还要不要吃饭的家伙了!”
  “呵呵,那个,就是哈,今天天儿不错……”
  “那是,那是,天上有块云,有点儿像匹马……”
  “瞎说,分明像两匹马……”
  ……
  裘太后和余姑姑赶到御书房,正听到明宗的声音在高声大笑:“大哥!我就知道你心底里是欢喜的!”
  宝王得意洋洋的声音便响起来:“臣谢主隆恩!”
  余姑姑听得这话,心里咯噔一声:怎么?事情已成定局了么?脚下不由一软。
  裘太后却不管这个,大步流星走过去,一把推开御书房的门,往门口站定,一看:宝王正捧着一轴圣旨,笑嘻嘻地伸手揽过幼子,眼中闪过压抑不住的喜色!而雍郎,也通红着脸,掩饰不住的激动欢喜!
  明宗抬头看见自家母亲散着头发、素颜无妆,额上密密一层细汗,目光冷峻地站在门口,心中不由微微内疚,但一转眼间,又坚定起来,已经换了笑容满面:“阿娘来得正好,我看雍郎实在是聪慧,刚刚已经封了他温郡王!”
  余姑姑本来就已经脚软,待听到这个消息确实,便站立不住,顺着御书房的墙面便滑下来,坐在地上,一阵抑制不住的悲哀绝望,从心底里冒了上来,低下头,捂住嘴,泪落如雨。
  裘太后悲哀地看着自己的两个儿子,道:“登高跌重。雍郎这样小,你们加了这么重的担子到他身上,不怕压垮他么?他还只是个孩子而已!”
  一语双关。
  明宗能听懂,但却不能懂,只是转头淡淡地看向宝王。
  而宝王这时候就算能够听懂,也不会放手已经到手的爵位,脸上闪过一丝厉色,闻言便只是淡淡地笑着答了一句:“母亲不要溺爱雍郎,他是皇室一脉,必要担起他该担的。”
  明宗眼中杀机闪过,笑着看向裘太后,安慰道:“阿娘不要过于担心。雍郎是幼子,承爵实在轮不到他。可儿子实在喜欢这个孩子,赏个空衔,等他大了,再行分配差事,总不至于白费了他这一身的气度。”
  话说得体贴入微,丝毫感觉不到奇异之处。
  宝王更是接话笑道:“四弟已经替雍郎思虑得这般周到了,阿娘就不用多想了罢?我也会管住雍郎的几个嫡庶兄长,绝不令他们生出嫉贤妒能之心。一定护住雍郎周全便是!”
  裘太后微微闭眼,半晌,向余姑姑那边伸出手:“既如此,你们兄弟决定就好。我乏了,先去睡了。都不必过来了。”
  余姑姑只得强撑着站起身来,一边悄悄流泪,一边伸手接过裘太后的手,互相搀扶着,往外走。
  裘太后忽然低声喝道:“你给我有点出息!四十年咱们都没被打倒过,这点事,算个屁!”
  余姑姑一凛,振奋一下精神,狠狠抹一把眼泪,咬牙道:“不错!这才到哪!咱们大风大浪都过来了,这点小心机算什么!”
  裘太后冷笑一声:“咱们俩都得好好活着,看这两个小兔崽子,到底能玩出什么花样来!”
  余姑姑用力点头:“是!婢子也想看看,他们这盘棋,到底要怎么下!”

  ☆、124。第124章 相商

  入夜。
  明宗独坐在御书房。明灭的烛火照得他的脸上一片莫测。
  不过一个爵位,给就给了。
  可他要走了自己在天下人面前做出来的姿态。
  雍郎更贪心,竟然直接要走了自己的闲章。
  那个如朕亲临的闲章,跟传国玉玺的效用,恐怕只在于传位诏书吧?
  尤其是,如果宫城大乱,自己又无法露面。那枚闲章,瞬间就会变成遗诏上最凿凿的证据!
  一个宗室之后,竟然没人教他什么叫避嫌吗?
  明宗的手紧紧地握成了拳。
  孙德福在门外回禀:“圣人,沈将军来了。”
  明宗回了神,沉声道:“宣进,掌灯。”
  孙德福答应一声,一招手,洪凤端着两支烛台过来,跟在满脸不在乎的沈迈身后,进了御书房,孙德福和洪凤将烛火点好,躬身施礼就要退下。
  明宗瞥一眼洪凤,道:“德福留下,洪凤外面看门。”
  洪凤顺目垂眉低头退出去,头都不抬地关好门,离书房丈许,站定,全身进入戒备状态。
  沈迈回头瞥了一眼,笑着冲孙德福低语:“公公,这小子调教的真不错!这时节,竟然还记得避嫌,走得远远的!”
  孙德福忙笑着回礼:“将军过奖!”
  明宗冷哼一声,沉声道:“有人还不如德福一个内侍,教养起孩子来,连避嫌二字都不懂得!”
  孙德福一听坏了,连忙眼观鼻鼻观心地站在一边不语。
  沈迈却没有那么多忌讳,咧嘴一笑:“圣人,臣都听说了。宝王殿下回去就广发请柬,要给自家小儿子摆宴,说是要大庆三日。”
  明宗再哼一声,问:“还有什么别的么?”
  沈迈笑得神秘兮兮的:“还有个大消息!咱们新出锅、热乎乎的温郡王,竟然悄悄藏起了一个小盒子,如今,连宝王、宝王妃,甚至他自己的贴身丫头,都不知道房里莫名多出了一个宝贝!”
  明宗一惊,忙问:“你是说,他真的没有告诉他爹?”
  沈迈歪嘴一笑,笑容微微有些阴冷:“真的没有!而且,我临来时,人来传话,说温郡王已经将那盒子挖坑藏妥,盒内的玉石章被他堂而皇之地摆在了自家的多宝阁最上层一个不起眼的黑色盒子里。而且,那盒子早已落满了尘,温王开盒的时候,小心翼翼,生怕在灰尘上留下指印!”
  孙德福越听越心寒,满眼惊惧地抬起头来:“温王可是刚刚满七岁!”
  明宗冷笑一声:“七岁的孩子,就这么深的心机,这么自私自利!如果有朝一日朕大行,果真立了这孩子为继帝,朕恐怕,所有的宗室子弟都会被他屠戮一尽!”
  沈迈干咳一声,岔开话题:“所以圣人,咱们面对的是宝王,而不是长大后的温郡王,臣觉得实在是件好事!”
  明宗被他的逻辑逗得忍不住微微一笑,心中的怒气便平了三分,伸手点点沈迈,笑道:“滑贼!”
  笑完,正色道:“朕今日来,是要问问你,朝中文臣里,有谁堪与宝王抗衡?”
  沈迈一听说这样重大的正事,便先正正经经严严肃肃地跪倒,给明宗端端正正磕了三个头:“臣先谢陛下能拿臣当了真正的自己人!臣为陛下知遇之恩,必会为陛下肝脑涂地,死而后已!”
  明宗心中一畅,抬手令起:“咱们君臣,不说这个。你先说说,你怎么看?”
  沈迈沉吟片刻,道:“臣自从受命统帅羽林,着实看了不少令人震惊的纸条。如今看来,宝王的潜在势力并不小。而且,神策军似乎至少有一半是他昔日领兵时带过的。这股力量不容小觑。文臣们珍惜羽毛,大多不肯满朝联络,所以虽然偶有联合,却不紧密,利益当头时,简直就是一盘散沙。要说可堪一用的……”沈迈顿一顿,似乎有些难以启齿。
  明宗有些意外,不禁问:“怎么了?也有你沈二拳头不敢说的?”
  沈迈一脸不情愿:“不是不敢说。是臣有些不甘心。臣忙活这么久,到头来倒是给他们家铺了路了!”
  孙德福有点急眼,催道:“将军别绕弯子了!若是现下这个毒瘤不除,您当咱们谁还有机会继续为国朝忙活么?”
  明宗赞同地点点头:“德福说得好。快说!”
  沈迈便仍旧带着一脸不情愿,嘴上却干脆利落道:“邹太傅!”
  明宗一愣:“邹家?”
  沈迈点头,面色正经起来,带着三分肃穆:“臣必须说,当年陛下选邹氏为后,实在是一步极好的棋。邹太傅为天下文臣之师,数十年来,虽未执掌国子监,但却门生遍天下。虽然邹氏为后时,荒唐浅薄,将邹老太傅的名声颇为坏掉一些,但老爷子傲气在,三个儿子骨气在,几个孙子灵气在,一家的读书种子,加上有工部蒋尚书这样的好女婿——蒋尚书可是个长袖善舞的官场油条——邹家若发全力,只怕宝王也要头疼一阵子!”
  沈迈顿了顿,又道:“依臣看来,当年邹氏被废之事,恐怕也是有人看明白了邹家的实力,所以提前斩断陛下一条臂助!”
  明宗眉头舒展,连连点头:“朕也早这么想。所以才要让邹氏暂时避开,不然,以她的单纯执拗,朕担心她过刚易折。果真将她的一条性命断送在清宁宫,只怕邹老太傅心灰意冷,朕就回天无术了!”
  沈迈在心里大大地呸了一口,又加上一万句放屁,才接着道:“圣人深谋远虑,臣等自是不及的。如今这邹家三个郎君,倒是都很有些建树,臣看,您不如找个由头,悄悄地起复邹家。”
  说着,袖子里掏出一张纸,递给明宗。
  明宗知道这是邹家的纸条,接过来细看。
  沈迈接着说:“邹家老太爷最近都在家里闲坐,偶尔跟亲戚们走动,下棋喝茶而已。不过,臣仔细看了看,老爷子用了这一年,把所有的亲戚都走了一整遍,连亲家的亲家都没有放过。邹大郎在秦州的差事做得风生水起,秦州大都督赞不绝口,前几日悄悄跟左右说,邹大郎这样才能,绝对呆不久,早晚是一方封疆大吏。”
  “邹二郎在家里养病,却没有闲着,臣隔阵子就能收到他‘贿赂’的新玩意儿。臣是战场上杀敌出来的武将,看着邹二郎这样肯用心力改善甲胄、兵器的人,实在是顺眼到十分。”
  “邹三郎在礼部呆得很是踏实,崔侍郎因为崔修容的缘故,总想要跟他亲近,不过邹三郎显然是个极明白的人,一直都不温不火的。礼部上下的人都很是看好他。臣看,假以时日,礼部落到他手里都不稀奇。”
  “邹小大郎其实最令臣刮目。翰林院掌院大学士中风卧病这么久了,号称带着邹小大郎一起整理国故,其实一直都是这位小大郎独立在做。臣不懂文臣的那些玩意儿,但是看翰林院那么多人在邹氏废后之后,忙不迭地落井下石,想要整死这位小大郎的劲头儿,想必他干得实在是不错。”
  “邹小二郎倒是不言不语,但邹府的庶务从来不需要大人们操一丁点儿心,邹家后院没有纰漏,这位邹小二郎当居首功!”
  一口气说了这么多,沈迈眼神冲着孙德福乱飘。孙德福半天才反应过来,忍俊不禁,低声向看着纸条出神的明宗道:“圣人,老奴看沈将军的嗓子都要哑了,赏他口茶吧?”
  沈迈便嘿嘿地乐,脱口而出:“老东西,爷没白请你吃酒!”忽又记起当着明宗,忙低下头,闭上嘴,不敢吭声。
  明宗早示意孙德福把一边的莲子汤递给他一盏,闻言又气又笑,叱道:“做的什么怪样子!好好抬起头来说话!”
  沈迈嘻嘻一笑,大手摸摸后脑勺,才接着说:“臣看,邹家这些人,如果能挪到合适的位置,都是可堪大用的。而且,有些地方,能掐住有些人的脖子!”
  明宗一抬眉:“比如?”
  沈迈不怀好意地一笑:“比如,神策军那些跟过某人的,大多出自幽州。而幽州那里半个月前报来,刺史已经不行了!秦州幽州政事相通,如果一个秦州的好官空降管着幽州,又有本事又有手腕,为了自家的富贵平安,关键时刻还能下得去狠手,那咱们还怕将来会闹出什么肘腋之患么!?”
  明宗也跟着阴阴一笑,接着问:“还比如?”
  沈迈接着嘿嘿一乐,眼神一亮:“知臣者,圣人也!邹家小二郎虽然一直未曾出仕,却好歹是进士及第。他打理这么多年如此大家族的庶务,见人无数,如果赏个吏部学习的差事,想必用不了多久,吏部就能让他摸个差不多。到时候,就算有了什么乱子,他随时能让吏部转起来——咱们手里既有刀,又有人,不论是谁想折腾,让他可劲儿折腾去!咱还怕他个鸟!”
  明宗闻言呵呵地笑了起来,半天才敲着桌子,拖长了声音问:“还有呢?”
  沈迈怪眼一眯,笑起来,故意无赖起来:“钱粮的事儿咱可不懂,您自己个儿来啊!”
  明宗越听眼睛越亮,呵呵大笑,戟指指向沈迈道:“朕就知道,你这厮不是真傻,平常那傻劲儿,都是他娘的装出来糊弄人的!”
  眼神便是一利。
  沈迈大手一拍胸膛,怪眼一翻:“一肚皮坏水,只卖与识货的!”
  御书房顿时一阵哈哈大笑。

  ☆、125。第125章 风寒

  两日后,明宗果然收到了幽州刺史病逝的消息。不待众臣开始动作,明宗迅速下旨:“秦州都督府长史邹婓才干优长,政绩斐然,着立即调往幽州任长史,代行刺史之职。”
  众臣顿时默然。要说当年,邹家大郎已经是扬州刺史,那等重大富庶之地,江南世族势力盘根错节,他都打理得井井有条。何况已经在秦州历练一年,官声甚好,幽州的情形与秦州差别不大,若是单从政事的角度上来说,明宗这个决定甚至还稍嫌保守了一点,就应该直接升邹大郎的职,任了刺史正职才对!如今,因了邹家那个废后,明宗已经留了暗手,若众臣再要说一句不合适,基本上说这话的人的官位,恐怕就要也不合适了!就连吏部尚书赵盟,虽然百般不情愿废后家的人再次升迁,可也一样需要避嫌,不好置喙。此事竟然就这样顺理成章地定下来了。
  明宗见众人一副吃了哑巴亏的模样,心情大畅。下意识地就更欣赏沈迈一些:这厮倒是没说瞎话,果真是一肚子坏水!
  接着兴庆宫就传来消息:裘太后一病不起,御医诊为重症风寒。沈昭容已经前往侍疾。
  明宗一边疾步往兴庆宫跑,听着孙德福高喊备马,一边又问:“皇后呢?”
  来报信的洪凤一边小步跟着跑,一边迅速答道:“皇后娘娘銮驾刚刚齐备,想来这时候也正在赶往长庆殿的路上。”
  明宗脚步一顿,剑眉一挑,嘴角狠狠抿紧:“銮驾!?”
  ******!我阿娘病得要死了!这个贱人还摆她的皇后銮驾?!
  这时候,殿中省尚舍局已经快速送了御马过来,明宗翻身上马,一鞭子狠狠抽在乌骓踢雪的屁股上,那马很久不被这样鞭打,“唏溜溜”一声长嘶,撒开蹄子,一道箭一般便冲了出去!
  孙德福在旁边,先低声夸了自家徒弟一句:“说得好!”然后急忙也翻身上了一匹黑马,踹蹬催马去追明宗了。
  洪凤低下头,吩咐一句旁边的内侍:“紧密关注六宫动静,随时通报我和师父。若有宝王、寿宁公主意欲进宫探病的信儿,加急。同时关照外头,如果王爷公主已经启程,路上尽量让他们慢一些。”
  于是,宝王带着温郡王进宫时,以及寿宁公主进宫时,一个遇到了打群架的,驱散很是用了些功夫,一个遇到马车坏在路中间,大路被堵个水泄不通。待到他们先后脚赶到宫门口时,却被沈迈带着洪凤拦住了:“王爷和公主来得倒也恰好,末将奉口谕,在此专等二位!”
  宝王一把掀开车帘,脸色阴沉:“本王要进宫看望自己的母亲,不论谁的口谕,能拦得住我?”
  沈迈轻轻一笑:“王爷的话很有意思。不过,不妨等末将说完。”
  说着,昂然而立,铁血军人在沙场练出来杀气四溢,不仅寿宁公主和温郡王身子微微一抖,就连领过兵打过仗的宝王,也禁不住瞳孔微微一缩,心下只转着一个念头:这姓沈的贱獠到底杀过多少人?!
  沈迈肃然宣谕:“圣人口谕:太后病中不耐打扰,着探望人等七日后待宣。”
  宣完,稍顿,看着宝王微微一笑,道:“末将知道王爷从来不拿圣人的话当话,所以,末将这里还有太后的口谕。”
  正要发飙的宝王听他忽然冒出来这么一句,脸色顿时铁青,身边的温郡王却细声细气地开口了:“父王,不要坐实这个人的话,他很奸诈。”
  沈迈什么耳力,自然把温郡王的话听了个清清楚楚,脸上笑容更深,却不理会;见宝王果然隐忍不语,便又看一眼寿宁公主,继续恭敬道:“奉太后口谕,寿宁公主、宝亲王听谕:我只是气病了,还没有被你们气死。你们俩,连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