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废后重生:权倾六宫-第5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就要记在你名下才对!”
横翠气哼哼地一扭脸:“她手快,昨儿就给我了!”
接着,横翠又肃穆了神情:“不过,娘娘,奴婢现下算是真心知道了,这宫女、内侍和侍卫,一样少不了,都是极为重要的。咱们以后就算出了掖庭,自家宫里也不要留那么多人,不然,成天光琢磨那些人,就能把我累死了!”
桑九早就站在那里端着冰碗就开吃,闻言忙咽下口中冰屑,嘲笑道:“傻!你不会训练几个人出来帮忙么?咱们上次说了,阿舍和线娘都是可靠的,何况又有叶大他们,内外一分,你只管平日冷眼瞅着,不就完了?”
横翠一边伸手过去抢她的冰碗,一边顶嘴:“阿舍要管厨房,线娘要贴身护卫娘娘,哪儿来的空?叶大几个人现在主次颠倒,唯郭奴那个家伙马首是瞻,我敲打了几次都不管用。哪儿还敢教他们这些东西?”
桑九三躲两躲没躲开,便干脆将冰碗给了横翠让她吃,边嘻嘻地笑:“郭奴呆不久,早晚还得回宣政殿,孙公公那边少不得他。叶大他们这会儿若是不跟郭奴近乎些,你反而要担心以后会不会被再掺沙子。至于线娘和阿舍,出掖庭后,必要一个管厨房,一个管寝殿,到时候我把你其他的活计都拿来做,你单单管人就好。待寻到合适的,再把线娘给你,这样就好了吧?”
横翠的气渐渐平了,嚼两颗樱桃,寻思一会儿,点点头:“这样还差不多!”
邹充仪笑眯眯地看着两个侍女有商有量的,心里别提多美了。
然,一转念,又想起了花期,不由得轻轻叹了口气,转向了窗外。
外头的汉宫秋又开了。
红红黄黄的花朵簇簇地开在幽隐一角。
那花还有个名字,叫做剪秋罗。
横翠看了,轻轻咬咬唇,道:“娘娘,为什么种这个?为什么不干脆种紫藤?”
紫藤又叫云萝、藤萝,这才是采萝那个真正的萝字。
邹充仪看着窗外出神,口中似在喃喃:“那样太扎眼了……等回宫吧,回了宫,要种多少云萝,都随你……”
这样转眼便到了七月初一。
因宝王家的神童嫡幼子今年满七周岁,如今离他的生辰不到半个月了,京城的流言甚嚣尘上,愈加离奇了。
什么小小年纪便能通读史书,什么各种奸佞之人一眼便看出不对,什么已经与府中的庶姐们别室另处,每逢饭时自言应隔席,还有什么夜梦太祖皇帝命他看顾天下之类的话,竟然都流传了开来。
明宗看到两省、羽卫呈回来的纸条,已经阴沉着脸好几天。孙德福各种小心,沈迈各种耍宝,都没能让明宗稍稍开颜。
到了最后,沈迈也没有法子了,怪眼一翻,直接道:“圣人,你到底在气什么?还不赶紧的准备好宝王进宫后该怎么收拾他?”
明宗冷笑一声:“收拾?我这么有礼有节的大哥,这么英才天纵的侄子,我‘照顾’还来不及呢!”
沈迈看着明宗脸上的一片阴霾,怪笑一声:“圣人不愧是圣人!这就是了!末将等着,好好地帮圣人‘照顾’‘照顾’他们父子俩!”
孙德福来回看两个人的表情,激灵灵一个冷战!
……
果然,七月初三,不年不节,宝王忽然带着宝贝儿子急急入宫,说是先给太后请安,再去拜见皇帝。
宝王这一日穿了一本正经的宗室亲王的常服,远游三梁冠,金附蝉,犀角簪,紫衫,白袍,远远一看,果然外形和潇洒俊逸的达王一般无二。只是宝王唇薄,双眉微短,如今年纪有些大,双眼的眼角有点往下耷拉,面部便显得有些凉薄。
而他那七岁不到的嫡幼子,粉妆玉琢一般的白瓷娃娃,漂漂亮亮地穿着浅黄色的外袍,里头是白色的素纱中单,腰间扎了浅草绿的大带,显得整个人都清清爽爽地低调可爱。
进了兴庆宫,给裘太后磕过头,不过两三句寒暄,宝王就开始大谈外头的流言,详详细细地都讲给裘太后听,然后再一一澄清。
裘太后一挥手,总结道:“就是说,外头说的都是谣传,孩子不过是懂事点,看书多一点快一点,隔席的事有之,其他的都是无稽之谈。可是的?”
宝王有些呆滞,想了想,自己想说的话也说得差不多了,便摇了摇手中的折扇,笑着点头。
余姑姑瞧瞧宝王,忍不住叹气,这是拿着裘太后当傻子呢?
裘太后却懒得理他,只是低头看怀里的小家伙。
这小家伙一进来就口齿清晰、动作利落地给裘太后问安行礼,然后安安静静地在一边做他的小美男子。裘太后看他规规矩矩、聪明秀逸,也心生欢喜。年老之人,格外喜欢隔辈的孩子,早就一把拉了怀里揉搓,捏捏小嫩脸蛋,一叠声叫余姑姑快拿糕点来,转脸问宝王:“除先帝赐了雍字为学名外,可起了小名儿?”
宝王坐在一边,看着自家的神童儿子,神情极为得意,摇头道:“没有,一直就叫雍郎。”
裘太后便嗔道:“多老气!我们哥儿这样灵秀,祖母一看就欢喜得紧,不如就叫欢哥儿,以后在祖母这里,就叫欢儿!”
刚刚被改了名字的雍郎一丝也不恼,规规矩矩点头谢了祖母赐名,然后才稳稳地伸手拿余姑姑端上来的梅子饼吃。
裘太后看着皱了皱眉,对余姑姑道:“怎么拿了这个来?小孩子都爱吃甜的,梅子饼毕竟还是酸!”
余姑姑看着这样清秀的小人儿,也想起了宝王小时候的娇嫩样子,早就笑得见牙不见眼,闻言看都不看裘太后,一双眼简直黏在雍郎身上,口中道:“哪里知道小郎喜欢吃什么?我各样都装了些,刚到门口,听跟着的人说,雍郎不爱吃甜,我才端了这个上来。”
裘太后便奇怪,问雍郎:“不爱甜的么?”
雍郎放下梅子饼,小大人一样,抬头看着裘太后,口齿清楚的回话:“回皇祖母,我爱吃甜的,可是如果因为爱吃就一直吃,牙齿会坏掉,也会养成任性的坏习惯。所以我就克制自己,多吃些不爱吃的东西,以后就不会偏食,也就不会有玩物丧志的危险了!”
裘太后脸色微微一变,眼睛看着雍郎,口中却喝问宝王:“这是谁教的他这些怪谈!”
宝王面色如常,一张嘴就听得出来是胡说八道:“没人教他。想是自己看书看的。”
余姑姑便皱眉:这不瞎说么?哪个孩子会这样?还不被人当了妖怪?摆明了是宝王请了人教的,不仅教了行为举止,还教了怎么应对这些问话!
裘太后心疼地把孙子一把抱进怀里,声音有些哽咽:“好好的孩子,怎么养成这个样子?我娇他还娇不过来,你竟然这样磋磨我的心肝宝贝!”
余姑姑直直地看向宝王,欲言又止。
宝王便不以为然地一边用力摇扇子,一边道:“我自己当这个闲散王爷之前,也是领过兵打过仗,给大唐立下过汗马功劳的!他是我最得意的儿子,我用心教养,自然显得更加出类拔萃一些。这算什么磋磨?当年您是怎么教四弟的?三岁学文,四岁习武,七八岁上也是诗词歌赋都念得来了!我这雍郎没有那样的造化,有全天下顶尖的大儒教化,但好在天资聪颖。既然如此,我好好教导,令他更加优秀,即便是平日里苦些累些,又不是小娘子,怕个什么呢?阿娘这就不高兴。倘若四弟有了儿子像我雍郎一般聪颖,我不信阿娘不手把手狠狠教导!”
裘太后一听他事事处处跟明宗比,脸上顿时难看起来,刚要喝止,外头孙德福亲自来了:“启禀太后,圣人想看看宝王殿下家的小神童,让老奴领着去御书房。”
裘太后赶紧按一按眼角,又笑着把雍郎放下,道:“你好生看顾着,要是磕碰着一丝丝,仔细我打断你这一身老骨头!”
孙德福陪笑着连连点头:“老奴知道利害。断不敢让小郎受一丁点委屈!”
裘太后慈爱地一拍雍郎的小脑袋:“欢儿跟孙公公去吧,一会儿祖母让你父亲去接你,回来祖母这里吃午饭。”
雍郎一丝不乱地起身,行礼,告辞,再转身,拉了孙德福的手,步履从容地自己走了。
裘太后看着他的背影不见了,方才沉下脸色,狠狠地盯着宝王,怒道:“如果因为你的缘故,把我欢哥儿断送了,我决不饶你!”
宝王更加不悦,脸都扭了一边去:“母亲又说囫囵话了,儿子听不懂。雍郎好好的,又聪明又懂事,您看看刚才的礼仪举止,可错了半分?他自己行事极有分寸,主意又大,我都拗不过他。怎会因我的缘故如何如何了?再说,他贵为亲王之子,又是母亲您的心头肉,只要没人造反,谁敢把他怎么样呢?”
余姑姑听宝王的话越说越狂妄,急忙制止:“王爷慎言!这毕竟是宫里!”
宝王一拂袖:“姑姑,我知道母亲亲口说了如果四弟在位你就有太后待遇,所以你一心偏着四弟,可是也不能不让我说话啊!”
余姑姑顿时气愣了,两只眼里瞬间便充满了泪水,紧紧咬住唇,扭过脸去,转身出了长庆殿,直奔自己的房间,关上房门便放声大哭!
裘太后这边已经气得不知道说什么好,伸手抄了给雍郎装糕点的银盘,一把扣砸在了宝王脸上:“你个混账东西!不是你余姑姑,你就能平安生下来了?她为什么要一辈子呆在宫里?我为什么不把她指婚出去?还不是当年为了给你试药,她永远不能生育了!从小到大,哪一样不是她最疼你?哪一次不是她替你挨打挨骂?你见她打过你所有的弟弟们,可你摸着良心想一想,从小到大,她可碰过你一根手指头?如今长大了,翅膀硬了,心思大了,竟然连她都不放在眼里,是不是明天,你就要冲着我发你的亲王脾气了?!你给我滚!你一家子要作死,我再也不拦着了!滚!滚!!!”
一边长庆殿的侍女连忙上来一个给裘太后顺背揉心口,再有一个马上跑去敲余姑姑的房门,剩下两个赶忙上前低声劝宝王:“王爷还是先避避,太后近来身子不好,您改日再来吧?”
连哄带劝拉了宝王出殿,又低声道:“王爷还是带着小郎陪圣人用午膳吧?”
宝王一摔袖子,气哼哼地去了。
余姑姑听说裘太后连当年的事情都说出来,赶忙擦了泪出了自己的房间,三步两步进了太后寝殿内室,待看见裘太后老泪纵横,撑不住自己也哭了:“娘娘,咱们这是造了什么孽,怎么孩子们都变成这样了?”
裘太后拉着余姑姑的手,哭着跟她赔礼:“好妹妹,都是我的错都是我的错!要不是我当年铸成大错,这几个孩子也不会被刻意养成这样。还连累得你偌大的年纪受孩子们的气,当年真是白废了你那样多的心思!真是白疼他们了!”
余姑姑忙先把殿内的人都遣散,方才擦泪道:“姐姐不要说外道话。不是跟着你,哪有我今天的日子?我不悔的。只是可怜姐姐你,苦熬苦撑了这么多年,到老了还要跟着他们操心受累。姐姐放心,我会一直在你身边,陪着你。咱们俩不是早就说好的,做一世的伴儿……”
裘太后紧紧抓着她的手,哭着点头:“好,好!”
☆、123。第123章 温王
明宗在御书房和雍郎说话,不过盏茶功夫,便啧啧称奇。
雍郎一举一动都得体大方,面对着一国之君也没有丝毫紧张瑟缩,明宗问任何问题,知之为知之,不知也不羞愧,遇到喜欢的事情问题,也会侃侃而谈,挥洒自如。
明宗便对着孙德福打趣:“瞧瞧,连吏治农桑他都有的说,真不知道大哥到底塞了多少书给他看!”又亲切地问:“好孩子,告诉四叔,你每日睡几个时辰,玩几个时辰?”
孙德福在一边只管赔笑,心内却嗟叹不已:宝王真的是不作死不会死的节奏啊!
雍郎则叉手答话,不急不躁:“回禀皇上四叔,侄儿每日睡四个时辰,无暇玩乐。”
明宗一愣,忙心疼地问:“叫四叔——才睡四个时辰?小孩子家家的正长身体,正要多吃多睡呢!何况,怎么会无暇玩乐?大哥给你布置了很多功课么?”
雍郎一板一眼地答道:“书山有路,学海无涯。侄儿每日上课时辰不多,但自知须得多知多识,方才能慢慢得窥天地大道。不过侄儿每日都有练武时辰,所以并不会太过枯燥。企四叔勿念。”
明宗又欣慰又无奈地点点头,先安抚:“还是要休息好,子午觉最养人的,一定要睡。不可熬得太累。你年纪小,果然熬得体虚了,容易都补不回来!”又接着问道:“平日喜欢看什么书?”
雍郎脸上禁不住流露出一丝温暖,瞬间又低下头去,平稳答道:“什么都看一些,不过更喜欢看史书。昔日太宗有言: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侄儿私心以为,以史为鉴,亦可以知世事。侄儿年幼,无法走遍江山,人间百态自是无从可知。然看史书时,常从细微处可知人情世故。侄儿深感受益匪浅。”
明宗大赞:“说的好!雍郎可当得我宗室第一聪明人!”
雍郎却不骄不躁:“四叔谬赞,侄儿年幼,当不得的。”
明宗越看越爱,忍不住道:“若朕有子若此,这大唐天下,还愁什么后继无人?”
一直稳重的雍郎,在听到这句话之后,终于禁不住动容,脸上激动得红成了一片。
孙德福在一边,脸色也禁不住变了!
果然七岁大的孩子,还是没忍住,终于被圣人试出了虚实!
明宗笑眯眯地招手叫雍郎到自己跟前,一把抱起坐在自己腿上,然后一指御案,大方地说:“雍郎喜欢什么,直接拿走!”
御案上,先供了玉身金角的传国玉玺,然后朱砂笔,墨玉砚,宣州纸,黄田的笔架,寿山的闲章,钧瓷的茶碗,翡翠的念持珠,各种零零碎碎,可都是顶级上品的好东西。
雍郎脸上涨得通红,抬起头来看明宗,终于流露出一丝稚气:“四叔说真的?”
明宗爽朗大笑:“君无戏言!除了朕的玉玺,你看上什么拿什么!”
雍郎咬咬牙,鼓足了勇气,一指明宗的闲章:“四叔,侄儿喜欢这块寿山玉!”
明宗笑容越加深沉,声音连顿都未顿一下,接口便朗声笑问:“喜欢寿山玉还是喜欢朕这枚闲章?”
雍郎咬着嘴唇,低声道:“侄儿看着他便如看到了四叔,心生感念。”
明宗显得十分感动,甚至眼睛都有朦胧,双手紧紧搂住雍郎,道:“好!好孩子!你今日要什么,四叔都给你!德福,快拿个盒子,给雍郎装起来,悄悄塞在一会儿朕的赏赐里。”然后亲昵地贴着雍郎的耳朵说:“咱们不告诉你阿父,你自己回去悄悄放起来。那东西如朕亲临,可万万不能弄丢了啊!”
雍郎早已呆住,闻言欢喜激动得脸更红了:“多谢四叔!您对雍郎真好!”
孙德福这边就似早有准备一般,变戏法一样,从旁边橱子里拿了个明黄色丝绒绷面的小小的长方形盒子,闲章放进去,刚刚好。孙德福还笑着呈给雍郎看:“小郎君看好了,就是这个盒子。您可千万别直接交了你家王爷,否则,他一准儿吓得直接还回来,您就留不住了。”
雍郎咬着嘴唇连连点头。
明宗便又捏捏他的小脸,手在雍郎的小细脖子上摩挲良久,方才叹道:“若芙那个孩子若是保住,比雍郎还要大呢!”
孙德福身子一僵,低头不语。
雍郎竟然也不问若芙是谁,而是直接安慰明宗:“四叔,侄儿会替小哥哥孝敬你。等四叔家的小弟弟出生,四叔就不孤单了!”
明宗听了这话,虽然有一丝意外,但还是眼眶微湿,再次把雍郎紧紧地搂进了怀里:“好孩子,四叔也会像疼你那个未出世的小哥哥一样疼你!”
说着,就像一时冲动,一拍案:“孙德福,来,拿黄绫圣旨来,朕要给雍郎封个爵位!”
孙德福一愣,连忙阻拦:“圣人,这事儿是不是先和宝王商量下?”
正说着,人报:“宝王到。”
明宗挑挑眉,笑意一浅,片刻又加深了笑容,道:“说曹操,曹操到!德福你说的也有道理,这事儿也的确该先商量大哥。”
宝王一脚踏进门,只是微微一拱手,便笑着问道:“四弟有什么事要跟我商量?”
裘太后和余姑姑刚刚收了泪,正在侍女的服侍下匀面梳妆,忽然一个内侍急急进来,低低在裘太后耳边禀报,如此如此!
裘太后大惊失色,噌地站起,一手拉住余姑姑,急道:“糟了!皇帝要封欢哥儿!”
余姑姑顿时也吓得脸色一白,顾不得两个人都是披头散发,转身便同裘太后主仆两个人往外跑,余姑姑更是直接高喊:“备马!”
一路风驰电掣。
唐宫之内驰马如斯,百年而来能有几人?
所有的侍卫都绷紧了劲儿,待看清了是裘太后和余姑姑,一个个都吓掉了下巴!
天啊!年近六旬的太后,和同龄的老姑姑,竟然还能骑马骑成这样!太了不起了!
直到此刻,大家才交头接耳地彼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