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甜文]好欢喜-第3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过了五月,杨铁环等新任的山西兵道将领启程赴边境,女帝亲自于宫中设宴践行,杨铁环在宴席上多喝了两杯,对着皇帝感激涕零,
“皇上,臣当初有眼无珠,不识明君,蒙皇上错爱,才有了臣的今日啊,”大大咧咧的胖姑娘抽噎了一下鼻子,在梅若英开口之前,又道,“皇上,您说的太对了!臣今日吃了这顿御宴,才知道臣做饭的手艺算不上登峰造极,最多也就是个红烧猪头肉的水平。然,臣领兵打仗,那是所向披靡,游刃有余,还特么自在畅快!皇上对臣,恩同再造!”
杨总兵说到动情处,跪下磕头,全然不见战场上凶神恶煞的摸样,连一道带进宫的狗老十都蹲在殿门口摇着尾巴蔫搭搭的,羞愧不已。杨总兵在宴席上哭哭啼啼,流露出姑娘家的真性情,她手下陪坐着的新任的两个副将便有些尴尬了,跟着哭也不是,陪着笑也不是。
“瞧瞧你,哪里还有个总兵的威风?擦擦吧,”梅若英哭笑不得,指使桂子递了巾栉给杨铁环,“朕将大任交予你,文武百官的眼睛都看着,可千万别丢朕的脸,也别忘了给天下女人长长脸!”
“皇上放心!臣以性命再加祖宗十八代起誓,不收河套终不还!!”
杨铁环慷慨激昂,她的几个手下坐不住了,也开始跟着发誓,梅若英点点头,叮嘱道,
“朕不会看错人,所以信你,到了地方,别轻举妄动,先练兵储粮,守好国门,等来日反攻!”
杨铁环领命,酒足饭饱,与副将同皇帝告辞,众人离开之时,梅若英突然想起一事,又叫住了杨铁环,“杨总兵。。。。今年二十有三了吧?该成家了。”
“不急,等臣为皇上踏平蒙北鞑子,到时候请皇上赐婚。”杨铁环振振有词,“嘿嘿,臣立了功勋,还怕没有男人?”
“你倒是想明白了,”梅若英扑哧一乐,“你若立下此功,到时候看上哪个,朕给你赐婚配哪个!”
“皇上金口玉言,可不能反悔。”杨铁环笑笑,又道,“。。。。对啦,臣记着皇上比臣还大两岁呢,要不。。。。,臣等着皇上成了亲,再请皇上为臣赐婚。”
“瞧你这话说的,那朕要一直不成亲,岂不是耽搁你了?”梅若英无奈,摇摇头。
“皇上不成亲?。。。是为什么?因为。。。。。老七哥?”杨铁环看着大大咧咧,其实是个粗中有细的人,“可惜啊,臣也不知道老七哥去哪儿了,他要是不想被人找着,谁也甭想找到他。唉,这就讨厌了。”
杨铁环想起当初投奔梅若英之前,兄弟们摩拳擦掌,互传消息,老七哥递信息给她,“胖九,你现在有两个选择:是跟着大伙儿去杀贴睦儿呢,还是直接去投奔皇上?”
杨胖九想都没想,选择了后者。只因为她已经意识到,跟着大老爷们儿混,也就那样了,可跟着梅若英混,远远不止有肉吃啊。
到后来鞑子第一勇士、汗王贴睦儿被杀,她也只晓得过程很艰难,一道去的八个兄弟虽然计划周详,不过人人伤的不轻,战争结束之后也没有他们的消息,杨铁环猜测他们八成都跑到药王谷去给姓孙的神医添麻烦去了,而那之后,她留在女皇身边效命,渐渐和他们断了联系。
这么长时间过去了,江湖上多了很多关于七爷的传说,可杨铁环脱离了那个圈子,抓不住他们的行踪,只好双手一摊,对着女皇低声埋怨,“这帮混账玩意儿,好赖给个信儿嘛,干嘛躲躲藏藏的!”
“他们不是躲你,明明是他躲着我呢,”梅若英道,拍拍杨铁环的肩膀,“好了,不说这些个,以后密折奏事,朕等着你的消息。”
杨铁环等人走后,梅若英独自坐在空荡荡的殿里,从腰间取出那个一直未曾送出去的梅花小香囊,拿在手上翻来覆去地看,浅浅一叹。
当初那么多江湖义士肯来投奔她,必定是因为七爷花邀月在江湖上一呼百应的地位,所以他在这场战争中。功不可没。后来战线推进,在那场最关键的战役中,汗王帖睦儿的头给人割下,挂在旗杆上,身体被撕个粉碎,无处不透着诡异,至今在坊间为人津津乐道。
别人不知道,可梅若英知道,除了他,谁还有这样的本事?
她独自扛了那么重的担子,准备豁出性命背水一战,未曾料到秦小七并没有走远,可能就躲在某个地方,谋定而后动,在最关键的时候,帮她一把,让她有命活着回到了紫禁城。
她的噩梦结束了,不过贴睦儿的还没有。鞑子兵狼狈撤退,据说回去之后,因为新汗王只剩颗头颅,于是又做了个镶金嵌玉的假身躯配着帖睦儿的脑袋入土安葬,葬礼很是隆重,只是没过多久,王陵被人神不知鬼不觉地掘了,金镶玉什么的消失不见,就剩下贴睦儿那个不值钱的脑袋,混在泥水里,还有贴睦儿亲爹和他祖父老汗王奢华的坟墓一夜之间也被挖开,里面值钱的陪葬品掏了个干干净净,骸骨散落的四处都是。
在此之前,传闻中的七爷一直都是朴实低调隐世高人的形象,因为这件事情做的过于张扬,以至于到后来,关于天下第一盗花七爷的传说版本相当多,光梅若英亲耳听到的英勇事迹就有十几桩。她甚至在某次微服出巡时,坐在一间热闹的小茶楼里,和随行的桂子听到了这样一个版本:传闻说花七爷功夫了得,色胆包天,曾经把京城第一美人也就是当今女帝在一个夜黑风高的夜里从紫禁城的养心殿里敲晕偷出来快活了一晚上,之后完完整整送回去,女帝未曾发觉真相,只在上朝的时候跟自己的大总管嘀咕了一句,小桂砸,朕昨晚做了一晚上的春梦,快活极啦!
梅若英跟着众人一起笑,笑得前仰后合,笑的眼泪都出来了,有那么一个瞬间,她希望这倒是真的,只可惜午夜梦回,思念灼心,床榻上仍旧寂寥一人,再不见秦小七的任何踪迹。
七爷还是那个七爷,连同他的几个兄弟,在蒙北鞑子部落盗墓传奇结束之后,消失地无影无踪,依旧是个神龙不见首尾的传说。
好在有一回,秦小七入了梅若英的梦,梦里对着她嬉皮笑脸:哦哈哈哈哈,老子就要离你远远的,老子还要逍遥快活呢!
梅若英惊醒,她忍不了这份孤独,气的咬牙切齿:秦小七你躲着我是吧?!哪怕挖地三尺,我也要找到你!普天之下莫非王土,我倒要看看你有多大能耐,到时候可别怪我将你困在紫禁城里,任凭你多么爱自在,这回我也不放你。
她是个不会轻易退缩的人,哪怕他们之间矛盾重重,两败俱伤。哪怕她比较自私,在情感上只顾及自己的意愿。
梅若英一夜未眠,打算传召锦衣卫指挥使陆远,命他带人去找秦小七,刚巧陆远进宫,人已经到养心门口了。
“皇上,臣有要事回禀。”
“。。。。何事?”梅若英顶着两个黑眼圈坐在御案后面掩着袖子打哈欠。
“十二年前,皇陵神宗孝端皇后墓二十四颗夜明珠失窃一案如今有些蛛丝马迹了。”
“。。。。。”
。。。。。十二年前,天寿山,皇陵,神宗孝端皇后墓。。。。
梅若英心头一凛,百般不是滋味,虽然陆远当下只说了这么一句。
“皇上。。。。。,这桩案子——”
“到此为止,不必再查了!不过是几颗夜明珠,时隔已久,何必在这些事上浪费精力!”梅若英秀眉微蹙,藏在大袖里的双手有些发抖,为了维持面上的镇静,渐渐握成了拳头。
她不想知道真相,一点儿也不想。
“。。。。。皇上。。。。。”陆远见皇上脸色怪异,似有怒气,虽百思不得其解,也只好就此作罢。继续道,“适才听闻桂公公说皇上急着召见臣。。。。。,是为。。。。。找人?”
“。不找了。。。。一时兴起罢了,”梅若英平复情绪,似乎说给陆远听,又似乎自言自语,“找了也白搭,就这样。。。。最好。”
作者有话要说: 阿西吧,越编越离谱了,也不造能不能如期完结,/(ㄒoㄒ)/~~
眼花求捉,明天更新恢复到十点半以后,么么扎。(*  ̄3)(ε ̄ *)(づ ̄3 ̄)づ╭?~
☆、尾声(上)(捉)
承明四年年初,山西总兵杨铁环带兵全线出击,攻打蒙北鞑子部落,历时八十天,收复长城以北失地,拿下吕梁山以西、阴山以南之天险,将鞑子全数逐出河套之地,于此处重建军事防御,垦荒屯田,厉兵秣马,稳固国朝边境。
至春暖花开时节,杨铁环领命回京。女帝梅若英亲自相迎,并不忘当时承诺,欲为杨铁环赐婚。杨总兵自金戈铁马腥风血雨中淌过来之后,眼界和喜好与从前大不相同,在一众出色的未婚年轻男子中挑挑拣拣转了一大圈,愣是没有中意的。只好对女帝坦言:皇上,容臣再挑挑,终身大事,不能马虎。
彼时春闱放榜,女帝在宫中设恩荣宴招待新科进士,杨铁环大大方方跟在女帝身后蹭吃蹭喝,不经意间,于这一众才俊中,竟对上了一个。梅若英二话没说,当场下旨赐婚。
杨总兵亲自挑中的丈夫名叫慕非夜,中了此次春闱的三甲进士,乃是当朝女帝宠妃、已故的敦贤皇贵妃慕非白的堂弟。慕家自承明二年被免罪之后,渐渐有了出头之日。慕家二房嫡长子慕非夜自幼好学,考科举,入仕途,一路顺风顺水,且人如美玉,温文尔雅,颇有当年皇贵妃的风范,故而赐婚当日,见着无不扼腕叹息,或倍感愤慨,皆以为好好的一朵鲜花,就这么插在羊(同杨)粪上了。
旁人尚且觉得这婚事不公,更何况慕非夜本人。论年龄,他比杨铁环还小着三岁,论性格样貌,他对五大三粗行为举止跟爷们儿似的总兵大人实在没什么兴趣,因此不愿意将终身幸福就这样不明不白地交代了,痛定思痛,决定抗旨逃婚,并在成亲当天付诸于实践。哪知乔装改扮刚跑出城门,就让杨铁环堵了个正着,所以婚礼如期举行,拜天地喝喜酒样样都没耽搁,最后还被杨总兵五花大绑捆着入了洞房。
“杨总兵逼婚”在京城闹得沸沸扬扬,甚至传进了紫禁城。梅若英听闻,心生内疚。惊觉自己过于冲动,乱点一出鸳鸯谱,大约会毁了这两个人的一辈子。想来想去,心道实在不行,就亲自判他二人和离,各自欢喜,免得彼此怨恨终生。
三日后,新婚夫妻入朝拜见女帝,梅若英特地打量了这一对,却见两人和睦相敬,并无不妥。
“看来朕这个月老,当得还挺成功的嘛。”梅若英心里踏实了:她之前听到的,绝对是假消息。
慕非夜面色微赧,倒是杨铁环大大方方的,“皇上,那是臣驯夫有方。这男人呐,三天不打,上房揭瓦,就得好好削他,叫他不听话!”
慕非夜越发地尴尬了,偷偷碰杨铁环的胳膊肘子,低声叮嘱,“皇上面前,怎可如此。。。。粗俗。”
“我跟皇上说话呢,别插嘴!”杨铁环瞪他一眼,转头对女帝笑道,“皇上哎,臣总算有家啦,您也赶紧的,别单着,您不为自己考虑,也得想想两位殿下,总不能叫他们没爹啊。”
她说话直接,唬得慕非夜心惊肉跳,生怕触怒龙威,杨铁环不以为然,晓得皇帝看着威严,其实最平易近人,尤其对她,就跟最自家姐妹一样,所以又道,“皇上,臣也是好意,听臣的劝呗,满朝文武都给您上折子,催着您选秀,您考虑考虑,给天下做个表率。”
“。。。。。。。。表率?”梅若英听得一头雾水。
“哎哟您不知道这两年国朝的风向都跟着皇上转呢,如今不愿意成亲的姑娘越来越多了,一问,都仰着头说,我们英明神武的皇上都不愿意成亲,我们着什么急啊!有那功夫,还不如去考科举当官做买卖挣大钱呢!”
梅若英给逗乐了,“敢情民间女子不成亲都是朕的不是了?”
“那可不?”杨铁环郑重点头,“臣是粗人,说不出啥大道理,就觉着吧,甭管是谁,不成亲总归不合适。人呢,就得有个伴儿。没伴儿,空虚了怎么办?寂寞了怎么办?将来老了怎么办?”
梅若英:“。。。。。”
慕非夜偷偷擦擦额头上的汗,恨不能找个地洞钻进去,可他那不开眼的夫人还跟皇上聊得热火朝天:难道她看不出来皇上在敷衍她吗?皇上已经不高兴了好吧,真是要疯了!
杨铁环口没遮拦,说了一箩筐的话,劝梅若英选秀成亲,梅若英听着头疼,勉强应付两句,借口政事繁忙,将夫妻两个打发出去了。杨铁环啰嗦半天,有一点倒是没说错,群臣劝皇帝选秀充后宫的折子跟雪片一样,越堆越多,光今天和杨铁环夫妻说话的空当儿,桂子就已经在御案上摆了高高一摞,梅若英实在看不过来,只好又将康郡王梅如涵召进养心殿替她干活。
不过这回,梅如涵也不向着她,接着劝,“皇姐,这已经不是你个人的婚事了,这是国事。”
梅如涵道,“哪怕选几个摆设,也比孤零零一个人强,总得给天下一个交代罢。”
梅如涵最懂她,知道她要的,除了秦小七,恐怕谁也给不了。他喜欢皇姐,努力过了,试过了,也学乖了,不再别出心裁地耍花样,就老老实实做自己,踏踏实实为国事鞠躬尽瘁,陪着皇姐共同进退。
梅若英不堪其扰,点点头,忍不住叹道,“如涵,要不这事儿,就交给你办吧。如今,也只有你明白我,别铺张浪费,意思意思得了。”
她虽是皇帝,却并非独断专行,知道什么时候该进,什么时候该退。天大的事,都没有国事大,她的个人婚姻如果非要和国事扯在一起,那就扯在一起吧。
她有些懊恼,垂眸不语,凝思过往。曾几何时,心里深处还留着一线希望,希望能和花邀月再续前缘,两人相陪过完后半辈子。毕竟人这一生,能碰上自己喜欢也喜欢自己的,很不容易。遗憾的是,她十三年前前往天寿山祭皇陵时碰上的少年侠客花邀月,便是日后江湖上鼎鼎大名的花七爷,而那次相遇不久之后,孝端皇后墓被盗,其他无损,独少了二十四颗夜明珠,这在当时,也是轰动一时的大案。她如今不必费神猜测,便知道这是他的手笔。孝端皇后,怎么说也算是自己的嫡祖母,无论如何,她和花邀月就得势不两立了。
最最可笑的是,本来该下令继续查案抓捕审问,她却不叫陆指挥使顺着蛛丝马迹去挖他,宁愿花大半年的时间,凑齐二十四颗夜明珠,等再次祭陵时,专门放回孝端皇后的墓里,以如此荒唐的方式说服自己这件案子到此为止,不过是丢了东西又找回来而已,本不算什么大事。何况花邀月功大于过,三番四次救她于危难之中,倘若自己朝一日想和他在一起,一定是无愧于列祖列宗的。
梅若英越想越落寞,说到底,还是心里过不去那个坎儿,自欺欺人罢了。
“。。。。。皇姐?”梅如涵见她失神,忙上前道,“皇姐安心,此番选秀,臣弟定叫皇姐满意。”
承明四年七月开始,皇帝下旨,自民间选良家未婚男子,出身籍贯都不限制,长相端正,身体无恙即可。
条件虽然很宽松,可正儿八经选上来的却不多,新任的礼部尚书兼文渊阁大学士梅如涵为女帝的终身大事亲力亲为毫不懈怠,经过层层选拔,最后放在女帝梅若英御案上的名册里的秀男,也不过二十来个。梅如涵命内务府将这些未婚男子的信息记录在册,并且附上画像一幅,供女帝挑选。
时间过得很快,又到了飞雪如絮的季节。这一日,女帝梅若英坐在暖阁南窗下热乎乎的炕床上看奏折,王长禄按照康郡王的嘱咐,哈着腰低着脑袋将绘有秀男画像的名册呈上去,梅若英随手接了,漫不经心地翻着册子,一页又一页,直到目光停留在了其中一幅画像上。
画上的男子容长脸儿,高鼻薄唇,剑眉星目,长相极为俊美,虽不苟言笑,却有深情款款跃然于纸上,右下方落款处署名为:秦弘。
梅若英在这一页上停留了许久,转头问候在一旁的王长禄,“这位秦公子。。。。。”
王长禄在大内协助康郡王办选秀,清楚流程,早就将各位秀男的详细情况烂熟于心,所以皇帝一问起画上男子,立马背书似的答道,“回皇上,您现在翻到的这一页,是秦公子的画像。秦公子的父亲是户部尚书秦大人。秦公子之前一直不在京城,所以您可能没听过,他如今二十有八了,据说眼界太高,一般人看不上,所以一直没成亲。”
“户部尚书秦聂鸣的儿子?”梅若英皱了眉头,质疑道,“朕依稀记得秦尚书只有一个儿子,早就成亲了,两年前放了外任,这又是哪里来的?”
“皇上,您有所不知,”王长禄顿了一下,笑道,“这位公子是秦尚书之前的一个小妾生的。早前秦夫人因这小妾行为乖张,所以将她打发了出去,没成想,那小妾离开的时候有了身孕,秦尚书得知,怕夫人不高兴,就将这母子俩偷偷安置在外省,后来秦公子的母亲过世,这才来京城投奔秦大人的。”
“原来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