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明宗室-第14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些人只要钱,还不愿意当兵,也是1番好意。遵守江湖规矩,何冲按照大同的市价,花了1千6百多两,买来5多颗首级

    两千多秦人又拿银子和何冲买了1些粮草,满是笑容各自散了,1个个心里乐开了花。果然,建奴那边钱不好挣,还是鞑子的钱好挣。

    这才两天的时间,每人9挣了1石粮食的钱,希望鞑子能多待1阵,也希望官军不要杀的太狠抢他们生意。

    在大同当兵?这边待遇不错,等挣不到钱的时候再考虑吧。反正他们名声在外,镖局、商帮都愿意招募他们。

    只是这些家伙不愿意招募太多,还喜欢将秦人拆散,这让他们很不习惯,也不喜欢去跑商押镖。

    皇城,朱弘昭踩着滑板在宫里赶路,双手负在背后,两腿站在滑板上在地上横飘过去,倒是吓着了不少宫人。

    大白天看到1个人从面前1闪而过,谁能不怕?

    滚珠转轴的技术已经得到解决,还是1样的难题,无法大规模产业化,只能通过小作坊进行生产。而他图画中的自行车,因为制作车轮还需要解决1些问题,起码车轮要尽可能的圆。

    自行车是小事,朱弘昭看重的是转轴技术的熟练化。有了大批量的转轴,他预想中的车营才能爆发第2春。更好的车轴,9能使车辆减少对动能的需求,只要道路合适,9能制造尽可能大的车辆,那样1次运输的物资、兵员将是1笔客观的数额。

    摩擦力的减少,意味着相等的动能会有更快的机动力。战车兵的昙花1现,也不是不可能。增加火铳兵的机动力,是朱弘昭1直努力的东西。

    双轮马车运输,9能很好解决这个问题,甚至连营垒都不需要搭建,可以昼夜行军却不影响火铳兵的体能。

    双轮马车制造成本居高不下,原因9是车轴技术的手工成本太高。

    滑板,只是他的1个代步玩具而已。

    当然,木制滑翔机模型也让人带来了,从承天台推下去后,绕着皇城飞了几圈,天启9彻底喜欢上了这个玩意儿,开始准备用更好的木材制造更大的神机飞鹰。他觉得这东西够大够结实,绝对能让人坐在里面从山上飞下来慢慢落地。

    他期待那1天的到来,朱弘昭也期待他试机的那1天到来

    不过这个想法,朱弘昭只是想想而已,谁都可以上滑翔机,唯独天启不行,因为出了问题最后只能算在他朱弘昭头上

    养心殿,殿内天启看着匠坊书写的神机飞鹰飞行远离,1边对着拆成1堆零件的模型双翅比划比划,很是认真。

    殿外,他的妃子们有的再打羽毛球,有的在玩击丸,还有的在1起打牌。

    朱弘昭踩着滑板1路过来,遥遥对守在门口的田尔耕晃了晃手里的军机处小抄,田尔耕挥手示意手下禁军放行。

    踩着滑板朱弘昭躲避着几枚飞向他的羽毛球,停在殿前几步登上去,老魏灰头土脸接待他,讪笑着带1丝抱怨:“千岁哪寻得这些个希奇宝贝?万岁刚又责备老奴说是厂卫在奴婢手里砸了招牌。”

    “这个嘛人有所需9想着用技术解决,新玩意儿都是这么来的。重视自己所需要的,告诉下面人想要什么样的东西,自然会有人费尽心思去做。”

    朱弘昭入养心殿,回头老魏笑说着,又压低声音道:“历史上汉朝不是有个宦官后来恢复元阳了么?老魏多找找,说不得能查到那家伙吃了什么药。”

    老魏双目1亮又暗淡下去,干笑道:“千岁这哪里话,为万岁办事是老奴的福气,千百世修来的,哪能割舍的下。”

    “老魏心口不1啊,当不成内相,还可以当外相不是?”

    “嘿嘿,老奴哪有那个福分?”

    朱弘昭说着,在1堆堆散着木香的木材中搜寻着,拐了几圈踩在1堆木材上找到拄着下巴思考的天启。

    天启回头看1眼朱弘昭,有些无趣道:“齐王,你那作坊里是不是已经制成了能载人飞行的神机飞鹰?”

    “皇兄英明,只是这玩意儿不耐用,小的还好,大的1飞落地9摔的4分5裂没啥用处。”

    天启点点头,扬着手里原理小册子道:“这个不难推测,想着怪无趣的,原本想做1个飞飞。轻便结实的木料都备好了,看到后面的警告,才知道摔死过几条狗”

    “皇兄想做9做做,牢里死囚那么多,找他们实验,死了9死了,没死赦免死罪留着下次再用。人比牲畜有灵性,说不得能操控飞鹰翱翔9天之上也是说不准的事情。”

    从木堆上下来,天启接过军机处小抄看了起来,1目十行,最后看到1句代号,问:“上钩了?”

    “嗯,估计已经入塞,臣弟特来请求圣旨,飞熊卫休养月余,也该动动筋骨。”朱弘昭说着,贴近嗅了嗅木材,这些花纹美丽的木材果然迷人,木香气让人着迷。

    回头看1眼跃跃欲试的老魏,朱弘昭继续说:“此次还需要厂卫配合,现在各路大军每月耗银7万两,若不再抄些银子补贴国库,这场仗打完,国库又该空了。”

    “也好,也该让他们付出代价了。”天启将小抄还给朱弘昭,对老魏道:“朕忙着呢,和齐王讨论讨论,弄卷密旨发给飞熊卫,走兵部的路子调飞熊卫赶赴平遥县,先从这个地方下刀。”

    说罢,天启拿起飞鹰制造说明书,坐在木板上发呆,朱弘昭与老魏对视1眼,微微摇头退出养心殿。

    “这次的事情非同小可,你我相互监督,1两银子都不能外流,否则战后朝臣们蹦跶起来,想着9糟心。老魏,你准备派多少人去?”

    1听这话,老魏心9凉了半截,伸出3个指头道:“去3人学学经验9好,抄家这种事情几年也难得1次,人去多了将来也派不上用场。”

    “成,这事老魏你去办吧,孤在这玩玩儿击丸。”

    朱弘昭说罢,走几步从1排击丸棍架上抄出1杆,挥了挥呼呼作响,对老魏笑笑,扎起风雷袍前摆,挽着袖袍小跑过去呼喊:“停停停,这1杆本王来打!”

    “齐王你成不成?”

    “怎么不成,打不进咱认罚。”

    老魏回头看着与成妃打赌的齐王,楞了楞,又想想天启,不由摇头笑笑,扬着下巴离开了。这齐王还是小了些,喜欢贪玩儿。

    “呸!阉贼!”

    张裕妃低头啐口唾沫,朱弘昭比划与球洞的距离,握着球杆极有自信的挥击,石头打磨的圆球受力滚了滚,落入洞中。

    1旁成妃脸色奇差,骂道:“进错了,那是裕妃的洞,不是本宫那个!”

    “哈哈,齐王没问清楚,输了9是输了,姐姐认罚吧。”张裕妃笑吟吟伸手,成妃瞪1眼朱弘昭道:“双倍赔还本宫,让你瞎逞能!”

    说罢,成妃将1枚缀着黑珍珠的金钗交给张裕妃,张裕妃眨眨眼睛理解了,笑的眼睛更是眯成1条缝,显然,赌注并不是这条价值百两的金钗。

第267章 金德大势() 
7月初十,飞熊军配备双马,走涿州、保定、真定、由井陉土门关入山西,他们将会在路上分军,以平遥、太谷、祁县、太原为第1批目标,肃清这里的晋商后他们会在汾州、平阳府两地进行第2轮抄家。

    “现在不是抄家的好时节,按大王说的,秋后才是抄家的好时机啊”

    高杰握着缰绳,驻马小坡上,看着1排排铁骑从面前经过,脸上洋溢着笑容,这回他终于可以名正言顺抢1个范家嫡女当小妾。

    估计他也9这么点出息了,他老子给范家当掌柜,他跟着没少受范家内系子弟的白眼。9算没有适龄的,抢1个小1点的先养着,反正他高杰不着急。

    李成栋端着望远镜,嘴里咬着1截米糕,连连点头,放下望远镜腾出手取掉米糕道:“这帮人不老实,估计今年入秋,那点家底也会被他们折腾干净。难道还要再养他们1年?捞到手里的,才是货真价实的。”

    高杰点头道:“9是那个理,可惜这回咱只能拿个幸苦钱。你们不知道,范家那地窖里全是冬瓜那么大的银锭子,大王能分润1成,弟兄们喝口汤也能肥上3代。”

    说着,高杰探手去李成栋马具里抽出1块米糕,狠狠咬着,似乎表达自己的1点点不快。

    王敦盛没好气道:“朝里那么多人盯着呢,都好好干,你们觉得事后入内库的银子,皇帝陛下会亏待咱们大王?”

    轮到虎大威千骑营经过,他驱马登上小坡,探手从李成栋那里取出1块米糕嚼起来道:“弟妹手艺越来越好了,虎子,这回兄弟们都忙着抢个小娘皮做妾,你那个要不要?”

    李成栋脸色1黑不言语,其他将领哈哈大笑,高杰策马登在最前,扬鞭对着飞熊骑大吼:“都他娘听好了,这回山西回来,人人抱个山西大辫子婆姨回家!”

    飞熊骑欢呼起哄声中,李成栋的脸色黑了又黑,这米糕可不是那么好吃的。

    此时此刻的西苑,太液池入口处水车转着,连着1台简易的粉碎机,琼华宫宫女将1筐筐洗的干净的大苹果倒进去,不多时9被打成果汁碎肉淌了出来。

    装入3尺高的圆肚青花瓷缸,由借调来的壮年宦官两人1组,向琼华宫搬去。在那里,这些果汁果肉将会自然发酵,形成甘醇的苹果酒。

    琼华宫没有掌事太监,只有百名童龄小宦官。负责宫里杂务的是女官甄可心,是个22岁的丰满宫女,与朱弘昭有过1面之缘。

    捧着盘中两杯苹果汁,甄可心端到树荫下纳凉的朱弘昭这里。

    天启在1旁打着盹儿,显然心思不在这里。

    喝1口微酸甘甜果汁,朱弘昭躺着随着摇椅晃荡:“皇兄,有什么想法?”

    半睁眼看1眼忙碌的宫女,天启端起果汁抿1口,摇摇头道:“没看出有什么特异之处,倒是这果汁榨的挺快。”

    “皇兄注意到了,只是没有看重而已。今日臣弟邀皇兄来,想与皇兄座谈论道,谈谈5行5德衍化大事。”

    天启抬眉直愣愣盯了会儿朱弘昭,眨眨眼睛笑道:“齐王懂5德?这倒是个稀奇事儿,朕洗耳恭听。”

    树荫下,朱弘昭将冰块混合在果汁里,慢悠悠道:“臣弟的5德,与藏书里的5德不同。臣弟要讲人类发展与5德更替之间的关系,而非朝代之间的5德。”

    “人之起源说法众多,但有1点是肯定的,人从水中来,人离开什么都可以,唯独少不了水,故而5德之中以水为首,因为水是生命之源。”

    天启听着皱眉,想反驳又没开口,齐王的说清楚,这不是朝代更替的5德,而是人类历史变迁的5德。

    喝着冰镇果汁,朱弘昭继续说:“而后水生木,人类5德转为木德。最早之际的人类不善耕种,燧人氏未出,故而采食浆果为生。燧人氏出,木德衍生火德,先民刀耕火种,从此进入火德的世界,虽然生活中出现各种金属、陶瓷器皿,但依旧是火德为主。”

    “观天下各族诸文明,自先秦以后,只有我华夏文明屡经沉浮,越挫越勇。诸般思想、各式技术傲绝天下。何也?”

    “因为火德之后是土德,请看看诸族文明,有哪1个如我华夏1般重视农耕?因为在土德时代,我华夏1步领先,步步领先,才使得各族望尘莫及。农耕产业,此时此刻,已在我华夏达到饱和。历史各代无不重视农耕,可农耕受制于土地面积,以当时的技术已无力生产出越来越多的粮食供增长的人口食用。”

    “故而土德积攒不够,无法1举衍化为金德。反倒因为人口所需的粮食超过土地所产出的粮食,濒临饿死的百姓这才掀起1次次的乱世,为的只是吃饱肚子而已。”

    天启摸着下巴,感觉有些道理,下意识道:“我大明起于南方火德之地,我朱氏又是火神祝融氏遗脉,国朝崇尚火德,火克金,齐王的意思是这回土德衍金德,我大明凶多吉少?”

    “火生土,火德是朝廷之火德。土德是此时人类共同积累的德行,哪个种族先衍化为金德,谁9将引领今后的风云变迁。”

    “乾火炼金,我大明火德并不阻碍大土德衍生大金德。此次大势变革已有征兆,我大明若捷足先登,可得国运如姬周8百国祚,甚至更久长达千年。若不能,往昔刘汉、李唐、赵宋9是前车之鉴。”

    朱弘昭说着,端着果汁饮1口,天启依旧摸着下巴迟疑问:“姬周8百国祚,莫非是得到了大德眷顾?”

    “有这个可能,人类发展由火德转为土德是大势,姬周时期正处在变革时期。当时正是火德演化土德之际,皇兄应当听闻过西方之大秦,大秦分裂东西,其东1国延绵千年,也是赶上这大德更替之机缘。蒙上苍奖励,国祚方才延续。”

    神州每个朝代2百年1次的国祚轮回,9像1道紧箍咒1样折磨着每1位晚期皇帝,天启也不例外。对朱弘昭口中能再增加5国祚的说法,有东西两个例子摆在眼前,9算是假的,他也必须相信!

    而且1旦齐王的观点经得起推敲,他将大范围推广,为土德衍金做准备。哪怕没有这回事,也要拿这个事稳定人心!

    这人心不是百姓士绅之心,而是各路豪杰之心,让他们老实点,咱老朱家的国祚还长着呢!

    朱弘昭指着机器,道:“此物借助水力日夜不息工作,胜人力百余倍。皇兄应该知道月前臣弟支援毛文龙将军兵器3万件,9是以水力做驱动锤打钢铁,1块块铁锭9如那果子1般,被锤打为杀人的兵器。近战兵刃做工简单,而火铳精良自然工序繁复,但有机器代替人力,也能几十倍提高效率。”

    “优良的火铳、火炮将是将来战场上的主流,杀敌于接阵之前,十分之犀利。谁掌握金德,谁9能得到上苍的眷顾。某些方面来说,土德衍金1事,西夷已走在了我大明之前,佛郎机火炮、秘鲁铳、钟表等等,都是金德盛于西夷之明证。”

    见天启神色紧张,朱弘昭笑说:“奈何西夷土德底蕴不如我大明深厚,其民在西本性带金,土德衍金之时虽有便利,但也只是小便利。只要我大明火德不息,后土之德隆盛,1点真金大德凝聚为种,吸纳后土大德萌芽,而后必能如雨后新竹,半日功夫抵达天际,无人能挡!”

    天启神色百变,有明悟,有庆幸感激,也有遗憾,更多的是1种恐惧。

    他竟然没看到这1重,而齐王学识并不如他广博,却看到了,这不是天命是什么!

    还好,这回天命站到了老朱家。

    这1套学说完全能立得住脚,经得起考验,谁掌握,谁9能掌握英杰人心!

    因为这套学说,完全指明了今后的发展大势,谁掌握闷声发展机械力量,谁9能掌握大势。改朝换代,有数不尽的优良火铳,如现在的齐王1样,谁是对手?

    现在的齐王,实际上已经无敌了。

    只是顾忌祖宗江山,将自己困在宫里而已。只要齐王出京,天启将失去对朱弘昭的所有控制手段。

    他庆幸齐王姓朱,庆幸齐王的血脉渊源,庆幸齐王信任他。他感激齐王,感激齐王无私,将这么大的秘密说给他听,这个秘密的价值难以衡量,因为这个秘密9是江山社稷,还是有上苍眷顾垂青的最少5年江山社稷。

    从宋朝开始,9对民间天文、箴言之类的传承进行毁灭性的清剿,元朝也是如此,但还是没逃过‘石人1只眼’的箴言。

    天启张张口,脸色憋得通红,他不知道说什么,看着笑吟吟的齐王,他只能用力点头。

    此时突然刮起了大风,下起了淅淅沥沥的夏末初秋雨,天启拉着朱弘昭,登上自己的天子车架,送齐王回琼华宫。

    而此时的辽镇1片骄阳,小凌河战场上1片无首碎尸已被豺狼、秃鹫、老鼠、蝇蚁及蛆虫吃的只剩下白骨,以及烈日烤晒渗出的油脂遗迹。

    正红旗2多个牛录簇拥着旗主代善与黄台吉检查着战场,1个牛录说没9没了,这是老奴立汗以来前所未有的重大损失,而且整建制被消灭,连个原因都查不到,这让老奴如何心甘?

    4岁的代善捡起1枚土坑里,未被明军回收的铁铸炮弹疑惑道:“莫非明军在对岸埋伏了大量火炮部队?”

    29岁的黄台吉双手握着马槊挑着周围几具骸骨,4周蝇蚁惊动乱窜密密麻麻1片,他浓眉皱着道:“明军是否埋伏火炮阿弟不清楚,但这些奴才,决然不是死于火炮。”

    虽然有的尸骸骨骼被打断,但推算起来,绝不可能是火炮打的,否则不可能留下全尸。

    两人都没有想到火铳,火铳是个什么德行已经深入他们的内心,难以更改。与明军的军事观念1样,建奴重视火炮,却轻火铳。

    之所以玩骑射,1来是擅长这个,2来是他们玩不起火炮。

    最后,两人的推断是这个牛录被明军以优势兵力围杀在岸边。

第268章 正德遗诏() 
秋雨冲刷着酷夏积攒的暑燥气,十2重承天台,朱弘昭站在第7重看着雨幕,什么都看不清,9像他看不清自己的未来1样。

    新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