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古代女吏日常-第16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进了皇宫午门,郁世钊并没有下马,一路直奔军机处所在的隆宗门内,到了门口才自己下了马,接着将扶着莲生下来。他照顾莲生情绪,摆出一副很有礼貌的样子。
    为了封锁消息隆宗门禁闭着,守门的禁卫见郁世钊到了,急忙打开门,莲生跟在郁世钊身后往里面走。
    原来传说中大名鼎鼎的军机处就是这门内进去的一个小四合院,两进的平房,后院有个三层的小楼,大概是为了存放一些绝密文件的,莲生这样琢磨着。
    一进门,几个大臣就迎上来问:“殿下,我等是不是可以回家了?”
    谁也没想到发生这样的事,英王正好在宫里,直接命令封闭这个院子,任何人不得进出。这几个大臣也是在朝堂上久经考验的老人儿,可头一次遇到这种诡异的死人事件,一时间都有点六神无主,见郁世钊过来如同抓到救命稻草。
    “要等大理寺官员问完话以后才能回去,几位稍安勿躁,先喝点茶吧。”
    郁世钊低声安慰,又命太监们赶紧上茶点。
    这几位军机可是朝中老臣,难得还不是清流派的,郁世钊一贯注意和他们搞好关系。
    几位大臣见亲王亲自解释给台阶下。便都坐下来,莲生本想先去勘查现场却被郁世钊抓住说:“先问话吧,问完了再去看现场,让几位大人早点回家。”
    “程序是很重要的。”
    莲生面向几位大臣解释道:“现场的情况如何会影响我对案情的整体判断,我要基于这样的判断来问各位大人一些事情。这件事谁都不想发生,但是发生了我们总要查明原因,给那位死去的翰林。给各位大人一个交代。大人们想来已经在此等候多时,想必都很疲惫,只要再稍微忍耐一小会。就当为了给一个优秀的青年人公道。”
    这番话简明扼要,同时也抓住了几位军机大臣爱才之心。毕竟死去的翰林是个年轻人,二十多岁做这么清贵的官,前途本该一片灿烂的。军机们也都是读书人入仕,更有同感。
    一个老大臣点头道:“这位说的很对。咱们也等了这长时间了,多等一时无妨,还是好好查查,我们这点老朽的时间。哪里比得上一条活生生的命,唉,可惜了。郑翰林还那么年轻。”
    其他几个人附和道,一个官员看了莲生一眼说:“这位就是顾尚书的千金。果然是做事稳妥的。”
    莲生嘴上谦虚,心里默默为这个官员划了两道x。
    一进后院的门就看到那个三层小楼。郁世钊说:“这个楼是用来存放重要文件的。”
    这后院出事后马上就被锦衣卫看管起来,因此第一现场基本保持原样。
    死去的翰林身着官服,脸冲下爬在地上,头部是大片的血,离得近能闻到浓重的血腥味,帽子掉在一边,一只朝靴也掉了。
    莲生俯下身,看了看,抬头对郁世钊说:“帮我把他翻过去。”
    郁世钊也俯下身子,一只手将尸体翻了过来,接着急忙跳到一边,莲生惊讶:“你竟然怕血?”
    “自己杀的人当然不怕,活的都敢杀,还会怕死的。”郁世钊嘴一撇:“可是这个人我又不认不识,也不知怎么死的,当然不想溅到他的血。”
    “呃,殿下还真是骨骼清奇思路异于常人啊。”
    “对,我也觉得自己与众不同。”郁世钊非常厚脸皮的自认这是夸奖。
    翻过来后,莲生看到这个青年翰林的面部已经塌陷了,先挨到地面的那半边脸软塌塌的,几乎全部都米分碎了。
    这很符合高空坠落死后的状态。
    这里需要说明一下,古代很多楼房是要比现代的一层楼房要高一些,尤其是这种修建在宫中,用来做特殊用途的楼房。
    比如说七层的大雁塔就高达64点5米,因此莲生目测下这个三层楼估计能有20多米高。
    “确定此人坠落时这个楼上再无他人?”
    莲生问。
    “禁卫胡成是第一个看到他跳下来的,据说当时郑翰林精神恍惚,嘴里嘟囔着什么索命索命的,从前院跌跌撞撞的跑过来,胡友在楼前巡逻,就照例拦住他询问,郑翰林说是上楼取文件,结果上去后不多时,就落在胡成面前。”
    “胡成人呢?”
    “关在那里。”
    郁世钊指着院子角落的一间房。
    “是小的看到郑翰林神情恍惚的,便问他过来何事。”
    禁卫胡成回忆着当时情景。
    “郑翰林看到小的,忽然间抖了一下,然后说他是来取文件的。小的便让他出事号牌,检验以后便看着他上楼。”
    “这个楼一直放着重要的文件,前来取用文件必须有军机的机密号牌,来去都要有禁卫监视的。”郁世钊在一边解释。
    “郑翰林刚上去,就掉到小的脚下,真是吓一跳,急忙喊人,小的一直在这里守着,不许人前来破坏现场,然后等禁卫们都过来,就把小的关起来了。”
    胡成言语中透露出一丝委屈。
    “你做的很好,保护了现场,将你暂时关押是询问程序。”郁世钊拍拍他肩膀:“小伙子,好好干吧,本王都看着呢。”
    “是,殿下!”胡成的声音明显激动起来。
    莲生也不看他在那收买人心,只看着郑翰林的尸体,命禁卫抬走。
    这时一个禁卫拎起郑翰林的靴子,莲生上前接过靴子,又将它递给禁卫,自己去看郑翰林穿着袜子的脚。
    很陈旧的布袜子,上面可以说是补丁垒补丁,补丁的针角还很粗糙,莲生怀疑不是郑翰林补的就是书童给补的。
    “发现了什么?”
    “这个郑翰林还真是穷啊。”
    莲生指着朝靴说:“这靴子陈旧的不像样,连袜子上都是补丁,估计里面的衣服也是极为陈旧的,这是个穷官。”
    “翰林院本来就是清水衙门,很多穷翰林靠卖字卖画养家呢,郑翰林是三年前的探花,万岁钦点的翰林,据说学问是极好的,人也长得好,家境不知如何。”
    人也长得好。莲生听到这句,默默地看了一眼半边脸摔得软塌塌的郑翰林,心道这人看来是下了决心寻死啊,能舍得把一张帅气的脸摔成这般烂柿子模样。
    “小的知道这郑翰林,家里很穷的,听说是遗腹子,寡母在老家呢,现在正挂在礼部宿舍。”
    胡成听到这里插嘴道。
    “什么?他住在礼部宿舍?就是礼部那个后院?”莲生惊讶了。
    “是啊,就是那里,礼部照顾年轻官员,开始只是礼部的官员可以住在那,后来有些通过礼部引荐,若是有闲房子也可以住。郑翰林平时很平易近人的,有次我们禁卫聊天说起在京城租房子不容易,郑翰林说自己多亏同学在礼部,好不容易住进了礼部的宿舍,看来是省下不少银子。”
    “你确定他说的是同学而不是同年?”
    “确定就是同学,当时我还说还是翰林人缘好,他还笑了说十多年的老交情了。这十多年的人,可不就是同学。”
    不错,十多年交情的人,应该是同学。
    莲生心里忽然涌上来不好的预感,她看向郁世钊说:“我怀疑他的同学很可能是今天死在礼部后院宿舍的方运生。”
    “什么?礼部上午也死人了?”
    郁世钊楞了一下,接着问:“你为什么会想到是他?”
    “直觉,我的直觉一向很准。”莲生挥手示意禁卫将尸体抬走:“我该去问问那几位大人,看看能有什么发现。”L
    ps:死去的郑翰林也住在礼部的后院。
    还是方运生的同学。
    上一章发的时候没注意落下个字,题目是没法改的,对不住了。

☆、三百三十四 我知道你做过什么(五 无缝的蛋)

“郑翰林啊,挺好的年轻人,学问好,相貌好,为人也很是谦虚。”
    “是,听说是个纯孝的,全部饷银都攒着奉养母亲,自己却住在礼部宿舍暂住。”
    两位军机大臣对这位郑翰林印象还都不错。
    莲生心道,他把工资都交给老娘,自己却不得不在礼部蹭宿舍,这是占国家便宜你们懂不懂啊?
    当然这些话对这个时代的人们是没法说的,对牛弹琴嘛,一个人只要有才华重孝道那就是个十全十美的好人。
    但是这么个完全符合封建道德标准的好小伙,为什么死了呢?
    苍蝇不叮无缝的蛋,这样说对死者似乎不够公允。但这个时代和莲生上一世的现代社会不同,人口没有那么多,也没有那么多新奇的资讯,变态的比例也远远没有那个时代多。在那个时代,会有莫名其妙的无差别杀人事件,但在这个社会,一个人的死会有些缘由,莲生可不信这个郑翰林是完美无瑕。
    郑翰林名叫郑巽,河南洛阳人,少有才名,十三岁赴关中书院求学。
    方运生,山西运城人,十二岁时投靠在关中书院教书的远房表叔,和郑巽的确是同窗好友,同样的好友还有即将赴任蒲城县令的李辛魁,他是西安府人,富家公子,对本次放了外任踌躇满志,毕竟蒲城县在陕西治下,回到自己老家地盘,算是衣锦还乡了。
    郁世钊送走三位军机大臣,锦衣卫已经呈上来礼部宿舍几个人的背景资料。
    郁世钊看完长叹道:“我简直对你佩服的五体投地,果然被你猜准了,郑翰林和上午死在礼部宿舍的方主事是同窗好友,也是同年,礼部宿舍住了三个同学兼同年,现在死了两个,只剩下一个李辛魁了。”
    “方运生准确的说是昨天晚上死于中毒,看来郑巽当时并不知道他死了。早上照例来军机帮忙,在这里用了午饭,到了下午忽然就发狂了,跑上三层楼跳下来。只是他念叨的索命,指的是什么?”莲生翻完资料,苦苦思索。
    “一个人不会无缘无故的发疯,他期间一定受到了什么刺激。”
    郁世钊皱着眉头,背着手在房间里来来回回踱着步子。
    他在军机办公能受到什么刺激呢?
    所有今天见到过郑翰林的人都说他午饭时候还是好好的。他跳楼准确的时间是在申时左右,因为胡成说自己是申时换岗,刚来后院没多久就遇到了郑翰林。(申时相当于现在下午的三点到五点左右,因为胡成说申时换岗,才到岗不久,那准确的时间就是下午三点多。)
    也就是说在下午三点多的时候,郑翰林像是受到什么惊吓,嘴里不停的嘟囔着索命索命然后从楼上跳下。
    莲生上次在明光寺(参见172——189 明光寺章节)见识过一次类似的跳楼事件,小沙弥妙光因为被元止用催眠术控制,爬到塔上跳了下来。难道郑翰林也是被人用催眠控制了?但想到催眠术的使用限制,莲生晃晃脑袋,排除了这个想法。
    郁世钊当然也听她讲过明光寺内的奇遇,回过身看着莲生,眉毛一扬:“我知道了,你说过那个明光寺的小沙弥,叫什么的来着,不是被人用邪术控制跳下来的嘛?这个郑翰林想必也是这样被人控制了。”
    “那种邪术是用通过特殊的诱导使人进入类似睡眠而非睡眠的技术,在这样的状态下,人的意识进入一种相对削弱的状态。容易被操纵者引导。只是如果你迷迷糊糊着犯困,有人和你说话你会如何。”
    “一个激灵醒来啊。”
    “对,这种邪术的关键是不能打破这个状态的,一旦打破邪术就不灵了。如果说郑翰林真是被催眠。在胡成和他说话的那一刻他该清醒了,他不但和胡成说了话,还掏出了号牌,这些语言和动作,人在半梦半醒的懵懂状态中是很难达到的。”
    “可是民间不是有拍花存在吗?也许是用药物控制了呢?”
    “你们锦衣卫审案,过去用过这样的药物吗?”莲生反问。
    郁世钊想了想:“还真没。基本毒打一顿,拔了指甲钉了竹签子也就都招了,再跟我硬抗直接剁下个爪子当丫的面扔油锅里,炸得香喷喷的,逼着他吃下去,甭管多硬的骨头,敲一敲炸一炸,基本都酥了,压根用不上这东西。”
    得,莲生又学会点吓唬人的法子,以后吓唬犯罪嫌疑人就用这个。
    “那个江宁婆婆的微博说过……”莲生脱口而出,急忙又打住。
    “江宁婆婆的围脖儿?这个戴围脖儿的婆婆是做什么的?江宁府的老婆子?”郁世钊化身好奇宝宝。
    “呃……”莲生迅速整合一下语言说道:“这位婆婆出身六扇门世家,在药物使用上很有心得。她曾经讲过一些拍花什么的故事,一些药物是的确可以服用后或者吸入后让人昏迷过去,但无法保证能在昏迷期间还能自然地坐卧甚至说话啊,咱们民间说的拍花,也基本是拐子用糖果小食诱骗孩童,孩子吃了这些东西或者昏迷或者被诱拐走的。”
    “一个民间老妪,还能有这般见识?”郁世钊大惊:“的确,我也从没想过用药物去控制犯人,这个剂量和操作都非常麻烦,一个不小心用量大了,这人很容易被毒死或者药傻了,那可就彻底白费功夫。”郁世钊此刻到有些惺惺相惜:“这江宁婆婆若真是六扇门世家出身,以后可请来大理寺专门检测毒物。”
    “呃,这个吧,她年纪大了,听说带着两个女儿闯荡江湖去了,神龙见首不见尾的……”
    “可惜可惜……”郁世钊兀自感叹。
    “郑翰林应该有书童吧?”莲生急忙将话岔开:“我检查了他的书案,他没有自己磨墨,而是带着一罐子磨好的墨,他一定有个很细心的书童,不方便带进军机。”
    “还是你看的仔细,我这就派人去礼部宿舍,将郑翰林的房间封起来,那个书童也看管起来。”郁世钊下完命令,外面传来梆子声,已经是亥时了。郁世钊伸了一下胳膊,直直腰,打着哈欠说:“不如送你去娘娘那里安置?”
    莲生急忙摆手:“请送我回家。”
    “没事的,反正明天还要一起调查这个案子,这么晚了为何非要回去呢?”
    “你是成年亲王,我是成年女吏,我随你进宫彻夜不归,你是想叫我名声不保呢还是想叫御史台参你呢?”
    “哼,那帮子到道貌岸然的家伙,自己背地指不定什么样子呢,只会给我添乱,有朝一日……”
    “停,这是宫里,你乱讲什么,等到哪天再说吧。”莲生站起身:“麻烦殿下送我回去,等会宫里下匙,那就麻烦了。”
    PS:  古代和现在社会有很大不同。
    缘无故报复社会的人比率不大,我觉得主要是因当时的封建思想,底层的人被剥削奴役久了早都麻木了,遇到不平忍气吞声的多一些吧?
    因此莲生觉得人不会无缘无故的死,一切都有个缘由。
    三个好同学已经死了两个
    还剩下一个……
    他会活下来吗?

☆、三百三十五 我知道你做过什么(六 龙阳之好)

“你是郑家的书童?”莲生看着眼前这个眉清目秀的男孩子。
    第二天一早,莲生就被锦衣卫的马车接到了礼部后院,郑翰林的书童被带到她面前。
    “是的大人。”
    莲生上下打量一下这书童的衣着,朴素干净,相貌端正秀气,透着一股灵秀。郑翰林是三年前的探花,自然是相貌极好之人,这郑家的小厮也是长得好气质也不错,若是换上书生打扮根本看不出是个下人。
    郁世钊坐在一边,见莲生盯着郑家书童看,再一看这书童相貌还生得好,心里老大不自在,咳咳干咳几下,见莲生还没在意,便端起茶碗顿了顿,旁边立着的锦衣卫还挺有眼力见的问“殿下,您要喝茶?”
    “不用。”郁世钊没没好气地翻了一下眼睛。
    莲生心道这又是抽哪门子的风,一大早阴阳怪气的,也不在意,继续问道:“郑翰林生活如此勤俭,竟然还能有书童,不容易啊。”
    “小的是郑家世仆,我母亲是少爷的奶娘,小的从小和少爷一起长大的。郑家虽然贫寒也是书香世家,一些规矩还是有的。”
    这书童说话不卑不亢,还隐隐有点骄傲,莲生也不和他计较,继续问:“郑翰林出事前可有什么异常?”
    “我家少爷是正人君子,能有什么异常?”书童莫林嘴角抿着,很显然他对昨天锦衣卫封了屋子的事耿耿于怀。
    “今天找你来问话就是为了给你们家少爷一个清白,难道你想让郑翰林死的不明不白,成为以后京城人茶余饭后的消遣?如果是这样你家少爷地下有灵都不会瞑目吧。昨天封了你们屋子,那也是为了掌握第一手证据,你想来已经知道昨日礼部的方主事也出事了吧,他可是郑翰林的同窗好友,两个人都出事了,你不觉得这事蹊跷吗?”
    书童莫林低头想了想说:“我家少爷最近总做梦。”
    “他梦到什么?”
    莲生在招书童过来问话之前,已经查看了郑翰林的房间。
    一间房,两张床。郑翰林的床在墙角,对面是窗子,书童的床在门口,便于开门。房间内还有一个桌子两把椅子,一个很普通的藤箱,里面是一些简单的衣物,闯下堆着书箱和一些杂物,看得出主人很是贫寒。生活非常简单。
    “少爷有好几次盯着窗子喊索命!”
    莫林想了想,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