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富贵芳华-第11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思忖间,却见小丫头带着赵丰年来了。

    二姐儿要传他去办事的事,喜鹊是知道的,但主子不发话,她可不敢凑到前头去听。这几年宁芳渐大,虽修身养性得越发知礼和善,但规矩也是极严的。

    只等听到喊人时,才过去伺候。

    宁芳已经吩咐完了正事,此时笑道,“上回听说你弟弟也好习字,正好我这儿有几份出去玩时,随手拓下来的碑文,虽是转印,却还算清晰,笔力雄浑厚重,只不大适合女孩儿来练,我也就看看而已。你拿回去给你弟弟,或有进益,也胜过在我这儿白搁着了。喜鹊,去我书架左边上面第三个格子取来。”

    赵丰年忙起身道谢。

    别看宁芳说得轻松,但他知道,这种碑文一般只有官宦人家,或是有功名的人才能拓得出来。他们这种平头百姓,就算捧着大把金银,人家也是理都不理的。所以就算是转印,对他们来说也是极为珍贵。

    喜鹊拿了字帖,给赵丰年时,想着他家如今在下溪村,便细心说了句。

    “我瞧你拿手上也不方便,折了未免有痕,不如稍等片刻,我拿几张油纸给你卷了包起来。又轻便又好拿,还不怕雨水,回头你带回家压压便平了。”

    赵丰年也是认得她的,忙道,“还是喜鹊姐姐细心,那就麻烦你了。”

    喜鹊到一旁去卷字帖了,却听赵丰年趁空,跟宁芳小声恳求起一事,“我听说村子里要加人,若姐儿觉得我家还得用,能否让我爹到张大叔手下当个差使?”

    喜鹊心中一动,这小子也瞧出好坏,想来争这个肥差?

    宁芳道,“我记得你家虽兄弟不少,却有不少田地,怎么你爹还有空出来当差?”

    赵丰年坦然道,“不怕姐儿笑话,您从前在乡下时,我家兄弟就五个,如今不算新添的小妹妹,都有七个了。亏得这些年托主子的福,日子还过得去,否则生下来非淹死不可。只就算如此,我家现在也愁得很。如今我们前头几个都大了,地里的活也做得过来,可不就想替我爹再求个差事?否则回头七个儿子要盖房子娶媳妇,怎么弄得过来?”

    宁芳听得无语。

    她是知道乡下有些妇人能生养,可没想到居然这么能生养。

    不过她沉吟一时,却没有即刻答应,“如今我却不管家事,这事你还得到母亲跟前去说。”

    赵丰年道,“这个自然。只我是替姐儿当差的,我家想谋差使,自然得先问过姐儿的意思,否则那成什么了。”

    哟,这就分了派系了?

    宁芳听得有趣,未免多问了一句,“那你怎不替你爹求个管糖的差使?那个不是你更熟么?还能看顾着他。”

    赵丰年笑道,“姐儿要这么说,就是让我自己打自己的嘴了。我再糊涂,也知道多大的肚子吃多大的饭。我爹要说做农活,那没得说,可要是让他去管个账算个数,却连我大弟都不如。姐儿那饴糖生意如今越做越好,就算要添人,也是添些精明能干的管事,却不是我爹这样光会做农活的。”

    宁芳又句,“那村里的地也是有限的,便是让你爹来管,他又能做些什么呢?”

    赵丰年敢开口,还当真跟他爹在家琢磨过这事。

    “如今村里养蚕是赚钱,可村里的鱼塘不还闲着啊?上回看哥儿姐们回去,都爱钓个鱼捉个螃蟹什么的,只村里没人打理,养得不好,只当个野趣罢了。我爹回头就说,若能把这些鱼啊螃蟹的好生养起来,还有鸭的鹅的,一年下来,不说赚多少钱,就算只送到府里,那年底采买就能省下好些银子了。”

    宁芳听着默然,心中已有三分允意。

    上下溪村这几年靠着养蚕的暴利,已经发展得太快了。所以人心浮动,带来了不少问题。虽然上回夏珍珍说不许他们再养蚕是个气话,但宁家确实不想两个村子发展得太快。

    此时,让富余的劳力去做点基础农事,确实是条比较好的解决之道。但这件事要不要交给赵丰年,宁芳觉得还要再想一想。

    赵家儿子多,往坏里看,确实负担重,但若往好里看,却是极易抱成团。如今她们才把孟老庄头家给瓦解了,可不想再捧起一个赵家。

    最好的办法就是掺沙子,可怎么掺呢?

    打发走了赵丰年,喜鹊进屋收拾了茶杯出来,恰好遇到画眉。

    把她手肘一撞,悄声道,“这么好的机会,你怎不去给你兄弟求个差使?”

    喜鹊一怔,画眉道,“别疑心我要害你。我是没有兄弟,光棍儿一条,否则早自己凑上去了,哪还轮得到你?”

    喜鹊心中一动,忙把她拉到一旁,“好姐姐,我知道你素来比我聪明,快跟我说说,回头我必不忘你恩情!”

    画眉本就有心卖好,点点她的脑门道,“亏你跟着姐儿这些年,怎就看不明白?咱家马上要去京城了,这边可不就得留下些知心体己的人?你我都是得跟着姐儿走的,可你的兄弟也用全都跟去吗?”

    喜鹊道,“可方才赵丰年已经说了,我再去求,会不会不好?况且姐儿会答应吗?”

    画眉道,“你傻呀?赵丰年跟姐儿再好,也是村里人。跟咱们府里的,能一样么?他求他的,你求你的,又有什么关系?你若有这想法,总要自己去求了才知道,难道还等着姐儿来问你不成?回头等人抢了先,你才知道后悔呢!”

    喜鹊顿时给说动了,“那我这就去。若果然事成,我记你一个人情!”

 第282章私心

    画眉一笑,却并未推辞。

    她因是个单身在宁府的,自然也愿在合适的时候多卖些人情,日后好有个助力。

    喜鹊从前虽老爱跟她争争吵吵,但相处这么多年,她早看出,这丫头其实没什么坏心,就是掐尖好强了些。况且也不是不懂感恩之人,所以她才愿多说,指点她一回。

    这会子喜鹊找到宁芳,把所求之事一说,没想到宁芳即刻就笑了。

    “我还在想,要派个什么人去下溪村,若你家肯去,那是最好不过。你快回家商量一下,看是谁要留下,回头赶紧报上来,我让娘去安置。”

    喜鹊一听,喜出望外,出来给画眉道了谢,就赶忙回家去跟她娘老子说了。

    谁知家里人一听,竟是默不吭声。

    喜鹊一看就急了眼,“你们这是怎么了?我好容易在姐儿跟前求来的体面,你们竟是不愿不成?”

    “我的小姑奶奶,你声音小点!”喜鹊娘赶紧把门关得严实,还拍打了女儿两下,“这么大的事,你怎不早回来商量一声?也好让我们有个准备。”

    喜鹊太了解她娘了,一听这话就知道她们有些不情愿了,顿时气得冷笑道,“准备什么?是让你们上刀山还是下油锅了?成日里不是总抱怨没有好差事落到头上么?怎么我去求来,一个个的又哑巴了?”

    喜鹊嫂子赔笑道,“姑娘费心我们是知道的,可这差使咱家做不来吧?如今二爷要上京,想必各处都是缺人的,姑娘若是……”

    喜鹊听得刺耳,不等说完便将她甩开,“少来!也不撒泡尿照照,自己是那能提得起来的豆腐么?要本事没本事,要心眼没心眼,就是我想替你们求,你们又有什么拿得出来的东西?难道还要主子直接封你们个二主子当当,成天就管着吃香的喝辣的,那还不如去重投一次胎来得容易!”

    几个哥哥听得顿时拉下了脸,喜鹊爹也不高兴道,“这话太过了!”

    喜鹊一片好心,没想到竟落得这样下场,忿然道,“若不是亲生,你以为我愿意说这话?你们不好了,我又有什么得脸的?爹,你总说这辈子吃的盐比我吃的米还多,那你倒是说说,如今家里几个正经主子,哪一个是好糊弄的?各个位置上有头有脸的管事,又有哪一个不是成日忙得脚打后脑勺,使出浑身本事来的?自己没本事往上争,可怪得了别人?这事我先没跟你们支应一声,是我不对。如今你们不愿去我也不勉强,这就回了姐儿,要丢脸要如何都是我自个儿领着,横竖与你们无干!”

    看她抬脚就往外走,花家人可急了。

    喜鹊这话是难听,可说得确实有道理。况且人人皆知如今下溪村有钱了,去那里当个管事,也不比比跟去京城差多少吧?

    于是喜鹊娘赶紧上前把女儿拉住,“你这丫头,怎么说走就走?你爹也没不答应,是不?”

    喜鹊爹顺势道,“就算是去,总得让家里人商量商量吧。到底是哪个留下,总也得听听你几个哥哥的想法。我可告诉你们,咱家也就你们妹妹在二姐儿跟前还有点体面。求来这差事虽辛苦了些,却也未必没有前程。头先我不吭声是怕你们吃不了苦,回头没得担不下来,还让你们妹妹在主子跟前落埋怨,如今既知她是一心盼着家里好,你们也都别谦让了,想去的就赶紧说。”

    喜鹊听了这话,才拉着张脸勉强坐下,“真不知道你们那脑子是怎么长的,若是留下,那可就是主子的心腹了,还能亏待得了你们?”

    这话可让她几个哥哥嫂嫂心思都活动开了,原先不想去,这会子又七嘴八舌想争着留下了。

    最后吵到半夜,还是喜鹊爹作主,定下了花家老大。

    老头还是有私心的,虽然几个儿子当中,他不一定最喜欢老大,但养老还是要靠他。先把他拉拔起来了,日后他们二老才有好日子过。

    至于他和花大娘,既不想去乡下,也不想去京城,因在金陵宁府也有不少亲戚,便想留下看房子,顺便也可照看小孙子。至于其他的儿子媳妇,就随主子安置了。

    喜鹊回去一说,宁芳便作主同意,把喜鹊爹娘和几个老家人留下了。

    如今她们住的半边园子虽然借住,到底是宁家,怎么可能收她们房子?

    所以宁四娘早跟宁守信打好了招呼,她们人虽搬走,可房子还得给她们留两年。万一有什么事回来,也不至于没地方住。不过她们也不是要占一辈子,回头等在金陵寻到合适的园子了,她们也会搬出去。

    不过宁守信所想,干脆把这半边花园送给她们拉倒,只如今他们二房家事归宁守仪作主,况且又涉及到当年分家之事,倒不好主动开这个口。

    却没曾想,宁守仪作主叫来其他两房的人,重提起当年的分家之事。

    “当年四娘你年纪轻轻,却执意要招赘上门,我们这些做长辈的怕日后有什么变数,才那样为难你。但如今儿孙都这么大了,再说这些也没什么意思。按说这祖宅本该有长房的一份,只如今再重新划分未免麻烦。不如这半座花园,再加我那边一块后院都归你吧。”

    既然不动旁人利益,几个老太爷也没什么好说。

    宁四娘想想,领受了大伯的好意。

    只地方她不要再加了,就如今的半边花园足矣。但也不让二房白吃亏,她愿把梁溪那处老宅子置换给他们。

    宁守仪自然推辞,可宁四娘却执意让他收下。

    “都是一家人,我也不说那些虚话。长房人少,梁溪那处房子虽留了些家人看着,但到底无人居住,白搁着糟蹋了。反倒二房大伯三伯你们这边人丁兴旺,日后分给庶子,也能安置几家人。况且那边离祖产近,有个主子在那里,下人们也能安守本份。”

    听她这么一说,宁守仪方觉有理。

 第283章空壳

    梁溪可不止是靠近上下溪村,还有好些宁家祖业。自从宁四娘搬过去后,附近的田庄管事们,每年可都多交了至少两成的收益。

    什么道理,谁都能想明白。

    但水至清则无鱼,当主子的有时也不能太精明。适当睁只眼闭只眼,装装糊涂,方是合家兴旺之道。

    况且如今又不光是上下溪村有种桑养蚕,附近宁家庄子都是有分到蚕种桑苗的,等那边生意都起来了,没个主子看着怎行?

    所以想明白过后,不止是宁守仪同意,连宁守俊都表示,梁溪老宅不仅要尽快派人过去,还得派个能干的子弟过去。

    于是房子还是换了。

    只不过宁守仪知道,当初宁四娘在梁溪老宅上可花了不少钱,于是坚持划了自己的半边院子给她。

    “既要正经换,那你们也要在金陵正经安家,一应厅堂房舍都要修得象个样子。梁溪那边你既给了我们,那这边改造就画下样子,我们替你弄了就是。好在园子是新修的,改动也不会太大,这钱公中出一部分,咱们几房再随着自己心意出一部分好了。”

    宁守俊很是赞同,因他们两房不好挪动,便帮忙出钱修修屋子了,表示心意。宁守佺穷,没啥好表示的,就说会让儿孙跟着出力。

    宁四娘见此便说梁溪老宅的家具也都不动了,全送给他们处置,唯有女儿宁怀瑾的闺房,还有邹润的书房回头要原样搬过来,安置在金陵。

    几个叔伯应下,此事就这么定了。然后他们开始挑选派去梁溪的子弟,宁四娘自回去琢磨改建的新屋。

    只夏珍珍忍不住私下感慨了句,“那边的老房子也住了二十年了,怪可惜的。”

    宁芳也是,“就是,万一哪祖母天想祖父了,想回去看看都没地方了,倒不如拿田地跟他们换。”

    夏珍珍嗔道,“你这孩子傻了不成?屋子再好,也不过是个住人的地方,可田地却是家里的根本。我要是你祖母,也不愿拿田地换房子。”

    宁芳很想鄙视她娘的市侩,却更知道在江南这种人烟稠密的地方,想要置下良田有多么的不容易。祖母的选择,对于儿孙来说,无疑是最有利的。

    可是承载记忆的老屋,难道就不重要了吗?

    才疑惑着,夏珍珍已是叹道,“对你祖母来说,那里虽有许多回忆,但也有许多伤心之处。换了也好,横竖你祖父和姑姑的屋子都搬来了,要回忆就去那回忆好了。”

    忽地徐妈妈进来,宁家要上京,她也赶紧从儿女家回来了。夏珍珍正好有事交待,自去忙活了。

    宁芳忽地就不纠结了。

    过去的总归是过去了,与其沉湎在回忆里伤春悲秋,倒不如踏踏实实为活着的人多做些事,想必这才是过世的祖父和姑姑真正希望看到的。

    谁知母女俩这番谈话,却被徐妈妈听到,回头悄悄说给了宁四娘听。

    她自然是好意,只宁四娘倒有些错愕。

    她没想到最懂她心的,居然是那个素来不怎么靠谱的二儿媳妇。

    梁溪老宅的家,几乎是她和丈夫如燕子衔泥般,齐心协力建起来的。又在那里生儿育女,从青春到白发,再没人比他俩更加珍视和爱惜那个家了。

    但也因此,她才决意放弃。

    斯人已逝,守着间空屋子又有何意义?

    儿孙有儿孙们的前程要奔,做长辈的除了扶着他们前行,再适时放手,没有更多的选择。

    宁怀瑜和宁怀璧均已入官场,除非是获罪,否则此生很难再回到梁溪那个狭小的地方去追忆往昔,至于宁芳她们长大了,更有各自前程要奔,何必留着个老屋给孩子们添麻烦?

    就算将来孩子们实在怀念,想要回老宅,再找二房或买或换,也未必拿不回来。

    就如她当年被迫去到梁溪时,可曾想过有朝一日,那时瞧来面目可憎的叔伯们竟然也会有这么通情达理的一天?

    所以做人有时真不必争一时长短,只管往自己最有利的方向走就是了。

    只是感慨完了,宁四娘又顺势劝起徐妈妈。

    “如今你那一双儿女既肯孝顺,何不留在金陵?若嫌家里不安逸,你就替我守着屋子。这么一把年纪了,很不必千里迢迢跟到京城去吃那个苦。”

    徐妈妈却笑,“太太都走了,这屋子有什么好看的?我虽一把年纪,再做不动什么事,但总可以陪着太太聊聊天,解解闷。否则太太哪天想起旧事,可找谁说去呢?只要太太不嫌弃我累赘,我必是要跟去的。”

    宁四娘笑叹了口气,“那往后,咱俩就作个伴吧。”

    孩子们都大了,都会有各自的人生。也只有她们这样的老人,才能相伴终老了。

    又过了几日,宁芳打发去查消息的赵丰年回来了。

    虽说心中早有预料,可在得到确实的消息时,宁芳还是有些惊讶的。她让赵丰年去查的,是辛姨娘的庄子。而那,却早已经不是辛姨娘的庄子了。

    或者说,从一开始,那里就没有属于过辛姨娘。

    至于当年她找借口送到乡下的两个婆子,也根本没有去过,应是早被卖了。然后辛姨娘自以为隐秘发卖那些首饰,连当铺带价钱,赵丰年都打听得清清楚楚。

    辛家早就败落了,甚至有的主子还要找下人借钱遮丑。除了一个空壳,如今什么也不剩下。她所谓的嫁妆,已基本是个笑话。

    哦,还有一事。

    那就是辛姨娘的大伯,当年因受贿而获罪的辛升乾。

    听辛家人说辛升乾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