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公主嫁到-舞惜-第3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出乎意料的是舒默并未多说,点头同意:“好,你先下去吧!你不用随大家一起去耕种了!”说着让他出去,并唤进皇甫毅,细细交代一番。皇甫毅听了笑逐颜开,连忙将消息传给各军营的将军。
舒默态度的转变让承昭有些摸不着头脑,但想到不用种地还是在心中偷乐:定是二堂兄见自己态度坚决,所以妥协了!
承昭回去后将这一好消息告诉给诸人,也有将士听了心动的,觉得大将军赏罚有失偏颇。而原本最不满的那几个将军却出人意料的表示愿意听从大将军的,这样一来那些将士们也不好再坚持。
看着大家纷纷妥协,承昭撇撇嘴,心中暗道:这些人素日被二堂兄管惯了,半点主见也无。
然而这样的得意并未持续太久。到了第二天晌午,第一批耕种之人回军营,承昭也从校场习武归来。
该用膳了,承昭看着众人面前的大饼、腌肉和粥吃得正香,而自己面前就一块饼和一碗粥。这哪里够吃?
抓过一个火头军,怒问:“怎么给我这点东西?”
面对承昭,那小将士有些胆怯,说:“承昭校尉,这是大将军吩咐的,说您不服从军令,只能吃这么点。”
承昭哑然,再看众将士面上隐忍的笑意,火冒三丈:这个拓跋舒默也太阴了!不给吃饱,自己拿什么气力去练武?还不容一通军棍,噼里啪啦的倒还爽快!这样就想让自己投降?门儿都没有!
然而几日下来,每顿承昭都饿着肚子。他本是长身体的年纪,又是习武之人,饭量自然大,如今顿顿就一块饼、一碗粥,连肉也不给吃。别说是习武了,承昭只觉得自己连骑马的力量也没有了。逼不得已,终于妥协。
军中将士原本不服的人,见此情景也不敢再说。加之舒默也和大家一起耕种,众人自是没有了怨言。
这事传回平城,拓跋乞颜大笑着对拓跋严宇说:“大兄,你素日常说承昭这小子性子倔,我看他跟着舒默到改了不少。”
拓跋严宇心中对舒默也有几分欣赏,以往每每自己与承昭意见相左,最后妥协的都是自己。那小子性子太倔,认准的事谁也劝不动。没想到在舒默那倒碰了个软钉子。也好,也该有个人好好磨练他一下!
拓跋乞颜看了舒默的密信,觉得可行。几日后斛律速到了常山要塞。
斛律速可以算是舒默的师傅了,舒默最早打仗就是跟着斛律速,两人关系亦父亦师。如今斛律速已年过半百,然勇猛不减当年。看着自己最得意的徒弟如今也成威震一方的大将军了,斛律速心生骄傲。
几人见面后迅速商定了作战方案:由斛律速坐镇常山要塞,舒默、皇甫毅和承昭三人各领骑兵五千四处骚扰邺城周边城镇。同时舒默再去奏折,请求父汗将国中奴隶派往常山要塞,以替换士兵耕种。
四月初,大公主紫陌平安为宰相府诞下小公子,这个孩子也算是雍熙帝膝下第一个孙子辈的男孩。雍熙帝钦赐一名:刘喆。喆者,贤明智慧之意。由此可见雍熙帝对这个孩子给予了厚望。洗三那日,皇后亲临宰相府,一时间,朝野上下人人俱知宰相府风头正盛。
四月底,如烟出嫁。因着上次的深谈,舞惜很是喜欢这个姐姐,于是也用心备了一份大礼给她。
对于雍熙帝来说,添孙、嫁女之喜也并不能缓解前朝带给他的烦扰。
年前冯恩就过折子,说常山要塞至邺城中间三百余里土地上的百姓因打仗弄得背井离乡,流离失所。
这些百姓四处逃难,居无定所。雍熙帝深知流民多则国易生乱,于是下令到各地府衙,令其妥善安置。
年后张普回朝,带回消息,称常山要塞至邺城中间三百余里土地上原本耕种的麦苗大多被乌桓圈置起来,拓跋舒默令其手下将士分批前去管理。这样一来,大大缓解了乌桓的粮草问题。
二月起,冯恩再上奏折,称邺城周边多座城镇被乌桓骑兵骚扰,弄得人心惶惶,只得四处派兵驻守。如此一来,邺城兵力吃紧,请求朝廷派兵支援。雍熙帝一方面命兵部征兵戍边,另一方面也加紧在全国征粮,用以支援前线。
这些消息同样在后宫传播。让雍熙帝头疼的同时,舞惜倒觉得乌桓将领颇为聪明。
人人皆道乌桓乃蛮夷之邦,只懂行军打仗,而这个叫拓跋舒默的人却懂得养兵之道。只是四处骚扰无辜百姓,实非君子所为!思及此,舞惜嗤笑:君子?这些人多半都是目不识丁的莽夫吧?和他们谈什么君子之道?
第五十二章 旧物
自从新岁夜宴后,舞惜已许久没有见到子瑾和慕萱,以至于当云珠在为舞惜收拾东西时才发现那条绢子还没给慕萱。
趁着如烟大婚,舞惜正巧和子瑾、慕萱坐在一席。此时的慕萱已有了近两个个月的身孕,由于是子瑾的第一个孩子,云妃很是重视,每每嘱咐了子瑾要好生照顾慕萱。舞惜由衷地替子瑾和慕萱感到高兴。
席间,舞惜看着子瑾和慕萱偶尔的眼神交汇,子瑾眸中的浓情蜜意,慕萱微微泛红的脸颊……舞惜抿唇微笑,瑾哥哥和萱姐姐果然是情意相通的佳偶。
比起慕萱由衷的幸福感,夜宴的主角——如烟反倒有些漠然。即便她唇边也挂着得体的笑,然而舞惜深知,那笑意并未达眼底。
慕萱是个心细如发的女子,她悄声问道:“舞惜,我瞧着如烟好像并不十分开心……”舞惜佩服她的细致,也不瞒她:“四姐姐与冯杰原本素昧平生,如今却要做世间最是亲密无间的夫妻。萱姐姐,若你当日未能嫁与瑾哥哥,而是随便嫁给了什么人。那么……”舞惜看向她的双眸,“你今日可还能如现在般笑颜如花?”
慕萱愕然,再次望向如烟时,眼中有着一抹沉痛……蓦地,她紧紧抓住子瑾的手……
感受到慕萱的异样,子瑾紧张地回头,以为是腹中胎儿不好:“萱儿,怎么了?”慕萱微笑摇头,凝视子瑾的双眼:“瑾,我突然觉得自己很幸福!”子瑾的目光看向舞惜,再看向如烟,了然于胸。众目睽睽之下,并不能有什么太亲密的举动,桌下的手只是紧紧握住慕萱……
夜宴结束,子瑾和慕萱陪同舞惜回宫。一路走着,舞惜突然想起绢子一事。于是神秘兮兮地对慕萱说:“萱姐姐,你的幸福大概是天生的吧!”
“哦?此话怎讲?”子瑾和慕萱几乎是异口同声的问出口。
眼见前面不远就是绛紫阁,舞惜卖起了关子。任凭两人怎么问,她就是不说话。进了正殿,云珠带着丫鬟们去准备茶水点心。
子瑾好笑又好气道:“鬼丫头,这下可以说了吗?”
舞惜只说“去去就来”,说着进了寝殿。不一会出来时手里多了一块月白色的手帕。舞惜闭着双眼,嗅着手帕,狡黠道:“好香呢!”
子瑾和慕萱面面相觑,拿不准她这葫芦里卖的什么药。舞惜看着慕萱的一脸茫然,有些奇怪,将绢子递到慕萱手中。
慕萱看着上面的图案和字,狐疑道:“这是……我爹娘的?”子瑾也奇怪:“舞惜,这块绢子你从哪儿找的?”
舞惜于是将那晚的事挑重点说了。末了,有些歉意道:“萱姐姐,我原本早该给你的,只是一时间没有看到你,我也就忘了!”接着轻松道,“好了,这也算是物归原主了。想必你父亲定是急坏了。”
子瑾仔细听舞惜说完,凝神想着什么,并不说话。慕萱回忆了下,了然地笑:“那几日正好是爹爹准备去邺城时,听娘说静妃娘娘请旨召见过爹爹。想来是一时匆忙,才遗落了。这定是爹爹心爱之物,我回去也好以此讨赏啊!”
听她说着,舞惜总觉得哪里漏了什么,一时却又想不起来……微微摇头,暗笑自己是太多心了!
子瑾仔细翻看绢子,道:“看着绢子像是积年旧物,岳丈还能如此完好的收藏在身边,可见情深似海。”
“可是……”慕萱接过话,“这个绣工并不像娘的……”
舞惜笑道:“这必定是你母亲早年送与你父亲的,流年经转,想必你母亲的绣工也改变了。”
慕萱点头,俏皮说着:“如此,待我回府问问娘。想来爹爹与娘当日定是有故事的。”
没有再停留在绢子的问题上,舞惜走近慕萱,摸摸她尚未显怀的肚子,对子瑾说:“瑾哥哥,如今萱姐姐腹中有了孩儿,你可不能对她不好啊!”
子瑾温文而笑,看向慕萱的目光温柔的似能溢出水来:“这个自然。有了岳丈的榜样,我更是要好好学习。”听了这话,慕萱娇羞低下头去。
因着慕萱有孕,大家担心天黑路滑,如此说笑一番,也就各自散了。
第二日晨起,张普和子瑾依例早朝去了。自从有孕后,子瑾和慕萱就搬回了陈国公府,以方便照顾慕萱。
卧房中,慕萱半倚在床上,手中把玩着绢子。恰巧张夫人进来,端着一碗红枣枸杞粥:“慕萱,喝点粥吧。”
慕萱随意将绢子放在身侧,接过粥碗,一勺一勺喝着。张夫人随手拿起绢子,一看之下大惊失色,怔怔许久,方问:“这条绢子……你在哪儿拿的?”
慕萱起身将碗放在桌上,看着母亲惊讶的神色,笑道:“娘也没想到吧?爹爹这么多年都随身携带,可见对娘用情至深。”
张夫人闻言,敛去眸中的惊讶,微笑着说:“积年旧物了,没想到你父亲还带在身边。只是你从哪儿拿的?”慕萱随意道:“是舞惜在宫中拾到的。”接着道,“娘,原来您当年的绣工竟比如今更好!”
张夫人顿了顿,说:“当日我在闺阁,成日地就是练习女红。可自从嫁给你父亲,这些事多交由下人做,如今也难免生疏了。”想了想又问:“你是说六公主在毓秀宫外捡的?”
慕萱点头:“就是静妃娘娘召见父亲那晚。虽说有父皇恩准,到底多有不便,想来父亲当日走得匆忙,连心爱之物也遗落了。”
张夫人略一凝神,道:“是了!那还是年前的事儿。也亏得是被六公主拾了来,否则你爹爹必定深以为憾!”
“女儿知道爹爹与娘伉俪情深,那这就由娘还给爹爹吧。”慕萱偏头望向张夫人,好奇开口,“这条绢子想来是娘与爹爹的定情之物吧?”见张夫人点头,慕萱才又问:“那……娘将昔日之事说与女儿听听吧!”
“你呀,都要作娘的人了,还整日地缠着娘。昔年往事了,有什么好说的。”张夫人以指轻点慕萱额头。然终究耐不过这女儿的缠人功力,张夫人娓娓叙出当年之事:
张夫人娘家姓叶,闺名叶黛,是张普的远房表妹。张普时任中郎将,又是世袭罔替的陈国公,在朝中已颇受重视。二十出头的年纪身边别说夫人,就连个侍妾也没有。族中长辈选了诸多优秀的女子为他说媒,然他一个也不要。
那年叶黛年方二八,正是少女含苞待放的年龄。叶家虽说与张家是远亲,然而叶家家道中落,叶黛父亲也从未想过让女儿攀上张家的亲。
二八年华,也到了该许配人家的时候。叶家也为叶黛挑选了人家,但叶黛一个也看不上。她是家中**,长得甜美乖巧,才情颇高,很受长辈疼爱。叶父见她态度坚决,也不忍心逼迫。
世间的姻缘都是天注定。张普与叶黛合该是有缘。
张普的祖父七十大寿,人生七十古来稀,这样大的喜事自然是要大肆操办的。张家便邀亲贵,远亲叶家也在受邀之列。叶父出于私心,想着这样大的场合,定是能结交诸多贵人,于是带上叶黛共同赴邀。
叶黛是个清高的女子,腻烦了觥筹交错间的阿谀奉承。一个人跑到国公府的花园亭中,令她惊喜的是,国公府遍种萱草。
萱草——那是她素日的最爱!
于是乎,一个人弯腰痴痴望着,连身后来人也浑然不觉。直到——
“你也喜爱萱草吗?”那是一个浑厚的男子声音。
叶黛转身,入眼的是一副伟岸挺拔的身姿,一张不英气却不怒自威的脸庞,这样威严的脸庞偏生有那样一双深情的眼眸。而此时那深情却是对着自己!
几乎是那一瞬间,叶黛就爱上了面前的男子……
许是见她许久没有回话,男子饶有耐心又问:“你是哪家的女子?你也喜爱萱草吗?”
叶黛红了脸颊,不敢直视他,轻声道:“我是叶家的。”看着地上的萱草,忽而又抬头一笑:“我素日里最爱的就是萱草!”
听了这话,男子的目光愈发地温柔:“原来是远房表妹。我叫张普!敢问表妹闺名是?”
“叶黛。”
这以后的事几乎是顺理成章的。两人是一见倾心,张普迅速求娶了叶黛,并且再未有过旁的女子……
这样美好的爱情胜过了牛郎织女的传说,简直让慕萱听得入了迷。恍惚间,听得母亲补充:“那绢子……就是当初我送与你父亲的!”
慕萱搂过张夫人,将头靠在张夫人肩上,感叹:“真希望子瑾与我能像您与爹爹一样!”张夫人微怔,继而笑说:“娘的女儿必定会更加幸福!娘这一生阅人无数,看得出二皇子是真心待你的!眼下最要紧的就是生下一个健健康康的男孩儿!”
慕萱娇俏问:“非得男孩儿吗?子瑾说是个乖巧可爱的女孩儿也不错啊!”张夫人严肃了语气:“慕萱,你嫁的不是普通人,是睿亲王!若你一直生不出儿子,二皇子必定是要纳妾!在皇家,没什么比子嗣更重要!”见母亲那郑重的样子,慕萱吐吐舌头,没有说话,双手轻轻抚上小腹。
这昔日的故事辗转让舞惜知道了,舞惜听后默默良久,只说了一句话:“邂逅相遇,与子偕臧。”
第五十三章 激将
时光流逝如白驹过隙,转眼又到年底。
十二月初,慕萱如愿为子瑾诞下一个白白胖胖的小子。作为长孙,雍熙帝对这个孩子喜爱异常,赐名彦祯。彦者,才德出众之人;祯者,吉祥也。彦祯继承了子瑾与慕萱的好样貌,长得玉雪可爱。每每见到雍熙帝,就咯咯的笑不停,实在讨人喜欢。因此雍熙帝允诺待彦祯周岁礼时,即封为郡王。
这样的恩宠羡煞了太子和静妃。太子早几年就大婚了,成亲不久太子妃就有孕,可这个让太子、皇后寄予厚望的是个小郡主。之后由皇后做主,又给太子在朝中重臣的女儿中选了两个,纳为良娣。两个良娣先后有孕,王良娣为太子再添郡主。胡良娣怀孕五月时,就有太医为其把脉说是男胎。这可是天大之喜,生下来就是嫡长孙,胡良娣也将全部希望都寄托在这个孩子身上。谁知七个月时,胡良娣莫名失足小产,七个月大的男孩就这样没有了。
而如今子瑾有福,慕萱初怀有孕,就生下了长孙。怎能不让子辰心生嫉妒?
再说静妃,眼见皇上视子瑾的儿子为掌上明珠,自己的儿子却到现在了也没有大婚。雍熙帝多少知道她的心思,便许诺待子灏军中归来,就赐婚。如此,静妃便也开始从朝中大臣家中挑选适龄女子。最后选了吏部尚书的小女儿林曦月。林家,原也是静妃的母家。如此,也算亲上加亲了!吏部尚书教女有方,雍熙帝也很满意,这门亲事就算定下了。
这一年大秦后宫祥宁康泰,前朝也算安稳,当然要除了乌桓时不时地骚扰。战争持续了一年多,大秦已由最初的被动逐渐稳住了阵脚。源源不断的兵力输入邺城,到年关时,驻守邺城的兵力已达三十五万之众。
冯恩也专门拨出了人马抵御乌桓骑兵的骚扰,奈何骑兵神速,每每等大秦兵卒赶到,早已寻不着骑兵的身影。
雍熙帝为了这场关乎国之荣辱的战争,逐渐加大了国家征**度,百姓虽有怨言,却也是敢怒不敢言。与此同时,后宫也是上下一心,紧缩度日。
比之大秦的泰然,乌桓的日子就不好过了。今年年初乌桓大多地区出现了较严重的春旱,粮食欠收,已无余粮供给前线。幸而当初舒默有先见之明,将常山要塞附近田地圈种,这样前线二十余万将士才不至粮草告急。
不过饶是这样,自给自足的日子也无法维持长久。倘若天不助乌桓,那这场战争将以乌桓大举溃败而告终。
消息传回大秦,这大概是开战以来,雍熙帝得到的最好的战报!早朝之后,雍熙帝有了圣断,要求冯恩死守邺城,待乌桓军心不稳之时,再大举进攻。圣旨到了邺城,冯恩看后命人将旨意传至邺城周边各守城将领。
冯恩这边是拒不出战,舒默则求速胜。
中军帐内,气氛颇有些一触即发的味道。
舒默坐于主位上,左右下手处分别坐着斛律速、皇甫毅、承昭、各部落将军以及归降的孙仲。舒默简单转述了拓跋乞颜的命令:望诸将不惜一切代价取得胜利!
大家纷纷立誓,誓死效忠大汗!舒默满意地点头,随即命诸将回营准备大战;同时留下了斛律速、皇甫毅、承昭。
待大家退下后,舒默看着坐在靠门边的孙仲迟迟未动,示意他有话直说。孙仲再三思虑后,将想法一一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