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嫡长女[封推]-第8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公堂外冲进一个人,嘴里喊着:“报告大人!庐江有急讯传来!庐江急讯!”何克难定神一看,原来那人是大理寺丞成方圆,他就是负责京兆和庐江之间音讯沟通的。
  “怎么会这么快?朱序他们返回京兆了吗?”何克难讶异地说道。照理没有这么快啊,怎么会有急讯传来?不会是出了什么事吧?
  现在这种情况,何克难也来不及多想,接过了成方圆递上来的急讯,打开它。
  而堂下的周阳煦等人则呼吸一滞,简直不能相信自己耳中听到的,庐江有急讯?
  这么说,庐江那一行人有消息返回来了?那么三皇子有没有将事情都抹平了?周家祖宅暗格里的账本是不是都处理好了?
  周阳煦死死盯着何克难脸上的表情,生怕遗漏了半点迹象,试图读出何克难的心情,那急讯说的是什么?庐江事到底怎样了?
  
  第一百六十一章 天理昭昭
  
  何克难看完庐江传来的急讯,心里震动不已,脸上却不动声色。
  他吩咐了中堂休整,却令四部司的官员维持公堂内的秩序,任何人都不得随自进出,违者重罪,就和会审的龚如熙等人匆匆退出公堂,留下了惊愕的一干人等。
  这庐江不是有急讯传回了吗?不是正好帮助审讯吗?怎么突然休整离开了?邱盛年和章翦等人面面相觑,想不明白。
  而周阳煦看见何克难等人匆匆离去后,发现自己垂在身侧的手不由自主地颤抖起来。心头掠过深深的惊恐,庐江一定是发生大事了。
  “诸位大人请看,这是庐江发回来的急讯。”大理寺衙内,何克难将急讯递给了龚如熙等人。果然不久也看到了他们脸上震动的神色,信中的内容确实是太令人惊讶了。
  “诸位大人,现下该怎么处理?”由于急讯说过的内容太重大,何克难也不知道怎么办了。
  这不仅仅是周家骗婚的问题了,还涉及到三皇子,还涉及到军队大事,这下,审讯无法继续了,得速速上报皇上才是。
  “速将此事汇报皇上。何大人,你留在大理寺稳住公堂的情况,我和罗大人、任大人速速进宫请旨。”龚如熙一看了那急讯的内容,便知道这京兆又要掀起惊风骤雨了。
  没想到庐江周家会做了那样的事,更没想到的是,三皇子竟然会在庐江周家留下那么大的把柄。
  罗士敬和任弘毅对龚如熙的说法是赞同的,在场的四个人都知道这急讯代表着什么,将会对京兆局势有什么影响,也不敢有片刻耽搁,几个人分头行事。
  何克难继续回大理寺公堂进行审讯拖延着时间,而龚如熙三人则进宫求见长泰帝。
  且不说何克难在大理寺公堂内的情况,就说龚如熙等三人急忙进宫。三部司的主官联袂求见皇上,必定是有大事了,宫门局的侍卫也不敢阻挠,马上就放行了。
  没过多久,龚如熙三人就被宣进了紫宸殿。
  长泰帝有些疑惑,这三个人不是应该在大理寺审讯的吗?怎么会有急事进宫求见?
  大理寺已经是最高的司狱决断之所了,况且还有三部司会审,登闻鼓的事完全可以审理妥当的,难道贤妃和老三对此事多加阻挠?
  他想起贤妃长跪在紫宸殿外的事,心里闪过淡淡的不悦。
  “回禀皇上,臣等不敢妄自定断,特来请旨。这是从庐江回来的急讯,请皇上过目。”简单描述了审讯过程中出现的突发情况后,龚如熙恭恭敬敬地将急讯呈了上去。
  事涉皇子,事涉军队,这是皇上的事情了,他们哪里敢轻易处理。
  “哦?朱序等人从庐江回来了??”长泰帝从张盛那里接过了急讯,边问道。
  心想道这一行人办事很有效率,短短几天的时间,就已经有消息传回来了。也不等龚如熙他们回话,就打开了急讯。
  “地牢六十幼女……书房暗格……三皇子印鉴……交易弓弩的数量巨大……证据齐备,三日后就可返回京兆……”长泰帝看着急讯上的字句,脸上满是阴霾。
  “啪”的一声,他重重地将急讯压在御案上,可见内心怒火之盛。
  “皇上请息怒!皇上请息怒!……”龚如熙等三人见到长泰帝这样的反应,马上就跪下,只能重复着这句话。
  他们也不知道说什么好,初初看到急讯的时候也极为震惊,这事,太过重大,还须请示皇上旨意才行啊,周家众人和唐苑等人还在大理寺公堂之上呢。
  “宣三皇子进宫!宣兵部尚书卞之和!将周阳煦等人下狱!京兆府兵,立即封禁周侍郎府,任何人不得进出!任何官员不得泄露庐江急讯,等朱序返回京兆,再审理此案!”
  很快,震怒的长泰帝就下了一连串命令,龚如熙等人连忙领命下去,按照长泰帝的旨意快速行事。
  因此,尚在大理寺公堂之上的周阳煦和周学礼等周家众人,根本不明白发生了什么事,就被带进了大理寺大狱。
  更重要的是,周阳煦和一众周家人根本不明白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故,无论周阳煦怎样抗议追问,大理寺的官员都不出声。不论他怎么样威逼利诱,抬出宫中贤妃娘娘和三皇子的头号,大理寺的狱卒就像木头一样,嘴巴都是闭得紧紧的。
  而周家和三皇子那里,竟然没有传来半点消息和话语。直到五天之后,当周阳煦等人再次被带到大理寺公堂时,他才知道到底庐江发生了什么事情。
  出发去庐江的朱序和杨简锐等人回到京兆了,他们回来的时候,比去的时候还要紧急,简直可以追得上兵部八百里加急的速度。
  他们一行人回到京兆之后,根本就顾不上休息,就去见了何克难和任弘毅等人,描述了周家地牢里的惨况,交代了从书房搜到的重要证据。
  在将所有的资料都上交之后,朱序等人的精力也完全耗尽了,支撑不住地昏了过去。
  刑部司的官员在庐江周家祖宅的地牢里,发现了一批幼女,足有五十余人之多,这些幼女从四岁到十二岁不等,有些是新近被关押的,有些已经在地牢里几年了,刑部司官员发现她们的时候,她们浑身赤裸,脚下是累累的白骨,那情况惨绝人寰,当场就有刑部司的汉子大哭失声。
  不仅如此,刑部司的官员还在周家书房的暗格里,找到一批周家和三皇子走私军器的记录,包括当年弩坊署走私弓弩的记录。
  同时,江南卫的士兵则在周家的又一地牢里发现了大批的弓弩,正是弩坊署出品的弓弩;御史台的官员则在庐江县衙内找到一批周家枉法鬻官的证据;周阳照已经供认了周家所有的罪行,周阳焘在逃;庐江所有涉案的人证都在江南卫士兵的控制之中,不日即送来京兆……
  以上这些,就是庐江一行人在昏倒之前汇报的大部分情况,而他们上交的罪证和证人的供词,足以使整个周家覆灭,连带的,也会使得贤妃和三皇子大受影响。
  按照长泰帝的旨意,四部司组成的调查小组绕过了周家和三皇子走私军器这个敏感的事情,只针对周学礼骗婚和周家囚禁、奸淫幼女的罪行来审讯。
  单单是这两个罪行,就已经足以钉死周家了。
  封禁周家的京兆府兵抓住了企图通过狗洞出逃的周才,他是周学礼的贴身管事。据他供述,十年前他还是周学礼的贴身小厮时,的确跟随周学礼在庐江逗留了一个多月,当时周学礼隐瞒真实身份,和唐苑举行婚礼,事后一走了之。
  周才还交代了两年前唐苑找上门、周家将她下狱的实情,而从庐江及时送来的人证——当时参加周学礼和唐苑婚礼的邻居,他们被人追杀,幸亏被救了下来,他们也指认了周学礼正是当年的周君。
  还有一个老人拿出了当年请周君代笔的书信,经刑部提点刑狱官林伟立核对,正是周学礼的笔迹,这种小事,周学礼自己都早就不记得了,现在却成了有力的证据。
  至此,周学礼骗婚之罪成立,而周家地牢里面的幼女和周家下人的供词,则坐实了周家囚禁、奸淫幼女的罪名。
  经唐苑的邻居辨认,唐苑之女唐乐,也在周家地牢之内,可惜因为受凌辱太过,已经在送至京兆的途中不幸死去。
  刑部侍郎朱序和刑部司郎中俞维棠等官员联名上书,请求重判周家,称“周家囚禁、奸淫幼女,实令人发指,此等惨况,吾等不忍卒看。试问谁无骨肉之亲、谁无惜子之情?周家其罪,死不足赦!”
  四部司组成的调查小组很快就得出了对周家的判决,这判决上呈长泰帝之后,长泰帝只批复了两个字:准奏!
  很快,登闻鼓案的主审何克难宣布了对周家的最终判决结果:周家涉案人员全部流放北疆服苦役十年,非国有大赦,不得减免,周阳煦、周阳照和周学礼俱在其中;抄周家族产,以充国库。
  朝廷为了体现对唐苑的悲悯,划拨了周家的部分族产给她作为补偿,这是一笔可观的财产。
  因为唐苑击登闻鼓之事众所共知,调查小组也决定将此案的部分实情公示,给天下百姓以一个交代,以正视听以定民心。
  公堂之下周阳煦听到这个判决,似乎瞬间苍老了十余岁,喉头也涌上一股腥甜之气,“噗”的一声,喷出了一口心头血,缓缓地倒了下去,而周学礼和周学义等人则面色惊恐地大叫:“父亲!”,公堂之上乱成一片。
  唐苑自从得知女儿死了之后,就不声不响不吃不喝,像个木偶一样,全无生气。
  如今她听到这个判决,露出了一个惨然的笑容,嘶哑地长嚎:“天理昭昭!天理昭昭啊!”嚎罢,她就全力撞向了旁边的柱子,触柱身亡,直至她满头鲜血的倒下,嘴里犹喊着:“天理昭昭……天理昭昭……”
  到了七月中旬,唐苑之冤情昭示天下,周家的罪行传遍了大永。
  庐江周家被愤怒的民众打砸,然后夜里被放了一把火烧光,而在京兆的周侍郎府,也在夜间淋满了粪水,周家诸人从此在京兆消失无踪。
  而唐苑临死之前喊的那句“天理昭昭”,也被大永民众口口相传,成了一时的热词。
  更有名士挥毫写下这四个字,送到了各地的官衙,唐苑击登闻鼓引起的轰动迟迟未能散去。
  
  第一百六十二章 登闻鼓真相
  
  “天理昭昭……天理昭昭……这个世间哪有什么天理?无非是在于各人的谋算罢了。”二皇子府内,太仆少卿张星华意味悠长地说道,引起了这一个话题。
  “周家落到这样境地,除了族人不长进、自取灭亡之外,还多亏了尚书大人运筹有方,鼓动了那个妇人击登闻鼓,将此事扩至整个京兆!让周家避无可避!还阻止了周家和三皇子前去通风报信的人,这才使得庐江那一行人搜集到周家的罪证,周家遇上大人这样的对手,怎么会不一败涂地呢?”张星华继续笑着说道,止不住地对陈知浩表示叹服。
  这一个过程,这一个手笔,成功地剪除了周家,他不得不叹服啊!
  而本应丁忧在家守孝的前兵部尚书陈知浩竟然出现在二皇子府,听了张星华的话语之后,他但笑不语。
  “周家怎么都想不到,会栽在一个小小的民妇手中。周家囚禁、奸淫的幼女,竟然还是自己的至亲,这真是一个天大的丑闻!百年庐江周家的命数到此就断绝了。贤妃出身这样的家族,声名涂地,还能成为贤妃吗?三皇弟如今还在宫里呢,父皇还没清算走私军器的事情呢,还有好戏看呢。岳祖父这个手笔真是漂亮圆满!”
  上官承佑也忍不住赞叹道,还是岳祖父有本事,能够将事情运作得滴水不漏,毕竟是曾居兵部尚书高位,计谋也高于常人啊。
  听着上官承佑的赞美,陈知浩这下开口了:“说到底还是多得二殿下得知那个妇人的事情,卑职才能将计就计。从周学礼骗婚这一点着手,从而打击整个周家。没想到竟然在庐江找到那么多证据!是二殿下吉人天相,连上天都站在二殿下这一边啊。”
  张星华也点点头,对陈知浩这个说法表示赞同。
  真是托天之福气啊,在这个夺嫡的紧要关头,竟然抓住了三皇子母族周家的把柄。周家有这样的罪行,必定会累及贤妃和三皇子,贤妃和三皇子的势力因周家大受影响,就算皇上打算网开一面不追究周家和三皇子走私军器的事情,三皇子也难成气候了。
  五皇子势弱,其余皇上尚未出宫开府,这形势,对二皇子来说,是大好啊。想到这里,张星华在一次笑了起来,为自己的外甥感到高兴。
  “是啊,真是太幸运了。”听了这两人的话,上官承佑也深有同感。
  自从周家出事之后,上官承佑已经明显感觉到有不少朝官站在了自己的一边,原本归属周家和三皇子的势力,也暗自向自己投诚了。
  按照这样的形势发展下去,自己是众望所归,大事指日可成。幸好抓住了周家的把柄,想到这里,上官承佑再一次感到深深的幸运。
  “想必二皇兄此时正在感叹自己的幸运吧,呵呵。”五皇子府,上官长治也笑着对自己的幕僚说,猜测此刻二皇子的动静。
  他的话一落,李可安、许三思等幕僚也心领神会地笑了起来,此刻五皇子府的气氛是愉悦而融洽的。
  上官承佑真的是幸运吗?不是,其实唐苑这个事情,是上官长治故意送到他手上的,唐苑这个事情,从头到尾都在上官长治的掌握之中。
  唐苑被周学礼骗婚一事,是五皇子府的人在两年前发现的,五皇子府诸人却一直不动声色地看着整件事,没有将它捅出来。
  直到前不久,上官长治认为时机成熟了,才决定让上官承佑知道周家骗婚一事!目的,就是为了借助他的手,将周家连根拔起而不用留下五皇子府的丝毫痕迹。
  两年前,上官长治就知道了周学礼骗婚一事,也一直在想怎样才能将这个把柄的作用发挥至最大,最后他将主意打到了唐苑身上。
  过了这么多年,唐苑对周学礼的怨恨已经少了许多,考虑到周家的势力,她原本打算将委屈苦果吞下,好好抚养女儿长大就算了的,也就不打算追究周学礼骗婚的事。
  是上官长治派人在她身边不动声色地暗示、游说她前去周家讨公道的;就连她的女儿唐乐,也是他的手下趁着唐苑下狱、无法照看女儿期间,将其送进周家的那个地方的,如果不是这样,怎么可能使得唐苑悲愤哀痛至极,从而进京兆鸣冤呢?
  对于一个母亲来说,还有什么比孩儿更重要的?当唐苑得知女儿被囚禁在周家遭受凌辱时,她一定会想尽一切办法营救女儿的!
  当她试图说出自己女儿乃周家血脉的时候,发现自己根本无法靠近周家半步了,在这个时候,五皇子府的人只是稍加撩拨,走投无路的唐苑就进京兆了。
  而事情的发展,正如上官长治所预料的一样,唐苑挝登闻鼓后。二皇子府的人暗中帮唐苑熬过京兆的三十杖责,帮助她活了下来,使得周家的事情大白于天下。
  这一番连消带打,使得三皇子的势力遭受重创,而他能袖手旁观渔翁得利。总的来说,上官长治对唐苑一事的收获感到很满意。
  唐苑的事情与其说是个悲剧,还不如说是个局,是上官长治相中了唐苑,以她为切入点,将周家连根拔起的局!
  “有学礼骗婚在前,有族人奸淫自家骨血在后,中更有周阳煦的隐瞒包庇。周家自作孽,才会落至今日田地,与人无尤啊!”许三思说道。
  在他看来,五皇子府只是推波助澜而已,说到底,都是周家子孙不长进,如果没有最初周学礼骗婚一事,又怎么会有这之后的事情呢?
  “从庐江回来的护卫前来复命了。他们按照主子的吩咐,故意让周阳焘逃脱了,还趁乱将去年弩坊署的弓弩放到了周家地牢里。主子,属下有事请教,不明白为什么要放走周阳焘呢?抓住他不是更加罪证确凿吗?”这一点,是许三思疑惑的。
  上官长治尚未说话,一旁的李可安就笑着为他解惑了:“周家地牢里的幼女、弓弩和书房暗格的罪证,加上周阳照等人被擒,周家的罪名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了。周阳焘逃脱了不是更好吗?畏罪潜逃,这更是坐实了周家的罪行啊。”
  上官长治听着两个幕僚的分析,和在场那个一直都没有出声的人对视了一眼,笑了起来。李可安的分析是没有错的,但不仅仅如此。
  只要周阳焘在逃一日,长泰帝就会记得周家曾犯下的罪行,会记得三皇子和这两人身后的家族是怎样背叛他的!这样,皇上在处置周家的时候,才不会心慈留情。
  这样一来,周阳焘逃脱了不是比他伏法更好吗?
  “只可惜,损失了那么一大批弓弩……”另一个幕僚道,语气惋惜不已。
  那一大批弓弩是去年五皇子府花了大价钱从黑市隐秘收购回来的,是留作大用的,如今为了给三皇子栽赃,就这样白白没了,太可惜了!
  “怎么会可惜呢,那一大批弓弩用在这里是十分值得的,尚有大用呢。”一直没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