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公主喜嫁-第8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刘琰摇着她的胳膊撒娇:“母后,我就想晚上躺在榻上听风铃声。”
  行吧,多半住一晚她自己就不乐意了。听着那些乱糟糟的响动,就不信她晚上能睡得着。
  桂圆倒是有些担心。风铃阁若是地势高,那车马会不会上不去?公主的这些行李物件只怕不好搬运。
  这担心显然是多余的。
  只听说风铃阁别致,但没想到这里也很宽敞,天色暗下来,行宫中也处处掌灯。顺着山势往上望,星星点点的灯火一直向前延伸,天顶上一粒粒星子也渐次亮起。
  还没有走近风铃阁,就能听见风中传来的零碎细微的声响。
  象水流声,也象风吹着竹叶的响动。
  天色暗下来,从然有灯亮,也照不见四周更远的地方。刘琰也闻到了香气,在暗中被风吹来的花的香气。
  走得越近,那声响就越清晰。
  刘琰问:“这儿有山溪?”
  一旁引路的行宫的宫女说:“回公主,这儿没有溪水,这是石铃的声响。”
  “石铃的声音是这样的吗?它是怎么响的?”
  那个宫女说:“这个奴婢就不懂了,现在天色已晚,公主若喜欢,明儿天亮了可以再去看看。”
  在路上一天,刘琰也确实疲惫。
  风铃阁是什么样子她都没有仔细看,晚膳用了一碗粥和半块点心。桂圆劝她再喝些汤,刘琰摇了摇头,实在没有胃口。
  “公主,四皇子殿下让送了些竹露茶来,说是安神的,公主要不要尝一盏?”
  “四哥送来的?那沏一盏来给我。”
  杯子也是四皇子送来的,这一套茶具杯盏是竹根抠出来的人,连外面的节疤坑凹都没有磨平,但拿在手里一点不觉得硌手。
  竹露茶清香微苦,回味清悠绵长,确实和在宫里喝的茶不一样。许是真的累了,也可能是茶确实安神,撂下杯子刘琰倒头就睡,睡的那叫一个香,整夜里一个梦都没有做。
  快醒来的时候,她先听到了声音。
  清脆的,象是鸟儿的鸣叫,长长短短,时有时无。
  但是和真的鸟鸣好象还是有些不一样。
  刘琰这回是真的醒了。
  睁开眼她先是有点懵,然后才想起这不是在宫里,而是在文山。
  刘琰光着脚从榻上下来,推开了窗子。
  一窗山青林绿,风过林间时,叶浪翻卷,山间晨雾未散,太阳正要升起,山巅处已经被照亮,半山和更低的地方还都在阴影之中象是没有醒来。
  山风吹在脸上,刘琰结结实实打个了寒噤。
  山间和平地真是不一样,这冷的象是又回到了冬日一样。
  桂圆拿着一件厚的大氅从后面给她裹上,又蹲下伺候她穿鞋,从头到尾一声没吭,只是板着张脸。
  刘琰知道自己理亏——要是她把自己作腾病了,其实受罪的的更多是身边这些伺候的人。
  桂圆一直拉着脸,刘琰心虚起来,特别听话。洗漱时特别麻利,用早膳的时候也没有挑挑拣拣。她倒不是挑嘴,就是摆上来的东西一多,就有点拿不定主意,这个想吃两口,那个闻着也香喷喷的,吃起来难免三心二意。
  今天早上她可是老老实实把一碗粥喝完了,又吃了好几个包子。
  “这包子做的不错。”里面的菌子笋丁嚼起来脆生生的,味道也格外鲜美。刘琰吃了几个,就把剩下的半盘给桂圆和银杏了:“你们也尝尝,和宫里的味道不一样。”
  桂圆接了包子,还小声嘀咕了一句:“行宫的厨子不一样,做的味道当然不一样了。”
  看来她还没消气。
  其实桂圆早不气了,不过装生气的话,公主多多少少总会老实一些,但愿她能少闯些祸。
  用早膳的时候,刘琰已经发觉了,最早她听到的鸟鸣声应该不是真的鸟儿在叫,又是风铃声。
  她兴致勃勃的出门找风铃,将风铃阁上上下下转了一圈儿,也没找着几个。光能听到声响,但却看不到铃是什么样的,又藏在了什么地方。那个象恍若流水的声音她一直没找到。风铃阁这里没有溪水,连个养荷花的池子也没有,这声音也是时远时近,时轻时缓,就象真的流水声一样。
  连桂圆都忘了要假装生气这回事,也跟着她一起找,遍寻不着也是啧啧称奇:“这声音究竟哪里来的?真是不得了,当初能做出这些机巧来得费多少心思啊。”
  “听说当年这风铃阁是给一位妃子建的?”
  这个银杏打听过:“奴婢听说是给一位姓孟的妃子娘娘修的,据说那位娘娘生得是国色天香,厉帝一见了她把其他妃子都抛到脑后了,专宠她一个人,不但给她修了这个风铃阁,听说宫里还有一处宁秋殿是专门给她修的,据说花的钱不计其数,就可惜宁秋殿后来被抢过又被烧了,咱们没那眼福见一见。”


第二百二十一章 夜话
  在行宫的日子刘琰真是乐不思蜀。
  她在风铃阁住着都不想走了。住下来的第二天晚上,她精神可比前一晚好多了,躺在帐子里和刘芳一起说悄悄话。屋里没有点灯,帐子外头有一颗萤石照亮,那光芒绿莹莹的,也就是俗话说的夜明珠。
  刘琰有好几颗这个东西,一开始还新鲜了两天,后来觉得也没什么意思,就束之高阁了,这次来行宫收拾东西时,不知怎么想起它来,顺道装了一颗。
  放在这风铃阁里,果然比在安和宫要合适得多。窗子没有关,山风从外头吹进来,凉浸浸的。
  刘芳小声说:“白天我听人说,行宫这儿可不怎么太平,平时没什么人来,大多数殿阁和院落都是锁着的,好些地方草长得都能没过人,有人说半夜里常会听到女子在哭呢。”
  刘琰不大信这个:“是不是宫女想家才哭的啊?”
  刘芳也不怎么相信鬼怪之说,但是行宫这里地方大人少,白天还好,晚上心里还有点儿慌。
  “谁知道呢。还有人说,晚上曾经看到有穿白衣的人影闪过,说可能是以前枉死在这里的女子。”
  外头山风更大了,刘琰说:“你听外头风声,不也跟鬼哭似的,都是疑心生暗鬼,这世上哪里有鬼啊。”
  “不光鬼呢。听说还有蛇精!说是就在咱们来的前些日子,行宫的人正在赶着打扫的时候,发现有一处宫室里有一条大蛇!象水桶那么粗,足有两三丈长!他们叫人来打蛇的时候,却发现那蛇就化成烟那么没有了。你说这是不是成了精?又有人说那个宫室以前曾经有宫妃冤死,说是她死后怨气化的蛇呢。”
  刘琰乐得直笑:“这样的野谈在乡下也没少听啊,鬼啊狐啊蛇啊,你记不记得,以前在乡下的时候,有次雷雨过后,有株老树毁于雷火,还有人说那是树成了精,所以才被雷劈死了呢。”
  刘琰那会儿傻乎乎的,还去看过那棵死树呢。树被烧了大半截,只剩下个桩子了,不过翻过年来,那树桩上又长出了两根嫩枝。
  这算是怎么回事儿?树精没死透?
  后来嘛……当然不会这么傻了。小哥告诉他,雷火劈的不是精怪,只是常常会落在比较高的地方,旷野无人的时候也有人被雷击而亡,宫中的殿阁也经过雷火,至于各地的树,那被劈过的更是不计其数。
  小哥真是博学!什么都懂。
  然后刘琰就对这些奇闻怪谈不上当了。
  “不一定是化成烟了,蛇嘛,说不定有地洞墙洞什么的,见到人多就跑了呗。”
  她们两个在这儿窃窃私语的时候,曹皇后和皇上两个人其实也在讲些不当紧的闲话。
  “……用晚膳之前姚德光过来回禀的。”
  不是什么正事,姚德光捡在皇上用晚膳之前说,也是想让皇上解解闷。
  文山行宫皇上从登基之后还是第二回 来,头一回是出京的时候路过,只在这儿住了一晚,入夜来,天不亮就走了,连行宫大门什么样儿都没看见,这几年行宫都象是半荒废着的。
  自然奇怪的事儿就多。
  说起来事情也很简单,过去乱着的那几年,有个女人在这行宫生下了孩子。姚德光查了半天,说那女子只怕并不是这行宫里的宫人,怕是山下逃难躲进这里的。至于名姓来历,这些一时都查不出来。那个女人据说来到山上时身上就有伤,拼着命生下孩子人就没了,那孩子嘛,说命苦也命苦,生下来就成了孤儿。但要说命好,命也好。要是没人管,一个刚生出来的婴孩儿肯定活不下去,但行宫里有个老太监把这孩子抱了回去养活了,稍大一些把他扮成了个小太监,那个孩子就这么一直待在行宫里头,现在已经七八岁了。
  若不是皇上这次来行宫,这边彻底清查了一遍,还发现不了这事儿呢。那个老太监知道瞒不下去,叩头求饶说都是他一个人的错,那孩子还不懂事,恳求饶孩子一条命。
  都说太监没几个好东西,可人非草木,注定无后的人偏偏抚养了一个孩子,从只能喝点米汤的汤汁一直养到现在这么大,这中间付出了多少心力外人是体会不到的。
  “皇上想必没有严惩他吧?”
  “嗯,他都那把年纪了,本来也活不了几年。倒是那个孩子,姚德光说,看着挺清秀白净的,老太监还教他认了字读了两本书,挺聪明的,只是姚德光也不知道如何安置他才妥当。”
  留在行宫里当然不行,他又不是个真太监。但是他除了老太监,在这世上没什么亲故,送出行宫他该去哪儿呢?
  京里当然有善堂,不过即使是皇上那么高高在上也知道,善堂里的日子并不好过,年景好的时候也就是个饿不死,更不要说能读书习字了。
  若是年纪再稍大一些,十一二岁,倒也有适合他的去处。再小一些的话,想必找个愿意收养他的人家也不难。
  就是现在这个年纪,说大不大说小不小的卡住了。
  这事也是小事,皇上转而说起另一桩事。
  “听说熙玉不大进宫请安?她和鲁威宁处得怎么样?”
  曹皇后略微迟疑,不过她也从来不会隐瞒甚至欺骗丈夫什么事。熙玉是养女,但丈夫才是至亲的人。
  “熙玉一直用着避孕的汤药。”
  皇上点点头:“是么?多调养调养也好。”
  但不管是曹皇后还是皇上,都清楚她这样做只怕不是为了调养身子。
  熙玉公主一向心思重,也许是被亲生父亲抛弃,又被视为亲人的乳母抛弃,提防与戒备已经成了本能,任何人和事,她都不信任。
  “她和驸马还好吧?”
  驸马倒是挺好的,看得出来他对公主倒真是一片痴心,原来长住在兵营里,现在总是找一切机会留在公主身边。至于熙玉公主,她倒象是还没习惯生活中多了一个人,每回驸马在,听宫人说她倒是话很少,也很不自在,驸马不在的时候,她倒象是自能自得其乐。


第二百二十二章 骑马
  刘琰睡到夜半时分,迷迷糊糊的醒过来,起身下榻。
  刘芳一向睡得好,有人换了地方容易择席,她不是,她到哪儿都睡的香。
  桂圆给她倒了杯温水,刘琰眼皮快要黏在一起了,桂圆把水递到她嘴边,小心翼翼服侍她一口一口的喝了。
  喝完水桂圆要伺候她再睡下,刘琰反倒精神了。
  桂圆真是哭笑不得。
  “公主快睡吧,不是说明儿要去骑马?这会儿不睡,明儿一早准起不来床。”
  刘琰想想她说的也是,吩咐说:“再端盏灯来,再把架子上那卷儿佛经拿来我看两页。”
  桂圆忍着笑,去把刘琰说的那卷佛经取了来。
  这佛经是她们从宫里带出来的,刘琰来时就说,旁的书可以不带,这本必定要带着。
  不是她礼佛虔诚,而是她怕自己到了行宫万一睡不好呢?毕竟是陌生地方,带着本佛经以防万一嘛。
  喏,现在可不就是那个万一了。
  刘琰随手翻开,还没看呢,就习惯性的打了个呵欠。
  桂圆又倒了盏温水来放在公主手边。
  按着往日的习惯,公主看不了半页就会哈欠连天,眼皮发涩,一般看完一页就会倒头大睡,百试百灵,从不落空。
  有时候吧,桂圆也觉得公主这拿佛经当安神汤用,未免有些对佛祖、菩萨不敬。但是转眼再一想,这佛经嘛,本来就是消灾解厄,救人急难的嘛,想来佛祖大度,必然不会跟公主计较。
  这么想着,桂圆还在肚里念了几声佛,再看刘琰的时候,公主殿下已经哈欠连天,头一点点的往倒。
  桂圆赶紧扶她躺下,一沾枕头刘琰就睡熟了,真是喝安神汤都没有这么快的。
  桂圆一面放帐子一面在肚里祝祷,佛祖真是好生灵验,赶明儿再有机会去灵华殿的时候一定找机会磕两个头,再请灵华殿的人帮着上一柱香,多谢佛祖菩萨们这么眷顾她家公主。
  第二天一早起来刘琰就先扒着窗户往外看,一瞧是个阳光普照的大晴天,顿时笑逐颜开。
  要是逢着阴雨,那肯定不能出去骑马了,今儿天气这么好,风和日丽的,在外头多玩一会儿也不妨事。
  刘芳穿了一件雪青色的骑装,刘琰则是一件海棠红的。这颜色在屋里看还不觉得什么,一到了太阳底下,简直象是一团烈烈跃动的火焰,亮的能灼伤人眼。
  四皇子骑的这匹马名唤吉吉,不用怀疑,这名字铁定不是四皇子自己取的,乃是刘琰的手笔。
  四皇子前一匹马因为上次出事已经不在了,这一匹是后来新选的,性情十分温顺,简直温顺到家了,浑身上下皮毛乌黑油亮象缎子似的,一双棕色的杏核大眼,水汪汪的象是会说话一样。刘琰特别喜欢吉吉,每回见着马监的人都叮嘱他们一定给吉吉吃好,每天牵出来在马场里走一走散一散,还有就是一定给吉吉把毛梳顺了,可不能埋汰了它。
  四皇子好笑,他的马,妹妹倒是更上心。
  “你这么喜欢,干脆送了你吧。”
  反正他的腿想长时间骑马也办不到,吉吉从跟了他之后,从来也没有敞开来跑过,顶多就是一溜小碎步,看着透着股小心翼翼的委屈劲儿。
  “不用不用,我有大枣儿呢。”刘琰的马是匹栗棕马,蹄子是黑的,尾巴也是黑的,生得也格外漂亮,在太阳下那毛色就象熟透的大红枣儿一样,刘琰就给取了这么个名儿。
  就冲大枣儿这么好看颜色,刘琰觉得自己穿黄穿绿的都衬它,还是穿红最合适。
  不然她要是穿绿,大枣儿这么红,那她不成了绿叶衬红花了嘛。
  刘琰跑了两圈儿就回来了,桂圆一直提心吊胆的,又不能不让公主去,可是公主只要一上马,她就会想到四皇子上次出的事,生怕她也有个万一。一见着人回来,桂圆赶紧领着人迎上去,又是擦汗又是递水。
  四皇子有些纳闷:“怎么回来了?”
  刘琰摇摇头:“没意思。”
  在宫里的时候成天惦记着出来,来的路上还说大枣儿可怜,在宫里都闷坏了,出来了得好好让她跑一跑,这才去了多大会儿功夫,怎么就没意思了?
  自从上次受伤之后,四皇子一遇到跟骑马有关的事儿就难免要多想一想,毛德特别机灵,扭个头的功夫就打听了消息回来。
  “殿下,公主没出事儿,更没受伤,就是吧……”毛德顿了一下,说:“公主好象是嫌人多,跑的不畅快,所以才回来的。”
  “人多?”
  毛德凑近了些,声音压低了说:“有好几位年轻的公子少爷,一直在公主前后左右盘桓,”
  四皇子先是一怔,接着就明白了毛德言下之意。
  “什么?他们还真敢?”
  痴心枉想!
  “那琰儿是不是恼了?这几个小子都有谁?他们是不是有什么非分越礼之举?”
  毛德赶紧摇头,看四殿下这架势,要是他说一句是,只怕那几个年轻人都要倒大霉:“殿下放心,他们不敢。至于公主殿下嘛,她好象还没开窍呢,全没想着人家是想跟她献殷勤,还觉得人家是想跟她赛马呢。结果一跑起来谁也不敢赢她啊,公主说没意思,多半是觉得人家让着她,所以赢得没意思。”
  四皇子都给气笑了:“癞蛤蟆想吃天鹅肉,就凭他们也配肖想琰儿?”
  毛德应着:“是是是,多半是他们是觉得三公主也定下了亲事,接下来就是四公主了,咱们四公主生得那是花容月貌,性情又好,也难怪他们……”
  毛德是挺了解自己主子的,就那么一个亲妹妹不对她好对谁好?不管殿下高兴不高兴,反正多夸夸公主总没错。
  四皇子哼了一声。
  虽然毛德夸赞妹妹的话他听着都觉得恰如其份,但是四皇子对这些人还是厌恶之极。
  能跟来行宫伴驾的少年子弟,一定不是朝臣就是勋贵子弟,这些人可不是没见过世面的,单是容貌好或是性情可人的女子难道他们身边就没有?
  他们分明是冲着嫡公主这身份才来的,绝非是对妹妹有什么真正的恋慕真心。


第二百二十三章 旧事
  四皇子气冲冲的一扭头,发现刚才还嚷着骑马“没意思”的妹妹又跑了。骑着她的枣红马正颠颠的往半坡上跑,后头侍卫们。
  这不是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