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公主喜嫁-第20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以后当差勤快些,别轻信旁人。”
  最好谁也别信。
  宫里看起来花团锦簇,但是待久了就知道了,这儿什么都靠不住,最靠不住的就是人。
  张太监在宫里是待够了,他早想出去了。
  出了正月之后,天气还一直冷着,一直到二月底还下了场雪。
  刘琰又有好一阵子没见着陆轶了,但是不代表他们就不通音讯。陆轶总能想着法子给她传信儿,有正事的时候说正事,比如他兄长给王氏回信了,不过这个人是个很谨慎的人,也许他猜到有人能看到他的信,所以给王氏的回信上真是正大光明一派坦荡,说陆轶能尚主,能上进,这是整个陆家的光彩。
  刘琰觉得这人心里肯定不是这么想的。
  陆将军身板硬朗着呢,虽然说偏心长子,可一直也没给他请封世子呢。
  这事儿一天不定,陆轶那对兄嫂的心就不可能定下来。
  也不是每次捎信都是正事,也有好些闲事。
  比如陆轶说,他前天看见有迎春花已经开了,金灿灿的,这天儿想来快要暖和起来了。


第五百六十五章 故人
  隔了几日陆轶捎的信里更逗趣了,两页信纸间夹了一朵桃花。
  桃花可见是才采下来没多久的,应该是细心的压平了,夹在信里送来的,花瓣儿还没枯萎,上面还有一点淡淡的香。
  刘琰不太舍得把这桃花瓣从信纸上揭下来——揭下来就不是完整的一朵花了,而且这花瓣八成会破损。
  刘琰把这朵桃花压在书里,她觉得也许这朵花能做成书签。
  说起做书签……以前小津最擅长这个,有时候细心的让人觉得他更象个姑娘。
  他就会用花草做书签,通晓琴棋书画,还会作诗。
  刘琰偶尔还会有些恍惚,坐在书房里的时候,她常会觉得还有一个人默默的候在一旁陪着她。
  只是回头的时候再也看不到人了。
  安和宫里没人提起他,这在宫里是常事。已经去了的人,尤其是太监、宫人,都微贱得不值一提。旧的去了,新的又来,就象御园时里的花草,一季季的开了又谢。
  “公主?”桂圆端茶递了过来:“公主要写字儿?让莲子来磨墨吧?”
  “不了,把纸收起来吧。”
  桂圆轻手轻脚的收拾了笺纸和书本。
  不知道是不是巧合,桂圆也想起了那个曾经在书房当值的小太监。
  小津在的时候,桂圆一直不太喜欢他。
  桂圆当时觉得,那是因为小津是外来的,而且一来就压过了豆羹他们,太傲气,不会做人。而且,桂圆看不透他在想什么。
  直到小津死了之后许久,桂圆才有点儿明白过来,虽然她不想承认,但是她当时确实也有些嫉妒他。
  都是奴婢,可小津却一点儿不象个做奴婢的样子。他又那么有才——
  桂圆记得有一次她到书房来给公主取本书,看见小津坐在书房门外头石阶上,膝上横放着一本书,他一手搭在书上,望着庭院中栽的竹子出神。
  那清俊的模样,那安静的神情,让桂圆都有片刻的失神。
  这个人真的不象个下人,桂圆就没有再见过哪个太监有他那样的姿态和气质。
  很可惜。
  他死了,很可惜。但是桂圆又觉得,这似乎是必然的。
  他太出众了,旁人容不下他。
  他本就不象个太监,他待在宫里,做伺候人的差事,一年,十年?这样的日子就算过个几十年,又有什么意思呢?
  那个人是生错了地方,也来错了地方,所以他早早的走了,也不见得就是一件太坏的事情。
  公主可能也是这么想的。
  午后公主歇息,桂圆让人把豆羹找了来问他话。
  “怎么到这个时候了,公主府还没动静?”
  按着前头几位公主的旧例,公主府早就应该择定地方,然后开始规划修缮起来。皇上不是个爱铺张挥霍的人,皇子、公主们成婚都没有新建府邸,而是直接用前朝留下来的那些宅子修修改改就用了。四公主这一次应该也不会例外。
  如果真要从头开始建一座公主府,怕是一两年也盖不好。即使是择一所宅第修缮改制,那至少也得个半年功夫吧?再不赶紧着些,怕是耽误公主的大事呢。
  豆羹苦笑:“我的好姐姐,这样的大事我能不关心吗?可是这事儿在皇上那里就卡住了,挑出来的几处宅子皇上都不满意。”
  “他们敢这么敷衍差事?”
  豆羹忙说:“不不,他们哪里敢,敷衍谁也不敢敷衍咱们公主啊。我打听过了,其实宅子都不错,比三公主、五公主她们选定的宅子都好,建成的时间都不算长,房舍一点儿都不旧。又宽敞又大方,没什么毛病。”
  桂圆问:“那皇上怎么会不满意呢?”
  豆羹一摊手:“皇上看重咱们公主呗,那些宅子他都能挑出毛病来。要么说位置不好,要么说地方不够大,个个都能挑出毛病。”他压低声音说:“其实我琢磨着,皇上是舍不得嫁女儿。”
  “别胡说。”
  桂圆虽然不让豆羹胡说,可是她自己也是这么想的。
  皇上八成是舍不得公主嫁出宫去,所以看到这些宅子不管三七二十一,先挑一通毛病再说。
  可婚期都定了,这事儿总不能老拖延下去啊。
  豆羹笑着说:“咱俩别在这儿干着急了,反正皇上和娘娘都圣明着呢,肯定比咱们心里有数。”
  这倒也是。
  皇上多半也是一时意气用事,总不能一直意气下去。
  豆羹看桂圆似乎还有事情要说,但却有些犹豫没开口。
  “桂圆姐姐还有事吩咐?”
  “也不是什么吩咐。”桂圆略有些迟疑:“你还记得小津吗?”
  豆羹也愣了下。
  这个人……可不容易忘。
  “记得的,怎么提起他来了?”
  “也没什么,”桂圆说:“就是无意中想起来……他这个人可惜了。”
  豆羹也说了句:“是可惜了。”
  “我记是他是藏书阁那边胡太监的亲戚,你认得那个胡太监吗?”
  “认得,见过不只一回呢。”
  “胡太监还在藏书阁那边当差吗?”
  豆羹却说:“我听说他出宫了。”
  “出宫了?”
  桂圆记得那个胡太监……有四十吧?不过活计轻省,保养得好,看起来也就三十来岁的样子,这个年纪不能算年轻,可也不能算老,没道理现在就被遣发出宫。
  “就上回宫里放了一批人,他好象也回乡了。”藏书阁那边是个冷僻不受待见的去处,一般人也不关心那里的事。豆羹消息比一般人广,再加上因为以前小津的事和胡太监也算是相识,要不然这消息他也不会留心记得。
  “可能是身子不太好吧,”豆羹当时没有多打听,毕竟和胡太监也没什么交情,平时也无往来:“要是姐姐想问,我再寻人去打听打听。”
  桂圆说:“没事,我就顺口问问。”
  胡太监她也不熟悉,是不是回乡养老了跟她也没关系,桂圆犯不着为这人多费心力。
  她的事情多着呢。
  说起公主府,陆轶也跟刘琰说起这事。
  他和刘琰又不是盲婚哑嫁,两个人挺熟悉的,刘琰喜欢什么样的风格,陆轶心里大致有数。


第五百六十六章 香砚
  刘琰上台阶的时候,正有一阵风吹过来,空中漂浮着白茸茸的毛絮,扑天盖地,乱蓬蓬一团一团的,已经是春日里了,这么乍一看,却象是又下起了鹅毛大雪一样。
  刘琰被风吹得险些迷了眼,她站在原地不动,等这一波风停了才往前走。
  宜兰殿新换的门帷上面都沾了一丝薄薄的白絮,不远处廊道上有两个小宫女拿着掸子正在清理雕花栏杆——这种天气不勤快些不行,而且可能连着一个月都闲不下来。
  曹皇后一看到刘琰就冲她招手:“快过来。”
  刘琰发现她母后最近特别……
  呃,特别有干劲儿。
  实话实说。
  刘琰已经很久没见到母后这么热衷这么上赶着为一件事情忙活了。
  从父皇变成皇帝,母后变成皇后之后,她就特别有,嗯,就是母仪天下那个范儿,处惊不变,似乎对她来说没什么事是大事,也值得她上心。
  但是现在曹皇后卯足了劲儿要嫁闺女,看得刘琰都有点儿心惊。
  母后这是多不待见她,多想把她当盆水给泼出去啊。
  不过不待见她,就犯不着给她弄这么多珍贵的陪嫁了。
  曹皇后叫刘琰过来看的当然又是给她预备的嫁妆。
  “看这块砚台,今天内司库的人送来的,这叫香砚。你闻闻,香不香?”
  刘琰不用凑上去都能闻到一股淡淡的香气。
  这股香气说不上来是一种什么香,挺好闻的,淡淡的,不象花香,也不大象木头的香。
  “用这个研墨,据说磨出来的墨也带香气,写到纸上,香气可以很久不散。”
  刘琰仔细端详这块黑沉沉的砚台,上手摸了一下。
  应该是石头的,只是不知道是什么石头。
  “这个东西哪里来的?又是贡品?”
  曹皇后说:“前朝的物件儿了,一直搁库里。你父皇不好这一套,你用正好。”
  刘琰撅着嘴问:“那我就好这一套?这一套是哪一套啊?风花雪月?花里胡哨?”
  曹皇后乐得不行:“这些香喷喷的东西,当然是你这样的年轻姑娘用着最合适,你父皇都那把年纪了,弄些什么香砚香墨的,确实不合适。”
  “既然给我了,那我就收下。这个东西哪里来的?搁了这么多年还一直香着?”
  曹皇后点头:“这个应该是前朝的时候,送进宫中的一件贡品,普天下怕是只这么一块,你好生收着吧,爱用就拿出来用,别轻易送给什么人了。”
  “我知道,我不会乱送人。”
  呃,如果给陆轶用,那也不算送人。
  不过陆轶这个人也挺务实的,对他来说,东西实用就行,完全不必搞得那么花哨。
  曹皇后八成让人把内库翻腾了一遍,倒腾出来许多平时不常见的稀罕玩意儿,恨不得全打包塞进刘琰的嫁妆里头让她带着。
  刘琰回安和宫旁的不干,先把脸洗了一遍,总觉得那些无孔不入的毛絮沾在脸上了,很不舒服。
  她换衣裳的时候,桂圆在一旁回话。有宫里的事,也有宫外的事。
  “赵驸马出京了?”刘琰挺意外的:“他不是……翰墨馆那种地方还有外差?”
  豆羹笑着说:“瞧公主说的,怎么会没有呢?听说赵驸马是跟工部的人一块儿走的,去江邺了。”
  刘琰想了想:“江邺好象是去年水患的吧?”
  刘琰没关心过朝政,但水患这种事情多少听说过那么几句。
  “正是,奴婢听说,江邺那儿河堤去年秋里就修过一回,不过当时匆匆忙忙的,只是治标不治本,工部派了人要去勘查一下,多半还要再描补描补,防着今年再发水。”
  刘琰还是有些纳闷:“那赵驸马跟去做什么?他画画儿是不错,没听说他还懂水利啊。”
  “这个,奴婢也不清楚,不过听说江邺那儿风光不错,有山有水又有好些古迹,驸马爱画画儿,兴许是去那儿画画儿去的?跟工部的人一块儿走,多半是为了有个照应吧?”
  “但是石头还小,他就这么走了,倒也放心?”
  桂圆替刘琰系好衣带,笑着说:“三公主和石头姑娘待在京里很稳妥,那么多人伺候着呢。赵驸马就算待在公主府里,他又能做什么啊?”
  话虽然是这么说,但是刘琰总觉得有点儿怪。
  赵磊这个人挺恋家的,可能因为亲近的人都早早不在了,他成了家以后几乎就没有离开过刘芳半步。
  这一点和孟驸马、鲁驸马都不一样。
  孟驸马是国公府世子,虽然身子不好,但是不代表国公府那边他就可以扔手不管了。三五不时他还在国公府那边,处置府中事务,在父母面前尽孝,有时候就歇在国公府了。
  鲁驸马那边儿呢……诶,鲁家的事儿比较乱些,鲁驸马和二姐姐的关系,也不象刚成亲的时候那么好了,鲁驸马待在城郊大营中的日子不少,也常回鲁家,不是天天都住在公主府里。
  赵磊嘛,和前面两位不一样。他家里没人,也早败落了,成亲后和三公主感情好,总是待一处。
  现在他突然就出京了,而且江邺可不近啊。
  桂圆倒没有刘琰想得那么多。
  她倒觉得,赵驸马出去也是挺合情理的一件事儿。
  毕竟是个大男人,总不好让人说就会围着老婆的裙带转。赵驸马也挺不容易的,好些人都觉得尚公主做了驸马是一步登天了,不仅在背后议论,有时候甚至当面也敢半真半假的嘲讽他。说他吃软饭,不求上进,靠女人得富贵享福之类的。
  赵驸马跟工部的一块儿出去,回头江邺那边河堤的事儿没准儿他也能跟着沾沾光,分点功劳嘛,回来之后皇上再褒奖一番,面子名声都有了,可不比现在这样强多了。这男人嘛,总得建功立业才能挺直腰杆,哪怕只是做做样子呢。
  “那……预备预备,明天我出宫一趟。”
  “公主要去看望三公主?”
  “我先去看看大姐姐。”刘琰说:“她这次的身孕听说很折腾,不比上次那么平顺,太医说大姐姐胃口不好,夜里也睡不踏实,母后也有些担心。”


第五百六十七章 探望
  福玉公主确实胃口不好,精神也不大好。不过见了刘琰,福玉公主恰似得了灵丹妙药,顿时生龙活虎起来,扯着刘琰就是一通说。
  福玉公主和曹皇后现在是一个心情。
  好不容易养大的女儿/妹子要嫁人了,既高兴,也不舍,更怕她以后过得不好。
  福玉公主不缺钱,这阵子她也给刘琰搜罗了不少好东西,还打算再给刘琰在城外弄个庄子。
  “到时候城里住得气闷了,就去城外住住散散心。”福玉公主笑着说:“我和你姐夫都说好了,等天儿热起来我们也去城外住。”
  刘琰有点别扭:“不必了,母后也说要给我庄子的,大姐姐不必再给我了。”
  庄子可大可小,可想而知福玉公主出手肯定不会小气。
  朝云园就已经是一份足够贵重和贴心的礼物,刘琰不想总让大姐姐为她破费。
  “那不一样。母后给的是母后的,我给的是我的。你也要嫁人了,嫁人是大事,以后的日子和以前就不一样了。其实母后也好,我也好,都是希望你能过得更好。”
  刘琰默默点头。
  白芷笑着给刘琰上茶:“四公主若是在宫里闷了,只管往我们府上来,我们公主可想念四公主了,一看见四公主来,笑容也多了,话也多了。”
  刘琰对白芷很客气——这是跟了大姐姐多年的婢女,情分不同。
  “白芷姐姐要不嫌烦,我以后天天来。”
  白芷送了茶并没有走,站在一旁回事,她说话简单俐落,井井有条。
  刘琰托着腮在一旁看着。
  白芷确实是个人才啊,会算账,会管事,会说话,要紧的是她对大姐姐忠心。大姐姐能栽培出这么个人手来,肯定也花了不少时间和心力。
  刘琰想了想,她身边好象就没有白芷这样的人。
  看来以后这上头不能偷懒,还得多多留心才是。
  白芷做事周密,她还把这些事情都记下来,一来不怕忙中出错忘了哪一件,二来以后有事回头再索寻查找也方便。
  刘琰回过神,白芷正说:“……公主和四公主正说话,奴婢就自作主张,取了两枝人参,还有另几样名贵药材让人送过去了。”
  福玉公主说:“这样处置很妥当。你这两天别忘了让人再打听打听,看他病情如何,这事儿驸马知道不知道?”
  “依奴婢想,驸马多半是知道了。应该会替他们托个人情,请位太医去好好诊治。”
  福玉公主点了点头。
  刘琰问:“是谁生病了?”
  如果是一般的关系,应该不会寻药寻到大姐姐这里来。
  话又说回来,如果是一般的小病小恙,也犯不上去旁人家寻药。
  刘琰觉得这个生病的人,应该病得不轻,而且自己可能也认得。
  白芷看了一眼福玉公主,这才说:“回四公主,是鸿胪少卿李崆。”
  还真是个认识的人。
  “他病了?什么病啊?”
  前头都说了,白芷当然也不会话说一半藏一半。
  “奴婢就问了一句,来的人没有细说,不过看起来,病的应该是不轻。”
  说起李崆和李峥,刘琰是有好些日子没有见过了。
  以前李峥和小哥来往多,刘琰在小哥那儿倒是常见他。
  但李崆,好象从他们守孝期满返京之后就再没有见过。
  没想到再听见他的消息就是他重病。
  不知道为什么,一想到这对兄弟,刘琰就会想起多年前头次见面时的情形。她迷了路,还多亏李峥替她领路,把她送到大姐姐身边。
  那时候大姐姐才同田霖定了亲,大姐姐正在一心一意的待嫁,李家的顶梁柱李宗滔也还活着,李崆李峥两个没有现在这样艰难。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