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燕女土司-第6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口小酒一口香煎稻花鱼地吃着,听到辛螺有请,急忙收拾了一番赶了过来。
辛螺三言两语把事情简要说了,廖管家气得那一嘴花白的胡子几乎没翘起来:
“这司昌南!当初老峒主待他可不薄,他收秋粮的时候玩的那些花头,老峒主也不是不知道,可他说到底是司昌南带着寨子辛苦一年,又说什么水至清则无鱼,治下要宽容为怀,所以只当自己没看到。
记得有一年鱼湖寨遭了洪灾,还是老峒主亲自带了人过去帮着司昌南一起把那些水渠给修起来的,当年还减了他们不少秋粮!
那时候司昌南感动得眼泪水汪汪的,拍着胸脯说什么以后命都是老峒主的了,还没想到一转眼老峒主刚过了世,他就白脸红眼的跳出来,这会儿又起了这些坏心眼!我——”
辛螺摆了摆手:“廖伯再生气,那司昌南该怎么干还是怎么干,反而让你白白气伤了身体。你放心,司昌南他有张良计,我这边就有过墙梯,不过要麻烦廖伯你明天去祭司大人那边跑一趟了……”
廖管家听着辛螺压低了声音的吩咐,捋着胡子连连点起头来:“好好,七小姐放心,老奴明天一早马上就去做这件事!这事小姐做得大气,祭司大人那边肯定会应下来的,半上午的时候老奴就能回府,立马把人加急派出去!”
辛螺微微一笑,点了点头:“廖伯做事,我放心。”
鱼湖寨的双鱼镇。
两名信使在一幢门脸儿宽阔的大院前下了马,上前几步登阶,叩响了朱红油漆大门的铜鱼门环:“开门!祭司大人有谕示!”
刚由着娇妾服侍着净了面的司昌南一只手还流连地摸着小妾的柳腰,就被匆匆赶来的管家打断了兴致:“老爷,祭司大人发了谕示过来,请您过去听传呢。”
祭司大人这时候发什么谕示?司昌南败了兴致,放开了怀中的小妾,整了整衣裳,穿上一件见客的外衫去了正厅。
两名信使瞧着是生面孔,并不是原来峒主府上的那些人,不过手里拿的传信却委实是祭司大人盖过印的,是一封召集十八寨长三日后去问天台行丰收祭祀的信件。
除了干田寨今年遭遇了雹灾,其他十几个寨子也算是风调雨顺了,鱼湖寨也一如往年一样,田里的收获不错,本打算过些日子就开始收秋粮的,不过……
想到最新传来的,辛螺的田庄种的双季稻丰收和稻田里养鱼也所获丰富的消息,司昌南的脸色沉了沉;莫不是因为这个,祭司大人才想着要举行什么丰收祭祀吧?
以祭司大人的为人,谅辛螺也收买不了,就算是祭司大人真是因为辛螺那个田庄所做出的事情而欣喜,才想着行这么个丰收祭祀——
司昌南眼睛转了转,一脸笑意地应了下来:“两位信使辛苦了,信我收到了,还请两位回禀祭司大人,到时候我司昌南一定会过来参加祭祀的。”
他这头还正想着要寻人去悄悄学了来呢,要是祭司大人真的提到了辛螺那个田庄的出产,他正好顺着那条道说下来,让辛螺把她那什么育秧插秧的法子和稻田养鱼的法子给他们这些寨长公开!
在祭司大人的传信上用上了自己的印鉴,送了那两位信使走了,满面笑容的司昌南立即吩咐手下收拾行李:“把我庄子上今年新收上来的新粮带上一车给祭司大人做祭礼,明天一早我们就出发去灵溪镇!”
这一次的丰收祭祀,不管是辛螺那个小丫头存心想在他们面前夸耀也好,还是祭司大人纯粹欣慰也好,既然举办了,他就一定会在祭祀上让辛螺把那些农事技术都交出来!
司昌南出发以后的第三天,清晨的浓雾刚刚散开,鱼湖寨双鱼镇上就响起了响亮的铜锣声:“峒主大人有令啦,今年向祖神祷告,为老峒主发愿,福惠我溪州百姓,秋粮只以两成收取!
收粮官已经到镇口了,前三天就交完秋粮的,带上去年的交粮凭证,凭着手里的瓷香炉,一户可领细盐三两。
哪个村子先交完秋粮,可以领到一张峒主大人盖了印的凭证,明年开春峒主大人会先派人来教导村子育秧插秧和种双季稻之术,有条件稻田养鱼的,还会教导稻田养鱼的办法,就是峒主大人也有可能过来亲自指点……”
那瓷香炉,是前些时日姚立元卖瓷碗的时候先记下来名姓,第二趟过来时发放的。
瓷香炉只有双手合握大小,炉壁上烧刻了那一户户主以及家宅人员的姓名,而且还是请祭司大人祈过福的,上面还烧刻的有一串儿谁也看不懂的奇怪符号;据说用这香炉给祖先敬香,心意更诚,祷告更灵。
当时花上几十文买个瓷碗,就能得白送一个上好的、祭司大人祈过福的白瓷香炉,可以摆放在神龛上给祖先敬香,因此各村各寨的百姓们基本上都咬牙买了瓷碗。
如今只要赶在前三天交完秋粮,把这香炉拿出来,另外还可以领三两细盐,这是哪儿来的好事儿?更别说今年收的秋粮只要收两成——
有人跟着那敲锣的人一路走一路听着,忍不住就问了出来:“这是真的吗?往年不都是交给寨长了,寨长再统一交上去吗?”
“盖了峒主大印的通告都贴在镇口了,我们都是峒主亲派的收粮官儿,你说这是真的假的?祭司大人已经召集十八位寨长去参加丰收祭祀了,我们过来收粮,也免得各位寨长回来后再麻烦一通了。”
那敲锣的人“嗵”的一声重重敲了一声锣,扬声应道,又提高了嗓门吆喝起来,“今天开始啦,三天内过来交粮的可以领盐啦,不要钱的细盐啊!”
随着锣声阵阵远去,双鱼镇整个镇子都沸腾起来。
为什么今年峒主大人会派人来亲自收粮这事儿倒被大家忽略了,拿上去年的交粮凭证,带上那个烧印了各户姓名的瓷香炉儿,只要在这三天内交完粮,就能免费得到三两细盐的事,却是让大家跟打了鸡血似的激动起来!
第171章 交秋粮
前一段时日以前吃的锅巴盐突然涨了价,而且盐贩子也少了很多,好些人家几乎都要吃不起盐了,幸好不知道从哪里另外来了一党子私盐贩子过来贩细盐。
细盐虽然比锅巴盐要贵些,但是这一分钱一分货,那细盐的品质也着实是好的,白得跟雪似的,细得也快跟沙差不多了。
而且有人试着买了点儿回来,那味道可比锅巴盐好得不知道到哪儿去了,这么算一算,这一百五十文一斤的价格也着实值得!
普通老百姓就是一时凑不到买一斤盐的钱,买个一两二两的还是凑得出来,也是必须要的,谁家能缺得了盐啊?
再说了,这秋粮本来就是要交,早早交了,还能分得三两细盐,这可是不要钱,不要钱的!三两盐也够一家子吃好久了!更别说——
“要是一村都在三天内交完了秋粮,明年峒主大人还会派人过来教村里育秧插秧和种双季稻,能够稻田养鱼的,还可以教村里稻田养鱼!”
“我告诉你,那天峒主大人那个农庄里收割的就是第二季的稻子,就在昨天,我听说那稻子已经晒出来了,一称重,好家伙,你们知道有多少吗?”
“有多少?”
“平均下来一亩产上了这个数!”消息灵通的人得意地伸出了一根手指头,冲着周围的人用力晃了晃,“一千斤啊!一亩产上了一千斤谷子!”
围观的老百姓“哗”的一片惊叹:“不是说那田里还挖了好几条横七竖八的沟养了鱼吗?养了鱼都还能产上一千斤谷子?”
“这你就不懂了!峒主大人说了,稻田养鱼两相便宜,稻子也能长得好,鱼也能长得好,除了一亩产出了一千斤谷子,那二十来亩稻田里还收了六千多斤稻花鱼,当时周围村镇去帮忙捉鱼的人,每人都分到了两条稻花鱼!
我有个亲戚正是夯吉村旁边大樟村的,那天正好赶过去看热闹,他说下田帮着捉鱼的有三四百人,一人分了两条稻花鱼后,那庄头把剩下的鱼称重还称到了五千八百来斤,他在一边亲耳听到报的数,准准的绝对没错!
我那亲戚当时也得了两条稻花鱼回去,一家子熬了汤吃了,说那肉质实在是细嫩得紧,汤鲜得让人差点要把舌头都吞下去了。
听说要是舍得油的人家,拿油细细煎了佐了辣椒炒,那味道更是一绝。要是我们这里也能在稻田里养鱼……”
说话的人想着亲戚说的那个味道,忍不住呲溜了一下口水,听话的人也各自转起了念头。
鱼湖寨之所以被称为鱼湖寨,就是因为寨里有一个双鱼湖,长年保证了良田的灌溉用水。
虽说湖边的良田连沃都是司昌南的田地,但是因为修好了水渠,成片阡陌之外,普通农户们的田里也不愁用水。
不过良田里产出的也只有稻米,要想吃鱼,还得从那个双鱼湖里面去寻摸。双鱼湖水浅的那一片湖域是属于寨长大人的,寨长大人在那里种了莲藕,还可以撒网打鱼。
其他的地方则是湖阔水深,根本不适合撒网,想吃鱼全靠钓竿了,别瞧着湖里的鱼养得大,这要钓上鱼也得看技术和运气,可不是什么人都能吃上鱼的。
但是稻田养鱼就不同了,就养在自己的田里,等收了稻子,把田里放了水就能捉了鱼上来,而且刚才那人不是还说了吗,二十来亩稻田里还收了六千多斤稻花鱼,平均一亩稻田里可以养出三百来斤稻花鱼啊!
谁家不是想着稻谷满仓?谁家又不要上交秋粮?只要村子里的人赶着这三天全都把秋粮缴清了,明年峒主大人就会派人来教育秧插秧,来教稻田养鱼了——
有那脑子转得快,算账算得清楚的,闷不出声就一溜烟儿地跑回村跟村长商量去了。不消得半个时辰,双鱼镇最近的村子已经有人排着队担了一担担的粮食过来。
等司昌南府上那管家得了信,附近几个村子都已经把镇口收粮的地儿围得密密实实了。
偏偏司昌南出行谨慎,带了府里最得力的一队护卫走的,管家只得火急火燎地点了剩下的那几个功夫稀松的护卫赶过去,却是在人群外转来转去转不进里面,只能扯着嗓子干喊:“不许交!不许交!”
来交秋粮的,交了秋粮现场就领了盐的,一个个都是兴高采烈,哪有人注意管家喊了些什么?
就是排在外面的人听到寨长府里的管家在阻止了,生怕自己交不上粮领不到盐吃了亏,埋着头只当没听到,更加忙忙地靠里面站紧了,还有意无意地横着担子阻着管家几人的路。
管家咬着牙想让那几个护卫挤进去喊叫,却被外围几个担着空担子的大汉左一挤右一挤的,差点没把那几个护卫骨头都挤散了。一行人使了吃奶的劲儿,才奋力从人群中退了出来。
瞧着眼前那堆黑鸦鸦根本听不进他喊话的人群,管家没了法子,只能心急气短地转身吩咐那几个护卫:“你们、你们几个赶紧去灵溪镇,把这儿的事禀报给老爷!快,快去!”
这帮刁民,听到有不要钱的细盐,一个两个都想翻了天了!现在这情形群情激动的,他这里是弹压不住了,只有把寨长赶紧请回来才行!
代峒主派来的这些收粮官要在这里收粮三天,寨长已经走了两天,这一追过去,就算追到了人,等返回来时还不知道来不来得及……
几个护卫急忙回府去简单收拾了个包裹,骑上马就往灵溪镇的方向奔去。没想到那几匹马才跑出双鱼镇不远就开始拉稀,一匹匹的拉得四腿直打颤。
几名护卫没办法,只能先牵了马转回来想换马,没成想才经过一处林子,就被突然从里面冲出来的一队蒙面人给敲了闷棍,全都打晕了过去,拖进林子里一间破草屋里堵了嘴绑了起来……
司昌南赶了些路,傍晚的时候就赶到了灵溪镇,直接入住了灵溪镇上最大那家万发客栈。
祭司大人要行丰收祭祀,十八位寨长倒是来得整齐。等到入夜时分,所有寨长都已经赶了过来,关系好的几人各自凑成一桌吃喝起来。
司昌南跟长坪寨长方秋生和红枫寨长吴大刀几个关系最近,见两人已经占了张桌子就等着他来了,大步走了过去:“方老弟,吴老弟,你们两个倒是来得早。”
方秋生和吴大刀笑嘻嘻地让了司昌南坐了,瞥了坐在另外几桌的寨长们一眼,两人才压低了声音:“昌南老哥,你说我们这次要是……他们那几个寨长会不会……”
第172章 寨长齐聚
司昌南浓眉一挑,神色中现出一抹不屑来:“他们会怎么样?你们两个又不是不知道,每年溪州峒要交公粮,十成里面我鱼湖寨就将近要占了七成的量。
再加上你们两个寨,差不多就要将近八成了。其他那几个寨,都是穷得裤裆溜光的,哪年不要峒里给他们补贴就是好的了,你说他们会怎么样?
瞧着我们这般动作,他们肯定会在一边观望的,等看到那个黄毛丫头从我们这里收不到秋粮,拿我们也没辙的样子,你以为他们不会动心,不会跟风?
少给峒主府交一粒谷子,他们自个儿碗里就多一粒谷子,这谁都知道对自己有利的事,他们会不往自己裤裆下面扒?”
方秋生和吴大刀两个听得连连点头,捧着酒壶给司昌南斟满了酒:“昌南老哥说得对!到时只怕那个黄毛丫头在峒主府里把天都哭都翻喽!”
“小丫头不自掂掂斤两,她那眼泪水把这灵溪镇淹了都没有用!还是我们昌南老哥腰杆子硬,以后我们两个可就铁着心跟着昌南老哥了!”
这话一语双关的,司昌南一口干了那杯酒,笑意深长地看了两人一眼:“你们放心,跟着我,以后不会亏待你们的!明天祭祀,我这里正好还有一件事……”
方秋生和吴大刀两人连忙附耳过去听了,两眼发亮地用力点起头来:“昌南老哥放心,到时候我们一定跟着你把这事提出来!
那黄毛丫头不是代峒主吗,这是有利溪州峒的大好事,就不信那丫头当着祭司大人的面,还能有什么托辞来遮挡!她要识时务,那就正好,她要不肯,我们当场就可以给她扣一顶不爱恤溪州子民的帽子!
到时候我们再鼓动鼓动其他几位寨长,指不定还不用等到那丫头守完足孝,明天就可以……”
几个人呲溜呲溜地喝着小酒,臆想着明天祭祀后将会发生的情形,都压抑不住地兴奋起来。
彭珍瞧着坐在远远那一桌的三人眉飞色舞地低声说着什么,不时爆发出一阵笑声,轻轻哼了一声,看向跟他坐在一桌吃饭的姚瑞生:“姚寨长这两个月日子好过了吧?”
姚立元当初回去说服了姚瑞生以后,回来就找了辛螺写了投靠文书,如今正帮着辛螺负责普通瓷器在溪州峒的销售,同时也来了个“人口大普查”,工作量也是极大的。
马鞍寨这边既然表了态,姚立元又做事勤勉,辛螺自然也不会亏待这边。
抽了个空子亲自过去马鞍寨看了一趟,考虑到马鞍寨所处的热带气候,不仅在马鞍寨开始试验海水稻的改良,而且发现马鞍寨生长的大量马鞍藤以后,还让彭瑜去钧城打听了价格,联系了买家。
马鞍寨就是因为长不出多少粮食,却生长着大量的马鞍藤而得名。马鞍藤又名鲎藤,本是一味药草,大燕钧城虽然有生长,但是产量并不多,也导致这味药草价格居高。
马鞍藤可以祛风除湿,拔毒消肿,主治风寒感冒、风湿关节痛、腰肌劳损,外用还可以治疮疖,痔疮。
大燕那边固然可以用别的药草来代替了这味药,但是如果有大量稳定而价格便宜的货源,那自然也是不要白不要的。
马鞍寨这边的马鞍藤天生天长,早就长得一片泛滥了,姚瑞生每年都要跟这马鞍藤来争地种粮,原来窝在山旮旯里交通不便,再是知道这马鞍藤是味药草也没用,就是附近老百姓生病了得了土方儿要用,直接拿了镰刀过来割几把就得了。
现在却是好了,割了这滥贱的马鞍藤晒干,拐个弯儿一运就能到了莲花港,再从莲花港口直接运到钧城卖掉,漫山里没人要的东西能够卖钱就很让姚瑞生意外了,而卖出的这价格还能到四十文一斤,就令姚瑞生更是满意得不得了了。
那艘货船是陈家留下来无偿给辛螺使用十五年的,辛螺瞧着马鞍寨太穷,做这事又才开始起步,自然开口免了姚瑞生的船费。
姚瑞生也不是那种肚肠不清楚的人。卖了马鞍藤得回的钱,除去杂费开支,五成送给辛螺,一成是给彭瑜的辛苦费,自己拿了二成,剩下的二成给卖药草的寨民。
虽说割下来晒干的马鞍藤不压秤,挺大一袋子才得四五斤,老百姓拿到手,合计也就是六七文钱一斤干藤。饶是如此,两三斤干藤也能抵一斤猪肉啊。
谁家老人小孩不会割个草,晒个东西的?不费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