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红妆名捕(水红)-第11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德妃会意一笑。
  江若宁又道:“德母妃不再用些羹粥?”
  “你且用膳,本宫摆驾回宫!”
  “恭送德母妃!”
  德妃刚出翠薇宫,重华宫淑妃就得到了消息。
  “这大清早的。德妃给凤歌公主送厚礼,还留在翠薇宫用早膳。她昨晚没忙够,一大早又忙开了。”
  淑妃猜疑重重。
  正想着,却有宫人进来禀道:“娘娘,皇子宫那边传来消息。皇上让宫人传旨,着五皇子、七皇子在御书房外候见问话。”
  这次说的是问话,不是说考较功课。
  从小到大。几位皇子一听说父亲要查功课,一个个皆是严整以待。有时候提前一天得到消息,几位皇子夜里都不能睡安寝,生怕皇帝提查学问时答不上来。
  德妃当即令人将七皇子长安王请到自己宫里,又苦心婆心地教导一番,“你如今也是议亲的人了,封了郡王,将赐府邸,就要出府另住。一会儿,你父皇要寻你们问话,你只管像以前那样回答。”
  七皇子不解地道:“母妃,父皇这次没召四哥?”
  德妃拉着儿子,用手理着他的衣襟,见四下只有自己的两个心腹宫人,方继续道:“你父皇遇上了大事,是想在你们兄弟俩挑一个得力者着办,非毅力坚强、雷霆手段者不能办成。”
  七皇子立时明白了,这是皇帝要用他们了,谁回答得好,谁就能得到差事,要是办得好就是建功,说不准还会另有赏赐。
  “这么早就从皇子宫出来,许还没膳吧?”
  “一听到太监传旨,草草吃了一碗就出来了。”
  虽说皇帝还是早朝,可七皇子不敢让皇帝久等,只能早早出来。
  德妃道:“快回御书房候着吧,就像以前那样回话,莫让你父皇失望。”
  七皇子应声告退出来,带着小太监候在御书房外。
  五皇子正在外头与淑妃说话。
  淑妃也猜到一些,却不知道是什么事,自是给儿子鼓劲,“你现在大了,你父皇少有训斥。这几年你的武功、学问都不错,你父皇问什么,莫要慌张,只管像素日在太学院回答先生一般就成。”
  七皇子静立在侧,心里琢磨着德妃也他说的话。虽然他比五皇子略小些,可都是大人了。要不是太后下令,说皇子们不宜成亲过早,在民间像他这么大的男子都是娶妻生子的人。母妃说是大事,到底是什么样的大事呢?瞧母妃的样子,很是紧张。
  他在心里想着自己当如何如何作答,又如何如何应对,方才能得父亲看中。
  淑妃则是拉着五皇子,将种种可能都细细地分析了一个遍。
  正说着话,只见八公主打扮得五颜六色地奔来,她穿的是一条八幅花裙,这样的裙子极耗布料,寻常人家根本不敢做,笑盈盈地福身道:“母妃,听说五哥今儿要来御书房回话,我特意赶过来,五哥别慌张,只管仔细回答父皇。”
  原本不紧张的五皇子,因为母亲、妹妹的叮嘱,反有些紧张了,原以为一会儿就会散的朝会,结果等了一个多时辰。
  一声高呼“皇上驾到!”
  众人齐声海呼。
  皇帝领着一群宫人、太监翩然而至,“老五、老七进来!”眼睛扫过淑妃母女,他要问话,淑妃跟来作甚?立时对淑妃又失望了一分。
  都道慈母多败儿,他要与儿子说话,当娘的还跟着鼓劲。
  皇帝今日在朝堂上,看着那些权贵大臣,怎么看怎么不随眼,他是在观察,观察太子,观察谢阁老。
  皇帝斥退左右,只余了大总管在,朗声道:“老五、老七,朕问你们,如果朕行事欠妥、犯了过错,你们当如何?”
  这个问题,他们谁也没想过啊。
  皇帝又道:“你们会弹劾为父?”
  五皇子吓了一跳,重重跪下:“儿臣不敢!父皇乃一代明君,四海归心,天下称颂。”随势将皇帝歌颂一番。
  皇帝不喜不怒,又问七皇子道:“老七,你呢?”
  七皇子揖手道:“回父皇,父皇若行事欠妥,儿臣不会上书弹劾,但一定会劝谏父皇,就如五哥所言,父皇乃是一代明君,定能听儿臣劝谏。”
  皇帝又道:“若朕不听劝谏呢?”
  五皇子实在不明白,皇帝好好的怎突然抛出这么个问题。
  七皇子道:“儿臣一方面分析利弊继续劝谏父皇,一方面尽力补救,努力将损害做到最小。”
  “七弟此言差矣,父皇一代明君,怎会行事欠妥,又哪里需要你来补救?”五皇子颇是不满。
  皇帝若有所思,又道:“若是权臣行错事,你们又当如何?”
  五皇子道:“先拿到证据,再行弹劾治罪。”
  这一次,他先是在抢答,生怕被七皇子抢了去。
  七皇子道:“错有轻重缓急,视情节而定,若有大臣知晓……”
  “朕说的唯你知晓。”
  “若唯儿臣知晓,若是小事,便劝谏告诫一番;若为大事,自按律例处罚。”
  小事告诫,大事自是影响太大,不能私了。
  从这件事上,倒能瞧出七皇子行事更为沉稳,也能分清大小。
  “若此事,关系朝局,动一人而影响整个朝局,又当如何?”
  五皇子想的是:父皇今日的问题怎的这般奇怪?这到底是什么意思?
  七皇子却暗暗想着德妃的叮嘱,看来真是一件大事,已经牵扯到整个朝局,这也是父皇犹豫难断之故。“拿罪魁祸首,杀一儆百,其余从犯以观后效。”
  “以观后效么?”皇帝反问。
  七皇子道:“这是未免牵动朝局之时做下的权宜之计,也是给其他人的机会。”他顿了一下,道:“若再有冥顽不灵者,可罪加一等;若改过更正者,何不网开一面。”
  皇帝反复思量,冷声道:“你倒是会说。起来罢!朕就是想知道朕的两个儿子而今可有是非轻重之念。说说看,近来都学了那些武功,又读了那些书。”
  接下来的问话,就与往常没什么两样,皇帝偶尔提几个问题,都是学问上的,两个皇子都认真地答了。
  淑妃母女站在外头,静静地等候着。
  过了良久,见五皇子、七皇子相继从里面出来。
  五皇子满是欢喜地道:“母妃,父皇说让我去重华宫陪你说话,赐我共用午膳。”
  “定是我儿今日回答得好。”
  五皇子扬了扬头。
  七皇子带着小太监,对淑妃行礼:“见过淑妃娘娘!”
  淑妃娘娘冷哼一声。
  七皇子往德妃寝宫而去。
  晌午,皇帝宣了淑妃母子共用午膳。
  黄昏,皇帝又召了德妃母子用晚膳。
  这一下,不仅是宫里人瞧不明白,便是朝臣们也看不懂。
  接下来几日,皇帝不是留宿淑妃处便是留宿德妃处,而隔日就会有宫缎、首饰等赏赐。
  *
  这日清晨,翠浓带着阿欢持翠薇宫的通行令牌入宫。
  阿欢进入翠薇宫,二话不说:“师姐,请斥退左右罢。”
  江若宁知是有大事发生,斥退左右。
  阿欢将一封书信递给江若宁,这是淳于先生写来的信,卫什长等人、大理寺的捕快昨日二更时分发现有神秘的马车进入暗楼,曾有捕快故意与马车相撞,发现里面是几个幼女,如果没猜错,这批幼女正是南安贵族女。
  江若宁道:“金柳她们可平安回来?”

☆、237 劈腿

  阿欢道:“此次有惊无险!郑姐姐回来了,只是郑姐姐很累的样子。”
  江若宁忆起暗楼里的事,这一次,郑蓉蓉为抓恶贼牺牲自己……
  她敬佩郑蓉蓉,换作旁人未必会有她那样的勇气。
  阿欢道:“淳于先生说,还请师姐尽快促成此事,久则生变,此次郑姐姐成功盗出了名簿,铁大哥亦拿到了账本,证据确凿。无论是哪个,足可以定他们的罪。”
  “好,我立马就去求见皇上。”
  江若宁将密函揣好。
  慕容琅从一边奔了过来,大叫道:“妹妹,我绘的美人图,你瞧如何?”
  阿欢盯睛望去,一声尖叫捂住了双眼,“琅世子,你绘的什么呀?那美人怎么……怎么穿得那么少,肉都露出来了。丢死人了,你绘的谁呀?”
  慕容琅快速将画藏在身后,江若宁说了慕容琅,不许他再绘所谓的春图,而是让他绘美人,慕容琅还吵嚷着说要绘春图,江若宁便实言相告,说她自己在暗楼时,并不是真的捏摸,而是在给美人们检查身体。她又说了一番道理出来,慕容琅听明白之后,一脸佩服。这才打消了念头,认真学绘美人图,这些日子下来,绘画技艺越发比以前好了,虽不及江若宁,倒还算像模像样。
  江若宁道:“琅哥哥,阿欢难得入宫,你可不许欺负她。我去见皇上,稍后便回。”转眼接过画,细细地道:“用色比以前匀称,笔法也比以前更为流畅、细腻,琅哥哥进步可真大。可以做画师了,若是再加上一些背景花木等物衬托就更好了。”
  慕容琅得了夸赞,笑得见眉不见眼,“小阿欢,让小王帮你画一幅如何?”
  “我才不要呢,不要!不要!指不定把我画成什么样儿。”
  想到慕容琅画的那些美人,穿的衣服也太少了。一瞧就不是什么正经人。阿欢心里就咯应得紧。
  慕容琅冷哼一声,“我虽不如妹妹绘得好,可也是极不错的。我自称第三,没人敢称第二。”
  他沾沾自喜地拿彩绘图离去了。
  江若宁令小太监通禀了大总管,自己先一步到御书房候着。
  皇帝每日散朝之后第一个去的地方必是御书房。
  过了半炷香,皇帝方至御书房。
  “父皇。儿臣有要事禀报。”
  皇帝了然,“都退下罢。”
  江若宁拿出淳于先生的密信。
  皇帝看罢。微微眯眼,明镜司的女捕快为声张正义,不惜以身为饵身入险境,而暗楼里的规矩:初入暗楼的新人必先接受瑞郡王调教。这名女捕快也是如此,她在接近瑞郡王时则设法盗走了账簿、名簿,之后又易容成进入暗楼玩乐的名门公子。在时间将近之时,带着这二簿离开。
  瑞郡王丢了几本簿子竟不自知。
  直到其他名门公子离开。发现有一位公子还在,众人正待追查是谁潜入,偏生楼里多了一具女尸,经过辩认又误以为是郑蓉蓉,这件事只得不了了之,只当是下面人办事不力,什么时候少送走一位也不知道。
  江若宁跪在地上,“儿臣恳请父皇下一道查抄圣旨!”
  皇帝大喝一声“来人!”
  “老奴在。”
  皇帝道:“速传七皇子入御书房。”
  “是。”
  皇帝给了大总管一个郑重的眼神:不该说的可别多说。
  大理寺、明镜司的人拿到了证据,有这东西便足可治罪瑞郡王府。
  既然看到他们将幼女送往暗楼,就不能再耽搁。
  七皇子长安王直入御书房,跪拜行礼。
  皇帝道:“老七,起来罢!”
  “谢父皇!”
  皇帝道:“你走近些。”
  皇帝将密信递给了七皇子。
  江若宁颇是不解地唤声“父皇”。
  “是怕你七哥抢你功劳?”
  “父皇,只要能将恶贼绳之以法,儿臣才不在乎。”
  “你一个公主,要那么多功劳作甚?待你出阁时,让你七皇兄给你添妆。”
  江若宁立马笑道:“七皇兄到时候可得多给我添上几十箱,谁都知道我最穷。”
  七皇子笑答:“这是自然。”
  皇帝道:“瑞郡王府现下罪证确凿,朕赐你一道恩旨,你配合大理寺、明镜司破案,后续之事一并由你协同大理寺、刑部共同参与。琢儿,你可明白?”
  七皇子名讳慕容琢。
  七皇子抱拳朗声道:“儿臣领旨谢恩!”
  除奸佞,惩恶贼,这着实件功在天下之事。
  真没想到,瑞郡王居然是暗楼大东家,还是贵族幼女失踪案的真凶,那么多的贵族幼女失踪,他若破得此案,便会得到贵族的支持,尤其是家里有女儿的,谁不会心存感激。
  这真真是大功一件!
  只是,要惩处瑞郡王,这着实需要雷霆手段,这也是几日来皇帝对他们进行试探观察的原因。
  七皇子意气风发,眼里闪烁着熠熠的光芒,父皇终于要用他了,这么说这几****的表现不错,令皇帝满意,否则也不会跳过四皇子、五皇子就先用他,说明他比四、五皇子都要有才干。
  皇帝道:“朕拨你一千御林军,这是御林军玄字营调遣令牌。即刻起携暗旨出宫,朕在宫中等着消息!”
  “儿臣遵旨!”
  江若宁转身就要跟着出去,皇帝轻喝一声“瑷儿。”
  “父皇,我也要出宫。”
  “你不能出宫!”
  “为什么?”
  “这件事就交给你长安王去办,你不必参与。”
  “父皇!”
  她可是一直在追贵族幼女失踪案,眼看就要抓坏人了,却将她撇在一边,这很让人扫兴的。就像是到了晌午要做午饭,好不容易做完了,却被人告知“你不用吃了”,这会要人命的,她还不得憋屈死。
  她可以不要功劳,好歹让她参与抓坏人。
  皇帝宠溺一笑,似在哄小孩一般的温和低沉:“瑷儿。听话。”
  御鼠得到的消息。已经有人把江若宁盯上贵族幼女失踪案的消息给放出去了,就连太子、瑞郡王都在戒备江若宁,皇帝是不想江若宁冒险。
  “瑷儿。温学士的丹青甚好,朕让他教你绘画如何?”
  “父皇明明知道人家绘画只是一时兴起,我最喜欢的还是办案,眼看着一件案子就要破了。你却不让我出宫。”
  “你不是不在乎谁立大功……”
  “我是不在乎,可你好歹让我看到结局。父皇。你就让我出宫好不好?”
  皇帝舒了一口气,“不是朕要束着你,是大东家盯上你,知道你在盯这案子。你一旦出宫露面,必会引起警惕。”
  “是谁把消息透露出去的?”
  皇帝意味深长,提醒大东家的人是慕容瑁。
  江若宁道:“父皇。若捉住瑞郡王,你得答应我。让我出宫。”
  皇帝点头。
  这日,不仅江若宁没能出宫,便是慕容琅也没出宫。
  温思远奉命来给江若宁指点画技。
  慕容琅依旧在东偏殿里绘画,他近来痴迷其间,绘的都是美人、花木。
  江若宁学的是水墨丹青,是传统的山水画风格,她原就有基础,几乎是一点就会,就算是握着毛笔绘山水画,她绘出来的山水自作一派,别具风格,宁静致远又不失灵动活泼,尤其是雨景图,那种雨幕秋色更有一种朦胧诗意美观,直瞧得温思远连连称奇。
  这哪里是温思远指点江若宁,更是温思远在一边观模学习。
  温思远道:“公主武功承自怀济大师,这丹青不知师承何人?”
  “她是一个世外高人,是个女子,说了你也不认识。不过温学士所授水墨山水的要素、意境我已领悟,回头我找父皇取几幅名家字画欣赏一番。”
  温思远揖手道:“不知公主可能将此画赠予微臣。”
  “听说你的书法极好,能否留下一副墨宝?”
  “敢不从命。”
  温思远提了毛笔,很快行云流水地留下一幅书法: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没有什么刻意,就是信手而来。
  末了,他取出印鉴,在字的旁边又题上年月、姓名。
  江若宁亦留下《秋雨图》三字,署名留印。
  温思远进来时看到大殿上摆着一的幅《才子如兰》图,整个画面较早前所见的《公子如玉》完全不同,有浅浅的离愁,而画中男子傲然于纸,“公主,那幅图是你近日所画?”
  “正是。”
  温思远的目光落在旁边的两幅美人图上,“那两幅无论用色还是用笔,都略显青涩,但贵在细腻,不知是何人所绘。”
  “是琅世子画的。”江若宁移着莲步,走到美人图前,“琅哥哥说要绘一组美人图,名字都想好了,便叫十二月美人图,这第一幅名为迎春花美人,第二幅唤作杏花美人,现在他还在绘的是桃花美人。”
  温思远定定地看着画中人,怎么瞧来瞧去,这画中人都像是一个人,他定睛细瞧,竟在画中人的眉眼里瞧出了江若宁的神态来,难道这是江若宁?
  什么十二月美人图,这分明就是江若宁。
  迎春花美人,就似春风拂衣的江若宁;杏花美人,就似阳光下静思的江若宁……
  “温学士,我瞧着琅哥哥的画怎么总觉得这美人都是一个模样?可他却道,美人们或胖或瘦,背景不同,人也不同、服饰更是不同,怎会是一个人?”
  难道要他说:公主,你没瞧错。
  ps:一直以来,水红都是用心地码字,因为这文成绩不好,都不敢给大家留言,但水红会坚持将这文写完。再次向大家求月票!如果你有看文,敬请留言哦。

☆、238 迅雷势

  慕容琅不承认,温思远也不便点破。
  但只要真正懂画的人,还是能从这些画中的神态捕捉出来。
  “不知琅世子学了多久的画?”
  “近一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