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福孕连连-第7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几本帐册子下来,也还是要人好好打理才成。
  而这些事情嘛,杜明月年年下来,也是颇耗费心神的。
  当然了,以前是家中就她一个女主人,杜明月是找不到一个合理偷懒的借口嘛。
  如今,是有了儿媳妇,杜明月就是乐得当一个大方的婆母。瞧瞧,这儿媳妇刚进门,就把管家权让出去,若说让大家门户的女眷们知道了,哪人不得赞一声,她这个婆母是一个大度性子的?
  想想,有一句话,叫多年媳妇熬成婆母啊。
  这媳妇子在夫家,没个管家权啥的,那可不就是小媳妇嘛。小媳妇,就得态度低低些。
  想当年,杜明月当媳妇子时,也是好好熬熬了好些年的。


第138章 
  新婚小夫妻的赵箓和宋微娘,次日; 自然是相处的颇是融洽。
  在昨晚的心里建设中; 杜明月是想像过,她当与长媳是如何的相处良好嘛。可是; 当看到了长子宠腻着长媳时; 杜明月瞬间有一种儿子被人抢走的感觉。
  那时候; 杜明月有些明白了; 为毛从古至今这婆母和媳妇不对路了。
  想当娘的辛苦养育了那么多年的儿子; 一朝给媳妇拢络去。这是有了媳妇; 亲娘丢脑后勺的感觉,好心酸的……
  好吧; 杜明月觉得她吃味了。
  不过,再是瞧瞧围上去,不住恭喜着大哥的策哥儿、简哥儿、箐哥儿。杜明月又是望了一眼夫君赵子殷,她又觉得她被治愈了。
  心中对自己暗唾了一口,杜明月忍不住对自己的小肚鸡肠; 是暗搓搓的泪流宽面啊。
  直到,这长子长媳给敬茶了,杜明月才是从失神中,回过神来。
  “往后; 你们夫妻要相亲相爱; 相护扶持,相护尊重。”
  “箓哥儿,记得多心疼些你媳妇。”
  “微娘啊; 箓哥儿往后若敢有哪对不住你的,尽管跟为娘的讲。娘啊,替你做主。”
  说了一席话后,杜明月把早是准备好给长媳妇的礼物,是拿了出来。说起来,也算得杜明月自己的品味吧。
  这是送给了长媳一对金手镯子。
  对于杜明月的礼物,宋微娘是谢过礼后,收下了。
  当然,这做为长嫂的,这公婆给了礼。宋微娘谢过收下。然后,自然是作为新媳妇,宋微娘自然也是给赵家人都备了礼物。
  对于新媳妇的表现,杜明月是满意的。
  在杜明月瞧来,这宋微娘是不错的。
  婆媳之间的相处嘛,作为婆母的杜明月自然是占据了天生优势的。而对于立志当一个好婆母的杜明月而言,她自然不会为难了新媳妇的。
  新婚不过三日后,赵箓就是告辞离家了。
  对于这长子长媳刚成婚,就是要分离的事情。
  杜明月有些不爽。
  于是,她这个当长辈的,自然就是提议着,让长媳宋微娘随长子前往了宋城。那长子歇息落脚时,一旦在宋城的话,也是能跟长媳妇多聚一聚。
  对此,赵箓倒是没开口反驳。
  不过,宋微娘却是求了话。
  “娘,夫君常常在外奔波,最放心不下家中。我去了宋城,亦是与夫君分隔两地。不如,就由微娘留于家中,替夫君服侍娘。”
  宋微娘开口求的话。
  杜明月心头倒不好计较什么。
  于是,杜明月默认了。
  只是,杜明月还是暗里,留了长子谈话时,方问道:“微娘留在家中,是你的意思吧?箓哥儿。”
  赵箓点头承认,他道:“儿子练兵,不会留于宋城内。就像微娘所言,在外奔波,她一人在宋城的话,儿子要记挂她一个人的独居多处不便。不妨让微娘留在家里,这样的话,微娘能跟娘多学学理家之事。”
  “微娘是长媳,是赵家的宗妇,总要担起这些责任来。”
  “替儿子敬些孝心,常侍奉在爹娘跟前,作为长媳的微娘是义不容辞。”
  赵箓的眼神里,满是认真的神情。
  杜明月见这对小夫妻同心同德了,倒真是不知道应该多说啥了。
  “也罢,既然你们夫妻有决定了,娘不干涉你们的想法。”
  “不过,微娘是长媳,你们夫妻还是应该多聚一聚。箓哥儿,你啊,有时间也多待待家里,多陪一陪微娘。娘盼着咱们赵家的长孙,早些出世。”
  其实,杜明月这话,也是暗暗提点着儿子。这事业做重,这生下继承人的事情,也是更重要的。
  “儿子明白。”
  赵箓倒是应承的爽快。
  这话爽快应了,在腊月初十的这日,赵箓就是起程,前往了宋城的郡兵营盘。
  这一去,直至腊月二十三的小年夜晚,赵箓才又是赶回了赵家祭祀祖宗。
  这一年,也便是在杜明月交托了管事权后,如此平静的过去了。
  来年,迎来了唐王的长兴九年,幽朝的天福三年。
  益州,又称为蜀地。
  此地山形险恶,可谓是四面围成山,中间却是天府之国。一直有益守难攻之势。
  当然,这攻进去了,这想走出来嘛,同样是难。
  元月,是一年之始。
  赵家的赵箓新得了消息,这天下又冒出了一位新的诸侯。
  “益州,柴威……”
  嘴里念叨二字,赵箓是心生向往,道:“不知道是何等伟岸男子,居然十六岁就得一州之地于治下。”
  “大哥,你口中的柴威,比三弟尚小年岁?”
  赵策问道。
  与此同时,赵简也是满面的好奇神色。
  兄弟四人在赵家的书房中,是相对而坐。
  赵箐对于哥哥们的谈话,也是好奇的。不过,赵箐更好奇的是,居然有人比三哥更小,就当了高高在上的诸侯,这……
  这简直是天下大奇谈嘛。
  “这柴威与三弟同年出生,只不过,三弟是九月生人,这益州节度使柴威是腊月生人。”赵箓简单的回道。
  可这简单的一语,让屋内的赵策、赵简、赵箐皆惊。
  “太了不起……”赵策赞道。
  “这怎么可能?”赵简不敢相信的呢语。
  “有什么不可能的?”赵箐却是嗤笑,道:“大哥比那柴威也不过大两三岁,现下也是一郡兵的都指挥使了。那柴威是正三品的节度使,大哥还是正五品官儿呢。再是升上几级,也不比那柴威差什么……”
  这四弟嘴里的话,虽然好像挺涨自己的威风。不过,赵箓还是苦笑了,他回道:“四弟,这不一样。”
  “这不是官高官低之事。”
  “而是,你大哥我是唐王之臣。那柴威节度使,却是一方之藩镇之主。”
  赵箓的回话,咽住了作为家中幼弟的赵箐。他似乎还想反驳什么,却被二哥赵策给打断了,赵策问道:“大哥,信中可讲了,那柴大节度使是何时冒出头来的?又是如何据得一州之地?”
  一州之地啊。
  这天下不过十三州。
  特别是益州又与其它州不同,这地方真真是自成一局。简直就是一个小号的朝廷啊。那不是关起门来,坐看外面风起云涌啊。
  “这信,二弟你不妨看看……”赵箓很干脆,把手中得到了信,直接给了弟弟。
  赵策接过后,仔细的阅读起来。
  半晌后,将信递与了还是好奇望来的三弟赵简。赵策真心的再赞了话,道:“时势造英雄,成然也。”
  这柴威说是冒起的速度,何其快也。
  不过,借助的却是益州的大势。
  要说,天下乱了。这益州嘛,本来还是好好过小日子的。
  可偏偏,原来的益州节度使起了心思,这不,在长兴七年,汉王与幽王一战中,准备插一脚。这位益州节度使的算盘,还是打得挺响亮的。
  这是准备联幽抗汉嘛。
  可惜,是速度慢了些,在幽汉之间分出了胜负后,才是起兵捅了汉王的后背。
  可偏偏汉王是借着大胜之势,这不,就是打了益州节度使一个落花流水。这是吃了败仗回益州后。
  锦官城的野心家,就是起心思了。
  然后,这是两方两败俱伤。
  而在与汉王的战争中,唯一亮点,没吃败绩的柴威就是借战绩上位。最后,在益州的前节使度死后,娶了这位节度使的闺女,然后,踏着老丈人的尸骨,占了锦官城。
  锦官城,益州的中枢。
  凭着锦官城的底子,在长兴八年,这位自号为节度使的柴威大官人,就是东征西讨,如同战神附体一般,在年末之时,一举手握了一州之地。
  “是啊,天下之大,多少英雄豪杰。”赵箓也是感叹。
  “那这益州与汉王旧怨,还不知道会不会打起来?”赵简也是在看完了信后,随意说了一话道。
  “难说。”赵策回道。
  “这益州离咱们徐州这边远着。一个在西边,一个在东边,哥哥们急个啥?”赵箐却是嘴里嘟嚷道。
  “天下大势,迁一发,而动全身。”赵箓摇摇头,不赞同四弟的话,他道:“这事情不简单。说不得,与咱们也有影响。”
  “大哥,这如何讲?”赵箐问道。
  “益州有新主人了。还是一位年青的豪杰,这天下的争夺中,自然要多一位棋手。这说明,咱们的唐王殿下,又要几翻思量。”
  赵箓感叹后,又道:“而自古以来,这益州对外向中原的路径,不外乎两条。一条是汉王治下的雍州,一条是唐王正在征讨的荆州。”
  “雍州一战,柴威节度使泰山大人,是输后,失了脑袋。”
  “你们说说,这柴威节度使若是再想出益州的话,会往何处?”
  赵箓一问,赵策就道:“荆州……”
  “雍州……”赵简、赵箐是同声道。
  赵箓听罢三个弟弟的回话,是笑了,道:“柴节度使会往何处出兵,打通往中原的道路,我不知道。不过,总会与汉王、唐王有瓜葛的。”
  “所以,咱们徐州看着距离远,却也是有影响的。”
  赵箓的一翻话,三个弟弟听后,都是若有所思的模样。


第139章 
  益州,看似天下一域; 对于天下十三州而言; 也是牵一发而动全身。
  入夏,金陵城出了大事。
  远在英德郡当指挥使的赵箓自然是得了消息。而这大消息; 却是一连来了两波。当赵箓知晓实情时; 方是为大势而头疼。
  行军帐内; 赵箓招集了心腹; 议事。
  此议; 自然就是议了金陵城的局势。
  “大家说说; 咱们应当如何行事。”赵箓是一杆子属下的主心骨,他自然不会先开口。而是等下面人说完了; 再来个一锤定音的。
  “金陵城的局势,不妙啊。”
  已经到赵箓手下做事,当了副佐史的赵菩是叹一声道。
  “佐史大人说得是,这唐王突然病危,益州又出兵荆州; 气势凶凶而来。实非吉兆。”
  “……”
  众人你一言,我一语,无不是表明了,对大势的不太看好。
  依着赵箓的看法; 这等局势; 也不是好事。
  他爹已经来了信,说是有了确切的消息,唐王怕是难过这一关; 这怕是要新主上位。这新主自然就是世子爷。可偏偏世子爷这要上位时,益州又出兵来犯。
  到时候,若是益州讨不了好,这算得新主立威了,一切许能平安。
  可万一……
  那等时候,就怕是变局将起啊。
  作为唐王势力下的一员,赵箓自然是不想大势变化的如此危矣。毕竟,赵箓可是靠着唐王这块金字招牌吃饭的。
  以赵家的小小势力,在这等诸候乱起的时代,实在是过于渺小了。
  奈何,势不如人,这不就得在乱世中沉浮嘛。
  至六月,金陵城的消息,确切的传来了。
  老唐王已逝,世子爷刘平安登位,坐上了新的唐王宝座。
  而荆州那边,自然是这位新任唐王,领兵前去抗敌。
  知道这等消息后,赵箓是大吃一惊,当即是暗中回了封县城一回。
  父子再见,自然是免不了谈了新的行势。
  书房之中,那油灯已经是燃了许久,父子二人都未曾开口。相对静坐良久后,赵箓才道:“前面局势尚未明,儿子手握一厢兵马,只得待行事明朗。不曾想……”
  “倒是唐王登位后,出兵之时,也是未曾招儿子前去听用。怕是咱们这样的地方之人,唐王心中是忌惮的。”
  赵箓讲完这些话后,是望着他爹赵子殷,问道:“爹,你看这回荆州一战,唐王胜算几何?”
  “……”赵子殷摇头,回道:“看不透。”
  “静观其变吧。”
  赵子殷最后,对儿子如此说道:“大人物总归需要小人物靠拢的。咱们赵家不能赌,也赌不起。不如,等着赢家通吃时,咱们作附尾之事便罢。”
  赵箓听后,却道:“若如此,怕唐王一旦赢了此战,咱们家讨不了好。”
  “那你想怎么办?”
  赵子殷对长子问道。
  “儿子想写一封请战信,呈于唐王案上。”
  赵箓很明白的讲明了,他的想法。
  赵子殷望长子一眼,良久后,回道:“既然你有大决心,那便去做吧。”
  对于长子的意思,赵子殷倒底是不支持,也不反对。
  一个家族,想要长久的生存下去,除了鹰派,有赌性求奋进外,也是需要鸽派,保守一二的。毕竟,刚与柔,没有真正的高下,不过是势矣,时矣。
  赵箓得了他爹的话,当天,只在家歇了一晚,与妻子宋微娘是温存了一晚。然后,次日就是回了军营。
  这上禀唐王刘平安的请战书,自然是需要他自己理个意思,然后,再让赵菩帮忙润润色。然后,再是由自己亲笔誊抄一遍,快马加鞭的送到了唐王的跟前。
  对于赵箓的这等表决心,刘平安这位新任唐王收到了请战书后,两个字,“满意”。
  要说,这少主继位嘛,下面的老臣,不说以老卖老,那免不了是给新主挑刺儿,是决计少不了的。特别是益州兵马来袭,刘平安这位新唐王的日子,那并不是好过啊。
  只不过,刘平安也是一个有大决心的人。
  这一位新的南方藩镇之主,那是不顾整个王庭内外的的反对声,一心孤行的准备领兵新征。说白了,这位唐王殿下那就是准备跟益州打一仗,用胜利来压制他父王留下来的老臣们的以老卖老啊。
  对于每一位新上任的一方势力首领而言,唐王刘平安要经历的,自然是免不了新老交替时的必然情形。
  “给英德郡的赵箓发去旨意。道本王准了他的请战。”
  对身边的伴当,唐王刘平安是直接发了话。
  相比起老臣,唐王刘平安更相信他一手提拔的少壮派。这中间,牵扯到了一个资历问题。
  毕竟,那些老臣嘛,有资历跟唐王刘平安叫板。
  而少壮派,又不一样了。这些新人,地位比起老臣,那是低微许多的。这不,就给了唐王刘平安的操作空间。
  一朝天子一朝臣,这说的嘛,就是这么一个问题。
  封县城,赵宅。
  杜明月知道了,她的长子箓哥儿将出征,还是远去荆州之时,已经是吓坏了。
  原由嘛,也挺简单的,因为,她同样是早得了消息,说是益州来犯,这唐王和柴节度使之间,必然会有上那么一个大决战,决出胜利者的。
  只不过,之前嘛,只听着是小打小闹。眼下,这荆州听说,被益州的兵马吞没了一个县的地盘。
  那金陵城的消息,是新任唐王要亲征。
  可金陵城离着英德郡,也是远着呢。所以,知道长子是自己请战,这夫君还是同意了的。杜明月就是气不打一处来。
  战场之上,刀枪无眼啊。
  自从知道这消息后,杜明月心火就上升,然后,她在夏日炎火里,居然是受了风寒。
  大夫自然是请了,长媳宋微娘还是待了杜明月这婆母身边,除了开导外,就只能是默默陪着了。
  对此,杜明月心头是不爽。
  可对着守空房的长媳,杜明月又不好牵怒。
  这不,怪不了别人,她就是自个儿生了闷气。
  以致于大夫除了讲,是心中郁结,晚间不能安寝,造成的心火上涌,脾胃虚弱外,就是小病加重了。
  在天边的晚霞渐渐消散时,赵子殷从衙门里归家。
  这长媳宋微娘就是告退了。
  倒是夫妻二人处了一块儿。
  “儿孙自有儿孙福,眼看着策哥儿的媳妇要入门了。你啊,放宽心。”
  “莫不,等二儿媳妇进门时,你还是身子不爽利,这不是给策哥儿夫妻添了堵吗?”
  这解决问题嘛,赵子殷还是从儿子们入手。
  这不,长子是心头肉,那次子嘛,同样是媳妇的心头肉。
  所以,赵子殷拿捏问题时,还是拿捏住了关键处。
  杜明月瞄了一眼夫君,问道:“早先,箓哥儿陪着还是世子爷的那位亲征荆州,那是受过重伤的。这一回,又去荆州……”
  “我这心里头不好受……”
  话到这里时,杜明月就是哭了起来。
  许是日子过得顺了,杜明月就盼着孩子们也过些平安的日子。
  那时候,想着长子瞒了家里,在金陵城养伤的情景,越是想,杜明月对于箓哥儿的再次出征,就是心头发酸。
  “都说养子盼成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